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

出版日期:2016-8-19
ISBN:9787508663934
作者:乔里斯•卢因迪克
页数:276页

内容概要

乔里斯•卢因迪克(Joris Luyendijk),畅销书作家,欧洲金牌记者,所著超级畅销书《像我们一样的人:曲解中东》在荷兰畅销25万册,并在16个国家出版。
2011年,卢因迪克受《卫报》邀请对金融行业开展独立秘密调查,同步开通“以人类学视角看世界”金融官方博客,引起全球轰动。200多位银行家冒着被解职或起诉的风险,向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揭开了金融世界骇人听闻的真相。
随着博客惊人的浏览量,以及《胡作非为》一书各个国家版本的发行,卢因迪克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各国主流媒体纷纷对其进行采访报道,卢因迪克也因此受邀在各国发表演讲。•
《胡作非为》自2015年在欧洲上市,在世界各国引起轰动,版权销往多个国家,作者因此获得著名的NS Publieksprijs奖。

书籍目录

1 沉默之墙 /1
2 金融脉动和金融危机 /27
3 入乡随俗 /41
4 别人的钱 /63
5 午夜凶铃 /79
6 人各为己 /99
7 雾都剪影 /117
8 好饭真的不怕晚吗 /143
9 胡言乱语 /165
10 宇宙主宰 /191
11 泡沫人生 /209
12 谁也无法成为命运的先知 /227
13 空无一人的驾驶舱 /249
研究方法概述 /263
致谢 /267

作者简介

《胡作非为》:200位银行家起底真实、惊悚、不为人知的金融黑幕。
《胡作非为》:所有你不敢想的,他们正在做;所有你不敢做的,他们正在对你做。
《胡作非为》:一部现实版《华尔街之狼》,内容真实,令人震撼,荣获欧洲NS Publieksprijs奖。
储蓄、投资、贷款、理财……金融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然而,金融圈的真相却令我们毛骨悚然:所有你不敢想的,他们正在做;所有你不敢做的,他们正在对你做……
你的每一分存在银行的钱,每一分投资于资本市场的钱,甚至每一分攥在手里的钱,都像你想象的那么安全吗?
那些看似毫无新意的“独角兽”公司,为何估值几十亿?
是谁造成金融危机?由谁埋单?下一场金融危机与我们何干?
金融行业如此高高在上、神秘又令人向往,金融从业者更是令人艳羡的高智商、高收入阶层的典型代表,然而,我们眼中的金融世界真的像它所展现的那么炫目吗?银行家是否真的值得人们信任?
真相,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加凶险……
全球经济,正在被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数年间,欧洲金牌记者乔里斯•卢因迪克暗访了200位就职于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高盛等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从业者,这些受访者冒着一旦暴露就会被解职或起诉的危险,为卢因迪克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揭露了金融圈令人毛骨悚然的黑幕:
受行业恐惧氛围恐吓和潜规则影响的圈内人,游走于道德和法律的边缘,不择手段地攫取钱财以对抗金融行业本身的冷酷无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性已经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普通大众和投资者在银行家眼中不是提供服务的对象,而是可以随意宰割的“傻瓜” ;银行家们信奉金钱至上,指望他们来实现金融行业的安全性无异于天方夜谭;金融危机的余波尚在,然而没有一位金融圈人士愿意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事实上,自上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没有任何改变,下一次危机随时都可能到来;更令人恐慌的是,诸多评级机构甚至知名的政客都已经沦为仰金融业鼻息生存的附庸……
居于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核心地位的金融行业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每一个人都随时可能被它炸得粉身碎骨,让我们看看金融圈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惊人黑幕吧!


