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0818165
作者:夏杏真
页数:32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八、新中国六十年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多年伟大而艰辛的历程。作为与经济、政治、社会四位一体的文化,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冲破艰难险阻,胜利前进。回顾六十多年的历史,我们的文化事业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布新除旧,走入正轨(1949—1955)、提出“双百”方针,出现初步繁荣(1956—1957年春)、一波三折,艰难复苏(1957—1962)、再遭挫折,陷入低谷(1962—1966)、一片荒漠,偶露绿洲(1966—1976)、进入新时期,开创新局面(1976—1999)、步入新世纪,走向大繁荣(2000—)。现按历史发展的阶段扼要加以评述。 布新除旧,步入正轨(1949—1955) 新中国成立伊始,要收拾百孔千疮的烂摊子,建设万象更新的新社会,必须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荡涤污泥浊水,清除旧思想,改造旧习俗,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布新除旧,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 在筹备建立新中国的时候,文艺工作走在前面。1949年7月2日,解放区、国统区两支文艺大军会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共同商讨新中国文艺方针大计。会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代会以后,文艺战线形势很好,编辑出版了解放区优秀文艺作品选集53种,编辑出版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几年来文艺创作实绩的《文艺建设丛书》,还有大批未及收入该丛书的优秀作品问世。1951年春,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个题词本来是针对戏曲创作和表演而发的,但实际上推而广之,成了指导新中国文学艺术与表演艺术的方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宣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1949年10月,重新设立马列主义学院,分批培养党的中高级干部,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各地也先后设立了类似学校,全党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翻译、出版马列主义著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的工作,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在原有基础上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大量著作。研究工作者还发表了许多宣传、注释、解说和评价马列主义著作的文章和著作。马列主义著作这样大规模的翻译、出版,在我国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51年至1953年接连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第一次印刷即达80万册。这在世界出版史上也是少见的。随着《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文化意识,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是这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与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相伴随而进行的。党和政府为此采取了改革旧学校、旧文化事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思想批判等一系列措施;其中影响较大的对有错误倾向的作品和观点的批判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以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为开端、进而对胡适派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思想的批判,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在当时,通过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来具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自然有其重要的、积极的意义,但是,大张旗鼓地在全国范围作为政治运动展开,却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后果。

前言

本书重点是关于文化方针政策的研究。建国以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相应地制定、调整文化方针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向前发展。我想以此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一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从中总结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此时,这种历史的回顾,应该说对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含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选择了几个历史关节点,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如,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党中央明确规定:这是基本的长期的文艺方针,也是一切工作的方针;1975年的文艺调整,是一次在特殊年代的调整,其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东西;进入新时期提出不再用“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贯彻执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双百”方针、“二为”方向,虽然都是在确定文艺方针的时候提出来的,但实践证明,文艺方针政策与文化方针政策,是处于一身二任、重构兼出的状态。它们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方面。毛泽东说过,“采取现在的方针(指“双百”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强国而使人可亲”,“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本书便包括了文艺、教育、科技、卫生和知识分子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概要

