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判决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305140791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页数:128页

内容概要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 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关于译者
汪海,1977年生,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文学、神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留学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20世纪法国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以及道家哲学的现代阐释等。代表著作:《行动:从身体的行动到文学的无为》。

作者简介

布朗肖是出了名地晦涩难懂,然而这部可以被笼统地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作品,却很可能是布朗肖十余部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最容易进入的一部。它有可辨的情节线索,有主要人物,甚至非常奢侈地,还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二战开始前后,法国巴黎。更诱人的是,它有一个自传体框架,包含着一个爱情故事、悬疑故事、神秘故事,或许也可以说是一个带有哥特气息的恐怖故事。如果认真起来,你还能从中读出政治寓言和圣经叙事的痕迹。那些喜欢接受挑战的读者也不会失望,因为这篇叙事仍然具有很强的先锋性。作为布朗肖的第一部“récit”作品,它开启了布朗肖对这一独特文学体裁的实验,继续着他对于“纯小说”梦想的探索。事实上,在布朗肖的所有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死刑判决》或许是迄今吸引到最多评论与研究的一部,足见作品的魅力和它在布朗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每当坟墓向我敞开双臂,一个强大的念头都会在我心中升起,把我带回到生命这一边,是什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是我的死亡发出的冷笑。但要知道,我即将前往之地,既无劳作,也无智慧、欲望与争斗;我将进入之所,无人进入。这就是最后一搏的意义。


 死刑判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布朗肖最为世人所知的名声大概便是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死刑判决》这样能分辨出主线情节和人物,甚至还有大略的时代背景的作品,在布朗肖的诸多著作中实在罕见。但即使如此,整个叙事中也存在很多的断裂、空白和模糊之处。作品以第一人称回忆录的形式写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追忆“我”与一位关系亲密的女性(应该是情人,作品中并未明言)J的最后时光。J身患重病,医生数次断言她命悬一线,但J强烈的求生欲使其一次次打破了这些“死刑判决”。这期间“我”为J制作了一个手模,手相师看过后判断J不会死。可惜最后J终于没能熬过一次病发,“脉搏像沙子一般散开了”,但当“我”匆匆赶回到J的病榻前,J竟然又奇迹般地复活,状若常人。