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逻辑学:改变思维方式第一书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511336224
作者:吴昱荣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我的非逻辑思维——这就是你的“逻辑”?太不靠谱了吧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于是,很多人陷入非逻辑思维的泥潭。语言逻辑应该以事实逻辑为基础。——路易斯•D.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逻辑、思维是无法感知的某些人认为,逻辑和思维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我们无法直接进行感知。其实,这种观点是对自身逻辑思维不重视的反应。从诞生以来,逻辑思维一直借助外在的载体——语言传递信息。“逻辑”(logic)这个词是个舶来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语中,译为“逻各斯”。逻各斯,原意为事物的规律、秩序或思想、言辞等。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语境里,“逻辑”拥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中国革命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历史的逻辑”、“合乎逻辑的发展”中的“逻辑”,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篇文章非常有逻辑性”、“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中的“逻辑”,指人类思维的规律、规则;“大学生应该学点逻辑”、“传统逻辑”、“现代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中的“逻辑”,指一门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即逻辑学;“人民的逻辑”、“强盗的逻辑”、“资产阶级的逻辑”中的“逻辑”,则指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论、原则。“逻辑”一词来源于西方,但并不能说明逻辑就是西方的独创,古代东方对逻辑也有研究和应用,比如,古代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学”、“辩学”和古印度的“因明学”都是逻辑学应用的典范。由此可见,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共性。这也说明,逻辑和思维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有人将思维分为两种类型,即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直感)思维。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说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接触外界事物,在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即感性认识阶段。第二阶段:对综合感觉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改造,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而形成概念,构成判断(命题)和推理,即理性认识阶段,也被称为思维的阶段。这就是说,人们认识世界主要借助两种方式。其一,亲知,即借助自己的感官来感觉和体验;其二,推知,也就是思维,即从已经获得的知识来推论一些知识。所以说,思维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思维,概括来说,就是人们“动脑筋”、“想办法”、“找答案”的过程,并且,它必须同人们的认知过程相联系,必须是主要依靠人的大脑活动而进行的,否则,我们只能称它为感知(认识的第一阶段),而不是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主要依靠人的大脑对事物外部联系综合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由表及里,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形成概念、建构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活动,才称得上思维活动。概念、判断、推理不仅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而且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组成思维结构的基本要素;判断,即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有所判定(包括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它主要由概念组成,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的主体。而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又正好是逻辑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当然,逻辑不可能一一研究思维过程的所有方面。思维的种类有很多,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哲学思维等,这些思维都跟人们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但它们并不属于逻辑思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只有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逻辑形式,遵守一定的逻辑规则和规律,运用简单的逻辑方法,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才可以称为逻辑思维,或理论思维。这就是说,逻辑只对从思维过程中抽象出的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进行研究,准确地说,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的科学。但是,人的大脑的思维活动深藏于脑壳内部,看不见摸不着,它一定要借助外在的载体——语言——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说逻辑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时,是不可能把语词、语句等语言形式抛到一边的。我们知道,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过语词、语句和句群几类,它们被形式化之后就成为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形式结构),这就意味着思维形式与语言形式是相互对应的。思维形式的概念通过语言形式的词或词组来表达;思维形式的判断通过语言形式的句子来表达,思维形式的推理通过语言形式的复句或句群来表达。不难得出,没有语词和语句,就不会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更不可能有人的逻辑思维活动。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六个概念是借助于六个语词来表达的,没有这六个语词,就无法表达这六个概念。再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一个判断,它是借助于一个语句来表达的,没有这个语句,就不能表达这个判断。再看下面的小故事:在某个晚会上,爱尔兰文学家萧伯纳独自坐在一旁想着自己的心事。一位美国富翁十分好奇,他走过去说:“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美元来打听您在想什么。”萧伯纳抬头看了富翁一眼,略加思索后说:“我想的东西不值一美元。”富翁更加好奇了,问道:“那么,您究竟在想什么呢?”萧伯纳笑了笑,回答说:“我想的东西就是您啊!”萧伯纳的思维过程可以用逻辑语言来整理一下:我想的东西不值一美元;那位富翁是我想的东西;所以,那位富翁不值一美元。萧伯纳的思维过程,从思维形式上看,是由三个语句组成的一个推理,如果没有这三个语句,这个推断也就无法存在了。思维专属于人类,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就算是最被人看好的类人猿、猴子、海豚等,都不可能有思维的属性,因为思维是和语言相连接的,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动物自然不会有思维。逻辑、思维形式、语言形式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无法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难有所提升。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有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当做至理名言,事实真的如此吗?假如人多了心不齐,柴多了火烧的不是地方,也许就事与愿违了,大家应该听过“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吧?“人多力量大”,可以说是一句被大部分人认可的“公理”。但是,人多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力量大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共同探讨了。◎人多真的力量大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富翁有六个儿子,他们整天不是打就是吵,谁也不帮谁。富翁看到后特别伤心,他就想用个什么办法激发他的儿子们团结起来。有一天,富翁叫来六个儿子,然后拿出一把筷子,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人一根筷子,看谁可以把筷子折断。”儿子们全都笑了,并且说:“这有什么难的!