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807680741
作者:【美】鲁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尔兹
页数:450页

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你知道多少?

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些行为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当你三岁的儿子在公园里荡秋千的时候,你是不是会经常叮嘱他“宝贝,要小心点,别摔下来了”,或者直接帮孩子推秋千;•家里两岁的孩子老是要玩垃圾桶,妈妈每天都要告诫多次还打了他的屁股,但是这告诫却没什么作用,孩子还是每天玩垃圾桶;•带孩子去做客,为了得到孩子的配合在外面好好表现,妈妈对孩子说“等下在阿姨家要乖乖的,晚上回来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表现优异,奶奶动不动就对弟弟说:“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呀,为什么你做不到呢?”•你在家里处理工作的事情,孩子一会跑过来说要尿尿,一会跑过来说要脱衣服,一会又跑过来说口渴了要喝水。。。。。。•儿子做错事了,爸爸吼了他两声,儿子找妈妈告状,妈妈立马把儿子拉到一旁安慰,一边和爸爸大吵出口;•奶奶很疼爱小孙子,经常给孩子买礼物,妈妈觉得奶奶有点溺爱孙子,要求爸爸和奶奶沟通不要再送礼物给孩子;•。。。。。。。想要推荐这本书是因为里面的一段话深深的触动了:“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中,除了父母以外还有其他的大人,通常祖父母和亲戚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其他大人,接着是邻居、父母的朋友、老师、社区里的人。父母很难控制这些人对孩子的影响。当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时,父母会本能地去反对这个大人,申明自己的理念,减少或消除这些人对孩子的影响。这其实没有什么用,孩子并不需要别人给自己的环境设置防线,或者重新规划。我们要做的,是当孩子对这些影响产生反应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外界影响本身对孩子不重要,他怎么反应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个体,但是我们对于平等的意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于尊重的感知也还不够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把孩子们当做一个“价值观、思维、能力”远远不如我们的小宝宝,特别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我们依然习惯于用我们的价值观来为孩子做出选择,用我们的权威来对孩子做出奖励和惩罚,用我们的能力来为孩子提供保护介入他们的事情。而事实上,孩子往往比我们有能力,很多时候孩子的聪明才智胜过我们。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孩子:挑战》,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经典文摘•每个“家庭星座”成员的行为模式,由他们对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来决定。同时,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又微妙地影响着其他人的行为。•孩子天生尽其所能寻找归属感。健康的孩子能够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通过展现能力和积极参与找到归属感。•感到气馁的孩子,没有得到鼓励,他的归属感就得不到满足。于是他的中心就会转向通过他人得到归属感和自我认知。可能通过“过度关注”“权力之争”“”“报复”“自暴自弃”来寻求归属感。•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生活之外,因此,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罪严重的态度之一。•当我们用贿赂换取孩子的好行为时,其实我们是在表现自己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很气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留心什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并且完全把处理这件事情的权利交给孩子。书评转自趣妈公众号,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趣妈微信公众号

笔记

2.了解孩子孩子需要归属感和关注3.鼓励(1)股利时让孩子获得归属感的动力。不要说你不能,只要他愿意做就鼓励他,不要打断他正在努力做的事。(2)赞美要谨慎使用,尽量用真不错、谢谢你所做的,看你做到了,很高兴你做到了,不要让赞美成为奖赏。(3)鼓励孩子独立是父母爱最好的体现。父母不间断的信心信任是孩子克服困难获得勇气、发展勇气并保持终生的动力。(4)父母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勇气,不能因挫折而脆弱,留心小的进步,放松,不要追求完美。4.错误目标气馁的孩子容易形成四个错误目标,过度关注、权力之争、报复、自暴自弃。解决方式分别是离开现场、退出战争、规避伤害、安排一些让孩子发现自己能力的事。5.奖赏与惩罚满足感通过贡献、合作得打而不是奖赏和惩罚。6.利用自然结果、合理逻辑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生气,要平和,不要有情绪的变化,更不要有惩罚。玩具自己不收,妈妈收了,你就再也找不到放哪儿了,这是自然和逻辑结果。7.坚定而非强硬8.尊重去游乐园前规定使用金钱的额度,超额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付,没有的话那就没办法了9.发展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完了玩具不收拾,到点不吃饭等不遵守秩序的行为都要用坚定的态度,合理结果方式加以纠正。不吃的话饭就收起来了,一直到下一顿饭的时候才能吃。10.发展对他人权利的尊重11.消除批评,减少错误犯错不批评,肯定好的部分,鼓励如何修正错的部分,下次如何避免。不要强化错误和问题,那样只能更糟糕。12.保持规律(1)固定时间和孩子玩乐,孩子就不会一直纠缠着你不放(2)暑假不能随心所欲的玩,然孩子觉得平时的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假期可以调整作息但是不能没有作息,要调整成暑假的规律,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13花时间训练系鞋带,去医院看病、餐桌礼仪都要通过道具来模拟情景的方式训练,让孩子消除紧张顺利完成。14.赢得合作家庭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人领导,其他人服从,激发每个人为整体利益而努力。(1)家庭会议民主分配家务。不要分配给孩子太容易的事情,他反而没有兴趣了,分配给他能体会到乐趣并获得自豪感的工作给他干。(2)商量、感谢、抱歉、平等对待孩子才能赢得合作。15避免过度关注对孩子的过度要求采取微笑回绝的态度。当孩子不寻求过度关注改为合作时给予鼓励。16.避免权利战争强迫就会导致权利战争。孩子不洗饭盒可以把饭做好放在那里,要不要装进盒子你自己决定。在车上不下来,默默地抱下来也不生气。坚持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改变孩子做什么。明白当下环境需要什么,并顺应环境而努力。尊重规律、合作、互相尊重、合理后果、鼓励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战争发生后再用合理后果就变成惩罚了。17.退出冲突(1)坚持自己的原则但退出战争。玩玩具不去洗澡那就去玩吧,等到过了时间就不能洗澡了只能睡觉了。(2)躲到卫生间,避开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孩子18用行动而不是语言肆意践踏草坪的孩子关进屋子。在超市乱来的孩子留在车子里。19.赶苍蝇孩子不听话行为就像苍蝇一样一直烦扰你,你不要其烦的像赶苍蝇一样用语言喝止孩子,此时应该用行动,语言是最无效的沟通方式。20.不轻易取悦,说不带着孩子购物让他挑选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拒绝不需要的东西,让他有金钱观念21避免冲突不要大吼陷入孩子预设的权利战争中,平静的用他预想外的方法解决问题22.避免过度保护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和孩子平等对话的人,要让自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和小孩沟通23.激发独立坚决不要替孩子做他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鼓励寻找机会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自豪感。家长要敏感的觉察任何一个培养孩子独立的机会。24.不参与战争孩子间发生冲突时不要插手去劝和说教,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25恐惧淡化恐惧,解释恐惧26.做自己的事让孩子独立处理他遇到的问题。被爸爸打,妈妈不要训斥爸爸而是让儿子自己分析为什么被打了,下次怎么规避。被老师嫌弃先不要去找老师理论而是告诉孩子怎么想办法处理。爷爷奶奶溺爱孩子背后劝说,引导孩子知道溺爱是不对的,爷爷奶奶送你礼物你也要回送。外界因素不可控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孩子喜欢乐器但不投入练习,不要说教而是要制造孩子能够有成就感的舞台和机会激励他继续学习。27.不要可怜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越可怜他,他越觉得自己可怜,越痛苦。应该想办法帮他们面对,想办法解决。28.提出合理恰当要求对孩子提要求要合理,和他商量,让他有选择并形成规律,因完成而自豪。29.有效跟进,前后一致父母提要求要从一而终,不能前后不一,妥协,否则孩子会迷惑。前后一致孩子会清晰、稳定、客观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定闹钟不起来迟到自己承担后果养狗承诺打扫,不打扫的话狗就不能养了坐喜洋洋一次不下来,那就用你的零用钱吧,没有的话就不能坐。30一视同仁几个孩子中一个犯错,分辨不会出的话就一起惩罚31.倾听当我们说话的语气和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的大门就敞开了33.放松从容不必担心太多无关紧要的事情,让两个孩子自己分巧克力就能避免他们认为大人不公了34降低坏习惯的重要性对孩子的坏习惯别那么恐惧担心,放轻松,放弃说教,因为孩子自己知道对错35.一起享受乐趣和孩子一起玩 想玩的点子36.电视之争和孩子讨论节目内容,引导思考37不对孩子说话,和孩子说话用商量、探讨的口吻交流

二胎家庭必备育儿手册

终于把《孩子:挑战》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算是二胎家庭的必备j基础手册,也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之作。这本书里面展示了大梁的例子,也是结合例子来解读的,看起来趣味性,故事性很强,想要好好育儿又不想看大部头的书的父母可以从这本书开始看。我有点绕了,但是又必须要理顺清楚,在书中,作者的分析立足点就是孩子的一切行动都是基于要吸引父母的关注作为出发点,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这个需求做出了错误的反应,那么观察力超级强大的孩子就会工具化的利用这个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那么天真善良的孩子,在作者的眼中就变成了时刻求关注的“心机”孩子,这让我有点难以接受。换而言之,在习惯性的同情弱者的中国国情中,把孩子的这个潜意识动机定义为“寻求关注”更加有利于父母愿意为孩子花用心的精力,我觉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书中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要平等的对待孩子,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观点被作者贯穿整本书,有一种剑走刀锋的感觉。把原来写在法律文书上的平等转换到日常生活中来,变成看得到也摸得到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让孩子们同样拥有做决定的权利。比如尊重孩子是否上培训班,是否选择家教老师,喜欢什么……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观点:寻求关注跟平等,但是却被作者当做了全书的核心,作者这么良苦用心的为难自己,就是想要告诉读者这两者很重要,需要父母跟孩子不断的磨合,探索。