第二天夜里,J被中断的死亡再次降临,“我”按照J的意愿为她注射了过量的吗啡和安定剂。第一部分叙事停止,因“我的书写没法再继续下去”。第二部分的叙事复杂很多,共出现了三个女性人物:邻居柯莱特(C),多年前的旧识西蒙尼(S)和夜闯“我”房间的娜塔莉(N)。对三个人的叙述交缠散乱,跳跃性、断裂性极强,时间秩序几乎被完全打乱,整体呈现出回环往复又互不相关的态势。而将这些碎片联结起来的,便是几次“夜闯”:“我”在深夜误走入柯莱特的房间;“我”不明原因地闯入西蒙尼的房间;和最后娜塔莉闯入“我”的房间。《死刑判决》中令我特别着迷之处,便在于其中各种各样的矛盾——爱与死,放弃与执着,书写与真相,冷峻的哲学和炽烈的诗,断裂空白的情节与回环往复的意象......这一切使其显示出一种陌异而奇诡的吸引力,如冰冻的火焰,如茫茫黑夜中的一颗星辰。《死刑判决》中的世界是不属于白昼的。白昼中的黑暗与黑夜中的黑暗不同,后者更混沌,也更原始。在这样的黑暗中一切主体都无名,一切存在都被湮没、吞噬,一切外形、轮廓乃至边界都模糊。在这样的黑暗中,人体验的不是隐藏和庇护,而是完全袒露在这巨大黑暗前的恐惧和无力感。在这黑暗中只有无限的黑暗,无限的沉默,一切都未知,一切都不能确定,一切都既无源起也无法终结。就如同书中所言:这房里的一切都浸没在最深邃的黑暗中,不过我对这房间非常熟悉,我对它了然于胸,我把它放在身体里,我给它生命,一个不是生命的生命,却比生命更强大,世上没有力量可以征服它。这房间没有呼吸,里面既没有阴影也没有记忆,没有梦也没有深度。后又说:最黑暗的空间在我眼前蔓延开来。我不在这黑暗之中,而在它边缘。我承认这黑暗非常可怕,可怕是因为黑暗中有某种蔑视人类的东西,人类只有在失去自我时才能承受它。这两段话可谓是精妙绝伦,这本书中的种种谜团,最后都可以归结到这几十个字中去。比如书里反复出现“夜闯”。“我”与J的最初相识,就是源于J一次夜闯(她在房间里看见我的幻影,以为我死了),之后J“手脚摊开倒在我床上,几乎立刻睡去”。之后作者说:“她在午夜走向一个陌生人,把自己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他,她的动机是高尚的,举止真实合理”。起初这里我读不明白,生出莫名其妙之感,直到读到以上这两段关于黑暗的描述。“夜闯”这个举动,本身就如同将自己完全交付给未知的黑夜,如同向深渊的致命一跃。而这便是一个无法控制的坠落的过程,是一个放弃主体地位的过程。在《死刑判决》中,夜闯是爱情诞生的前奏——理想的爱情不应是交易关系,而应完全无条件,完全不可控。J去世后,后面又出现多次夜闯,即是“我”试图寻回爱人的象征。但不论是邻居柯莱特还是旧识西蒙尼,都没有J身上那种完全属于黑夜的高尚动机。她们身上的理性、规矩和秩序,注定她们仍囚于白昼世界。直到“我”遇到娜塔莉,她的夜闯与J的在本质上相同——纵身跃入无限的黑暗中,将自己毫无保留地托付给混沌。在这样的黑暗中,一切都不能确定,不能终结,甚至连死亡也不能终结。在第一部分中,J曾问护士:“你见过死亡吗”,护士说:“我见过死人”,J摇摇头说:“不,我说的是死亡”;后来她又反复跟护士说:“好好看看死亡吧”。J曾要求医生帮助她安乐死,“如果你不杀了我,你就是个杀人犯”。死亡不可终结,只有几近荒谬的苦痛和永不停歇的挣扎,于是只能用死亡本身来终结死亡。而用死亡来终结死亡,又不可避免地跌入循环的悖论,也即是死亡的不可能性。同样还有爱情的不可能性——尽管J和娜塔莉完成了动机全然是黑夜式的夜闯,但完全放弃自我的爱情仍然不可能达到。就如同反比例函数,只能无限趋近于坐标轴,而永远不能达到。而对待这不可终结的死亡和不可能的爱情的方式,便是永无止境的书写。如果这世上真有人可以称为隐士,那大概便是布朗肖。终其一生,布朗肖拒绝接受采访,拒绝谈论自己的作品,拒绝进入公众视线。他试图将自己从作品中抹除——读者只有在对写作背景和作者一无所知时,才能最接近作品本身。如布朗肖所言,是文学作品创造了作者,而非作者创造了文学。