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35474721
作者:陈钦
页数:356页

内容概要

陈钦,著名历史纪录片策划、制作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战文化基金副主席。著有畅销书《北洋大时代》、《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我的河山》等。坚持“以影像修复历史,以道德修身自我”的创作理念,一直努力使其作品成为影像版的《史记》。2011年,其创作的《国军抗战全纪实》甫一面世,便获得网络总点击过三亿的成绩,刷新了中国纪录片的网络播出纪录,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馈。
作者微博:http://weibo.com/208181028
作者微信:shuolishi

书籍目录

第一卷共和之路
百年悲情共和梦—陈炯明的理想国和实践 / 003
革命与改良—揭秘陈炯明、孙中山分歧真相 / 016
主权在民—思想家廖仲恺『精神不死』 / 025
80后革命先行者遇刺之谜—《临时约法》起草者宋教仁 / 032
北洋最著名的公知大V、预言大帝—杨度小传 / 043
甲午李鸿章—一个人与整个日本国的战争 / 053
中国现代化转型第一人—李鸿章励精图治的洋务之路 / 060
背黑锅专业户—忍辱大师李鸿章历史功过评 / 065
中国近代政治运动的鼻祖—戊戌变法康有为 / 072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康有为的理想国 / 078
第一个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爱国者梁启超 / 082
最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之一 —梁启超的理想国 / 089
一封情动天下的凄美情书—壮士林觉民《与妻书》 / 103
『东大陆主人』沉浮录—护国护法急先锋唐继尧 / 110
『山西王』的民本理念—『和平军阀』阎锡山 / 115
中国义务教育第一人—阎锡山治下的教育奇迹 / 120
当官即不许发财—『倒戈将军』冯玉祥 / 124
北洋政府派舰护侨—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境外撤侨纪实 / 131
民国style—中山装的思想文化内涵 / 139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北洋时代的廉政建设 / 144
风景这边独好—大时代里的小政府 / 152
第二卷学之大者
创办大学的那些先生们—百年大学背后的牛人 / 163
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北洋时期的传奇校长 / 168
校长要听教授的—清华大学大学精神探源 / 176
中国最早的大学—教会大学 / 181
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家—北大校长蔡元培 / 186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见领袖胡适被骂的背后(上) / 194
在骂声中成长的自由心灵—意见领袖胡适被骂的背后(下) / 199
『五四运动』北大旗手—恃才傲物傅斯年 / 210
为保护古城墙大骂副市长—建筑学家林徽因 / 216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的情感生活 / 221
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宗师—古董保护者梁思成 / 226
第三卷国士名流
最尊贵的中国人—百年孤独辜鸿铭 / 233
旧世纪一代完人—北洋双国士之严修 / 243
近代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北洋双国士之严复 / 246
刘和珍幕后的冤情—真的勇士杨荫榆 / 249
中国商父,红顶商人第一人—盛宣怀的经商韬略 / 254
实业救国第一人—末代状元公张謇(上) / 258
教育是救国的根本—末代状元公张謇(下) / 263
从大国总理到一县之长—谈判高手唐绍仪 / 267
袁大总统打『老虎』—民国第一巨贪立斩决 / 272
轰动民国的辱骂国家领导人案—报人邵力子、叶楚伧 / 276
海原大地震—北洋时期的特大大地震应急纪实 / 281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条铁路—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 286
弱国有外交—民国第一伟岸外交家顾维钧 / 294
第四卷千古大师
王阳明后又一大儒—国学大师马一浮 / 301
中国传统将统领世界—最后的大儒梁漱溟 / 308
坐阅百年五帝四朝—虚云大师的传奇 / 315
一轮明月映耀天心—弘一大师的传奇 / 324
附录—参考书目 / 332

作者简介

除了“军阀混战”,我们真的知道北洋时代发生了什么吗?
这一时期,社会精英的中国梦从乌托邦式“理想希望”型逐步转入“务实创造”型、“平等共享”型、“回归文明”型以及 “自由宽松”型。
他们既是筑梦者,更是追梦人。他们不做空想家,而是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务实创新,筚路蓝缕,为实现国家与民族复兴的梦想不懈奋斗。
他们苦苦求索,为民主宪政南北呼号,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民主宪法,第一次在亚洲实现了真正的民主选举。
他们推崇百花齐放,启动了一场又一场文化启蒙运动,缔造了中国文化和教育的黄金时代。
他们韬光养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展壮大了中国的军事国防。
他们修造铁路,兴办银行,大办实业,诞生了第一架中国制造的飞机,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轮船。
……
他们是谁?当我们聊起他们,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聊什么吗?


