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的墙》书评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2655914
作者:[法] 雅斯米纳·卡黛哈
页数:280页

循坏冲突下的“疯狂”

巴以冲突,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时至今日仍未结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制造着循环式的暴力斗争,让人们更无法理解的就是自杀式爆炸。《哀伤的墙》诠释了自杀式爆炸背后的故事,展示给世人冲突下最残酷的方式。而“墙”正指向着以色列建造的隔离墙。作者雅斯米纳•卡黛哈,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妻子的名字,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的军官,代表作东方三部曲《哀伤的墙》、《喀布尔之燕》、《巴格达之歌》。本书主要讲述了身份为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本可以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却因为妻子丝涵的自杀式死亡,迫使医生阿敏•贾法理揭开真相,同时也陷入了巴以冲突的危险中。他看到了同一土地上的两种世界,一方是富裕、稳定,另一方却是战火纷飞,苦不堪言。从结构上,一共16章,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1-6章),医生阿姆虽为阿拉伯人,却在以色列过着自由稳定的生活,以及妻子成为自杀式袭击者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阶段(7-12章),晶恩陪阿姆去了伯利恒,第一次寻找妻子成为自杀者的目的。三阶段(13-16章),阿姆独自前往杰宁,继续揭开妻子自杀和是否背叛他的真相。文章的开篇就营造了巴以冲突的场面,武装暴力各种手段的斗争,而其中最疯狂的还是自杀式爆炸。丝涵选择了这种方式对抗以色列,造成十几个孩子的生命丧生,阿姆无法理解,无法面对,根据信的线索,决心一探究竟,也使他生命危在旦夕。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巴以冲突的惨状:在杰宁,遭到包围的小村庄;一群群受苦受难的人,挤来挤去;不分青红皂白人就打;抗议的妇女只能用淤青的双手抵挡落在她们身上的枪托等等,在杰宁,坦克车会朝着向他们扔石头的小孩开火。阿姆为了见到阿戴勒,受到重刑,七天住在非常人能住的暗无天日的地狱,当他看到杰宁的惨烈,也许他理解了妻子的行为,当他得知妻子忠诚于他时,他释然了。丝涵在以色列方面是最大恶极的极端分子,而在阿拉伯人心中却是荣耀,她用了最残酷的方式解决战争。我无法对她的行为判断,只能表示惋惜与哀痛。巴以冲突至今未结束,纠结处到底在哪里?书中的末章给出了这样的故事,维萨姆一个孩子朝以色列检查岗哨自杀炸弹袭击,次日祖父的果园遭到以色列士兵包围,摧毁果园,几代人在这里出生,现在要化为灰烬。巴以冲突是无理性的,循环式的。他们有着各自的说法:在阿里•沙维特的《我的应许之地》中,犹太人以为阿拉伯人的土地是他们的根,当时的巴勒斯坦还没有稳定,十年没有人打扰。后来阿拉伯人对犹太人进行暴力,犹太人才还击。而在赫尔曼•沃克的《希望1,2》中发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战争土地结果,以色列占55%的土地,人口才10%,大多为平地;而阿拉伯人则占45%的土地,90%的人口,大多是丘陵,这样的结果促使巴勒斯坦不断地斗争,而以色列的报复,两者恶性循环,无终止一日。历史遗留造成了至今解决的问题,《哀伤的墙》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巴以冲突的惨烈,给予同情与援助。

这些野蛮残忍的行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序)