世人皆坚信语言的力量,坚信文字可以还原真相,他却看到了语言的诡诈和无力,看到语言之外的不可言说者——不可言说者自言其身。如《死刑判决》开头所言,叙述者意识到书写永远不可能完全还原真相,永远不可终结一切。布朗肖是拒绝白昼世界的人——拒绝介入,拒绝被看见,拒绝语言力量的人,而这样的人在疯狂的白昼中注定没有位置。他是孤独的隐者,是终生潜藏在黑夜中的暗星,而文学的意义便是守护这片黑暗和混沌。福柯、德里达、德勒兹、拉库-拉巴特,这些声名赫赫的法国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思想家,皆深受布朗肖的影响,罗兰·巴特所提出的“写作的零度”也显然与布朗肖的文学主张一脉相承。而这一切的源头却是一颗黑暗的星辰,一团冰冻的火焰,是晦暗的布朗肖,无名的布朗肖,拒绝白昼世界的布朗肖。在《死刑判决》中,死亡不可终结,完全无条件的爱情无法达到,连彻底服从真相的书写也不能存在。在这一切无止境的永恒轮回中,作者却说:我愿承担起这不幸,并为此感到无边的快乐”。为何?因为这世上不可终结的不止有死亡,在死亡之外,还有永恒的书写和爱情。
  •        《死刑判决》是布朗肖最“通俗易懂”的作品,文本的前半部分尤其如是,但是后半部分我们还是看到了后来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布朗肖。    布朗肖是“作者隐退”的先导,并已几乎将自我的消隐(实际的,作品中的)发挥到了极致。开始于对“作者在完成一部作品时是否能够真的成为一个作者”问题的思虑,从而导致“我”从作品中的消隐,这里到前提是,“我”不是单一的,它需要从关系中得出,而文学或者说作品也并非与现实决然两隔,甚至的,现实与作品是同一和不可分的(人在这种同一中,作为物质的“我”的背后不存在另一个作为精神的“我”),它是一元的,要么同时等同于实在,要么同为虚构,把现实视为一种虚构,或是把作品视为一种现实,而非现实是现实,作品是作品。    “我”的消隐背后的问题是在“我思故我在”与无人称的“思故在”两者之间进行实证,是对主语是否(能够)存在的思量,是根植于二十世纪人对自我的厌恶与摒弃,人不再试图占据上帝死后的巨大空间,人不仅不再现身与作品中,也不再试图化身为语词,过去几个世纪内基于人类自信并且一直上升的叙述者开始陨落,即,我不再显现,而逐渐融于黑暗,进入最初的混沌之界,进入“一切都消失之后”出现的“一切都消失了”,进入白(布朗肖更喜欢以黑夜作喻)。    而在主体消隐之后,爱升起了吗?爱可能了吗?恐怕也没有。对于布朗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能)是实际之物,暗示之一是文本中重复的手模制作,无论是真实的手还是作为虚幻复制品出现的手都是如此。当然最首要的是布朗肖极不信任的语言,布朗肖在文本开始即声称,他无法付诸笔端,他忧虑于“文字面对真相抽身而退”,描述世界/真相(甚至是作为构建和外显自我的材料的)文字是“这样苍白无力、诡诈多变”。    对于布朗肖而言,他更需要用另一种语言,用他所不熟悉的对方的母语,他才能拥有爱的能力,尽管也是无力的,但毕竟是对爱的表述,所以尽管“在使用她的母语——另一种语言——时变得不负责任了,这语言如此陌生”,他用陌生的语言说着他自己都不明了含义的话,但它们却“榨出了我原本没有说不出,永远想不到,永远不会闭口不谈的东西”,他用它向她求了(两次)婚。尽管这看上去是一种欺骗,但至少它不是稍纵即逝的。    布朗肖最后说:“……它是我身体里一个永远充满感激的声音,一个嫉妒的声音…………我们遭受的或许是无边的不幸……我愿意承担起这不幸,并为此感到无边的快乐。我会永无休止地对那个念头说,‘来’,而它永远都在那里。”
