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情境中的结构观念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112175011
作者:沈伊瓦
页数:204页

书籍目录

1 绪论

2 文本情境

3 结构观念的文本简史

4 词与物:古代中国文本中的结构范畴

5 文本到文本:结构观念的“理性”成长

6 力与时间:结构事件的文本叙事

7 结语

附录A:结构观念研究的现状

附录B:"结构"的字形和语义分析

附录C:古代中国结构文本的情境特征——以《考工记》、《营造法式》为例

附录D:《农政全书》、《武备志》目录结构

附录E:对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新生结构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附录F:伯鲁乃列斯基传记(公元1480年)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对当前国内外被广泛讨论的20世纪末期以来建构思潮的另一种反思。

结构及其与建筑形式的关系是建构主义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文本则是当下结构观念传播的主导媒介。探讨“结构”这个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未经历过现代主义建筑洗礼的中国建筑设计实践是有益的补充。本书选择从结构观念的主观认知这一独特视角入手,解析认识结构的社会过程,以及其中作为思维媒介的文本发生作用的方式。借助独特视角反思现代学科体系背景下的建造观念,拓展建筑学对结构现象的理解,揭示其本来具有的社会性维度。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基本概念框架阐述、结构观念的文本简史以及三组典型结构观念的专题案例阐述。

