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评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203084868
作者:[美] 周锡瑞
页数:450页

近代史X家族史

1.国外做中国历史研究的优势在于开放性的史料,特别是外交档案、回忆录、出版的私人日记,可以相互佐证的很多。本书着眼的近代史部分和家族史部分,可以说是弱弱结合——“第一部分 封建帝国时期”就可以看出基本还是对古代中国人生活的一般性认识。对叶坤厚大量诗作的直接引用,也间接反映了对近代以前中国人日常生活了解渠道的匮乏,好在能看出这位老人在自己的诗中坦诚而自省,既有对官场生涯的描述和对腐败吏治的抨击,也有对基层民众的关怀和对治安治国的议论,还有对发妻的诚挚感情。可以说道、咸年间的叶坤厚、叶伯英父子一方面因为自身的努力和时代的际遇,成为了家族发迹的转折,确立了自己在家族史中的关键节点地位;另一方面也因此以丰富的家族记录(叶伯英本身就是一版族谱的主修者),反过来展现了晚清帝国中层官僚的仕途轨迹——如很多研究这一时期不接触夷务筹办的官员,叶坤厚、叶伯英父子终生秉承儒家思想,坐拥天朝上国幻想,鄙视奇巧淫技,主张锁国,升迁也是依靠传统治务——治水、断案、平乱。作为封建帝国时期叶家代表,叶坤厚、叶伯英父子的人生描绘主要出自家谱,但中国人家谱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家丑不可外扬”、“为尊者讳”,成就越高的成员,花费笔墨越多,负面信息却更少。不同于近代欧洲人的日记,中国传统家谱对于客观记叙涉及家族内部利益的事情,参考价值有待辨析。2.“第二部分 中华民国”的起点是叶伯英长子叶崇质,一生在天津经商。中国的民国初期和叶家在这个时期的主心骨叶崇质,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特征——“转折期”。天津于1860开放贸易商埠,1900八国联军赶走义和团后建立天津临时政府,1902清政府收回天津控制权,并由直隶总督坐镇北洋大臣衙署管辖,天津开始形成“南部外国租界、老城区内及周边的商业区、北部政治权力中心”的划分清晰的三界域,彼此却又不能割裂联系。叶崇质身上也充满了这样的矛盾,由于父亲祖父对于从政的恐惧,叶崇质被安排走上经商的道路,或许是从小教育使然,或许是守旧的母亲影响,或许根本就是因为身为“转折期”的命中注定,他身上依然保留着来自封建王朝最后的习惯和气质:家中装有电灯,他还是习惯使用煤油灯;同事都已开始乘坐汽车上班,他却是4人抬轿;自己经商,却不允许汇丰银行的买办在为自己母亲祝生时坐入贵宾区;夫人未能延续香火,他就娶了两位姨太,三姨太陈姨太却又是他追求的结果……种种新旧时期的令人滑稽又无奈的矛盾冲突集中于他身上,理所当然地深刻影响了他的下一代——下一辈叶家的主体。如同这个时期中国人家国的象征,随着他的突然逝去,叶家失去主心骨,封建时期的大家庭制开始分崩离析,核心家庭逐渐成为社会主体。3.“第二部分 中华民国”后期,主体是叶崇质的后代,未早夭的8个儿子,4个女儿,当然家谱的记载更集中于男子们。如前述由于叶崇质新旧矛盾的影响,出生较早的长子笃仁、四子笃信走上从商道路,出生较晚的儿子们却基本都能进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等接收新式教育;女儿甚至有过短期裹脚,但晚出生的也能读到大学。这一辈的叶氏命运分化极大,却也在新中国后殊途同归。从这一部分开始,连同“第三部分 1949年以后”,是本书最有价值、最精彩的部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多于十处的删减也在这部分,减☆。叶氏在53年直至76年饱受冲击却能瓦全,部分因为加入共产党的六子叶方、九子方实并未进入决策圈,部分因为农学家五子笃庄、气象学家七子笃正从事的是自然科学,部分因为民盟领导人之一三子笃义识时务。从仕途转为从商,再转为科学研究,叶氏家长每一次为后代准备的人生道路感觉都是最不坏的那一条,既因接触时代前沿,高于同辈人的眼界,但更多也是时代的玩笑吧……4.读这本家族史,也因为我的父亲正在主修族谱。看叶氏沉浮,认识到一个家庭如一个时代,也有起起落落。每一个崛起的时代前面,都需要几辈人的努力与铺垫,因为慢慢积累,在族谱中也着墨较少,真正成了垫脚砖;每一个衰落的时代前后,都是一个家族最暗淡无光的几辈或一辈,随时代逐波,被优秀的同侪远远甩开。我不知道自己属于家族的哪一个阶段,每想到这里都觉得中国人的“家族”概念最负人,有时恨得不行,有时又怅然。

