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民国记忆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0684429X
作者:刘海永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刘海永,1976年出生于河南杞县,民间学者、专栏作家,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特邀撰稿人,近年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2012年全国独家举办《中原悲歌——1942河南大饥荒历史影像展》。作品多次获奖,曾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初评暨2012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和河南省报纸副刊奖。英国BBC、中国档案报、辽沈晚报、大河报、凤凰网、福建电视台、深圳卫视、开封电视台等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书籍目录

目录
◆大师背影渐远去◆
康有为:游历开封留遗韵 002
梁启超:饮冰室外传思想 008
于右任:甲辰会试贡院行 012
鲁 迅:开封民生系心弦 016
李叔同:曾到开封为功名 023
傅斯年:开封演讲布薪火 027
施蛰存:满园兰蕙开四窗 032
沈从文:两京传书论章草 040
叶鼎洛:最是情痴为香魂 044
◆梨园舞台留余韵◆
汪笑侬:“伶隐”寓汴剧改良 050
葛文玉:国粹神韵绽汴京 055
梅兰芳:万人空巷看梅郎 059
程砚秋:春烟秋水君子风 064
尚小云:侠气清声誉梨园 068
马连良:须生泰斗“活孔明” 072
马最良:戏里不知身是客 076
刘奎官:梨园舞台“活关羽” 080
◆名士风流铮铮骨◆
邵瑞彭:魏晋风骨自不群 086
武慕姚:胸无芥蒂心常坦 091
郭仲隗:为民请命立千秋 096
靳 志:旷代才华海内名 104
张了且:秉笔直书担道义 110
祝鸿元:文人风骨真名士 114
许 钧:妙笔生花著华章 119
曾次亮:文人傲骨君子风 123
李白凤:诗剑平生任我行 127
赵 祜:半生古画献国家 132
◆风骨文章屹风雨◆
......
◆士志于道明月心◆

作者简介

被媒体誉为研究民国开封的第一本书。开封这座城有大悲大喜的过往,且不说她风华绝代的八朝古都的历史, 近代,她是民国时期河南省省会所在地,省会城市加上八朝古都的底子, 让开封在民国时期依然呈现着顾盼生辉的“美人”风韵——虽然迟暮。 京剧在开封传播甚广,四大名旦曾到开封演出,留下一段段佳话。为满 清殉国的第一人冯汝骙故居在开封,徐世昌、张钫、张登云在开封,文 博大家关百益、武术大师张文广、刘玉华等在开封,他们皆在开封留下 了深深的足印——从而转化为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记忆。城市和人 一样,悲喜过后历练出的是一种波澜不惊的淡定,这样的城市经得起繁华, 也承受得了冷清,担得起盛誉,也扛得起不屑,当年的风流虽被雨打风 吹去,但“记忆”却潜藏在了岁月深处,仿佛无主,静待人来。她等到 了,这个人,就是历史钩沉者刘海永,他背着单反,走在这座城市的大 街小巷,寻找历史,还原一座城的民国记忆。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拜波  在匆匆而行的光阴里,流转过多少蓬勃与凋落。光阴又如魔术师般的神奇,只是随意一挥,一抹惊鸿便映于历史长河之上;再轻轻眨下眼,河水又会如流经平原般默默无声且平平而过。当曾经的当下变化成往昔,“人道寄奴曾住”的地方即便经千回百转“尘土遮饰不住熠熠生辉的灵光”,有了这道灵光自然会引来后人“旧时王谢堂前燕”般的感叹。  刘海永先生便是那些在寂寞斜阳下,于寻常巷陌间,流连兴叹中的一员。《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这是郭灿金先生为《一座城的民国记忆》所作序的题目,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刘海永先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座每块砖每片瓦都渗透着故事的城,斑驳的老墙是这座城沧桑的印证,远去的时光里奏响过这座城华美的乐章,有了像刘海永这样执着地要将其凌乱梳缕成秀发飘飘的人们,这座城何尝不是幸运的。  “我一直固执认为,开封的厚重文化的代表不仅仅是龙亭、铁塔,开封正真的文化在市井生活,在从横交错、棋盘般的老街巷之中。”一条条大街小巷留下他固执的足迹;掉皮的老墙边,破败的门楼下,褪尽雕梁朱颜改的老建筑中闪过他固执的身影;旧书摊前留下他固执的寻觅。正是这般固执才汇聚出这本《一座城的民国记忆》。为这座城一段远去的时光,注解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鲜活跃于纸端,不至于这段顾盼生辉的过往飘散在风霜中,湮没于历史的长河里。  对于有过大喜大悲的过往的城市,自然经历过太多的繁华与冷清,经的多了其眉眼间才会有此器宇非凡的气魄。