智识可能闭塞,但是情感不然,身为世界公民的一员,我有破除封闭的心智的义务。我们所处的时代,挞伐责难与陈腔滥调完全扭曲了议论。这是一个黑白不分,众说纷纭的时代,充斥怨恨与怀疑,偏激的种族主义、荒谬的争战以及令人迷惘的离经叛道横行无忌。这是一个政治操纵一切、媒体哗众取宠、乱象丛生的时代,这个时代里,贫穷弱国被强权大国玩弄于鼓掌之上,智慧不再与时俱进,天分、抱负、甚至是合法正当性都受到危害。这是一个怒火滔天,不容异己的时代,人类仿佛丧失伦理道德,骤然失去理智与判断力。我发觉,日复一日,由于无知或误解,人类关系遭受越来越严重的伤害,令人扼腕。情况愈演愈烈,世人竟浑然不察,教人沉痛又忧心。世人似乎丧失良知,任由不公不义不受挞伐、横行霸道。世人面对败常乱俗,竟噤若寒蝉,而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形象,宁可放弃信念,妖言惑众。我期待明智的回应,以便揭露失落的人性;按下警铃,唤醒陷入险境的人,以免天下变乱纷呈。我察觉到谎言与仇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讨好卖乖与优越感俨然以美德自居,媒体的出版立场与方针勾勒出个人行为的准则,真是可怖。为了不让自己绝望,为了不弃械倒戈,为了不认输,我写了当代东方三部曲:《喀布尔之燕》、《攻击》(即《哀伤的墙》)、《巴格达之歌》,期能为我们沦落成漆黑深渊的白昼,带来一丝光明。我庆幸自己接受过东西文化的洗礼,笃信回教,并曾参与战争,打击基本教义派的恐怖主义。这个经验虽然可怕,却对启迪心智,解释那些使我们丧失人性、攸关意识形态的事故的来龙去脉,实有必要。我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我到过许多国家,遇见各行各业的人,无论我走到那里,总被问及:”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该往何处去?这些野蛮残忍的行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的小说回答了这些疑惑,帮助那些亟欲追根究底的人。透过这些小说,读者得意获得一些概念,他们从而握有通往当代伊斯兰现象与文化冲击之钥;透过我所提供的真相片段,读者可以自行拼凑,还原部分图像。不幸地,有些人拒绝对不同的族群敞开心扉,宁愿囫囵吞枣电视新闻,外加几个商业广告和愚昧的综艺节目。这些人在虚幻的世界里固步自封,执迷不悟地生活在历史的洪流之外,对于世界的动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问题仅局限于少数地区,事不关己。这些人忘了国界不复存在,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当一地爆发冲突,其冲击力亦可传送到地球的另一端,无人能置之度外。于是,我从事写作,期能唤醒每个人的责任感。我的小说借用通俗的手法,处理某些当代现象,我希望引领读者来到“误解”的核心,掌握错综复杂的情况,识破暗藏的密码。当文学对它的内容和主题握有主权,它便成为学习人生、了解复杂人事物的最佳工具。文学可以带领我们探索未曾想过竟然存在的地方,熟悉远方的群落,深入那些思想跟我们南辕北辙的人民心理,使我们明了彼此的关联,并发现罅隙,加以弥补,进而尽情享受人生。唯有体悟到世人有相识、对话以及相互滋长的迫切需要,这个世界才有救赎的可能。唯有这么做我们才能走向成熟。因为有时我们以为的“野蛮”,往往不是真正的野蛮。真正的野蛮乃是:我们太怠惰于努力维系彼此的沟通,不愿促进双方的关系;真正的野蛮乃是:我们不愿或不能承认“彼此的差异并非分裂的根源,而是生生不息的空间,更是相互鼓励的契机”。我认为,一个快乐的人能在每一个宗教里,找到敬爱的圣人,从每一种民间传说中,听见悠扬的乐章;他将明白这个世界何去何从,并且愿意为世界努力付出。无论原住民、俾格米人、黑人或白人、印第安人或黄种人、亚洲人或美洲人、北欧人或非洲人,我们都隶属于同一个命运,我们亲手建立的命运,因此也独独由我们主宰它。自蒙昧的时代以降,人类即是磨难的制造者,亦是权威的建筑家。他是自身的神祇,因此也该由他自行决定,经过千年历史与文明的洗礼,他将成为什么人。我认为,没有理性的决定,就没有救赎的出路;欠缺智慧,就没有光明磊落的荣耀。我们的幸福首先取决于我们身上最良善的优点,亦即我们爱与体谅的天性。至于我们最顽劣的缺点,在于智识未开,它也是引发胡作非为的祸首。唯有我们——我们自己——可以一起决定,我们究竟希望成为什么人:传递光明的使者,抑或冥顽不灵的纵火狂。雅斯米纳·卡黛哈摘自 当代东方三部曲 繁体中文版序陈蓁美 译

