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

出版日期:2014-10-1
ISBN:978986569638X
作者:李檣,許鞍華,等
页数:361页

内容概要

【導演╱許鞍華 Ann Hui (1947-)】
香港電影導演,作品廣涉多種議題,曾榮獲1983年、1996年、2009年及201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以及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9年和2011年)、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終生成就獎(2012年)、第十九屆釜山國際影展年度亞洲電影人獎(2014年),並受邀擔任第71屆威尼斯影展(2014年)「地平線」單元的評委,其作《黃金時代》獲選為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影片。代表作為《女人四十》、《桃姐》、《黃金時代》。
【編劇╱李檣 Li Qiang (1968-)】
中國編劇,電影作品《孔雀》、《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和《立春》都獲得獎項肯定,《孔雀》更榮獲第55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2005年與導演吳宇森合作創作公益電影短片《被遺忘的天使之雙雙與小貓》。2013年擔任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之編劇,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雙豐收,李檣並以此片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編劇作品《黃金時代》於2014年上映,由許鞍華導演。

书籍目录

* 角色照
* 人物關係圖
* 劇本(第1場∼第273場)
* 工作日誌
* 訪談錄
* 電影資訊
* 劇組名單

作者简介

【劇本全文】+【精美劇照】+【工作日誌】+【精彩訪談】
*工作日誌:哈爾濱→山西→北京→武漢→上海五地實拍記錄
*精彩訪談:李檣、許鞍華、湯唯、馮紹峰、郝蕾等一線明星親身說法
金馬獎及四度金像獎得主許鞍華導演夢想四十年的代表作:「《黃金時代》裡有我全部的人生觀、藝術觀與世界觀。」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得主李檣耗時三年半全新力作。
細述二十世紀百大中文小說《呼蘭河傳》作者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令人歎惋的愛情經歷。
還原魯迅×丁玲×胡風×蕭軍這群意氣風發的熱血文青眾生相。
重回20世紀30年代── 一個痛快愛恨、美好而自由的黃金時代。
本片由一線明星湯唯、馮紹峰擔綱男女主角,書中收錄大量精美劇照。
本片已榮獲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閉幕片,並入圍第39屆多倫多影展,提名第51屆金馬獎。


