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科学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308112246
作者:[美]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
页数:39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身上,最完美地体现了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反叛者两种身份于一身的特性。作为一位科学家,他没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继承遗产,却击败了那些有学问的欧洲贵族——就在他们自己的传统强项方面。他取得的胜利让他感到欢欣鼓舞,并相信:他和他的美洲同胞,在缺乏军事策略与国际政治训练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战争与外交方面战胜欧洲的贵族。作为一位反叛者,富兰克林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他的反叛行为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多年的深思熟虑。他在漫长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英国国王的忠实臣民。他在伦敦生活过多年,代表宾夕法尼亚联邦与英国政府打交道,心甘情愿地遵照他未来敌人的规矩办事。 富兰克林在伦敦时,是皇家艺术、制造与商业振兴学会的活跃成员;这个学会至今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它为发明家和企业家提供补助与奖金,以鼓励他们进行发明和生产活动。英王在英国或美洲的所有子民通常都可申请这些奖金,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目标是资助该学会认为合适的殖民地企业。富兰克林在1755年加入这个学会时,热烈地拥戴其鼓励发明创新的举措,将它作为自己在美洲的哲学学会有关活动的补充。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具有批判性。他从未公开对该学会表示异议,始终是学会的合法成员,甚至在独立战争及接下来的岁月中(直到他去世)也一直如此。但是私下里,他在一本书的空白处记下了自己对于该协会颁发奖金与补助制度的真实想法: 你们所说的那些由议会与学会发放的津贴,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些诱惑,要诱引我们离开更有利可图的职业,去从事那些缺了你们的津贴就利润微薄的职业;放弃对我们自己有利可图的事业,去干对你们有利可图的事业;这就是你们这些津贴的精神实质。 他在1770年写下了上面这段话,此时距离那场导致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的战争的爆发还有5年。 富兰克林只有在感觉到时机已成熟、代价已降到可接受的水平时,才会成为一位反叛者。作为一位反叛者,他走的是保守路线,瞄准的目标不是破坏,而是尽可能多地保留既定的社会秩序。作为美洲驻巴黎的外交官,他成功地与大革命前法国社会的既定秩序融为了一体。10年后,他要是还在巴黎,未必能那么好地融入丹东与罗伯斯庇尔时期的法国社会。富兰克林身上所体现的叛逆,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反叛,他更多的时候是受理性与周密计划驱策,而不是受激情与仇恨驱策。 尽管本书取了这样一个书名,但它主要讲的并不是反叛的科学家。它是一组主题多样的书评、序言和小品文。大多数文章都在《纽约书评》(TheNewYorkReview)上发表过。非常感谢《纽约书评》约请我,将这些文章收集在一本书里,并在其中补充了几篇发表在其他地方的文章。本书书末给出的书目注释,说明了每篇文章的出处和缘起。本文集按主题分成了四部分,每部分中的文章则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第一部分讨论的是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政治问题;第二部分讨论的是战争与和平问题;第三部分讨论的是科学史,第四部分讨论的是个人与哲学的反思。纯属偶然(而非刻意安排)的是,每部分都至少出现了一位反叛的科学家。但是,书中有些文章谈到的科学家,比如约翰·科克罗夫特和欧内斯特·华尔顿(第21章),绝非反叛者,而有些篇章中论述的是战士而不是科学家,比如马克斯·黑斯廷斯的《大决战》(第13章)。

前言

