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华国学集萃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44151511
作者:陈平
页数:325页

章节摘录

《三字经》:中华蒙学之冠    自南宋以来,《三字经》已有。700多年历史。《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南宋以来,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全书共1000多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极易成诵;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适合小儿阅读。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民间传说、教育思想、历史、天文、地理、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其中一段仅用300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所以古人云:“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并且《三字经》后来居上,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实上,综观其覆盖读者之广、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人“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不可避免地含有糟粕,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人们所公认,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    《百家姓》:汉族姓氏总集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数百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强的族群,《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    数百个姓,为什么偏要把“赵”、“钱”、“孙”、“李”放在前面呢?原来,《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老儒编的。《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钱塘属浙江,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是吴王钱傲,“钱”姓便排列第二;钱傲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于是“赵钱孙李”便为头一句。    《百家姓》和《三字经》同为自宋元以来,广泛流传,沿袭不改的初学儿童必读课本。通行本以472字组成,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其后又出现各种改编本,如明吴沉、刘仲质编《皇明千家姓》,清代康熙时编《御制百家姓》,元明以来还出现了《女真百家姓》、《蒙古字母百家姓》的课本。也有将杂乱无章的“赵钱孙李”,编成各种略有文意的新编,但数百年来都不能取代旧本的地位。    一种用单字组成,又无文义的读物,能成为启蒙读物,重要的原因是,它通过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般姓氏,再去探寻众多的姓氏,能以较短的时间,背完数百家姓而收到快速认识四五百字的效果。    这种囫囵吞枣的识字法,其缺陷显而易见。无怪初学儿童要戏读“柏水窦章”为白水豆浆,“奚范彭郎”为稀饭盆凉。而“乌焦巴弓”不知何时原封不动地变成了川语方言。从未读过《百家姓》的人或文盲,都知道这是把器物弄得破损陈旧了的形容词。但从中可见,《百家姓》在长期流传中所产生的影响,虽然它还远未能达到识字辨字的目的。处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百家姓》对于我们来说,倒的确可读可不读。P1-3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国学”曾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过去,它曾让中国在人类历史文明中走在前面,同时它也完全可以在现在和将来继续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更丰厚的思想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历史很丰富.祖宗传递下来的国学财富极其珍贵,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是国人必备的素质,对待国学,我们需要有足够珍视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传承这笔文化遗产的精髓。    那么国学究竟是什么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国学是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而从狭义上说,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民俗礼仪等为枝叶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文化与学术,包括哲学、戏剧、书画、术数、佛学、医学乃至历史、藏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都属于国学范畴。    国学并非是一门具有独立品行的学科,而是一个知识系统,也是一个价值系统。对学术而言,国学还是一个治学门径和学术基础。由蒙学而经学而文史而诸子的治学路径,就是在道德坚持之中对于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蒙学”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便读不懂文献:“经”是价值核心.没有这个核心,人生就会背离道德原则:“文史”是知识.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载体;“诸子”是思想,是对现实难题进行思考。把这个基础打好了,则可以要文得文,要史得史.而不必局限于过于狭窄、壁垒森严的学科视野。打好“国学”基础、培养国学思维非常重要。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雄厚内敛,足以令世人千百年传诵。中华国学之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产生于19世纪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此时国学的对应词有两个,一是“西学”.一是近代科学),兴起于20世纪初,20年代是其鼎盛时期,80年代出现“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究其实无不是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本书大致按照国学的门类分成了国学典籍、哲学宗教、礼制民俗、语言文学、教育科技、国粹艺术、军事历史七章,基本囊括了国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入门知识,同时配以400多幅精美的插图、表格等进行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以便于读者在图文并茂的愉悦心境中一窥国学门径.从而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学典籍  蒙学  《三字经》:中华蒙学之冠  《百家姓》:汉族姓氏总集  《千字文》:文采独领风骚,绝佳书法载体  《声律启蒙》:学写诗词对联的入门书  经  十三经的由来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尚书》:真伪难辨、传承曲折的第一史书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周礼》:学术与治术兼包  《礼记》:儒家礼制经典教科书  《论语》:孔学的圣经  《孝经》:伦理学鸿篇巨著,树立中华孝之美德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史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学著作  《国语》: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一部谋略与雄辩宝典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三国志》: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晋书》:唐代官修前朝史书的最后一部  《明史》: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  《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子  《老子》:“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  《庄子》:奇诡古奥的第一才子书  《商君书》:先秦法治理论的宣言  《鬼谷子》:纵横家的政治谋略权术书  《六韬》:兵家权谋之始祖  《孙子兵法》: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淮南子》: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般若经》:大乘佛教思想的奠基之作  《金刚经》:佛中之首,经中之王  《抱朴子》:道教神仙理论体系书  《考工记》: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齐民要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  《千金方》:第一部综合性临床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九章  