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也不写了?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32158942
作者:[法] 洛朗丝•柯赛
页数:140页

内容概要

洛朗丝•柯赛(Laurence Cossé, 1950- ),法国作家,1950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主要写作长篇和短篇小说,也写作剧本。她曾经是记者和文学评论员,任职于《巴黎日报》,还是法国文化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人,曾与塔可夫斯基、博尔赫斯等著名人物对谈。
洛朗丝•柯赛的作品大多由法国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有十余部长篇小说和三部短篇小说集,多部作品获得法国各类文学奖,2015年荣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以表彰她的所有创作。

书籍目录

1、话务员
2、一尊年轻的神
3、自由结合
4、跳水
5、弑兔
6、一件轻柔的蓝套衫
7、闲暇时光
8、历史之结
9、一位先生
10、肉食者
11、灵感

作者简介

《你们再也不写了?》是洛朗丝•柯赛出版于2006年的短篇小说集,获得法兰西学院短篇小说大奖。这本集子收录了十一篇小说,每篇都讲述同一个主题:写作的难度。当我们翻开那些大型出版社的目录,上面印着出版过的所有作家的名字,不禁会感到脊背一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名字已遭遗忘,这些作家中很有一些出版过一两部作品,随后就销声匿迹。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世间再无一人能记起他们曾写作,而他们又做了什么,变成什么模样?写作从未改变人生,也并未帮助任何人挣脱残缺不堪的人世境况。洛朗丝•柯赛以她的幽默感,记录下人类存在与命运那隐蔽的面容,辛酸但又感人,也富于冲击力,引入深思。
法兰西学院文学奖获奖女作家、短篇小说家洛朗丝•柯赛。
这是洛朗丝•柯赛的短篇小说集,荣获法兰西学院短篇小说奖。这十一篇小说讲述了同一个主题:写作的难度。我们为什么写作,又为什么不再写作?为什么有些作家出版一两本书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接下来得生活怎样?他们做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模样?这部短篇集像手术刀一般切入作家们的生活,娓娓道出一个个逗乐好笑又温馨感人的故事。


 你们再也不写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文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8月27日)2015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得主、1950年出生的法国作家洛朗丝·柯赛曾于1980年代在《巴黎日报》及“法国文化”电台做过十多年记者。她采访过尤瑟纳尔、博尔赫斯及塔可夫斯基等知名作家和导演。完全可以想象:此类采访中的一个标准问题便是探寻创作者原初的动机——“为什么写?” 相对地,洛朗丝·柯赛在200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你们再也不写了?》(中译本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里则用11个主题彼此相关的短篇小说探讨了问题的另一面——“为什么不再写?” 那些出版过一两本书的作家们,何以不再创作、或不再发表,他们的人生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没有标准的、统一的、可囊括归纳所有情形的简单答案。或许正因如此,写11个主题相关、但彼此独立的短篇小说比写一个长篇更明智。或照书中自传性成分最浓的《一尊年轻的神》的说法,它甚至“丝毫不能算是短篇小说,也一丁点儿不像十九世纪那种样式的‘故事’。(……)这一类文章的好处在于,成功与否无须考虑。短文本,去写就行,若是它们不赖,或是相当出色,写出一两篇足矣。” 文学奖的迷思《你们再也不写了?》开头第一篇《话务员》很可能就是这“一两篇足矣”之一。它不但是全书最出色的一篇,更为全书的现实主义风格定下了基调。“我有点儿难以起齿。”——故事从一个秋季重要文学奖项的颁奖礼得奖感言开始。然而,第三人称的叙事却并未直接聚焦于得奖者,而是仿佛用一个长镜头摇镜对准台下不同身份的来宾——从评委会成员到主席,从书评人到出版社老板——通过描述他们的内心活动,以镜像般的手段不断变换实际的叙事视角。仅仅数页,便绘就了一幅巴黎文学出版界的全景图。而获奖者的得奖感言穿插其中,步步为营地披露真相、推进叙事:原来得奖作品出自她的母亲、一名巴黎出版社的话务员之手。