译本序瞧,这个人在星光灿烂的科学天幕上,成就斐然、堪称“著名”或“杰出”的科学家明星已然不少,但真正有思想、有情怀、有魅力的却凤毛麟角。在我心目中,本书作者弗里曼•戴森就是这样的一位。跟斯蒂芬•霍金和几年前过世的约翰•惠勒类似,戴森身上虽没有诺贝尔奖的光环罩着,但在物理学界却也是大师级的人物,其地位和影响与诺奖得主相比丝毫不差,更何况他确曾与此奖“擦肩而过”并留下佳话。早些时候有一种说法,认为戴森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理应获得诺贝尔奖,至少应该获得比现在更高的荣誉。他的一些同事也曾怀疑(抑或是打趣?),可能正是因为失望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立情绪,才导致戴森后来去涉猎那些与其非凡才能极不相称的工作,比如:探索外星文明和太空移民的构想,以及对气象学、生命进化、核能利用和军备控制的研究,等等。当然,不乏另外一种解读。一部介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及其科学大师们工作、生活的著作,对戴森有这样一番议论:“戴森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也许还有点名声不好。在专业研究上,他不像院内的其他人那样从一而终,总是时而研究这个,时而研究那个,什么方向都尝试一段时间,好像是世上新鲜有趣的事情太多,他不能投注全部心力只做一件事。他既是粒子物理学家,又是天体物理学家,还是理论数学家。……他精于上述领域,集‘三家’于一身,又旁通其他学问,造诣颇深。”而戴森本人则这样为自己开脱:“我脑子没有年轻人快,跟他们一起凑这个热闹(指超弦研究)不太明智,所以,我选择做一点不太时髦的工作,比方说研究生命的起源。”有一次他还向人发问:“你去过剑桥吗?那儿到处都是疯子—一帮怪物和独行客,成天琢磨着干一件很难却又能名垂青史的大事。他们疯狂有什么不对吗?大自然就是疯子。我倒希望高等研究院能多一些疯子。”瞧,多么“各色”的一个人!十几年前第一次见识戴森尊容,我就觉得此君气度不凡,长相也颇有特点;几乎与此同时,又从《科学的终结》一书中看到约翰•霍根对戴森那稍显刻薄、略带调侃的描述,不禁哑然失笑——他身材矮小,瘦得似乎只剩下了一把骨头,高而尖的鼻子,深陷的双眸中透出锐利的目光,酷似一只被驯服的猛禽。他的举止冷淡而沉默—除非是在他大笑的时候。他的笑声似乎全是通过鼻腔发出来的,同时双肩剧烈耸动,就像是一个12岁的小学生刚刚听到一个下流的笑话似的。那是典型的颠覆分子式的笑声,只有发出这种笑声的人才会把太空看作是“宗教狂热分子”和“难以管教的不良少年们”的天堂,才会坚持认为:科学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对权威的反叛”而已。就是上面这段文字,先入为主地让戴森给我留下了一个“另类”科学家的印象。过后不久,陆续看到他的几部作品—《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全方位的无限: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和《想象中的世界》,感觉果然不一般:文字优雅飘逸,思想深邃奔放,读来十分亲切也相当过瘾,令我不时得以开启心智、掩卷沉思,对作者不由地肃然起敬。坦率地说,这与卡尔•萨根、刘易斯•托马斯、理查德•道金斯、斯蒂芬•古尔德(他们也都是当今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兼作家)作品给我所带来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是不大一样的。我想,戴森其人及作品之所以富有情趣、魅力十足,主要是因为:第一,他对科学的本质洞察入微,对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有精深的理解;第二,他涉猎广泛、视野开阔、思想旷达;第三,他具备深厚的哲学素养和浓郁的人文情怀;第四,他个性鲜明、见解独特,而且善于表达。这本《反叛的科学家》书评文集,收入了戴森更晚些时候的作品,应该说,其个人风格印记更为彰显。一如往前,戴森很注重也很善于讲“故事”。他论述的主题往往由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或体验展开,有时甚至还辅以相当翔实的细节描述。他说过,“要明白科学以及它和社会互动的本质,你必须检视个别的科学家,以及他面对周遭世界所抱持的态度。研究由科学所衍生之伦理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地了解科学家所面临的一些进退两难的现实窘境。再则,鉴于第一手资料往往是最可信赖的,我就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本书第2篇文章《科学可以是合乎道德的吗?》,即具有典型的戴式风格;其他忆及特勒、费曼和奥本海默等科学大师的篇章,也都融入了作者对当事人所作所为细致入微的观察、思考与洞见。戴森喜欢拿科幻小说来说事讲理,做案例分析,并以此比照和评价科学事实,这也是其作品内涵丰富、可读性强且颇具启发意义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色。他把自己从事的科学称为“自己的领域”,而将科幻小说当作“我的梦想家园”。他认为科幻小说比科学本身更能让人明白易懂,且可以“显示有人情味的输出”。这通常要“比任何统计分析都高明,因为真知灼见需要想象”。本书第4篇文章《未来需要我们》,话题虽由一部名为《纳米猎杀》的惊悚小说引出,但却关涉相当深广的科学领域和社会层面,读罢令人眼界大开、回味无穷。作为一位深具远见卓识与人文情怀的智者,戴森常常还抛开职业褊狭与门户之见,在作品中探讨战争与和平、自由与责任、希望与绝望等事关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伦理问题,时有发人深思之论、促人警醒之语。他相信,在科学进步的同时如果没有伦理的进步,那么科学注定要把巨大的困惑和灾难带给人类。尽管他往往是从自己熟悉的科学角度记述和描绘未来,但他并不主张科学是唯一有权威的声音。他告诫说,科学与宗教一样,其权力也常常被滥用。