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此时,何时?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13567468
作者:[意大利] 普里莫·莱维
页数:319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扳手》(The Monkey’s Wrench)、《被淹没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等。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对他而言,幸存者牢记过去,是一种责任。
【译者简介】
翁海贞,译作另有《美,始于怀念》《讲故事的人》《T.S.斯比维特作品集》。

书籍目录

导读 普里莫•莱维:一种鉴赏
一九四三年•七月
一九四三年•七月至八月
一九四三年•八月至十一月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四年•一月
一九四四年•一月至五月
一九四四年•五月
一九四四年•六月至七月
一九四四年•七月至八月
一九四四年•九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一九四五年•一月至二月
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七月
一九四五年•七月至八月
作者后记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一曲关于人类精神的力量和才智的颂歌
◆《若非此时,何时?》是普里莫•莱维唯一一部虚构作品,获意大利最高荣誉文学奖,同名电影《若非此时,何时?》由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库斯图里卡执导,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流亡中的人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自觉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尽管这个文明几乎不为意大利人所知,又差点儿被纳粹连根铲除。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依然深知自己的尊严所在。
我欲向那些犹太人致敬,无论寥寥数人或人数众多,他们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奋斗里重新找到尊严和自由。
——普里莫•莱维
【媒体、学者推荐】
以二十世纪文学巨擘的精神毅力和镇静头脑,这个瘦弱的、恭顺的、谦卑的化学家系统地回忆了德国的人间炼狱,他稳步细致地推进,之后用明晰、朴素的散文语言让那段经历为世人所了解。
——菲利普•罗斯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
怎么让年轻人了解纳粹大屠杀,让他们读读普里莫•莱维的书。
——《华尔街日报》
如果一位化学家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上帝帮帮那些作家们吧。
——《卫报》
普里莫•莱维是伟大的大屠杀回忆录作家……也是我们时代文字杰出、优雅而动人的作家之一。
——《新共和》
他将欧洲犹太人的两极生活放在一起作对比,莱维先生的小说形成了一种无可抵挡的、史诗般的气质,这成就了他最好的作品。莱维又一次呈现了我们在他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的特点——对全人类的悲悯。
——《纽约时报》
普里莫•莱维是那种罕见的人物。他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书写他的经历的同时,又能保持一种平衡和协调感……随着他的叙述,历史的真相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
——《旧金山纪事报》
莱维让我们感到一个人不仅要作为受害者活下来,更要作为一个“必须追求卓越和知识的人”
去争取生存的权利。不能读懂这部作品就好比任由人类经验的长河流向遗忘。
——《芝加哥论坛报》
尽管他书写的是痛苦和悲惨,但莱维用作家的技巧让事物变得清晰,并一一呈现了他所见到的事实。最后的结果是,他的书能让读者更理性地去思考暴虐。

——《大众读者》
一位杰出的作家已经出现,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他的正直、他的尊严、他的人性,以及他那严格的标准。
——H•斯图尔特•休斯《纽约时报》
他是我们的但丁。他的三部曲(《活在奥斯维辛》《再度觉醒》《缓刑时刻》)是一部现代的伟大著作。
——休•尼桑森《今日美国》
恰巧他并非一个喜怒无常的作家。如果你偏爱奥斯汀式的主人公,又不爱平常艺术家抑郁、不安以及由此带来的贫穷,他会是对你胃口的浪漫英雄。普利莫•莱维的大屠杀回忆录是20世纪顶尖的文学作品,但他最伟大的作品却是他本人。
——莫娜•辛普森 《美国大西洋月刊》
普里莫•莱维不仅仅是一个大屠杀幸存者或者一个“了不起的大屠杀作家”。他是一个坚持公义的人。一些人杀戮无辜,却仍要说这罪恶存在于所有地方和所有文化,莱维在用他锋利的言语与之对抗。
——卡林•罗马诺 《纪事报》
普利莫•莱维将语言交还于我们,正如他在暴虐的角落与缝隙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自由一样。他的幸存让我们得以在屋顶上高喊:“永不重来!”