  •     [法]罗杰·拉波特lightwhite 译夜,白夜——这就是灾异,这缺失了黑暗,不被光照亮的夜。——莫里斯·布朗肖,《有关耐心的话语》(Discours sur la patience)请允许我唤起一段回忆,这段回忆是如此地遥远,以至于我无法确定它的时间和地点:我记得一部电影里的一个场景,但我不记得有关这部电影的任何东西,就连名字也不记得,它无疑是我至少三十五年前看的。那个谁也不知道的场景是这样的——这或许会允许一位读者认出片子来(它的情节在我看来似乎被设定于十九世纪末)——有一个宽敞的房间,左边是一张大床,床上躺着一个无疑病入膏肓的女人。有人在(右边)敲门吗?我不记得,但死神进来了。那是一个中年男子:他披着外套,把帽子放在了一张小桌上,但那是死神:他转向病弱的女人并用简单、坚定而温柔的语气说:“时候到了。我过来找你。”我的回忆在这里停住。我们不要说死神被“人格化”了,我们要更确切地说它,但请注意,电影制作者没有试着无疑徒劳地激发恐惧,用一种险恶的形象来再现死神,而是通过死神所表现出的清醒,至少在我身上,成功地激起了一种难以磨灭的“不安之陌异”(inquiétant étrangeté)的感受。“陌异”这个表述是我们对弗洛伊德的Unheimlichkeit一词的翻译,它指定了那样的感受,即一个人无法断定他所察觉的东西是死了还是活着;既死了又活着,一个活死人。伊壁鸠鲁说:“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死亡(mort),更确切地说,虚无,无法让我们恐惧,但死神(Mort)真地是一种消灭吗?如果死神根本没有通过揭示生命的继续来让我们安心,而是在我们身上唤醒了一种陌异的感受,那么,就它缺乏虚无而言,死神难道不是没有任何的安全可言吗?在生命与虚无这两个对立项之间,还有第三项:死神,请注意: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着迷、更令人恐惧的?布朗肖的全部作品,尤其是《死刑判决》(L'Arrêt de mort),就激发了这样的着迷和恐惧。对海德格尔来说,死亡是最高的可能性,也就是每个“此在”(Dasein)的在世存在最终变得不可能了的那种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对布朗肖而言,死(mourir)只是失去了死亡而已:“只要我活着,我就是必死者,然而,当我死去,停止作为一个人,这也同时停止会死,我不再具备一个死去的资格,故而死亡的张扬使我恐惧,因为我已明白何谓死亡:再无死亡,而是死去的不可能性。”(《从卡夫卡到卡夫卡》,第103页。)死的不可能性,这种“陌异的恐惧”贯穿了布朗肖的作品:托马,福音书中拉撒路的倒错和颠覆,从坟墓里升起并“出现在他墓穴的窄门时,他是何等异骇啊;那不是复活,而是死了,并且确信着自己同时从死亡和生存中被脱拔出来”。(布朗肖,《黑暗托马》,第44页。)这个把生命与虚无分开的不可能的间隙,让死亡也变得不可能:这就是每个“有死者”命中注定的的陷阱,“这个令几乎已征服死亡者亦不免落入的陷阱。”(《黑暗托马》,第106页。)在一个没有出路的悲伤的空间里游荡:这,请相信布朗肖,乃是我们的命运,但某种最终的反转不是仍然可能吗?是的,请相信《死刑判决》的某些段落,但在阅读它们之前,为了首先不曲解它们,有必要重新说明,其中的一些插曲——不管它们看似怎样——令人不安到了何种的程度。J,《死刑判决》第一部分的女主角,在叙述者来到她身边的时候刚刚死去,这是叙述者如何继续他的叙述的:“我俯身靠近她,大声呼喊她的名字,立刻——我敢说不到一秒,一股气流、一声叹息就从她紧闭的双唇吐出来……”(布朗肖,《死刑判决》,第26页。)那么,叙述者是一个基督的形象吗?这个问题必须被问及,但如果托马是拉撒路的极为晦暗的弟兄,那么,《死刑判决》的叙述者也是基督的形象了,但这个形象是完全颠覆了的:复活根本没有产生一种神圣的幸福,在所引的文本之后六行可以读到这样的话:“她的双眼在一两秒钟后突然睁开,眼中闪现出某种无以言表的可怖之光,那是活人所能承受的最可怕的眼神。”(《死刑判决》,第26页。)让我们重复叙述者之前说过的话:“我不知道她在害怕什么:不是死亡,而是更为严重的事情。”(《死刑判决》,第11页。)死是为了发现死的希望从此被禁止了:这就是地狱,寒冷的地狱,但如果一个人有勇气面对它,又会发生什么?