 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一直以来,认为陈炯明是背叛革命的大军阀,通过本书才知道,原来孙中山靠陈炯明打天下,是陈炯明帮孙中山撑起了南方政权。他们二人的决裂,实质是由于政见的不同,并且孙中山要承担更多意气用事的责任。以和平方协商的方式统一中国,是陈炯明毕生追求并践行的民主共和政治理想,而孙中山发动的北伐破坏了南北妥协 ,失去了一次和平统一中国的大好机会,也扑灭了各地民主治理热潮及刚刚建立起来的民主体制。另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三个代表性的旗手之一,陈炯明倾注心血推动广东蓬勃发展的民主政治实验的失败,宣告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终结。中国的义务教育始于民国,民国的义务教育则始于阎锡山治下的山西。印象中的反动军阀阎锡山居然是中国义务教育第一人。在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西全境适龄儿童入学率居然每年都能达到80%以上,这是中国的一个奇迹。阎锡山是一个有崇高事业心的政治家,其执政理念尊奉的是“公道主义”这一普世价值。在书中,还有诸多的历史真相被一一揭开……有很多的人、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原来,北洋军阀——不只是“混战”,北洋大时代的精英们早已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筚路蓝缕,并且在诸多的领域描绘出了绚丽夺目的图景。在书中,作者时常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因为当时很多方面都堪为我们当今提供有益的镜鉴。我们当今很多的治国方略在八十年前就已启动过,令人颇多感慨。如此以来,中间这八十年,在很多方面不能不说是走了一段弯路。现在,终于又回到了原点,重新出发。甚至如北洋政府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格局等,正是我们今天努力的方向。可见当时社会精英们视野之开阔、思想之进步和成熟。我想,这是与这些精英们很多都有留洋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留洋使他们具有了国际视野,当时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与国际接轨。有些篇后还附录了主人公的名作,避免了读者搜求的不便。读其文,如晤其人,与本书文章相得益彰。能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其人风骨,拉近了读者与他们的距离,为本书增添了浓郁的抒情意味。如此设计,可谓独出机杼,以读者为本也。读书过程中不由感慨自己历史知识的匮乏。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多少历史的真相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又有多少是有意无意的掩盖了真相呢?现在时代昌明,民主、自由已成为时代话题,希望国人能够早日获得客观的历史教育吧。相信在这个越来越能讲真话的时代,被历史的尘埃掩埋的真相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从客观的历史中,才能获得正确的经验教训,才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文字指瑕:1.第120页,第二段第三行“;”当为“,”。2.第208页,《胡适致毕业生》一文中,首段有“都有得多的毕业生……”、第二段首行有“不脸吵闹闹”、第三段末有“失业亲居”,似嫌不通;第211页有“第三个方法”,上文说的是“第一个方子”、“第二个方子”,不知“第三个方法”是不是应为“第三个方子”。因手头没有该文,只能妄加揣测。
  •     一.阅读历史,我脑子里常常会冒出一个念头:当时的中国,是这样的,而当世的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用先生们的话说,中国的三千年历史,其实不过是一朝又一朝,不断的复刻与循环——立国、大治、衰微、分裂、祸乱、统一、立国,而最简要的两面,不过是:分裂与统一。这与欧洲的格局就有大不同,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想知道罗马帝国在哪里,结果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今天的地缘格局重新组合起来。相比之下,中国——或者说华夏的格局,始终还是这样,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但就算变成了几百个诸侯国,或者五代十国,那也还有一个共用的名词:天下。读多点书,就知道,所谓中国,不过是历朝的“天下”,天子可以常换,而天下是恒久的。政府与政局,其实与子民没有太大关系。天下,是天下人的,而皇权,也不过是天下的治权,而不是所有权。“爱国”这个概念,在古代,其实没有,有的,只是忠君。不过今天,忠君与爱国,好象划上了等号。二.只有理解了“天下”这个概念,才能理解那些战乱纷争的年代。