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后,他的每个儿子都是一下子就把手里的筷子折断了。富翁又分给每个儿子十根筷子,说:“现在看谁可以把十根筷子一次折断!”六个儿子试过后,没有一个人能折断这十根筷子。富翁就对他们说:“你们看!在只有一根筷子的时候,你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折断,可是当十根筷子结合在一起后,就不容易折断了。筷子就如你们兄弟,一个人的力量很脆弱,可把大家联合起来,就非常厉害了。”在这故事中蕴含了一个道理,即一根筷子比一把筷子更容易被折断,而由这个道理又能推导出来一个哲理,即人多力量大!“人多力量大”已经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在国内,有许多这方面的俗语,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人万双手,拖着泰山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等名人名言。在国外,也有“蚊子假如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一个手指握不成拳头”(阿尔巴尼亚)等哲理名言。将“人多力量大”这一概念发挥到极致的,就非毛泽东莫属了。他从“人多力量大”中推导出来一条精髓,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正是凭借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800万正规军;在朝鲜战场上,同样也是用这一理论,让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坐到了谈判桌前。而经常听到的“人海战术”,也是利用人多力量大的原理来打败敌人。比如说,在一场战争中,我军士兵比敌军士兵战斗力强。假如双方各出兵200人的话,最后战斗结束的时候敌军全军覆没(即完全丧失战斗力),我军伤亡90人,那么就剩下110人。现在,假如敌军仍然出兵200人,而我军采用人海战术,出兵300人,那么在战斗结束后,我军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是不是依旧会伤亡90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假如我军出兵300人,那么伤亡人数就会少于90人。这是为什么呢?这不难理解,第一次双方各出200人的时候,假定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战斗,我军在战争结束后伤亡了90人,换句话说,200个敌军一个小时可以给我军造成90人的伤亡。但是,现在我军出兵300人,300人打敌军200人,战斗根本不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战斗仅持续半个小时的时间,那么敌军根本就来不及使我军伤亡90人,或许只能使我军伤亡30人。也就是说,假如用300人打200人的话,我军的伤亡人数就会大大下降。所以说,就算是我军单兵战斗力高于敌军,使用人海战术仍然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这也恰恰是以多打少的优势,即人多力量大的作用。◎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的一面。常听人说起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假如依照“人多力量大”的“公理”来推导,三个和尚应该比一个和尚有更多的水,怎么会反而没水喝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人多力量大”这一“公理”的成立需要附加一个前提,那就是团结。假如没有这一前提,就会产生“两个厨子烧一锅汤,不是太咸就是没盐”的情况。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笼子里关了一群猴子,猴子的主人每隔一天就会打开笼子,抓出一只猴子,并把它杀掉。每次当主人来的时候,猴子都极度紧张,不敢有任何举动,因为它们怕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被选中。当主人把目光落在某只猴子身上时,其余的猴子就希望主人赶快决定。当主人作出最后的决定时,那些没有被选中的猴子就会特别高兴。那只被选中的猴子拼命反抗,其余猴子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观看,看着它被杀掉。这样的过程隔天就会上演一次,最后,猴子全部被宰杀掉了。这群猴子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结局,就是缺乏一种团结的精神。要是这群猴子群起而攻之,或许还有机会逃掉。但每只猴子不知道其余的猴子能否跟自己一起反抗,它怕自己的反抗会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被主人选中杀掉。它告诫人们: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当然,假如能够团结起来,就会产生力量大的效果。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曾经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由一些青年人分别以1人、2人、3人……直到8人小组的形式拔河,用测力计量器记录他们在不同群体下的用力情况。在个人拔河的情况下,平均拉力为63公斤,按力的平均叠加计算,两人组应是126公斤、3人组应是189公斤……8人组应是504公斤拉力。但实际情况是:两人组为118公斤,比叠加值少8公斤;3人组为160公斤,比叠加值少29公斤……8人组为256公斤,比叠加值少248公斤。这说明,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之所以出现人多力量小,关键就在于缺乏一种团结的精神。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人多力量大。就像加拿大的大雁一样,本能上它们都知道合作的价值。毫无疑问,在天空中你经常会看到它们以V字形飞行,而且V字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些,因为不断地有更多的大雁加入进来。这些大雁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大雁要负责在前头开路,以便为左右两边的大雁造成局部的真空,从而减少阻力。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大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12%的距离。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但必须以团结为前提。同样,人类也是如此,假如能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通常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因此,处在世事的弈局之中,一个善于处世的人,绝不会单枪匹马的奋斗,或者是致力于窝里斗,而是会通过与他人精诚合作来发挥更大的力量,同时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出身论英雄中国有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还有句话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它们主要用来说明儿子和父亲在某些能力和性格上的相似性,同时也是以出身论英雄理论的源头。这种出身决定论符合逻辑推理吗?假设你是一个知名外企公司的人事经理。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你对全国著名的大学和学院了如指掌,并且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一清二楚。尤其,你知道浙江某学院在这个领域内名声不怎么样。目前,你的公司正在招聘一个重要的职位。在浏览候选人资料时,你看到一位这个学院的毕业生夏磊,于是你立刻决定取消他的笔试资格。如果仅仅是因为面试者所毕业的学校,你就淘汰了对方,那你已经产生了谬误。不是说你的决定完全不合理。毕竟,以你对这个学院的了解,夏磊或许确实不是一名合格的人选。但是,这不是必然的,一颗闪亮的新星也可能出自于名声不佳的学院。此时,你犯了一个常见的谬误:知道一个来源一般是坏的,于是认定出于这个来源的所有都一定是坏的。这并不必然成立。考虑我们所考察的人或事的出身确实有其必要性,但是我们必须走得更远。首先我们要问:夏磊来自哪个学校?紧接着,更关键的问题是:他个人的品质怎样?自古以来,人们都相信这样一条定律:什么人的后代必然也是什么样子,英雄豪杰的后代还是英雄豪杰,奸臣恶人的后代还是奸臣恶人。出身真的能代表个人品质吗?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在赵国享有很高的威望。秦军攻打赵国时,赵王觉得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跟其父比起来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是让他取代廉颇与秦军作战。赵括取代廉颇后,改变了廉颇的全部作战方针,他求胜心切,马上派兵出击,秦军佯装败走,赵军追赶,结果陷入白起设置的包围圈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在赵王起用赵括的时候,赵母就曾劝谏赵王不要用她的儿子,在赵王一再坚持的情况下,她只好说假如赵括兵败不能把责任推给她,结果事实不幸被赵母言重,赵括大败。其实,赵王的思维逻辑有问题,他以赵奢的才干来推断其儿子的才干显然行不通,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从赵奢的才干是不能推出赵括也有相同的才干的。如果想知道赵括的能力,赵王应该从他的日常行为,从他带兵的情况和对兵法的掌握等技术上去考量,而不应以其父亲为论证的依据。能臣良将的后代不一定是能臣良将,奸恶小人的后代也不一定是奸恶小人。秦桧是历史上著名的卖国贼,遭到众人的唾弃,他的曾孙秦钜却是一位抗金名将。南宋嘉定十四年二月,金兵南侵攻破了黄州。三月,十万金兵抵达蕲州城下。当时的蕲州通判就是秦桧的曾孙秦钜。秦钜很不同于秦桧,他文武兼备,素有报国救世之心。初到任上时,他见蕲州城墙不修,武备松弛,就跟新任知州李诚之商量加强战备,训练军队,整修城墙和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和军用物资,以防金军入侵。到金兵南侵时,蕲州已经是森严壁垒,众志成城。秦钜指挥全军奋力死战,坚持月余,杀伤金兵数以万计。