部分笔记

孩子对归属感有强烈的需求。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这是他的基本需求。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定位。孩子会用各种方法确定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他会不断重复那些让他感受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放弃让他感到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但在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解释理解时,却容易产生错误。然后他们在雪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感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些错误的理解和定论。坚定而非强硬/122对孩子表现尊重力30发展对我序和规律的尊重/138发展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力48第十一章 消除批评和减少错误/154当妈妈的关注点在错误上时,她也将儿子的关注点从正面的“享受写信”转移到了负面的“出现错误”上。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只要一看到孩子犯了错就立刻指正。我们习惯对待孩子的方法,似乎是努力把他们训练成毫无缺点的人。(对孩子期望过高)然而,其实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都是在跟着自己的行为习惯走。如果我们的指向是错误的,我们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行。而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且表现出我们信任他们的能力,并给予孩子们鼓励。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反而会因此得到改善。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不学好,养成坏习惯,不良人生观等等,所以我们不断监督他们,想尽办法预防所有的错误。不停的指出他们的错误,不断告诫他们…这样的方式事实上是在表现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与气馁。如果我们不断对孩子进行指正,还会让他恐惧出错。甚至认为,除非我很完美,否则我没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同时,我们也允许自己的孩子不完美。这样才能进步与成长。把孩子的关注从错误引向正面,才能保持勇气,让学习变的更容易。妈妈强调了孩子的笨手笨脚,而不是正确的告诉她该怎么做。她就真的出错了。现在,琼对自己笨手笨脚的看法再次被证实、被加强了,她再一次打破了自己的"失败纪录"。孩子会犯错误、做错事,这很正常。假如我们抱着批评的态度,就会无意中将好行为中偶然发生的错误单独拎出来,放大了错误的严重性,反而渐渐给孩子培养出永久性的缺点。举个例子,很多幼儿都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如果不强化它而是忽略,这个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可是,我们觉得自己有极大的责任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觉得自己总该做点什么吧——于是孩子一有点"错误",我们就急着插手。而事实上,这样做极少能够纠正孩子的行为,反而增加了我们的困扰。因为可能有些孩子发现口吃这个行为有时反而对他有好处——他会因为这个行为得到家长的特别关注,或者借此行为对家长进行反抗。批评,不是在"教"孩子,而只能刺激孩子们继续甚至强化他们的不当行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当父母不断强调孩子的错误,他的自我认知就会出现变化,自己就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人,从而他的行为不断的向着自我认知靠拢。)为了有效引导孩子,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行为保持警觉。可以问自己:这个是错误吗?还是孩子有挫折感?或者孩子的判断能力不够?或者是孩子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出现的错误?孩子这个行为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目的?孩子很害羞的案例里,关注他的害羞的缺点只能强化它。孩子认定自己是“害羞的那一个”,就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特点。(第二章家庭星座中也是有个人定位与行为的关系)而且当她害羞的时候,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中心,大家都努力试图得到他的反应,多好的事儿啊,更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了。如果我们想让一个人克服他的缺点,必须发现他行为背后的目的。对这个目的只字不提,而是通过我们的行为让目的失效。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是要避免冲动的对孩子做出反应,什么都不做,没有反应。每次被叫做“小哭包”,她对自己的定位就加强了一次。我们必须尽努力将行为与人分开,用标签给人定位,会增强他们的错误认知,阻止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明白,不是还在本身不好,而是他做的事情不好,孩子会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信心,如果我们看轻错误与困难,孩子也会觉得错误与困难变小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也会增强。第十二章 保持规律/168孩子不会在无法预知和无法期待的生活中过的愉快与安逸。规律让人有安全感,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继而产生真正的自由。孩子会探索让她有安全感的界限与范围。会试探自己能够触到的底线在哪里。暑假中对孩子的放任,会给孩子一个印象:工作和学习让人不愉快,从学校与工作中解脱出来才是自由。结合之前孩子不断打断父母,希望获得关注的例子。可以设定固定的游戏时间,陪伴时间,这个时间可以信赖。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规律的坚持,规律不可轻易打破,他们会少会挑战这个底线。当父母与孩子发生权力之争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把规律作为攻击对象。这个时候不能逞口舌之争,要平静的和孩子强调规律,才能赢得孩子对规律的尊重。不同的规律对应不同的职责。同时,规则需要父母也带头遵守,比如餐桌礼仪等等。第十三章 花时间训练/174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亨都需要具体明确的训练。花时间训练孩子的技能,应该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常规内容。愉快的氛围、对每 一个小成就的认可,能够让父母和孩子都享受学习的过程。如果不训练,就要花时间来纠正未经训练的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会让孩子沮丧与愤怒,而且纠正一般没什么用,孩子反而得到了特别关注,会变本加厉。需要为孩子的探索与学习留出特定时间,早上比较匆忙,就不适合教系鞋带。同时最好在家里训练,不要在客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要提前在家里训练好公众场合的礼仪。学习是游戏的一部分。孩子会很快明白,如果沙子放进嘴里(孩子发现这样就可以让妈妈在他玩的时候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他就要坐在推车里,不能回到沙坑。不需要说教,他会明白妈妈的行为。很多时候,父母必须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引导孩子自己练习,独立解决问题。每项技能的实现都需要不断的重复直到熟练为止,需要对学习过程有耐心和信心,不断鼓励。如果家里有较大的孩子,父母需要观察,看大孩子有没有借此机会建立自己对幼儿的权威控制,每个孩子都应享受平等的训练时间,以发展个人技能与价值感。第十四章赢得合作/182合作,要求我们一起工作达成所需目标。民主的环境有更多平等和自由,也有更多的责任。我们需要用技巧鼓励孩子合作,而不是要求孩子合作,也不是命令孩子合作。我们需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强制、命令刺激了叛逆与挑战,就形成了权力之争,而不是合作,妈妈很多时候是吧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不是赢得他们的合作,以促成全家共同担负生活的责任。家庭团队不是一人领导,其他人服从,而团队会激发每位成员为整体利益而努力。妈妈不再是权威,而是一个引领者,每个人的建议都会得到尊重。不要觉得要到多大的孩子才能帮忙做家务。孩子很小就得到允许,可以出力(不是被要求,而是被允许)他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未自己的成就自豪。需要帮助孩子在家庭关系中重新定位:大孩子出现模仿婴儿的行为时,妈妈给她时间,让她自己发现长大的好处,有能力比做个无助的婴儿好很多。帮助她获得新的家庭地位“一个有能力帮忙的大孩子”。要注意自己要求合作时的语气态度。要清楚表明自己要做的事,有坚定的态度,而不是试图压过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卷入权力之争。有礼貌,互相尊重对方的权利,常常能够赢得合作。(能够避免因为感到被强迫而不通情达理)第十五章 避免给予过度关注/196我们需要给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察觉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有何不同。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情况。这个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并不快乐,她认为当她不能得到关注的时候,她就没有了价值感,没有了家庭地位。她不断寻求确定自己是否重要。因为有这样的自我怀疑,当妈妈注意到她,她就停一下。很快,她又会产生同样的潜意识疑问:"妈妈仍然会关注我吗?”"我在妈妈心目中有重要位置吗?”这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会产生多么可悲的影响,而且妈妈在此时也觉得很无奈。而妈妈的每次回应反而让孩子没有寻求自我价值的其他方式。这事中,妈妈对自己不够尊重,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奴仆,而妈妈也对孩子不够尊重,不相信女儿有独处的能力。要训练孩子懂得自我满足。有事孩子会利用父母想“教”他的念头,不断问为什么,他的问题不合理,实际上不是真的想学习,只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为了问而问不是为了学而问。一个听话的孩子可能多少会有八点感觉不受到重视,这个孩子不太确定自己的家庭位置,平时要多表达对他的关爱,而不是他有过分要求时才关注他。当我们不再对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给子回应,我们必须在他们合作及表现好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确立自已的价值。第十六章避免权力之争/20权力之争中,父母试图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话去做,而孩子则想要表现谁才是真正的老板。孩子能体会到现在的民主氛围,对大人给他们强加权威感到厌恶,他们会更加想要反抗,通过反抗我们的强权来展示自己的力量,形成恶性循环,家庭变成了一个战场。女儿的反抗让妈妈生气,她感到自己无法支配女儿,想要女儿明白,她不能违抗妈妈。在权力之争中,妈妈隐藏的怒气孩子能够感受到。而妈妈想要的“自然结果”,是失败的,因为即使女儿没有合作,她仍然在为她服务。妈妈需要真心不在乎饭盒,那是孩子自己的饭盒,饿肚子也是她自己的事。妈妈只能决定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能通过行为来相互报复。对孩子大小便规律非常在意的父母,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我要你上厕所时你就要上厕所”,而孩子则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示“我想什么时候在哪里上厕所,我就要那样做。”孩子可能会利用大小便训练来获得过度关注,或借此反抗父母。当我们搞不清是否是权力之争时,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件事中,我个人的好处是什么?”妈妈有责任维护和坚持所在情形的需要,没有生气、受挫、专制,尊重情形,和父母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比如损失面子,维护自己威望)另外一个判断是否是权力之争的线索,是看就结果,尽管我们进行了很多训练,孩子是不是还是屡教不改,有没有反抗行为?我们自己生气愤怒么?第三个因素是我们的语气,坚定的语气应是沉着平静的,而权力之争的语气是越来越愤怒。只要家长保持平和温柔,就不会陷入权力之争,我们要时刻了解,父母的新角色是引领者,而不是独裁者。我们没有支配孩子的权利。需要考虑的是“这个情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要让他听我的”。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或者控制他们,但要用我们的智慧,促成他们合作的意愿。第十七章退出沖突/216既没有人需要他击败,也没有人可以用来逞威风。没有了观众的发脾气就失去了意义。不要像个靶子一样站在那,极有可能最后妥协。卫生间方法,可以去私密的卫生间呆一会很快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没有用,不会得到过分的关注与服务,慢慢就能找到界限所在。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或是想在权力之争中获得胜利,如果我们让自己卷进去,就调入了陷阱,也强化了孩子的错误目的。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当下环境的需求,而不是个人颜面,或权威的需求上,我们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十八章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226想改变孩子的行为,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我说过多少次了”这句话除了表达父母的怒气没有任何作用,事实上每次这样说就表示每一次的告知都没有达到效果。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不是强迫他们改变,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能一而再的说教而不付诸任何行动。mother-deaf,会对这些说教产生免疫。最后会对所有对他讲道理的人都这样。有的时候说的太多,是用语言在威胁和恐吓孩子。(我走了喔,然而行动往往与语言相反)在外面反了错误,妈妈反而会觉得孩子受到了攻击,同情他。“现在他知道了,不只在家里可以为所欲为,在外面不论他做什么,妈妈都会保护他,不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第十九章不要"赶苍蝇“/238要注意,我们是真的在为达到养育孩子的长期效果,还是为了“赶苍蝇”,不让讨厌的行为烦我们?如果说了无数遍都没用,最后打一巴掌就有用,无异于训练孩子“在我们大发雷霆或使用暴力之前,不用听我们的。”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要专注于事情本身,且有始有终的训练孩子,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上。不轻易取悦:有说"不"的勇气/242

