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214139499
作者:[新加坡]严崇涛
页数:203页

作者简介

新加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对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新加坡成功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加坡公务员一向低调,即使退休后也大都选择保持缄默。从公务员的角度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与分析,可谓凤毛麟角。严崇涛先生的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严先生以顶级公务员的身份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新加坡近50年的发展,并且直接参与了重要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对新加坡发展经验的观点和看法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严先生对历史教训和存在的问题也毫不讳言,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公务员强烈的使命感。


 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邓小平时代开始,新加坡就是中国改革开放重点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当下,改革开放在中国已经实施了三十六个年头,而中国也已经成为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在这样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重新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新加坡经验,进而探究中国与当年抢先一步经济崛起的的亚洲四小龙之间的格局变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江苏人民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新书《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正是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这样的便利条件。这本书的作者严崇涛先生一直是新加坡政府的高级公务员,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他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新加坡经济崛起的全过程。基于这样的职业履历,由他来总结新加坡成功的经验,是有说服力的。由于本书是从作者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来,因此叙述和表达难免有一些零散。然而正是在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不成体系的文字之中,新加坡经验的要点却随处可见。本书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并没有人云亦云地把市面上人们熟知的新加坡经验进行包装、总结、归纳而成文,而是以亲历者的姿态,详细剖析人们对于新加坡经验的理解误区。这些误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鉴于政府在新加坡经济腾飞过程中的作用巨大,保守的政治家就会将其成功经验总结为威权政治的成功治理。作者在书中也承认了新加坡第一代政府的强势和威慑作用,但他进一步指出,强势和威权只是硬币的其中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法治和民主。早在英国统治时期,新加坡的法治建设就已经初见规模。独立之后,以李光耀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强化了以严厉著称的法治体系。游客们提起新加坡,往往会说到它沿用至今的鞭刑,然而正是这种相对严苛的法律体系,确保了新加坡的良好投资环境,成功帮助它吸引到国外投资的第一桶金。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严苛的法律并不能跟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划等号,因为它不只针对被统治者,也针对统治者。建国初期的新加坡也是贪污腐败横行,而李光耀大力采取铁腕政策反腐,实行“反贪污没有例外”的方针,集中力量对付“大鱼”,肃清政坛环境。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廉洁正直的气氛才开始在政府部门内形成。对比当下中国以“打老虎”和“八项规定”上下并行的反腐政策,我们或许能对未来本国政坛的走向多一份借鉴。在法治之外,新加坡也花大力气构建了一套民意监督体系。如果不是标签化地把民主简单理解为“一人一票”,就应该能看到新加坡在民主建设方面的努力。西方人士提起“威权”,隐含的言外之意就是民主的缺失,然而无论是新加坡的民意监督体系,还是本书中盛赞的中共的干部选拔制度,其中都包含丰富的征求民意、听取民众意见的成分。或许这些制度还不够完备,但我们也应该将其视为对民主制度有效探索的一部分。其二,在新加坡的经济崛起过程中,以淡马锡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作者在书中有一段话:“如果国有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保持高的利润率,为什么一定要交给私人企业来做?”这段话或许能给纠缠于中国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人士以启示。经过了三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入世后的十多年发展,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打造出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些企业,用我当年《第一财经日报》的同事韦三水先生的话来界定,就是“竞争型国企”或者“新国企”。如果它们能以与民营企业平等的姿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那么我们应该欢迎这种成长,也应该为这些在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新国企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因而它的经济成分是外资为主;即便如此,它也培育出一批有着很强实力和规模的国有企业。中国作为大国,更需要通过一批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来强化自身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韩国等其他亚洲四小龙国家,都能够证明大型优秀企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当然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新加坡政府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但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软性措施层面,即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激励,而并没有采取政府财政直接支持企业的做法。相反,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给企业发放补贴这一做法的不可取性。根据我自身在媒体和经济调查部门的多年工作经历,发现中国的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一旦发展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寄希望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发放补贴或者退税)。而补贴的选择性发放既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对培育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作者在书中的这一告诫,很值得我们中国企业的运营者警醒。第三,提到新加坡的成功,也不能不提到新加坡的“高薪养廉”政策。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在新加坡发展的初始阶段,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相当低下,政府也没有财政实力去实行高薪。当时,政府是依靠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公务员们去完成工作。而真正意义上的“高薪养廉”政策,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在这一年,政府开始把部长和高级公务员的工资跟私人企业高级主管人员收入挂钩,其目的是吸引人才到政府部门工作。“高薪养廉”政策与铁腕反腐政策双管齐下,促成了新加坡政府的高效廉洁,以及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而反观中国,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公务员工资并没有得到与经济发展相同步的增长,对公务员,尤其是高层官员的激励,与其说是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如说是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大寻租机会。同属华人为主的社会,新加坡政府的廉洁告诉我们,腐败并不是儒家文化主导的国家所无法克服的顽疾。然而在当下反腐运动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国家的公务员收入制度。如果不把寻租空间无处不在的环境下的部分灰色收入合法化,如果不正视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公务员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问题,那么政府将越来越难以吸引到一流人才加盟。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期,政府扮演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打造政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也同样不可或缺。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或许能为中国公务员收入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除了上述三点经验之外,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四小龙,它们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利用了西方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政策,从而实现经济腾飞。而中国的经济崛起,其最大的奥秘同样在此。然而中国毕竟是大国,仅仅依靠出口导向,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却不能实现经济转型和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崛起。培育世界级的优秀企业、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高科技产业群、实现经济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型,是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只有实现了上述三点,中国才不仅仅是总量上的经济大国,才能真正成为发展水平层面的经济强国。在中国经济崛起之后,日本在亚太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而当年的亚洲四小龙,当下在经济体量上也难以往中国之项背。香港的经济体量跟北京、上海相比已经没有明显优势,而台湾的经济总量,也已经落在了广东、江苏等省份后面。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台湾的“太阳花”学运和香港的“占中”运动发起原因有很多,但台湾和香港在大陆经济崛起之后,自身经济地位的日益边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然而香港和台湾应该明白,改变这种边缘化地位的唯一办法,是强化自身与大陆的经济交流和联系,在区域竞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相反,一味闭关自守,拒绝交流、自我封闭,只会在经济和综合实力边缘化的位置上越走越远。以上就是《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一书带给我的启示。不当之处,请读者们多多批评指正!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作为新加坡经济腾飞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严崇涛先生在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在新加坡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政府所发挥的种种积极作用。无论是对法治的强调、对开放政策的坚持、对国有企业自力更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设定,都对中国当今的发展与建设,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阅读之新加坡系列……下南洋之海南人闫崇涛,谈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没有任何人欠我们什么。”他们经历过的,我们也经历的,看过新加坡实践者的现身说法,你就会释然很多。是本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