动荡与浮沉

在前往北京的路上,我时断时续地读着美国人周锡瑞的《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车窗外是华北的初秋天气,田地里墨绿浓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收获。平坦宽阔的公路已把那些华北平原的小村庄联结到一起,沿途不时出现的玻璃幕墙、金属框架厂房。这是一次出差旅行,大约10天前,我迷上了周锡瑞。几年前,当年明月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中国历史的青春期到魏晋时终止,再无心醉神迷之处。他推荐了钱穆的《国史大纲》。在我阅读所及的中国历史中,钱穆混杂于一群人名中,他被提及,却似乎从来不与时代旋律相关,他是少量对旧世界如此钟情的顽固派,在李敖的记录里,他在晚年时还为蒋介石唱颂歌……。他是个传统的迷恋者,他相信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传统文化?哦,这已经是个被泛滥表述的模糊词语了。她看起来早已无力面对现代挑战,我们何须要了解与学习它?钱穆在我内心短暂地激起的中国文化的青春期热情迅速消退了——诸子百家、魏晋风度与我所生活的现代中国看起来毫无关联,阿诺德•汤因比比他更有力地影响了我的思想。是周锡瑞促使我再次对中国传统产生了兴趣。“本书即要讲述过去两个世纪以来,这些叶姓族人的不平凡生活,试图以此分析造就现代中国的内乱、入侵、战争和革命在每个人身上的真实展现,以此勾勒历史演讲的人性化层面。”在序言中,周锡瑞这样写道。人口的快速流动、父权家长制的削弱、精英世家的日渐消亡、核心家庭的兴起、配偶间对于爱情及相关情感的日益看重、……。如此种种,都与钱穆笔下的那个传统格格不入。钱穆发现的那个通过“礼”来维持了一个值得依赖价值系统与保障体系,早已在一次次的起义、战争、革命和本应是褒义的运动中消失殆尽。如此看来,当今那些口号式的、粗暴的复苏传统,像是一出滑稽剧。风范可以被传递,却不能被机械地模仿。

历史洪流下的个人自由

周末看了周锡瑞写的《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感触颇深。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共和国,时代洪流下的家庭和个人命运沉浮,让自己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但当看到即便是这么多磨难下,几多离散,家族亲情却让人在理想受挫下和人生困境中还能坚持下去,中国的家族情感并未被时代冲垮,而是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根本不变,茫茫人海中,人与人的关系最牢固莫属于亲情,也最值得依托。其次,就是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的紧张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自由度。在国家管控一切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人都没有多余的人生选择,上至国家副主席,下至草根百姓。剥夺人的自由是最残酷的事情。血统论,阶级斗争,政治运动,计划经济,无一不都是在摧残人的自由。还好历史是呈螺旋式的上升,历史洪流终归会朝向进步的方向下,但人在之前消磨的大好年华却成为了永久的遗憾,也许这是宝贵的财富,但如果能否让每个社会的人,都能从历史吸取教训,不让这种历史倒退重演,这才是经历这些苦难的最大价值。但我几乎看不到国家在帮助经历过的人们重拾记忆,也许过往的经历过于痛苦,让人不愿想起,让人更愿意忘记,但没有个人记忆的汇集,国家记忆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教训,哪来有效避免?再次是我不再相信时间会解决一切,如果个人不去努力改变和适应,时间只会把人逼到人生的死角。在历史洪流面前,要有理想和信仰,人生才不至于迷失和空虚,但同时坚持理想不意味着高大上,理想越大,必是要经受很多苦难。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所从事职业并不总是与理想相关,很多时候出于生计,出于以后坚持理想,暂时的做着目前职业是有必要的。而且做人要有原则,但更多的是坚持原则下的巧妙顺应。但是搞投机主义,无疑是自己砸自己的脚,就如那些在文革中出于个人私利靠揭发批斗本没有罪的人起家的人,最后大多都没有好下场。还有就是我不再相信公平,这世界本来就没有公平。大家族的子弟从一开始就与贫寒子弟不站在一个起跑线上,阶层越是固化,社会越不安定。战争、动乱是解决阶层固化最为惨烈的方式。起点公平不可能实现,尽量追求每个人的机会公平,无论对任一个政府都应该非常重视。书中看到叶家几辈人的不同命运沉浮,唏嘘不已。而今,仍处于不断变革的中国,方向在哪?我能做什么?这也许需要我一辈子去从思想和行动上去解答。

你说,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一叶扁舟?

