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是心安:另类西方哲学简史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301264844
作者:(法)吕克·费希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吕克·费希(Luc Ferry,1951— ),法国当代哲学家,索邦大学哲学政治学教授,2002—2004年间出任法国教育部长,曾获法国梅迪契奖。著有《60年代的法国哲学》《海德格尔和现代人》《宗教后的教徒》等。

书籍目录

目录
推荐序:哲学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前言
第一章 何谓哲学?
第二章 一个古希腊哲学的例子——斯多葛学派所认为的爱智
第三章 战胜古希腊哲学的基督教
第四章 人本主义与近代哲学的诞生
第五章 后现代——论尼采
第六章 解构之后——当代哲学
结论
推荐书目

作者简介

从永恒的古希腊智慧到基督教、人文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吕克·费希及时写就的这部经典之作,从“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去考察哲学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出色地阐释了哲学中那些经久不衰的教导,包括哲学与我们当下生活的深切相关性,以及哲学在帮助我们获得幸福和过上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趟与伟大哲学家同行的令人兴奋的趣味旅程,将会给每个读者都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启发,不论他们是年轻人,还是已上岁数者


 人生难得是心安:另类西方哲学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3p 哲学既不是政治的工具,也不是道德的支撑;理性狡猾的地方,在于逼着我们去思考—讨论、争议、众说纷纭。 5p 死亡拥有众多不同的面貌(不能只归于生命的结束),就是在生命最活跃之处也可感受到其存在。 9p 种种选择和观念,一开始无一不是某种石破天惊的形而上结构,再慢慢演变成今天有如陈列在商场货架上供人取用的现成主张。其有始以来连贯的脉络、取舍标准以及冲突等,即使在我们不知情的状况下,仍在持续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言语。 9p 与历史相比,哲学更具有启发性。因为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所有的思想、信念、价值等,几乎全都在思想史的长河中获得精炼并整合出种种伟大的世界观结构。而我们必须要对这种种世界观有所理解,方能掌握其逻辑、影响、取舍… 9p 如果能对多样的心态、想法与观念去追本溯源彻底研究一番,不仅可以训练我们的智性,也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自由。 11p 对于神学基要派来说,哲学是恶魔之作,因为它要人用理性来远离信仰,把人逐渐带向疑惑之地,而这正是离开宗教庇护的第一步。 13p 进行哲学思考,就是学习死亡—克服恐惧;哲学认为,拯救不来自他者或超越我们的存在,而是来自于自身,即懂得大胆而坚定地善用理性。 15p 哲学(深思)的三个面向: ①对事物的理解(理论); ②对正义的渴望(道德); ③对救赎的寻找(智慧)。 18p 与常见的诡辩相反,哲学更多的是一门“回答的艺术”(而非提问的艺术),因为你是自己做判断(哲学不是信仰,不会依赖他者的真理)。 29p 世界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 31p 知识并非完全与世无争,而是直接与道德相关;当时的重视行为而非讨论、强调运用智慧而非概念,与现今正好相反。 41p 提出批评之前,先应彻底了解,尤其是在做“靠自己思考”之前,应该要先存有“靠别人来思考”、和别人一起思考、借助别人而思考的谦虚。 41p 哲学并不是智慧,而是智慧(sophia)之爱(sophia)。 50p 满足并喜欢活在当下,才不至于对别的东西产生欲念或后悔,尤其是两大恶—过去的负担和未来的幻想。 58p 一个人的道德价值并不取决于其天赋资质(自然),而是取决于其如何运用之(自由)、取决于其选择而非其本质。即最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我们生来已有的特质,而不是特质本身。 69p 宗教重视谦卑,要求理性思考必须臣服于信仰的人指导。 72p 尽管操纵思想,但相对于古希腊的贵族社会与阶级分明,基督教带来了“人类一体、皆有尊严”的思想,是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发源地。 75p 基督教提出在道德层面上,精神比文字要更重要,“内心对话”比字面上遵守法律更重要,诉诸良心意识的是非判断,诉诸圣经精神和其传达的信息,而不是未经思考、只需奉行的仪式条文… 77p 只要自由意志成为道德行动的基础,只要道德不是存在于不平等分配的天赋中,而是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天赋的选择上、在于让人人平等的自由上,那么,人人等值就是理所当然。 