无休止的攻击何时才能迎来终结

阿敏是入了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并且是位在当地很有名望、受人爱戴的外科医生。他深爱着他的妻子——丝涵。那是他的梦想,他的一切动力源泉。他们在特拉维夫的富人区有一座豪宅,过着令人羡艳的生活,与许多明星、政要、军人等上流人士关系密切。然而这一切都有如梦境般虚幻,随着餐厅的那声炸响轰然垮塌。心爱的枕边人成了屠杀十几个幼童的自杀式爆炸袭击者。阿敏自认为完美的生活破灭了、崩溃了。他不接受警方给出的结论,他不相信和自己同甘共苦多年的发妻会做出如此残忍至极的暴行。直到在邮箱中发现了那封信,那封不清不楚的最后一封信,阿敏变得“疯狂了”,他不能理解丝涵的选择,甚至憎恨她就这样抛弃了自己。阿敏跟随丝涵的脚步,去到伯利恒、杰宁,凭着坚持和冲动见到了玛尔万教伊玛目,负责恐怖行动的指挥官,甚至玛尔万教中更接近核心的高级头目。在经历邻里的迁怒排挤、恐怖分子的毒打羞辱后,他终于得到了寻求已久的答案,找到了温婉善良的妻子变成暴徒的源头,也许这次的苦难已然到了尽头,但是阿敏仍将去追寻自己作为外科医生的真理。就在阿敏放下心中执念,准备回到特拉维夫继续救人行医事业时,被视为家族精神支柱的老宅遭到以色列军队报复性强拆,阿敏的叔公的孙女法丹失踪。为找到法丹,阿敏在清真寺等待机会,结果没有等来法丹,而是遇到针对玛尔万教长的导弹空袭。一切都发生的太快,等到阿敏恢复意识,只能看到躺倒在不远处的“焦炭”,哀嚎从四面八方冲击耳膜,脑海中闪现出儿时嬉闹的果园、母亲的面容、父亲的教导……然后他看见,一位老人跪在他面前,召唤真主之名,将手放在他的脸上,合上他的眼皮。直到合上书那刻,我依旧没有弄清楚到底应该怎样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混战,用爱吗?为什么一个“入了以色列籍,嫁给知名外科医生,并且这个医生还常常令他居住的城市引以为荣,又是种族融合最佳典范”的好女人会是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从侄子阿戴勒口中,阿敏得知,丝涵选择“牺牲”是为其他人的梦想,为自由,为他们的“国家”。丝涵是一个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可怜人,“在她十八岁时,她的母亲死于癌症,她父亲也因几年后的一场车祸离开人世,哪怕是在接受阿敏长久的追求,嫁他为妻后,她仍然担心幸福易逝”。丝涵是背负苦难生活的人,她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家乡正遭受着炮弹和枪支的侵扰,同胞还在生存线上挣扎。她无法无视民族正经受的不幸,她必须做些什么,皈依玛尔万教,为抗争的组织成员提供资金、秘密据点。可这些在她看来还不够,她要在特拉维夫献身,用炸弹惊醒平和的城市,让无辜的人感受她的同胞们所尝过的痛苦。这个丈夫眼中善良无害的女人变成了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一个疯狂的恐怖分子。与丝涵不同,阿敏没有体会过那般苦难,他的祖父是大家族的族长,拥有自己的果园、农庄,他的父亲是个自由画家,教会他“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胜过生命。并且,你的生命价值和别人的生命价值是相同的”。当他离开母亲,远离故土,去做医学实习生的时候,杰宁还是一座热情、充满魅力的大城市。在这场战争中,阿敏既不赞同以色列的行为,也不认可巴勒斯坦的做法,他只会救人,不会杀人。正如阿敏在山冈和隐士札伊夫的那段对话。“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因为我们既没搞懂先知说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

好书

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军官,工作之余从事写作,在阿尔及利亚以法文出版了多部小说,深获好评。在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这个笔名。一直到2001年,他离开军队迁居法国后,才公布其真实身分。在公布身分后他依旧使用这个女性笔名,为的是表示对妻子的感激,以及对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心里仿佛坐地建起了一堵闷闷墙。

零零总总地看了一个星期,看一会儿就要放下书平静一下。书的前半部分节奏很平缓,对于主人公阿敏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有代入感。结尾的部分情节越来越紧张,余温很强烈。开始一直好奇丝涵这么做的原因,慢慢地开始接受,除了宗教信仰之外,还有仇恨的慢慢堆积,还有从一出生就被烙在身上的民族烙印。仇恨的堆积,反复的报复,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信仰的价值在何处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任务就是救死扶伤,把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救活,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在小说《哀伤的墙》中的主人公阿敏就是这样一个外科医生,他救活了一个又一个在袭击中负伤的人,却没有想到自己救活的那些人是自己最爱的妻子丝涵想要袭击的目标。小说《哀伤的墙》的作者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军官,在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这个笔名。曾经在战争中的军官经历,让卡黛哈对战争、人性、生命等有了更深的思考,特别是对当代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冲突尤为关心。《哀伤的墙》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当代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和矛盾,当一直沉浸在富有幸福生活中的外科医生阿敏,发现自己的妻子丝涵发动了自杀式恐怖袭击,他始终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在失去爱妻后,阿敏开始探寻丝涵为什么会走这种极端方式之路。阿敏始终坚信“绝对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胜过生命”,即使在自己的故乡面对满目疮痍,他依然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那些毅然赴死的灵魂,但是令人讽刺的是,小说的结尾却是另一场自杀式恐怖袭击,就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隔阂与仇恨,源源不断,那是一个似乎永远无法解开的死扣。在犹太人托马斯的小说《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这本书中,托马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回忆,来讲述犹太人被屠杀的历史,而自己选择放弃仇恨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希望“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而在巴以冲突中,如果双方都能放下曾经的偏见,选择原谅对方,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但是双方始终都各持偏见和各自的信仰,你用战争中的军事力量摧毁了我的家园,对于没有抵抗能力的我,似乎只能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来杀害你们那些幸福生活的平民,于是你又开始进一步打击,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循环。只是,为了所谓的信仰,而置最宝贵的生命而不顾,这难道就是信仰的价值?在阿敏回到故乡与老者的对话中,也许可以看到些答案。“每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有点像阿拉伯人,每个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无法否认自己是个犹太人。”“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 “因为我们即没搞懂先知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