算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集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山海经》: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  《说苑》:秦汉时代的史事传说  《列女传》:中国最早的妇女史传  《世说新语》:魏晋人物风度的真实写照  《昭明文选》: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古诗十九首》: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乐府诗集》:现存收集乐府诗歌最完备的诗歌总集  《文心雕龙》: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水浒传》:中国最早的章  回体白话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永乐大典》: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牡丹亭》:至真至纯至美的浪漫戏曲经典  《西厢记》:世界上第一部表现纯爱情的古典戏剧  《西游记》:中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儒林外史》:中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三言二拍》: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合集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古今图书集成》: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  《长生殿》:政治背景下的爱情婚姻  《四库全书》: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曾国藩家书》:中华传世家教之经典  《老残游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第二章  哲学宗教  儒家  儒学框架  儒家的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  孑L圣人:孔子与儒学的传播  玄学术数  河图洛书  太极图的含义  道家与道教  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教与道家的关系  道教四大真人  道教四大天师  道教四大名山  道教的三十六福地、七十二洞天  佛教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禅宗  达摩祖师与禅宗  六祖慧能对禅宗的贡献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佛教四大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  佛塔的作用  四大金刚、十八罗汉  六道轮回  三武灭佛第三章  礼制民俗  节日民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图腾崇拜及文化符号  龙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龙生九子  凤凰  龟  麒麟  鹤  饕餮  岁寒三友  十二生肖  茶文化和酒文化  酿酒和酒文化  茶和茶文化第四章  语言文学  汉字汉语  汉字:至今世界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  甲骨文  汉字六书  汉字的演变  ’文学传统与流派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建安风骨  正始文学  太康诗体  新乐府运动  豪放派诗词  婉约派诗词  古文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风骚传统  诗言志  诗无达诂  美刺  温柔敦厚.-  知人论世  ,  文以载道  重要作家  屈原  贾谊  曹植  建安七子  陶渊明  杜甫  李白  王维  李商隐  温庭筠  柳永  苏轼  李清照像  陆游  关汉卿第五章  教育科技  科举教育  察举制:汉代的自下而上的官吏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历程  科举考试的步骤与流程  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武举  科举四宴  八股文  古代的官学和私学  翰林院与科举制度  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国子监:元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的文化圣地  鸿都门学: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科技发明  造纸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古代铜冶炼和青铜器  古代钢铁冶炼和铁器制作  石油的开采和应用  煤的发现和开采  养蚕缫丝  天文学家僧一行与子午线测量  张衡和地动仪  郭守敬和《授时历》  十进位制和二进位制  圆周率  古代农耕技术垄作法和代田法  勾股定理  星表和星图  日食和月食的观测  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裴秀  京杭大运河  都江堰: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中华医药  中医药  麻沸散  针灸  接种人痘第六章  国粹艺术  古乐  凌霜音韵《梅花三弄》  《高山流水》  《广陵散》:刺客的高义,名士的绝响  蔡文姬悲奏《胡笳十八拍》:古今之离别悲调  《秦王破阵乐》:唐朝的歌舞大曲  《霓裳羽衣曲》:碧云仙曲舞霓裳  《汉宫秋月》  书法艺术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祭侄稿》:“天下第二行书”  《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蜀素帖》:“中华第一美帖”  “癫张狂素”:张旭和怀素的草书  字品如人品的“颜筋柳骨”  “楷书之祖”钟繇  王羲之“书圣”之来由  “翰墨之冠”: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宋徽宗的独创——瘦金体  蚕头燕尾  一波三折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金文:青铜时代的文字  小篆:中国第一次有系统标准化的文字书体  隶书:汉字形体演变的里程碑  楷书:可作楷模的书法  草书的艺术特点  行书: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  魏碑“十美”  绘画艺术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丹青神化之笔  婉约闲逸的唐代仕女画  深沉稳重的唐代畜兽画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工笔设色绘夜宴  宋徽宗赵佶:不爱江山爱丹青  张僧繇  马远“边角山水”的无穷意趣  吴门画派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扬州八怪”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现实主义长卷风俗画的杰作  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青山绿水之典范  吴昌硕的金石趣味花卉画  永乐壁画:中国古代壁画的瑰宝  工笔画:用笔巧密而精细者  写意画:用笔简易而意全者  泼墨技法  白描技法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指画  考古发现  红山文化玉龙:中华玉文化和龙文化的印证  司母戊大方鼎:国之重器  四羊方尊: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秦陵铜车马:青铜之冠  素纱禅衣: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  铜冰鉴:世界上最早的绿色“冰箱”  越王勾践剑:古代铜剑制作的巅峰之作  曾侯乙墓编钟:金声玉振,千年绝响第七章  军事历史  军事人物  孙武  韩信  曹操  王猛  郭子仪  成吉思汗  古代兵书  《孙膑兵法》  《吴子》:与《孙子兵法》媲美的兵典  《尉缭子》  《太白阴经》  《虎钤经》:宋代著名兵书  《纪效新书》:戚继光兵法中的实践论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国学”曾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陈平编著的《图解中华国学集萃》大致按照国学的门类分成了国学典籍、哲学宗教、礼制民俗、语言文学、教育科技、国粹艺术、军事历史七章,基本囊括了国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入门知识,同时配以400多幅精美的插图、表格等进行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以便于读者在图文并茂的愉悦心境中一窥国学门径.从而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作者简介

《图解中华国学集萃》由陈平编著。
《图解中华国学集萃》简介:
中华国学从狭义卜说,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民俗礼仪等为枝叶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文化与学术,包括哲学、戏剧、书画、术数、佛学、医学乃至历史、藏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都属于国学范畴。中华国学之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雄厚内敛,足以令世人千百年传诵。


 图解中华国学集萃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