“只有宗教的呼声与科学的呼声加到一起时,伦理所关心的事情才会超越人类眼前的利益。”在本书第16篇文章《业余科学家礼赞》中,戴森借他所欣赏的一部著作,向我们展示了业余科学爱好者给现代天文学带来的一种新特色,期望业余科学爱好者能“使用现代科技交到他们手上的新工具,侵入所有的科学门类,并使它们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在第29篇文章《从局外看宗教》中,戴森大胆地提出:发动“9•11”袭击的年轻人“不是被洗过脑的僵尸。……如果我们想了解现代世界的恐怖主义现象,如果我们想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小它对带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的吸引力,首要的一步就是理解我们的敌人。在能够理解他们之前,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敌人”。戴森还在其多部作品中“检讨”科学的过失,感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结果难以预料,而且我们都缺乏高瞻远瞩的智慧,以判定哪条路径会通向灭亡与沉沦。他甚至坦言,科学应该为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罪恶的产生承担责任—这是他的大多数科学家同行并不愿意接受的观点,但戴森为人著文思想境界之超脱、高远,由此可见一斑。莱蒙托夫有言:“不论什么书,序言总是写于最后而放在最前。”可见序言之重要。惭愧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不是撰写这篇序言的合适人选。不过,作为戴森的一个仰慕者和本书译者肖明波的一个知音好友,能够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尊师作品和译稿的一些感受与看法,却是我非常乐意做的事情。故此斗胆写下这些文字,就教于读者诸君。最后,不妨就我所了解的译者简单说几句。湘人明波,拥有名校普度大学博士学位,自号“瓢饮斋主”,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迷,“独有书癖不可医”。他好读书也爱译书,先前已有《经度》、《一星一世界》等译著问世,在科普圈和出版界口碑甚好。翻译,那真是所谓慢工出细活的“文化苦力”。据我所知,明波一直是本着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以“考据”般工夫和像写学术论文一样的严谨作风来做这件事情的。有时他为了译好一句引诗,反反复复琢磨,竟然会耗费数个小时,吃够了“戴着镣铐跳舞”的苦头。完美尽可追求,遗憾难免会有,但就译事而言,我想,明波是可以问心无愧的。佳作配佳译,读者有福矣。是为序。尹传红2013年1月1日,北京

内容概要

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1923-),出生于英国。他早年追随著名的数学家G. H. 哈代研究数学,二战后去了美国,师从汉斯•贝特和理查德•费曼等人,开展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施温格与朝永振一郎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相互等价,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是量子电动力学的第一代巨擘。后来,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因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戴森却因获奖人数的限制而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他发表于1956年的论文《自旋波》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1960年,他又提出了旨在有效利用外太空能量的“费曼球”理论。因为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先后获得了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德国物理学会普朗克奖、奥本海默纪念奖、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哈维奖等多项殊荣。
戴森教授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更是一位科学界的通人。1953年后,他一直在举世闻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与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费米、费曼、杨振宁、李政道和维纳等科学巨匠有密切的交往,对美国科学界近几十年的发展动态和内幕相当了解。他一生优游于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和天文学等广阔的学科领域,同时又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命运,思索宇宙与人类心智的奥秘,检讨人类道德伦理的困境,还特别以在核武器政策和外星智能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尤为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喜爱文学作品,文字根底深厚,并重视普及性读物的撰写,先后出版了《全方位的无限》、《武器与希望》、《宇宙波澜》、《想象的未来》、《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想象中的世界》和《多彩的镜子:生命在宇宙中位置的反思录》等多部广受读者欢迎的著作。