种族冲突是上帝留下的最无解的谜题

难得一遇的台风假里,我不可遏制地把这本书读完了。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也抱着一样大的困惑,非常非常想知道,那群自杀式袭击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怎么会踏上这样一条可怕的路。早在数年前一直听到过新闻联播里传来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这个词,而真正触动到我,则是最近在德国接连发生的恐怖袭击。那样安宁的德国,为何总被伊斯兰难民,甚至是已经取得双重国籍融入社区的非难民,暴力袭击呢?于是在看到《南方周刊》的标题和摘要后,我当场就上亚马逊下单买了回来。为什么?为什么!整个阅读过程中我都抱着男主角一样的疑问,并且深刻体会到他的痛苦和愤怒。卡黛哈被评为自加缪之后最伟大的阿尔及利亚作家并不夸张,其中对意识和情绪的描写简直数次让我要大叫出来!——我都被这些描写感染到感同身受了。然而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的脸皱的像块被蹂躏的抹布,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搅在一起,心里别样的难受和纠结。谁对谁错?我已然没有了判断。之前的我非常政治正确地认为,他们就是受到宗教的蛊惑,被洗脑而相信了那些为真主而战的愚蠢言论。我的天平自然地倾向了犹太人,天然地歧视巴勒斯坦一边的伊斯兰。但前些日子在看《人类》纪录片的时候,一段巴勒斯坦父亲和以色列父亲的自述震撼到了我。巴勒斯坦父亲的儿子被以色列警察击毙,但他选择原谅,因为仇恨只能引起恶性循环。以色列父亲的儿子在巴勒斯坦的炸弹袭击中丧生,他的眼神和语气里依然还有痛苦和恨意。但他们彼此都说,对方不听他们的话。原来他们都有沟通与和解的愿望,作为平民。然而他们都没有这样的机会,继续加深误解。在《哀伤的墙》中,也到处可见猜忌和拒绝沟通。在前半段的文中,某个人物对阿敏描述起,巴勒斯坦人一发动袭击,以色列军队马上就来推平土地,还未来得及出口气马上又遭到袭击。而最后的结局,竟然就是这样冤冤相报的具体版本。巴勒斯坦人炸弹袭击以色列哨所,以色列人马上推平他们的故居。在这样的彼此羞辱中,仇恨开始蔓延到更广的人群中,成为无法重新捉回瓦罐里的毒蛇。结尾也很耐人寻味。玛尔万先前因为阿敏的闯入而逃离,生怕被以色列特工盯上。然而最终灭绝他的,竟然是一位普通的阿拉伯妇女,一位本应是站在他那一边的教徒。仇恨真的会像控制不住的巨龙之头一样咬错方向,没有人能够从自己选择加入的仇恨大战中幸免。阿敏与神神叨叨的隐士札伊夫的对话,堪称本书的核心。读完这几句对话我的脑袋里轰隆作响,自然而然地抬起头望向天空,感觉眼泪都要迸出来了。“每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有点像阿拉伯人,每个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无法否认自己是个犹太人。”“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因为我们即没搞懂先知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就是这最后一句,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就像昨天在《Bojack Horseman》里看到的一句话“人们只听自己已经确信的东西。”大家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并把自己认为的正确当做最强硬的真理。上帝不应该是其他人解释的样子,只能是符合自己想象的样子。其他人都是装模作样,只有自己是上帝最虔诚的信徒。看到十几二十几岁与我差不多大年龄的孩子,在讲着羞辱,讲着从羞辱里滋生出来的仇恨,我错愕不已。在我的生命经历里,还未曾尝过这么绝望的羞辱——直愣愣冲着尊严和生命而去的,冲着最爱的家人和自己而去的,冲着自己赖以庇护的国家而去的。我试想了一下,如果我被逼到如此的境地,会不会也觉得生与死并没有边界,会不会也去战斗?“眼见美梦无望,死亡就成了最终救赎……”这是多少亡命之徒终极的相似。文中不少反抗者的言论,其实去除了语境,竟然与抗战时我们的口号与信仰如此相似。“国都没了,还要家做什么?”法丹在面临以色列推土机时的哀叹。“可是那些大声疾呼要有祖国的人,日日夜夜都准备好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对他们来说,没有尊严的话,那宁可死亡;没有自由的话,那就坟墓里相见。”这些悲壮的念头几乎都说服我了,说服我他们是一群有理想和荣誉感的人,他们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祖国而战,他们的死亡是为了祖国的献身……然而,为此他们就可以跑去人群里把素不相识的小孩子炸飞了吗?我的内心又为这个念头不寒而栗。这不就认同了恐怖袭击者的理论了吗?我的脑袋嗡嗡作响,只觉得这是一道无可能解开的死循环谜题。