这本书如以往的几乎所有书一样,都是窝在寝室床上每天半小时这样读完的,i force myself to write this down in case the time as squandered.1.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分析造就现代中国的内乱、入侵、战争和革命在每个人身上的真实展现,以此勾勒历史演进的人性化层面。”——以微观的角度研究宏观的历史。2.叶坤厚,叶家发迹的第一位人物,他留下了许多诗作让我们研究过去那个时期。前清末期,他感慨过去朋友之间关系密切,大家聚在一起互吐肺腑,现在朋友关系则要凭靠金钱来维持,所以他认为金钱使社会风气败坏。然后这种看法作者周锡瑞认为是儒家价值观根深蒂固的表现,以此见中国人还真是romantic,天生的naive,哪有什么不用钱的交情,其实我们现在也这么说,也过年发微信红包保持交情,或者说的世风日下是否也是儒家观念的体现?3. 全书极少数动之以情的地方在96%处叶笃庄从文革中下放的渔场到上海探亲,为什么笃庄第一次允许探亲就到上海我忘记了那个兄弟是谁“除了因假期段,还有就是我父亲重病中曾用颤抖的手写信给五舅,”希望有生之年减伤一面。“(解放后我父亲没能见到过以为叶家的表兄妹,这是他生命留下不多的时间内有可能见到的唯一的叶家兄妹)我父亲在问”五爷何时能来的?“的遗憾中撒手而去。1977年的初二,我和弟弟在上海火车站茫茫人海中举牌寻找从未谋面的五舅。我们一家三口举着全家之力迎接他,此情此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叶娃,笃庄之女注】父亲提到他在安徽怀远渔场看望他的晚辈,也常常提起朱英璜寒冬腊月去看他,给他打扫房间,洗大被单的事。每每看到这段总会泪目,一个人在生命即将到终点时是否往往更容易追忆童年,童年的那些兄弟姐妹,时局动荡将他们拆散(叶家没有人去台湾,但有去美国的)却至死念念不忘,血浓于水不是白说。4.家里读书最好的笃正最后成为了科学家,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几个兄弟,有的早早读左派文学作品,跟了共产党,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样,有的去了日本留学,有的教书育人,但终究歧路,大时代所致,然吾一人亦几何?扁舟罢了。---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周锡瑞 (Joseph W.Esherick))- 您在位置 #188-1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2月21日星期一 下午10:14:42【试图以此分析造就现代中国的内乱、入侵、战争和革命在每个人身上的真实展现,以此勾勒历史演进的人性化层面。】如果说有“翻译腔”存在,那这一定是“论文腔”对应写作目的呵呵【不安定因素日益加剧,就在此时,一位来自广东地区的应试举子屡试失利,在读过一本基督教的宣传册子后,他逐渐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过去,朋友之间关系密切,大家聚在一起互吐肺腑,现在朋友关系则要凭靠金钱,凭靠奢华的酒宴和狎妓冶游来维持。金钱使社会风气败坏,他对此怨言颇多,但这也显示出儒家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广为信奉,世代相承。】【族谱中赞扬主妇时,常常提到的就是照顾年迈的公婆,儿子挑灯夜读时予以陪伴。好的妻子家贫时不应抱怨,而要节约粮食,儿子学习时自己在一旁缝补衣服,这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日后能富裕起来。】直男癌【Ping-ti Ho(何炳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Science Editions,1964),218.】【一时间,维多利亚路也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华尔街”。】【1932年,学生报停办了一段时间,大约二十名学生被开除,因为学校怀疑他们参加共产党的活动(有时的确如此)。】何炳棣【这场欺负新生的仪式中有不同的角色,对他们的英文称呼也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二年级的(sophomore)是“杀父魔”,新生(freshmen)是“腐烂尸”。1934】【这次饥荒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更加悲惨的是,这是一次人为的灾难。乌托邦梦想产生了无数公共食堂,吃掉了太多食物。狂热的干部夸大了人民公社的生产成果,导致国家征收了过多的粮食。主要劳动力都被派去大炼钢铁,试图在钢铁产量上超英赶美,但是最后炼出来的都是无用的废铁。到1960年,由于过度劳动和食不果腹,农民没有精力把他们种的所有粮食都收割回来,结果导致几百万人饿死。】【还有就因为我父亲在重病中曾用颤抖的手写信给五舅‘希望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解放后我父亲没能见到过一位叶家的表兄妹,这是在他生命留下不多的时间内有可能见到唯一的叶家兄妹。)我父亲在问‘五爷何时能来的?’的遗憾中撒手而去。1977年的初二,我和我弟弟在上海火车站茫茫人海中举牌寻找着从未谋面的五舅。我们一家三口举全家之力迎接他,此情此景我至今历历在目。第二年五舅还是选择来上海过年,但因农场不批他假期,决定由姚康去安徽农场陪他过年。因临时姚康腰伤,我妈就让从济南回家过年的英璜赶赴安徽。” 【叶娃注】父亲提到他在安徽怀远渔场看望他的晚辈,也常常提起朱英璜寒冬腊月去看他,给他打扫房间,洗大被单的事。】【2006年1月,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仪式,胡锦涛主席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获奖】==========

读后随感

讲述了安庆叶家在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的家族史,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对于这本书,感触最深的,一是了解了这样一个精英家族的历史,以及后代的成就;二是作者著述所引用的大量的文献资料,总体来说非常好,推荐大家读一读

视角独特,行文晓畅,多有启发

对重要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的叙述,以曾李左张宣等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为重点考察对象固然必要,但若仅此为止则我们只能看到顶层之炫目澎湃,而失于一般普适性,由此我们难以洞悉中下层之实际运作。《叶》正是以政治中层之叶氏一族为研究对象,备述其家族成员由乡绅及至清廷要津之宦海沉浮,其视角之独特,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此种研究方法之空白。借之此书,也更深入地了解了科举的实际运作机制及“升官发财”这一词语所代表的真正能量。

