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建构到自我解构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67208776
作者:颜小芳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颜小芳,女,l982年出生,湖南永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副教授,文学博士,在《贵州社会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家》《当代文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一项,研究方向为影视叙述符号学与影视文化传播。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电影中农民主体形象之变迁
第二节 中国当代电影中农民问题研究现状概述
第三节 主体问题概述
第四节 存在符号学主体论的理论基础
一、存在符号学的“此在”关于超越的理论
二、存在符号学主体的符号构成
第五节 本书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与社会主体
第一节 新旧交替:1977―1978年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农民英雄主体的建构――以《大河奔流》为例
一、主流意识形态召唤下的主体建构与认同
二、从“李麦”形象的塑造探讨农民英雄主体建构的得失
三、女性主体地位的转变
第三节 农民道德主体建构――以《咱们的牛百岁》为例
一、从神坛回到人间的英雄――道德模范“牛百岁”主体构成分析
二、主我与客我的互动
第二章 第四代电影中农民主体从社会主体向启蒙主体过渡的特征
第一节 理想与激情碰撞的青春――第四代导演创作生平与文化背景概说
第二节 个体自我与传统伦理间之“两难”取舍――以《人生》为例
一、启蒙现代性叙事与个体自我建构的努力
二、对个体主体的微词
第三节 个体自我不堪承受传统伦理之重――以《老井》为例
第三章 第五代电影与启蒙主体的建构
第一节 痛苦与叛逆交织的青春――第五代导演生平创作与文化背景概说
第二节 第五代电影中的农民主体形象概说
第三节 启蒙主体的文化表征(一):自我与伦
理道德的冲突――以《菊豆》为例
第四节 启蒙主体的文化表征(二):言语与语
言的冲突――以《秋菊打官司》为例
一、从传奇走向常人的生存
二、“说法”的背后:存在何以显现
第四章 新生代电影创作与后现代电影
第一节 后新时期文化背景概说
一、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二、“新生代”尴尬的生存环境与弱势主体姿态
第二节 新生代电影人的创作理念与叙事策略
一、关于自我的表达与抒写
二、存在的叙述
三、微小叙事与底层叙事
第三节 第六代艺术电影与后现代主体
一、抒情“艺人”的身份困惑
二、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与逐渐弥散的“自我”――《世界》中错乱的幻象和真实
第四节 新主流电影与后现代主体――“高兴”凭什么高兴
一、城市身份认同――进城农民的主体成长与想象自我的建构
二、矛盾的自我――想象与现实的裂缝
三、消费主体――娱乐时代农民形象的真实遮蔽
第五章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交织的社会中自我的解构与重构
第一节 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体
一、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二、关于后现代主体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下自我的解构与重构――以电影《手机》为例
一、“手机”与信息后现代社会的突变
二、欲望叙事中主体的迷失
三、对道德伦理的呼唤与主体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78-2010年农民及农民工电影不完全统计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大特点是将存在符号学理论运用到*国电影批评实践。存在符号学为关注符号主体的内在性也即人的个体性一面。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新时期电影中农民形象的演变,从存在符号学角度论述农民主体的变化,并以第三、四、五、六代导演的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农民形象,从农民形象的发展轨迹中看出*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变迁。


