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誌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9570843019
作者:陳智德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筆名陳滅,1969年香港出生,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助理編輯(1994-1997)、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客席授課導師(2004-2006)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2008-2009)等職,現任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1992年獲東海文藝創作獎詩組首獎,1993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社會組散文佳作,另獲1990、1994、1996及2002年度之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獎項。評論集《愔齋書話》於2007年獲第九屆中文文學雙年獎評論組推薦獎,詩集《市場,去死吧》於2009年獲第十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推薦獎,2012年獲選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著有詩集《市場,去死吧》、《低保真》、《單聲道》;評論集《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愔齋讀書錄》、《愔齋書話》及散文集《抗世詩話》等,另編有《三、四○年代香港詩選》、《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香港詩選1997-2010》等。

书籍目录

序一/我看陳滅的「我城景物略」──陳國球
序二/破卻陸沉──陳智德的「抒情考古」書寫──王德威
前記
【上卷】破卻陸沉
白光熄滅九龍城
維園可以竄改的虛實
我的北角之夜
破卻陸沉:從芒角到旺角
高山搖滾超簡史
虎地的學院和魑魅
旗幟的倒影:調景嶺一九五○─一九九六
黃幡故事探源
達德學院的詩人們
浪蕩兒童樂園
【下卷】藝文叢談
書和城
廣華書店和它的灰塵
復興書店的肥佬
書蟲的形狀
貽善堂的天使
冷門書刊堆疊史
最後來到東岸書店
詩人筆下的港督
大大公司與《大大月報》
十年生滅:香港的文藝刊物
主要引錄文獻一覽

作者简介

《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糅合了不同的文類,例如地方紀事、掌故拾遺、成長回憶、文學談片,同時穿插個人及他人的詩作。
全書共分兩卷,【上卷】「破卻陸沉」── 以文學為樞紐,編列地區為經緯,旁及述說、引用、評論多位香港前輩和同代作者的香港城市故事、經驗描寫,和自己的地方 生活體驗互為闡發。【下卷】「藝文叢談」則以書與城為主調:香港的老書店、二樓書店、文藝刊物,讀者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在終年不散的灰塵和霉味中,那些被遺忘的書店、文藝刊物和它們承載的傳統,以及書店老闆、文化人,陳智德以文字為他/它們留下動人的記憶。
陳智德在《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裡,範疇橫跨文學、歷史、音樂,結合史料、詩作與圖片;他大膽提問:當許多人視「本土」── 尤其是「香港的本土」為一種「狹窄」的題材時,又對香港的歷史、香港的文學有多少認識?這是對地方書寫的提醒,也戳破人們慣常的歷史觀,為香港的身世補充了最重要的文化篇章。
2014年六月,《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被選為第七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之一。