102p 建构那具有启发性的结合律,和谐地联结各个不再是已被排定而是必须由我们从外部加以安排的种种现象。 107p 卢梭:人与动物的区分,在于自我完善的能力(自由),当自然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时候,意志还在不断地提出要求。 117p 特质无疑强化了某些限制,但在限制之外,还留有某些可以加工的余裕、某些自由空间;就是这种偏离,构成人特有的属性。 125p 个人的自由有时必须终止于他人自由的起点。唯有如此自愿地限制我们自身无尽的征服欲望,才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早就一种和平共处且尊重的“新宇宙”。 128p 在政治层面,新的共生空间存在三大与古代贵族相对立的特征:形式平等、个人主义、看中工作。 129p 个人主义所指的,并不是私我主义,而是几乎相反,是指一个道德的,一个让其中所有个体、每个人均以其摆脱天生私我主义的逻辑,以建构人为伦理宇宙之能力决定其价值的新世界的诞生。 129p 工作不再是奴隶的所从事的苦劳,而是自我实现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凭借;没有工作的人是可怜的,他失去了纯粹以自身善力,通过建构和转化世界使其变得更加买好来塑造自己的机会。 138p 人权虽然可以让人拥有平和的共同生活,但却无法独力赋予人类存在任何意义,甚或任何目的性或方向。 150p 所有的理想都属于神学的结构,创造了外在且优越于生命本身的“超验”价值,其真正目的并不是帮助人类,而是对生命本身进行定罪,以虚无来否定当下,而不是如实承担并承受。 164p 苏格拉底是在玩一个游戏,因为他不只是超然于他周围的人,更因为他完全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的对谈者则否)而超然于他自己。 170p 就艺术方面来说,重点不在于真理的内容,而在于感性渲染的魔力;后者当然禁不起诸如总结或摘要的考验。 175p 纯洁是艺术家的积蓄,必须奉行不渝;真正的创作者必须检省自我。主掌内部的混沌并塑形,同时以逻辑性、单纯性、系统式与数学式的方法行动,并自订法则…这就是伟大的企图。 176p 宏伟风格:强度最大的生命,最和谐也最优雅,直接且不迂回,不互斗互斥互耗,而是团结合作;尽管这种合作有可能是其中一方(作用力)主导另一方(反应力)的结果。 177p 为了的“性灵升华”、“优雅行姿”的生命形态,不要排除人格理性与激情的冲突,也不要拣选后者排除前者,就算为此堕入那纯粹的“愚蠢”也不足惜。 179p 权力意志并非是想要拥有权力的意志,而是“意志的意志”,是自己想要成为意志的意志,是想要拥有其力量而不愿被未解决的冲突、罪恶感、内在伤痕所弱化的意志。 180p 权力意志的实现,就在且只在“大格调”中,就在某些生命形态里:于其中,我们终于得以了解恐惧、愧疚、遗憾等所有将我们掏空又将我们“压垮”的内心纠缠,重新活出我“舞者”般的轻盈与纯真。 182p 数学式的古典主义是“大格局“的最完美体现,首重和谐与理性,必须具备一切天分,以及表面上一切强烈的欲望与矛盾,以冷淡、洞悉、严酷及最重要的逻辑来轭驾全体。对情感的爆发奔流避之唯恐不及,而后者则正是善感式的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 183p 真正的知识、欢愉的知识,亦不理会理论及所谓真理的意志,而只为背后那更高的真理;进退举措皆充满优雅,神态自若,举重若轻。 188p 尼采:如今,最可怕的罪行是亵渎这世间,并赋予那未可测知者高过这世间意义的价值。 190p 狄俄尼索斯:美好的生命就在于能够活出当下、爱在当下(amor fati),没有对过去或未来的指涉,没有定罪或排除,只有绝对的从容,完整感受当下与永恒间并无真正的差异。 207p 偶像已死,再无任何理想带动这个世界运行,唯有为运动而运动的绝对必要性。 212p 技术的道路从来不是它自己主动设定的,相反,技术完全就是一种去目的性、剥除任何特定目标的进程。 218p 理论分析的天才在结局上的判断却可能是个悲剧。 222p 救赎的关键,是“期望少一点,多爱一点”。期望,就是欲求而不遂、不知且不能,是真正的大不幸。非但无法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且让我们错失了生命中当下即可获得的最重要事物。 225p 去爱现实的每个时刻,不仅不可能,而且根本就是荒谬的;只能是面对未来最糟结局不惊不惧、凡事以未来完成时理解(“当事情发生时,至少我已做好准备”)。 228p 物质主义的十字架,就是它无法思考它自己的思考,再深刻的哲学论述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别人,即一再地倒入超验、自由、计划和理想。 230p 正如我们永远都无法同时看到骰子六个面中三个以上的面。没有全知,没有绝对的全知。所有的在场都指向某种缺席,所有的内在性无一不潜藏着某种超验,某一物的“进”即代表另一物的“退”。 232p 超验就在我们全部的被给定的声色见闻里;就在我们的内在性当中,确实有某个东西我们无法掌握。 242p 要对自我产生意识,就必须与自己保持距离。超越自我,站在他人位置上,不只是为了更加了解对方,更是为了回归自我:从外界的角度审视自身的判断。 242p 智慧命题三大反思面向: ①宽容思想的要求; ②爱的智慧; ③悼逝所爱之人。 245p 圣经里,认识即意谓爱;伟大作品的观赏对象,包含人类全体。 