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温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122160362
页数:30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接下来的讨论中,医学生们几乎一边倒的偏向医院,为医生说话,帮医生摆脱责任,他们例举的原因很简单:没有相应的法律能够明确地保护医生做出救人的举动而不被追究责任。那么,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哪里去了?这种理念上的偏差也普遍存在于临床医生中。医生专业精神缺失,是一个又一个悲剧发生的催化剂,这些说辞也影响着未来的“准医生”们,扩充医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让他们知道,在中国,有那么多的病人,真真正正需要他们,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被需要,恰恰是最核心的动力。 大学五年的毕业期限快到了,毕业生为找一个好单位、大医院而四处奔走,心情浮躁,要找工作、挣钱、买房子、买车子的概念为主要现实。 心灵饥荒的“准医生”们,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上帝刚刚创造了人类,由于大地贫瘠,人类缺衣少食,时常遭受病魔的折磨,于是上帝派了最优秀、最善良的天使去照顾病人,守护人类的安康。能否扪心自问,我是上帝派下来最优秀、最善良的天使吗? 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 北京协和医院的院长赵玉沛说:“在医学教育的三个阶段中,20%是在校教育,20%在毕业后教育,还有60%是在职的继续教育。”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病人到医院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患者的意图是寻医问药,是找医生解决他的病痛。“寻”和“问”是他的主要目的,没有病人到医院的第一目的就是和医生打架。