她的日常工作重复而无聊,但也因此有时间观察大厅里的众生相。“人们在厅里逗留,此处发生着一些事儿,一出出微型社会喜剧,也有一幕幕为时十秒的悲惨事件。” 这日复一日的生活,最终变成了那本得奖小说——生命即将告终的母亲把手稿藏在壁橱深处,而女儿决定化名将之出版。但母亲为什么没有将手稿交给编辑呢?这时,故事更进一层。洛朗丝·柯赛此时利用得奖者的大段发言来构建出另一层面的叙事声音,一个故事中的故事——原来,母亲的写作一直受一位已获出版界承认的知名女作家的鼓励,然而当她读过母亲的书稿后,却发表了这样的意见:“这是个相当动人的生活故事,要我说能感动读者。但我想为什么不对您讲真话,就像告知一个别的作者那样告诉您:‘这部文稿并无文学趣味。’”就这样,《话务员》点出了文学奖的迷思所在:文学的价值评判系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其对于创作者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唯一投反对票的评委眼中“平淡无奇,直露又简陋的语调”被另一位评论家视为“拥有一种罕见的粗粝,一种由贫困和厄运所锻造的利落”时,我们对于文学奖的评判系统及权力机制便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一尊年轻的神》延续了《话务员》中对于文学奖带出的对于价值评判的反思。二十五岁时便获得龚古尔奖的作家(“一尊年轻的神”)此后竟杳无音讯,最后发现他其实仍笔耕不辍,只是风格与抱负全盘变化:他有了全新的文学价值观,但出版社编辑却不愿意出了。写作与现实写作能改变现实生活吗?或者,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吗?又或者,写作并不具有这样的实际功用,而只是“有助于理解自身”?——写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贯穿整本书的重要线索。《一位先生》的主人公是一位正为写作苦恼的作家。当女儿告诉他公寓入口处“有位先生,情况糟透”时,他被那位无家可归者的形象攫住了。“应该没法重新投入写作了”,他想。于是他为流浪汉提供了食物并报了警。什么也没干的白天过后,作家陷入了对写作本身的思考,“写作已那么艰难,倘若讲其一无所用,岂不更糟,写作对任何人来讲,皆无益,甚至对于写作者也一样……” 这些透着寒意的思考,明确地坦白了写作对于影响现实的有限作用——它无法解决那些具有紧迫性的问题。《杀兔》、《肉食者》及《灵感》三篇则分析了现实生活是如何成为写作的素材、或激发写作灵感的。《杀兔》最为戏谑:会考失败的少年来到乡村度假,亲手捕杀了一只兔子后,按食谱亲自烹饪,结果整锅都烧焦了。然而,失败的现实却让身为作家的母亲眼睛一亮,因为这正是她寻找、等待的伟大主题:“正是生活本身:一个辉煌的开端,一切希望,一切勇气,投入,劳作,固执,坚韧。又为了什么?永远是因为某样事情,像这茬儿,或多或少是因为失败。” 在《肉食者》里,洛朗丝·柯赛把话讲得更明确:“作家是些怪物,一些以活人为养料的肉食者。”主人公发誓,只要那发生意外的孩子能活下来,他这辈子就不再写一行字。《灵感》里罹患癌症的女主角,则希望自己有时间写下一切所想,那些“日常意义上的不幸”。这三个短篇都似乎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现实越糟糕,反而就越能成为写作的素材,激发写作的灵感。在《闲暇时光》里,基于现实生活的写作成为了对于自我境况的精准分析。身为“一家之母”的女作家每天必须排除干扰,坐在九十一岁、已神志不清的公公面前写作,因为老人无法忍受孤独,需要女性伴侣。当她把这一切写成小说后,编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小说——也便是作者真实生活——的问题,“忘掉这个恶心的老家伙。删除他!让她过自己的生活,爱她所爱。”媒体与家庭作家们也经常受困于媒体或家庭。在全书最紧凑、也最具反讽意味的《一件轻柔的蓝套衫》中,读书节目主持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与刚获得重要文学奖、但对媒体操作方式心生倦怠的作家间的关系充满了张力。前者试图重现书中描述的场景,但作家却不断强调“叙述者和我本人是两码事儿”。而当主持人要求作家重现书中被抛弃者的感人段落时——拿起一件蓝套衫,试图找回她的气味——作家拂袖而去。“作家都是疯子。多少有些疯癫,也算精神不正常。他们要是正常,才不写呢。” 在《跳水》和《历史之结》中,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事件成了作家的心结——前者的主人公为了获得文学大奖,而未阻止报社发表攻击外祖父的文章,因而备受内疚感的折磨,弃笔转而从事跳水表演;后者则通过父子关系追溯主人公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逃避同他人的关系,他“恐惧一切关系,任何现实都令其生畏”。仿佛拼图般,洛朗丝·柯赛藉由这十一个短篇搭建起一幅当代法国文学界的全景图。虽然每一篇在主题上略有侧重,但却皆是对于“写作”或“不再写”之动机的反思。