宋伯胤文集(枕具卷)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01033218
作者:南京博物院 编
页数:25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另外在安徽寿州窑系的余家沟窑址内,有一件黑釉瓷枕出土,枕作方形圆角,施黑釉,釉下施白瓷衣,黄红色胎,质粗髹,似为生烧,按寿州窑产品分期,这件余家沟出土瓷枕属第六期,即唐代晚期。 第二,茶叶末釉枕。 所谓茶叶末釉,实际上和黑釉相同,也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釉色。在唐代耀州窑址内,出土的茶叶末釉器物很多,其中有瓷枕三件。一为狮子座枕,一为犀牛座枕,另一件是二轮座枕。这件二轮座枕的造型和前面提到的黑釉兽面轮座枕基本相同,只是左右两端微微隆起的轮子已出现了轴和辐,更像旋转的车轮。有轮有辐,“象日月也”,日月人枕,怎能常住睡乡视万事如风马牛呢?这也是古人除以图画文字之外,特用“色彩”塑造物象用来达到“义存劝戒之道”而另辟一条蹊径。也是唐代人的“所重在枕德”的另一表现。 这件二轮枕,通体施微泛黄褐色的茶叶末釉,釉不太匀,麻麻点点的。枕底露胎,胎灰色。枕座长10厘米,宽10厘米,枕面最长16厘米,宽12厘米,通高8~10.4厘米(图七二)。 另一件茶叶末釉枕是1980年在扬州东风砖瓦厂工地出土的。枕作长方箱形,四周边棱修圆,平底、露胎、胎灰白色。施釉前,在已上了化妆土的前后两壁坯体上,各贴一张剪好的三叶状剪纸,然后涂上茶叶末釉。烧成后,就出现了色彩鲜明的装饰花纹。枕面长12.8厘米,宽10.4厘米,枕高8厘米。剪纸原名剪花或彩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从文献材料看,梁宗懔(约500~563年)《荆楚岁时记》有一条记载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以贴屏风”,于是就有“人日华胜”的传说。同书又说“唐中宗景龙中,立春日出剪彩花”用以迎春。可见这样的剪花,在一开始就有岁始报春的象征。但随着时日的推移,剪纸的题材越来越贴近人的生活和感情,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将剪花工艺移植于陶瓷枕上,作为丰富单色釉的装饰手法,却是唐代晚期“陶人”根据绞胎工艺的切片上镶贴面移来的。 出现在唐代陶瓷器上的剪花,究竟是否以纸剪成花样贴上,现在未找到实物证明。胡悦谦先生在《谈寿州瓷窑》一文中说,这样的花纹是用薄兽皮剪成,不知根据何在?胡先生原文是:“用薄兽皮预制成各式的图案花纹,在器胎未施瓷衣前,将漏花印板贴在胎坯上,遂施白瓷衣,然后取下印板,胎上即漏成阴文花,再施黄釉入窑煅烧,便呈现浓厚色彩的漏花印纹。”从该文描述的黑釉器和文后所附的“漏花印纹片”图看,它和扬州出土的剪花是相同的。 另一件在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寿州窑茶叶末釉枕,在工艺上另有创造,使剪纸贴花装饰臻于新境。这件枕头,仍是长方圆角形,平底、露胎,胎含粗砂,枕面中心微微下凹,通体在施釉前,涂上一层较厚的白化妆土。枕面中心,先贴上剪纸牡丹花,其上涂薄薄一层淡黄色釉,然后用褐色釉沿着花瓣钩出一道边线,再在花朵中部点出像是人面的花蕊,然后再在花朵边线涂出一片几与枕面等大的较厚褐色釉,最后通体施茶叶末釉烧成。结果枕面层次分明,“花王”独秀;其下四壁又是小片片,细线线交相坼裂,有点像古代漆器上的绉壳纹样。另外,在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的珍藏中有一件“褐釉剪纸花纹长方枕”,它的造型装饰基本和扬州出土的这件相同,只是稍稍低小一些,牡丹中心的褐色花蕊模糊一些。釉色偏黑,且开细纹片。这件剪纸枕,杨先生鉴定它是晚唐寿州窑的作品。 第三,黄釉枕。 “寿州瓷黄”,这是唐代诗人陆羽在其专著《茶经》里对当时寿州窑所产茶具的评述。根据近四十年的考古发现,隋唐时代寿州窑的早期产品是以青釉为主,晚期则多黑釉器。而黄釉和青釉的着色剂又多是氧化铁(Fe2O3),而“青釉是在还原气氛下烧成”的,黄釉则出于“氧化气氛”中,但又有灰黄、淡黄、姜黄、茶黄和黄中泛褐,即芝麻酱黄等不同的黄色。 芝麻酱黄釉象座枕一件,扬州大运河工地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枕座极厚,作四隅八方形,或有地厚可载万物之意。座上塑一体躯魁梧的立象,四脚踏地,长鼻抵座,静静地听人役使。腰间披有带穗的搭背,背上驮一长方形枕面,亦较厚重,无纹饰。通体施芝麻酱黄釉,釉面欠匀,厚处现褐色,薄处开细纹片,且有手感。座底露胎,胎质较粗,似未淘洗,呈灰白色(图七三)。总起来说,这些特色都是和寿州窑的作品相一致的,而且它的厚重是更加突出些。 更应一提的是在耀州窑的唐代遗址中也发现了黄釉瓷器,除盒、盏、碗、钵之类,还有一件犀牛座枕(图七四)。这个发现,无异是“空谷足音”,令我跫然而雀跃。这不仅仅因为在唐代制瓷作坊又看到了一件犀牛枕,而且是继寿州、白土、郏县诸窑之后又发现了一座烧造黄釉瓷器的窑场,为补充和改写中国陶瓷史提供了新材料。 这件黄釉犀牛枕,在造型和纹饰方面和同时同地出土的三彩犀牛枕及其模具基本相同。只是釉色娇黄,鳞甲隆起,更显得活泼泼地。