只有那样的时代,往往是伟大的思想者问世的时代。先秦战国,诸子百家。魏晋南北,文学风流。北洋民国,大师辈出。除了这三个时代,其他时间的中国,有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但极少有思想家。盛艺的文学与艺术,不过是皇权圈养的爱宠。乱世的思想与追问,才会有人权觉醒的启蒙。无怪乎,每当讨论到民国史时,国人立时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抚今追昔,说那个时代的自由与洒脱,开明与自治,另一派则追古思今,说那个时代的痛楚与混乱,狼狈与不堪。历史其实没有对与错,只有真与假。只要是真实的,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妩媚红唇还是天花雀斑,只不过,爱的人看到东坡肉,不爱的人,看到的都是大肥油。三.这本书里,对民国颇多赞誉,而对于唯物历史观的人来说,只想在里面找到蛛丝马迹,以了解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是这样子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诸军阀的新面貌,这些早在学生历史课本和各种野史中被标注上“颟顸、粗鲁、贪婪”标签的军政巨头,其实有着被刻意忽略的另一面。陈炯明的联省自治,为中国基层民主做了绝佳的实践。吴佩孚的道德政治,开政府清明之风。杨度的君主立宪,并非愚昧无知,而是审时度势,为国为民。阎锡山,更是以公道主义和利民政策,使整个山西领一时中国风气之先。至于康有为、梁启超、李鸿章、袁世凯,在今天,不少的信息来源,已经令我可以对他们有重新的认知了。北洋时代,大致可以分为前北洋和后北洋时代,我觉着,前北洋是李鸿章的后时代,以洋务、改良、维新为主,惜乎胎死于满清固执的封闭主义中,后北洋是袁世凯的后时代,以治理、新政、民本为主,惜乎还没来得及形成邦联气候,终究逃不过中国的“统一”命运,归于威权主义系统的治理模式,归于尘土。中国式的统一,不独追求国土的统一,更追求思想的统一、政体的统一、文化的统一、权治的统一,从秦立皇帝开始如此,此后的几千年,直到今天,以至以后,大约都是如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无非分合二字,差别只在于,谁坐庄。四.既然那个时代的统治者,都是胸有大志且治理有方的,可是为什么最后还是一片溃败而一事无成?有人把这个问题归咎于袁世凯死后,缺少一个权威的统治者,势均力敌的结果,就是分裂,分裂的结果,就是争斗而全盘皆输。最终收归天下的,是有统一纲领而党国一体的国民党,而国民党最终又败给了共产党。谁赢谁输,并不是我所关心的。我所关心的,是“为什么”。北洋时代,刨去现实造就的各种无奈,(譬如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也就是刘和珍君被卫队枪杀那一案后,忏悔茹素终生,这事极少被今人提及),各路诸侯确是尽己所能做到开明和开放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灿若星河的大师和自由主义的大学,能在那个时代自由绽放。但从政治技术的层面来说,恰是自由浪漫的多样化,造成了现实局面的不可持续性。举个例子说,一片绚丽的花,肯定是不如一株茁壮的树,更有生命力的。再举个例子说,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书生,肯定是不如一个全身蛮力的莽夫,更有杀伤力的。所以,伟大的,都是理想主义者,而成功的,则是实力主义者。五.力量分散,是民主政治最大的特点,相对应的,是效率低而成本高。而政治角逐的结果,也是一个博弈的结果,民主主义者希望用分散的力量,形成制衡与和谐,而集权主义者则直接用集合的力量,形成战无不胜的攻击性,最终取胜。这也就是,当民智未开时,或社会动荡时,最容易形成集权主义统治的原因。政治,终究是一门技术活,而非理想可以驱动,最终能否实现理想,取决于博弈者最终是否真的持守了制衡与民主的理想,比如美国的诸位国父,能在建国后马放南山,还政于民。相比之下,孙中山则从最初的狂热理想主义者,变成了技术性政治家,带领改组后的国民党打出天下。而蒋氏之后,则不再有政治家,只有政客了。再后面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六.之所以中国今天是这样,我常觉得与中国人的人格有莫大的关系。当今之世,有两门学问是最受欢迎的,一是成功学,二是养生学。中国人,入世,则信奉成功学,成王败寇,追名逐利,出世,则推行养生学,怡然自得,渴望长生。往前推二百年,有学问名“厚黑学”,再推二百年,流行的是“炼丹术”。中国式主体人格中,成功学与养生学这些显学,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即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为了个人的实现与变现,或不能成功,至少保住性命,至于活着为什么,这个不重要。中国文化是极少利他主义的,最多是“无害于他”主义,即我不害人,但我也不助人。故而,在中国的政治主张中,都是逐利性的,民权,即土地权,革命,即分田地,所以在中国,历朝的革命与斗争,大多是财产与土地的再分配,而极少有关于人身自由与思想解放的争议。