一叶知秋

在某个研讨会上(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8/24/1179207.shtml),作者的姻亲,叶家的成员,同在美国任职历史教授的叶维丽对本书的写法表达了不满。她觉得书中不应该只有政治史,完全还可以有社会史、生活史、科技史等等内容。而现在这样,活像是给“美国好大学高年级学生”写的课本。其实给美国大学生的话顶多是选修课,如果当作中国中学生的近现代史教参,应该更合适。作为一部家国史,本书在国家层面的史料拣择上与我们的课本相差无多,连叙述口吻都非常相似;至于家庭的部分,按作者的意图,则是国家政治事件的在个体层面的投影。为什么是政治而不是其他的历史截面?因为叶家的几代男丁最大的共同点正在于此。一般的政治活动中,绝大多数的一般民众实在都是沉默的旁观者,只有剩下的少数人才是鼓动者和参与者。叶家作为历史悠久的士绅家族,集见识、能力、环境和机缘之便,持续地参与了自太平天国以来中国主要的政治运动。他们的经历不仅仅让政治史更鲜活,也能让读者理解,在过去两百年的动荡时期,中国的士人是如何做出他们的抉择的。全书有三个部分,重点是两组人:19世纪的叶厚坤、叶伯英父子,20世纪的南开五兄弟。时代迥异,两组人也有极大差异。叶厚坤先是遵循科举取士的文人传统,后又崛起于太平天国所带来的团练风潮之中,终以勋功推动自己的后辈进入官僚体系,也走出世居的芜湖。虽然遭逢剧烈的社会动荡,但厚坤伯英父子的行事却仍遵循正统的儒家教义,“修身齐家治国”差不多概括了他们的行为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身处淮军的政治派系之中,先与太平天国打过仗,后与洋务派有接触,叶厚坤、叶伯英父子却可以全然无视或忽略洋人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冲击,无论为人为官,都照旧采用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老路子。转而到20世纪,南开五兄弟面临的则是截然相反的境地。帝国主义的跋扈、自由主义的教育,让他们渐次投身“救亡图存”的事业中,但要走哪条路却无迹可寻,经商、治学、从军,五兄弟最开始的选择不尽相同。不过,没有路的地方,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他们与多数寻求变革的精英青年一样,逐渐汇集到共产党和共产党之友的旗帜下。又随着国家力量的再度复兴,被融入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体系。然而,在迥异的时代背景和行为模式下,还有明显的共性不绝如缕地传承了下来,此即士的精神。如果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概括士的行为准则,则五兄弟中叶笃庄的举动,实比他们的祖辈更接近这种无私的理想状态。很可惜,作为叙述性的著作,本书并未深入挖掘士人精神的传承原因。又由于正文在文革结束时嘎然而止,我们也没看到这种精神在当代的流变。就这个缺憾而言,叶维丽在发言中提出的问题颇为中肯:当日富家子,为何革命?或可以再加一句,今日世家子,意欲何为?

在社会制度不可靠的情况下如何生存?

书期初阅读起来类似族谱,很平淡,但是也会显得很客观,通过一个家族的变迁反应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三部分1949年以后这一本书,叶氏家族的遭遇,诉说那个动乱的十几年的荒唐的闹剧,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一个不完全法制的社会,该有如何的处世哲学呢?叶家的下一代大部分选择了旅居海外。

以小见大,描微显著

首先,这本书是一个女婿为自己的岳父完成愿望的,一个家族的百年记录。在个人感情上说,难免会有些春秋笔法。就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本没有太大,书中反映的社会历史状况一般来说,高中毕业的都有一定的感受。但是,它重点用一个个小点来共同搭建了晚清至改革初期的人心变化。通过叶家几代人的生活描写,从天平天国的动乱一直到八十年代,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有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彼此间的差异在一个个人物身上,在历史的时间年限里,被划分,被标注,如此的泾渭分明。而这,就是我们的时代印记,就是大背景下的个人,个人背负的历史。中国的古代是一个家族集体式的社会,每个人可能不知道皇帝是谁,不知道是什么朝代,但是一定知道族长是谁,自己是第几代人。可以说,中国的古代,就是这么一个个家族式的小集体完美拼接起来的大集体,研究这些小集体,就如同显微镜下的局部,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叶家的发迹很合乎中国古代的传统理念,走仕途,不仅能改变社会地位,更能提高生活水平,还能一定程度上惠及一代又一代的子弟。他们的目光盯着的一直是自己的位置,对于国家的危难几乎没有察觉,这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的腐朽和愚昧。叶家在民国之前的生人都是这样的一家一户,老死不相往来的中国传统的封闭观念,崇尚的都是登高位之后,还能悠然自得。民国之后的生人,接受的教育都不一样了,目光投射到全世界,忧国忧民,激情昂扬,充满斗志。这些都是时代在人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烙印。叶这本书,就是一个家族百年发展的自我剖析,你可以当它是一个老人在絮絮叨叨的跟你回忆,你可以不去为书中反映的社会大变局感到伤感。但是,一定要把握住这些人在历史潮流中的那股不屈的劲头和顽强的毅力,因为这是我们还能在今天如此恬淡的对之评头论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处省略号

根据原版整理的三处省略号省略的具体内容如下:P377…reliable estimates now put the death toll between twenty and thirty million people…P397This lesson was obvious in the behavior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eadership. Chairman Mao turned to his wife, the former movie actress Jiang Qing(1914-91), to oversee the reform of theater and the arts, and soon she was a member of the all-powerful Cultural Revolution Small Group. Later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ao brought his young nephew Mao Yuanxin back from the Northeast to serve as his liaison officer.38 Mao’s “closest comrade in arms,” the PLA commander Lin Biao(1907-71), promoted his son in the air force, while his wife ran his office and served as intelligence agent to discover the intentions of Mao and other key actors.39 Throughou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arty leaders used family members as conduits to Red Guard units and other mass organizations, and everyone could se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leadership relied on close relatives to carry out the most sensitive political tasks.P398When the Ninth Party Congress met in April 1969, the new Central Committee was dominated by the PLA; and the defense minister, Marshall Lin Biao, was officially declared Mao’s chosen successor.The triumph of Lin Biao and the PLA was short-lived. Tensions between Mao and Lin escalated over a number of issues. Meanwhile, border disputes with the Soviet Union exploded into major battles along the Amur River. As the Russians contemplated preemptive strikes against Chinese nuclear facilities, the Chinese conducted intense campaigns of war preparation ---digging deep tunnels and storing grain, as the slogan of the day put it. Mao also embarked on a surprising strategic initiative, inviting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to China in a move to counter the growing Soviet threat. As preparations for the Nixon visit advanced, the tensions between Mao and Lin spun out of the control. Lin Biao, egged on by his wife and son, who were alarmed by Mao’s growing suspicion of Lin and the PLA, got involved in a still-mysterious plot against Mao and the central leadership. When the plot was discovered in September 1971, Lin fled with his wife and son on an airplane that crashed on its way to the Soviet Union, killing all on board.42News of the Lin Biao plot was closely held and only slowly released in carefully controlled forums, but the effect was electric. Mao’s anointed successor and “closest comrade in arms” was suddenly revealed to be a traitor to the party. Because the logic of party discourse required uncovering deep historical roots for his traitorous behavior, this revelation meant that the recent Party Congress had chosen as its next leader a man who for decades had been a traitor to the revolution. How could Mao have trusted such a man? What did this incident say about Mao’s judgment and the party’s mechanism for choosing its leaders? For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already disillusion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y had been used as Red Guards and then discarded after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Lin Biao affair marked the end of their unquestioning faith in the party.