仇恨怎能战胜爱呢?

文/夏丽柠世界忽然就不太平了。法国尼斯国庆活动和慕尼黑购物中心均遭恐怖袭击,欧洲人民被血腥阴云笼罩。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常说让世界充满爱,可仇恨怎么就战胜了爱呢?《哀伤的墙》,便是以“巴以冲突”为背景,从平民视角出发,面对上述困惑,去挖掘恐怖的根源和展示人性的脆弱。这本小说,是阿尔及利亚作家雅斯米纳•卡黛哈的早期作品。可如今读来,毫不过时。当伊斯兰与西方世界的纷争愈演愈烈,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宗教、民族和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可逾越的沟壑。卡黛哈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的军官,业余写作。为躲避军方检查,遂用妻子之名作笔名。在2001年离开军队迁居法国后,他才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过,笔名延用至今,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感谢和对阿拉伯女性的敬意。正如毛姆所说,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小说伊始,一起恶性的人体炸弹恐怖事件打碎了阿敏平静的生活。他是一位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裔外科医生。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全职太太丝涵正是特拉维夫快餐店里的自杀式袭击者。当日11名在店内参加生日会的小学生全部死亡。鲜活的生命、挚爱的妻子和成为袭击者的原因,令阿敏陷入了自我矛盾的绝境。可他终究不愿意承认优雅贤淑的妻子就是凶手。她平日的所作所为,他全不知情。“我要知道是谁把我太太洗脑,是谁把她身上挂满炸药,送她上战场。我没有掌握实情之前,绝不善罢甘休,我也不会对这件事视若无睹。”去揭开妻子如何成为恐怖分子的秘密,成了本书的核心线索。卡黛哈并未取巧地去书写残忍的恐怖组织成员的生活,以期博取读者眼球。他只是碎碎念地讲述了一个普通男人哀悼亡妻的悲愤之情。在“从哀伤到绝望”的路上,这个倒霉的男人必须独自走完与自己和解、与妻子和解、与亲人乃至整个民族和解的心路历程。巴以冲突,孰是孰非实难判定。恐怖分子如何炼成也有诸多原因。但是,在阿敏从特拉维夫到伯利恒,再到杰宁的探访旅途中,他听到和遇见最多的就是“仇恨”的语言与眼神。而如丝涵一般的平民眼中的仇恨是:“每一天,坦克都压过我们的双脚,弄翻我们的车,破坏我们的家园,毫无预警就朝我们的孩子身上扫射。”在众人眼里,丝涵是凶手。但在巴勒斯坦家乡,她是女英雄。身份认同的巨大差异,是冲突双方推不倒的耶路撒冷之墙。希特勒说过,“动员民众不能用爱,要用仇恨,仇恨是最好的凝聚力。”这种仇恨在冲突双方的心中滋长,久而久之便淹没了爱。然而,仇恨的最终释放方式是抛却生命,同归于尽。小说的结尾,阿敏也在一次以牙还牙的爆炸袭击中丧生。卡黛哈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了阿敏生命尽头的幻觉:孩子、果树、山丘和原野。那本是应该属于平民百姓的生活,而如今却成了那片土地上热爱和平之人的梦想。卡黛哈在小说中确有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政策的不满之意。人会死,可仇恨不会。或许,“以德报怨”才是未来解决世界争端的唯一途径。三毛说:耐心、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语。只有爱,才会打败仇恨。转载请豆邮联系

