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你想多了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21193804
作者:源形毕露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郭立源,网名源形毕露,新浪摄影名博,个人博客点击次数超过1000万,具有较高的人气。
2007年接触摄影以来,担任《影像视觉》月赛评委、获得《摄影旅游》杂志2011年度全球旅游摄影大赛优秀奖、与奥林巴斯、索尼、佳能、万科等品牌合作,摄影作品曾参展第三届挪威文化节。作品常发表于《中国摄影报》《咔啪》《今日人像》《摄影世界》《北京青年报》《旅行摄影》《国家人文地理》《北京漫步》《玩家惠》《旅行家》等各类报刊。

书籍目录

第1章
「聊聊拍照之前的那些事儿」
1-1 选相机:买对的,还是买贵的?
玩摄影少不了相机,所以我觉得把选择相机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交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1-2 配镜头就像找自己的另一半儿
越来越觉得,选镜头就像是选老婆,没有一款镜头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要。镜头在体积、光圈、焦段、成像和价格这几个重要指标下,根本无法做到一一满足
1-3 拍摄模式不分专业和非专业
在网上,关于用什么模式或挡位拍摄,也是网友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在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印象中,纯手动的M挡是最专业,也是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挡位,然后是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会在拍摄不同题材时用不同的挡位,至于程序曝光的P挡及AUTO自动挡则被视为“傻瓜挡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1-4 重新定义好照片的标准
确定一张照片的好与坏,有很多标准。例如,曝光是否准确、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是否动人、内容是否深刻等
1-5 想清楚自己为什么玩摄影
摄影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小领域,但是走进来之后,才发现这简单的两个字所涉及的东西又很广泛。这是因为摄影本身就包含着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很多标准不明确甚至没有标准,于是会造成不同的摄影帮派同时存在
第2章
「拍人像不想千篇一律」
2-1 让人物与周围环境元素互动
还记得小时候全家人出去玩时,都会把我们放在景点的标志物旁边拍照片吗?那个时候总是和很多游客抢位置,拍留影纪念照,在照相机前挺胸抬头带上微笑,然后数着“一二三”,再按下快门;后来,人们开始伸出两个手指或两只臂膀,在镜头前有了更多的表现,没变的依然是会找个标志物一起合影
2-2 把人物放到风景中
其实这与上一节中提到的“让人物与环境中元素互动”,都属于环境人像的拍摄范畴,只是前面强调的是在小场景中的应用,这里想聊聊在大场景中的实践
2-3 没必要摆好了再按快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朋友们翻看一起旅游外出或聚会沙龙的照片时,那些被瞬间抓拍到的表情,往往会比做好被拍准备后摆拍的照片更吸引大家的注意,也更容易勾起彼此的欢声笑语,若是遇到一张丑化或恶搞的照片,甚至会让大家捧腹大笑。这说明,自然流露的瞬间,最容易打动人
2-4 不一定非要拍到脸
在很多城市风景和人文纪实的摄影作品中,往往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代替传统的大场景图。例如,春运题材中,抓拍到一两个亲历者的细节行为,往往会比人潮汹涌的照片更打动人;拍摄万里长城时,选取城墙斑驳的一个局部来拍摄,往往更能体现历史的沉淀感
2-5 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