可是,城中兵力越来越少,弹药等兵器已消耗殆尽,而宋军的援兵始终未到,蕲州最终还是被金兵攻破了。部下劝秦钜化装成老百姓逃走,但是秦钜却坚持抗争到底,最后跟家人一起投到熊熊大火中为国捐躯。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要从他自身的品质和能力去判断,并不能简单地从他的出身去考量。企鹅思维,模仿很有效人类有着根深蒂固的模仿本能,当一个人看到二十个人都望向天空时,他很难做到不抬头望。在很多情况下,模仿他人能让我们变得更精明,就像觅食的企鹅。当然,模仿有时也可能会误导我们的判断。企鹅每天都得面对一个难题。大海里的鱼类,为企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使企鹅族群得以存活下来。但是,在冰冻的海平面之下,除了有食物之外,有时还潜伏着企鹅的天敌,也就是黑虎鲸(killer whale)。所以,企鹅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只有在它们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下水觅食。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假如冰下潜伏着一头黑虎鲸,那在陆上的企鹅不会知道黑虎鲸藏在哪里。想要知道有没有杀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潜入水中,或者在陆上一直等着,等某个饥饿难耐的企鹅一头扎进水里。所以,企鹅在每天一开始的时候,都会玩一个等待的游戏,就像黑虎鲸躲在水下“守冰待鹅”一样。它们一般会在一边站上数个小时,直到最后某个绝望的企鹅义无反顾地跳下水,此时,冒险的结果不是饱餐一顿,就是“鹅入鲸口”,血染海水。假如是后者,那么每个企鹅都继续站着,原地不动;假如是前者,那么所有的企鹅都纷纷下水,寻觅食物(某些企鹅为了让觅食行动进行得更顺利些,甚至还会不客气地推搡同伴)。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生活中是由自己来做决定的。但事实上,我们有一点跟企鹅很像。在缺乏足够的信息时,我们会一边观望别人,一边收集信息、拼拼凑凑。比如,很少有人会选择一家空荡荡的饭店吃饭,而放弃另一家门庭若市的饭店,因为我们会猜想,选择那家饭店吃饭的人肯定是为了什么;银行要开新的分行,会选择其他银行开分行的地方;商业分析家也知道,小公司常常会仿照大公司的做法,像英特尔公司的某些决策,总会有一大群小公司跟着照做。所以,模仿可以是一种合理的策略,能够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是一种生物学家所说的社会习得的形式——通过跟他人互动来学习,而不是靠独自一人学习。但是,即便社会模仿有搜集信息的好处,它还是经常会带着人们跑偏。2002年10月,华盛顿特区出现了神秘杀手,四处开枪杀人。10月3日,杀手在15个小时内开枪5次,先后射杀了一个正在除草的园艺工人、一个正在加油的出租车司机和一个坐在公园长凳上看书的女人。警方收到通报说,两次犯案现场都出现了一辆白色的面包车,所以警方设置了路障,搜查了每一辆同种颜色的面包车和箱式货车。报纸、电视和广播不断地重复报道白色面包车,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杀手开的是什么样的车。两周过去了,案子的进展一直停留在白色面包车上。可后来,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警方检查了一辆蓝色雪佛兰轿车的牌照,发现车主的名字正在疑犯名单之列。出人意料的是,也极为尴尬的是,警方发现在几次枪杀案件中,这辆车就停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但警方每一次都错过了,主要原因是这辆车不是白色的。在公布蓝色雪佛兰轿车的几小时里,按照警惕的市民提供的线索,警察终于在通往马里兰公路的休息区逮捕了杀人犯,41岁的约翰•阿伦•穆罕默德和17岁的约翰•里•马尔弗。问题很明显。模仿并不是每一次都能产生新的信息,而只会放大一些真假难辨的微小信息,误导人们的判断。1995年,两位管理学专家迈克尔•崔西和弗瑞德•威斯玛出版了一本名为《市场领导者原则》的书。他们自己掏腰包买下了五万本,尤其是去那些销量能决定《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书店买。虽然这本书的观点非常平庸,但是却名列畅销书的榜单。而且,榜上有名就足以带来更多的销量,销量越多,这本书在榜单上就待得时间越长。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之所以会成为可能,仅仅是因为人们会互相影响。我们跟随模仿的本能,或者为了寻求策略而盲目地跟风,因为我们总觉得别人比我们懂得更多。在某些情况下,他人的行为甚至会迫使我们加入其中,我们还自以为这就是最佳策略。然而,无论是什么原因,模仿使得我们很难找出因果之间的联系,因为一部分人的行为能迅速改变许多人,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学很难从“叙事”升华到更深层次的、似法则般的解释的一个原因。当然,模仿并不能完全切断因果之间的联系,只不过看似如此罢了。假如我们把焦点聚集到模式上,而不是人本身的话,那么就会对模仿的运作模式有更清晰的认识。求同的本能,做合群的人人们都喜欢合群的人,并认为差异是不好的,因此通常以贬义的词语来形容差异,如“邪恶”、“差劲”、“不入流”、“惹人厌”等。为什么求同本能如此深植于我们的思考结构中?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方式呢?即便在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观点,也不必然为真或为伪。所有观点,不管是个人或团体的主张,都必须受制于进一步思考与证据分析。所以说,希望跟群众的意见或行为保持一致是不理智的,因为这等于鼓励自己在缺乏证据的状况下盲目接受他人的意见与观点。那些跟群体有不同意见,或想在群体之中另组群体的做法,也不一定不合理、不可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人被求同的本能所制约。有理论认为,数十万年来,我们的原始人祖先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凭借的就是在狩猎与防卫上充分合作。5000年到1万年的文明,几乎没有撼动古代部落传统半分。可以说,这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当一个团体作为整体行动时,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如果要烹煮猛象或让每个部落成员睡在相同的洞穴里,必须依靠团体行为。个人必须对团体行为保持敏感,必须拥有求同本能。这就有了一个明显的问题,也许你已经知道了。假如团体行为是对的,那么跟着做就没任何问题,然而假如团体行为是错的,那么麻烦就会出现。人们只需看看纳粹在纽伦堡集会的老电影,就会清楚团体行为会错到什么地步。过度的群居、过多的社会组织与控制,往往意味着灾难。一般来说,求同本能主要有三种形式。◎传统传统往往会使人忽略证据。盲从传统是非理性的,因为它阻碍我们探索传统形成的原因,并且限制我们尝试不同事物的权利。有的民族禁止做一些事,其原因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这些理由现在可能仍然成立,但也可能不成立。传统跟其他事物一样,必须持续以冷静的理性之光进行更新,不然只会限制人类的进步。◎害怕孤独群居的动物就算已经独自生活,其行为的方式仍如同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这就是为什么狗吃东西时总是狼吞虎咽,尽管它们已不必担心食物被抢。就人类来说,群居行为持续的证据,主要表现为对生理、情感或心理孤独的恐惧。这些恐惧使得人们明明无话可说,却仍想跟别人说话;造成人们明明有更适合的事情去做,却仍想先打个电话。人们总是害怕自己“在状况外”、“一无所知”、“偏离主流”、“消息不灵通”、“跟不上流行”,或“不被各种形式的团体所认同”。这种恐惧严重制约了我们的理性思考,因为它鼓励我们不依靠理性或证据,盲目接受团体的要求。假如多数要求通常是正确的,则盲从的问题还不大。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注意到求同本能的问题,因此反对建立国教,并大力倡导言论自由。因此从对审慎判断的角度来说,正确信息的自由传播是极其必要的。民众有自由接触信息的权利,政府不应该有任何机密。◎习俗习俗本身无所谓对错,只有文化的相对性。戴耳环的美国女性觉得非洲女性戴鼻环是野蛮的行为。谁才是对的?耳环?鼻环?两者都对?还是两者都错?很明显,女性穿戴的物品属于社会文化层面,既不能说对,也不能予以否认。主张戴鼻环是错的,是一种思维错误,因为它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片面认定某种习俗是对的,而另一种习俗是错的。那刺青呢?好还是不好?恐怕没人会在乎。想刺青的人觉得刺青好,不想刺青的就觉得不好。有些时候,越是受到追捧的事物,越有可能是错的。充满热情地相信自己掌握问题的根本,这种人的数量越多,越有可能是错的。诚然,在相信的背后有各种理由,但其中一个就是求同,想避免不确定感带来的不安。虽然不安,但保持怀疑的态度或许要比盲从有用得多。无论到哪里,无论什么问题,意见都只是意见,没必要轻易付出自己的信任,更没必要情绪太激动,因为越激动就越无法清晰思考。很少有事情像我们希望的那么简单,还是动动脑子要好一些。请记住,情感越多,理性的能力就越少。止于分析,分析很关键从上学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分析”、“要搞清楚每一个环节”,于是我们致力于分析眼前的一切。其实,分析后面的组合更为关键,分析不过是第一关,组合才是更重要的。人类天生是一种懂得分析的动物,他们喜欢分解自己面对的人和事,就算不在物理结构上,也会在精神上分解,以便完全了解它们。但是,分解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能针对合成的产物,而且仅仅分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把它们重新组合成整体。郭跃喜欢拆卸汽车。他可以把任何款式的汽车拆开,但是不能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上路行驶。通过这点,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实际上,郭跃对汽车的了解并没有他认为的那么多。他懂得分析,但不具备组合的能力。很明显,仅会分析是不完整的。