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方史(古代部分)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36150121
作者:曾国富
页数:226页

内容概要

曾国富,汉族,1962年生,广东信宜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1986年9月一1988年2月,在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助教班进修一年半。1996年12月被评聘为历史学副教授。在湛江师范学院从事《中国古代史》、《史学概论》、《中国教育史》、《广东地方史》等课程的教学和中国古代史、广东地方史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民族研究》、《孔子研究》、《宗教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史学论文80余篇,参编《新国学三十讲》、《中外历史与文化概论》等教材3部。著有《五代史研究(上中下)》(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09)。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广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
一、广东的地理环境
二、广东的气候条件
第二节 广东历史发展概况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第三节 广东的历史文化
第四节 学习研究广东地方历史的意义
第二章 原始时期
第一节 广东早期的古人类
一、“垌中岩人”与“马坝人”
二、“新人”阶段的广东人
第二节 广东的氏族社会
一、广东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二、广东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第三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不发达的广东奴隶制
一、贫富分化,阶级分野
二、广东地区的原始经济
第二节 先秦时期岭南的对外联系
第三节 先秦时期岭南越族的文化特征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秦统一岭南
一、秦统一岭南的经过
二、秦统一岭南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南越国在岭南的统治
一、赵佗建国及“归汉”
二、赵佗在岭南历史上的贡献
三、南越国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南越国史研究简况
第三节 汉武帝统一南越
一、汉武帝统一南越的经过
二、汉武帝统一南越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秦汉时期广东的经济与文化
一、徐闻古港的兴衰
二、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广东地区学校的设置,学者的出现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岭南地区封建统治的加强
一、北方移民南下
二、封建统治的加强
第二节 冼夫人“和辑百越”
一、和辑越众,德高望重
二、归附隋朝,平定叛乱
第三节 广东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成就
三、对外贸易重要港口的转移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广东的文化
一、岭南地方志的萌芽
二、学者的讲学著述
三、道教、佛教在粤的初期传播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隋唐对岭南的统治及粤北交通、经济的发展
一、隋唐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面貌
二、隋唐两代在广东的统治
三、唐代的“南选”制度
四、唐代粤北交通的改进
五、唐代粤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隋、唐、五代广州的对外贸易
一、隋朝广州的对外贸易
二、唐代广州的对外贸易
三、五代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
第三节 南汉国在岭南的统治
一、南汉国的建立
二、南汉国的施政
三、南汉统治的危机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广东的文化教育
一、惠能禅学
二、张九龄的诗作
三、韩愈潮州兴学
第五节 唐代粤籍名人
一、刘赡
二、陈文玉
第七章 宋元时期
第一节 宋元王朝在广东的统治
一、宋朝在广东的统治
二、元朝在广东的统治
第二节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及其影响
一、北方人口南迁概况
二、北方移民对广东历史的影响
第三节 宋元时期广东的经济与社会
一、农业生产的改观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三、宋代广州的对外贸易
四、宋代广州的外商与“蕃坊”、“蕃学”
五、元代广东的对外贸易
第四节 宋元时期广东的文化教育
一、宋代广东的教育
二、宋代贬官与雷州文教事业的兴起
三、广东三大方言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宋元时期粤籍名人
一、李用
二、崔与之
第八章 明代
第一节 明朝对广东的统治
一、广东布政司的设置
二、卫、所及巡检司的设置
第二节 明代广东的社会经济
一、明代广东的农田水利建设
二、广东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
三、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四、明代广东的对外贸易
五、省内商业的繁荣与城镇的兴起
第三节 广东人民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
一、明朝的“海禁”政策与广东沿海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广东军民的抗倭斗争
三、广东军民反对西方早期殖民者的斗争
第四节 明代广东的文化教育
一、明代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明代广东的史学
三、陈献章 的哲学思想
四、汤显祖与徐闻贵生书院
五、黄衷与《海语》
第五节 明代粤籍名人
一、霍韬
二、袁崇焕
三、周新
第九章 清代前期
第一节 清军入粤及清朝在广东的统治
一、清军入粤与粤军民的抗清斗争
二、清朝在广东的统治
三、清初广东的“迁海”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广东手工业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一、广东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二、广东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三、城市的繁荣,人口的增加
第三节 粤海关的设立与广州的对外贸易
一、粤海关的设立
二、广州的行商制度
第四节 清前期广东的文化
一、清初广东士宦的开海通商思想与主张
二、清前期广东的社学教育
三、光鹫的诗文理论
四、地方志的编纂
第五节 清前期粤籍名人
一、屈大均
二、陈瑸
三、陈昌齐
附录30年来广东地方史(古代)研究述略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广东地方史(古代部分)》为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专业课选修教材,介绍从原始社会到清代前期广东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广东地方史(古代部分)》可供专科生、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历史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参考。