书籍目录

目  录
译本序(尹传红) 1
作者序 1
第一部分 当代科学中的问题
1 反叛的科学家 13
2 科学可以合乎道德吗? 31
3 现代异教徒 46
4 未来需要我们 53
5 好一个大千世界! 68
6 一场悲剧的见证 83
第二部分 战争与和平
7 炸弹与土豆 89
8 将军 94
9  俄罗斯人 112
10 和平主义者 125
11 军备竞赛结束了 144
12 理性的力量 150
13 血战到底 157
第三部分 科学史与科学家
14 两种历史 177
15 爱德华• 特勒的《回忆录》 186
16 业余科学家礼赞 192
17 老牛顿,新印象 205
18 时钟的科学 219
19 弦上的世界 231
20 奥本海默:科学家、管理者与诗人 247
21 看到不可见的东西 263
22 一位天才人物的悲惨故事 276
23 智者 291
第四部分 个人与哲学随笔
24 世界、肉体与魔鬼 309
25 实验室里有上帝吗? 327
26 我的偶像崇拜 338
27 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344
28 众多世界 357
29 从局外看宗教 363
第五部分
书目注释 379
附录:一个保守的革命者 383
译后记 391

编辑推荐

《反叛的科学家》编辑推荐:90岁高龄的物理学巨擘弗里曼•戴森的书每一本都好看!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

作者简介

《反叛的科学家》内容简介:从伽利略到今天的业余天文观测者,科学家们都有反叛精神,戴森如是说。在追求大自然真理时,他们受理性更受想象力的指引,他们最伟大的理论就具有伟大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美感。戴森以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从牛顿专心致志于物理学、炼金术、神学和政治,到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再到爱因斯坦固执地反对黑洞观念。他还以切身经历回忆了他的老师和朋友特勒与费曼等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书里充满了有趣的逸事和对人心的深刻体察,反映了作者的怀疑精神。这组文章出自卓越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文笔生动的作家之手,展现出对科学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当代人探讨科学、伦理与信仰的新视角。


 反叛的科学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尹传红十几年前第一次见识戴森尊容,我就觉得此君气度不凡,长相也颇有特点;几乎与此同时,又从《科学的终结》一书中看到约翰· 霍根对戴森那稍显刻薄、略带调侃的描述,不禁哑然失笑——他身材矮小,瘦得似乎只剩下了一把骨头,高而尖的鼻子,深陷的双眸中透出锐利的目光,酷似一只被驯服的猛禽。  他的举止冷淡而沉默——除非是在他大笑的时候。他的笑声似乎全是通过鼻腔发出来的,同时双肩剧烈耸动,就像是一个12 岁的小学生刚刚听到一个下流的笑话似的。  那是典型的颠覆分子式的笑声,只有发出这种笑声的人才会把太空看作是“宗教狂热分子”和“难以管教的不良少年们”的天堂,才会坚持认为:科学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对权威的反叛”而已。  就是上面这段文字,先入为主地让戴森给我留下了一个“另类”科学家的印象。  在《反叛的科学家》中,戴森很注重也很善于讲“故事”。他论述的主题往往由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或体验展开,有时甚至还辅以相当翔实的细节描述。  他说过,“要明白科学以及它和社会互动的本质,你必须检视个别的科学家,以及他面对周遭世界所抱持的态度。研究由科学所衍生之伦理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地了解科学家所面临的一些进退两难的现实窘境。再则,鉴于第一手资料往往是最可信赖的,我就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  戴森喜欢拿科幻小说来说事讲理,做案例分析,并以此比照和评价科学事实,这也是其作品内涵丰富、可读性强且颇具启发意义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色。  他把自己从事的科学称为“自己的领域”,而将科幻小说当做“我的梦想家园”。他认为科幻小说比科学本身更能让人明白易懂,且可以“显示有人情味的输出”。