 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当今社会,炒炒股票赶赶时髦,求稳买买基金,人们口中说着期货、外汇,俨然人人都是金融人士。牛市之时,一片欢腾,熊市之时,套牢众人。金融这个名词,看似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却非常缺乏对其内核的了解。大多数人只能从电影、电视剧的摩天大楼中,西装革履的摩登人士的穿梭中,窥其皮毛。金融书籍往往过于专业,各种名词术语,让读者很难望其项背。荷兰记者乔里斯 卢因迪克的这本《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得以深入伦敦金融城一探究竟。作为记者的乔里斯,描述自己为金融界的文外汉,以这一视角来探寻金融城,“弥合了公众利益与公众兴趣的鸿沟”,“并促使内行人必须使用更为朴素的语言做出解释”,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一大福音。作者依照心理学中悲伤的五个阶段来概括自己的认知过程。2008年金融危机,在金融界掀起了狂风暴雨,一座座金融巨擘在冲击之下应声倒地。而这场狂风暴雨,外围民众却只闻其声,不见其里。“金融行业每天都在忙乎些什么?”“在危机中,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了这个社会重重一击,让本已羸弱的国民经济在衰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与此同时,银行却已然大发福利,尤其是那些因为我们的救助才活下来的银行,它们有什么权利这么做?”乔里斯试图从访问中为公众解答这些问题。通过作者的访问,读者可以接触到金融行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得以了解不同职位从业人员之间的壁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到隔行如隔山。而在金融世界中,同样是交易员,从事不从业务的交易员之间也存在着行业壁垒。角色不同,从业人员的认知就不尽相同,就像宽客与非宽客,并购行业交易员与经纪人之间一样。宽客设计出复杂的金融产品,交易员负责将其打包出售。对于交易员来说,“这份工作可以说带着一点老虎机式充满变数却随时可能为你带来好运的吸引力,尤其是当市场的波动印证了你所说的东西时,你的成就感更强。”交易员们往往处于金融界的前台,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家,银行依靠他们获得巨额利润。令人惊奇的是,交易员本身对于其交易的金融产品也不甚了解,他们随时待命,时刻专注市场波动身心俱疲,却也要时刻经历着随时被裁员的压力。银行也很可能会因为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陷入彻底的崩盘。经理初步认知之后,作者将金融业的希望寄托于处于监管地位的“风险和合规部门”。中台的服务内容都是在人们面对危机的哀嚎中出现的,在2008年的危机之中,人们不禁会问“你们为什么没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怀着这样一问的乔里斯在访问之后,得到的结论更加令人绝望。面对天文数字的房价,子女私立学校的学费压力,同时自身又不具备实体经济中其他行业必须的职业技能,很多中台人员选择了妥协。他们经常会说,“作为一个个体,我无能为力”。在聆听了银行的新闻发布会后乔里斯感觉到,“整个周末我一直在脑海中回味着这些可笑的场景,终于,我茅塞顿开:我见证了一场仪式。数据的洪流,公关部门精心雕琢的措词,记者们最关注的奖金派发方案,以及那些无关痛痒的细节……有意或无意间,媒体连同那些CEO们上演了一场秀,并传递出了某种微妙的信息,业务恢复了它往常的模样。”乔里斯作为一名金融界小白,信誓旦旦的闯入伦敦金融城,得到的结论却令人担忧。作者以无人驾驶的航班来形容金融这个庞然大物,而变革却还需要摸索,任重道远。
  •     去年,有一部很火的日剧——《半泽直树》。犹记得主角半泽直树在和分行长讨论5亿贷款的时候,明明持有保留意见,却被分行长以大局为重给压下了,最后造成5亿的亏空。事后分行长却无耻的将半泽直树推出来背锅,而另一边的分行长却在准备升官。当时就在想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状况呢?之后是半泽直树与银行高层的争斗,故事的戏剧性在于这位银行高层恰恰就是当年逼死半泽直树父亲的那位银行家,而那位银行家却不觉得有错,尤其是这件事结束后,这位银行高层似乎也没什么损失,反而是半泽直树被明升暗降了。那样的银行其实挺让人心寒的,但是半泽直树却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银行那种风气,我们欣赏半泽直树的勇气和胆略,却也发现其实到最终他什么也没改变。这或许就是金融世界里的真相。真实而残忍。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了金融危机呢?我们不过是在工作而已啊!就连金融行业的人都这么觉得。当我们觉得是金融家们的阴谋的时候,他们却天然无辜道,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比谁都希望经济好啊!就如同《半泽直树》里的那位银行高层,他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因为他是真心实意在为银行着想,行长最后都得承认这位高层的好意。如果金融家们真的怀抱善意,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金融危机呢?荷兰记者乔里斯•卢因迪克好奇着这个问题,所以他对200位金融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访谈,写成了这本《胡作非为》。从投资银行家、对冲基金管理人到后台员工、人力资源经理等等,他们畅谈对自己行业的看法,谈他们每天所干的工作,谈他们对于工作的想法。一幕幕揭开,似乎他们的确比我们更恐惧危机,因为危机对他们的侵害是那么的直接。看完《胡作非为》这本书后,看到一位位金融专业人士的侃侃而谈,他们都是那么优秀,一个个都是社会精英,对于他们的专业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对于金钱也都有着自己的态度,然而在危机面前,他们却又那么渺小,似乎什么都做不到,连预测都没法预测。他们有对制度的洞察,但是又能怎么样呢?似乎又再次回归到了半泽直树的结局,尽了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但是在整体制度面前却没什么改变。