中国历史的进展,缺失了启蒙的那一环,自从春秋百家之后,中国思想再无创新,独尊儒术后,学术更成为政治正确的脚注,不再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智之开,渐行渐远。而在没有民智的社会里,想要推行真正的民主,无异痴人说梦,能驱以众民的,无非利益二字。所以,所有的成功政治,无非都是一次成功的“让利大促销”,仅此而已。7.面对利益,尤其是巨大而短期的利益,民众是禁不起诱惑而会轻易放下警惕的。失去了对规则与信仰的敬畏,社会变成无序而可怕,民粹主义因势而起。譬如你家有个保姆,贪婪而逐利,你许她的,是有一间房子可以住。有天来了个匪徒对保姆说,只要你把东家绑了,把门打开,就能把这房子过户给你。无底限的保姆,可能立刻反水了,至于匪徒事后会不会连保姆一并砍了,保姆可能不会去想。缺少公正理想的逐利主义者,是不会有忠义之心的,这样的流氓,当然是乐于“翻身做主人”的,至于公平与法制,这些条条框框,都会被毫不犹豫地被打破。造反者,在意的,只是“安不安全”,就象《让子弹飞》里那些推翻黄四郎的农民,一旦确认安全,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原来的东家洗劫一空。以占有财富多少作为成功的唯一指标,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相比之下,所谓的民主与理想,显得多么的空洞与虚无。在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谈论理想,是可笑的。8.人之聚合,常因共同的价值观,但人之离散,则常因共同的利益。在一个逐利唯上的社会里,往往以人性变奴性为代价,换取现实利益的回报。所以,驭下之术,常以利益驱之,中国的政治学,没有治理学,只有帝王术。君权政治中,需要的是和谐与平衡,而非分立与制衡。这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政治至上的国度,以皇权立国,而西方国家是商业文明的产物,以契约立国,以法权立国,所以今人理解的“租界”,是“殖民主义”,而西方人眼里的“租界”,则是“合约租赁”。中国人的鸦片战争,是政治战争,而英国人则视为“商业利益冲突”。中国式政治,是一元体制下的威权核心体制,西方式政治,是多元体制下的多头治理体制,一个是世代传承的家长制体制,一个是股东众多的董事会体制,两者都有成功案例,同样也有失败先例,谁好谁坏,孰优孰劣,似乎也唯有成败,可作评论。真假民主的区别,常有争议,在我看来,其实简单,究竟是“为自己争取权利”,还是“为每一个人争取权利”,若是允许每一个人都“为自己争取权利”,实际上也是“为每一个人争取权利”,而若是以某种方式,譬如法律,在公共权益之外,去剥夺另一些人的权利,就是假民主,哪怕他打着“解放全人类”的旗号,号召“打击那些反对派”,他也是假民主。若是分不清楚真民主和假民主,那就宁可不要谈民主。用现实主义去技术化地实现理想主义,或许是当时今世的中国,可行的出路吧。昨日如此,今日如此,明日,仍然如此。
  •     《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这是一本大型历史经录片的同名图书,它还原了近百年来被扭曲的历史真相,让那一段历史重新照亮民族的未来。之前看过《北洋大时代:以细节还原历史,让历史照亮未来》这回拿到这本“大师们的理想国”看完后又再次在网上看了50多集的记录片,那一幕幕的历史真相,有图有画还有声,看得又气又惊。必竟这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真相,也是我们必须知晓的历史,更是我们不愿意去回忆的民族,本书所的是“大师们的理想国”由此可见本书主要是讲述在北洋时期的有所作为的前辈们的人生记录,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众多的伟大人物们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是怎么为国家为个人所做的一切,有我们众所周知的,也有我们所不知晓的,你也会看到一个完完整整的北洋大时代。比起“以细节还原历史,让历史照亮未来”本书更是北洋大时代的精随,因为它让我们了解到北洋时期的在当时众人们的理想是什么!之前的那一本让我看到是真相,是事变的真相,是还原那段被扭曲的历史,反思中华民族近代深重灾难之缘起,挖掘弘扬北洋大时代自由民主之精神,让这段历史重新照亮民族的未来。所以说《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是站在伟人、名人的角度来看历史。你会知道:什么是“山西王”和平军阀阎锡山的民本理念,北洋时期的特大地震“海原大地震”的应急纪实的真相是什么?当时清华大学的精神探源又是在哪里?林徽因的情感觉生活,它生命中的三个重要男人的爱情故事,还有在旧世纪的一代完人,北洋双国士之严修,以及在当时的救国之道,教育的重要性等等,那些在北洋时期有影响的的一代人物对北洋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影响到我们的北洋大时代的发展与生存。历史是过去,过去也是历史,但我们所知道的真相,所了解的历史又是什么呢?在那种还不完善的时期,人才众出,也正是这样的大师们的存在而让我们有了现在完美又有宝贵的才富,这就是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2015年7月19-20日读,2015-223。