每一个生命都应被尊重

每一个生命都应被尊重刚刚看完房龙的《宽容》一书,对基督教的发展历史有了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也了解了世界上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的战争残忍而没有人性的,在宗教信仰面前,人们被绑架,生命被忽视,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不理性、不宽容。再翻开这本雅斯米纳·卡黛哈所写的《哀伤的墙》,展现的是当代真实的场景,因为信仰而消逝的生命,因为战争而失去的家园,生命的脆弱、战争的残酷,在信仰和权力的斗争里,被剥夺的是生命、自由、家园和一切美好的生活。雅斯米纳·卡黛哈,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军官,在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这个笔名。一直到2001年,他离开军队迁居法国后,才公布其真实身分。被誉为是阿尔及利亚继加缪之后,当代杰出的作家。这本《哀伤的墙》用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以色列世界里的冲突和战争,揭示了文化冲突和暴力背后的根源,探讨了战争创伤的残酷与苦难。小说以一场自杀式恐怖袭击开始,将读者置身于一个充满战争、不安和恐怖的国度以色列。主人公阿敏和妻子丝涵是一对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阿敏用自己的医术、隐忍宽容的态度,渐渐赢得了同事和朋友的认可,得意在以色列有了稳定的生活,令人羡慕的住房和经济基础。然而一场自杀炸弹袭击完全颠覆了阿敏的生活,在他还在感慨生命的无常时,所有的证据却表明他的妻子就是这位自杀式袭击者。丝涵摧毁的不仅仅是十几条无辜的生命,还让阿敏的生活彻底崩塌。为了寻找妻子成为自杀式袭击者的真相,给自己一个答案,阿敏开始了一场追寻之旅,他不顾危险、全无理智的一意孤行,最终发现自己的妻子早已背离了他所营造的生活方式,为了自己的信仰参与着许多宗教活动,最终以牺牲自己的方式贡献了自己的忠诚。当阿敏清楚了丝涵的所有改变后,他回到了自己幼年时的部落,又一次目睹了家园被侵占,家人被驱逐的惨状。在以色列生活的阿拉伯人是艰难的,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筑起的高高围墙将人们分成了不平等的双方,小说从一开始就在叙述这种冲突和斗争的残酷。在炸弹袭击之后以色列的全称戒严,即使是救助了许多人的阿敏依然不能摆脱警察审视、怀疑的搜查和不公正待遇,随后当他妻子的身份曝光,他的生活就彻底被打破了,激愤的以色列人开始攻击他,他多年来的努力全然没有了意义。这些都不是谁的错,只是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几百年来的宗教斗争,让人们失去的是信仰的自由,也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和对生命的尊重。仇恨的种子埋藏在每个人心里,因为战争又引发出更深刻的无法终结的仇恨。在家乡的小山上,阿敏与一位老人的对话,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老人说“因为我们既没搞懂先知说的话,也不懂生命的规则。”他又问“那我们能怎么样?”老人的答案是“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以上帝的名义引发的战争和仇恨,无视生命的意义和伟大,这应该是作者对于信仰的理解,和对于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控诉。小说的结尾依然以一场自杀式袭击结束,阿敏又一次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场景,也最终在这次袭击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充满战争的世界里,仇恨和信仰让生命变得卑微,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和尊重,留下的是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无限渴望。