另一方面,洛朗丝·柯赛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极为现实主义的基调,她善于用短句通过细节勾勒出更广阔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在对于写作本身的思考之中纳入对于社会及人性的描摹,就好像文学出版界并非整本书的界限,而更像一面镜子,一如写作与现实之间的互文。有一本书或许可以与《你们再也不写了?》对照着读:同样生于1950年的法国作家安东尼·佛楼定曾于2010年同样写了一本以作家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书名就叫《作家们》(中译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佛楼定笔下的作家们与洛朗丝·柯赛笔下的完全不同,他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更陌生也更诡异的世界里。佛楼定的叙事声音也与现实主义相去甚远,甚至,这位爱更换笔名的作家让人觉得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作者。最有趣的是,书中也有一篇以文学奖颁奖礼的获奖感言为主题的短篇《感谢》——“感谢雪娃·杜汉纳,她在道别晚会上,在我完全没料想到的时候,在我面前脱光,还好意地鼓励我也照着做,之后才指给我看去801房的路,并且陪我进入房间。《明天,水濑》的第十六章若没有这次邂逅的温存就不可能写成。” 类似画风的感谢词延续了整整18页,但谁敢断言这戏仿不是接近现实的曲径呢。
  •     写作某种程度上就像建筑。——我们不知道的是,一个作家,在他的的内心中留下了多少座还没有竣工的烂尾楼?留下多少座水晶宫?留下多少座被遗弃的花园?留下多少座爆破现场?我猜想,这一定是一副凌乱、壮观、兴旺又荒凉的景象,就像今日的中国。作家也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大兴土木,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为止。作家数量庞大,但其中的绝大所数人,一辈子只出版一两本书,就像点缀在荒废工地上的几间小屋。我们会好奇:怎么,他们再也不写了?他们后来干嘛去了?最近在读法国小说家洛朗斯·柯赛的短篇小说集《你们再也不写了?》,十一个短篇都在讲述同一个主题:写作的难度。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都是形形色色的作家,有的籍籍无名四处为出版碰壁,有的年少成名如今却江郎才尽,有的被生活琐事缠绕无法安心写作,有的生活优渥却又毫无灵感,总之,每个作家都有停止写作的理由。这十一位作家主人公,恰似童话《野天鹅》里的十一位被施了诅咒的王子,失却了言语,只能在喑哑的黄昏中飞翔。洛朗斯·柯赛的文笔轻松明快(不过翻译的语句节奏有点问题,读起来有些别扭),个别地方还透露出一丝黑色幽默。这本集子里,我个人推荐第一篇《话务员》。它讲的是一家出版社的话务员,她其貌不扬,平凡无奇,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单调乏味的工作,只因偶然受到一位女作家无心的鼓励,以女作家为榜样,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但当话务员把完成的小说拿给女作家看时,却只得到嘲讽,于是话务员把小说雪藏起来,从起封笔,直到她去世后,她的女儿把这部小说出版,却赢得了评论界的好评。洛朗斯·柯赛的小说情节松散,善于白描,注意小说本身的叙述技巧。《话务员》一开场讲的是话务员的遗作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文学奖,女儿冒名领奖发表感言,一群出版社编辑列坐其旁,女儿每说一句话,这些编辑各自有一番心理活动,女儿的发言和编辑的心理交替叙事,用这种十分巧妙的对比,表现了在女儿眼中热爱写作、在编辑眼中平庸渺小的话务员的双重形象,在女儿看来,母亲的作品能否获奖并不重要,因为这些文字就是她的生活,她为此废寝忘食,“执意把夜晚时光填入虚空”,它是她存在的纪念。但是在文学专家眼中,它没有“文学趣味”、“只露又简陋”、“看不出一点儿手法”。——二者的差异,是否蕴含着作者对文学专家们的揶揄呢?在《闲暇时光》里,女作家写作的同时,还要照顾老年痴呆的公公,生活不自觉地侵入了她的小说中,公公化身为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无处不在”又对情节毫无帮助,最终拖垮了小说。文本与生活的相互映射,使作品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二重奏。我们可以在此明显感到到洛朗斯·柯赛的技巧性。另一个我比较喜欢的故事是《一件轻柔的蓝衬衫》,讲的是一个电视读书栏目的制片人,为一位文学奖作家争取到专题机会,但她好心办坏事,在拍摄过程中,二者发生了一连串的误会和难堪,最后作家气愤不过,甩手走人。这是一场文学与媒体的啼笑皆非的联姻。