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原始性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49415242
作者:[英]E.H.贡布里希
页数:318页

内容概要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勋团成员(O.M ),高级英帝国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还出版有论文集,“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四卷,第一卷《规范与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1972年)、第三卷《阿佩莱斯的遗产》(1976年)、第四卷《老大师新解》( 1986年),《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1963年),《图像与眼睛—图画再现心理学的再研究》(1982年),《敬献集——西方文化传统的解释者》(1984年),《我们时代的话题——20世纪的艺术与学术问题》(1991年),以及《艺术史反思录》( 1987年),《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史》(2002年)。

书籍目录

译者序 艺术史家是文明的代言人 / 7
前言 偏爱原始性 / 23
第一章 柏拉图的偏爱 / 27
插曲:进步还是衰落? / 50
第二章 崇高的崛起 / 56
第三章 前拉斐尔派的理想 / 97
第四章 寻求精神性 / 148
第五章 形式价值的解放 / 185
插曲:新世界和新神话 / 203
第六章 二十世纪 / 208
倒退的诱惑 I / 238
倒退的诱惑 II / 244
第七章 原始性:于意云何? / 269
附录 古物的研究 / 296
注释 / 299
索引 / 306
图片版权 / 317

作者简介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偏爱原始性》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偏爱原始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提醒我一定不要再好奇买翻译本了!!!!
  •     这部来自世上最杰出的美术史家之一的著作,不论在个人观点的表达上,还是在文献的简选上,都给趣味史和心理学提供了深刻而富有启示的洞见。
  •     腐国批评力MAX~ @Kenneth Clark、E.H. Gombrich、Richard Dawkins、Isaiah Berlin、BBC…
  •     偏学术。读完再读埃柯,注意到了很多以前忽略的有趣细节
  •     偏爱的“原始性”是说的“质朴,自然”,对的;但,论述的理念早已过时。另:笔者对于东西方艺术不同的认识,也是对的,东方意象,西方具象;并,指出,东方已达到一个顶级。
  •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近日得暇读完了贡布里希的收官之作《偏爱原始性》,其实从《艺术的故事》开始,一直就很喜欢他的书,总感觉很有思考基点及逻辑上的同感——艺术本身是严肃的,可以用理性来审视感性。至于贡爷的“原始性”偏爱,也无非因为其中有高贵、力量、单纯和真诚。艺术中即刻刺激的快感与自我克制的审美到底孰高孰低,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对应的评判,其实在文学中也类似。一直以来,自诩为读书人,读书本身是为了寻觅那些或隐或显的契合,然后在那些琐碎的契合中,不断拼凑和完善自我的存在。以往好读书不求甚解,泥沙俱下,来者不拒。近年来也在反思,不断去探索和尝试新的趣味。但读书在半吊子途中,则极易陷入矫情——既不融于俗世,又不能求得解脱。无他,接着读。
  •     没有《艺术的故事》好读,不过还是保持了通俗性。核心观点围绕反对现当代社会的审美庸俗化,追求质朴自然,现在看这个议题比较平常了,力度稍欠,但仍有意义。
  •     看很久,一不留神容易被细节牵着走,忘了论证主线。 跟已看的两本比,这本翻译瑕疵略多,编校不够仔细,若干硬伤。 但整体依然相当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