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生产线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807681047
作者:[英] 白晓红
页数:278页

内容概要

白晓红,祖籍中国台湾,自1991年定居英国。威尔士大学批判文化理论研究所、杜伦大学东亚研究所,以及伦敦西敏寺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曾任英国《卫报》记者,并为英国各华文报撰稿。著有《Chinese Whispers:The True Story Behind Britain’s Hidden Army of Labour》,《Scattered Sand:The Story of China’s Rural Migrants》和《Invisible:Britain’s Migrant Sex Workers》。《Chinese Whispers》一书入围英国奥威尔书奖候选名单;《Scattered Sand》一书于2013年获得英国“前卫图书奖”。

书籍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死城——哈特尔浦 001
第二章 塞尔西的卡拉湾 073
第三章 无底黑洞——赛特福德 125
第四章 莫克姆湾的悲剧 169
第五章 避风港——伯明翰 197
第六章 按摩院与中医诊所 223
第七章 白教堂的危机 247

作者简介

就职于英国《卫报》的华裔记者白晓红,以极大的个人勇气深入英国各个地下产业,暗访不为人知的隐形生产线。《隐形生产线》即是她暗访英国非法劳工生存状况的纪实文学,呈现了在英无证劳工的艰苦经历与种种遭遇。书中以李然、小玲、老张等几位劳工的打工故事为主线,揭露了当下英国“血汗工厂”的真貌。从电子代工厂的装配流水线到农场蔬菜采集,从屠宰生肉到海边拾贝工作,以至按摩院内隐形的性产业,作者以文学的形式描绘了英国社会不为人知的地下产业现状,隐形产业的利益链条及其对无证劳工的种种盘剥。书中人物经历,均是作者暗访所得,故事感人至深。作者以跨越国界的视角客观叙述,真实纪录个人境遇与社会制度的种种弊端,同时反思资本世界中利益锁链对人性的扭曲与伤害。