让我们再次援引《死刑判决》:“相信如果在那一刻我感到战栗和恐惧,那么这一切就都会消失,但我心中充满柔情,如此强烈……我把她搂在怀里,她的手臂紧抱着我,那一刻她不仅完全恢复了生命力,而且非常自然、快乐,几近痊愈。”(《死刑判决》,第26页。)我们不要误解这个“痊愈”的意思,因为两页后我们会读到这句:“我后来让路易斯征求他们的同意,给她姐姐涂香油。”(《死刑判决》,第28页。)《死刑判决》的最重要的场景:叙述者和娜塔莉之间的相遇——虽然是在“无处”——包含了一段和我们刚刚所讲的东西类似的插曲,尽管它是更加明显的,因为这个“无以言表的可怖之光”在一个出现了两次的句子里得到了命名:“我立刻清晰地看到,在三四步远的地方,她的眼睛闪着死寂而空洞的光芒。”(《死刑判决》,第84页。)然而,我们必须继续阅读,进一步踏入陷阱,保持寒冷,因为前方有一个反转:“那一点寒冷……它很残忍,好像某种啃噬、捕捉、诱惑你的东西,当然它的确擒获了你,但这也是它的秘密所在,极富同情心的人在献身于那一寒冷后,会在其中找到一个真实生命所具有的善意、温柔还有自由。”(《死刑判决》,第86页。)不是像哈姆雷特那样沉思一个空洞的头骨,我们或许应该注视(上卢瓦尔省)沃迪厄的圣安德烈教堂那令人惊奇的十四世纪壁画,在那上面,死神,或许是黑死病,被再现为一个披着黑纱的女人,把她的箭投向了活人。那么,死神也是这个女子吗:年轻,美丽,高贵,慷慨,并且不可思议地楚楚动人?那么,陷阱只是一个有待克服的考验吗:一旦超越了它,我们就会发现“真实生命所具有的温柔还有自由”?[……]在书开头,一个人可以从一张都灵裹尸布的照片上认出两张面孔的双重曝光,一张是基督的,另一张是圣维罗妮卡的:“在基督像后面,我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一个女性面容的轮廓,极美丽,而且因为脸上古怪的冷傲表情而显得尤其动人。”(《死刑判决》,第13页。)维罗妮卡已经战胜了死神吗,或者,死神已经抓住了维罗妮卡,并征服了所有的生命?无疑,这是至高的模糊性,是任何读者都无法解决的不可决定的东西,哪怕他没有掉进《死刑判决》的陷阱,哪怕他的身体,不是那么地病弱,可以诈死,也就是,经历那不是考验的死神之考验。“要注意,我并不排除你或将显现为一个陷阱的这种念头”,(布朗肖,《最后之人》,第102页。)《最后之人》(Le Dernier Homme)的叙述者如是宣称,表达了他所面对的念头。而在《死刑判决》的结尾,叙述者就是对念头(这个词被印成斜体,在布朗肖那里实为十分罕见的做法)说话,仿佛那个念头活着一样,仿佛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对爱敏感的人:“我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给了它,它也把它的所有力量给了我。最终这异常强大的力量,这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摧毁的力量,将使我们遭受或许是无边的不幸,但若果真如此,我愿承担起这不幸,并为此感到无边的快乐。我会永无休止地对那个念头说,‘来’,而它永远都在那里。”(《死刑判决》,第99页。)无以度量的厄运,漫无止境的游荡,无边无际的虚弱,恐怖却不致死的受难,这就是我们的命运,如果我们必须像托马一样说道:“我思,故我不在。”(《黑暗托马》,第125页。)这个托马是布朗肖后来的所有主角的模型,他们死了却没有坟墓,更确切地说,他们死了却已经遗弃了他们的坟墓,他们徒然地等待安葬,被遗忘于光的墓穴。让思想和死亡,书写的无限运动和死的不可能性之间有一个纽带吧,这个肯定,更确切地说,这个不在肯定中得以弥补的问题,贯穿了布朗肖的全部作品,所以,一个人必须牢记《黑暗托马》《死刑判决》《最后之人》,如果他想读懂布朗肖最近作品里的这两句互补的矛盾的话:“灾异就是思想”,“思考,抹掉一个人自己:温柔的灾异。”(Blanchot, “Discours sur la patience”, La Nouveau Commerce, no. 30-31, 1975, 21, 44.)(蒙彼利埃,1975年10月8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激动不已,伟大的布朗肖。最初热爱文学的那些理由,在这本书里被重新唤起。