本书可供建筑学研究者、从业建筑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文本情境中的结构观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到这本书时,我以为放错架了。不是研究文本结构的吗,应该在I区或者G区,怎么跑到Tu区,旁边都是建筑力学的啊。翻开看,直奔后记,不忘强调建筑学本体。悼念莫天伟老师。自己关注所谓建筑学问题,不过是因为距离生产理论的弄潮儿较近,也是时刻被人牵着鼻子走。学术史把这层皮剥开,赤裸裸,不免有些晃眼,残忍。开篇是葛兆光的一段话:真正绵延至今而且时时影响着今天的生活的,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两种东西。一是几千年来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一是几千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如果前者属于技术史,那么后者就只能属于思想史。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116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细部问题成为近20年来建筑论题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剖析建筑细部的重要性、概念的内涵和生成的逻辑,批判当代中国建筑细部的普遍匮乏。建筑师应该具备相应的细部设计能力则成为业界的共识。(说明了为什么傅筱的课那么火)近年相关期刊上的一系列专栏或文章,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建筑细部及其所属问题域的阶段性总结。如2013年下半年《时代建筑》和《新建筑》几乎同时推出了两个相关的主题专栏(都是2013年05期),“力的表达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由基本问题出发”,建构理论(tectonic)的主旨眧然。“由基本问题出发”关注的是建筑学科的“本体"。从主要的论题来看,建抅理论限定了论题的范围,并提供了主要的理论工具。整体上蕴含了一种学界的认同:建构理论是将当前视野收回至建筑学本体的有力工具。相对近期的某些其他论题,建构问题才是建筑学自身的问题。 李华《篇首语》冯果川《病态语境中的建筑学基本问题》张应鹏《另一个基本问题》http://www.cnki.com.cn/Journal/C-C5-XJZJ-2013-05.htm“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被确认力建筑学和建筑设计中最基本、核心的问题。这与《新建筑》策划者的定位及参与探讨者的响应几乎方向一致。但“建构”这一语汇及其理论系统隐身了,代之以结构形态和建筑形态与其关系的具体探讨,建筑设计与实践的案例分析取代思辨的理论探析成为主角。细部并没有被直接讨论,而是具体而微地被剖析。在这样的几组探讨中,细部并不是核心论题,但从中不难看出细部在当前理论界的内涵、关联概念系统及其所处的语义场。http://www.cnki.com.cn/Journal/C-C5-SDJZ-2013-05.htm《考工记》、《营造法式》与《梦溪笔谈》:前二者都是现代中国建筑界耳熟能详的古代建筑技术经典,同为古代的 “官方典籍”,但在历史中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差别很大。“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学术系统的等级制度,“经”与“史”都是关乎国家生死兴衰的重要文献。《考工记》依附《周礼》,而被划归经部,与《论语》、《诗经》等同侪,确保了历代士人的研习。《宋史·艺文志》把崇宁本《营造法式》归入子部术数类,与《杂相骨听声》《地理搜破穴决》等为伍,实用价值差得多的元祐本《营造法式》被归于史部的仪注类。《梦溪笔谈》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笔记,目录分类内容相互重叠,试错和比类、合乎神话传统的联想,没有差别地被使用。《营造法式》高度专业性,论述体系层次清晰,内涵外延无重叠交叉,呈现出树状结构,孤立而前卫。(钟晓青:疑《匠人》篇之于《考工记》,一如《考工记》之于《周礼》,皆有拼凑之嫌。 我觉得吧:政治史以文献为主,考古佐证,可以。建筑考古未必靠谱,非要从这些故纸堆里扒拉出中国古代建筑哲学思想,多是缘木求鱼,民族思想作祟,逃不出中西二元对立,一个个比对着来。半坡的小口尖底瓶用来汲水?现在看来多半不是。李约瑟科技史可以满足嘴炮,对科技发展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张十庆的木结构分类,现代结构体系下的中国古建筑分类,二者类比并不恰当:现代结构知识体系中,主导分类的是建筑材料、力学模型,据此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和承重墙(板壁)结构。前者利用木材点对点连接,形成近似铰接的框架整体,承受重力和外力,其线性材料主要承受弯矩、剪力和轴心压力。后者主要利用木材之间的全面接触,形成“墙体”承受压力。(前者穿斗和抬梁,后者夯土砖墙,但力学分析又指的是井干 )。张十庆依据建构思维发展的特征和文献实物,在现代结构参照系中把这两种结构类型命名为连架型和层叠型。(张先生前者穿斗,后者抬梁、井干)http://www.douban.com/note/520653039/早盛早衰:为什么结构在中国建筑语汇中失语?从来没有成为划分建筑体系的标准之一。或许因为大型木构架从连接到整体构成否过早成熟,榫卯原理在原始社会就已清楚,后代的发展只不过是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复杂和加工精细化,“间”的基本构架也是如此。火灾和人为破坏等外部原因成为木构架垮塌的主要原因。这使得决定建筑稳定性的结构问题沉入经验性的数字关系(模数:九尺五寸,九五之尊),结构成为不可知的知识,并且在建造组织快速方便的需求下不断简化,不可避免日趋于不合理(结构问题暴露出来)。文本系统从一开始就抛弃了建筑知识,决定了中国建筑的特殊走向。结构经济性:研究框架常常是以各式预设的理论框架梳理建筑结构的历史,如“生态建筑结构观”“理性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结构观”等等;或者并不预先确定,而是以貌似中立的姿态作选择性的描述。结论是建筑结构与建筑形式应一致且符合结构科学的推算,这样的结构具有较高的价值,反之则价值较低。目的在于为建筑师对结构形式的理解和接受提供一个合理的平台,为建筑的价值评判提供一个可能客观的标准。伽利略式的“结构效率”。根植于结构技术的抽象合理性,过于关注高层、大跨等追求技术极限的结构类型。与此相近的研究是用现代结构力学去分析古代建筑。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朱光亚的学生乐志《中国古代楼阁受力机制研究》王天《古代中国大木作静力初探》结构形态学:试图探讨一切空间构架理论的可能性,终极目标是结构的经济性和几何稳定性。富勒“Make more with less”,即同时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和空间最大化。结构形态学的出发点是广义的几何学,通过几何运算和模型操作建构抽象的空间体系。结构形态学的研究长期独立于结构科学,而与艺术形态学有所关联。图解静力学http://www.douban.com/doulist/2956787/基本就是这个方向,仍是可视化的几何形态,具象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加上材料力学,逻辑推导只是锦上添花。伯鲁乃列斯基的五分之一尖顶,康策特的桥,石上纯也的桌子,甚至卒姆托瓦尔斯浴场的悬臂屋顶。建构:建构文化价值体系的建立对具有地域特性的建造体系和工艺传统进行了肯定,这其中必然包括了对经验性建筑结构系统的批判性肯定,即认识到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可能有具体的技术措施和不同的价值体系。建构文化继承了以辛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建构理论,即继承了理性主义立场和对结构科学体系绝对客观性的默认。延续了森帕尔对建构三个层次的划分:技艺的内核、建筑秩序和对技术的表现、艺术的面罩。并具体化为对建筑结构类型的二元化分类:骨架体系和壁体体系,显然赋予骨架体系更高的价值评判,因为他认为骨架体系更“真实”,更能清晰地反应机构的受力状况,并把对结构的忠实放到该评价体系的顶点。文化研究:以孤立“点”现象,横向比较研究,单独使用往往只能解决一对一的局部问题,使文化现实和建筑结构呈现出一一映射的假象:不具有任何普遍性,也不可理性地分析。(表面现象相似,经不起推敲)沈MM的论文蛮有意思:《浅析建筑领域对结构观念的研究》 山西建筑 2009-07-20 《文本教育对结构观念的塑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新生结构观念调查》 华中建筑 2009-09-25 《文本类名中的中国古代结构观念探析——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为例》新建筑 2009-10-10 《<考工记>空间认知图景初探——以认知心理学、文字语言学为视角》建筑师 2010-08-20 《古代中国建筑技术的文本情境——以<考工记>、<营造法式>为例》南方建筑 2013-04-30 《细部的反思——当代中国建筑细部的话语与实践》 新建筑 2015-02-01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好神奇的一本书,结构观念,对建构/细部的反思,有一点史永高的东西。很好奇作者的知识结构。绪论开篇就是葛兆光的一段话。莫天伟指导下的博士论文。封面是富勒烯。
  •     序言和文献综述用很短的章节写清楚了很多事,用词精确想学习,案例分析很像剧本,人文分析结构的好方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