 黃金時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越来越喜欢每一个季末。就像上海的现在,秋风初至,夏花不颓。眼光过处,微凉盖不过明媚,明媚掩不住微凉,夏与秋就这样各不退步,交织出别具一格的风流。越来越愿意相信民国也是这样一个季末,新时代的笔墨正欲酣畅淋漓地漫上画布,而因为展览千年,何止画布连画板也已然被旧社会的底色浸透。新思潮新文化蓄势待发河出伏流,旧思想旧文化死而不僵继续腐朽。所以,民国的一切,大抵都是被旧文化哺育,受新文化浸润,别有一番风流韵致的,我谓之民国风流。我怀念民国的一切,但我并不憧憬它们,比如民国的新式旗袍,民国的诗书文章,民国的文艺爱情,民国的不朽信仰,甚至也包括民国的飘摇动荡。一个偶尔怀想民国的人,是不愿错过《黄金时代》这部造势已久的民国文艺片的。和一大帮人一起去看《龙门飞甲》,我是那个中途离场独自去看《秋之白华》的人。所以本来想自己去看许鞍华讲述下的萧红。但是后来作为对朋友夜宵的回礼,我请她一起去看了《黄金时代》。整部影片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极少的蒙太奇,并引用了大量的或萧红或他人作品中的原句或娓娓面对镜头讲述或作为背景音缓缓飘出,也正是因此才成就出这部性价比超高、时长三个小时的电影。也许是喜欢话剧,也许是接触过《大明宫词》,也许是知道电影终将以悲剧收尾,总之这些呢呢喃喃和絮絮叨叨的繁冗沉闷并没有招来我的反感,反而能让我沉下心来听他们共同把这个关于萧红的故事讲完。不过,很遗憾,不得不直言,这是第一部让我中途去洗手间的电影,好在中途出去进来的还大有人在,我并不十分招嫌。片头是《呼兰河传》里的后花园,蜂蝶自由翩飞,黄瓜自由生长,萧红和祖父怡然和乐,就好像一切都是自由的。噢,对了,彼时,萧红还没有遇到萧军,她还叫张乃莹。可是,一切又不是真的自由,母亲早逝,父亲冷漠,她从小在需要呵护的时候就缺失温暖,尽管衣食无忧,尽管有祖父与她为伴。唯一疼她懂他的祖父用蘸满温柔的声音告诉她:快点长大吧,长大就好了,她牢记在心,永志不忘。后来与她为伴的祖父逝世,本就缺乏温情的家再无怙恃,她为逃避于汪恩甲订婚与表哥陆振舜私奔,大抵也是想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期待中的“好”字,那个充满自由的黄金时代。后事皆如她所说,长是长大了,但是没有好。因为求而不得,总是更加奋然而执着。可即便逃离家乡,她的生活依然没有见好的起色,在哈尔滨迫于无奈的萧红选择了依靠汪恩甲,却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被汪恩甲抛弃,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难逃的宿命还是刻意的报复。刘鸿霖(萧军)的出现颇有点应运而出的意味,就这样她又一次找到依靠,被救出绝境。安全产下孩子,她几乎是义无反顾地将其送人,此举甚得萧军赞誉。《弃儿》中,有对应情节:他想——芹是个时代的女人,真想得开,一定是我将来忠实的伙伴!他的血在沸腾。没有人知道萧红放弃孩子的背后,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我只是觉得她是为着减轻萧军的负担抑或是为着得到萧军的赞许,从而在今后慢慢地靠近祖父口中的、自己期待中的所谓的“好”字。换言之,是为了自己的今后,抛弃了初生的婴孩。生活依旧艰辛,可是有了萧军作为依靠,萧红却也能凭着对黄金时代的满腔热情熬过一个冰天雪地的寒冬。他们缊袍敝衣牵手在大街上奔跑,下馆子、喝酒,这一组叙事蒙太奇把他们的相依为命和苦中作乐拍得淋漓尽致。然而好景不长,萧军在这段感情里一再出轨,她为疗情伤赴日学习。她在日本度过了一段眼不见为净的时光以自欺,也是在这期间写下这段文字:“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了吗……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但又是多么寂寞的黄金时代呀,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随后,在日本照应她的许粤华也提前归国,她的伯乐兼导师鲁迅先生在她旅日期间逝世,她无奈回国,几次与萧军争执直至最终分手,端木蕻良遂接受了萧红以及她肚子里萧军的孩子,而后却又一再在生死关头对萧红弃之不顾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陪伴在她身侧。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骆宾基照顾她直到她离开人世,并成为第一个为萧红作传的人。这就是编剧讲述整部电影的角度——对这个一再挣脱绝境又重陷绝境的女作家满怀同情和悲悯,将她的不幸归罪于男人们的辜负。我认为,她值得我们扼腕叹息,但我们不必为她的择人不慎纹过饰非。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言,了解一个人最初习惯、偏见的来源,应当观察外界投照在他还不明亮心智镜子上的初影。张乃莹在童年时候,对内心安宁温暖缺失有着深刻的体会,自然在她今后的人生中对内心安宁温暖的获得也有着热切的渴望。这两种情绪,对于一个敏感的女孩而言,都是异乎寻常的浓烈。祖父的一个“好”字,可能是她对于黄金时代向往的萌芽。其后的人生里,她从不忘追寻自己的黄金时代,然而她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黄金时代。她在日本写下的那段话,明显是一种面对触不可及的梦想强装出的自我派遣,这类似于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看似豁达实在无奈的自我劝解,却绝不是对现状的满意和褒扬。终其一生,她在寻求的不过是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一个自由舒适的写作环境,而这两点兼得的时候,于她几乎是没有的。有人依靠的时候,生活窘迫;生活改善了,那个身边人却总辜负自己的信赖以致不敢依靠。于是临死前,她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此处的不甘,是对一生与黄金时代错肩的不甘,是对生活和爱情的无限留恋和不忍割舍。黄金时代还没有到来,她怎么舍得离开?