  •     已经死去的时候,我们开始相爱。
  •     「闯入」是《死刑判决》的纽结,是一切事件发生的临界点。从“她”夜闯“我”的卧室到“我”误闯“她”的卧室;从“她”的“在死亡”闯入“我”的生活,到含混的情感闯入“我”的母语经验。「闯入」判决全部的开端与终结、判决某人在我的生存中浮现或是隐遁。记忆如是闯入书写,文本如是闯入读者。这是布朗肖意义上的récit,这是深渊。
  •     现在东西就在那儿,你已经揭开,已经看过,已经直面那永生之物,它将永远活着,在你的往生,我的往生。是的,我知道,我知道,我一直就知道。
  •     前后两次阅读,还去认真了解了布朗肖的哲学和艺术。确实是相对来说较为清晰的一本作品,语言充满魅力和哲思… 2016-098
  •     福柯:布朗肖的语言所传达的死亡停留在俄耳甫斯的维度。
  •     我为我的灵魂没有感受到深刻的震撼而焦虑
  •     好好珍惜,布朗肖也有这么“通俗”的时候
  •     白昼与黑夜、爱情与死亡、沉默寡言与歇斯底里,肖布朗笔下的世界总蒙着一层虚幻的灰色,迷乱、混沌、失意甚至是绝望的。用三段爱情故事呈现不可能之爱与死亡的永恒,可以在任意一处开启或驻足,一切都是循环往复。
  •     “两年前你就该死了,现在剩下的生命都是额外的。”人的勇气与毅力如此强大,只要愿意,连死亡也无计可施,更何况同为人类做出的死刑判决。比《黑暗托马》好读很多,有了情境支撑的思想再毫无边际也是有迹可循的,然而要读懂托马大概得把布朗肖所有的小说读完吧…
  •     “比任何人都要少”这个形容好妙啊
  •     不可言说
  •     很漂亮,绿色一本红色一本
  •     永远已经逝去,永远仍在到来。
  •     喜欢讲故事以外的部分
  •     有些言语很迷人,也有可能是在故弄玄虚。像一个人在梦中絮语,你像是听到什么,却什么也没留下。
  •     惊喜
  •     在隱匿中顯現 在顯現中隱匿 肖布朗的文字真的很美
  •     “她总想赶在欲望的前面,不是因为那些欲望很重要,而是为了防止它们变得很重要。”
  •     四星半,中长篇的博尔赫斯,亦或是文学界的道格玛95,极简文字,摒弃所有花哨,意图尽可能靠近文学本来的模样,如法律界常说客观事实真相无从还原,我们最多只能接近法律事实,布朗肖所描述的也适用,碎片化的生活照片,叙述者只能还原他所认为的事实,表面不相干的事件之间却有隐秘而难以解释的关联,“这些人默默出现,然后默默消失”,多次出现的闯入黑暗房间,一如人与人之间的心门;“如果你不杀了我,你就是个杀人犯”,不管是否认同布朗肖的风格,他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有种令人无法自拔的魅力,书名法语同时意指判决与中断,在他笔下也许不算对立矛盾
  •     至于我,我一直没有受控于某个比我强大的念头,变成它不幸的传声筒,变成它的玩物或者受害者,因为如果说那个念头已经征服我,那它也只是通过我而征服,最终还是与我平等。我已经爱上这念头,我爱的只有它,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我所期望的,我关注的只有它,无论它在哪里,无论我可能在哪里,在缺席中,在不幸中,死之徒的宿命中,生之荼的必然中,工作的疲倦中,因好奇而产生的表情中,在我的欺人之谈中,我骗人的山盟海誓里,沉默里,深夜里,我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给了它,它也把所有力量都给了我。最终这异常强大的力量,这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摧毁的力量,将师我们遭受或许最无边的不幸,但若果真如此,我愿意承担着不幸,并为此感到无边的快乐。我会永远无休止对那个念头说:“来”,而它永远都在那里。