我这里聊的角度并不是举着相机围着模特转圈,也不是找一个可以把对方拍美、拍瘦的角度,而是指以模特眼睛为轴,相机到眼睛的视线与地平线形成的角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拍照片常用的是人类常规的视角,也就是站着直立拍摄,或者略微弯腰,尽量让相机镜头与模特的视线在一条水平线上来拍摄人物
2-6 管他什么焦段、设备还有参数
于人像摄影的书籍很多,网上也会有许多介绍,尤其是进入到摄影论坛或加入到摄影QQ群之后,关于人像摄影聊的更多的是用什么相机和镜头拍人像画质更好、焦外更炫;用什么焦段拍人像最符合标准比例,以及如何调节参数才能让曝光更准确等,好像给人像摄影这件事加上了许多标准
2-7 不要被天气和光线条件束缚
有一次是雨天,我跟朋友聊天,朋友突然问我什么样的天气适合拍照片,为什么书上说晴天拍照片也要挑上午或傍晚的时间。我记得当时自己用手指了指窗外,告诉他这样的阴雨天拍照也不错,可以拍出烟雨蒙蒙的感觉。朋友起身望向窗外,又看了看微笑的我,责令我不许说笑,继续追问关于晴天拍摄时的光线和时间问题
2-8 在暗光环境中寻找和利用光源
我的大多数拍摄都很随意,并不是为了拍而拍,有时突然想按快门了,就拍了,所以顾不上手头设备和光线条件
2-9 人人都爱拍逆光
逆光人像照片给人一种暖意和美好的感觉,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因为有透过照片“射进”眼睛里的逆光,也会给看客带来温度
2-10 拍有情节、有情绪的照片
摄影人大多喜欢拍人像,从参与各种群拍到单独约拍,甚至带有一些想法和主题的拍摄,这些都是一种经历,回忆起来才会发现自己对于人像摄影的理解一直在变化
第3章
「如果旅行的意义是拍照片」
3-1 行摄,不走寻常路
在行摄的路上想拍到好照片,步行是基础。建议在出行前做好计划,虽然行摄靠走,但要走得有价值
3-2 多拍,从量中取质
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生活随拍,我都建议朋友们能够多按快门。很多关于如何拍出好照片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往往也是“多拍”这两个字
3-3 有时候拍照片要有一种运气
我曾经在微博上断章取义地说过这么一段话:“一张美丽的风景照片,60%是因为景色本身好,30%是因为设备好,只有10%是因为摄影师运气好”,说的有点偏执,但细想起来却不无道理
3-4 把刺激到你的颜色拍下来
行摄的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极其丰富的颜色。发现最抢眼的颜色,并运用它们来完成拍摄,培养自己对颜色的敏感度
3-5 发现光影和利用天气
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那么,在旅行中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自然的各种光线,这样的亲身感受和实践,比纸上谈兵更有意义
3-6 拍主题之前先拍到主体
在与一些杂志编辑和比赛评委沟通交流时了解到,好照片都是有主题的,也就是说至少让看到这张照片的人清楚知道摄影师在拍什么,进而了解摄影师想表达什么
3-7 如何把寻常景物拍得不寻常
旅行中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就是标志性景点,这样的纪念照是从小受长辈们影响的习惯,每到一个新鲜的国家或地区,都会把自己觉得最代表当地特色的建筑、雕塑或标牌等拍摄下来
3-8 用取景器框出一幅画面
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所及的地方到处都是美景,而人眼的水平可视角度是120°,垂直可视角度是60°,也就是说我们眼睛瞬间捕捉到的也并非全部,更何况是通过一部相机去记录旅途中的美景
3-9 尝试把当地人拍入景中
起初,我在旅行时很少拍当地人,虽然看到很多前辈在旅行时拍摄形形色色的当地人,却始终不敢触碰这个领域
3-10 抛开手头设备和理论束缚
我接触过一些摄影师,聊过关于出行携带设备的情况可供参考,基本分为三类
3-11 在旅行中拍有趣的照片
在旅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趣的事,发生在眼前或身边,把这些场景和瞬间记录下来,是一种永久的回忆
第4章
「后期调色经验分享」
4-1 我的两个后期
在分享后期经验之前,想先聊聊我的两个后期,也就是在按完快门之后,我常常会做的事情,以及我对照片PS的一些看法
4-2 还原颜色并加以修饰
我喜欢拍颜色丰富的风景,但是用不同的相机会拍摄出不同的效果,总会有差别。也就是说,无论用哪个型号的相机都无法原原本本地记录眼睛看到的样子。所以,我往往会通过后期调色,把照片弄成自己喜欢或期望的效果