适合父母学习的育儿书籍

作为一个准妈妈,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本书可以防止新手妈妈做不妥的行为或者帮助已经被孩子问题所困扰的妈妈。(我是边阅读边做笔记的,可以帮助记忆)书中一直强调的是: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且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是和父母平等的,并不因为孩子弱小而看清孩子。父母在于孩子的沟通中以对待朋友的语气交流,观察孩子的行为背后的意义。孩子的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即孩子会不断追求自己的价值。父母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的价值是来自于合作与贡献,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让父母不断地为他付出。在符合规范和秩序的前提下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不强迫孩子顺从,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规矩。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他做,当孩子表现出想要做一些新的尝试时,只要不涉及到危险,应该鼓励孩子,即使失败了可以让孩子再次尝试,让他从中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快乐。父母的责任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一本经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这本《孩子:挑战》是一本经典的家庭教育著作。它已经在欧美畅销了50年,无疑是经受着了时间的考验。一本50年前出版的家庭教育的书籍现在还有读者在阅读,已足以其影响力和价值。这些评论者把它作为一本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也是言之成理的。这本《孩子:挑战》是鲁道夫•德雷克斯教授和薇姬•索尔兹女士和合作的成果。这本书的理论主要是由前者论述的,后者是书中教育孩子理论的主要执行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他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的那套理论和实践方法,主要借鉴了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阿德勒何许人也?他是奥地利人,世界级的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的心理学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本书中,德雷克斯就是充分地运用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很多富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书中提到的很多方法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地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毕竟这是一本50年前出版的书籍,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这是作者教育孩子的指导思想,这种观念已经为现代的父母所接受。那种父母是孩子的主宰和决策者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书中提出提到的养育孩子的原则,对于现代的父母还是富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鼓励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遵守规则,花时间训练,赢得合作,鼓励孩子独立,倾听,一同享受乐趣,等等。顺便提及,这本书的装帧方式比较新颖,小开本,桔黄色的书页边框,挺吸引读者的。

这本书可以教你轻松享受养育孩子的快乐

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莫言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 初为人父人母,我们经常会被孩子的一笑一颦所打动,也总是会为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所烦恼,我们似乎已经忘却儿时的自己是如何的顽皮、任性、聒噪,转而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安静、懂事、听话的乖宝宝。每一代人的成长都会碰到这种尴尬的局面——当事人太懵懂,过来人又太健忘。 是时候和孩子一起乘着时光机回归到遥远的童年,用爱和尊重去战胜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挑战。 只有懂得,才会理解。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书,却依然教育不出好孩子? 大部分的育儿书理论性太强,看过之后家长们只是会单纯的感慨作者论述的好有道理很有启发,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落实,如何把理论转化成现实生活中应对孩子各种各样问题的有效方法。 而《孩子,挑战》这本书不光是教给家长们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为我们列举了很多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最贴近生活的实例,让你觉得这本书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样,书中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孩子的问题,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挑战性行为,以此来赢得孩子的合作。 正如书中序言所说的:我们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我们建议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这样孩子们就既不会没人管变成“野孩子”,也不会感到家里压抑,令人窒息。 书中提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很多坏情绪和不当行为,其实这些不当行为的背后其根本问题通常在于孩子所追求的错误目标,要想在生活中处理好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就要学会如何避免错误目标。 一、避免给予过度关注 “妈妈,过来看我搭的积木好不好?”,“妈妈,你过来陪我一起玩”,“妈妈,帮我把衣服脱了”。 基本这些时候妈妈如果在忙其他的事情,一时无法满足孩子的关注时,孩子就会改用令人恼火的方式来引起关注。他可能会故意尖叫、哭闹、捣蛋,或者做一些其他引人关注的事情。 寻求过度关注的人并不快乐,这样的孩子通常都是比较粘某一个家长,他的快乐和安全感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关注基础之上,当他从别人那里得不到关注的时候,他会格外沮丧,不安。他会感到自己没有了价值感,没有了家庭地位。因而产生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比如打人、哭闹。 当然小孩子的确需要家长们的关注,但当孩子不停的需要关注时,如果家长一再对这种行为妥协或退让就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观念,通过寻求别人关注来产生自己的价值感,从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人格。 现在大部分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有双方四个老人加一对父母的照料,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容易就养成过度关注的习惯。特别是老一辈人带孩子时,经常会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一手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殊不知这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抑制他独立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对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应该逐渐锻炼孩子根据不同需求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从解决不同问题中获得自我满足感,而不是赢得他人的认同,家长需要在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支持。 只有这样长期正面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意识到他自己是一个有能力有力量的人,找到他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从而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远离“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表面上看好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场斗争,实际上权力之争是孩子对大人强加给他们的权威感到厌恶而进行的反抗,他们从拒绝父母的要求中获得满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利,得到归属感。 家庭中的权力之争没有任何好处,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 一旦开始了权力之争,它会让整个家庭变成战场,陷入永无休止的争吵,没有安宁和谐,没有彼此认可体谅,只有怒气和斗争。 让家庭远离权力之争,必须首先明白一点: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必须尊重他,客观公平的对待他。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父母认为自己就是权威,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利,孩子必须要听他的。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都比孩子高的多,因而认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自欺欺人的独裁主义想法。 父母必须定位好自己的位置,我们没有支配和控制孩子的权利。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明确,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我们的尊重、认可、鼓励和支持。 我们在做事情之前需要好好问问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仅仅是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孩子?亦或是为了维护作为家长的威望?为了满足自己控制他人的满足感? 远离权力之争,作者提出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让他的风,无帆可吹”。这就是需要父母有智慧的避免与孩子陷入权力之争,以及陷入权力之争后如何得体的退出。 以下是我个人思考关于避免与孩子陷入权力之争的一些观点: 首先我觉得家长需要思考自己对孩子要求的事情是否合理,先排除引起权力之争的不合理要求,再去思考如何避免陷入权力之争。 第二点,父母的情绪控制很重要。在孩子反抗你的要求,即将陷入权力之争时,父母必须要及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情绪的平和,语气的和善是解决问题的一半,生活中很多的争吵都是因为情绪的爆发,恶劣的态度。 第三点,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表面自己的态度。比如妈妈不许孩子拿枪到处扫射别人,此刻最应该做的是把枪拿走,而不是歇斯底里的喊叫。 第四点,尊重孩子发脾气的权力。在孩子发脾气时,尊重他表达情绪的方式,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此时,父母的沉默是金,然后把整个战场交给他自己,不给予过分的关注和服务。很快,他就会发现发脾气没有任何用处,也不会引起父母的任何关注和反应,进而他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五点,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冷静一会后,通常他们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台阶下来,这时父母应该顺势转移他的注意力,避开刚刚引发冲突的事情,孩子的心境马上就会得到改善。 第六点,事情过去之后可以适当与孩子沟通,简明的阐述事实,此刻孩子会认真用心听取父母的建议,只有孩子想要与父母进行合作,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尊重。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武力镇压孩子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延缓问题爆发的时间点。用说教、讲道理的方式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收获甚微。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自己必须先有“引导他改变”的态度,而不是“迫使他改变”,当孩子发现他坏行为没有市场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书中还讲述了很多育儿过程中会遇到的其他问题,比如发展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见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如何激发孩子独立性,如何鼓励孩子,尊重孩子,如何应对电子设备的挑战等等,为我们提供了养育孩子的三十八条新原则,每一条原则都值得我们去仔细琢磨、细细品味。 当然,再高超的育儿技巧也不能排除育儿过程中所有困难和错误,但我们却可以提前了解当孩子出现某一问题时应该如何去应对,并更有信心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与孩子建立和谐理想的亲子关系。 要相信孩子天生的本性都是好的,认为孩子有很多问题的家长其实都是自己太过于焦虑,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对孩子有信心,不断的去提高自己,那么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轻松享受养育孩子的快乐就会变成现实。

解救控制狂和过分紧张的良药,竟是相信人生而平等

开始看这本书是为了了解儿童心理,读完之后却完成了关于平等的自我启蒙。即将当妈的重大责任无力感散去,边界清晰的安全感缓缓升起。如果你从内心深处完全接受“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大概就能无碍的接受这本书衍生而出的育儿理念 ——你和孩子是完全独立、平等的两个个体,这是一切的基石。当然这种又大又空的话飘在空中谁也不会去否认,但是否真心认同它,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同意: 1.妈妈应该做好自己,而不是试图控制孩子身边每件事。2.妈妈没有必要替孩子感受结果,替他做他可以做的事,或者过度的关注他。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认同,因为这是种hard模式。中国大多数的家庭是权威的家长制,这套模式我们都很熟悉——“你必须听我的”、“都是为你好”,因为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选哪种都好,你未必要选最洋气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过,最好别选随机模式。在hard模式里有两个关键,第一个是做好自己,这建立在对自己和孩子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你能分辨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在寻求关注吗),和自己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自己方便省事、让麻烦赶紧消失、树立权威吗),而每样都需要更多洞察、更高情商、更多责任。第二个不要总试图控制,包含层面更多,从近到远可以分为爸爸、祖父母、外围环境。你不需要去控制他爸和孩子的关系,对于养育即使父母意见不一致也没关系(当然能一致是最好的,因为就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而言,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重要多了,只要这点夫妻双方是一致的就行了),孩子会观察和感受自己周围的人,他能够自行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你也不用去苛求其他重要家庭成员和孩子的关系按照你想要的来(而在中国这经常是家庭矛盾的爆发点)。祖父母没有责任和义务来帮我们带孩子,即使来了,也不能过高要求。因为他们特殊地位,他们可以只宠爱,不用负教养的责任。所以苛求他们完全按照我们的育儿理念来对待孩子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正确的。所以即使奶奶对孩子溺爱也没关系,只要你的行为正确,就能平衡他奶奶的“过度慷慨”。你没必要去阻止奶奶,因为奶奶和他的关系是他和奶奶的事,不是你的事(这也是平等的理念)。你不该也没必要去管全世界,你俩的关系只涉及你和他两个人,而不涉及第三方。对外界就更是这样了,如果妈妈越界控制,越在乎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对”的地方,孩子就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出问题。你要相信,其他人只不过是孩子环境中的事实情况而已。即使不在此时,孩子也并不活在真空中,他早晚会穿越时间海经历你想帮他挡住的一切。不过,和所有事情一样,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到真正能做到,再到最后成为一种自然反应,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主要的功课就是学习和反思。省心和省事不可能兼得,在家中获得掌控权的那个,一定是贡献最大的那个,只是话语权往往并不在明处,不那么具体而微、显而易见,你可以想想职场上实际说了算的那个人,他的决策聪明有效,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权利边界,充分赋权,并且并不一天到晚叨B叨叨B叨。