制片人:您经过我们身旁,不要看摄影机。您得忧郁些。作家:为什么忧郁?制片人:当然您也可以在镜头前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但我向您保证,读者若这么看到,会觉得影片有些违和。制片人为了节目效果,让作家坐在长椅上,嗅自己的蓝衬衫,找回分开的爱人的气味,作家终于被这一滑稽可笑的要求激怒,“弹簧一般”站起,大步离开,制作人生气地说:“我见怪不怪啦...作家都是疯子,多少有些疯癫,也算精神不正常。他们要是正常,才不写呢。”我读到这里只好苦笑,萨特认为,投身写作是因为患上了一种痴迷文学的神经官能症,换句话说,作家真是一群精神病呢。最后介绍一篇《肉食者》,故事中的作家常年写作,远离社会,最终灵感枯竭,于是参加了一个根本不怎么熟悉的人的婚礼,只是为了从婚礼上搜索一点素材,他置身婚礼,却宛如旁人,就像在看戏,婚宴其间,一个小孩不慎跌入水中溺亡,作家却依然只想到自己的小说,他因此感受到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冷漠,自责说:“作家是些怪物,一些以活人为养料的肉食者。”写什么,为谁而写,怎么写,这三个问题是每个写作者安身立命的大问题。我曾在《我该写什么》这篇文章里说:》就像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说的:“我把它写在纸上,然后心里的幽灵就不那么疼了。”所有科学的心灵治疗的首要条件就是患者的坦诚。只有通过这种深刻的反省,写作才能真正进入我一直刻意回避的重大问题的核心区,才能真正平复我一直反复躁动着的写作冲动——那种渴望突破潜意识表达的实质——生命的激情所在。如果这种激情消失了,作家的创作就会枯竭。但是反过来说,无法平复这种生命激情的写作,也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价值的写作——无病呻吟和隔靴搔痒罢了。每次写作,都应是一次干净的了断。我以为,这就是公主为野天鹅们编制的、能解除写作诅咒的那件毛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家是一群普通的怪物,写作是一种情绪、仪式和生活方式。
  •     关于写作的阴暗面。喜欢它拒绝标榜写作的高尚:为什么而写作?为逃避,为复仇,等等。为什么再也不写?因为写作的危险,因为写作的无能为力,等等。这短篇集的好看不是那种显而易见的“好看”,它写了很多创作者可能拥有却羞于承认的想法,既微妙又畅快地流露出对于写作的真知灼见,让人佩服。
  •     喜欢“话务员”。
  •     一家日报的文化部,就是一方浮夸巴黎的黄金观测台
  •     259「是的他們不再寫作去賣烤串了」
  •     比较独特的题材,都是写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大部分默默无闻的作者,也许可以作为自己的参照。
  •     11个短篇写了11个写作的男女,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少年成名,除了写作,他们在人生中当然还有别的身份:不起眼的小职员、单亲妈妈、不称职的儿子…他们很可能生活在你我身边,也可能就是你我。
  •     可读性略差,属于在我看过的短经典里面最差的一本(翻译有一定的错但不是绝对)。本身梗比较吸引人眼球,但很可惜掌控笔力不足。前面的两篇有种教条式的鼓励写作,后面的刻意描述生活(并且很常见)来试图说明些什么——但很无聊,老生常谈的玩意儿。另外故事也不好笑,也不温馨,就是无聊。有点想到美洲纳粹文学(尤其最后一篇),甚至奈瓦尔《幻象集》后面附上的作者生平录。当然题材和内容并不一样,就是想想笔力差距还是蛮可怕的。这里面的每一篇都让我无法产生共鸣。
  •     译者中文不太行……?第一面就,“[一个][大同小异]的奖”,…… || 不过也还就开头给我这个感觉,后面都很流畅,译注给的很贴心,文中讲到巴黎区域方位,没有译注真的要错失内容。|| 尤其喜欢《跳水》、《杀兔》、《肉食者》
  •     其实里面并没有一篇叫你们再也不写了,这十一个短篇,从不同角度写到了写作的难度,那些曾经写过一两部作品而后消声灭迹的人,翻译很一般
  •     法国的包包,衣服,香水,书,都有一个特色:风格独特。香奈儿说过:流行易逝,风格永存。请不要抱怨它很难读,因为比难读更难的,是难写这件事。
  •     文學人生的虛枉。
  •     有趣的故事,尤其喜欢《杀兔》
  •     最近完全浪费钱的一次购物。索性文笔差到没让我浪费多少时间。阅读时恍惚的状态超过了普鲁斯特。并和普鲁斯特背道而驰了太久,太久。简单的说,外国的辣鸡。
  •     2016-150
  •     翻译有些港台腔,一些儿话音的用法不太正常。
  •     还是不吞这种赘肉的肥苍蝇了……
  •     翻译很奇怪,没法读出来。另外,这是个女作家。
  •     特别细碎,不喜欢
  •     前两个故事还不错。
  •     不知是作者的语言风格如此,还是翻译问题,作品的韵律让人难受,个别处完全不符合中文的表达形式…
  •     可以的!