支撑着这般非凡的正是生活于此的人们。清末至建国初期,开封作为省府是一省先进的代表。城中全省最高学府又为其汇集来四面八方的饱学之士。此书分五部分一人一章节,讲述了不同领域54位名人志士与这座城的因缘际会。  既有冯汝骙、徐世昌、陈慰儒、张钫、许均、张登云、靳志等长期生活于此名士的风流铮骨,正是他们或刻苦向学,毁身殉国,为民而谏,或誓死爱国,妙笔生花为那段多事之秋里的开封撑起昂扬器宇。  这座城怎可少了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李叔同等大师们的身影,书中详实介绍了康有为来开封的经过,游览名胜、品美食、留墨宝;梁启超、傅斯年、陈嘉庚在汴讲演;于右任、李叔同前来应试。还有鲁迅、沈从文与开封的文化之缘。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梨园大家在汴的佳话。还有关百益、冯友兰、沈三、师陀、李白凤……跃然纸上的故事讲述着段段往昔里的神采,及鲜为人知的旧事。  想必,作者觉得光有故事恐怕不足以反映出那段时光的全貌,图片是最能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书中收录有大量建国前后人物及实物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好的为读者展现出一段过往。从那平和淡然的眼神中不难领略出大家风范的内涵。  “城是我们的归宿,再黑的夜,都有不眠的灯。再长的路,都有不夜的城。这个世界,只有这座城,不语,但也不弃;相处久了会有牢骚,暂时离开又会念叨,甚至,刚一转身,就想念……”。的确,对于城市人来讲,城不光是其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还有与他们密切有关的人和事,他们的时光也包含在城的时光里,寻常巷陌间留有他们的足迹,他们的身影深深的留在了往昔,城的往昔里和他们的往昔里,成为记忆,城的记忆,历史的记忆。心存一个梦,其他随秋风。这记忆变化成一个梦,刘海永们的梦,城的梦。  作者简介:拜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社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封日报报业集团2013年度先进通讯员。50多篇散文、小说发表于《参花》、《河南工人日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等报刊。
  •     ——读刘海永《一座城的民国记忆》王立波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筹划、修改、校订,刘海永新著《一座城的民国记忆》终于于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装帧古朴、典雅,与书的内容相得益彰、互增厚重,令人爱不释手。里面的文章虽然多数都在本地报纸上读过,但当初分散阅读的感觉与如今集装成书的体验还是大相径庭,就像是看见一块老砖无法和目睹一个古城墙同日而语一样。郭灿金先生在序中说“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这句诗一样的语言我更直白地表述为“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开封这样的城市”。海永拥有开封这座城市,是海永之幸;当然,我认为,开封这座城市拥有海永这样的市民,是开封之幸。普通意义上,我们说,开封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等等,这是开封这座城的底子。而民国时期开封是河南省会所在地,“开封”加“民国”就呈现出“顾盼生辉的美人风韵”(郭灿金语)。这风韵吸引了康有为、梁启超、鲁迅这些大师,吸引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这些名伶,也吸引了武慕姚、冯友兰、李白凤这些名士,他们和开封的交集,镌刻在这座城的民国记忆里。窃以为民国时期的开封能吸引这么名人大师前来学习和生活,骨子里和这座城的城市性格密不可分。开封是座既经历过无数辉煌同样也饱尝过众多苦难的城市,无情的黄河水就曾一次又一次将开封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不屈不挠的人们,硬是一次次重新聚拢,一次次重建家园。这是这座城千年历史的缩影,也是开封的本质,这样的历史养成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封性格,培育了不屈不挠、锐意精进的开封精神。正是这样的开封,吸引了康有为等名人雅仕,也感染甚至改造了他们。心情极度灰暗的康有为来了,遍游铁塔龙亭之后,一度转为豪情满怀;身染风寒的梁启超来了,克服病痛给冯玉祥的将士演讲,把冯玉祥本人和全军感动得嚎啕大哭;心系民生的鲁迅关注开封,为《河南》杂志撰稿,热情支持《豫报副刊》,对开封木版年画大加赞赏。