夏杏珍,女,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一九七五年文坛风暴纪实》、《文坛寻踪录》、《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与一九七五年整顿》、《历史转折论》、历史转折三部曲之一《前奏》、之二《决战》,主编有《六十年国史纪要•文化卷》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形成过程 一、“双百”方针的酝酿: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到《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发表 (一)二月颐年堂会议酝酿对科学工作采取“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毛泽东、刘少奇等在不同场合反复主张学术问题应自由讨论,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粗暴干涉 (三)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谈宣传理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二、“双百”方针是在讨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时提出和确定的 三、“双百”方针的贯彻:从赞扬昆剧《十五贯》到批评“四同志文章” (一)昆剧《十五贯》的演出 (二)《人民日报》的改版 (三)青岛遗传学座谈会 (四)音乐民族形式的争论和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五)毛泽东对陈其通等四同志文章的批评 四、“双百”方针贯彻一年的总结: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二篇曲折和复苏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阻碍“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 二、“大跃进”运动中“双百”方针被扭曲 三、短暂的转机 四、“双百”方针在调整中得到复苏 第三篇当代中国文艺史上特殊的一页 一、毛泽东、邓小平领导文艺调整 (一)文艺调整的背景和契机 (二)毛泽东把整顿之风吹进文艺领域 (三)邓小平组织领导文艺调整 二、射向“四人帮”的第一发“炮弹” (一)毛泽东批评“百花齐放都没有了” (二)邓力群出了个好题目 (三)王子野的意外发现 (四)胡乔木一面向上转送,一面寻根究底 (五)邓小平给“四人帮”迎头痛击 (六)“四人帮”无可逃遁,于是 三、毛泽东的左眼手术与《创业》批示 (一)毛泽东对《创业》批示同左眼手术的联系 (二)毛泽东何时做的左眼手术 (三)《创业》批示是怎样写出来的 (四)张天民上书毛泽东、邓小平,有位神秘的幕后人物 (五)《创业》批示引起连锁反应 四、《创业》批示引起连锁反应 (一)电影《海霞》主创者的申诉与得救 (二)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的大字报 五、逐步扩大文艺节目的举措 (一)一批电影、戏剧重上银幕、舞台 (二)举办纪念聂耳、冼星海音乐会 (三)支持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写作和出版 (四)围绕鲁迅书信、著作出版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五)《人民文学》、《诗刊》复刊 六、敌乎?友乎?——“周扬一案”处理始末 (一)毛泽东发表关于《水浒》评论的经过 (二)毛泽东评论《水浒》的初衷 (三)姚文元把对《水浒》的评论引入异途 (四)江青竭力鼓吹《水浒》的要害是“宋江架空晁盖” (五)周恩来在特殊条件下的坚定回击 (六)邓小平同“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斗争 (七)关于评《水浒》运动的政治作用 七、1975年围绕评《水浒》的斗争 八、一九七五年文艺调整的历史评价 第四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一、文艺走到了时代的前沿 二、揭批“文艺黑线专政论” 三、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四、文艺领域拨乱反正的全面深入 五、召开第四次文代会,提出“二为”方向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文艺的繁荣 第五篇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之路 一、提出“双百”方针的缘由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与“双百”方针 (二)《论十大关系》与“双百”方针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双百”方针 二、贯彻实施“双百”方针的曲折和斗争 (一)为推动“双百”方针贯彻执行,毛泽东力排众议,身体力行 (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双百”方针的阐述 (三)“双百”方针初步贯彻的成效 (四)“双百”方针遭遇的曲折 三、“二为”方向的提出和贯彻 (一)“双百”方针写入宪法 (二)“二为”方向提出的经过 (三)排除干扰,贯彻执行“二为”方向 第六篇1949年10月至1976年10月: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与经验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群众文化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群众文化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文化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七篇共和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群众诗歌运动 一、“大跃进民歌”运动 (一)初期的“大跃进民歌” (二)毛泽东的重视和倡导 (三)各级政府机关积极组织推动 (四)“大跃进民歌”运动的评价 二、“天安门诗歌”运动 (一)“天安门诗歌”运动的形成 (二)“天安门诗歌”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三、两次群众诗歌运动的启示 (一)真切地印证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群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八篇新中国六十年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布新除旧,步入正轨(1949—1955) 二、提出“双百”方针,出现初步繁荣(1956—1957年春) 三、一波三折,艰难复苏(1957—1962) 四、再遭挫折,陷入低谷(1962—1966) 五、一片荒漠,偶露绿洲(1966—1976) 六、进入新时期,开创新局面(1976—1999) 七、步入新世纪,走向大繁荣(2000—) 第九篇1949年—1957年春: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基本形成的历史考察 一、1949—1955年:知识分子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一)举办各种训练班,对知识分子进行政治教育 (二)组织参加全社会的群众性的学习活动,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三)组织、推动知识分子参加各项社会改革和政治运动 (四)进行思想改造运动 …… 第十篇六十年代前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反思和调整 第十一篇周荣鑫与一九七五年教育整顿 第十二篇邓小平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十三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

编辑推荐

《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编辑推荐:综述建国后文化界一系列重大事件,勾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发展轨迹,揭秘“周扬一案”处理始末。再现鲁迅书信、著作出版的曲折历程。

作者简介

《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主要围绕“双百”方针的形成过程、毛泽东、邓小平领导的文艺调整、“周扬一案”处理始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等建国后文化界一系列重大事件而展开,对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发展轨迹,具有重大价值。


 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太平庸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