——保罗•奥布莱恩 《社会主义评论》


 若非此时,何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列昂尼德纵身跃起,自杀一般往德国人枪口上撞去的时候,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骤然消失了,空空荡荡的。我们习惯了最先出场的人物,会陪伴我们走完故事最后一段旅程。当他中途离去,尤其是这般仓促决绝地离去,便觉得,为何世间让他再无依恋?为何作者让他就此告别?而放在普里莫·莱维自己的情境里,这个问题应该倒转过来问:为何世间还有依恋、我要苟活于人世?因为莱维是奥斯威辛的幸存者。阿多诺说过,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诗歌是不可能存在的。他的意思,是面对人类此前从未有过的如此暴行,诗歌已经失去了表达的能力,不足以承载如此沉重的主题。当然,我们知道,仍有许多人,包括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如保罗·策兰,如普里莫·莱维,在战后写下许多诗歌和文学作品,力图展现这种沉重、残酷、对人性的拷问和幸存者内心的苦痛与挣扎。在面对上帝也要陷入沉默的罪恶之时,文学与诗意并没有如阿多诺所说的那样俯首无语,而是顽强地在灾难过后的不毛之地生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经历了太多死亡之后,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愈益模糊。在经历了太多痛苦之后,生已不再令人留恋。在这种情况下,跨越这道界限变得容易了,黑暗无时无刻不在侵蚀内心,人们要抓住每一个可能带来亮光的希望,当这亮光消逝,留下的是更深的黑暗。列昂尼德纵身赴死,生无可恋。走出集中营的莱维和保罗·策兰,在1945年已经死了,但他们还要告诉人们那黑暗有多黑暗,把他们的那一跃留到了后来。莱维走出奥斯威辛之后,不仅写了关于集中营的回忆录三部曲,也写了诗,还有其他作品,包括这部唯一的长篇虚构作品《若非此时,何时?》。如果说在其他作品里,莱维并没有刻意强调自身犹太人的一面,因为他的冷静和克制,也因为他认为奥斯威辛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炼狱,而是所有人类的惨痛记忆,那么本书则表现出莱维作为犹太人的一种自觉意识。他从犹太人的视角来写一支东欧犹太人武工队在二战末期的长途跋涉,这个故事框架颇像摩西带领以色列先民走出埃及、寻找应许之地的跋涉经历,带有致敬的意味。当然,放在二战的背景下,各种纷纭的主题在这个长征之中都得以呈现。比如东欧各国犹太人的不同生存状态和在二战中遭受的各种苦难,比如东欧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每个个体在经历了自身的无比惨痛之后,如何继续生存、甚至如何自处的问题。在这支犹太人武工队中,每个人都有一段惨痛的过往。门德尔一再想起村里的大屠杀与丽芙柯的脸,列昂尼德闪烁其词的经历透出的是苏联集权体制下犹太人的艰难处境,其他的大多数人是德军围困下的犹太人聚居区的幸存者,经历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暗无天日的躲藏,也有基大利这样从聚居区开始拿起武器反抗德国人的战士。在这里,我们看到,他们的苦痛是个人的,也是犹太民族的,是作为犹太人的这个身份让他们蒙受苦难和羞耻。这是一个相当吊诡的情境。他们来自不同国家,说不同的语言,职业、家庭出身各不相同,甚至信仰也各不相同,如“犹太人民族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宗教正统、无政府平等主义、托尔斯泰式的回归土地”。与这些差异相比较,同属于犹太人这个共性似乎不那么重要,可恰恰是这个共同点成了他们的苦难的根源,这是为什么?同样是犹太人的弗洛伊德提出过一个概念,“微小差异的自恋”,用来形容这种看似微小的差异引发的强烈敌意。彼此之间的差异越是微小,越是要将这种差异看作是重大的、不容置疑的,越是要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反犹的一个理由,是犹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语言,自成一个圈子,将自己与东道国的主体民族“隔绝”。然而犹太人的这种做法并非独此一家,而且已经延续了千年,为什么直到二战时才爆发如此大规模的屠犹行为?事实上,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不是“隔绝”而是“同化”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反犹行为。越是积极地融入,与当地主体民族的差异越是缩小,引发的担忧就越是强烈。正是战前犹太人的积极融入,让希特勒将犹太人的同化视为是对雅利安血统的“污染”,由此才将屠犹视为一种生物上的“净化”。所以,不论是“隔绝”,还是“同化”,都不是问题之所在。另一方面,当受害者被剥夺了其他所有个性化的东西,只剩下犹太人身份的时候,他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求助于这个身份归属。犹太人武工队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坚持到底,依靠的是犹太人身份这个共同的联结。在颠沛流离中,到巴勒斯坦去,成了这些人的共同信念。这正是民族主义的吊诡之处。一个民族的认同,事实上不是说人们对本民族的身份有多认可,而是因为有一个外部的威胁存在,一个对立的民族的存在。外在的威胁越是强劲,自己的凝聚力就越是坚韧。二战前后犹太复国主义的强劲发展,就是一个明证。不过,单纯的民族认同,在战时也许能够提供强烈的凝聚力,但要让人们产生足够对抗人世间黑暗和内心惨痛过往的勇气,仍然有赖于丰富个体性和人性的支撑。所以我们看到,莱维的书写力图展现每个人的不同面相,基大利的热情,列昂尼德的孤独封闭,琳的傲气和坚韧。