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幽之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208114937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茨
页数:264页

书籍目录

1 转向和机遇:我的学术生活
序曲
泡沫
改变主题
等待时间
3 反“反相对主义”
4 多样性的用途
蹒跚而入
文化战争
深度游荡
历史学与人类学
地方性知识”及其限度:一点附带意见
8 命运的困厄:作为经验、意义、认同和权力的宗教
9 失衡的行为:杰罗姆·布鲁纳的文化心理学
10 文化,心灵,大脑/大脑,心灵,文化

作者简介

格尔兹的学术历程可以分作三个阶段,即由初步显示对宗教生活和符号体验的兴趣,到对当时社会经济问题的兴趣,再到对符号和文化的重新关注;格尔兹在描述、地方性知识、文化理解等领域的研究方面都体现了“解释人类学”的基本意味,即肯定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的和解释性的,并认为作为文化研究的人类学也是解释性的,由此他也被称为“反思人类学”的最早实践者。


 烛幽之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翻译严重阻碍了阅读,照搬英文句法不作调整,中文不像中文,还有一堆见都没见过的怪词和别扭表达。越看越烦躁。
  •     整本书好多的括号,不仅是进一步详释还有自问自答和吐槽。格尔兹大话篓子——参上(´-ω-`)
  •     文采5星,翻译4星,内容2星,价格1星。第五章的第二部分“文化战争”是评论Sahlins-Obeysekere骂街战的(潜在结论:G>S>O)。没想到是第一个在豆瓣读过这本书的,呵呵。把那些浮夸的名词堆砌性举例去掉,这本书可以缩水一半。此外,还是一贯的从头到尾的黑列维-斯特劳斯。(还特地用了一整章来喷列维-斯特劳斯“独特性孕生于相对的封闭”这个联合国讲话上的观点)
  •     建议译本重新…… 建议以后格尔茨的书都出双语版的。
  •     吐槽文集(译者辛苦了,连注释里有中文版的书目都标注出来了
  •     第一篇,第三篇,第四篇,第六篇。
  •     还是读英文的比较能够感受到格尔茨的个人魅力
  •      被他的文体所吸引 从而忘记了他到底要说什么。
  •     有点“七十而从所欲”的调调,把规矩、条条和定义都翻转一遍,回到了人的无常、随机和际遇的点化。不过老爷子的长句太难读,老爷子的建议也太理想。正是,“看过很多经验,仍然写(做)不好民族志”。
  •     嘴炮弹药库
  •     人类学大咖
  •     希望译文不让人失望
  •     其实格尔茨代表了柏林墙倒塌之后的一代学者,对学科体系、学术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困惑。这代人用反思在困惑中挣扎前进,但在学科重建之后却陷入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的著作其实不太适合被当作对话的对象,除非是做学术史。
  •     最新动态的评论,非常受益。
  •     老G的碎碎念
  •     人类学为中心 从哲学角度来解读
  •     看不懂 不看了
  •     读起来比传统哲学的著作累。
  •     难以忍受这样的油腔滑调(不知原作是否就这样)
  •     作为一个“在粗糙的地面上行走”的人类学家,格尔茨回溯了他的学术生涯,反思了包括杜威、泰勒、库恩、詹姆士在内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的思想,同时,还以此照亮了多种边界模糊学科的深层问题。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已然不是这本书能够解决的,但是认真的面对并坦承的讨论,却让人神宁心安。
  •     搜狗对zhuyou的默认第一项是“猪油”。。。不过说回来,这文风真是“满手抹油”型的
  •     吐槽SAHINS和O神码神码,以及clliford?那个很有意思。。。
  •     翻译的很好 但是本身意思不大
  •     没有全部读完,3、8、9几乎未读。
  •     : B089.3/4924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