前言

曾多年蝉联美国医院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梅奥诊所,如果一位病人的生命即将逝去却没有牧师在场,护士就会一只手握着病人的手,一只手握着病人家属的手,默默为他们祷告。梅奥诊所的医护人员甚至会去参加病人的家庭会议或是去安慰即将失去亲人的家属,不会有人觉得这些毫无意义。多年来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全球慕名而来的病患,更招徕了最优秀的医务人员。梅奥诊所的成功,是因为它坚持始终追求周到的服务和非营利的理想,始终坚持患者需求至上,始终坚持对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给予诚挚的关注。善于适时而变,持续努力,追求卓越,恪守诚实与正直的道德规范。 卫生部新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提出了社会评价新概念。这不仅突出了以患者需求为“标准”的导向,更使医院管理者在“迎评”过程中加强了“就医感受”的践行比重。把制度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还深入到病房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改善医患关系。 《医患温度》这本书提示:医生对患方的认识和理解,重要的是在于对患方所承受的所有经历的感受,如就医过程中的烦和难,对这种感受认识的偏颇,会从根本上影响医生的方向和行动。因为,医生和病人(家属)的体验、感受、思维路线及方法是不相同的。当我们迷惑不解或苦思觅寻医学的核心价值和医疗规则时,首先应该牢记的是“患者第一重要”!同样,患者也应该正确认识医学、医疗和医生。 行医是个过程,医生的一招一式,体现的是技术,更是内在品格;就医也是个过程,患者每时每刻,关注的是结果,更是内心感受。 可见,弥平这种沟壑和差异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人文基础。医患关系实际上是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正是医学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或人文性的表现。 有调查发现,县以下乡镇卫生院的医患纠纷发生较少,影响亦小,原因是这级医院的人际关系、周围环境,其中特别是医患之间如同一植被,属同一草根,有互通、互谅、理解的基础,又有亲情、人情搭起的桥梁。而县以上医院,尤其是市级医院,患者要求的标准、追求的目的则很不相同。首先是医疗技术的依赖性,特别是来自边远山区或农村的患者,他们不管自己所患病情的轻重,总会把市级医院作为“救命”的场所,把医护作为“求生”的“菩萨”。这种单纯且质朴的草根性信任十分脆弱,一旦希望、期望转变为失望、无望,就会爆发出无情的怨恨,甚至仇视。 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时刻变化的,难以捕捉、难以琢磨的知识、技术和意识系统,因为其对象是活的机体,是有思想、感情、意识、意愿,有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人。 本书作者是一位富有人文情怀,从医37年的临床医生,贴近患者,贴近医院,关注医患关系。此书有现实性、可读性,可以看出,他要表达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细小婉约的鲜活故事,浓郁温馨的医院气息,会抚慰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开拓视野。无论对初涉医学者或资深医生,无论病患或公众,或者所有关心医学的读者,都会从中获得裨益。 谨以此推荐并为序。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主任 教授 序二 作者在2012年6月25日的《健康报》医学论坛版中所写的《医师节随想》中有这么一段话:“‘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人民医院’中的‘人民’两个字,也不再是仅仅用笔就能写成的,它得用心书写,用情着色,用生命镌刻,才能换来个人的荣誉以及社会的肯定。今天,医患关系紧张,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失误不依不饶,梳理一下沉重的思绪,理想与现实在迷惘中冲突、寻觅。” “近年接二连三发生的医患纠纷和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我国医疗体制公益性、公平性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中国医生必须补上人文这一课。”钟南山院士说,“我们不能等着制度改革,然后再去改善医患关系。如果再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再不提高医生人文素养,医患关系问题恐怕就很难解决了。‘录音门’事件我就深有体会,大概30%的病人来找我看病时会带着相机,可能有人想拍照留念,但我知道也有人的背包里放了录音笔,对此,我无所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只要我们心里是为病人着想的,就不用担心这些,人文医学精神是什么?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一是爱心,二是责任心,三是进取心,做医生首先应该有爱心和责任心。” 缪新权是一位工农兵学员,从1977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后在玉溪市人民医院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2001年晋升主任医师,任过科室主任。他具有学者的人文情怀,长期关注医患关系,充满激情。在《健康报》人文视线版上发表了十多篇充满“医患温度”的文章。2009年4月13日,他在《健康报》教育人才版发表的《青年医生成长环境令人担忧》一文,社会反响很大。2009年12月4日,《健康报》人文视线版刊登了他写的《从冷漠中警醒》一文,该院院长细读之后写出评语,批示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并要求各科室学习之后结合工作实际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是玉溪市医院建院60年来至今还没有过的先例。 过去老协和医院医科大学规定学生在进入医本部学习前有三年的医预科时间,他们还曾经和燕京大学协作办医预科,要求学生选修人文科学课程。比如听梁启超的弟弟梁启雄讲《史记》,听沈乃璋讲《普通心理学》,听赵承信讲《社会学基础》……由此学生们沐浴在浓重的人文氛围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准备了一颗人文的心。而今的医学生教育普遍重视医学专业课程的分数,而疏忽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温情换取温情》这篇文章是缪新权在2012年11月16日的《健康报》人文视线版发表的。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记得我们院长曾说起一件令她一生难忘的事。一天,她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坐在墙角伤心哭泣。