動蕩家族的平實記錄

斷斷續續把這本床頭書看完。買來讀的原因一是周錫瑞的大名,二是想對葉家做一個了解。還有是在讀許燕吉《我是落花生的女兒》之後對近現代家族(家庭)傳記重生的興趣。相比之下,跨度幾百年的《葉》顯得平實,甚至平淡,一個原因可能是出自一個歷史學家之手,並且幾乎無法參與其歷史進程吧,而濃縮于近一百年的《落花生》則攝人心懷,與煽情無關。沒讀到一半,已經對《葉》有些失望,作者似乎是在大陸官方版的近現代史的框框里塞進一個具體家族案例,作為註腳。20世紀尤其是1949年後的大動蕩大詭譎時期,可能中譯本做了一些刪節,比之前的記錄似乎更有直觀感受,耐讀性強些。但這這些人的遭遇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相同相似的例子出來,作者如果僅限於素描,則難言成功。一個吸引我的說法是“"文革"的實際結果卻可能是強化了家庭紐帶”(頁398),在那個“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的年代,看到了一點亮色。葉篤成的女兒葉維麗(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历史系教授 )關於本書不足的說法比較中肯並且有見地:“可是,这些事件中参与的人,他们的思想理念、他们的精神追求,我觉得,(書)还是平了一些。”(http://www.guancha.cn/Ye-Weili/2014_08_11_255470.shtml)當然,縱深感應該是什麼樣,又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下一本書是邵燕祥的《一個戴灰帽子的人》,希望有不同的收穫。

出走的,留下的

第二次读西方汉学家的历史书,第一本是大学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讲故事的方式写历史在10年前的我看来还是陌生又惊喜的,突然发现历史还可以这样写,没有生硬的阶级斗争价值观,只有生动的历史人物。看着第二本中间间隔着10年,这10年间,读完大学研究生,工作三年,突然明白这才是历史的写法。”这才是历史的写法“看其他西方的历史写作、日本的历史写作甚至包括韩国的历史影片,才发现我们之前生活在一个僵硬的、被规范的世界。在这本书中叶家的百年动荡到文革结束戛然而止。前面的一部分,叶家的清朝先祖,在那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动荡局势,人坚强的韧性会有信心渡过这一切。而一到1949年后,人被紧紧的钳制住了,动也动不得。在看这本书之前,读了哈金的书,这位在改革开放后出走的作家,用英语写作,再把文章翻译成中文给大陆的读者看。他没有交代过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选择出走,想想这些出走的人们在外面的生活,即使艰难,总归是可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由,一份叫做人的自由。出走像是黑暗中的一道罅隙,突然有阳光涌入。

百年多来的中国家族

谈论近代的中国家族,自然而然地想到宋氏三姐妹和合肥张家等这样的传奇家族。周锡瑞写的叶家虽然算不上这样特别出名,但也算是一个精英家族。从奠定基础的叶坤厚开始,历代的叶家人随着历史潮流沉浮不一,但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从读书开始,继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在各自的时代努力奋斗拼搏。书中比较吸引我的是民国和国朝部分。叶家精英们的选择透露出他们身后的家族传统和作为知识分子对国家社会的期待。他们中有选择左倾干革命的,也有无意政治一心研究学术的,还有投身曲艺的。不论他们如何选择,始终都留在中国。甚至留美取得博士学位的叶笃正在49年后也回到了中国。那批知识分子选择回来的原因就像书中所说,是因为对中国的热爱,而非对执政党的认可。这一点在后来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中凸显出来,成为一个矛盾继而让他们遭受非难。看了令人心酸、心痛。本书竭力诠释了一个中国精英家族的百年历史轨迹,经历沉浮荣辱兴衰之后,而今依然挺立,何故?读书与家族文化传统。按照何炳棣在所说,“宋代也好,20世纪也好,一个家族能否维持或改进它的社会地位,最主要还是要看族中有没有杰出的新血。”(《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确实,在中国社会中,一个杰出的家族成员能为家族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许多看得见看不见的好处。叶坤厚、叶伯英作为前清的官员,通过平叛取得官位继而积累财富和社会地位,到叶崇质时才有可能让众多子女接受优良的教育为之后的奋斗创造条件。到今天叶家的子弟依然以优秀的文化、教育而著称。周锡瑞本人即是叶笃庄的二女婿。然而,激烈的动荡下,并不是所有的家庭和家族都能像叶家那样坚持下来。更多的是被打散,甚至消失在历史中。期待能有一天出现一部普通家族或者非著名家族的百年历史。