孩子,你确实是我生命力里的挑战

《孩子: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 著这本书是不知道在哪个书单上看到了,光看介绍就觉得很靠谱,我立刻下单。与此同时,该书单推荐的其他几本书也一并购入,当中就有之前已经介绍过的《朗读手册》以及未读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不知道其他父母是否也跟我一样,自从当上了妈妈之后,总觉得以往的人生经验不足以应付教育孩子所用,于是不仅到处向人请教,还非常喜欢去读育儿书。父母都是希望尽力培养和引导孩子,使得他们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但事实上,我们也不断受挫,觉得自己能做到的和已经做到的,远远不足,所以才更加如饥似渴地读育儿书。我买过的育儿书非常多,但有些非常经典的比如《蒙特梭利教育全书》、《爱弥儿》之类的,却至今未读。有些是因为买回来的之后才发现孩子已经过了书本所针对研究的年龄段(比如《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讲的是学前儿童),有些则因为年代相去甚远,难以引发兴趣。庆幸的是,这本《孩子:挑战》适用范围很广,我还可以实践书中理论,但难免也懊悔,若早点读,可能我对孩子的教育会做得更好。迟到总比没到的好,所以非常反常地在评论这本书之前,推荐给所有的家长们。这本书通过举例子,做讨论,讲方法的三步式来向家长们提对策:如何去透过孩子的行为,了解和分析孩子的目的,从而采取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应对孩子给家长提出的难题。最最最简单的处理孩子问题的原则,可以用书本中多次出现的这句话来表达:Take the sail out of his wind.(让他的船,无风可驶。)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处理孩子给出的问题时,要先洞悉他潜在的内心情感诉求,不针对孩子,只针对无理行为的拒绝。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孩子的关注点是可以引导的,当他因为某个诉求而纠结其中,卯足了劲跟父母对抗的时候,我们要使用平静而温和的力量,让他知道这种不当行为无法达到他的目的,表明我们的立场是不支持不妥协。然后通过引开他此刻的关注点,继而解开这个难题。我觉得这个方法是非常可行的,比如,当孩子在超市非要购买那个不需要的糖果时,家长可以不动怒地坚决地告诉他,这糖果不在我们今天的购买清单内,我们知道他喜欢,但这次不可以买,并建议可以回家后用其他糖果代替。如果他继续坚持并发脾气,我们可以不理不睬,直接离开超市,在外面等待他。这种做法有一个很可取的关键点,就是我们不是忽视孩子的要求,而是因为他的要求并不合理,与提出可代替同样满足他的其他建议,我觉得这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做法。也许有人会因此提出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即使家长这么做,这么坚持,但由于祖父母等其他人会不配合,导致这条方法不能贯彻执行。书本中有提到这个隔代宠爱孩子的问题,而作者的回答我也非常喜欢。他认为,我们可以和孩子之间有规矩有约定,但这些都只限于我们与孩子的这段关系里,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是祖父母和孩子的权利,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爱,也是正常的情感。父母所需要做的只是,提醒孩子回报这种爱,并在其他方面引导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孩子也好,大人也好,一旦处在大的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和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发生关系,每一对关系中两者的沟通交流方法都不一样,所有没有必要要求孩子把和父母的这种关系的模式放在其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这不自然,也不公平。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无法一一罗列,我把其中几个合上书本不用看标签我也能记起来的观点分享出来:第一、家庭是一个团体,全体成员必须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一致,合力前进。所以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P19)即是说,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和下属这种合作关系,而是一个引领者和追随者的合作关系。我们需要的是获取孩子的合作,而非他们盲目地跟从。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经历不足,在很多事情需要大人指导,我们只是掌握方向。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我们需要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合理地吸纳,当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我们独立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反过来变成了追随者,配合他来继续实现家庭的目标。在这种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关系中,双方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关系会更和谐。第二、身体力行影响孩子的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当家长双方的行为不一致的时候,孩子是从哪方的身体力行来受到影响的?本书指出,家庭中强势者,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对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家长抱怨说自己良好的榜样并未能给孩子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其次,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崛起之后,他希望通过模仿家中的强势者的行为,并尝试与他/她争权夺利,证明自己有掌控局面的权力和能力。如果父母及时看到这点,就能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些挑衅行为。是的,只是理解,如何应对,本书未谈及,家长自行摸索。第三、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论资排辈的排列,在旧有的关系网中,每个成员都有固定的自我定位和位置;当有新成员加入时,就有的关系被迫发生变化,每个人需要在新的关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必然引发了一轮“地位竞赛”。所以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会不断挑战第二个孩子,试图重新吸引家长的以往的那种关注度。而家中两个孩子(或更多)一般个性都会不同,他们必须展现自己最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并充分发挥出来,建立自己独特的地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潜意识决定的,所以他们并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潜在需要之后才行动的,而是自然而然,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的做出了这些行为。家长需要意识到这些潜意识的需求,帮助孩子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而避免过度忽略而导致孩子错误行为变成习惯性错误行为。正因为孩子并不理解这些潜意识而做出了不当行为,所以不应该过分指责他们。在电影《狩猎》中,小女孩因为喜欢上一位幼儿园里当老师的离异大叔,在得不到大叔的关注的时候,报复性地捏造了自己被大叔性侵犯的情节,让大叔腹背受敌,但难能可贵的是,大叔从来没有因此对女孩发怒怨恨过,正是他了解孩子的这种潜意识行为并非她故意为之。第四、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孩子们自行解决。这点我真是不能同意更多。因为处理这些矛盾,并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矛盾,是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必须有的经历,父母的过度参与,让孩子丧失了这个机会。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孩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头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成长不仅需要快乐的体验,还需要有挫折的体验,有痛苦的体验,有容忍的体验,他们必须通过足够的这些形形式式的体验去构建一个正常的调节心理的系统。如果自幼对他们过度保护,日后成人又要求他们立刻能自行解决林林总总的压力,妄想孩子一夜成长,是多么荒谬!第五、成年人尚需要时间去学习新技能,孩子也同样需要时间去学会所有的技能。所以必须用无比的耐心,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反复地学习,让他们不受挫,不失去兴趣,保有学习的动力,转为为一种学习的能力(不仅仅是学业能力)。第六、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因材施教是最难的。如果孩子是一个自我要去高的人,父母只是运用简单的鼓励,比如“你很棒!”,是不恰当的。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能体验到这种追求完美的个性所带来的压力,父母应该针对孩子的努力和自我要求高的行为表示肯定,会舒缓他们这方面的压力。而当孩子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的人,比如“你很棒!”,而需要针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激发他们追求更好的成绩的动力。这种的事情是不能假以他们之手完成的,因为父母作为最亲密的观察者,更有责任去引导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大人以及孩子的目标。这就是我想跟爸爸妈妈们分享的观点了。这本书用了三十八章的篇幅,详细探讨了幼儿到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们的问题,每一章都提出了一个非常靠谱的建议,被我贴满了标签。实在值得推荐。最后,我想抄录一些精彩的语句,结束这篇读书笔记。“我们建议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序)“‘成熟’指的是心智得到完全成长,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而只有少数人能认知体会这种快乐。完美的成熟,需要用一生来完成。怎么能用‘成熟’来要求孩子或者年轻人呢?”(序)“自由必然与规则相伴,没有规则,就不会有自由。”(P22)“一个号的引导者应该鼓舞他的跟随者,激励他们做出符合情况需要的行为,父母也一样。”(P100)“我们必须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不快乐,或者发现不良行为有好处。”(P166)“用说教、讲道理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基本上徒劳无益。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自己必须先有‘引导他改变’的态度,而不是‘迫使他改变’。”(P224)“绝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P269)“我们大部分的焦虑的原因,都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P377)

交往的挑战

书里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扉页。它简明扼要地记述着全书的核心——从独裁到民主的社会变迁,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交往。当意识到父母不是孩子的主人,只是孩子接触社会、理解世界的引导者的时候,一般的父母,我想,都是可以从容地面对孩子。这样的交往过程,就像我们成人世界的交往一样。当然,如果我们本身交际就是有问题的,那么与孩子的交往自然不畅。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绝不是说教、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在自我发觉和自我成就的过程中,他们的参考基准就是父母的行为。小心哦!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我所能想到的,也就是增加见识的旅行,更换环境而且短暂离开父母的生活体验,以及最为简单有效的广泛阅读。回顾这一年,我的孩子变化很大,而我的进步微小。挑战!新的一年又来!

父母人手一本,可以的

在对我最有价值的书单中,本书绝对名列前五。糖糖今年刚上学,原来的问题、新的挑战,经过新环境的放大,变得加倍麻烦;而我们因为新换工作,能花在她身上的时间反而变少了。面对种种情况,我们正在反思自身作为父母的原则。而此书的出现,说是天降甘霖,也一点儿不过分。全书的理论体系并不复杂,包括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一,从孩子方面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而这种定位完全是在与父母为主导的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不当言行则会导致不良的定位。举例而言,如果父母过于保护和关照,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没能力以及不需要能干的人;如果父母责骂过多,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前提二,从社会方面看,平等和民主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孩子不再被认为是成人的附属物,他们也能敏锐地感受到相应的观念,因此传统上威权式的培养方式已不再适用,基于对等地位实施管教是父母不得不的选择。一个结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需要将他们视为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的个体并予以充分地尊重。至于如何实现,作者最常说的话就是,“让他的帆,无风可吹”。解释一下的话,这应该包括行动上的保持距离和情感上的不动声色。保持距离意味着要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去解决问题、去自主选择,无论结果如何要始终坚持如此;不动声色意味着充沛的感情,无论是赞赏、怜悯,还是愤怒、失望,都会引起对人不对事的态度,也都是有害的。很多时候,要跳出父母的身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普通朋友,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或行动。当然,以上不适用于那些根本疏于管教孩子的父母,这种人就剔除在讨论范围以外吧。全书分成很多细碎的章节,每章都会罗列若干个案例,以阐述一项具体的教育方法。一般是先以案例起头,之后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炼一些行为准则。全书上百个案例覆盖了需要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因此也有很多具体的教导方式可以参考。但万变不离其宗,案例更有价值的地方是能让父母逐步掌握书中的理论体系,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去解决自己会面对的无穷无尽的问题。此外,作者还提到好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而父母也是普通人,并不能保证所有反应都是正确的 。那么,不管是孩子还是自己做错了,都需要父母能包容和放下,专注未来而不是纠结过往,才能慢慢看到效果。这本书大概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很巧的是,那个时代的美国父母和当前的中国父母,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作为中产阶级,同样刚刚从大家庭演进到核心家庭,打还是不打、管还是不管、给买还是不给买、让玩还是不让玩,这些贯穿全书的案例,大多数搬到中国完全没有违和感,甚至根本不需要读者转换场景去思考。仅此推荐。

尊重孩子,鼓励、引导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

因为工作需要,公司统一购买发给大家看的书。一开始对这本书并不抱期望,毕竟是50年前的书,觉得应该又是通篇的陈腔滥调,但仔细看过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旧式教育习惯将孩子看成弱者,父母的地位是高于孩子的,能够统治和控制孩子。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去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事情,但大家都忘了,孩子是一个有主观意识的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合作者,而不是统治者。这本书让父母学会以平等的姿态去和孩子相处,当孩子犯错或者需要父母的引导时,父母要做的绝不是用恐吓、威胁、欺骗等手段来矫正孩子的行为,而是帮助孩子明白事情的后果以及对他自己的影响,让孩子知道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一切后果。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接受这个观点并且愿意尝试去实践。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书中提到的养育孩子的原则,对于现代的父母还是很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花时间训练,赢得合作,鼓励孩子独立,倾听,一同享受乐趣,等等。