  •     布朗肖最通俗的一本小说,也许带点幼稚,但却是一朵美艳动人的玫瑰,无论是女人的死亡还是痴情,都不是为了卖弄,是为了沉默,为了一种难以忘记的悲切
  •     下次我把手机扔了再完整的看一遍
  •     啊,真喜欢啊。既喜欢普鲁斯特那样的话唠,也喜欢布朗肖这样不爱说话的。真好。
  •     冷淡而浪漫
  •     总是提名老布,拿他跟巴塔耶一并说事。巴塔耶个人能力差都能看出来,当然对新浪潮这批人多有知遇之恩,这是他好的一面。老实说布朗肖这本没看懂好在哪,还好不啰嗦,又短。
  •     她来过,又离开过,但永远无法再离开。
  •     爱与死,放弃与执着,书写与真相,冷峻的哲学和炽烈的诗,断裂空白的情节与回环往复的意象……而这一切使其显示出一种陌异而奇诡的吸引力,如冰冻的火焰,如茫茫黑夜中的一颗星辰。
  •     结束了长期没有五星书的尴尬……
  •     看前半部分还以为这不是布朗肖写的……
  •     很多说不出来的感受。爱能超越死亡,你在不在都无所谓了,我爱不爱你我也不知道,就这样留着你在我房间陪我,挺好。
  •     終わらない不幸についての話 / 最抽象的词句,最明澈的画面感
  •     好吧,我太弱鸡了,有些地方读不懂
  •     能永生的爱只能“比所有人都要少”(moins que) 两人冷漠制的探戈,无休止的序曲,“亲切,冷淡,又死寂”。爱为永恒命题,答题稿纸在时间飓风中飞舞,黑暗安抚激情的焦虑不安。【翻译装帧赞,文字一气呵成,完美>v<
  •     如果你不殺了我,你就是個殺人犯。
  •     上个学期意外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一看便惊为天人,有些地方比较难懂。
  •     很好看。
  •     虽然和《黑暗托马》相比这本书真是太过直白,不过布朗肖的风格依然那么让人战栗。就像在敞开的墓穴里过了一晚。布朗肖的黑暗中有种蔑视人类的东西,只有失去自我才能承受它:「执意前行的人会变成这黑暗本身。」
  •     从相知相恋到相离,这种暗物质的语言在深夜品读才对。
  •     Blanchot l'Obscur. 解构自我,爱与死(非常想读法语原文。。
  •     文学造诣不够高…读不懂这种…但里面有些金句~第一部分还比较好看~
  •     翻译顺畅,死亡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它的无处不在,爱的距离。第一次读布朗肖便有种无法言说的感动。『奇异之事在我们缄默不言的时候才真正开始』
  •     这正是死亡的不可能性,生命就是一场漫长的垂死的过程。
  •     我在鲜血与武器的疯狂中寻找躲避那不可躲避之物的希望
  •     悲伤的是我并不觉得通俗(´-ι_-`)
  •     用一个下午读完 F座落地窗外面恰巧有几朵过早开放却又被春日无常的突来的寒冷侵袭而略显颓态的玉兰花 我隔着这层玻璃 像是隔着一层冷漠的坚硬 只能徒然地看着那几点萧索的白和仿佛是自己的模糊的轮廓 仿若旧时相识 只差一点就要抓住些什么 最后却只是虚无
  •     这本书是我有生以来读过的最好读的一本,作家对“耐烦”的演绎令摆渡阅读之创痛变得不再困难。但是最大的创痛偏偏在于,对于创痛的执着,围绕创痛的虚空与难以满足感。
  •     看不懂…谁能告诉我这本书说什么
  •     2016年12月23日
  •     绝了,看过的书名都不记得。让人想起了《如晴天似雨天》,很适合改编电影。陌生总有惊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