而她的一生,我没有看到许鞍华导演口中的义无反顾,我没有看到“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萧红,有的只是一次次的就近攀援,一次次的别无选择,一次次的无可奈何,一次次的飞蛾扑火。她像一朵攀援的凌霄花,从不借高枝炫耀自己,却总是一次次攀附着以为值得依靠一生的男人借以脱离困境。她在生活中总是把男人作为悬崖边垂向自己的藤索,竭尽全力的攀附,却遭遇一次次的藤索断裂。从祖父到陆振舜到汪恩甲到刘鸿霖到端木蕻良,无不如此。而这几个人在萧红的生命中间,基本是无缝隙连接,一旦失去原有依靠她便近乎盲目迅速寻找新的依靠,开始新的生活。甚至直到死亡,她都期盼着那个曾经带她飞出绝境的萧军能够再次度化她。殊不知,那个她心心念念的三郎,得知她的死讯,也是漠然。她从来就没有过独立的女性意识,这恐怕也是她始终无法拥有黄金时代的根源。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之所以为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这恰好可以解释才华卓绝的萧红没有独立女性意识的原因,这与落后地区地主家庭的出身有关,与自幼受到祖父潜移默化的传统熏陶有关,与没有系统接受先进教育有关,与她个人的童年情结有关,这一切注定了黄金时代只能是她不及的梦!她无缘黄金时代,某种意义上,不是因为自己的遇人不淑,别人的薄情辜负,倒是因为自己的慌不择路。接下来谈谈电影里的几个细节。萧红离家出走的时候,那场大雪,纷纷扬扬,决绝悲凉,是映照着张乃莹的内心的,很好的心理蒙太奇。萧红萧军缊袍敝衣牵手在大街上奔跑、下馆子、喝酒,这一组颜色稍沉、节奏较快的叙事蒙太奇把他们的相依为命和苦中作乐拍得淋漓尽致。得知鲁迅死讯,萧红坐在窗边无声地哭着,大悲无声的感觉到了,窗外的树木虚化得也恰到好处,不过冬天的日本怕是少见那么多新绿色的植物。相比之下,萧红回国拜谒鲁迅一段,处理得明显草率。在她情感危机的时候,失去了最敬重的朋友、伯乐、导师,这也当是她生命中最难捱的一刻。除了疾行赶路的马车,这里需要更多进一步的渲染。影片中萧红写字和吸烟应当算是复现蒙太奇,而这些都是在她情感有变时穿插进来的,似乎是以文字作为一种宣泄方式。而只是看以下一段《呼兰河传》中的文字,就知道她写文章是出于热爱而不是宣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另有一点不解是,对于萧红萧军最后分手的经过,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萧军的说法,一种是端木的说法,直到结尾我没有看到第三种说法,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去洗手间的时候错过什么了。整部电影的情致韵调是我的菜,不过在我看来,导演始终带着悲悯的眼光,带着女性对男性的怨念,讲述萧红的故事。而导演的眼光,决定着一部电影的叙述方式,所以出于同情萧红的不幸也好,出于指摘男人的薄幸也罢,这部电影似乎始终以萧红的感情世界为主线。而我以为,萧红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同时更是一个不入流俗的女作家,她不仅有自己现实的感情生活,也有更为丰富的艺术世界。而后者我们很难在电影中看到,关于写作,我们看到的只是萧红边吸烟边写字从而以此发泄内心的苦闷。我想,正是导演一以贯之的眼光导致了电影对萧红艺术领域的忽视。而她的内心里,始终是有一个后花园一样缤纷的艺术世界。导演如果把萧红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上课的场景当作折射她内心世界的棱镜,这无疑会是电影的一个闪光点。(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山西人。)总以为,导演未免从一个极端误入另一个极端。时代使然,有些选择,几乎没得选,我们不必责难萧红;而与此同时,时代只是推动人们做出选择,并不会代替人们做出选择,置身其中的人依然有自主权。萧红的悲剧,内因终究是自己,这一点毋容置疑。一直以为,真正文艺的、令人艳羡的民国爱情,是瞿秋白杨之华之间,是高君宇石评梅之间,又或者是金岳霖对林徽因那般,一旦认定就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不是萧红与众人之间那种随遇而安、不合即换的爱情。那段动荡岁月里,爱情不稳定大概与时局也有关,久在封建樊笼初得自由的人难免肆意挥霍、不知珍惜,其次相约同行的人难免分道扬镳罕有音信。民国的爱情,镶嵌在战乱的背景下,有着更多的身不由己,那是一个向往自由而自由难求的时代。而也正是在那个年代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才更难能可贵、熠熠生光!黄金时代,是张乃莹一生心驰神往的年代,是张乃莹一生守望并自信终能到来的时代。对于黄金时代,她爱得痴迷,爱得执着,却也因为她对爱情的某种热切的盲目,只能是她一生不及的梦呵!那个触之不及的年代正要到来,她怎么舍得撒手离开?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劇本也很好看。插圖排版用心了,文字果然有其特殊的魅力吶。還是要更流暢,即使外國人沒有讀過也能懂並且看到心裡去才好。
  •     本书排版印刷极其精致。目测最后的成片剪掉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比如萧红早年画画、香港误诊以及更多的感情戏和涉及政治背景的对白。根据剧照和预告片里出现过的几幕可以推断它们是被剪掉而非删了没拍。剧本的完成度非常之高,闪回的运用比观影时留意到的更多,场景、动作、情绪、台词都几乎没有丝毫改动,读剧本时脑子里不由自主就会冒出几位演员讲述的声音。另外,汤唯有几张扮嫩的剧照简直太好看了!
  •     141007 城大商务
  •     和看电影无差,二者选其一即可。
  •     完美
  •     电影原创剧本,2014/11BOD一版 台湾出版
  •     Google Play,“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离世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     没看过电影居然看了书 真是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