  •     历史给人的启发远比历史本身更有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讲书中所述史料的的真假倒在其次,而是历史给人的反思,我觉得所有的历史类读物都应该本着这个大原则展开。历史就是发生过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三个侧面:我的一面,你的一面,事情本身的一面。偏执于事情本身是历史学家的事,作为普通读者,应当做的事从事件当中有反思和总结,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反思。
  •     蛮好
  •     赠书。标题党:北洋最著名的公知大V、预言大帝……
  •     民国乱世出英雄。
  •     北洋时代注解,从正面还原北洋时代的风云人物。书中有些论断过于轻率,科普类,不严谨。
  •     孙先生振臂一呼也就是那么一呼,结果成了最大的赢家。哪说理去。。。。
  •     历史普及类,未免有些草率
  •     有些历史需要重读~
  •     最有一篇最值得读
  •     很少有哪个时代有那么多大师级人物,看到他们为这个民族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想想现在的中国和这个这个国家下的人民,不免令人唏嘘心痛
  •     乱世出英雄·豪杰·更出传奇···
  •     原来陈炯明不是我说熟知的陈炯明
  •     孙中山不是我们眼中的孙中山,陈炯明不是我们学过历史中的陈炯明,袁世凯不是人们唾弃的袁世凯。历史啊,就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丑啊。
  •     虽然把很多人给矫正了,但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啊。特别是康有为,太过了。胡适年轻时北大当教授的尬尴好玩事也没怎么写,失望。
  •     你试图为这历史涂脂抹粉,可结果依然无法改变什么!
  •     历史科普读物,还行吧,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历史,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
  •     民国政治制度实验阶段,却是大家辈出的年代
  •     可以看看,听听历史不同的声音,有可以参考的地方。但是如作者本人所说,还是有些片面,失之偏颇了,任何时候,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掺入个人感情。
  •     其实,历史说到底是个人、团体的历史再陈述。历史有其多样性,每个人看事看人都只是看到了一部分,看到了一面,就下了断论。但就其实这样的断论有多少是接近真相的,因之时代的原因,我们不可而知。这就像是宗教的信仰一样,你信的是哪个教派,你信的是哪个断论。这本书讲的是人,可以说是一个个人的传记,讲的是人的多面性,给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正统教科书以外的景致。我们不能说哪个真哪个假,只能说哪个断论更符合自身的政治立场,更能传递自身的政治声音。
  •     好书,得用心一段一段慢慢读,囫囵不得。
  •     读史使人明智
  •     看了一半,又拣起来以前的一个问题:我们课堂上学到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是假的?
  •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籍。历史没有阶级,但是历史读物的作者有阶级吧。都说那时环境好。可是只有知识分子能够灯红酒绿的环境就是好环境咯?说言论开明。讲了什么话往租界里跑就是言论开明咯。以史为鉴,总不该拿面哈哈镜吧,那意思就不大了。
  •     拨开历史的尘埃,试图去了解真实的历史
  •     最后几章的千古大师,也太悬乎了吧。有点科学精神好不?
  •     容量上来说,感觉比第一本更充实了些。就像开茶话会,又认识了不少那个时代的朋友。至于可信度如何,不好说,无论从轻易下结论的倾向、还是对于历史中一些事件的不自然回避,都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心存谨慎,看到了参考书目之后,基本可以确定是一本消费类的历史普及读物,读过就算,具体的说法,还要多看些正经史家的著述,多方对照后,才敢下结论。
  •     历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大师们的理想国,最后,还得坚持我党领导,才政治正确,宇宙真理。
  •     发现一个新的视野
  •     快餐书
  •     历史就应该少一些成王败寇的逻辑
  •     基本也都是点到为止的,感觉像跟着时间线的流水账一样
  •     不错,不过很多内容不知道是野史还是正史。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我们应该去了解的时代。
  •     套装省钱我还买了下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