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求传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302424934
作者:邓联健
页数:250页

内容概要

邓联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曾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阿姆斯特分校和哈佛大学访学一年。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近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并出版教材3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修订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参与制定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南》;担任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负责人。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在华传教士翻译史和大学英语教育。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学术史的回顾
1.1英美相关研究
1.1.1书目集纂
1.1.2在华传教史及文化交流史著作
1.1.3传教士传记
1.2中国大陆及港台相关研究
1.2.1新教传教史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1.2.2翻译史研究
1.2.3传教士翻译专论
第2章传教士中国观与英译动机
2.1传教士中国观
2.1.1西方中国观的演变
2.1.2新教传教士的中国观
2.2传教士译者及其英译动机
2.2.1译介中国的新教传教士
2.2.2传教士英译中国文献之动机
第3章传教士英译中国文献
3.1中国文献西译书目介评
3.1.1卫三畏《中国研究著作目录》
3.1.2伟烈亚力《1867年以前来华新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
3.1.3王尔敏《中国文献西译书目》
3.1.4考狄《中国书目》
3.2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译中国文献总览
3.3英译选本倾向
3.3.1对揭示阴暗面作品的青睐
3.3.2对文学作品的回避
第4章翻译过程与策略选择
4.1语言与文化准备的不足
4.2翻译过程中的缺乏合作
4.2.1“中外合作翻译”模式的断层
4.2.2传教士译者的“各自为战”
4.3“异化”的翻译策略
4.4“归化”的解读策略
第5章译作传播:以《中国丛报》为中心
5.1《中国丛报》简介
5.2《中国丛报》的译介内容
5.2.1经典文献译介
5.2.2时文翻译与摘译
5.3《印中搜闻》等报刊对传教士译作的刊载
5.4英美报刊对传教士译作的反响
第6章译儒典,摧根基:儒家典籍英译析论
6.1翻译动机
6.2儒经英译个案:柯大卫“四书”英译
6.2.1柯大卫英译“四书”的用心
6.2.2柯大卫对孟子及《孟子》的认识与态度
6.2.3《孟子》柯译本基本面貌
6.3从柯译“四书”中的“点评”看传教士之“译儒攻儒”
6.3.1柯大卫眼中的儒圣与儒学
6.3.2译者“点评”对中国文化的攻击
第7章译官文,悉时政:官府文件英译析论
7.1翻译动机
7.2文本选择与副文本运用
7.2.1文本选本
7.2.2评论性副文本对中国的全面指摘
7.3官府文献英译个案析论:米怜译《圣谕广训》
7.3.1“呈现整套皇家思想”的《圣谕广训》
7.3.2米怜《圣谕广训》译本
第8章译俗文,知民间:通俗作品英译析论
8.1传教士对中国民间通俗作品的偏爱
8.2英译民间作品概述
8.2.1成册译作
8.2.2单篇文献英译
8.2.3字典和教材中的民间素材英译
8.3译诗不似诗:卫三畏英译《春园采茶诗三十首》析论
8.3.1李亦清《春园采茶诗三十首》
8.3.2卫三畏英译《春园采茶诗三十首》
第9章传讹之译:传教士英译《檄谕英吉利国王书》史实钩沉
9.1林则徐《檄谕英吉利国王书》
9.2林则徐《檄谕英吉利国王书》早期译本
9.2.1官方译本
9.2.2传教士译本
9.3底本之错:《檄谕英吉利国王书》“假捏”本
9.4传教士英译假捏本与“两次照会”讹说
第10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译者简介
后记

作者简介

《委曲求传: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1807-1850)》基于1807年至1850年间新教传教士所译中国图书与文献之统计,将17名传教士所译的80余种文献分类为儒家典籍、官府文献和民间俗文三大类别,系统分析了传教士翻译在翻译动机、文本选择、操作方式、策略选择以及传播途径等方面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并列举个案对传教士翻译进行具体入微的研究,揭示了传教士在传教逆境中借由翻译,委曲实现传教目标的史实,以及这场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


 委曲求传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只第九章有点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