这通常要“比任何统计分析都高明,因为真知灼见需要想象”。  本书的《未来需要我们》,话题虽由一部名为《纳米猎杀》的惊悚小说引出,但却关涉相当深广的科学领域和社会层面,读罢令人眼界大开、回味无穷。  作为一位深具远见卓识与人文情怀的智者,戴森常常还抛开职业偏狭与门户之见,在作品中探讨战争与和平、自由与责任、希望与绝望等事关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伦理问题,时有发人深思之论、促人警醒之语。  他相信,在科学进步的同时如果没有伦理的进步,那么科学注定要把巨大的困惑和灾难带给人类。  尽管他往往是从自己熟悉的科学角度记述和描绘未来,但他并不主张科学是唯一有权威的声音。  他告诫说,科学与宗教一样,其权力也常常被滥用。“只有宗教的呼声与科学的呼声加到一起时,伦理所关心的事情才会超越人类眼前的利益。”在本书《业余科学家礼赞》中,戴森借他所欣赏的一部著作,向我们展示了业余科学爱好者给现代天文学带来的一种新特色,期望业余科学爱好者能“使用现代科技交到他们手上的新工具,侵入所有的科学门类,并使它们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在《从局外看宗教》中,戴森大胆地提出:发动“9·11”袭击的年轻人“不是被洗过脑的僵尸……如果我们想了解现代世界的恐怖主义现象,如果我们想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小它对带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的吸引力,首要的一步就是理解我们的敌人。在能够理解他们之前,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敌人”。  戴森还在其多部作品中“检讨”科学的过失,感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结果难以预料,而且我们都缺乏高瞻远瞩的智慧,以判定哪条路径会通向灭亡与沉沦。  他甚至坦言,科学应该为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罪恶的产生承担责任—这是他的大多数科学家同行并不愿意接受的观点,但戴森为人著文思想境界之超脱、高远,由此可见一斑。转自信息时报
  •     文/禾刀如果你习惯先入为主地看一本书,比如带着对这本书名形成的所谓“第一印象”,甚至包括那篇自诩为了解本书的所谓序言,那么随着你阅读的步步深入,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均是彻头彻尾的误导。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本书的价值,事实恰恰是,仅凭这些蜻蜓点水的肤浅信息,远不足以展现本书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  本书取名《反叛的科学家》(浙江大学出版社),事实上,这并不是本书想要集中表达的主题;本书并非是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书评合辑,其实还包括他的影评、随笔;本书表达的虽然大都与科学有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包括时事……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科学家的弗里曼,不仅有着极其轻松流畅的优美文笔,还有一番将专业科学知识通俗化的特殊本领。更主要的是,其涉猎知识范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在撰写一般人觉得颇为枯燥的科学书籍书评时,他常常能跳出无趣的说教,而是从社会、政治、哲学等多层面以大众化解读,给读者以醍醐灌顶之感。  例子信手拈来。弗里曼通过对天文业余爱好者所作贡献的研究认为,“业余爱好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好地度量了一个社会的自由程度”。在评论《纳米猎杀》一书时,他在肯定该书故事情节的同时,对其缺乏科学逻辑的“技术瑕疵”直言不讳,并以通俗的比喻,简单地阐述了纳米世界的科学理论。当然,本书给人印象最深刻,也是弗里曼笔墨倾注最多的,当数其对科学与道德关系的精辟阐释。  弗里曼认为,“除非伴随着道德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伤害会超过带来的好处”。在许多时候,核武器常常被美化成保护和平的护国“利器”,但弗里曼认为,这一武器的出现,恰恰证明科学界道德伦理约束的失灵,“要是没有这些(核)科学家顾问们的力推,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已在没有曼哈顿计划或类似的苏联核计划的情况下结束了”。事实上,科学家们早在1939年便错失了一个“建立一种反对核武器的道德传统”。后来,虽然有曾参加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核科学家罗特布拉特(他不仅在原子弹爆炸前夜选择离开阿拉阿拉莫斯的核研究室,而且自原子弹爆炸后长期倡导和平利用核能而反对军事应用,最终获得199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我们必须看到,原子弹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既成事实。