 隐形生产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马克思有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个多世纪后,白晓红用《隐形生产线》中赤祼祼的现实,再次印证了大师的箴言。这一切,又恰恰发生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白晓红是华人,1991年定居英国,曾任英国主流报纸《卫报》记者。2001年,一条社会新闻让她悲愤加交——“五十分名中国偷渡客在肯特郡多佛港入境的一辆货柜车里被发现窒息身亡”。更残忍的真相是,货柜司机明后故意关掉冷气并无视货柜里发出的求生警报。多佛港悲剧以及其后英国社会的漠然反应,让白晓红决定亲自去探究华人移民劳工在英国的生存处境。她采用了最危险却最能接近真相的方式,将自己变成没有身份的移民劳工,做“卧底”。“你不经历他们的生活,怎么能真正了解他们?”这是当被问及为什么决定以匿名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采访时,白晓红的回答。这些违反法律,冒着生命危险到外国“淘金”的人,没有身份,只能干着最为“三D”的行业:最肮脏(Dirty)、最不受管制(Deregulated)、最危险(Dangerous)。这一切,集中体现在国华一家的悲剧中。东北农民国华跟乡亲借了九万块钱,成为在英国一家三星集团供应厂的“国际”劳动力。“国际”就是无权、无名无姓、无尊严的劳动者的简易代名词。这些劳动力每人每天的基本班次是十二小时,还通常需要加班。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国华几乎二十四小时轮班。某天,当他终于觉得头痛支持不住,要求休息时,却被无情的管工挥手拒绝。班上完了,国华也脑出血死了。他的妻子千里迢迢从中国赶到英国,没得到一分赔偿,最后,自己也步上了国华的后尘,继续打工,直到某次精神不佳,将手臂卷进了机器。他们在东北的父母、儿子怎么生活,欠乡亲的债怎么还?无人知晓。《隐形生产线》还提到一位国企下岗女工小玲,在英国几个工厂辗转后,莫克姆湾海滩成为她打工的终点站,她没想到,那也是她的生命终点站。2004年,23名在莫克姆湾海滩拾贝的中国偷渡客被大海吞噬,小玲是其中之一。英国有一部反映这次悲剧的记录片叫《鬼佬》(Ghosts),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多佛港和莫克姆湾海滩悲剧因死亡人数众多,成为到英国打工的华人最为熟知的故事。可是,既知前路艰险,很可能有去无回,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甘愿离开父母儿女,将自己的血肉之躯送入异国资本主义最底层、最黑暗的绞链中?国华说,中国加入WTO,东北农产品竞争不过洋货,农民活不下去;小玲说,下岗了生活没有来源,挣英镑为女儿创造好未来;李然说,他想要有自己的事业,不想做火车服务员……然而,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又能借到数十万出国费,在国内就真的没有他们的任何出路吗?媒体作家刘植荣也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偷渡到英国的韩来温,通过深入访谈,他的结论是:“生活。为了生活得更好些,为了后代生活得幸福。选择偷渡,也许就选择了希望,选择了一条生存之路。”可其实,他们并没有到为了生活而必须违法的绝境,甚至有些人原本就有满足温饱的工作。所以,说到底,还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挣一英磅得十元人民币,干一个月抵半年,只需要冒点风险,隐性埋名,吃苦耐劳就能得到。这是多大的诱惑啊!而少数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更让后来者趋之若鹜。到底是该称赞他们有勇气,敢冒险,肯吃苦,还是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中包含的人性与律法问题,着实一言难尽。而就本书而言,第三人称的小说形式读来不如作者的原初日记真切震撼,除了平淡的情节叙述之外没有更深的理性分析也使全书失之单薄,略感遗憾。(如需转载请豆邮)
  •     这本是作者根据多年采访积累的材料,使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加小说的架构来写的一本关于在英非法中国劳工生存调查报告。看这本书之前,读过一本关于英国“黑户”的书,是马澄晔的《不一样的天堂》,作者是从留学生的角度写签证过期后在英国黑下来后种种生活,还有探索和思考。最终他还是回国发展了,我有关注过作者的博客一段时间,回国后他还是进酒店工作,积累管理经验,继续努力奋斗着。相比较这本《隐形生产线》里的主人公李然,马澄晔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和英国社会还是有接触,至少还是有能力靠自己决定在英国的生活,至少说他还可以自保。而李然代表的黑户,属于非法劳工,大多数人所受教育不高,出国只是为财,他们的生活境况远不如留学生黑户这个群体,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本身就带有非法的标签,生活完全不见天日,连看病都不成。你再努力,仍是如李然所说“咱们是鬼啊,咱是没有身份的幽灵人口啊。”是一群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的隐形人。很多人对国外情况的不了解,出国前都误以为西方国家就是天堂一样,工作好找,钱好赚。吃点苦熬几年,就有希望改善国内家人的生活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险中求来的也未必是富贵。劳工们为了可怜的薪水能还上出国前借的债,冒着死亡的危险仍然苦苦挣扎坚持着。即使在书的结尾看到说“伦敦虽然是阴雨连天,但却总也会雨过天晴”,沉重的心情也不会觉得轻松。因为鬼见不得光,在英国李然没有未来,存了一点点希望,反倒会是更大的悲痛。除了对于他们的生命韧性有同情,抗争的勇气也佩服之外,是该批判用工方的剥削,不人性,还是劳工们的无知呢?作者并没有在书中深入探讨,只是呈现劳工们的状态和心路历程给你看,批判和反思交个读者。看完书,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根源究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还是最初促使他们走上不归路的那个在国内活不下去的想法?当然,最后还是可以得出点儿的简单结论就是:1.非法出国务工是高风险高投入低收入的,不要轻易尝试。2.懂外语很重要,知识就是力量。3.出门在外,多靠老乡吧,有人脉才有机会。4.外国绝不是天堂,在国内混不下去,在国外也一样艰难。