赢得合作,而不是控制你的孩子

小区里有个妈妈极力推荐我们看这本书。我们一拍掌,决定在妈妈群里弄个读书会,各自回家看好书后一起交流。最后星妈妈买来送给我们一人一本。书看完一个月,读书会却还没有办起来。各个妈妈时间总是很难凑在一起。这是一本比较综合的书,从很多方面介绍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挑战。也从心理学的一些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去给孩子自由与平等。整本书翻译的也很流畅,案例不会让你产生“这是国外的小孩,跟我们国情不符”。有个妈妈几次在群里高呼,“好多例子跟我家一模一样,我都犯了好多错误”。有一种早点看到这本书就好了的梦中惊醒之感。大概因为这几年自媒体发展迅猛,好多观点我都在近年各种育儿论坛、公众号上看过,所以我看的时候基本上会想“嗯,我就是这样做的”。当然,我是这样做的,不代表我能做到一直冷静的用最新理论去管教孩子,也不代表我们全家都是这样。因为与父母一辈共同养育孩子,许多观念还需要他们慢慢接受。书中针对这一现象也提出解决方案:你首先的出发点不应该是去改变老人的养育方法,而是要相信你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大意)。如果你在面对一个“熊孩子”,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你该如何应对时,这本书大概能让你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答案。

与孩子一起成长

起初看到书名觉得莫名其妙,只是为了参加读书会才买了这本书来读,本以为里面会有很多奇奇怪怪、专业术语的讲解,看完第一章就有了停不下来的节奏。本书通俗易懂,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分析孩子在与家长相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在里面不时能发现自己的影子,因为好多事我们也是那么做的,这点让人倍感亲切,醍醐灌顶。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时的回忆一下自己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发现自己处理问题方式形成的根源,更好的察觉自己的内在心理,因此,读书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过程。

尊重和合作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或许是想从中找点什么套路。事实上,我现在确实也在用着一两个,而且挺好使的。但是,等这本书读到过半,我开始发觉:各种育儿方法的学习,包括读书、探讨等,多是为了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而不是照搬照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也许在他身上正发生着和书里一样的事儿,但是再像的情况,也有不一样的理由。如果我们只是照搬书里学到的那些皮毛,就指望能摆平一切,那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似乎更混乱了。我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大致是说:你一定会说,做妈妈怎么这么麻烦。是呀,做父母哪有那么容易。这本书里,贯穿着的观点有“尊重”、“合作”。孩子并不比我们低一等,孩子也有自己的处事能力。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观点,力求与他们“合作”,那么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至于这本书里提到的不少事例,在我看来,并不适用,有一些甚至于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那就先放在一边吧。就好像每个爸妈都有自己一套育儿的方式,我们不必去评价别人,倒是可以吸取其中精华。能从别人的身上审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倒也是种相当不错的体验。这本书里涵盖了很多内容。一口气看完定有许多忘记的,哪怕是划了线。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翻翻,应该也有不少惊喜吧。因为宝宝在长大,她懂的多了,表现的多了。也许那时候我会正在为某件事发愁。而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做一个不发火的妈妈。这项挑战需要一个理性的心。希望收获一颗温暖的心。

新亲子时代

不知道是因为年龄渐长,还是由于身边朋友同事的话题都开始转变成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开始逐渐关注并思考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自己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总结了一些方法与策略,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是觉得为我推开了另一扇门,从全新的角度让我理解了很多问题。身边一位姐姐有一个上高三的女儿,母亲女儿互不相让,经常争吵不停僵持不休,以致于都要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有时候我严重怀疑这位姐姐的心脏病都是因为在这些争执中被气出来的。但是让我惊讶的是某一次聚会,说起小孩子的时候,姐姐提起小时候的女儿有多可爱多么疼妈妈,那一刻她眼中满漾深情,让我一个旁观者都看得出其中深切的母爱,这两种感情决裂之深,距离之远同样让我非常惊讶,会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发生在同一对母女身上的事情。而这本书就从社会学角度上为我们完美解释了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社会形态已经从独裁的阶级社会转变成平等的民主社会,而这种民主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政治中,也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如果以前的孩子都更加顺从父母权威的话,现在的孩子则受到了更多社会生活的影响,企图得到更多的权利与自由。如果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摆正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同时,这本书中也从孩子最基本的心理出发,为我们深入讲解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想尽办法不断获取成年人关注并且与父母争夺控制权的心态,这样,之前困惑我内心很久孩子难解的行为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原来孩子的心态是如此简单而又复杂,也许他们要求的不多,但是父母却不见得都能满足,有些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而在这些心理学分析之后,我想针对孩子的许多看似不合理的行为与言语中,我们会找到更多心理变化的蛛丝马迹,并且采取更加有效的方针。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既为家长们讲解了孩子基本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特征,也为孩子们的具体行为做出了精当的分析,因为尽管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活动,也难以对每个情况做出恰当的应对,因为孩子的头脑确实太聪明了,他们往往会想出很多古灵精怪甚至匪夷所思的点子,而这些具体事例则为每位家长提供了方法论,这样家长们学习到了应对孩子的具体办法之余,也能举一反三对于孩子的类似行为做出恰当的反应。而家长们在一个一个的实践新办法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体会到民主自由的家庭气氛会带来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最后,我还想称赞一下作者的文笔,书中不乏很多心理学知识,却能将道理讲入每个人心中,我想即使面对着再棘手再难以管教的孩子,看见这本书中所运用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腻而宽慰人心的话语,都会感到充满了希望,就像作者所说,亲子关系的改变不会立竿见影,孩子的不良习惯也不要期望一夜之间改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在这种关系中让彼此成长,是家长一生的挑战。

需要改变的是父母

当旺妈来临的时候,我的喜悦大于能力。但是当这个小屁孩不高兴了哭,饿了哭的时候,我就崩溃了,啊,看着小小的孩子,怎么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哭的这么大声,一点都不像我妈说的那样,吃了睡睡了吃的,我第一次觉得没有学习如何照顾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知识而懊恼。只能请教妈妈,妈妈说你仔细观察看看孩子什么时候拉,困了是什么状态,高兴又是怎么表现的。掌握了规律就好,然后还是要多跟宝宝说话才行,他其实都知道。当宝的月龄越来越大的时候,除了哭笑,其他比较复杂的情绪也已经显露,为了更好的掌握他心里状态,也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个基本教育孩子的理论的初步构想。看了这本《孩子:挑战》发现里面好多自己的影子,为了引起重视故意弄的很大声,为了反抗消极怠工,其实都是为了引起重视而故意为之的。但是在深入分析就是没有安全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真的优秀,是否值得肯定。旺妈到6个多月还不能好奇的主动抓取眼前的物品,书上面说5-6个月的宝宝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可以用手拿下放在脸上的毛巾,很可惜旺妈只会伸舌头舔毛巾,一点主动抓握的能力也没有,但是仔细想想,我也没有天天为此训练,那么,怎么能怪孩子不会呢?是不是孩子不会这个技能我就不爱她了呢?找到了深层原因我就不在焦虑,虽然训练还是没有每天坚持,但是我发现孩子的优点:每天早上醒来都是微笑的,也不哭闹,并且自己一个人可以独自躺在床上咿咿呀呀的说话,特别喜欢说话,半岁就可以发MAMA,BUBU,BABA这些音。我为什么一直关注孩子不太好的一面呢,这也是书中所讲的正面积极的鼓励。有时候我们又常常懊恼孩子不好带,完全不听自己的话。你有没有认真回忆过,同一个问题,你只是很认真的跟孩子说教,却从来没有用行动明确表示不可以,当他一次次试探你的底线,发现你居然是无下限的时候,当然会肆意妄为。小丫头现在特别爱吃手,一天晚上我跟她说不能吃手,也把手从她嘴里拿出来,她跟没事人一样下一秒又放进去,我就直接打她的手,刚开始丫头以为我是跟她在疯,笑着还把手放进嘴里,我又打她,打的次数多了,她意识到不是玩笑,抗拒的哭直挺身子表示抗议,我都没有妥协,她直勾勾的看着我又把手放进嘴里的时候,我只是把手举着离她的小手10厘米的地方,小丫头,先是嘿的看着我,慢慢的把手放进嘴里,然后又不情愿的拿出来。是谁说小婴儿什么都不知道的!通过她的举动,很明显她也懂得试探,若我没有反应,她变可以肆意妄为,如果我有回馈,她变会收捡!真的是熊孩子么?我看未必,只是不忍心没有下线的熊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一个行为背后的真实意义,那么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也许不适合所有孩子,但结合实际的自助创新还是有一定效果。在养娃这条道路上谁又能真的真的能保证不犯错呢。

孩子:挑战

看完这本书,感觉接受了一场心理疏导。书中用大量的案例而非理论阐释了与孩子的相处之道,总结下来就是相信孩子,放手&放松。这一切不应停留在口头,还应该发自内心并且付诸行动,有原则,少说教多以行动引导。通过这本书,我看到并且承认了自己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紧张和焦虑。记得当初学钢琴练指法的时候,老师总说我手臂肌肉太紧张,导致手型不到位,如能放松下来,其实可以做的很好,但却不得其法。那时便经常感叹,原来最难做到的不是做到怎样而是保持最原始自然的状态。现在看来,依然如此。这是一本缓解育儿路上焦虑情绪的居家必备之良书,谨将书中提及的养育新原则抄来自勉:1、鼓励孩子;2、避免奖赏和惩罚;3、利用合理和自然的结果;4、坚定而非强硬;5、引导孩子遵守规则;6、引导孩子尊重别人的权利;7、杜绝批评和减少错误;8、让生活有规律;9、花时间训练;10、赢得合作;11、避免过分关注;12、避免权利之争;13、不介入冲突;14、做而不是说;15、不要“赶苍蝇”;16、慎重取悦,有勇气说不;17、避免冲动行为,做孩子意料之外的行为;18、避免过度保护;19、不介入政治;20、不被恐惧驱使;21、做好自己;22、避免怜悯孩子;23、要求合理简洁;24、言出必行,保持一致;25、对孩子一视同仁;26、倾听;27、注意说话的语气;28、放松从容;29、对坏习惯不要小题大做;30、一同享受乐趣;31、“和”他说话,而不是“对”他说话;32、家庭会议。打完发现漏了非常重要的两点:尊重孩子和鼓励孩子独立。