一问,才知道母女三人从农村来看病,挂号排队,就诊排队,等开到处方再排队缴费时,却发现钱包早已不翼而飞,接着两个孩子失声痛哭。‘现在看病怎么就这么难啊!’院长说:‘两天后的一个傍晚,又一副心酸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到窗口前交费,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一层层包着的零钱,颤巍巍地取出来……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看到了那些钱上浸着的汗水!我们为什么不努力让那双苍老的手不再颤抖?’‘把能想到的方便全部做出来!’就这样,玉溪市医院40多项便民措施隆重推出,虽然都是小事,却凝聚了最有温度的关爱,也收获了患者的信赖。一次,骨三科李红英护士在寒冷的夜晚巡视病房,走到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身边,老奶奶突然紧紧抓住了她的衣袖。这是一个鼻咽癌晚期患者,加上股骨骨折。老奶奶不能说话,只能通过一些动作来表达她的意思。李红英首先猜测是否发烧?是不是饿了?还是要大小便?老奶奶不能摇头或摆手,只是手紧紧拽着她的衣袖。李红英实在没有招了,这时窗外阵阵寒风让她恍然大悟,‘奶奶,我不冷’,听到这句话,老奶奶终于松开了拽着衣袖的手,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评选出“对共和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人”中,有两位医生,一位就是老协和医院的林巧稚医生,她终生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却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另一位裘法祖医生,90多岁高龄还坚持去看望汶川地震的灾民。正是他们用切实行动和感人的精神,为中国医生争得了无上的光荣。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说:“世界各地的医学课程中,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大不相同。美国、德国占到20%~50%,日本、英国15%~20%,而中国只有7.5%。” 针对我国目前执业医师人文素质普遍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缪新权医生编著的《医患温度》一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该书具有探索性、新颖性、实用性、可读性,值得各医院的领导们关注,还可作为兄弟医院及在校医学生人文教育的资料及教材。为此,特作序以推荐。 原卫生部副部长 原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大家风范 博爱——白求恩 “获得白求恩奖章”的桂希恩 怜悯的心——名医曲直濑道三 “先交朋友,后做手术”——张金哲 一面旗帜——裘法祖 林巧稚:誉为中国妇产科泰斗女教授 黎氏一门三院士,大医情感人 王忠诚超越“病人生命重过医生名誉” 质朴无华——吴阶平 郎景和医生的哲学 从养猪女兵至工农兵学员,最后蜕变中科院院士 心灵在缺憾中追求完美——贾继东 第二章补习医学生没有学过的人文医学课程 蛇杖——医术和人文的灵魂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三个药方 大学里没教的两件事 人格教育 “心灵的饥荒” 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 用心去倾听爱 尊重生命 “你真会感动人” 仁爱施人 哈佛大学的德育课 一身洁白的工作服,上帝赐予的礼物 文学让我们走出内心的牢狱 天使下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善有善报 愿善良成为医学的灵魂 看重人品 正直如树 第三章职业精神铸就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医魂 来自2008年7月11日《健康报》人文视线版的文章——《我们从来不缺少爱》 雪中送炭 安老扶孤 融入亲情 一封来自日本的感谢信 爱的展露 好言一句起春风 院长真诚的道歉 玉溪山水,养医者情 新进员工接受人文培训 一个普通医生眼中“三好一满意” 白色口罩下面是火热的心 灵性的关爱 第四章“一元钱住院” 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原来的“爱”其中是有“心”的 逆来顺受的护士 牵挂着患者 “心灵上的欣慰” 护士背着患者去就诊 生命无小事 忍无可忍还得忍 最难懂的方位——“那边” 医院院长与“劫匪”沟通,“劫匪”变为正常人 好人是一种文化 第五章无奈的医患碰撞 他为何如此残忍 三个高年资医生被杀害 “血溅白衣”的悲剧 为什么砍杀医生的事件再次上演 谁来阻止纪委书记医院施暴? 理清医疗纠纷仅有法律条文还不够 “8毛钱”事件没有赢家 “录音门”是医患互不信任的一个可怕“标本” 手术滥用致医生入狱 “平安医院”为何不平安 “医闹”扰乱医院秩序 苛求“一针见血”不合理 换个角度看医生 “停尸病房”的纠纷如何处理 沟通失灵,医生只好习武 过度追责,医患关系更紧张 不按照诊疗常规的严重失误 医生的冷漠 “离奇”茶水事件 让医生挺起胸抬起头来 如何才能找回尊严 医生联名签字急救病危产妇 第六章窥视医生重压下的灵魂 守住生命的底线 医生蒙受羞辱 误导“缝肛门”事件 从医环境有感而发 医者仁心 门诊医生对开药的困惑 仰望感人至深的医患 善待误解 别让医生越来越心寒 宽容和原谅,有时更能触动灵魂 女医生自杀的无助与悲哀 第七章从“交学费”的医患纠纷中警醒 做医生都要从自我反思做起 “从自我做起才是根本” 医生交班也需要尊重病人 职工学习“从冷漠中警醒”一文的随想 “承认会犯错”并不会削弱医生权威 期待迟来的纠错 如何写一份好的病历 眼科医生对照与反思 防微杜渐 只有善良,才配当好医生 医嘱细节不能忽视 …… 第八章触摸患者感受 第九章医患沟通则通,不通则痛 第十章人文艺苑风景 第十一章人文语录 附录笔者发表在《健康报》等的文章 后记

编辑推荐

《医患温度》作者缪新权是一位富有人文情怀,从医37年的临床医生,贴近患者,贴近医院,关注医患关系。此书有现实性、可读性,可以看出,他要表达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细小婉约的鲜活故事,浓郁温馨的医院气息,会抚慰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开拓视野。无论对初涉医学者或资深医生,无论病患或公众,或者所有关心医学的读者,都会从中获得裨益。

作者简介

《医患温度》作者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临床医生经历和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从人文细节下手,采取富有文采、生动流畅的笔法,讲述如何促进医患关系。行文生动、亲切,娓娓而谈,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收获,以提高医学人文素质。


 医患温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做小组作业的时候读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