 地文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其實我本身是個很不文學的人。這本書於我來說,好入腦的角度更多是關於對這城市的書寫。﹣有好幾個篇章其實讀得很悲哀,像談北角,談旺角,談調景嶺,談高山劇場。作者比我大那麼十歲左右,他提到的70、80乃至90年代初期我有點印象但確實由於年紀太小而沒法參與其中。﹣在看作者談九龍城,用‘浪蕩’一詞,談83、84年的Beyond在高山劇場搞演出,談97所引起的爭扎云云,那可真的是對很多香港人真切的記憶。作者一直說97後香港好像突然加快了,要抺去很多東西。對於他們,乃至我而言,這可是切膚之痛。﹣作者有一篇談到旺角的二樓書店。有好一些我都沒有去過就沒有了,有一些聽過像新亞卻一直沒有去過。但卻有不少還是很有記憶的,在作者看來金融風暴後十年也許是二手書店的‘高峰’(因為租貴嘛),而那十年又剛好是我唸大學兼還在九龍蒲的時候,2008年後我就搬到港島了。洪葉,東岸我可是見證著他們的關門,以前有去文星但去多了內地後就沒再去買簡體字書了。倒是樂文一直是堅持要去要支持,就算搬到港島亦然。這七八年新開的序言自然還是會去的,但今時今日的旺角確實與03、04年的旺角太不一樣了,我現在去到都很怕很怕。當年那兩三間書店再加威威唱片可時燃燒我青春的地方。﹣當然還有銅鑼灣的阿麥,灣仔的青文與曙光。青文的負責人最後被書壓死,可是香港的最大的諷喻,到今天還不敢打開大家寫給他的書呢。﹣書中也有談到一些我以為很熟的地方,像旺角像虎地,不過因為作者加了些文藝的搜索,當然還是豐富了很多我對我城的認識。﹣不管如何,哀我本土悲我本土,我也認同作者對本土的態度。那絕不是莫名的歌頌,而更多是往前出發的起點。時代遠去,盡量從歴史中得到溫暖及啟迪吧。
  •     城市需要記憶,記憶需要文學 來源:晶報  發表時間︰2014-04-12 10:05●彭礪青(圖書館職員,香港)  這個標題之所以成立,與城市景觀不斷處于變化有關。城市變化是由于城市是資金、人力流動的空間,也是政府實施城市現代化計劃,拆除舊事物的對象,這一系列計劃引致記憶的喪失,而我們認為一個記憶散失的社會將找不到自己本來的身份,沒有身份就無法準確地爭取專屬于該城市的幸福。對香港人來說,城市記憶散失的情況尤其嚴重,港英政府以高超的城市管理政策,將南來的香港人變成徹底無根的個體。陳智德的《地文志》恰好是重建失落的城市文學記憶,以補充香港歷史講述的闕如。  除了文學史和歷史的鉤沉外,這部文集也是一種文學嘗試,它夾在大歷史敘述和個人文學經驗中間,試圖牽連出兩者的共通點。書中引用的文學書寫,既有前輩作家的,也有作者自己的,根據作者的說法,其目的不是為了虛構或重構,而是為了保留個人記憶、感官經驗或經歷特定事件的情景。其實香港歷史的客觀描述都十分稀罕了,對于個人記憶、感官及情感的紀錄,就更不受重視了。本書的上卷就以上述方法講述香港幾個老舊甚至行將消逝的地區,作者的成長歷程成為敘述的主軸線。這種手法,也許會令人想起帕慕克的《伊斯坦布爾》。然而作者以其詩作介入記憶並回顧自身創作的嘗試,卻又令全書更突顯作者的主體,因而保留更傳統寫實的文學風格。  《白光熄滅九龍城》以啟德舊機場關閉時熄滅的燈光為序幕,首先呈現出九龍城今昔的面貌,作者在這里渡過童年,也在舊機場目送上世紀八十年代移民的同學離開,在這塊擁擠的狹小空間,有大我與小我,也有前清文人以宋王台歌詠故朝。作家侶倫于“二戰”後回九龍城尋找舊居的文學故事,與機場搬遷後失落的友誼和機場原址空留的白光,都意味著人在成長或變故中失落珍貴的事物。南來的前清文人和失落舊居的侶倫尤其象征了香港人的難民和遷徙者身份,恰好香港這塊無根之地就成為了當下的記憶。至于《維園可以竄改的虛實》和《高山搖滾超簡史》,則分別寫香港某些紀念性的事件,及作者一代人追尋年輕夢想的記憶。  《維園》一章回顧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那里的保釣運動,這次社會運動最終被港英警察鎮壓,對參與者而言是一次創痛,那時作者當時年紀太小,沒能經歷,只能透過辛其氏、鐘玲玲等人的文字想像那次運動的場面。反而是1982年的抗戰紀念集會,令作者接觸了這塊既負載著英女皇名字和銅像,也保留著保釣運動記憶的公園。