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為已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9629965075
作者:李弘祺
页数:740页

内容概要

李弘祺,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過去三十多年間專研中國的教育史,從宋代開始,而及於整個傳統中國,先後以英文及中文出版多本有關中國教育的著作,日本關西大學《泊園》稱譽他為「活躍於當今世界治中國教育及科舉史之第一人者」。

作者简介

李教授這本新著論述中國的傳統教育制度,對於私人講學、考試選才、中央到地方各級學校的建立,書院的興盛,以及大眾教育,都巨細靡遺。在教育思想方面,李教授一方面論及儒家經學在教育上的深遠影響,是權威人格與保守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則強調道學思想擺脫威權和科舉,培養自我的重視。同時也論及佛教與儒家教育的互動。在教育的實際運作方面,論述識字、家庭教育、技術教育、平民教育、課程的演變,以至學生的生活和學生運動等等。 ──(陶晉生,中央研究院士)


 學以為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幾年前有同事借我一本叫《童年憶往》的書,介紹古時中國的蒙學教育。當時沒有完成這書,但卻讓我注意到/意覺到今時今日的現代教育不是‘從來如此’,而埋下了我有興趣以往的教育究竟是如何的。﹣這一本書份量十足,當中涉及很多對古代中國的知識(不管是政治史卜的還是文學的還是哲學概念的)都遠超我的認識,老實說讀來不乏困難之處,比如介紹漢代經學、宋明理學等我真的只能囫圇吞棗。加之有時針對一些重要的概念時作者會引述原著(如論語、朱子等),而我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大大影響了我去理解作者論述的程度,深以為憾。﹣儘管如此,讀這書讓我有機會概覽了中國的教育思想史,科舉(以及科舉以前選賢的機制)的歴史,學校教育的歴史等,都是大大豐富了我的知識。雖然在閱讀過程中不無困難,也多次有想放棄的想法,但慶幸堅持下來還是有不少得著。﹣又,如不是想要具體的史料而只是一看作者的觀點,書中的附錄以及序言都有十分清晰的闡述。﹣書中不少論點令我很有啟發。包括中國學述史很重類比法,很有歴史感但不重邏輯、歸納等;關於正統的理解的形成,特別是‘正統朝代’的說法實在大大制約/模塑了我們的思考模式;漢代、宋代的學生運動,尤其是在皇帝前下跪的傳統(以及宋代後到八九時又出現的下跪場景);晚明時中國與西學思想界的異同及互動,特別是那種道德感的追尋與差不多的資本主義前期的社會狀態。可惜我的知識太有限,無法理解得更多。﹣書中談到知識份子之進(儒)退(佛道),在‘學以為己’的理想與功名、影響政治/社會發展現實間的拉扯,令我某程度上覺得我們真的仍深受中國傳統的影響。﹣李教授的參考資料十分豐富,除了古籍外,亦大量引用了日本、國際漢學家的研究。兩地的學術研究當然也包含其中,真的是‘學庫五車’。想要研究這題目的人,在參考資料中應該可以有豐富的收穫。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教育史这样庞大并且陈旧的题目,要做到主线清晰、有所自得得多难,暂时只挑了明代相关的章节来看,像科举时代里士人出于“学以为己”的理想自觉作出思想上的疏离这样的观点,无疑会让人印象深刻。
  •     部分读过。这本书是作者采用比较视野对教育史做出的诠释,作者出过宋代教育研究的专著,特别对宋代教育相关的阐述关注了下。
  •     粗略翻过,无力评价!
  •     制度史(尤其是科举和学校)材料非常丰富,作者自己观点也常常精妙地收束全段。佛教对书院和对讲学的影响是wonderful point(联想基督教讲道与希腊教育的冲突更有趣味)思想史部分略显飘忽(尤其是对孔子以外的先秦诸子),有一种“这也可以写进教育思想史”的感觉不过也不算缺点。学生与学生运动部分略弱,教学知识史让后半部分不致过于fatiguant. 附录体现本书宏大构思,仍然需要细细品味。
  •     读过思想史一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