哀伤的墙:苦难之墙下的灵魂救赎

苦难是一面高墙。它将所有沟通的可能挡在墙外,在两个民族的心中埋下仇恨之种。倘若有一天,人们试图推倒这面墙,迎接他们的究竟会是满目的砂砾还是炫目的希望之光?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作家雅斯米纳.卡黛哈的新近小说《哀伤的墙》表面上看是一个讲述恐怖主义的文本,实际上,它是一部拷问人性、探究信仰的作品。小说以令人心碎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阿敏,一个有着良好教养、高薪工作,拥有着上流社会生活品质的外科医生,拥有着旁人艳羡的甜蜜夫妻生活的以色列籍男人,却在某一天,被告知要前往医院认领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而证据显示,这个死去的人,是他挚爱的妻子——在快餐厅里独自一人策划了自杀式爆炸的袭击者,同时也是受害者的丝涵。巨大的痛苦掺杂着复杂的反思,让这个平日里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外科医生险些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在好友的照顾下,阿敏重新振作起来,决意要寻找妻子生前留下的蛛丝马迹。伊斯兰世界纷争不断,巴以之间连绵的战事让无数无辜的生灵惨遭涂炭。作者卡黛哈化身为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以一起看似偶然的袭击事件为背景,从中清晰而沉痛的勾勒出主人公复杂的心路历程与时代隐痛。作为一对刚刚加入以色列籍的阿拉伯夫妇,阿敏在工作上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因为他的身份(贝都因人之子)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排斥,阿敏的那些富裕的犹太人看不起他,把他的每一项成就看作是对“他们社会地位的威胁”。尽管周遭时不时的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阿敏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和谨慎的为人处世赢得了大多数同事的理解和尊重。医生的职责就是为病人服务。在快餐厅爆炸案伊始,医院里送来了一位伤者,他的腹部已经成了一团如海绵般的烂糊状物,他却拒绝阿拉伯医生阿敏为他诊治,还朝他恶狠狠的吐口水。这种种族的偏见有时会突然在某个时刻涌现,作为医生,你不能以怨报怨,这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糟。当阿敏看到有一具遗体是他的妻子丝涵的时候,他心理的防线终于崩溃了。平日里经历着无数生命迎来送往的阿敏,如今自己也轮到承受这种打击,作者在书中写道:“我倒在扶手椅上,脑子里还是什么都没有,脑袋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在自己的办公室还是在别人的办公室。我看到走廊上有影子来来回回,可是这些人物和景物仿佛是存在于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而我刚刚被人扔进那个世界里,既无预警,也毫不留情。”从开始对自己妻子死亡的恍惚之感,到后来将自己封闭起来,打算与世界隔绝,再到最后在友人晶恩的鼓励下,慢慢的走出低谷,重新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上来,作者卡黛哈将主人公阿敏的每一笔心潮的涌动和情绪的波澜都刻画的极为细腻。作者对阿敏的妻子丝涵的描写是通过阿敏的一些回忆和反思来完成的。被警察审讯到心灰意懒的阿敏回到自己一片狼藉的家中时,无意间在信箱里发现了出事前一天丝涵留给他的信。开始并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是刽子手的阿敏,通过这封短信似乎觉察到了丝涵内心的真正想法,他拿着这封信,寻访了一些人,得知本来应该去往外婆家的丝涵却在中途下了车,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伯利恒,似乎丝涵的真相就要被揭开,然而,他看到的只是信仰筑就的分裂两个民族的高墙和无法沟通的人们。那里的人们将丝涵的“自杀式袭击”看作是一项义举,丝涵本人成了当地人眼中的“烈士”。信仰上帝的人们打着为自由和尊严而战的旗号,也不过是变成了泯灭人性的人肉炸弹。小说的结尾,阿敏在一起恐怖袭击中丧生,他以他的生命的结束完成了对于丝涵所犯罪行的救赎。民族,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如果两个民族之间能够真正彻底放下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历史遗留下的创伤,也许和平还有希望。西方世界尊奉的“基督教”价值,不就是宣扬上帝之爱和灵魂的拯救么?我们的时代需要富有良知和悲悯情怀的文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对于惨烈现实的写作,会激发愈来愈多的人们投身到捍卫和平的伟大事业。

为什么会有自杀式爆炸这么残忍的事?

很幸运,我们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就在平行时空的他处,依然有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想死是人的本能,他们为什么愿意以身赴死?为什么会有自杀式爆炸这么残忍的事?《炸弹枕边人》剧照阿敏万分痛苦,心脏被挤压、撕扯。他是一个外科医生,绷紧了发条,连续地、匆忙地工作,努力地、徒劳地试图挽救每一条生命。刚刚发生了一场自杀式爆炸,人们肢体残缺、面目全非,呻吟着、无望地乞求生存的机会。阿敏绝对没有想到,造成这一幕人间惨剧的始作俑者,恰是他那美丽温柔的爱妻——丝涵。丝涵躺在那儿,全身炸碎,脸部完好。警察找上门,阿敏拒绝相信。但丝涵从伯利恒寄发的信件承认了她就是凶手的身份。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阿敏走上艰难的追索之路。《哀伤的墙》原名《攻击》,法国小说家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的军官,为了躲避官方的书籍审查,他采用妻子雅斯米纳•卡黛哈之名来写作。这部小说创作于十几年前巴以冲突如火如荼之时。时过境未迁。2010年12月,以突尼斯小贩布瓦吉吉自焚事件为导火索,“阿拉伯之春”运动迅速蔓延,这场政治飓风卷过北非和中东这片动荡的热土,近一两年则进入欧洲,带给全世界更大的不安。在当前的政治语境中,《哀伤的墙》的再度走红,带给我们百味杂陈的滋味。作为玉石俱焚的手段,自杀式恐怖行动是一种准确率极高的、难以预防的战术。正如一位巴勒斯坦官员所解释的,它仅需要“一个愿意赴死的青年……钉子、火药、一个电灯开光、一小段电线、水银、丙酮……最贵的一笔费用是去以色列某个城市的路费。”最大的障碍是人的意愿。不想死是人的本能。那些自杀者为什么宁愿选择死亡呢?理查德•道金斯曾经专门从“互惠利他”的角度研究自然选择的演化结果。只要一个生物亲族的收益大于牺牲造成的成本,自然选择就会宁愿牺牲个体,而让“自私的基因”繁衍生殖。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只要群体之间的纷争难以平息,恐怖主义的觅米(道金斯发明的文化基因概念)就会在怨愤的人群中继续传播,就会有愿意为群体牺牲的人体武器挺身而出。阿敏和丝涵是一对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他们住在特拉维夫的高级公寓里,生活美满幸福。但是一墙之隔,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如果说特拉维夫至少还能维持表面的和平,那么,杰宁、伯利恒、耶路撒冷正在发生什么呢?一部政治小说,它的背景必须镶嵌在真实的历史之中。现实就是2002年的“杰宁大屠杀”。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发起军事袭击,并对杰宁市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无目的机枪大扫射。以色列著名作家阿里•沙维特在非虚构作品《我的应许之地》之中诘问:“奥弗拉(第一个定居点)究竟是犹太复国主义的良性沿袭,还是犹太复国主义的恶性变异?”答案是——两者兼备。犹太复国主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是一个殖民主义事业,它打算以驱逐一个民族的方式拯救另一个民族的命运。《炸弹枕边人》剧照丝涵无法平息内心的波澜。小说后半部分有一大段篇幅描述阿敏和阿戴勒的对话。后者就是影响并吸收丝涵加入圣战组织的引导者。“为什么偏偏是她?”“为什么不是她呢?你为什么要丝涵置身于她自己人民的历史之外呢?她跟之前牺牲了自己性命的妇女相比,有比她们多些又少些什么呢?为了自由,就得付出这种代价。”阿戴勒慷慨激昂,充满了力量,并且不无几分道理。对于阿拉伯的解放事业来说,丝涵死得其所,她成了英雄。“死亡可以是一种雄心壮志,可以是一个人最热切的渴望,可以是一种当尽的义务。”可是,对于其他逝者而言,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正在用餐的平民,何其无辜?他们的亲人是不是也可以捆着炸药前来报仇?报复引起报复,暴力引起暴力,战争引起战争。这样无休止的循环,正是酿成悲剧的深层根源。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如何设置自己的终点?1950年,78岁的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罗素在演讲中说道:“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这绝非虚无主义或犬儒主义。谁比谁更正义?每一种信仰都有它的道理,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冲突起因未必是善和恶,很可能是一种善和另一种善的不包容。小说改编的电影《炸弹枕边人》(法国,2013年)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s001675a63j&500&375&auto=0