了解孩子: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第二个外部环境因素是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家庭星座” (family constellation) 体系指出,家庭成员间的特殊关系类似星座,例如一颗星星与其他星星组合成北斗七星,每个星星都有其位置,星星之间又各有联系。每个家庭都存在特定的形态。在成员互动及相互影响下,每个人发展出不同的特质。每个人在“家庭星座”中所处的位置——他所扮演的角色——会对整个家庭的行为模式和子女的性格特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当父母亲有了孩子,就出现了复杂的家庭关系。妈妈的角色和妻子的角色不同,爸爸的角色与丈夫的角色也不能混为一谈。孩子的出现,让夫妻关系空间增加了一个新维度。这个婴儿是独生子,从他的角度看家庭关系,和从父母的角度看家庭关系是不一样的,婴儿处在接收父母亲关注的一端。而父母处在给予这个独生子关注的一端。其中,妈妈给予婴儿大部分的照顾,因为这是她的职责。三个人发展出非常明确的“给予和接收”的关系及行为模式——非常典型的相互影响。父母之间甚至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原因发生冲突。这种关系结构因为孩子的出现而产生,而孩子会以他的行为影响父母。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原有的三人组合变了。“小皇帝”突然被废黜了,他不明白谁导致了这个情况,但他现在必须面对自己的家庭地位的变化,对“篡位者”和允许改变发生的爸爸妈妈表明自己的立场。“家庭星座”发生了改变,新成员加入了这个“关系网”。新成员是个婴儿,第一个孩子发现,非常有必要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他是年长的孩子。另外一方面,新来的婴儿发现自己的地位是“家里的小宝宝”。然而,因为有哥哥,这个小宝宝的地位和第一个孩子曾经的“小宝宝地位”具有不同的意义。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每个人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又变了。爸爸妈妈现在有了三个孩子。老大曾经被“废黜”,现在轮到老二被“废黜”了。老二现在发现,自己被夹在中间——在老大和新生婴儿之间。随着每个新生儿的出现,“家庭星座”就会因为新的互动方式和新的行为模式而呈现出新面貌。这就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个性不尽相同的原因。我们发现,如果两个孩子都是老大,即使他们来自不同家庭,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通常也会比同一个家庭中老大和老二之间更多。随着“家庭星座”逐渐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确立自己所占的位置。就好像通常人们会认为邻居家的草坪长得更好一样,孩子们也容易认为别人的位置比自己的好。当老大觉得老二对自己的地位造成了威胁时,他会认为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内在环境,结果通常是要么选择放弃,要么在某些方面努力保持领先,以达到弥补和平衡。老二也一样,通常他会对老大的进步和成长感到不满,会想尽办法超越,或者放弃。孩子们对自己排行重要性的认识,完全取决于他们对家庭位置的看法,也就是他如何去理解每个人的家庭位置。并不是所有排行老大的孩子天生都要争抢领先。每个“家庭星座”都会因为其中每个人理解的不同而不同。童年的理解和决定,会留下终生印象。通常,大多数家庭里都存在明显的竞争现象,尤其是老大和老二之间,他们会刺激对方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常用两个孩子作对比,误以为这个方法可以刺激孩子们更加努力,实际上会更糟糕。孩子们会背道而驰:他们会很气馁地将这个对比的领域割让给较成功的一方,自己选择相反的方向。老大在某个方面成功,老二就会把这个领域视为“被占领区”,转而发展完全相反的方面。我们举例说明 “家庭星座” 对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影响。A先生和太太都受过高等教育, 活跃, 聪敏, 精力充沛, 学识渊博。 女儿帕蒂的出生让他们感到无比喜悦, 自然而然地期盼她能干成 “大事” 。 帕蒂的每个成长阶段都充满了爸爸妈妈的赞美和鼓励。 十个半月帕蒂开始学走路, A太太无比骄傲。 一岁多 , 帕蒂就能自己如厕。 爸爸妈妈为拥有这么聪明的孩子而感到幸福和兴奋。帕蒂也能感到这些赞许, 因而更加努力学习和发展。 帕蒂十四个月时, 弟弟斯基珀出生了。 从出生起, 斯基珀就比帕蒂弱。 他的体重增长不太符合标准, 出牙时间也比帕蒂晚。 爸爸盼望有个强壮、“有男孩气” 的儿子 , 忍不住为斯基珀担忧。 这个过程中 , 帕蒂一直在研究家里的形势。 虽然随着斯基珀日渐长大, 她发现自己也在长大, 自己的能力也在增长, 但她还是认为斯基珀对她造成了威胁——一种障碍。 她怎样才能保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呢? 当然,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 帕蒂并不是进行理智的推理或深思熟虑,她只是感受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 做出下意识的认知和决定。 她感受到爸爸对这个弱儿子的失望, 并据此增加体现自己活力的行为。 然而, 每当斯基珀有了进步 , 帕蒂就会感到恐慌。 她必须有另一个新成绩, 以保持自己领先——维持第一——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 帕蒂越来越专注于达到父母对成绩的要求, 力争领先于弟弟。 渐渐地, 她形成一个了错误信念: 我必须是第一, 我必须是最好的。 同时她也发现了阻止弟弟斯基珀发展的方法, 就是让他气馁, 并藐视他所做的一切。与此同时, 斯基珀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意识也在渐渐发展, 他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同时感觉到姐姐的聪明和敏捷, 并为她能力更高而感到恼火。 他尝试做很多事, 但不期望自己会成功。 他会很快感到气馁, 容易放弃。 他逐渐形成一个错误信念: 我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 当他听到父母说: “帕蒂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就可以做到呀, 为什么你做不到呢? ” 他会涌起绝望和类似痛恨帕蒂的感觉。 他不是面对挑战更加努力, 相反, 他对父母的批评照单全收, 借此更加证明: 我是个没指望的人。到这里, 我们不难看出, 斯基珀对帕蒂不再构成威胁。 通过加倍努力, 帕蒂不断取得成绩, 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斯基珀出生时的外部环境和帕蒂出生时的外部环境不同, 虽然他们有相同的父母, 父母的期望标准也没有变, 但他有个处处符合父母标准的姐姐。 斯基珀的身体不够强壮, 这是他的不利条件, 在这个条件下 , 他观察衡量自己的处境, 感到似乎面临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让他很沮丧, 逐渐形成自己没有成功可能的错误概念。 那么, 他怎么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呢? 父母对他能力差这个现象表现得很在乎——他们花了 大量精力: 惩罚他、 逼迫他、 警告他, 并由于他的笨拙而失去耐心。 虽然斯基珀经常用大哭来回应爸爸妈妈的难过, 但他却因此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很多关注。 好了 , 这就是他自己的定位!当帕蒂三岁三个月时, 凯茜出生了 。 帕蒂开始察觉到她现在面临一个新现实: 要和另外一个女孩竞争。 这时她对生命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有意识的观察, 她明白小婴儿十分无助, 不能自理。 于是她发挥了 令人惊讶的作用, 帮助妈妈照顾这个无能为力的妹妹。然而, 当凯茜渐渐长大, 并学会一些技能时, 帕蒂开始感到恐慌。现在, “星座” 改变了。 帕蒂要和弟弟妹妹竞争并保持领先, 不论弟弟妹妹中哪 一个取得一点成绩, 都会对她这个唯一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人造成威胁。 她开始对弟弟妹妹因为成功得到赞美而郁闷生气。 然而, 她也察觉到, 如果自己表现出嫉妒, 就会遭到父母的指责。 为了规避这个结果, 她找到了掩饰嫉妒的方法。而斯基珀看到, 凯茜也是一个聪明的女孩, 这更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指望的人, 对他的家庭地位雪上加霜。 男孩这个身份没有任何优势, 因为很多方面他不像个男孩。 斯基珀现在成了夹在中间的孩子。 很不幸, 他还是个尴尬的孩子, 既不是个聪明的女孩, 也不是个强壮的男孩, 容易失败, 受挫时容易哭泣。 大家都说他很胆小, 他更加畏畏缩缩, 对人对事都很冷漠。 他和帕蒂玩得比较多 ,但总是扮演卑微的角色, 接受帕蒂的指挥。而凯茜是个可爱又迷人的小婴儿, 是大家注意力的焦点, 身边有四个人为她服务。 当她对外部环境的觉察增长时, 她感受到父母的成绩标准, 发现姐姐帕蒂遥遥领先, 而哥哥斯基珀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达到标准。 最重要的是, 她看到帕蒂和斯基珀都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帕蒂因为乖戾、 浮躁 (这是她对父母给弟弟妹妹太多关注的报复) ; 斯基珀因为粗心、 爱哭。 凯茜两岁时, 她发现在家里自己可以做个快乐的、 容易满足的好孩子 , 就这样, 她为自己在家中找到了定位。帕蒂六岁半开始上学, 她因为是妈妈的好帮手而非常自大, 这时艾琳出生了 。 帕蒂并不太在乎艾琳这个新威胁, 因为她在家里已经拥有了相当稳固的地位。 尽管如此, 她认为最保险的行为, 就是尽一切努力让这个小妹妹停留在婴儿阶段。 慢慢地, 每当妈妈让帕蒂教艾琳系鞋带时, 帕蒂就会迟疑。 她会做出精彩的表演, 自己在教艾琳系鞋带, 同时她总是找到投机取巧的方法, 并指出艾琳多么蠢笨。 斯基珀基本不理艾琳, 这不过是另一个女孩——又多了 一个而已。 妈妈经常说斯基珀在 “半睡眠状态” 。 而凯茜则总是自己玩, 表现得极富创造力, 很少惹麻烦招致父母指责。 她不擅长任何事, 但也从不招人讨厌。 艾琳总是个 “婴儿” , 需要全家人更多的关注。艾琳长到三岁时, 这个 “家庭星座” 呈现出这样的状况: 爸爸妈妈活跃、 高标准; 九岁半的帕蒂聪明、 高效, 是个好学生, 她相信只有保持第一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领先才有价值;八岁半的斯基珀软弱、 低效、 容易气馁, 他相信只有成为 “软弱的爱哭者” 或让别人为自己难过, 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六岁的凯茜夹在中间, 既不是老大, 也不是老小, 她快乐、 容易满足、 举止良好——她用好的行为讨人喜欢, 从不在意自己是否做出什么成绩; 三岁的艾琳, 一个可爱但笨笨的 “小宝宝” 。 每个人都有了 自己独特的位置、 独特的角色, 对如何踏上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明确的感受。当然,并不是每个有四个孩子的家庭都是这样的。我们所举的例子只是一个家庭的情形。也可能在有的家庭里,老大因为老二卓越的表现而气馁,让老二成功地超越了自己。比如,老大可能是个平庸的女孩,而老二是个可爱的女孩,并且成功地引起许多关注,让姐姐黯然失色。这样的“家庭星座”会怎么发展,取决于每个孩子对生活现状和自己地位的理解,以及他为应对前两者所做的决定。我们举例的家庭也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假如帕蒂觉得父母的标准过高,或者弟弟斯基珀带来的威胁过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那她有可能会选择放弃或缩小自己取得成绩的范围。斯基珀有可能发现,做学问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便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弥补了体弱的缺点。凯茜则有可能决定要成为一个强壮的“男人婆”,甚至是家里的“小恶魔”。这些结果也可能导致艾琳成为家里的“小乖乖”。每个“家庭星座”成员的行为模式,由他们对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来决定。同时,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又微妙地影响着其他人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在给其他孩子提出问题:我要对他的行为做何种应对?孩子们的决定,取决于他们怎么诠释自己的地位和其他孩子的表现。如果这个诠释是错误的——很多情况的确如此——错误观念就形成了。如果父母察觉到这些错误观念 (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很少注意到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 ,他们就能够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定。至于如何引导,我们会在后面加以说明。