250p 在我为求更深入理解他人而跳脱自我、扩大我的经验场域的同时,我就已经自我独特化了,因为我超越了我原生境况的个别性,而且就算达不到普世性,至少每一次都能将更多、更大程度上属于全体人类的可能性纳入考量。 253p 原生的个别性与抽象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远非对立,而是“彼此相容”,个别的特质并不专属于独特的个人。唯有个人的独特性同时超越了个别特质与抽象普全,才能成为爱的对象。 262p 初次讨论,不对对方的立场有任何预设,而只是尽全力去理解;对方那非我所属的世界观何以能够吸引他并使其信服。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看书名心灵鸡汤,实质并不是。看到后现代尼采就有些吃力了,更别提解构之后海德格尔……看了几页直接跳到作者结语。不是说你看了哲学你的人生变得高尚起来,只是大致了解下,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到当代哲学,如何一个推翻一个再重组新的哲学诞生,如何让人们信服,哲学还是很有魅力的。作者的结语说“我爱哲学,其中我最爱宽容思想……”。多种哲学体系,多种主义形式,只是尽可能大多数时候尊重,理解眼前的一切,但这不代表我没有偏激的时候,毕竟我也是由好几个“我”组成的一个我。
  •     适合哲学入门,按着时间讲了几个流派
  •     这种导向世俗化的论述虽然可疑,但很对胃口;估计以后不能信服再浅的观点了。一些基本问题暂时有了谱系上的安置。|| 死亡拥有众多不同的面貌,Never More。斯多葛/佛教(与存在和解)——基督教(理性的傲慢)——笛卡尔/卢梭/康德(人之主体所绝对确信者、自由和可完善性、先验的综合判断、宽容思想)——尼采(没有超验、“大格调”、意欲强度、生成的无辜)——海德格尔(“技术世界”、剥夺和无意义、竞争)——非形而上人本主义(于内在性中超验、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个别性-独特性-普世性、“只是爱上特质”-“因为是她,因为是我”)
  •     第一本關於哲學的書
  •     nice book
  •     不开心是把快感当作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这翻译的浓浓鸡汤口味标题差评)
  •     读完后对哲学依旧一知半解但这的确是哲学入门的好书。最先是被标题吸引,如此鸡汤的标题竟然印着哲学的标签。如今对得不到的渐渐释怀,也许是因为时间,也许是近来读了些书。哲学也许是唯心,但人只得自救。
  •     读了好几本哲学简史之类的书,这本感觉最好,清晰易懂,拨云见雾
  •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     去爱现实的每个时刻,不仅不可能,而且根本就是荒谬的;只能是面对未来最糟结局不惊不惧、凡事以未来完成时理解(“当事情发生时,至少我已做好准备”)。
  •     论尼采这一章需要好好消化/最后章提出的关于救赎的三个面向:宽容思想(跳脱自我去中心化扩大视野走出自我再找回自我认识并爱他人)爱的智慧(个别性走向普世性的载体为独特性,唯有个人的独特性才能成为爱的对象,而这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生存在经验历程的积累与锻造)悼逝所爱之人(在父母在世时与他们彻底和解)
  •     《人生难得是心安》,又名另类西方哲学简史,的确是一本特别的书,作者显然读过大量哲学家的书籍,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用哲学的三个“面向”:对事物的理解力(理论),对正义的渴望(道德),对救赎的寻找(智慧)来分析古往今来的哲学大家的思想。最喜欢他的关于尼采的部分。
  •     作者对西方的哲学发展做了简单的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救赎”、“爱”、“宇宙的秩序”、“人类未来的方向”“面对当下的抉择”…………
  •     以理论、伦理、救赎三条轴线深入浅出地描绘出了西方哲学的整个脉络。近年来读过的少有的哲学普及好书。
  •     很赞
  •     感谢
  •     理论…道德…救赎 费希用这三个主题回顾了自哲学诞生之初开始就对人生而有限的困境的解答 语言流畅舒适 哲学源自生活 但不觉得它高于生活 这本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读者 我们自己就是哲学最重要的精神
  •     被大雨困在了书店,却遇到了一本好书!不要被这个充满心灵老鸭汤味道的标题骗了,读了那么多年文史,却从未想过以“死亡”本身结构宗教和哲学,多讽刺……
  •     法语书名是《学会生活》,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看的哲学史。我真羡慕外国小孩,从小就有《苏菲的世界》等好多有趣又通俗的书把他们引向哲学和思考。
  •     对主题感兴趣,整体读不懂,夹缝中能明白几句话,算是极粗略地被普及了一些哲学史。其中尼采关于内在冲突消耗生命、以一做再做为标准的观点受用最多。
  •     3.5星。散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