那和平的乐土原非上天恩赐

很多人觉得,缺乏信仰的人生是一种崩坏,而极端的信奉所带来的,又往往是遮蔽和平的阴影。两者相比,没有孰优孰劣,都会结下恶果,带来伤害,但悲伤的是,总有前赴后继的人们为此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是信仰的问题吗?不,所有带来善意的信仰本意都是为了使人们有一个平和的心境,获得为人处事的指引。怀有恶意的,是信仰背后带有政治目的的人,用信仰的糖衣包裹杀念的炸弹,唆使信徒将炸弹扔向无辜的群众,播下战争的种子。故事简单,也不乏悬念。一场自杀式炸弹袭击,给丈夫阿敏带来双重的打击,他失去了生活中幸福美满的妻子丝涵,在此后又收到妻子就是这起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始作俑者的消息。他发现,他似乎并不了解朝夕相处的妻子。于是一路追寻已逝妻子的步伐,了解她身前所经历的一切,才发现这些改变的缘由。原书名是法文L'attentat,是恐怖暴力活动的意思,台湾版直译为《攻击》,倒是简体版《哀伤的墙》更有内涵一些。这面墙既可以指以色列隔离墙,也可以指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深重的隔阂。巴以冲突可说是几团没有头绪的毛线相互交错,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等矛盾纠缠在一起,理不清源头,分不出脉络,悲观的说,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冲突解决的那一天。我所惊讶的,也是为作者而折服的,是心境随着丈夫阿敏追寻真相的脚步而产生的变化。我竟然曾经有一刻认为,丝涵的做法是对的。细想起来,谁都不会认同自杀式炸弹袭击这种方式,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似乎唯有曼德拉是备受推崇的,枪杆里的政权多少为人所诟病。而丝涵只是一枚棋子,被利用来做这件事情,因为她的内心更纯洁,更容易受到煽动。“反派”的思路确实蛊惑人心,为了未来的福祉,久远后的自由,一切牺牲都是值得。这似乎是对的,为了一件看似正确的事,必须有人流血,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成为这个高尚的人呢?然而反观这一切,失去最为贵重的生命之后,自由与你又有何干?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高尚的人,同样可以选择高尚的方式,一个带来死亡的人绝不会被人称颂,只有和平才是信仰赋予的力量。土地、自由、权力……一定是因为有不纯粹的因素掺杂其中,才让信念走上歪路。若不能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宁可安守小家,做好自己,活好自己的一生。归根结底,和平掌握在人类的手中,而不是天赐的福祉。人生能过得幸福已经是对社会很大的贡献,把握任何斗争都不要伤害他人的原则,和平终有一天会到来的。


 哀伤的墙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