亲爱的小孩,让我给你一池清澈的水

亲爱的小孩,让我给你一池清澈的水——《孩子:挑战》读后感及感“误”作者:大宝妈妈 2015年2月4日刚刚想敲“感悟”两个字,结果敲成了“感误”,想想也对,感受错误嘛。从我们自己出生的第一次成长开始,就有无数次的“试错”;从我们的孩子出生的第二次成长开始,也有无数次的“试错”。当然,我们肯定也有很多做法正确的时候,如果这个“正确”恰好又与相当权威的教育理论重合,那我们还会得意一笑。捧起这本《孩子:挑战》之后,我经常还会有些“洋洋自得”,原来,我小时候是这么的“奸诈”;原来我的小孩是这么的“狡猾”;原来,我们的生命如此奇妙;原来,我的爸爸妈妈是这么的爱我;原来,我爱我们亲爱的小孩的方式,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对劲儿。呵呵,是的,这不是一本“挑战”孩子的书,而是一本挑战“我们如何爱小孩”的书。我记得第一次听到孩子的胎心时,我激动地打电话给孩子他爸,我说孩子的心跳特别有力,一定是个天才!我记得当我的小孩刚出生时,我仔细地数了一遍小家伙的手指头和脚指头,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于是,我说,小子,干得好!我记得孩子第一次尿床时,我和所有初为人父人母的新爸爸新妈妈一样,认为这绝对是张精准无比的“世界地图”。你看,我们的最初,是多么的满意我们亲爱的小孩!但是,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发现,我们亲爱的小孩好像有好多“缺陷”需要修复了?!我们会在夸奖之后加上一个“但是”,我们会在鼓励之后补充一个“希望”,我们开始给亲爱的小孩设定一个又一个的考核目标,我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可是你爸妈小时侯也能做的哟!小孩反馈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我清楚地记得我亲爱的小孩和我说,我打满分了,你高兴吧?我清楚地记得我亲爱的小孩用无奈的表情,来完成我要求的但他认为很无聊的事情。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教训我的小孩时,姥姥说——好像你小时候呀!唉,我们是有多不甘心把那些我们用三十几年得来的也不那么正确的人生经验严严实实地藏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不让它们出来;我们是有多么积极地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天天向上的理由,想让我们亲爱的小小孩,和我们保持一个思想高度,我们在无所不能地用我们高大的身体和强大的手腕,温柔但强制着我们的小孩。当我第一次脱口而出“我是为你好”时,我猛地一下子僵住了,这难道不是,我曾经,最不喜欢的一句话么?翻开《孩子:挑战》,每个人都会找到极大的认同感,以及很多让自己醍醐灌顶的句子。作者清楚地把问题分门别类,通过例证的方式一一陈述出来,帮助我们为人父母者,认清自己的真实内心,认清我们和我们亲爱的小孩之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根源。读起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昨天我和小孩的对话么?这不就是我们家爸爸刚刚揍过小朋友屁股的理由么?原来,我们的处理方式和书中“糟糕”的父母是如此一致,哦,天哪,我曾经以为,我是很高明的呢?!要知道,德雷克斯50年前创作的这本书,其中援引的案例,居然很多是我今天做法的翻版!唉,多让人不高兴的结论!难道!我们!真的 !无药可救了么?看起来,鲁道夫.德雷克斯和薇姬.索尔兹是想挽救我们的,而且特别真情实意。我一笔一划地把两位作者的名字敲下来,是想向他们致敬,我猜我们亲爱的小孩,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也会感谢两位所带来的《孩子:挑战》,因为……好吧,我承认,您两位替孩子挑战了他们亲爱的父母大人。接下来我来说说我的计划吧,我打算每天思考一到两个附录中的案例,让小鞭子在内心经常的鞭挞一下,让我面对孩子的时候,不忘记本真,让我和孩子真正平等、民主、和谐地相处,让我们都充满智慧地思考和生活。我们要承认,一本书是解决不了所有人的所有问题的,但是,我坚信,这将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一个契机——从此我们将努力和我们亲爱的小孩一起探索,努力为我们亲爱的小孩提供一池清澈的碧水,让他终将具备扬帆的信心和获得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我们亲爱的小孩,爸爸妈妈爱你,希望你健康快乐,感觉到了么? :)说完了我的所感所想之后,向本书的译者甄颖、出版方三联生活书店和童书妈妈,向责任编辑李娟,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你们引进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很多家庭会因此受益,很多父母和孩子会成为朋友、伙伴!

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

PREFACE 序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鲁道夫 • 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当今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程度上,都比过去多且严重,而绝大多数父母面对这些新问题时会不知所措。新一代的父母知道,不能用传统方法对待当今的孩子;但他们会有疑问:不用传统方式,那用什么方式?我们除了像自己的父母那样以外,还能做什么不同的事?虽然当今的父母能够接触到很多理论,但这些理论和说法各不相同,只能让父母更加疑惑,无法付诸实践……那么,人们凭什么相信我们这一套方法呢?基于我在育儿领域中长达40年的经验,我相信,我们提供的这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家庭冲突。这些方法经过了我们家庭关系咨询中心的实验、研究、考证。许多家长找到了对待孩子的有效方法,并赢得了孩子的合作。这些家长可能并不清楚新的行为方式之所以成功,其背后的心理学原因,但他们掌握了新方法。本书中推荐的方法,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当今心理学界的趋势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我们建议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这样孩子们就既不会没人管变成“野孩子”,也不会感到家里压抑、令人窒息。过去发表的研究报告和著作中,我提出了一些与孩子相处的原则和理念。众多父母和孩子也提供了很多新想法和方式,还提供了很多实例,很多是我们这些专家都没有想到的。孩子和成人相处的问题和方式,我们和孩子们在共同努力,相互学习。我们特别邀请薇姬•索尔兹女士 (Mrs. Vicki soltz) 讲述她执行我们这套体系的经历。她曾经领导过多个家庭关系研究小组。她不是给小组中的母亲教授具体的建议和操作方法,而是带领大家学习并理解核心理念。也就是说,她先跟我认真学习体系中的每个知识点,然后转化成“母亲的语言”,教给小组里的妈妈们。毕竟我们不是要教给家长们心理学知识,而是给她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作为养育孩子的新方向。我期待以我们共同的努力,终能达到预设的目标——辅助。然而即使有最高的技巧也不能保证排除困难与错误。我们只希望父母知道如何应对,并更有信心,虽然他们未必时常想去做。问题仍旧会发生,而且会继续存在。我们十分了解和同情那些想要履行责任而又完全没有准备的父母。父母和孩子一样需要接受训练。当我们对孩子的挑衅做出新回应,我们就可能发展出新态度,为和孩子的和谐关系开创出新途径。

放养孩子,你确定不是在“放羊”?

放养孩子,你确定不是在“放羊”?一次朋友聚会,大家聊到育儿话题,有位朋友自豪地介绍起自己放养孩子的方法论:所谓放养,就是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养育,培养,玩耍,随意,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这样孩子的适应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童年才开心。至于学习,我也从来不强迫他,一年级不会1+1=2,二年级还不会吗?大家纷纷点赞,但是我很纳闷:放养孩子没错,但直接扔到大自然中,与放羊有什么区别?放养孩子,父母难道什么都不需要做吗?(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一 什么是放养孩子成长该“圈养” 还是“放养”?作为80后的苦逼一代,我们承担着父母一辈太多没有实现的梦想!试想,1978恢复高考,那些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长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在我们耳边叨叨要考大学,再加上应试教育没完没了的考试,我们压根没有享受童年的快乐!到了80后娶妻生子的年代,互联网送来了国外开放式的育儿理念,再加上鸡汤文的推波助澜,曾经“望子成龙”的呼声突然噤若寒蝉,大家纷纷投身放养孩子的热潮。实际上,美国作家勒诺·斯科纳兹在《放养孩子》中是这样描述的:所谓放养,父母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东西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二 父母该做什么从上述定义可见,“放养”与“放羊”的区别在于,“放养”父母要把必要的东西教给孩子,而“放羊”,只需要把羊赶到草地上。换句话说,“放养”需要智慧的父母!1. 放养不能放任自流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希望孩子热爱阅读,家庭布置时就要把书架摆放在显眼的地方,父母也要养成诵读的习惯,做好榜样,或者把孩子扔到书店或图书馆也是不错的选择。父母要教会孩子规避风险,在营造安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段掌握必要的逃生和自救技能。没有安全保障的放养,简直不敢想像。我小时候曾被寄养在农村,一次在麦茬地里奔跑时摔倒了,麦茬戳在两眼之间的鼻梁上,差一点成了“独眼龙”(后怕中……)。2. 放养要遵循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坑娃的爹,我曾经为了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按照日本育儿书里的方法,给娃进行空气浴(洗完澡后,吹凉风),结果孩子成功感冒了。后来,一个教地理的同学告诉我,日本与中国在气候条件上也不同,中国是大陆性气候,冬天干冷;日本属海洋性气候,冬天湿冷。湿冷给人的感觉远不如干冷强烈,这也许是冬天福建人穿拖鞋,而广东人很少穿的原因吧。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身体上逐步发育,心理上要经过一个个敏感期,这是自然规律。让孩子在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是父母应该考虑的。3.多想想别人的孩子在干嘛孩子是社会的人,终归要独自面对生活。当我们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别人的孩子在接受英语启蒙;当我们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别人的孩子已经看完了一套少儿百科。要知道,当中国的孩子们在放羊时,大英帝国伊顿公学的贵族子弟们已经开始了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那时没上辅导班、特长班,不也很好吗?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刚上大学那会儿有多自卑,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面前就像井底之蛙,这也不行,那也不会,活脱脱一个书呆子。试想,当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才艺和特长的人,将会像今天的文盲一样罕见,当别人都在一起品味莫扎或肖邦时,我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滋味。所以,当我们放养孩子时,要牢记放养的目的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而不是父母不管不问的借口。三 正确放养的标准由此可见,不经思考的放养,就像东施效颦一般,不仅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甚至根本就没上道。要做到正确的放养,需要对育儿方式进行检视,看看是否符合以下三个标准。1. 是否退出权力之争前几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幼儿园,见一家长逼着孩子肩扛滑板车往学校走。孩子哭哭涕涕,家长不停指责,“让你不要骑车非要骑,我就要让你扛着,让你累,兔崽子我还治不住你了!”这就是权力之争,往往家长的行为并没有道理,只是要孩子听话,证明“我是你老子,你得听我的”。如果再要披上一层外衣,就是“我都是为你好”!实际上,孩子有自己做出选择的权利,父母放弃对孩子权利的剥夺和控制,才是放养的前提。2. 是否属于自然结果一天晚上,我家孩子不愿意吃饭,爷爷说,你不吃饭晚上就不能看动画片。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处理办法。但是,“不吃饭”为什么会导致“不能看动画片”的结果呢?没道理啊?正确的做法是,孩子有不吃饭的权利,但也要承担饥饿的自然结果。父母要做的是建立规矩,饭点不吃饭,过期不候,然后就是温柔地坚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受到自然结果的惩罚,才能从生活中总结经验,这是放养的真正目的。3. 是否给予孩子快乐快乐不是天天自由自在地玩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获得这些需求才是真正的快乐。人们往往得意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所谓自信源自实力。如果想让孩子体会骑自行车的快乐,就要想办法让他尽快学会骑车;如果想让孩子体会上课回答问题的快乐,就要想办法让他掌握好课堂知识。同理,如果想给予孩子放养的快乐,父母就要教会孩子必备的技能。以上观点,来自育儿理论奠基之作《孩子*挑战》和个人育儿经验,仅供参考。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想点事