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弄清楚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而是要搞明白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借用纯粹的数量学的术语来表述,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假如你已经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就应该有能力将分解的时钟零件组合起来,重新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时钟。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假如有人告诉你,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两种做法或两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不要相信他。假如有人告诉你,只有一种做法,那他一定是错的。非黑即白的思考通常是错的,它使我们忽略处境的复杂,并打消我们寻找其他解决方式的想法。就算不是全部,但至少有一部分纳粹党人认为,假如把犹太人杀光,德国的麻烦就解决了。他们觉得犹太人是德国所有问题的祸首。任何能思考的人,都能轻易看出这是不成立的。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其他种族、宗教、政治团体,都不可能为德国、世界或任何地区的所有问题负责。犹太人或其他团体或许要为某些时期的某些问题负责,但也应拿出跟特定问题或事例有关的证据来加以证明。所谓证据,是指任何能指出真理的指标。证据有许多种,但最好的不外乎具体可见而能使人确信为真的证据。既然没有证据表明犹太人要为德国的所有问题负责,那么这个想法就是错的。而且,这个想法过度概括了犹太人,因为它假定每个犹太人都一样——这明显不能成立。犹太人因人而异,就跟我们一样。无论如何,非黑即白的概括性陈述具有一种诱惑力,因为它们常包含一定程度的真理,但却非完整的真理。完整的真理需要考虑事实与证据,并且要耗费精力去思考复杂的问题,而不是那些过度简化的部分事实或证据。要想正确评估复杂观点与问题,就要懂得分析所有证据。证据是什么?虽然只有简单五个字加上个问号,但却令我们不可小觑。假如你想成为理性的人,每当你听到有人以非黑即白的方式解答问题时,记得问自己证据是什么?证明事物为真的证据是什么?怎样确定证据是正确的?这类问题通常会暴露出问题的复杂性与解答的简化性。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采取有益的行动或避免无益的行动之前,有必要进一步地思考与理解问题。你真的认为,希特勒只是个残忍暴虐的纳粹恶棍,即便他有其他的美德,也无法掩盖他的罪行,相反地,丘吉尔与罗斯福则是完美的典型?事实上,人类太多样也太复杂,不可能完全符合这种呆板的分类方式。“人只有两种,不是完全不会犯错,就是从来不干好事”,这种说法跟我们的经验相悖。而且,世上没有人是完全始终如一的。在集中营里进行屠杀的纳粹分子,会在寒冷的天气里喂食饥饿的鸟儿。当然,善待动物的行为并不能弥补他们犯下的邪恶罪行。尽管如此,这些不值一提的慈爱行为证明,就算是最邪恶的人,也不会完全没有同情心的。复杂的事情无法简单地加以判断,复杂的人类亦是如此。所以说,有时候保留、折中与妥协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应该避免视事物为非黑即白,避免不适当的推测与过度概括。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轻视折中的说法,并且要对意见有所保留。对于爱情、婚姻、生孩子等个人事务,应保留自己的看法。假如我们需要对个人事务保留看法,那么对于伊拉克战争、修改婚姻法或政府选举等重大问题,我们更应保留看法。复杂问题不会有直接而简单的答案。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从众的结果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复杂问题往往有许多解决方式,而不是只有一两种。而非黑即白的推论,根本无法考虑所有可能用来解决某个处境或问题的方式。只有试着跳出窠臼思考,我们才有机会找到超越现有哲学或理论之外的另类可行选择。避免简单的解答,并不是每件事都非黑即白,也不是每件事都“不用动脑子”。极端的断言易遭攻击,适当的断言则不会。当一个人过度自信的时候,他就会延伸或简化自己的论证,并加以美化来赢得辩论。很明显,这种做法是错的,其本质就是非黑即白。认知真理是复杂的,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解决方式不够完美,让自己远离非黑即白的诱惑,我们才能更接近现实,更接近真理。感觉经验很靠谱你一定不相信,一根并不粗壮的柱子,一根细细的链子,能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可如果你去过印度和秦国的话,你就会相信了。当一个人凭感觉经验作出判断的时候,他就是那头大象。大象为什么不挣脱呢?因为驯象人在大象还很小没有足够力气的时候,就用一根铁链将它们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不管怎么挣扎小象都无法挣脱铁链的束缚,于是小象渐渐习惯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没有想过挣扎。这是以感觉经验为依据的典型。在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根据既往的经验来对事情进行逻辑论证,其实这种论证通常是不可靠的。仅靠经验决策,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导致严重后果。昆曲《十五贯》改编自《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做生意,可他对女儿戍娟开玩笑说这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了尤葫芦,过后反而诬告戍娟谋财杀父。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见到了他们,于是产生怀疑,而又发现熊友兰身上正巧带有十五贯钱,于是将两人扭送到县衙。知县对此并未详加审问,就断定戍娟勾搭奸夫、盗取钱财杀害了父亲,判他们二人死刑。知县推理的逻辑是:“看她艳若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会冷若冰霜?她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齐飞之意,父亲拦阻,因之杀父而盗其财,此乃人之常情。这案情就是不问,也明白十之八九了。”这知县判案的依据仅仅是一番“人之常情”,依据自己的经验主观臆断,他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其实,人们的经验有些时候并不靠谱。人的经验基本上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在跟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通过感觉器官产生的,它跟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感性认识只能反映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而大部分情况下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时候,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理性认识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在生活中,只有要多一些理性认识,少以感觉经验为据,才能少犯非逻辑错误。爱迪生曾让一位数学专业毕业的高才生计算灯泡的体积,这个高才生费了半天劲,几乎把他的平生所学都用上了,可还是没算出来。爱迪生说:“你为什么不转换一下思维,试一试别的方法呢?”这个高才生又费了半天劲,还是局限在他的数学计算的经验中。见此情形,爱迪生有些生气地说:“你只要用水装满灯泡,再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不就算出灯泡的体积了吗?”此时,这个高才生才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只知道拿以往测量规则容器的方法去测量这个梨形容器。突破经验以后,他很容易就把那个形状奇特的器皿的容积算出来了。很多时候,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会因我们总是凭经验做事而变得复杂起来。全凭经验不仅会限制我们的思维空间,还会制约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我们看不到希望,以至于带来很多失败和损失。人们在进行经验逻辑推理的时候,常见的模式为:由于此种情况与彼种情况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而常常同时出现,那么此种情况的具备也就意味着彼种情况也会出现。比如,看见一个人衣着华丽,就会判断他是个有钱人,与之相反,衣衫俭朴的人则被视为没钱人。这种逻辑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思路,而且往往是有效的,但是这种经验依据大多都是片面的,是不严谨的,所以假如仅凭这种经验来判断事情,很容易出现错误。请听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跟一个大姐聊天,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冲冲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大姐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问: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曾对100个人测试过这个问题,但是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了,并且这两个人都是孩子:“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成年人回答不正确,而孩子却很快就答对了呢?因为按照成人的固有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条线索去推想,自然找不到正确答案;而孩子没有成人的经验,更没有固有经验造成的定型化,因而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如果要克服经验对逻辑推理的困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并同时意识到自身经验的有限性,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进行推理判断的时候要有严密的逻辑依据,切忌先入为主,被感觉经验给忽悠了。