名士们为开封的民国记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们自身也无不受到开封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李白凤:诗剑平生任我行》一文中,海永曾引用了李白凤先生的一句诗“桥,用自己的脊梁联结起大路”,而海永巧妙地将这座城和这些民国名士也联结在了一起,用的就是开封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如果把开封比喻成一座宝藏的话,那么“民国记忆”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块宝石。虽然最近,但也是价值不菲的宝石;虽然最近,却也几乎要蒙上历史的尘埃。海永所做的工作,就是擦亮这颗宝石,让它的光芒穿越时空,照耀今天的开封,让如今的开封人因为这段历史而更加骄傲和自豪,以更加豪迈的姿态迎接和建设一座属于自己的新的城。《民国风度》的作者徐百柯说: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读了海永这本书,我想套用徐百柯的话说: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来到那样的一座城。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那样地走进这座城的民国记忆。
  •     ——刘海永《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赵国栋不到40岁的刘海永,这几年一直沉浸在开封地方文化的研究之中,搜集资料,爬梳线索,忙得不亦乐乎。好在这些忙活都没有白忙,最近,中国书籍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一座城的民国记忆》一书。小而言之,刘海永有了自己的成果,大而言之,一些民国时代与开封有关的名人,被集中展现出来了。当然,这些名士有的活跃在民国时代,有些则在当代也留下了活跃的身影。比如康有为。这位因为参与戊戌变法而名扬四海的文化大师,在政治上屡次碰壁后,于20世纪20年代来到开封。文化大师来到文化古城,自然会碰撞出一串串火花。对康有为来说,开封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城市,在他心目中并不陌生。所以到了开封,他变得文思泉涌,见到铁塔,他赞扬铁塔“为万国琉璃砖之先河。煜耀山川,照映日月,不止中妙之神物,实为大地之瑰宝”。到了禹王台,作《癸亥三月十四游河南开封禹王台》:“万里河流俯碧芜,芒砀云去不能呼。吹台高处远观集,授简而今感大夫。”到了龙亭,又作诗联曰:“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末署“癸亥三月(注:农历)南海康有为题”。另又写诗一首:“远观高寒俯汴州,繁台铁塔与云浮。万家无树无宫阙,但见黄河滚滚流。”此外,如于右任、梁启超等人,与开封多多少少都有些故事,刘海永都做了生动的记述。施蛰存先生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古典文化功底与外文功底都相当扎实。他既能进行翻译,又能进行古典文化研究,更能从事白话文创作。他与同样是大文士的李白凤先生有着很深的交情。李白凤也为施蛰存先生介绍了开封城中的几位学者:武慕姚、桑凡、佟培基等人。20世纪70年代中期,施蛰存同武慕姚书信来往频繁,探讨“北碑南帖”问题。他非常赏识武慕姚的学问和书法,认为武慕姚先生的书法“大雅扶轮”,有独特的造诣,“行健持刚”,发扬了北碑的优良传统,开一代书风。“春衫白子桑子,好学深思未渠已。红尘白日谋稻粱,黄卷青灯涉文史。十年染翰柿填门,臣斯妙迹参差是。”这是施蛰存诗中描绘的40多岁的桑凡,时在1975年5月。施蛰存还为桑凡所藏的清人英宝《花瓶图》画卷作诗并题书:“不随红紫闹春阳,独伴秋风落叶黄。篱下已无彭泽令,何如供我胆瓶香。”“燕山李逢吾旧友,沦落栖迟柳生肘。磐盂书出周史籀,独绝梁园夸好手,近从龟版摹贞契,寻源直欲师仓叟。”诗中的李逢就是李白凤。刘海永虽然记述的都是史实,但文笔间流淌的却是深情。比如他对施蛰存1982年开封之行的记述:1982年5月14日,78岁的施蛰存来到神游已久的开封,他是下午乘188次列车从洛阳来到开封的。那一年,李白凤已经离开人世数年,他的夫人刘朱樱和王宝贵一行驱车把施蛰存接到开封宾馆,住3号楼112室。第二天,王宝贵、王澄从文联借来一辆车,到开封名胜古迹游玩一番。施蛰存记下了这次大梁行:“16日晨9时,刘朱樱来接至其家午饭,见其子女孙儿。下午2时,佟培基来迎至河南师范大学(注:河南大学)访高文,任访秋来会晤,在高家晚饭后,佟以车送回宾馆。17日,王宝贵来邀至其家午饭,具馔20品,极丰盛,同席者桑凡及其子大均,王澄、尹文正、周俊杰、刘梦璋、王胜泉、刘朱樱……”5月17日下午,施蛰存离汴,众多好友相送,喜悦之余施蛰存似乎略有伤感,遗憾再也见不到李白凤的身影。火车的汽笛,声声催人行,挥手自去,再见,大梁城。历史就是这样,有时离我们很遥远,有时又触手可及。书中的许多文章,都在《汴梁晚报》上发表过,但重读之下,仍然觉得亲切无比。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原来民国的开封文化气息如此厚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