那年作者13歲,參加《突破少年》雜志,從中認識到一位大姐姐,她教作者繪畫。繪畫也是一種文藝的追尋,不過一旦牽扯到大時代的歷史背景,這種個人視角無疑太零碎,一如作者提及綠騎士的短文《七七所見》、李家升的詩《維多利亞之冬》,都有這種片面的毛病。至于港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搖滾音樂而設的高山劇場,則引發作者一代人所專屬的記憶,對作者來說,這段記憶又是一輪成長的沖擊,因為所學到的事物是學校不會教的。  不但是不會教,而且還被刻意抹去,就像在《破卻陸沉︰從芒角到旺角》這一章,作者借葉靈鳳《香港方物志》、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劉蜀永《香港史略》等書,指出追溯學校不提不教的香港史如何重要,而對于今日最繁華之地旺角的前身芒角村,大部分香港人也一無所知。然後,作者引用了王充在《論衡•謝短篇》,王充認為知古不知今就是陸沉,知今不知古就是盲瞽。那麼究竟香港人是哪一種?作者只能說“關鍵在于歷史的蒙蔽”,並且認為旺角是“古今不明的憂傷的城”。然而對于這份“憂傷”,我們可以負起多少責任,還是僅只指責“歷史的蒙蔽”,就能為香港解嘲呢?  正如杜甫說“玉殿虛無野寺中”,香港有許多有歷史價值的舊風物不是被拆卸,就是遺落在無人注意的角落,例如虎地一帶有古老墳地,附近也曾是港英時代的越南難民營。歷史漸漸隱歿在市廛角落,因而沒有人再知道它曾經的模樣,不知道原來村落的故事,甚至連名稱背後的由來,也懶得理會了。然而現代的香港人基本是無根之人,他們由外地遷徙至此,隨波逐流,今天逛今天的街,明天看明天的戲,位于今日美孚的荔園和位于旺角水渠街的大大百貨,曾是玩樂場和百貨商場大行其道時的著名地標,可是一旦時代轉變了,社會流行別的潮流,就沒有人去記念它們,反而是研究香港文學的作者將它們當成城市文學的書寫記憶來記載。  有人會說,這不過是物質文明最表面的事物。但對于精神文明的載體“書店”呢?即使是文化人,也只能一如慣常地抱怨、嘆息,而抱怨、嘆息正好反映出香港人的無力感。在本書下卷,作者描述他少年經常駐足的書店,既有賣二手雜志、漫畫和文史哲二手書的復興書店肥佬老板,也有在充滿塵埃的咫尺書架里操外省話的貽善堂店主一家,更有最終被書箱壓死的青文書屋老板羅志華……在作者心中,這些在社會邊緣掙扎求存的小人物都是一些對抗資本主義市場的奇人異士,然而這些逛書店的記憶,只能專屬于一個世代的文人和知識分子,一旦這一代人紛紛謝世,便會漸漸為人所忘卻。  所以,《地文志》試圖以介于文學書寫和歷史鉤沉之間的方式,保留一代人的內心對于城市經驗的記憶,這些記憶的確有點瑣碎、零散,可是它又是無可取代的成長經驗,是我們長大成人時惟一熟悉的東西。《地文志》引用作者不少詩歌,這是自我回溯和反省,而這些詩歌大多寫實、深沉,也許算不上詞藻華麗,也沒有什麼深刻思想,只是描述了作者某一情境下的情感或思考,但作為一種直接的情感紀錄,讀者可以想象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情景下,香港人活在一個什麼世界里。
  •     文/陳子謙陳智德(陳滅)的詩作,每每遊蕩著不忍遠去的,記憶的幽靈。他的書評呢,梁文道說也是「一種記憶」,要令人重新記住湮沒的文學歷史。還有他的香港文學研究、編選,當然也是其記憶打撈工程的一部分。因此,他近日出版以「追憶」為軸的新書《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可算是一脈相承,甚至令我有種熟悉的錯覺──對,這就像記憶。多層記憶的疊影但這不完全是錯覺。陳智德的老讀者不難發現,《地文誌》收錄的文章,部分的前身曾見於港版舊作,但這次經擴寫並重新配搭,就予人不同的感覺。比較陳智德幾本文集的名字,已可略見重心轉移:舊作《愔齋書話》、《愔齋讀書錄》和《抗世詩話》所突出的,是文學評論;《地文誌》則將地誌書寫和文學評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陳智德對地方的記憶,每每泛起濃濃的苦澀,比如他寫九龍城,會想起啟德機場的離別和九七斷裂;寫維園,會想起歷史如何被篡改、遺忘。這些片段都緊繫我城的集體記憶(或失憶),而最令我印象最深的,則是他在虎地的個人經歷:「二○○五年六月,十個月合約期滿,我執拾書籍和文件,背上大行囊,手持大提袋離開。」