坚韧的孤叶

看到《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这样的书名,读者难免心头一颤。“叶”是书中那个”中国家庭“的姓氏,又意外地带来物哀情绪。个体仿佛飘零的叶片,在剧烈变动的世事里孤独旋转,努力避免随波逐流,往往徒劳无功。带着传统的悲情观念来看,这种情境,格外契合对中国近代史的想象。但是,不同于秋叶,人总归有思想,会哪怕微弱地抵抗。即便力量完全不成比例,他们也在与“历史”一刻不停地互动。无视个体,复杂的动态历史容易被“结论”所取代。其结果,就像奥威尔那句被无数次引用的谶语,“谁控制现在,就能控制过去”。出于对这种互动的关注,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借用女权主义的“个人即政治”观点,为《叶》的叙事奠定基础。他说:“如果我们不能领悟大的历史进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我们就不能充分理解这些历史进程。相反,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小习性也有助于塑造人们所生活的和决定历史进程的大社会。”周教授未必像史景迁那样妙笔生花,但以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之激烈,能把个人史和家族史老老实实地写出来,戏剧性就足够了。  书中的叶家支系,14世纪迁到安庆,清末民初定居天津,在接下来的战争和革命中离散于中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1949年之后一部分人在北京相聚,再往后还通过互联网“将彼此连接在了一起”。作者详细描写的第一个叶家人,是1802年出生的叶坤厚。他与儿子叶伯英曾分别面见过大清皇帝,但终于没有成为理想中的封疆大吏。坤厚的玄孙辈中,在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乃父叶崇质的两位姨太太共生育十男五女,较为出名的还有民盟领导人叶笃义、农学家叶笃庄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叶笃成(常用名方实,是《炎黄春秋》杂志的编委)。  十兄弟中,老五叶笃庄就是周锡瑞的岳父。有趣的是,他的的回忆录《一片冰心在玉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版)同期出版,恰好可以与女婿的《叶》对照阅读。事实上,它也在后者的征引材料之列。简单看来,史学著作与回忆录仿佛是理智与情感的两端。1962年,叶笃庄因为“美国间谍”嫌疑再次被捕。为了避免连累家人,他向爱妻孙竦提出离婚。妻子迫于环境压力而答应离婚时,他肝肠寸断。在《叶》中,周锡瑞克制地写道:“虽然离婚是笃庄提出来的,但当他收到这封信时他被彻底击垮了,几乎晕倒。”而回忆录则提供了更加生动的细节:“那天我收到竦的来信后,眼睛直冒金花,突然吐了一口鲜血。”虽然笃庄在回忆中保持了相当乐观的情绪,但在只言片语中,仍然透露出政治运动对他造成的伤害。当他恢复自由时,妻子已经去世,天人两隔。  《叶》的第三部分《1949年以后》非常精彩,但必须注意到,周锡瑞书写的是晚清到当代的中国历史——一个相当长,又通常被认为具有紧密连续的时段。同时,他也坦率地提到与周家的关系给知识生产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能够获得珍贵的素材,以及另一方面,会与叶家成员对叶家家史有不同的解读。  可以理解,中文读者可能会感到书中的历史背景非常简单,如同一册流水账式的通史。但是,通读下来,可以在书中发现许多有趣的,能够反映作者思路的细节。顺着此间脉络,读者也得以思考,在特定的外部环境当中,一个人如何成为他自己,而他所处的时代究竟因何成形,两者之间又可能有什么关系。此外,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因为哪些巧合、过失或颟顸而付出代价。他细描了叶坤厚的生命历程:在24年的学习、考试之路之后,他在36岁正式成为朝廷官员,负责过赈灾、剿匪、禁烟等目标庞杂的工作。作为一个典型的帝国官员,这个倾心于诗歌,信奉儒家道德的夫子,在浮世中变得残忍,费心罗织包括曾国藩和李鸿章等要员的关系网,培养提携儿子与同族,“做官愈久,愈发谨慎和保守”,关心内乱远胜外敌威逼。从最后一点可以看出,现在看来极为重要的鸦片战争,对至少叶氏个人来说,其实几乎毫不重要。理解一个人的思想、行状,需要回到他所处的时代。对已经得到“剧透”的读者来说,这种令人慨叹的个人历史,无疑相当迷人。  同安徽老乡李鸿章类似,叶坤厚父子主要因为镇压叛乱时的战功获得升迁。这样,天灾助长的长期社会动荡,在科举考试正式废止前,就迫使大清改变社会流动方面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影响到时人的价值观念。不知不觉中,千万重的关系推动着个体与社会的变迁。与“聚族而居”“衣锦还乡”那种充满共同体精神的想象不同,叶坤厚异地做官多年,与安庆老家的联系愈发削弱,身后还因为坟地而发生纠纷。到他孙辈时,他这一支就离开安庆,直到为了写作《叶》这本书,才与安庆的家族分支重逢。  在民国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作者描写了诸多在家庭、婚姻、性别关系、教育等方面的变迁,对城市文化,南开中学等新式学校的描述,读起来颇为有趣。清末民初,如同帝国遗产、新政权和西洋文化的拼贴画。民国初期,叶家女孩的处境变化有限,而男孩的空间显然更加宽广。有些男孩开始投身民族主义运动。他们的选择,则为第三部分中不同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值得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后,叶笃庄在北平结识了美国记者约翰•赫西(John Hersey)。后者即将前往日本,写作未来获得普利策奖的杰作《广岛》。与赫西等美国记者的交往,即便只是民盟的工作,也在今后带给他“不尽的麻烦”。直到1981年,两人才再次相逢,赫西为此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若干篇相关文章。  因为政治上的麻烦,亲人之间长期不说话;在政治运动中胡乱自我贬损;笃庄在狱中写诗回忆,“往事如云烟,无限辛酸”。这些情状并非最残酷,但在悲凉中透着荒诞。幸运的是,虽然人人自危,兄弟们仍然尽可能地互助,维持人的尊严。这种理所当然的举动,在非常时代中显得相当珍贵,也昭示着家族力量的延续。虽然好像孤单的叶片,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根基。在大家族让位于更为简练的核心家庭之后,基于血缘的兄弟情谊,表现出来格外强韧的生命力。  最后,像促使北京与安庆的叶家分支重逢一样,历史学著作并不意外地再次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周锡瑞在前言中说道:“因各种原因,英文原版的一些段落在翻译成中文版时做了部分删改,以省略号标示出。……中文读者应该知道,在某些方面,中文版不及英文版完备。”这样的省略号大概有三处,看起来并不“严重”。而在叶笃庄的回忆中,一些施害者的名字更要被“某某”代替,能确定的只是姓氏。即便把过去的迫害简化为缺乏对知识或历史的尊重,那么,距离真正的尊重,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财新网微信公众号及文化频道 140830