 广东地方史(古代部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广东地方史(古代部分)》曾国富 get√ 这本书内容丰富而不繁琐,详细而不晦涩,是广东湛江师范学院的历史系教材,我也是偶尔发现,但是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地方史是一个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国内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有明显差异,风俗习惯,语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中国通史,只是概括性的叙述以中原地区为主的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地区之间共性的内容,而无法顾及各地区特殊的历史发展规律及具有鲜明个性的内容。这本书让我对之前模糊的知识有了系统性梳理,整理如下:“客家人”,源自第一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广东境内的客家人就是历史时期,包括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战乱,而流居广东的中原汉人的后裔。第二次大规模北方人口南迁是在宋元时期,辽国,西夏,金朝轮番攻陷追击宋朝,这些战争迫使北方无数平民百姓和豪门大户,背井离乡,渡过长江,向南逃难,直奔战争少,社会较安定的岭南而来。移民广泛分布于珠三角,粤东山区,粤西等地,其中不少福建人随中原人南迁至雷州,这些中原人,渔夫见人,成了雷州半岛的开发者,这样就完成了大量北方民众的南迁。广东三大方言的形成,粤语(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包括雷州话)。1.粤语是秦汉时期,部分中原汉人定居番禺,与越人杂处,逐渐形成的粤语,粤语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2.客家话是广东三大方言中最接近北方方言的语言,北方移民南下到广东的韶关梅州惠州等地,因为这些地区古时候交通不便,加上北方移民大多怀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多数聚族而居,他们有一种政治文化上的优越感,清高自傲,视岭南人为野蛮人,因而轻慢,歧视岭南人,不屑与之为伍,这使他们长期保存了大量固有的文化和习俗,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流行于粤东粤北地区的客家话,一般认为客家话是中州(河南省)古汉语变异的结果。3.潮州话和雷州话原来都属闽南语系,潮州古称“闽越”与闽南同俗,在文化上是“亲闽疏粤”。越人,闽人与汉人逐渐融合形成现在的潮州话,雷州话也是闽语,雷州人的祖先最初是中古时期从福建的闽中闽南移居到雷州的异乡人。唐宋元明清以来由闽南入雷州的移民不少,逐渐的,雷州的闽人由客变主,与当地居民结合,形成了现在的雷州话。粤西地区“年例”的来历,在南北朝至隋朝这段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除了一位巾帼英雄,名叫冼夫人。为报答冼夫人粤西各地老百姓春节期间翻翻邀请他去庆祝丰收,冼夫人热心出席各地的庆典,让人把各地庆祝日期排出来,他按时到位与民同乐,这种庆典后来就演变成一种习惯,叫做年历。如今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坡头,湛江,雷州半岛等地区还有年历的习惯。六祖惠能的禅学,在国外被公认为,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列的东方三圣。惠能创立的禅宗是变天竺式的佛教为中国式的佛教,至惠能之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中国佛教,所以惠能又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开拓者。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中規中矩的教材,內容傳統。一人之力寫一本地方史不容易。史觀陳舊,沿用五個階段論。有些較重要的問題沒寫,如中古僧人經嶺南往來南海西航印度求法取經,明清之際嶺南士人逃禪等。部分說法不妥,如說廣東的客家人是歷史時期包括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流寓此地的中原人的後裔。比較少參考港台及海外漢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