长途跋涉中武工队的各种经历,无疑也有莱维自己在战后流浪经历的影子,真实地再现了战争末期各种身份的人们惶恐不安地寻找安全归宿的样态。这其中,黑罗柯尔之死和他们对德累斯顿郊外难民的复仇,我觉得是本书最为精彩的一笔,它最为准确地反映了战后人们的状态,伊恩·布鲁玛在《零年1945》中的所有主题都在这个小片段中呈现出来:战败者的惊惶、饥饿、复仇、回家、被加剧的而不是削弱的民族对立,以及不因战争结束而退去的残酷。莱维这本书和他的其他作品,显然是比《零年1945》更为丰满、更为有力的叙事,颇可参照阅读。当然,与莱维的回忆录作品相比,本书的表现力略显苍白,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总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波兰人埃德克中尉对自己祖国的诉说和对战后可能前景的展望,虽然说真实呈现了波兰的历史处境,但展望过于清醒,难免有后见之明的感觉。埃德克不像一个战争中的波兰抵抗军人,倒像是个洞察一切的历史学家,一个波兰前世今生的符号象征。莱维过于急切地想在这个文本中展现宏大繁多的历史主题,人物形象的血肉因而遭到了削弱,他想呈现出的多样性也因此而受到了损害。所以,如果说本书仍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的话,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人物形象,而是来自历史本身,来自宏大历史与卑微人物之间不成比例的强烈对照。2016年3月7日(《若非此时,何时?》,普里莫·莱维著,翁海贞译,三辉图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1月。)
  •     在所有作家所描述的所有战争的场面中,我们体会过太多的痛苦与无望,那些或直接面对或间接讲述的杀戮与摧毁,刺激着读者每一根脆弱的神经,难得读到如《若非此时,何时?》一般平静淡漠的战争小说,却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一种更加沉重的压力。作者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绕过正面交火的战场,去到战场广阔后方一片片支离破碎的土地上,那里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波兰人、俄罗斯人、犹太人,或者是难民、战士、流寇,也可能是老人、鳏夫、孩子,他们因为不同的目的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群体,流动着、变化着也向前着,在这里生存显然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但同时,还有另一种关乎人类感情的东西——尊严以及对于民族的情感——在若隐若现,且与生存交缠向前,偶尔甚至占据上风,所以才有了基大利的小提琴乐曲,铁道沿线电缆塔上的南瓜,才有浪漫神秘的“沼泽共和国”,以及在战争中结成的深情厚谊,整本书最令人感动纠结之处就是创作武工队队歌的马丁与德国士兵的故事,对于艺术的热爱,彼此的惺惺相惜,却一次又一次被敌对关系所斩断,读来令人心痛愤懑,但是毕竟那首乐曲终于得到流传,“如果我不为我,那么谁来为我?如果我只为我,那么我算什么?若非此时,何时?”这贯穿故事始终的句子带有一种决绝、舍我其谁的力量,就像武工队队员那不屈服的勇气一样。似乎普里莫•莱维下定了决心想要在自己的书里回避战争,尽管门德尔以被毁灭的村庄开始这个故事,他们间或也会加入一场战斗,但是在这里,却能感觉到战争远远不是主角,人类所形成的偏见与约定俗成才是,就像基大利在一次战斗中所说:“你们已经打了五年战争,我们呢,已经打了三千年。”身为犹太人,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前线与作战,要面对太多的凶险与恶意,一个犹太女孩,没有死于集中营与战争,却死于和平时期德国人的挑衅与谋杀,这是一个最为悲伤的寓言,或许战争真的结束了,但是也许之后会有另外一场战争,或许没有硝烟的种族偏见的战争一直不会平息,而这种战争无疑更加磨折人们的心志,取而代之的是空虚、疲乏与绝望,甚至是连绵的战火。作者用近乎平静的语气以及高超的技巧,让人难以相信这仅是一段虚构的故事,整个故事如此浪漫凄楚,却又真实的可怕,故事的结尾,伴随着原子弹的爆炸,在战争中孕育的婴儿终于来到这个世间,这似乎带有明显的寓意与希望,生命就像种子,即使再艰难的困境,再痛苦的折磨,再漫长无止境的战争,依然无法抵挡生的力量,对于生命的渴望,以及对于彼此的拯救。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xOTc4Mw==&mid=402627429&idx=2&sn=ca014e5ac602711a083cc6612c008d3d&scene=0#wechat_redirect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莱维又一本
  •     我想我是门德尔吧!
  •     苦难是萦绕在犹太人身边的幽魂。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见证人,莱维有一万个理由来控诉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时代。但是这本书里他用一次近乎朝圣般的旅程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为了追寻尊严和自由而迸发出的力量。翻译有些瑕疵,瑕不掩瑜吧。
  •     严肃小说也能写得好看,痛苦也能写得平静幽默。二战时犹太武工队的生活是最真实的冒险。点到为止的宗教戒律及人性善恶讨论,结尾是意大利人的自嘲。库斯图里卡按这个本子能拍出《地下》那样的神作。
  •     慢慢和书中人物走过半个欧洲的路
  •     评分那么高,觉得一般般,个人觉得
  •     如果我不为我,那么谁来为我?如果我只为我,那么我算什么?人算什么,竟得顾念!