家庭不过是孩子的幽灵——读《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有感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叙述的主线是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共和国,时代洪流中的家族命运浮沉,现代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对一个中国精英家庭几代人的影响。叶家经历了三个非常动荡时期——19实际中期的内乱,抗日战争,以及共和国时期的革命运动,每一次社会动荡都耗费了家庭成员的大部分精力,从根本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虽然每次社会动荡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反映都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大家族的五代人,贯穿了中国近现代百余年历史,一家人的血泪悲欢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化转型之难。本书最精彩、也是着墨最多的地方莫过于叶崇质的子女们,除去不幸夭折的3个孩子,其余12人都经历了20世纪的巨变。长子叶笃仁、三子叶笃义、五子叶笃庄曾在“民盟”中央及京津两地任职。六子叶方、九子方实是中共党员,长期在理论及宣传部门任职。七子叶笃正是大气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十二子叶利中在相声界辈分极高。父权家长制的逐步削弱,精英世家的日渐消亡,核心家庭的日益兴起,配偶之间对于爱情及相互情感的日益重视,以及对于子女的培养和教育等等问题……虽然看似是在讲家庭,但在我看来,该书讲的还是每一个个体的故事,渺小的灵魂在庞大的历史潮流中如同一片叶子,或许有家庭如苍天大树般护佑,或许没有,风雨飘荡着,经历四季和岁月。无疑,叶家代表了中国人眼里的所谓精英家族,但叶家在内乱、战争和革命的混乱年代中所表现出来的韧性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叶家都是明白人和机灵人,见机行事的同时也有自己所坚持的尊严和良知。到了新一代叶家人,普遍决意避开政治。他们的祖父因民国初期政坛发生的危险变化感到惶恐,放弃了对仕图的追求,而叶家的祖先有很多代人都以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辛亥革命之后,叶崇质转而从上,这个领域相对安全并且也可维持家计。他的几个儿子,到20世纪30年代都已长大成人,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投到了政治活动当中。到文革时,涉足政治仍然危险,但却不可避免,在不断变换的政治风云中,全家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受了磨难。因而,新一代叶家人有一次躲避政治斗争的危险,便不足为奇了。叶家保留了家庭的完整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所有关于家庭力量的陈词滥调中,都需要一个限定性的说明,即家庭的本质和内涵是不断变化的,这点在现代表现得最为突出。各自立门户,争竞生宅田。久之如路人,痛痒不相联。一脉分水流,岂再归原泉。这是叶坤厚所描绘的家庭分裂后的景象,却冥冥之中点出了家族的命运。只有到了第二部分的结尾,我才懂得了作者的意图:两个年代里,叶家人都是为了躲避敌人的入侵而逃离家乡,但是叶坤厚的大家族在逃亡中基本都戴在了一起,年轻一代人仍然追随者老一辈的足迹。而抗日战争带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影响。每个年轻人都跟随着自己的朋友、同学和组织圈子,走上了通往不同目的地的不同道路,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开始了一种新的家庭模式。读了很多外国人写中国历史的书,开始感受到书写历史的所谓“格局”。这应该也是老师希望我们在创作纪录片当中所能拥有的大历史观吧。至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会让我想去在寒假的时候回去看《一片冰心在玉壶:叶笃庄回忆录》。回头看序文,才知道看到该书的作者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原来是叶笃庄的女婿,叶娃的丈夫。这本书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借到的,拿到手的时候,看到是简体不禁有点愕然,仔细一瞧还是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不禁有点小小失望。但的确是没有找到这本书的繁体版本了。因为各种原因,英文原版的一些段落在翻译成中文版时做了部分删改,以省略号表示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体验。但是此书最让我遗憾的地方还是他的写作方式。虽然周锡瑞保留了作为学者的严谨和考究(在每一章背后,都清晰标注了内容的来源)但却因为线索不够明朗,内容跳跃严重,加上后期叶崇质庞大的子女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阅读的吸引力不够强,人物过于模糊的问题。笃字辈的叶家人,无论是从商的具有大家长风范的叶笃仁,还是不屈服的叶笃庄,还是一直处于谨慎小心的新华社记者方实,或者是不老实硬要学艺术的叶相中,每个人都是那么具有性格且面目清晰。但是在实际的表述上,作者却常常犯了这样的错误。作为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内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当中,作者却总是忍不住“剧透”或者“暗示”人物未来的幸与不幸。想用类似于马尔克斯的手法去体现穿越感,却屡屡只会让人分不清他是在谈哪一个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对人物原本故事链的预期和判断,拉低阅读观感。二是人物叙述过于零散,文章前后不够连续。在对家族人物的描写中,甚至带有几分POV写法的味道,因为一直在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不停切换。也恰恰就是因为总是这样“一段长子、一段三子、一段叶笃庄、一段叶笃正、一段叶实”的描述,所以看到一半,大部分人的青春故事已经和中年时代的经历对不上号,尤其是进入中央工作的叶笃义和叶笃庄,是我经常混乱的对象。此外,故事族谱和历史图片不够清晰也是一个问题。三来是喜欢生拉硬扯和一些名人扯上关系,比如薄一波,周恩来,梁启超等等,但是这些大人物并不见得每一个都影响了叶家人的生活轨迹。此外,没有什么意义的细节描写也经常莫名出现,比如“章伯钧和罗隆基,这两位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民主党派中是长期的死对头,被指控阴谋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回顾以往,讽刺的是,对着两个人发起攻击的是北京市副市长、市民盟委员会主席、历史学家吴晗,在十年后的文革中他是第一个被打倒的目标。”这样的细节咋读之下固然有趣,也起到了某种历史的唏嘘感,但仔细一琢磨,这个细节对于叶家,并没有什么具体作用。相比而言,出现在《一片冰心在玉壶:叶笃庄回忆录》的细节则更抓人:叶笃庄被释放的时候如是写下:“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我一生反对国民党,最后竟沾了国民党的光被释放。”包括临终前写给七弟的话是“人生有何罪”,都令人更能感受到这个家族灵魂核心的东西。可取的点在于,随着时代的越来越临近,也可能是因为随着资料的越来越多,叶家人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带有了更多复杂的感情色彩。这就好像在电影动画还没有发明以前,人们的记忆当中并没有流动的画面的存在,而随着透视画法和拍摄技术的深入,这样的东西也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记忆和观感。