一兩週後,他讀到同一家學校的招聘廣告,「再次申請同一職位,經面試後,兩個月後重回原來的工作岡位。[...]二○○六年六月十五月,第二次十個月合約期滿之日,我收拾餘下的幾本書籍,輕裝走出校門。」文字如此平靜,我卻隱隱讀到冰鎮過的怒火。十個月又十個月,不就剛好省掉了兩個暑假的薪金?這些荒誕經歷,多少源於急功近利的商業化現象,而這正是我城歷史的死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陳智德並非分寫自己對香港地區和文學的追憶,而是嘗試交織它們。比方說,他寫九龍城,不只反芻自己的記憶,還會引述、評論其他作家對九龍城的書寫。這起碼牽動了三重記憶:陳智德對地方的記憶、其他作家對地方的記憶,還有隱藏在陳氏文學評論背後深處的,閱讀的記憶。這正是《地文誌》異於一般地誌書寫的關鍵:它打撈的不是單層記憶,而是幾層記憶間的重重疊影,追憶的追憶。難怪作者花在引述、評論地誌文學的篇幅,往往多於冰冷的歷史文獻,因為他要重建的不只是地區的本貌,而是一代又一代作家累積體驗的,記憶之城。今昔記憶的共震陳智德既是作家也是學者,提及前人的地誌書寫時,每每有冷靜深入的分析,甚至附有嚴謹的註釋。但我自己更看重的,是前人的地誌書寫如何與陳智德的地方記憶共震。依我看,這起碼可分為四種方式。第一種,是前人記憶喚起陳智德類似的記憶。比如他引述郭麗容的小說,說他「終於找到屬於我這年代的九龍城書寫」,然後帶進自己的相關記憶。第二種,是借重寫、拼貼前人的作品來組織自己的記憶。例如馬朗(馬博良)在五十年代寫下名篇〈北角之夜〉,陳滅就在多年後沿用同一詩題,另寫一首;再抽出其中兩行,與其他前輩書寫北角的詩句拼貼在一起,然後放進自己的散文〈我的北角之夜〉。第三種方式,是把別人的作品角色混進自己的記憶裡,例如他寫灣仔,先引用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然後把角色喬琪寫進現實:「不遠處一位保安員坐在街燈下,守衛工地的倦意使他變作喬琪,他點一根菸,嘴上開了一朵橙紅色的花,只吸啜一口,那朵花即時又凋謝了。」點菸、熄滅的描寫,基本上都來自張愛玲的原句。前述兩種共震方式,彷彿令不同年代的地區記憶融和在一起;另一種,則是以續寫方式帶出今昔之別,同時沉痛地指出,在不同年代的一些人眼中,香港都不是歸宿。陳智德引用了劉以鬯《對倒》,然後續寫故事,讓小說角色對未來的憧憬一一落空,比如少女阿杏嫁最終給了自己討厭的阿財,後來還因巿區重建而被迫遷出旺角。如此安排,當然暗示了作者對社區網絡、記憶被瓦解的控訴。整體觀之,我認為《地文誌》不妨多一點溫熱的共震,少一點作品分析,則幾重記憶的疊影就會更加融和了。文學可以對抗失憶嗎?用文學來對抗失憶,是否有效?其實陳智德也不無懷疑:「歷史一向被現實竄改,還有生命、故事、文學、香港或什麼都可以」。是的,文學也是我城集體失憶下的受害者,但陳智德仍堅持考掘下去:「還須強忍倦意,按奈愁思,背逆時流,勉力把未讀完的部分咀嚼。我要逝去了,是的,你隨後也會來。」他朝君體也相同,彷彿成了絕望中的某種神秘聯繫。那麼,前人記住我城的努力,陳智德記住我城和前人記憶的努力,都是白費嗎?容我抄一段宇文所安的《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來回應:「正在對來自過去的典籍和遺物進行反思的、後起時代的回憶者,會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影響,發現過去的某些人也正在對更遠的過去作反思。這裡有一種回憶的鏈索,把此時的過去同彼時的,更遙遠的過去連接在一起,有時鏈條也向臆想的將來伸延,那時將有回憶者記起我們此時正在回憶過去。當我們發現和紀念生活在過去的回憶者時,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通過回憶我們自己也成了回憶的對象,成了值得為後人記起的對象。」然後,我也記住了。你們呢?──原載2013年12月10日《明報‧星期日生活》,第6頁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香港文學整理,遍地皆史
  •     大的不说,连文笔都好!