一厢情愿的思考假设你驾驶着飞机,油表显示燃料不足了,你是选择落地加油或等着引擎熄火呢?还是找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法呢?毋庸置疑,有的人会考虑很久,迟迟不能作出决定,真的有必要去花时间思考吗?我想像嫦娥一样飞到月球上去,有时我还希望能下一场玫瑰花雨,但这些事都不会发生。想飞行,我必须搭乘飞船、直升机或飞机等科技发明,而这些发明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假如我试图实践幻想,挥舞双臂从大楼一跃而下,那我会性命堪忧。想欣赏玫瑰,我必须到公园,或是去朋友或邻居家的花园。恐怕到死,都不可能有下玫瑰花雨的那天。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一厢情愿的思考会让人觉得快乐、温暖、惬意,但假如要在真实世界里付诸实践,就免不了会遇到阻碍:轻者给你带来不便,重者则会让你有生命危险。当理性让位,一厢情愿的思考独占大脑,会发生什么事呢?假设身为飞行员的你,当你又一次看油表的时候,突然发现燃料快用完了。此时,飞行任务还有1/3,你会如何应对这个意外?问题出现了,你该怎么办?一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几次极为重要的时刻。对此,我们通常有许多答案与选择,有的好,有的不好;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的能让我们安然无恙,有的却会带来灾祸。该选择哪一种?如何知道自己作了正确的选择?如何知道自己是对的?如何知道自己是以现实为根据,作出了最佳的选择?思考其中一种选择:假定油表是错的,那继续飞行。这种思路假定飞机还有燃料,只是油表出了问题,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燃料应该没用完。这种思路有问题吗?据此而采取的行动妥当吗?答案是:行不通。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油表出错的可能性极低,它99%是正确的,因此,你很可能就要耗尽燃料。而飞行离不开燃料,一旦燃料用尽,飞机就会从高空坠落到地面,届时无法避免人员的伤亡,而这将会发生在你身上。你只能祈祷自己不会坠机,但假如情况果真如此,至少还有一点值得安慰,飞机不会爆炸,也不会起火,因为飞机上已没有燃料。第二种选择是:完全不去在意燃料的问题,忽视它的存在,忘了这件事;你继续像之前一样凝视无际的蔚蓝天空,看着白云飘浮而过。这是典型的鸵鸟心态,即“眼不见为净”。鸵鸟遭遇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里。它以为看不见问题问题就解决了,然而,问题仍纠缠着它,不会因为它的逃避而远离。现实不会只因为鸵鸟要它走开就走开:问题会留在原地,通常还会造成麻烦,有时甚至会害了它。假如确实有危险,那么鸵鸟最好选择逃跑、直接对抗或是采取任何可行的做法,而不是把头埋在沙里。当你选择忽视危险时,危险并不会消失;通常它只会继续带来麻烦,而且是越来越多的麻烦。这也正是考虑与感知现实的重要性所在。第三种选择是:假定油表是正确的,而且飞机不需要燃料也可以飞行;或者,假定你的飞机很特殊,消耗燃料的方式跟其他飞机不同。无论是什么情况,继续飞行只会再一次对自己或他人,向现在或未来证明,飞机确实需要燃料才能飞行。同时也再次证明,当飞机耗尽燃料时,不管它是什么机型或由谁驾驶,都一样会坠落。是的,这就是现实原则,这就是规范现实情况的法则,没有方法可以回避,也不存在例外,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你可能知道法则,也可能一无所知,但无论是哪一种,麻烦都会将不请自来。当用尽燃料之时,你只能坠机。第四种选择是:做合理的事,依据现实采取行动,选择降落加油,先保住性命,第二天再继续飞行。让我们进一步模拟飞行的例子,将它运用在你的个人生活上,你想起了什么?那些意想不到的状况、自欺欺人的想法以及其他阻碍,是否会限制你的能力,使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复杂局势时,不能充分理解与适当反应?别急着否定,假如不会,那我们就不会在这里一起研究清晰思考、逻辑或科学了。千万不要因为不知怎样处理现实而毁掉自己的人生,不要因为一厢情愿的思考而错失成功的机会。采取合理的做法,直接而理性地接受生活的考验。了解真相与现实情况,并依照实际情况拿出对策;采取合理的行动,提出合理且可行的计划。这是解决不合理、不合预期且不可预料的事情的最佳方式,因为它们总是会忽然出现在你面前,让你措手不及。以飞行员来作模拟,给了我们明显的答案,如果想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根本没必要进行复杂的思考,要么降落加油,要么等着引擎熄火。答案可以简单一些当遇到那些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时,很多人都希望有简单的答案可以渡过危机。要是真有简单的答案,那我们就能轻松摆脱麻烦,去玩耍、游泳、看书或看电影,但遗憾的是,现实并不是如此,而且绝大多数问题都没有简单的解决之道。无论面临任何问题,当你试图找出解决之道的时候,必须先牢记一项重要原则:简单的答案是不存在的,因为简单的问题几乎不存在。尤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大多数都非常复杂。简单答案?算了吧!如果能够记下这项原则,你将会因此而受用终生。不只是简单的答案不存在,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必须处理的争议也渐趋复杂,答案当然也越来越复杂。这种现象并非都是坏事,它或许能激励我们发挥创造力。假如我们解决了所有难题,人类的精神将会萎缩、死亡。不过也没必要为此担心,我们与我们周遭的事物——也就是人类的创造与人类对现实的理解,只会越来越复杂(就算不一定更有深度),并且成为我们扩大力量的基础。只要我们能保持理性地思考与行动,就能面对与解决生活的各种考验。由于简单答案不存在,所以简单答案很可能是在误导我们。因此,要切忌不假思索地接受任何简单答案,特别是那些回答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近年来,无数投资者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才得到这个教训:凡是那些口耳相传并被很多人使用的股市赚钱法,通常由于过于简单而无法持续。斯宾诺莎在《伦理学》的末尾写道“一切完美事物,不仅罕见而且难以得到”,这句话除了适用于哲学,还同样适用适用于股市。所以说,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简单的回答。有这么一个问题:“只要目的正确,是否就可以不择手段?”请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答案吗?应该如何来回答呢?“是”或“否”?不用说,这个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很显然,有些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另一些则不可以。简单来说,就好像问:“我要买的这件首饰值这个价吗?”答案是什么?这件首饰值得我买吗?该如何回答呢,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答案吗?答案是什么?你真能答出来吗?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怎么会这样呢?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答案取决于首饰的价值、当时的行情以及相关对象。我没有告诉你我考虑买黄金还是翡翠,也没告诉你价格,甚至也没透露我的财务状况。少了这些信息,要得出明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简单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复杂的问题必要多角度考虑。有的人之所以一再受骗,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可能有简单答案,甚至相信能找到简单答案。由于没抓到重点,没做该做的事,或是做出错误或不必要的举动,思维简单的人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圈套。为什么简单答案如此有吸引力呢?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谨慎而迟疑的人,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平稳的陈述与详尽的解释,似乎意味着软弱与优柔寡断;大胆而直率的主张(就算是错的),似乎传递出力量与活力。于是,人们重视简单的答案,并且致力于寻找简单的答案。你的珠宝有鉴定证书吗鉴定证书和珠宝真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吗?有鉴定证书就能证明珠宝就是真的,而没有鉴定证书就能说明珠宝是假的?明眼人都知道,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人们需要心理安慰,于是鉴定证书就成了安慰的良药。一位女士到商场的珠宝专区买项链,由于不敢确定,就一直在柜台附近徘徊。柜台小姐看见了,就上前来问:“请问您要买什么首饰?”女士说:“想买金项链。”“那您看这一条怎么样?”那位女士拿着项链左看右看,用手来回掂掂,最后摇摇头。随后,柜台小姐又拿出几种不同款式的项链给那位女士,她还是看看就放下了。柜台小姐说:“您看这是咱们店的镇店之宝,黄金纯度达到99.9%。”那位女士看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问:“有证书吗?”柜台小姐说:“有。”“那拿给我看一下。”“好,您稍等,我这就去给您印。”“有鉴定师吗?”“有,我给您叫。”“鉴定师有没有资格证书?”那位女士是担心上当受骗,所以才会犹豫不决。就算是真的,但是口说无凭,有证据才更为可靠。然而,这种因果关系真的成立吗?所谓的逻辑推理,就是将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但是,鉴定师和珠宝真假不存在任何的相关性,所以销售商的这一逻辑推理是不成立的。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事物之间不会将内在的联系直接表现出来,假如真是这样,那么福尔摩斯就没饭吃了。所以只有通过一步步的推理,才能找到关节点。就像做证明题,条件和结论之间看似没有任何的联系,但是到最后却能由条件得出结论。逻辑推理只不过是将证明题抽象化了,本质上并没有变化,还是要由条件到结论。一个人在早餐店点了一碗酸辣粉,酸辣粉上来了。他又要求换一碗米线,吃完米线便走。老板要他付账。他说:“我用酸辣粉换米线吃凭什么付钱?”老板说:“可是酸辣粉你也没付钱的呀。”他说:“酸辣粉没吃付什么钱!”吃饭人认为自己是拿酸辣粉换米线,一物换一物,两者之间是等价交换,根本不用付钱。