  •     因为老头子工作性质的缘故,对金融业和经济学很感兴趣,但都是零星了解,凌乱而不成体系。这本书用很通俗而客观的叙述,介绍了金融的一些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直触其根底,揭示了背后推手及资本市场运作中的腥风血雨,这是很多金融从业者都当局者迷的问题。我比较喜欢从细节中找寻趣味,而一本好且专业的书,完全可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你会看到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别有深意,暗喻着金融业的癫狂真相,那些看似主宰着全球经济的金融从业者,也未必如想象中一般高高在上。刚翻到第五页,其下六个注脚,就解释了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两个概念,简明易懂,同时介绍了英国一些主要金融地区,让平时只闻华尔街、不知“平方英里”的外行涨了姿势。那些外人看不到的暗涌,大多通过访谈的形式,由债券定价师、保险经纪人、投资管理顾问、风投公司基金筹集人等金融从业者一一道出。本书就像一个大型树洞,隐藏着金融人士的吐槽、讥讽、压抑已久的不满,这些“国王长了驴耳朵”的小道消息,让我们看到了金融的另一面。书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话,是说一些交易员因为工作时间非常紧凑的缘故,根据白班和夜班的区别,只能在早上或者下午见到自己的孩子一面。金融精英们可能比其他行业的同等学历者薪水高一些,然而付出的工作努力也是加倍的多。同时,要光鲜考究的外表,要豪车豪宅,要精致品质生活,因为这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你的工作能力,只有挣钱多的人,才有能力维持这些繁冗且耗斥巨资的外物。人们逐利,虽为人性之本,但不仅仅是为了钱这个虚拟符号本身,而是货币能转化出来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文中一个女高管薪水是男性的数倍,常常在婚姻市场上往往让男士尴尬,但这是她为了抚养女儿必须争取的。老头子曾曰,“别只看见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该金融民工在每个加班到凌晨三点的日子里,对这话的体会恐怕不要太深刻。如今去理个发,理发小弟也能和你侃侃而谈IPO,也不要过多意淫操控全球经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闷声发大财为上。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写出了外资银行的职场
  •     伦敦金融城众生相,没有天使也没有恶魔。只要人性不变,再一次危机将不可避免,金融世界总是周期性上演着悲喜剧,而埋单的总是最无辜的人。
  •     看了好长时间,呼口气,一般
  •     还没有网易公开课《监守自盗》讲得清楚详细
  •     打破沉默论诚恳,一探究竟金融城。访询悉察解神秘,行业串谋才静声。 风暴起,勤追问,胡作非为是何人?贪婪驱动说谎者,不忘初心性本真
  •     虽与金融不同行业,但工作状态和氛围也非常类似,只不过我们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一些。自己也在一个工作狂的路上渐行渐远
  •     清楚解释08金融危机背后的根源和人性原因,语言通俗易懂,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懂。
  •     人性没有善与恶之分,只有贪婪和克制的区别。把金融危机归于体系,显得空洞,但谁又有责任背这个锅呢……《盲眼钟表匠》在谈论进化时谈到,进化的关键不在5%和100%,而在于0和1之间。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只能一步步前进。
  •     让读者了解伦敦金融城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     看看
  •     作者用外行人的视角来看待整个金融圈中的人,体制,这本身就会产生一些短视和歧视。金融业由于它特殊性,它所经营的产品是资金,所以本质上不可以把它跟传统行业比较。对书中作者的观点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     12月第2本,2016年第62本。
  •     原来国内外没有什么不一样,员工们也会骂领导傻瓜,垄断的评级机构外部审计照样有失公允,监管机构也是拿着银行的自查报告在调查,以及甚至怀疑新闻报道是否也讳莫如深…
  •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本该替你掌舵的人,都是虚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