尊重人性与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是成功儿童教育的大背景

如果说成功的亲子教育有什么前提,我想有两个基本点:1. 尊重人性,以人为本。此处以儿童为本,儿童的基本需求,与生俱来的特性,爱玩、调皮、找好吃的、做游戏、好奇心……,如果不了解不尊重这些,生硬地照抄上一代人的做法、别人教育小孩的做法,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2. 良好的社会政治大环境。独裁的社会里,大家敬畏权力、权威、武器……,就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有助于社会治理。二十一世界的今天,世界上绝大多国家已经采用或拥抱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这种理念赋予人们之间平等的交往思想,不论是在公共场所、单位还是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一样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传统的妻子服从丈夫,小孩服从大人的思想已经动摇甚至颠覆。但不可否认,截止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2016年9月21日),反人性、反自由民主的思想依旧广泛存在。这是为何100年过去了,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的口号在现在看起来仍然是那么振奋人心却可惜事实上仍未完全实现。在亲子教育上,多少家庭里的父母远走城市打工而把孩子留守在家乡,多少家长仍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儿童,而又有多少老师带着情绪教育面前的一班学生、无奈着对比着自己的薪水与日益高涨的房价。我在想,结婚与生子教子是人生两次难得的革自己命的机会,一般这两个机会是人愿意为别人(爱人、孩子)改变自己的绝佳机会,除此以外,大部分人都有忙碌或佣碌中度过,到头回想自己的一生中最努力积极奋斗的时候竟然是在中学!《孩子挑战》读了几遍之后,给人的震撼感不仅仅在亲子教育,更在世界观与人生观,这本书有再造人的功效!我甚至鼓励过有婚姻挫折的人去读这本书,从这本书里可以找到原因。感谢阿德勒与鲁道夫,这本书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

孩子挑战

像是育儿领悟的沉思录,比较冗长乏味,确是句句箴言,需要慢慢的一遍遍的消化。不仅仅是教育孩子,也是在完善自我。

马克一下,以后再写

2015年8月2日这本书列举了很多例子,作为一个孩子不到一岁的妈妈,有种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的感觉,由于经验不足,代入感不够强烈,建议两年后再重读此书,再来写书评。书里笔记如下:孩子的不当行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错误的目标。寻求过度关注、权力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是孩子不当行为的四个错误目标。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够得到持久的服从。现在的孩子宁愿得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满足感要通过贡献与合作得到。当我们忙着通过奖赏赢得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时,事实上我们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的基本满足感。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人做完一件事,是因为事情本身需要被完成,这时的满足感来自于和谐的互助与合作。为什么要付钱让孩子干家务活呢?他们在家里住,有食物吃,有干净衣服穿,享受家里的一切,如果他们要追求所谓的平等,那同时也应该有分担劳动的义务。利用自然结果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我们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真实和诚实的学习机会。尊重孩子,就是说我们将孩子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但这样的权利,并不代表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能做的事情。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在任何需要尊重秩序和规律的领域,孩子都需要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而不是从语言中学习。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需要学习尊重自然法则。当妈妈的关注点在错误上时,她也将孩子的关注点从正面的享受某事转移到负面的出现错误上。如果我们经常关注错误,就容易令孩子丧失勇气。将孩子的关注引向正面,孩子就能保持勇气,这份勇气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容易。“现在出了错,我们可以做什么?”将孩子引向进步的方向,激发孩子勇气。和学会事后补救的能力相比,犯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规律对于孩子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没有哪个孩子能在无法预知和期待的生活中过得愉快安逸。规律让人有安全感。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继而产生真正的自由。现在的家庭是团队,而不再是一人领导,其他服从,团队会激发每位成员为整体利益而努力。每个成员都会关注家庭的整体需求。合作就是每个成员各自努力,共同完成对全体最好的事情。任何人在强迫时都不会通情达理,把我们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是无法赢得合作的。权力之争中,父母最重要的是坚持——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改变孩子做什么。父母要明白当时的环境需求是什么,并且为顺应环境需求而努力,而不是自己的主管想法。了解、鼓励、合理后果、相互尊重、尊重规律、赢得合作,这些都是解决权力之争的方法。父母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我真心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或控制他们。只有我赢得孩子的心他们才愿意合作。”绝对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们替孩子做他们能坐的事情时,其实在展示我们比他大、比他好、比他有能力,剥夺了孩子体会自己能力的机会。不论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着帮孩子扯平或进行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敢于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把孩子放到同一条船上,一视同仁,通常会有好的效果。我们不认可或评论其中任何一个人,他们就不需要贬低或抬高对方。孩子们之间会相互嫉妒,因为这样能吸引父母的关注。通过讨论,我们可以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同时又能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把所有答案想好直接教给孩子,那孩子医院不会学会独立思考。当亲子关系良好时,孩子听到这些问题,会非常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不用担心被评价和批评,而我们则会发现孩子非常公正、公允和善良。妈妈需要给孩子播下思考的种子,不需要给孩子讲道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二十引导孩子自己发掘:问题在哪儿?怎么解决?让孩子思考,然后静观其变。“对”孩子说话,是在告诉他我们要他怎样,是让他顺从,是我们在思考。“和”孩子说话,是我们和他一起思考,找到解决问题或改善现状的方法。孩子对家庭和谐也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不是由他支配每个人。这样的讨论,是在照顾所有人利益的前提下,共同找到最佳的解决之道。家庭会议是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家庭难题,每周应该有固定的时间,全家一起开家庭会议,让它成为家庭活动的常规乃荣。每个人都有权利提出问题,都有权利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家庭会议作出的决定,将会持续一星期。会议之后就开始执行,下周如果发现上星期的解决方法不太理想就寻找新的方法。养育孩子的新原则:1、鼓励孩子;2、避免奖赏和惩罚;3、利用合理和自然的结果;4、坚定而非强硬;5、尊重孩子;6、引导孩子尊重规则;7、引导孩子尊重别人的权利;8、杜绝批评和减少错误;9、让生活有规律;10、花时间训练;11、赢得合作;12、避免过分关注;13、避免权力之争;14、不介入冲突;15、做,而不是说;16、不要“赶苍蝇”;17、慎用取悦,有勇气说“不”;18、避免冲动行为,做孩子意料之外的行为;19、避免过度保护;20、鼓励孩子独立;21不介入争执;22、不被恐惧驱使;23、做好自己;24、避免怜悯孩子;25、要求合理简洁;26、言出必行,保持一致;27、对孩子一视同仁;28、倾听;29、注意说话的语气;30、放松从容;31、对坏习惯不要小题大做;32、一同享受乐趣;33、“和”他们说话,而不是“对”他们说话;34、家庭会议。

感谢 让我及时的看见了这本书

在凑单的时候,无意之间看到了这本书,抱着和其他育儿书籍大同小异的观点打开了这本书,然后。。。就是万分感谢出版社,如果有10分我给11分,如果100分我给150分!!!这本书的前几章节都是描述出现的问题,刚开始入读的家长可能会一头雾水,甚至会产生阅读困难。随着后面的讲述越来越多,解决办法也越来越明朗。首先,要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不要用大人吃的盐比小孩多就命令孩子,甚至与孩子进入拉锯战。出现问题要及时抽身。此外,国内的传统角度都是听父母话,真正国外的生活态度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没有权利干涉其他人的行为方式,我作为大人只能引导。孩子也是同样的,要时时刻刻守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的思维方式我们没法干涉。孩子的思维有时候比我们大人的还要清楚明朗。我们的固定性思维太可怕了,希望其他的父母亲看到这本书,放过我们的孩子。他只是我们代替上帝养育的,他不是和我们捆绑在一起的。

孩子也需要地位

文中提到,威权式教育理念与现代民主社会不再相称,应该尊重孩子,避免地位之争。我的不同意见是:人类和很多群居动物一样,是有地位等级观念的(三纲五常就是古人为了避免家庭成员地位不明确带来的冲突而设立的),地位等级观念不会因为现在强调平等就会消失(强调平等是因为民选领导需要名义上抬高民众地位,以获得民众支持。)。有试验表明,两个陌生人在独处一室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地位等级。所以在地位关系不明确的情况下,地位之争是无法避免的。而让孩子(或其他人)地位比自己低,会带来问题,因为人类,会不断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地位,这个时候冲突就会出现(如青春期叛逆),也分散了大家去处理其他重要事情的精力。解决的办法就是,放弃自己对地位的追求,在表面上,将孩子(或其他人)地位抬到比自己还高。将孩子(或其他人)地位抬到比自己还高,不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影响力。反而在孩子(或其他人)觉得自己地位高且安全稳固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当然最好是让他觉得意见是自己提出来的,那样对他的地位威胁最小。总结几条抬高他人地位的方法:1.不批评不表扬:对地位比我们高的人,我们没有批评和表扬的权力。未完待续


 孩子:挑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