老板认为酸辣粉是我的,米线还是我的,既然点了就要付钱,况且不吃还浪费了我的成本,没有不付钱的道理。所以,推理所得的结论就不一样:一个认为不用付钱,一个认为应该付钱。很多荒唐事正是由于吃饭人的逻辑而造成的,吃饭跟付钱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最后所得的结论却将两者的关系完全撇清,这是狡辩。进行逻辑推理的时侯,事物之间应具备相关性或者是因果关系,这样才能一步步由条件得出结论。而无逻辑的推理就像是把没有联系事物拉到一起,得出的结果自然牵强。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还是让它们回归原位的好。有效沟通就是观念明确思维混乱不可能带来有效沟通。假如一个人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明确,又如何能够清楚地向别人表达呢?可是,明确的观念就能保证有效沟通吗?不是的,因为我们还要受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限制。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透过语言和观念之间的关系看得更清楚。虽然有的专家对这个观点颇有疑议,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我们试图跟别人就某个观念进行沟通,语言就必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就可以越清晰、有效地进行沟通。语言和观念的匹配不过是沟通最基本的第一步,接下来是为观念建立连贯的陈述。假如我对你说“猫”或者“狗”,你的反应必然是静听下文。你一定想知道,“猫”或者“狗”怎么了?尽管你明白我说的词语的含义,但是你不知道我说这些词语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我仅仅是说了一个简单的词语,但没有说任何相关的信息。只有在我将相关的信息阐述出来后,你才可以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注意,假如某人只说了一个词“狗”,我们无法对此作出真假判断。但是,假如某人说出某件和狗相连的事情,比如,停车场里有只狗,我们就可对此作出真假判断。在逻辑学中,陈述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语言上的特定表达方式,只针对能够作出真假判断的命题。词语是语言的基石,而命题是逻辑的基石。因为只有在命题的层面上,才牵涉到真假问题,而逻辑本身就是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在命题容易理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轻易分辨出真假。但是,假如命题本身表达得含混晦涩,我们就会面临双重问题。因为我们必须先弄清命题本身的含义,然后才能作出真假判断。由此可知,清晰有效的表达极为重要。也许我们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很可能一张口就词不达意,表述混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忽略了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不要觉得听众可以领悟自己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问题越复杂,这个原则越重要。有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听众跟我们一样了解问题的背景信息,可以全面把握所要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也许大部分听众对这些信息根本一无所知。当我们拿不准的时候,最好能花点时间讲明背景信息;唠唠叨叨总比百密一疏好。◎说完整的句子逻辑中最常用的是说明句,说明句类似于命题。假如我说“狗”、“海龟”、“7月下跌的股票价格”、“那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别墅正面”,你可能会猜测我在试图把不同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但是你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产生联系的。这是因为我没有做出完整的陈述。我需要用完整的句子,比如“那只狗攻击那只海龟”,“7月下跌的股票价格使赵总很丧气”,“那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别墅正面有一群保镖”。◎不要将主观看法与客观事实混淆泰山在山东和山西之间——这是个基于客观事实的命题,它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是,假如我说泰山是秀美的,那这个命题就糅合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不能随意对主观命题的真假做出判断。客观命题的真假判断是没有争议的,但主观命题有。假如想让某个主观命题被大家接受,那我们必须为它做论证。◎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在西班牙语中,双重否定被用于增强语句中的否定意义。在英语中,双重否定相互抵消,句子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有时候,这会制造困扰,因为语句虽然表面上听起来是否定,但实际上是肯定。为了避免歧义,最好直接表明本意,不要使用双重否定句。比如,最好别说“这里不是不欢迎她来”,而应该直接说“这里欢迎她来”。◎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假如你是个物理学家,在一个学术会议上跟其他物理学家讨论“测不准原理”,你可以尽情地运用你的专业术语。但是,假如你是在向一群普通人解释这个原理,就必须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以便于大家理解。不要对外行人使用专业术语,沟通的关键是理解。沟通最忌讳两件事:一是,讲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假如不了解听众的背景,我们就没办法选择合适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因此,沟通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听众的组成及其背景进行准确的判断。概括的知识都是好的只有在对经验概括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一步发现真理,而发现真理有助于我们远离麻烦,确保幸福。生活中常听人说:“某某专家总结的,肯定没错”、“祖辈传下来的秘方,肯定好使”……于是问题来了,那些概括的知识都是可信的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这一次的经验居然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跟专家概括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虽然大部分人都可能对此感到怀疑,但大家习惯选择忽略,因为大家觉得之前概括的肯定不会出错,可能这次不过是错觉罢了。我们需要了解概括的本质,只有了解概括的本质,我们才能更接近真理。所谓真理,指的是实际存在之物。假如知道了真理,我们就能知道什么为真、什么为伪,而这是让我们在真实世界里安身立命的关键。请记住,假如你想生存与富足,唯一的道路就是面对现实。从现实出发,我们就应该明白一点,概括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概括都是好的,比如过度概括。概括给予了我们描述事物本质的简短规则,帮助我们面对真理与现实,所以它是好的。而过度概括,它给予我们无法描述事物本质的简短规则,损害了我们面对真理与现实的能力,所以它不好。因此,概括是好的,因为它接近真理;过度概括是不好的,因为它背离真理。日常生活中过度概括的例子很多,但我们只需要一点小常识就能轻易识破。某个神经学家非常愚蠢,于是有人说“所有神经学家都是愚蠢的人”。想想看,这句陈述是否为真?又应该怎样去进行证明?神经学家是处理大脑、脊髓、神经及肌肉方面疾病的医学专家。他们通常已经完成高中与大学的学业,而且应该具备医学院学历。神经学家至少要实习一年,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住院实习三年。此外,还要通过专业领域内的各种书面与实务考试,最后拿到执照才能执业。能够通过这些考验的人是愚蠢的人的可能性有多少?答案:几乎为零。因此,所有神经学家都是愚蠢的人的可能性有多大?也许个别人是,也许占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绝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这点非常重要。“所有”是个简单的词语,但意义却很重大。假如我们能从带有“所有”一词的陈述中找到一个例外,那就可证明该陈述为伪。也就是说,只需找到一个不愚蠢的神经学家,我们就可证明“所有神经学家都是愚蠢的人”这句陈述为伪。这一论断还可以向外延伸,任何观点、陈述或断言只要用上了“所有”一词就难以持续,因为它过于极端。因此,对所有使用了“所有”、“每一”、“每个”、“一直”、“绝不”、“绝对”等总括性词语的论证,只要找到一个相反例子,就能将它轻易驳倒。除非得到充分的证明,否则,任何总括性陈述都应视为伪。所以说,每一个过度概括都是思维的错误。“天鹅都是白的”,如果能找到一只黑天鹅,就能证明这句话为伪。多年以前,科学家仍认为天鹅都是白的,直到有人在俄罗斯发现黑天鹅,这个概括才不攻自破。概括技巧是思维的核心,但从某种意义来说,概括也可能走向过度简化。因此,概括是双刃剑。正当使用概括,将会结出丰硕的思想果实;滥用则会害人害己。小心别被错误的概括给骗了。这里的重点在于,一小块真理的发现往往会开启大真理或甚至许多真理的大发现。不管是谁的概括,在现实面前都要重新接受检讨。马克•吐温曾说:“真正造成伤害的,不是我不知道的事,而是所有我已知的事都是不真实的。”你不知道的事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但是,你以为自己了解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观念,造成的伤害更大。迷信与奇迹,被迷惑的思维把易拉罐绑在新婚车上,是为了用噪声把不干净的东西吓跑,新年的鞭炮也是这个目的。美国人都忌讳13号、星期五,这有道理吗?本命年穿红内裤能带来好运,你相信吗?当然,有些穿红内裤的人的确运气变好了,但这跟红内裤真的有关系吗?有人从梯子下走过,1年后他死了。这能证明从梯子下走过会走霉运吗?