  •     应该是从郑树森先生的结缘两地开始真正开始了解两岸文学,尤其是香港这个在文化圈内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地方,着实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本书上下部内容差距比较大,上部说文化,下部说书店,绝对是爱读书者一定要看看的著作。相较于郑树森先生的评论,陈智德先生显得更加接地气,尤其是在写到港九的各个不起眼角落里的小书店的时候,读者都会好像闻到旧书散发的“书香”,其实是“霉味”。可能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文书屋的老板罗志华在仓库被藏书压死的事件,也确实感叹,时代变迁,书商难做,爱书的书商更是“作死的节奏”。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爱读书的大家。
  •     殖民之島的文藝前世,香港的今生記憶
  •     如果用粤语读来听会很美,尤其是启德机场的那一节。
  •     p.45 p.151
  •     香港從來都不是文化沙漠,相反,更似是綠洲
  •     以“破却陆沉”之志,深挖香港本土史地变迁,勾勒城市文艺走势,追忆消逝的美好时光。极富个人怀旧色彩,又具公共讨论可能的笔调,回应了“文化沙漠”精神鬼魅的纠缠。 这种带有深厚个人情感的史地描绘笔法,给我启发甚深,让我对“本土”精神的理解,更加脚踏实地。如果没有人在乎消逝的过去,遗忘前人走过的路径,大家又有什么资格抱怨,我们没有根,我们的本土没有值得书写之处?
  •     借文學了解香港歷史
  •     最喜歡是作者的書寫模式,看似是一篇篇追憶地方的抒情散文,卻有詳細學術論文式的註腳,寫來又不算嚴肅,是一種「歷史記憶」和「自傳記憶」的巧妙碰撞,交織出一段段地方故事。王德威詡之「抒情考古」,「抒情」和「考古」本身不就是異質的東西?
  •     张开手指,试图捉住飘上天空的灰。虽然不太认同其历史呈现,但还是很真挚,不免共情。
  •     喜欢香港的半唐番历史,读读这个是不错的
  •     结合自身经历,谈香港城市的变迁。史料较少,感怀太多,结论单薄。
  •     如果瞭解HK更多些,可能看起來更好
  •     这本比小思那本写得好,至少没看到特别不待见以及抓狂的地方。我特别想去旺角西洋菜街和通菜街。。。
  •     最喜歡的描寫是這一段:「「屋邨公園特有水管形圓筒,三三兩兩疊在一起。空空洞洞的圓筒是無處可容的兒童最後的去處,也是他們一切的所有。當傍晚來臨,仗著屋邨窗戶傳來的光,孩子們蜷曲身體,手抱雙膝,用他們最後僅餘的秘密,創製出一個一個旋轉的星系、逐漸擴大的黑洞。夜深以後,警察探身筒內,手電筒一照,孩子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