虽然核大国开始步履蹒跚地削减核武器,但更多国家正在为实现“核国家”身份而蠢蠢欲动。  回望人类历史,虽然我们承认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后总体上是进步的,但人类道德水平往往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自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常常会被以最快速度利用到战争杀戮。从青铜器的冷兵器时代,再到后来的热兵器时代,先进武器迭出,无一不是给人类造成了巨大伤亡。  继原子弹后,道德力量在新兴科技研究方面似乎发挥了一定的干预作用——1975年生物学家就限制和规范危险的DNA重组技术的使用达成了共识。但这种道德力量依然显得过于单薄和缺乏稳定性。1997年,当英国科学家克隆出“多利”绵羊后,“克隆人”的话题顿时从科幻作品拉进了现实,也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然而,尽管各界对“克隆人”的科学研究保持高度警惕,但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三个国家还是宣布开展“克隆人”研究。这一研究到底是造福于人类,还是打开了另一个“潘多拉魔盒”,估计连这些科学家自己也没有真正弄明白。另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是,当年科学家开展原子弹研究的理由同样被看成天经地义。  事实上,谁也无法否认这样的现实,即科学家虽然掌握着远比常人多得多的科学知识,但这个群体的道德水准并不必然走在社会的前列,成为引领人类文明的标杆。虽不排除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仍旧会出现罗特布拉特这样富有人类道德责任的伟大科学家,但也请记住,罗特布拉特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恰恰因为他是科学群体中表现反叛的少数“异端”,毕竟诺贝尔奖不可能颁给大众化的普通人物。我们不能否认科学家为人类积极作贡献的巨大热情,但怎样筑起坚实的道德防线,避免新兴科学技术沦为人类新灾难的源头,这显然不仅仅属于科学界的沉重命题,而理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有必要顺便提及的是,弗里曼在书中多次提及科学研究中的道德作用命题,这并非他的简单说教。事实上,他本人堪称科学界的道德楷模。二战后弗里曼去了美国,师从汉斯·贝特和理查德·费曼等人,并开展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施温格与朝永振一郎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相互等价,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最终成长为量子电动力学的第一代巨擘。后来,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因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戴森却因获奖人数的限制而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转自羊城晚报
  •     文/思郁也许是孤陋寡闻,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科学家对他研究领域以外的众多学科事物如此着迷。毫无疑问,我的这个偏执的印象是错的,只要是普通的人类,他总会对很多东西感兴趣,无数的好奇心才是我们生活、世界进步的最大动力。科学家是人类,当然也会对研究领域以外的事物有兴趣,看看热播的美剧《生活大爆炸》就知道了——科学家成为收视率飙升的喜剧演员,这说明科学也是生活喜剧的一部分。我们借用思想家伯林的那个著名区分来定义科学家的群体:狐狸懂很多,刺猬只懂一种,这并不是把所有科学家清晰地分为狐狸与刺猬的不同群体,而是想问,你是一只想成为狐狸的刺猬呢,还是一只梦想成为刺猬的狐狸?无疑,《反叛科学家》作者,美籍英裔科学家弗里曼·戴森就是一只渴望成为狐狸的刺猬:刺猬是他的科学领域的代称,狐狸是他对无数学科的兴趣,包括本书内容收录各种类型的书评文字。隔行如隔山,要不是读了这本书,也想不起去谷歌搜索这本书的作者,结果瞬间被震住了。有一则评选全球前十名科学家的报道,其中提到弗里曼·戴森,说他是“受人尊敬的核物理学家和科幻小说家”。 戴森教授不仅是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者,更是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他一生优游于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天文学领域,志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戴森教授早年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巨擘,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受到无数引用,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上面提到很少科学家对研究领域之外的东西感兴趣,但是戴森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晚年书写了大量的普及性的作品,《反叛的科学家》中大都是发表在《纽约书评》的长篇评论,范围涉及到科学与道德、哲学与宗教、传记与文学等等方面,这些文字无论是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行文的典雅平易,都令人赞叹不已。