书籍目录

凡例 总序 引言 枕史 壹史传诗歌中的素材 一从诗经时代到魏晋的记载 二唐代诗人的“美趣” 三五代、两宋诗文中的“证词” 四明清人“如是说” 贰“含气呈形”的地下材料 一断木为枕始见于先秦墓葬 二组合木枕——“巧木之制木” 三枕上设色画漆烂兮如锦绣 四嵌玉铺竹木枕生华 五交枕与几枕的出现 六黄杨虎头光照簟清 七木枕且贵何若石枕 八截彼美石琢成玉枕 九木铜枕芯玉片装点归图画 一○力量与财富的象征:滇国铜牛枕 一一辽国“富贵之家”的錾花银枕 一二锦绣多文采历历人枕头 一三随葬枕有帐可稽古 叁陶瓷枕独领风骚近千年 一隋唐两朝始见陶瓷枕 二融雕塑、绘画、诗文于一体的宋、辽、金、元陶瓷枕 三明清陶瓷枕举隅 枕图 壹千世枕头千首诗 一“枕头的学问” 二最早的枕头是一根木头 三“角枕粲兮”软枕来 四“硬”、“软”之外“洞天别地” 五诗画人枕“天工写清新” 六造化有意“此花独与人亲” 贰听枕说家常 一断木为枕 二木枕“漆千斗” 三石枕“凉飚生旦夕” 四“玉石之美”好截枕 五镶玉嵌珠铜木枕 六滇国铜牛枕 七辽人錾花银枕 八绣枕 九陶瓷枕 叁枕上画世界 一枕上儿童画 二山水人物故事画 三鸟兽鱼虫画 四“花花朵朵” 肆枕上诗天地 伍几件罕见的明清陶瓷枕 陆枕上梦未了 后记

编辑推荐

《宋伯胤文集:枕具卷》是南京博物院学人丛书之一,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宋伯胤文集:枕具卷》记录了宋伯胤先生关于枕具方面的文物研究论文。宋伯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和文物研究大家,一生勤于研究,撰写了博物馆、文物研究、民族民俗研究等论著数百万余字。为大力弘扬宋伯胤先生毕生服务于文博事业的奉献精神,也为了进一步推动关于宋伯胤先生的学术史研究,以应时代和广大研究者的需要,200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编辑出版了《宋伯胤文集》。


 宋伯胤文集(枕具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至今只知道广州的南越王博物馆拥有世界最多的瓷枕收藏和最专业的瓷枕陈列。专著和陈列可以对应看。
  •     发货速度很给力,但是书籍封面以及背面的刮痕很厉害,太明显了,不知道是不是新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