 从主体建构到自我解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的存在,本来似乎是不必怀疑的。但是“我”并不直接引向主体,主体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天赋,而是我的意志和愿望达成的后果。如果我不能做自己的主,我因为各种原因受制于别人的意志,我就没有主体;当我不能自觉地用理性思考我自己的生存,因为各种原因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或行为,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主体。因此,我们周围大部分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完整的主体,但是我们有“主体性”,也就是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的主体。对不同时代的不同个人,对“主体性”的要求很不相同,“主体性”关系到人在这世界上最根本的生存方式。主体问题,一直是几千年哲学难以清晰解答的难题,而人类进步到今天,主体问题反而成为现代理论中最令人头疼,也是最引发争执的问题。儒家说“仁者人也”,是主体有,至少必须有;佛家说“人法皆空”,是说主体无。系统的现代主体理论,说主体有,起始于17世纪起的欧陆哲学,那是理性主义的天下,笛卡尔首先提出了主体中心论的唯心主义,康德与黑格尔的思想方法很不相同,但是都强调了主体的重要性,以及主体完善的可能。这种对主体的乐观估计一直延续下来,变成胡塞尔的“主体间性”中的自我。而皮尔斯认为人本身就是符号,因为人的思想也是符号,而这个自我符号意义的实现,最终必须扩张为“探究社群”,逼近真相。因此,符号学应当是当今难见的“主体有”乐观派。说主体无,也几乎同时发生,于今为烈:17世纪英国思想者开始对主体持怀疑论立场。从经验主义者洛克,到现代怀疑主义的创始人休谟,一直延续到逻辑实证论的罗素、维特根斯坦,都对自我持怀疑态度。此时欧陆哲学界也跟上来:尼采作为后现代的主体解体论的先行者,把主体看成是个“语法虚构”;到20世纪,弗洛伊德认为主体只可能是分裂的,阿尔都塞、福柯、布迪厄等人纷纷提出主体是外因构造的,不由人做主:社会,或意识形态。而近二十年则是德里达风行,他专心拆解从笛卡尔到胡塞尔的主体中心,坚持认为主体只是形而上学的幻想。以上说的并非谈玄,而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如果主体本来就是崩散的,待解构的,无法确定的,那么本来就无法得到,一切追求都是虚妄。假定在发达国家已经可以清醒地对待理性过剩,防止主体过分扩张,那么在当今发展中国家,个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自我张扬不足。在这种时候,我们有没有必要跟着西方的解构主义立场,大谈主体的完整已经不复存在?而且,更关键的是,如果我们把眼光从发达城市,东南沿海,大学校园,转向内陆腹地的广袤农村,转向从那里走进城市的打工仔行列,我们难道也对他们说:“主体问题在西方学者那里已经过时,因此你们不必去想如何建立主体性”?说这样的话是绝对不负责任,尤其对农村来的年轻人,他们正在克服重重困难,试图在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中寻找自己。如果哲学在此时能做的只是学舌西方时髦学术路子,重复他们批判西方传统的话语,实际上是对中国人生存现实的蔑视。因此,听起来玄虚的理论前沿问题,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迫切而现实的问题。本书作者有志于从学术上(也就是从根本道理上)解决这个问题,她的武器是主体符号学理论,她的分析对象则是“新时期”以来的描写农村青年的电影。这个解剖刀锋利,这个切入点鲜活。从《大河奔流》的慷慨高歌,到《人生》的无奈挣扎,到《老井》的困苦争斗,到《秋菊打官司》的奋力抗争,我们看到的是,守在几千年黄土地上的农民,主体意识在步步觉醒。然后我们看到情景变了,舞台转了,这些农民的下一代走进了城市,他们成为城市不受欢迎的客人,但是客人终将成为主人,因为建设起这些繁华的城市的,是他们的双手。要做主人,就必须要有主体性,因此他们从《十七岁的单车》怨苦不言的少年,变成《世界》里不得不适应新天地的各色人物,他们也可能在《高兴》中无奈地找乐,但是一旦“成功”却也会发现《手机》时代并不一定是理想的世界。所有这些,都是主体困境的符号再现,穿过所有这些电影场景的,是一如既往的那个农民之魂,在苦苦寻找自己在这世界上的意义。面对这个局面,主体符号学不得不回答最困难的问题是,自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形成?自我靠各种符号表意身份集合而成,而各种身份是自我的选择,只要控制自己的身份选择,自我就可以选择自我,但是进城务工究竟有多少是主体的选择呢?符号表现困境中的主体,也只有通过符号意义,才能从困境中最后拯救自己,因为主体既是意义的来源,也是意义的生成物。在实际意义传达过程中,主体必须具有处理意义的能力,不是判定对错,而是把对方(城市居民)看成意义交换的对手。符号文本生产和传播过程,正是对“充分主体”的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对方的存在。这样理解的主体,是相互的,是应答式的。以承认(愿意接受)对方的表意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内心经验中寻找“他者”的回应。作者分析的电影中,进城的农民青年,最终必然会成为新城市的新居民,必然成为发展成熟的社会中具有充分主体性的公民。虽然困难重重,虽然还有许多悲喜剧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上演,但是人终将渡过隔开物欲与真性灵的深深的河。或许到那时候,作者会再给我们一本书,庆贺主体性的新生。在那个时刻来到之前,我们能做的,是同情地观察这些灵魂的艰难跋涉历程。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publications_view/index/4157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符号表现困境中的主体,也只有通过符号意义,才能从困境中最后拯救自己,因为主体既是意义的来源,也是意义的生成物。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