除非我们忽视他是因酒醉驾车追尾而死,除非我们忘记他曾无数次从梯子下走过却安然无恙的事实,否则我们不可能认同这种荒谬的说法。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切迷信都是荒谬的。”好吧,这句话的确属于陈词滥调,因为迷信的定义就是毫无根据,彻底荒谬。迷信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正因愚蠢,我们可称迷信为愚信。然而,迷信是怎样迷惑我们的思维的呢?迷信使我们从思想上脱离现实,当我们应该关切真实事物时,迷信却让我们把时间浪费在思考虚假事物上。不要从梯子下走过,这种说法可能源于明显的危险:当你从梯子下走过时,可能会被掉下来的东西砸到头。这个危险是真实的,但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要谈的是迷信:觉得从梯子下走过,就会对自己的人生与运气产生不好的影响。梯子会对你或你的命运产生某些副作用,这完全是胡扯。很多人都认为黑猫不吉利,看到要躲开。其实,躲避黑猫有其宗教根源,早在中古时代,就有女巫会化身成黑猫的说法,因此只要看到黑猫,人们就认为那是女巫变的。你还在相信那些无中生有的迷信吗?忘了它吧,没必要为此浪费自己的时间。跟迷信密切相关的是奇迹信仰。奇迹信仰要更为普遍,而且有时源于“在此之后”的谬误。奇迹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在合适的人身上的好事。有些奇迹听起来合理,却经不起理性无情的考验。通常,简单的自然现象很容易被解释成所谓的奇迹。在特里莎修女的自传里,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次她上楼时,手里拿着点燃的蜡烛,“一阵冷风如猫掌般扑来,吹熄了蜡烛,但过了几秒,蜡烛又点燃了。”特里莎修女心里清楚,烛火昏暗无光是魔鬼的把戏,目的是要阻止她回房祈祷。魔鬼吹熄蜡烛,而耶稣则奇迹般地使蜡烛重燃。比较可能的答案是,魔鬼和耶稣都跟烛火无关。事实不过是风吹灭了烛火,而烛火又再度燃起,没有魔鬼或耶稣的介入。同样的事我小时候也遇到,那时停电是经常现象,或许你也有相同的经验。我们再探讨一个问题,当烛光消失后,它去哪里了呢?爱丽丝在梦游仙境时,想知道烛光到底去了哪里。我们知道吗?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也想破解这种问题,然而就我所知,他们并没有想出满意的答案。说烛光哪里都没去,听起来像是回避问题,其实不然,消失的烛光确实没去任何地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维被描述烛光熄灭的隐喻文字给误导了。有些语言隐含着约定俗成的意义,这些意义根深蒂固,所以人们很容易忽略它们,或被它们愚弄。忽略语言中的隐含成分很容易造成头脑简单或对性质的错误认识。烛光问题是伪问题,伟大的思想家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提出,这类哲学问题通常在“语言度假”时出现。假如我们说“烛光熄灭了”,就不需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因为它不会产生问题。所以,如果有人问你:“烛光消失后,去哪里了?”你可以这样回答:“烛光哪里也没去。烛光加入了空集,这是由不存在的事物组成的集合,其中包括世俗的教会、方形的圆形、四边三角形与会飞的鲸鱼。”如果想真正地测试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要问,是否改变用语就可以解决争论。至于无法通过改变语言或从语言角度来解决的问题,则它的困难点应该不仅在于语言学层次,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才能解决。到圣地参拜的腿有残疾的人可以丢开拐杖独立行走,并不意味着奇迹发生。做医生的人都知道,用安慰剂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即便是那些瘫痪多年的人,也可以借助安慰剂成功地摆脱轮椅。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心灵的潜意识与甘于肢障的意愿。当病人从安慰剂、医生、圣母等取得信心时,甘于肢障的想法就会消失,肢障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类病人的确有病,但他们患的是心理疾病,而不是生理疾病。他们的病是一种转化反应:心理障碍转化为生理症状。许多转化反应可以通过强烈暗示治愈,根本不需要超自然力量。假定超自然力量的介入,只会让我们远离真理。那么,一切让我们远离真理走向错误的想法,都是错误思考。尽管有些奇迹源自“在此之后”谬误,但也有些奇迹源自其他形式的不完善的推理或错误认知,比如,照片效果的错误诠释、自然现象的错误理解、宗教意象与自然界随机形态的想象同一、“集体幻觉”、公然欺诈、恶作剧、想象与记忆的混同等。你只要记住一点,那些所谓的奇迹都是胡扯,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罢了。出错是因为失去理性假如我向你提问,一个球拍加一个球,一共是1.1美元,球拍比球贵1

前言

前言逻辑学有三大源流,它们分别是古代中国的名学(辩学)、古希腊的分析学和古代印度的因明学。不过,早期的逻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隶属于哲学。中国的先秦时代是诸子百家争鸣、论辩之风盛行的时期,逻辑思想在当时被叫做“名辩之学”(即辩名,指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思维逻辑和内在意义的分析,企图折服对方所进行的辩论)。先秦的所有学派几乎都参与到“名实之辩”〔指的就是当时对于语言(名)和世界(实)的关系之争〕中来。当时,出现了一批被称为“讼师”“辩者”“察士”的人,如邓析、惠施、公孙龙等,他们要么帮人打官司要么聚众讲学,“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提出了许多有关巧辩、诡辩和悖论性的命题。其中,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对逻辑学的贡献最大。在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墨经》中,已经有了关于概念、判断、推理问题的论述,而且见解很独到。不过,“名学”“辩学”作为称谓先秦学术思想的专用词汇,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后人提出的,到了近代才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逻辑学在古代印度被叫做“因明学”,“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指知识、学问。“因明”是一门关于推理的学说,源自古印度的辩论术。据说,上古时代的《奥义书》就提到过“因明”。释迦牟尼幼时,也曾在老师的指导下修习“因明”。不过,因明学真正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则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它的代表作主要有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等。古希腊也是逻辑学的诞生地之一,经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200余年的发展后,在公元前4世纪由亚里士多德总结创立了古典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为6篇逻辑学著作,分别为《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在文中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思维及范畴和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问题,这在西方逻辑学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古代中国、印度和希腊,很多智慧之士已经意识到了适当运用日常生活中语言或思维中存在的机巧、环节、过程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反省与思辨,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有趣故事,还形成了一些系统的理论。时至今日,我们更不能轻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对现代人来说,真正的财富并不是月收入的数字,而是他有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奔向幸福的人生征途上,学历、能力、人脉都很重要,但思维更重要,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希望这本《简单逻辑学——改变思维方式第一书》能打开你的智慧之门,对你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

名人推荐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思维科学,它能帮助你活跃思维方式,突破思维瓶颈,克服思维盲点。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逻辑是让人信奉真相的技术。                                                                               ——拉布吕耶尔一切哲学问题经过分析都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又多是逻辑问题。                                                                               ——罗  素逻辑学是关于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逻辑学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思维能力,解决人们实际思维中的逻辑错误。                                                                              ——周礼全逻辑是人们在生活中寻找满足其愿望的实际工具。没有逻辑,我们的生活将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金岳霖

内容概要