4-3 尝试电影色调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会被里面的画面颜色所吸引,所以有时候对照片的后期调色处理,会尝试偏电影色调。后来发现,电影色调其实也并不唯一,也就是说不同题材和时期的电影,对于颜色的选择也会不同
4-4 尝试胶片色调
喜欢玩胶片摄影的朋友除了对胶片机和胶片成像过程的痴迷,还会有对胶片照片色调迷恋的原因。我也很喜欢胶片的照片,总是被其出其不意的颜色和质感所迷倒。所以,我曾经用数码片通过后期调色尽可能往胶片颜色上靠
4-5 尝试清新风格
谈到清新风格,可能每个人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幅明亮、温暖的照片,无论是人像还是风景,都希望画面是干净、纯粹的
4-6 尝试单色效果
提到单色效果,起初我们都会想到黑白。后来我开始在黑白照片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可选颜色”或“色彩平衡”来再次进行颜色的增减,发现这样单色的调节很有意思,每种颜色都有明亮、饱和度和明度的调节,不同的配比,效果也会不同,所以说后期调色有点像做饭,每种佐料和原料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像口味
4-7 尝试深色浓厚效果
有时候拍摄老旧、残破的环境时,我会选择加重那种破败的效果;有时拍摄颜色丰富的环境时,我也会选择增加对比来夸大颜色的浓度;有时拍摄前景明亮背景略暗的画面时,我也会选择颜色浓厚效果的尝试
4-8 尝试双重曝光
双重曝光是指在同一底片上进行两次曝光,看上去就像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让我有这个想法来自于朋友的一次胶片拍摄的失误操作,她误把一卷已经拍完的胶卷又拍摄了一次,结果洗出来的照片,全是两张的叠加,虽然看着有点乱,但是很有趣
第5章
「对摄影的兴趣如何保鲜」
5-1 尝试更多的拍摄题材
延续自己对摄影的兴趣,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尝试更多拍摄领域。如果你之前喜欢拍景,不如尝试拍拍人;如果你之前喜欢拍美女,不如尝试拍拍男人或孩子
5-2 给自己安排“命题作文”
平日里我们的大部分拍摄实践都是漫无目的的,即使有目标和计划,大多也只是对拍摄目的地或拍摄对象的预期
5-3 善于归纳整理往日的照片
闲暇时回顾自己拍过的老照片也是一种乐趣,尤其是到了每年年末,很多朋友都喜欢总结这一年来去过多少地方,拍过多少照片
5-4 给照片加旁白
我觉得摄影是一种主观的态度,就像面对同一个话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个世界,在每个人的镜头下展现的视角和内容是不同的。
5-5 在照片上画画
摄影和绘画一样,都是通过视觉创作来表达想法。如果说绘画是“白手起家”的创作,那么,摄影则更像是半成品,在眼前的世界里寻找素材来进行创作,所以摄影好似绘画的衍生品。既然摄影与绘画的内在联系有很多,为何不尝试一下让它们的外部也发生一些联系呢
5-6 制作属于自己的明信片
自己拍的照片除了冲洗、打印、塞进相册以外,还可以制作成明信片,寄送给新老朋友
……

作者简介

《摄影,是你想多了》是一本不用看书就能玩好摄影的摄影书,书中通过作者在环境人像和旅行摄影两大方面的实践拍摄,向更多的摄影人分享了很多新颖的摄影心得和“野路子”玩法。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许可以找到玩好摄影的“捷径”;对于摄影师来说,也可以在拍摄想法上多些新思路。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作者的后期制作秘籍,以及作者如何让摄影“保鲜”、让摄影丰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摄影,是你想多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小的时候,摄影意味着要先选时间,去照相馆,经过几天的煎熬、期待,才能看到成果。现在,智能手机普及,随手点击即能成影,摄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成了如同吃饭、睡觉般再容易不过的事。当然你也可以花大价钱买单反,拎个大部头,扛把长枪,走专业范儿。但这里的专业,只是摄影器材的专业,照片是否专业,是否被喜欢,还要看官的评判。一直认为摄影是一种记录,记录美好的瞬间;是一种分享,分享动人的时刻。这关乎摄影器材,又不关乎摄影器材。《摄影,是你想多了》讨论了摄影与摄影作品的关系,没有高深的摄影理论、复杂的技术参数,更多的是从怎样利用好现有的设备、环境、情况出发,分享摄影的思路。书中列举了大量作者的摄影作品,分析了在构图、光线、颜色等方面的想法,欣赏之余给人启迪。我不是专业摄影人,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用照片随手记录眼睛看到的动人瞬间。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感觉亲切、又有收获。