戴森晚年曾访谈中表示:“在我年轻时,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工作是在狭窄的领域里做深入的研究。现在,我老了,我的工作范围变得更广也更浅显。年轻时,我解决的技术问题仅仅会引起一些专家的兴趣。老了以后,我写的书是会引起广泛关注的人类事务。在我们生命的两个阶段,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利用我有限的能力。”这只年轻时候的刺猬,彻底变成了一只“老狐狸”。科学方面的文字我确实没有发言权,但是我对戴森的兴趣大都集中到他如何行文用浅显的笔触描述深奥的科学事物。大多数科学家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是并不代表他能用清晰而直白的文字描述他取得的成果;另外一方面,我们见到了更多科学写作只是业余写作,依靠着几本基础科学的读物就大胆妄想重建一个世界,这样写作只能蒙住我这样的门外汉,要是遭遇到了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就马上变得不堪一击,我们渴望更多像戴森这样真正的科学家去写作普及读物。某种常识层次上,普及科学更为重要,《反叛的科学家》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还有一点,本书中涉及到他同时代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生活场景的描述。戴森笔下的科学家群体像面目各异,但是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多年构建的刻板与疯狂的印象不同——在这点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可谓罪魁祸首——他写到的科学家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近,他们的生活与研究,兴趣与爱好,甚至对科学的痴迷与道德的冲突等等都隐蔽在戴森的字里行间。他笔下的爱因斯坦、罗伯特·奥本海默、理查德·费曼、李政道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给我的阅读经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戴森在他的很多文章与演讲中都重复强调一个观点,17世纪初,两位伟大的哲学家,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和法国的勒奈•笛卡尔,正式宣告了现代科学的诞生。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科学态度。培根说:“一切都基于眼睛所见自然的确凿事实。”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前者是主张科学家可以从累积的大量事实中,推断出自然规律;后者则认为科学家应该依靠纯粹的推理得出自然规律。400多年来,科学正是沿着这两条不同的途径全速前进。然而,解开自然奥秘的力量既不是培根的经验主义,也不是笛卡尔的教条主义,而是二者成功合作的神奇之作。400多年,英国科学家倾向于培根哲学,法国科学家倾向于笛卡尔哲学。法拉弟、达尔文和卢瑟福是培根学派;帕斯卡、拉普拉斯和庞加莱是迪卡尔学派。因为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文化的交叉渗透,科学被极大地丰富了。这两种文化一直家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刺猬也罢,狐狸也罢,最终都会互相影响,正如本书中写到的那些科学史上光彩熠熠的科学群星谱,他们的成功是通过“反叛”的形式,质疑权威的沉思,各种不同研究方向的配合才获得成功的。没人是一只孤独的刺猬,也没人是一只单独的狐狸,他们注定互相依存。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2016第51本,1 看人家这个书评,对每个科学家所处的场景都加以深刻考证,把每个人都还原成「可理解的」故事,而非特意标签化的共性;2 「反叛的」不是刻意摧毁和重建,而是对理论和形式中美感和意义的专一追求;3 「自然的语言是数学,大众的语言是隐喻」反叛的科学家追求公式优雅的情况下,不忘记通过隐喻弥补公式不能及之处,即「预言未来科学发展所使用工具的诞生」也「预言未来理论和实验的走向」。
  •     1、科学家应该是艺术家和反叛者,服从他们自己的本能而不是社会需求和哲学原理。2、费曼3、爱因斯坦晚年的还原论思想4、狐狸和刺猬科学家
  •     后两章比较精彩
  •     虽然戴森是个大家,不过本书多是他随笔集合,主旨涣散。文体介于散文与传记之间。但是,比散文优美不足,比传记细节不足。没有给人吸收养分的感觉。另,本书价格偏贵,不知道是否版权费用所致?