吴昱荣,毕业于师范类中文系,自幼酷爱文学,广泛涉猎中外名著,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细腻丰沛的情感和精炼犀利的笔触。出版过多部畅销社科书,深得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好评。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我的非逻辑思维——这就是你的“逻辑”?太不靠谱了吧逻辑、思维是无法感知的         //  002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  006以出身论英雄         //  010企鹅思维,模仿很有效         //  013求同的本能,做合群的人         //  016止于分析,分析很关键         //  019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         //  020感觉经验很靠谱         //  022一厢情愿的思考         //  025答案可以简单一些         //  028你的珠宝有鉴定证书吗         //  030有效沟通就是观念明确         //  032概括的知识都是好的         //  035迷信与奇迹,被迷惑的思维         //  037出错是因为失去理性         //040本体真相与逻辑真相         //043第二篇 识别逻辑圈套——激活逻辑思维,莫被“卖拐的”忽悠了不相干论证,阿Q和东郭先生的逻辑         //  046循环论证,有趣的套套逻辑         //  049诱导性语言,那些虚张声势的人         //  052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         //  054错误类比,说蠢话的政治家         //  058胡说八道的广告         //  062崇拜权威,专家说的就对吗         //  065同情心泛滥,诉诸怜悯的谬误         //  068诉诸感情,感性与理性的博弈         //  071蔡京不仅仅是一代奸相         //  074即便重复一百遍,谎言还是谎言         //  077口口相传的也不可靠         //  079分散投资定律可信吗         //  082赌徒谬误,心存侥幸的人们         //  085牢记诈骗的6个部分         //  089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         //  093第三篇 解密逻辑思维——改进思维方式,挤出大脑里的豆腐渣逻辑论证思维: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运用         //  096演绎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  100归纳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         //  104归纳推理的三段论         //  107抽象思维:获取概念,揭露本质         //  110收敛思维:寻找正确的答案         //  113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  116类比思维:有比较才有创新         //  121侧向思维:条条大路通罗马         //  124逆向思维:反其道而思之         //  127假设思维:先假设后论证         //  130追踪思维:十万个为什么         //  133组合思维:学会跟人合作         //  137系统思维:树立整体观念,着眼于全局         //  141博弈思维:不单单是一个人的抉择         //  144求易思维:由繁就简的智慧         //  147第四篇 跟逻辑高手学招——思维的演练,突破逻辑博弈的瓶颈“不傻装傻”的生存智慧         //  152“老公,我希望你喝水嘛……”         //  156换汤不换药,说对自己有利的话         //  159以屈求伸,好汉要吃眼前亏         //  162赎尸博弈,讨价还价的策略         //  166跳槽的风险,单位与个人的经济博弈         //  169嗅出隐含意义,让事业完全改观         //  172领导智慧,猎人与猎狗的启发         //  175兔死狗烹是最佳选择吗         //  178钱财如流水,关于财富的思考         //  182分遗产的故事,让大家都满意         //  186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投资         //  189巧追女孩,说不出口的拒绝         //  193二律背反,别被单一思维给害了         //  195老婆是逻辑学高手         //  198合作的本质,做自私的好人         //  201

编辑推荐

《简单逻辑学——改变思维方式第一书》最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作者简介

《简单逻辑学——改变思维方式第一书》最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简单逻辑学:改变思维方式第一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0条)

  •     为这种书写书评都嫌浪费时间。京东凑单买的书,倘若我可以看到书的部分内容,我绝对不会买的。豆瓣评论里好评恐怕都是托儿吧,这种堪称垃圾的书一星都不配!冠逻辑学之名大谈成功学,作者你确信你造什么叫逻辑学吗?你写的东西跟逻辑学有半毛钱关系吗?作者你这高一的写作水平你大学语文老师造吗?还用富翁与儿子们折一根筷子和六根筷子的故事作为论证的例子,高中生写议论文都嫌弃了好吗?通篇都是牵强附会的例子,还有以历史为例的,就别糊弄史盲了,完全就是你一厢情愿的瞎扯。各种烂俗的扎堆的只为充字数的例子,毫无营养可言。这种书,放在书架里简直是对其他书的侮辱,就算放在村头的厕所里人尽可擦,都嫌糙得慌。
  •     读完了之后感觉知道了很多关于逻辑学的知识,很容易看懂的一本书,一厢情愿的思考会让人觉得快乐,温暖,惬意,但假如要在真是的世界里付出实践,就免不了收到阻碍,轻者会给自己带来不便,重者则会让自己有生命危险,就像自己想象嫦娥飞上月球一样!
  •     最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作者自己也逻辑混乱吧…
  •     作者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啊,最后一部分干脆全部变成儒家思想处世哲学了,什么“不傻装傻,生存智慧”,这些是不错,拜托,你写的书是逻辑学啊……真要看哭了,前面就一会儿来个对立统一,还马克思主义……偏题了,我的哥……
  •     本来是订的另一本,不过还是不退了,蛮不错的
  •     学了点皮毛,就可以装人肉沙包了。
  •     适合高考写论文的孩子们看看
  •     还没开始看,不过大致翻了一下,还是有阅读兴趣的!
  •     前两章写得一般,感觉像拼凑的别人的东西,三四两章就有点感觉了。关于思维逻辑,还是有一些独特之处的,有些例子很好。
  •     我的天!是怎么耐着性子翻完的,原来我人生最有逻辑的时候就是做高中数学论证题的时候了。想系统的学习一下逻辑,但是这书看着想骂人,也许逻辑本事就是不合逻辑的。
  •     有的时候,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 自己的逻辑思维,对事对人,都是有利的。很赞的一本书籍
  •     简单易懂,便于没有逻辑概念的接受。
  •     有不少抄袭之嫌
  •     就是看了书名想买...翻完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让人记忆深刻的,再看看书名,喔!除了书名啥也没记住。
  •     实在不咋地……我找错书了,顺便读了一下。
  •     天哪,此书只适合小朋友读吧,真是买错了。建议别读,烂透了。
  •     无私永远是乔装的自私
  •     简单好理解
  •     第一二四章没啥内容 第三章讲的比较浅显 符合副标题的预期 如果没有入门的话 值得一看 还是不错的
  •     但是看纸质感觉像盗版,希望不是。
  •     全书都在讲空话,丝毫没有探讨涉及方法论的问题。
  •     不好意思这么晚才评论。这本书我认为很不错,不单是有常见思维的辩证分析,还有具体案例佐证,对于我们转变思维方式,摆脱思维定势有一定作用。
  •     大概精华只有1/10,不是模拟两可,就是废话,买这本书,纯粹是浪费钱。比如:P6,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一方面写人多力量大的例子,一方面写人多不一定力量大的例子。两种都写,都分析,并都说有道理。这本书通篇基本都是这种是似而非,却没有深刻分析在某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思维等。所以当实际情况出现的时候,还是只能靠自己、靠感觉、靠经验去判断。
  •     不能算是一本好书,但对逻辑学入门来说,帮助也还是有的
  •     不然会把自己看晕....
  •     太过于简单,只是搜集了些资料、故事说说而已。
  •     这种书叫垃圾毫不为过。
  •     与逻辑、心理学无关,空谈处世道理。
  •     坑爹
  •     要的话去看博弈论的诡计
  •     挺烂的,鸡汤书
  •     内容还是太浅显了,想学习逻辑的童鞋不建议浪费这个时间和金钱,鸡汤成分太重,并没有卵用。
  •     生活必须有逻辑
  •     新书
  •     太简单了啊……译本的通病吧
  •     还好吧 过于的唯物主义
  •     通篇废话 浪费时间
  •     比较理论,且不够深入,建议快速阅读
  •     不怎么好,内容太少,不值这个价
  •     说实话 略失望 道理真的说得很简单 但是人又是极其复杂的动物 如此简单的逻辑学如何足够人活在世繁杂生活的指导呢…
  •     很易读 内容也蛮有趣
  •     半小时翻完就可以扔垃圾桶了《——本来这是我的评价,到豆瓣来马克一下书的时候这本书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了,居然是10分,哦,这太神奇了。不过,还是去垃圾桶里吧。
  •     一般般
  •     不错的书. 值得购买的
  •     内容很空洞,有些举例不恰当。推论不充分,推理不严谨。
  •     权当入门读物
  •     观念反映现实,表述贴合观念。
  •     还不错,选的实例都有针对性
  •     鸡汤和说教成分过重
  •     上架建议:励志……… 216页的书最多有10页的内容整本书一文不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