  •     平实的语言却不失幽默感动。
  •     只愿世界和平。
  •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有些人为家而战,有些人战了也没有家,世界没有那么多公平,只有勇敢前进才可能有出路。
  •     不是一口气读完的,有一点完成任务的感觉。可能不太适合其他国家的表达方式。
  •     犹太人的长征
  •     很意外看到的一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巧的与二战、犹太人、东线战事、俄罗斯与波兰有关的小说,当然说小巧是与鸿篇巨制相比的,而绝不是说题材~另一个题材和视角,看到犹太人在二战时的某部分处境,会更理解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家园~翻译不赖~
  •     可以看看,书写的不错,期待电影。
  •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若非这条路,哪条路?若非此时,何时?
  •     逃往意大利的小史,不断有人离开、死亡,不断有人补充进来。
  •     现在最想看的书是,活在奥斯维辛。。。
  •     墙裂推荐啊!太!好!看! 自从《周期表》后看的莱维的第二本作品。目前已经集齐了市面上能买到的他的所有作品。一支犹太小分队抗争纳粹的历史折射了这个民族在那个残忍的时代所受的苦难和犹太人心中对于自己信仰自己对于应许之地的执着追求。记得高晓松说过二战后中国曾提出在长三角划一片区域安置犹太人,然而被婉拒了原因就是犹太人心中的那片圣地是在波利西亚。
  •     简直停不下来!
  •     You understand many things better at thirty than at twenty and you can also bear them better. 三十岁的你比二十岁的你更深刻地理解很多事物,也更能忍受它们。
  •     你们已经打了五年战争,我们呢,已经打了三千年。
  •     人吗,到了一定的阶段一定的岁数,该有的都会有
  •     断断续续看了很久 每次看又把前面的情节忘了 长名字和这个译本有点难读 过段时间再看
  •     此书之前我不曾接触过犹太人相关的题材,不好评价。不过作为一本小说而言,平实的语言的确让我耳目一新
  •     本来看篇幅和内容还有点发怵……看完成了莱维的脑残粉!简直不敢相信是虚构的题材,写二战的作品多,但是这种偏门的角度真是少见。从俄国一路到耶路撒冷,看到最后热血沸腾。
  •     非常好看。很严肃的话题讲的挺平淡,也不失幽默,语言组织很素,但却很有趣实属难得!不用华丽的词组,不用激烈的感情,一样生动!
  •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他不只是为了控诉与复仇,更是要审慎地警示后人拒绝遗忘,因为“集中营不是一种偶然,不是一种不可预见的历史巧合……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只要你开始否认人类的基本自由和人们之间的平等,你就开始向集中营体系迈进。这是一条难以止步的道路”。
  •     看了真难过
  •     可能因为最近一点也不想看小说
  •     太好看了!年度最佳
  •     我们不能想象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的艰难…但我们可以尽全力的从文字中感受…If not now, when
  •     青岛方所阅记。
  •     看看
  •     感人
  •     新的出埃及记,悲伤与诙谐的混合。写战争,无一笔铺陈渲染,却自有肃穆的悲凉于其中。一个民族的人的苦难,挣扎,以及新生。小说以新生儿的出生作结,却伴之以广岛投放原子弹的新闻。是战争的终结,还是人类的苦难须臾未或停止?
  •     莱维证明,二战可以从那么多角度来写,都可以写得好看。这本视角很独特,大家都盯着集中营,其实集中营外也很多故事,而且一样心塞…
  •     若非此时,何时?唏嘘人类的伟大,作者的悲悯。
  •     三星半
  •     就等奥斯维辛了
  •     “为历史书里的三行句子而战!”
  •     描写的很细腻,但叙事太平淡,我更喜欢激烈的战争描写和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
  •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我若只为自己,我是什么?若非此时,何时?」在苦难后,如何回忆历史?如何用公平、慈悲和对生之热情叙述过往?而墙呢,不仅树立在法西斯和同盟国、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也有一道亲手搭建/拆毁的高墙。
  •     好看
  •     有时候就是理工科的人写出来的小说才好看。虽然题材沉重,但是读起来一点也不累,真实感很强。
  •     读莱维,也能让你更好的理解以色列。理解犹太人。
  •     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欣赏不来?真的不好读,读了俩月==!
  •     散文化的虚构小说
  •     一颗赛艇!也只有库斯图里卡能拍出来!
  •     不同以往,视角独特
  •     有时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素质会深深忧虑。中国的严肃文学,正统小说日渐没落。到底怎么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