  •     科学家写起书评来也举重若轻,可读性很高。不过因为毕竟是书评,而且里面的书好多还没有中译本,就不推荐啦。
  •     物理学界培养出的通才,还是通才恰好学了物理学?
  •     freedom!!两篇序言写的非常感人!
  •     老戴啊
  •     关于科学史,科学史观,科学哲学与伦理,和费曼的部分,个个五星。
  •     了解科学家的一本佳作,科学研究的问题,科学与罪恶(战争)的关系,科学的发展脉络,科学家是怎么思考问题和为人处世的,很有趣。
  •     老爷爷很不喜欢还原主义啊
  •     好一个大千世界
  •     同人于野推荐的,不错,收获很大。
  •     弗里曼,其文正如其人,剑走偏锋,缺总是给人有所启迪。他的博学,洞察,最重要的是他个性,反叛,正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从库恩的科学史观来看,没有哪一次科学的革命不是源于一种新的范式,其背后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这是那些怀着“好奇心”进入科学殿堂者的驱动因素之一。非常好,值得读的书。无论你是从事哪个领域,这本书可能为你提供了部分必用的“索引清单”。
  •     精彩!
  •     每天只看一章终于看完了,戴森先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先思考在站队,而不是先站队再思考。先生所思所想都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生物科技、核问题、科学与宗教等,还写了很多关于他同时代的科学家。个人最喜欢关于杨振宁先生的那一篇,对于宗教的几篇看不进去,下一本看《爱因斯坦文集》。
  •     很有意思,飞机上看完了。
  •     非常不错。好读又很有启发性。准备把戴森其他所有书都买了:)
  •     书评写到这份上真是了不起!戴森是从不固步自封的大学者。最难得的是,他的文化修养非常高。译作上乘。
  •     Dyson
  •     找不到头绪。只看了和费曼有关的几章。
  •     文笔好,书评有深度,且多是自己见地。很喜欢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牛人的故事。
  •     流畅的文笔,翔实的内容,令人流连忘返
  •     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我儿子11岁那年春天,语文课上想溜号的时候,学校盒饭吃得拉屎便秘的时候,极好的陪伴。 不要因为我说拉屎就是贬低此书,相反,天知道人在那个时候的认知能力有多棒。能留给我儿子的好书,这种东西看多了,人不会变坏
  •     170124读完。科学史与科学家部分最精彩。两种历史~曼宁和福曼,牛顿~物理学、炼金术、神学,时钟的科学~思想驱动和工具驱动的两种科学革命范式,弦上的世界~布莱恩.格森的弦理论,奥本海默~惊人的知识/思维结构,加速器,此外: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奇迹定律、伪科学、科学界限,费曼三篇
  •     科学家和艺术家一样叛逆,是因为叛逆通往真相,还是生活表象多虚假?都是。现代异教徒一节跟看科幻小说一样。将军一节论将才,说到底军事指挥是一门艺术,只有个别人能掌握,大多数人永远学不会,学习军事史是非常危险的。这正是《孙子兵法》里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个道理可以运用在任何领域。
  •     渊博
  •     可爱的老戴。。
  •     很多不曾听闻的小故事
  •     其深邃思想洞穿时空间隔,向我们展示了50年前那代科学家的思想精髓
  •     经历过二战的老派物理学家,其思想深度和人文内涵真的比现在的年轻科学家强好多,这些老人的书信杂文真的值得我们好好读读。
  •     作者站在他那个时代上向我们展现的鲜活的科学领域里的人物、事件记录,只是二战相关的内容读不下去了。
  •     科学家也是知识分子,只是现在很多科学家一方面鄙视那些“业余”意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在公共领域发表太多自己的意见。戴森、饶毅这样的“好事者”恰好为专业领域和公共领域架起了一座桥梁,他们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这个时代,我们真的很需要这样的科学家。
  •     的确是科学家写的东西,可信度高,不错;除了最后一篇吹捧杨振宁的软文。
  •     有意思的戴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