  •     十多年前,英国莫克姆湾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社会的悲剧,因工头疏忽,忘记告知工人退潮时间,导致23名在岸上拾贝的中国非法劳工,因延误回岸时间而集体溺毙。“非法”代表的是没有身份、没有权利、没有保障,最可悲的是这些劳工都背负庞大的家庭债务及生活重担,每个人的家庭都仰赖这份国外的微薄薪资过活,而微薄薪资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段不能予人述说的苦楚。在发展中国家,不少人因疾病、因罹祸、因欠债,生计难以维持,于是沦落为海外非法劳工。这些人花费毕生的积蓄,甚至借钱才得以通过蛇头出国。他们不计在国外的风险,也不论酬劳只有该地合法工人的一半,一波一波地外移,在异国他乡陌生的土地上挥洒着血与泪。手头这本《隐形生产线》,作者是英国华裔记者白晓红,她透过卧底采访的真实经历,将在英非法中国劳工人权遭践踏的血淋淋事实呈现在大众面前。白晓红先是读到两起在英非法劳工的真实新闻,而兴起要卧底调查、实地探访中国工人在英国的生存状况的念头。身为记者的她,体验了中国非法劳工的处境,也与他们交上了朋友,然后用浅白平实的文笔,记录下一批批打工者的心酸及对未来的茫然。这本书揭开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依靠底层的非法劳工来填补日益短缺的劳动力的真实面目。一群没有姓名、身份、地位的人,却从事低薪、高危的工作,这就是非法劳工的血汗之路。书中的个个案例,都令人震惊不已。有在流水线工作到过劳死的国华,也有在拾贝中被海浪卷走的小玲,还有在保姆工作中遭主人性侵的婷婷。与国内劳工最大的差异在于,身处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生存难上加难,工种危险、工时漫长、工资低廉又迟迟难发。因为没有身份,就没有工会的庇护,劳动的保障,也就难以向资方维权,这便是非法劳工在英国最不利的条件。这些劳工同胞当年出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支撑他们咬牙活下去的理由,是故乡的亲情温暖,而寄钱回去养家的重担,让他们忍受没有尊严、非人的日子。难道非得出国?难道在国内真的苦到无法度日?阅读此书时,这两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归根结底,还是贫穷,这是世界上许多人逃脱不了的枷锁,飘洋过海去打工,可能他国挣钱多,但结果未必会更好。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在社会上挣一口饭吃。而生存的压力,也迫使一个人变得更坚强、勇敢。这些非法劳工做的都是底层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未来生活的希望,令人肃然起敬,为之动容。希望中央全面脱贫的战役真的能在2020年取得胜利,拔掉穷根,消灭贫困,让每个中国人在自己的故土就可以从容、有尊严的生活。                     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不知是翻译删除还是其他原因,白晓红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小说。没有读到她的英文版,暂时不好判断。至少中文版,令人有所失望。
  •     在那些光鲜的华侨华人背后,还有这么一群生活在暗处的非法劳工群体,喜忧与生死无人知晓
  •     所揭露的社会事实本应是深刻严肃的,而此书将其拟化为第一视角的小说故事(并且手法并不出彩),就失去了其议论性。
  •     户口和移民问题,期间的心酸和血腥远比纸上和新闻上真实严重得多,而这些,每天都在上演。
  •     生活中有太多的悲哀,对于这个偷渡者群体,我不知道该哀叹他们的悲惨命运,还是赞赏他们的坚强勇敢,实在一言难尽。
  •     他们就像任何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权被给予机会与希望的人;然而他们的机会与希望皆被国界残酷的剥夺了,因为他们是没资本的人。血泪的纪实文学,大概或许任何的国家都有这么黑暗的不为人知的、涂着无数无名的、为了向往更好生活的人们的鲜血和眼泪的角落吧
  •     虽然同情他们的遭遇,虽然他们的选择难免囿于眼界,囿于智慧,或者间接囿于出身,但被逼到极限的时候是没办法想太多的。再想想天朝某系统与之又有何异,一样愚民,剥夺个体的竞争力,然后霸王条款为所欲为克扣剥削,想走不送,后继者大有人在,而书中那些本地劳工就好比其他同类系统。所以大环境如此,眼界智慧又有何用,不过是过得比别人稍微好一点点,譬如争取多一点自由…
  •     #2016076#
  •     跨国移民的地下世界。
  •     难得的题材和资料,但同所有小说文体的纪实文学一样,问题就在于分不清哪些是虚构,哪些是血淋淋的现实。
  •     把原本是想象中的画面呈现在了一个个真实的人上,但没有想象之外的东西。然而看完之后呢?
  •     个人意见:1. 非法移民打黑工本来就是违法的,这些人自己选择的这种生活就应该承担后果,因此我并不觉得'感人’或者‘同情’。2. 英国没有作者说的这么不堪吧!到最后连环碎尸案都出来了!虽然知道这只是本小说,但在序言的时候又说故事是基于作者真实暗访经历,很容易迷惑读者 3. 文字读起来跟白水一样,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     类纪实文学的性质去写移民劳工。暗访这种手法先不说,通篇还是有比较多主观的感受。目前来看,这种骑墙的立场,其实是既没有纪实文学和论述的严谨,在感受上也没有足够的发挥。
  •     我宁愿相信每个字都是事实
  •     如同初中生作文水平的记叙体,看到一半都没有任何深入的探讨,而是不停的在关键之处用主人公视角发出『我能怎么办』的哀嚎。记者的身份决定了本书仅仅能当做窥视此群体的一本小说,而不是社会学著作。
  •     看简介觉得不是很感兴趣,大概翻了几页就被吸引住了,其实对移民劳工在国外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状况有一定了解,但没有想到真实的情况要更让人难过的多。几段故事都很真实,特别是作者化名“小云”暗访的章节,很打动人。
  •     实在是沉重的一本书,实在是沉重的一个话题。读完后找了一些相关资料阅读,实在是沉重。
  •     把各地暗访的内容串成一部小说,虽然生动了但分不清哪些是作者添加的。人命的价值不只是生活费啊。
  •     一星是给作者的勇气和正义感的。如此难得的一手资料,却用一般小说的形式(还无甚文采)写出,没有更多理性的政策背景、经济环境、移民心理等分析,实在是种遗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