  •     “短经典系列”终成体系,它们提醒读者,短篇小说在当下虽然不如长篇流行,却是小说创作中最见功力的一种形式,因为它需要更高维度的思想提炼、更精准的人物展示,以及在短小的空间内容纳一个创造性结构的可能性。本部短篇小说集,主要是写“小说家”的人生,11个短篇从多维的角度呈现了身为一个个小说家或精神颓废、或创造力枯窘、或高度敏感、或腹诽怨尤、或战战兢兢面临人生深渊。作者赋予了众多人物丰富的性格,并以出色的结尾来完成对叙述主线的颠覆。可惜的是,原创性欠缺了一些。
  •     土鳖版《巴托比症候群》,拿短篇来做比较的话,丰塞卡那篇《一个青年作家的辛酸》完全可以把这位与其关心别人写不写还不如自己趁早封笔免得浪费纸张的【法兰西学院文学奖获奖女作家】轰成渣渣嘛~
  •     罗列了种种情形。
  •     罢写的好多种可能性:)
  •     “作家是些怪物,一些以活人为养料的肉食者。”译者简直太可怕了,无处不在的干涉,读的人心头火起
  •     近来在读《巴黎评论》,与书中采访的那些“成功”作家相比,这本主要在描述普通作家的一些生活片段。前面有几篇还有点意思(喜欢话务员、杀兔和蓝套衫),其他的看的不明所以,也可能是因为翻译太过生硬了吧。
  •     作家是些怪物,他发现,一些以活人为养料的食肉者。
  •     也就是書名和內容簡介稍稍吸引人一點。
  •     以写作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挺有趣的。有点门罗的感觉。翻译有些用力过猛,影响了阅读感受,不过也没有办法,谁刚开始翻译时都会有点用力过猛。
  •     十一个短篇都在讲述同一个主题:写作的难度。文字细碎却很有特点。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写作者和读者。
  •     写作需要执着,甚至是偏执。当人们看到书时,想过作者创作的场景吗?灵感的若隐若现,捉摸不定,该是多么苦恼。多少人想要中途放弃这无用的事业,回到现实,去真正关心曾经忽视和无法拯救的人,可他们真的能不顾一切抛下吗? 直观来说可读性不太强,总感觉杂乱的东西有些多了,翻译语言也不太生动。
  •     全看名气
  •     大抵都是在写作和人生中遇到的困境吧,常常感受到这种困境,有时觉得写东西真是很无意义的事情
  •     Boring
  •     译得不好
  •     作家都是固执又可爱的怪物
  •     切入点不错,但是总体一般吧
  •     满足了我长久以来对生活方式的“低俗”趣味,一种法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伪善做派 :)
  •     特别喜欢《话务员》以及《杀兔》这两篇,一度燃起我想写短篇小说的火。
  •     翻译有些半生不熟的是怎么回事?总体读起来口感还不错,段末大量的短句读到后面还是有点腻了。写作的难度确实各有各的不同,比较喜欢《杀兔》和《肉食者》
  •     在每个短篇里,总会发现「书写」带来的压迫感,「写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对现在的网络文学,快餐式的消费,真正执着写作的人很少很少,而且写作的难度对写作者来说像是一场手术,把身体里饱满的东西抽出来,变成文学语言。柯赛女士写得还可以。
  •     写作太脆弱了,你得小心呵护、全神贯注地为它打造一个保护区。但就算是这样殚精竭虑,也可能因为生活里的一些其他的事情戛然而止,有表达的欲望和能力又怎么样,出版社可是要经营的。你得呕心沥血,很可能只是他们眼中的又一堆难以入眼的字符。
  •     「写作算是一把蹩脚的冲锋枪」?
  •     《杀兔》及其之后的篇目都是佳作。读到一半明白我的期待并不是为了了解作家的生活状态,而是希望从中能映照出我自己。“作家都是疯子,因此他们才写作”
  •     无痛的写法,却是某种解药。
  •     翻译尚可,有几篇还是挺好的。
  •     这翻译真是绝了 语序都不知道换一换
  •     写作的确是很艰难的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