  •     摄影,是你想多了。买完此书翻了一下,本打算就是当影集来看,就放枕边了。但是无意间翻了翻,看了一下文字,感觉确实和以前买过的摄影书不一样。刚接触摄影不久,被各大网站论坛的评论洗脑了不少,甚至反倒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器材合适,几乎差点儿成了一个“器材发烧友”。等到自己有了一些基础,开始研究并思考每一张优秀摄影作品是用什么器材拍摄而成,光圈数值是多少……不厌其烦。看完此书恍然大悟,摄影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不在对着一张照片思考的时候,拿起相机去拍下那些点点滴滴?摄影的本质不正是让人们去发现生活,通过摄影的视角,去理解一些东西吗?现在再看看那些为了器材和成像效果而争论不休的人们,确实感到有些没必要了。一张好照片,让人感动的内容真的比曝光准确与否要重要得多!返璞归真。摄影,是你想多了……
  •     拍出好照片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对于一名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虽然不具备专业摄影师的技能水平,但是若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和创新的思路想法,同样也可以拍出具有生命力的好照片。《摄影,你想多了》这本书就同大家分享了拍摄好照片的新思路、新想法,同时也聊聊相机和镜头的选择。通过本书的阅读,可找到最简单的方法拍摄出属于自己的好照片。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作者的想法和我的思路非常吻合,甚至连对器材的选配都非常相似,我就喜欢这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一直觉得,国内现在关于摄影的“主流”思路,于我来讲简直就是一种扭曲的病态,毫无创意的假大空、真善美,对此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     凑合看吧 这玩意拍的年头多了都能说出点心得还有满意作品
  •     厚厚的一本书,但是看的很快,没太多精彩内容,就是喜欢用最大光圈,不在乎传统规则。
  •     以前刚买的时候觉得好牛逼,后来拍多了,现在才有时间看,又觉得很一般
  •     还不错啦,教一些新的想法给你,适合新手。
  •     不要让器材、参数和后期迷惑的忘记了自己最初喜欢摄影的心,热爱生活中让人感动的细节,记录美好的人事才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     太过简单
  •     对那些被摄影交流网站上的名词和方法吓坏了的新手来说,应该是一本不错的祛魅小书。但是作者自己的作品就很有问题,前几章的人物和画面几乎都比较呆板,一种压迫感(说到人物,想起了某赵姓摄影师拍摄妓女的一本作品,我感觉拍摄对象的气质对于作品成败有决定作用,那个神秘的x元素应该是“长得很有故事”)。全书大意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以及愿意等待美的耐心,利用自然光,变换角度。但其实很多摄影都是正面拍摄(景物和特写),缺少我最想练习的构图。
  •     不要当成摄影师的摄影教程,不然你就输了
  •     有共鸣!
  •     拍照,想法很重要。攝影,從實質上其實是攝影師通過相機—眼睛的延伸拍攝到攝影師主觀注意到的東西。欣賞者也是跟隨攝影師對畫面的安排來看到攝影師希望他們看到的東西。我們所拍到的其實是我們所思考的。從這個層面上說,攝影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     特别适合入门的摄影爱好者。关于装备这方面讲的很有道理,重要的是画面里面的情绪,而不是通过不停升级装备得来的清晰度和效果。很多东西和我的现状吻合,感觉有久违的感觉。拍照,要出好照片就要多拍,以量取胜,很经典!
  •     其实作者想的也很多,但是烦躁的时候,看看这个野路子的片还是心情很轻松。大多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格局带来的新视觉效果。为了这些,怕是废了很多片吧。
  •     是作者想少了。
  •     忘记繁杂的器材,找回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     出发点比较新颖奇特的一本书。喜欢书的名字。内容嘛,硬伤很多。摄者一再强调喜欢模特自然的样子,但很多照片主体都太僵硬了。部分照片有点非主流,就像网络上那种情绪图片。我觉得,摄影技法该规范还得规范,器材嘛不买太多才是王道。一个主机一个135变焦一个广角一个三脚架和快门线就够了。剩下的就是随意拍咯!还有,我不是很喜欢作者很喜欢后期,后期的很严重!!摄影和ps是分不开的,但是是两码事!!!
  •     差强人意,读完对我反正没什么收获,不过能看出作者写的很坦诚
  •     人像与环境结合拍摄
  •     喜欢看旅行摄影的部分,当初留意作者的博客是因为在图片之外谦逊的文字。没有高深的摄影理论,只是作者娓娓道来分享的一些拍摄小想法,或受用或似曾相识,挺真诚〜多思考多拍摄,作者说一般拍摄热度不超过三年,五年更少。从第一部单反算起也有七年了,长进不多,自我安慰的是热情始终未减。有时候觉得默默的拍摄也是一种幸福〜
  •     和一般讲理论的书不太一样,挺好的开阔思路
  •     作者追求一种感性的摄影观!
  •     还不错,喜欢而盲目的可以看看。
  •     2014年第8本书 万达二楼书店
  •     感觉作者人像都拍得很俗(真不该把人像放在第一章...),不过本书的后半部分都的景都拍得很好,赞!
  •     拍的片子好俗。
  •     作者拿出了很多自己的作品,讲了拍摄时的想法,恩,给了我很多灵感,也大大提升了我对摄影的兴趣,正好过两天我的相机就要到了,期待
  •     作者从一名摄影外行到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讲了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照片对于新手很有启发,让新手有一种其实我也能拍出这样的照片,然后想立刻出去拍照的冲动。
  •     很多例子很实用。
  •     作者不是教你怎么摄影,而是告诉你怎么去发现,怎么不被器材所限,而是善于利用各种器材。作者大部分照片用的应该是30/1.4之类的广角大光圈镜头,就连拍风景,都很少使用小于F4.5的光圈。基本不用闪光灯与其他辅助器材,善于利用自然光,大胆启用1000以上的高iso,属于不走寻常路。多如牛毛的摄影书中值得推荐的一本。
  •     人像极俗,通篇废话。国内摄影类书籍门槛还能再低点吗?
  •     摄影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设备固然重要,藏在设备后面那一颗真挚的心,远比设备重要百倍;我因为摄影爱上旅行,因为旅行而离不开摄影,我不专业、不狂热,我只是热爱。本书作者想必是摄影的狂爱者,很多年前经由博客喜欢上作者,起初是因为作品,现在琢磨一下,更多的是爱上作者对摄影的态度,那种由心出发、品位细节、孜孜不倦的态度。
  •     我喜欢那种无约束的 自由随意的摄影 这才是我想要的
  •     艺术地玩摄影会比科学地玩更好玩,即使我们达不到多深的艺术造诣,但至少会让摄影更加自由和个性化。里面很多图都喜欢~
  •     非常不错的摄影书,远胜于市场上那些教条主义或公示化参数化的所谓摄影秘籍之类的书籍,力荐!
  •     在B1书店里闲着没事翻看了一下
  •     其实对于大多数业余 问题不在于想太多 而是想太少
  •     我认识书里的人
  •     抛弃了一切高深理论,深入浅出地讲解摄影的概念
  •     在藏书阁撞见的书
  •     看图读字,两三小时便刷完了。作者在审美和某些理念上跟我一拍即合,适合入了门想更进一步的摄影爱好者。可能受器材所限,素材基本为大光圈,有点审美疲劳。
  •     摄影书不如摄影网站,印刷出来的光线辨别度不够,很容易失真。我最爱拍的是,有趣的表情,身边人的笑,还有令人感触到的风景。
  •     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摄影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不应该纠结器材,也不应该纠结别人的看法。
  •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觉悟,每一个停滞,都包含了内心的千万般思绪,时光流失太快,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最美的就是要收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