风雨一叶

因为叶家与天津的关系,才想翻翻这本书的。结果,整本书看下来,人都不好了。百年前的叶家,因为太平天国的冲击被迫流落异乡,百年后,是那道暗光直接扫向了已经洒落到四方的叶家后人。是非,黑白,得失,归去,在这里起起伏伏,摇摆不定。深夜里读完,有点恍惚。那一代代的黑白画面,曾经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今都一点点湮没淡化,究竟有什么在其中绵延不绝?我小时候,有时候会跑到村子边那些古墓里去看墓碑,尽管岁月侵蚀,还是依稀能看得到康熙,乾隆之类的字样,心里幽幽的有些叹息,这中间任何一个大家子都可以写本厚厚的历史吧。可惜能被唤醒的只有那么一点儿,所以,感激这本书带来的一切。2015.01.02,HD

读《叶》有感

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读这种家族传记类型的书,但是不可否认,这本书的确能抓住你的心。可能本书是译本,作者是美籍人,可能是因为这样,所以你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从高中历史书里面背了一遍又一遍的枯燥的史实,然后发现其实它像一本小说一般,也是有血有肉的。此书的语言非常平实,没有过多修饰、煽情的辞藻,像是一个一板一眼的老实人跟你说事。这可能是因为它是译文的缘故,但也可能作者能够从一个比较客观的局外人角度写作,避免了一些“爱国情操”的渲染的缘故吧。虽说是平实,但是也不是无趣,它的有趣是用故事建筑起来的。首先书的角度很好,它写的是一个家庭的变迁,但是你看到的是时代的缩影。正如严歌苓写过的:“个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纯粹是个人的,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从来属于个人”。家庭里不同辈分的子孙的生活里面每时每刻都闪烁着那个时代的大背景,整段时代的历史和他们的生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对他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的。其次,选材很好,书里描写的是一个家族史脉络比较完整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故事是有迹可循的(族谱、在世的人的口述等),这点也是这本书具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而且,这个家庭很有历史代表性。它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家庭成员经历的事情,都是和当时社会事件,甚至是与某些“大人物”(统治阶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他们是踏入了局内,但是又从旁观察着这个局势的发展。说实话,我有点害怕看这类的书,因为当你把自己抽离出来,从“上天”的角度去看这个家庭的经历的时候,你总能隐隐感受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有人把这股力量称为“历史”,也有人称之为“命运”。你能深深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唏嘘——仿佛人只是一只蝼蚁,无论如何作为,终究还是逃不过“命中注定的羁绊”。自己以前不很喜欢看这种书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人感觉自己很渺小、很无力,但是自己却又害怕接受这个现实,所以眼不看为净吧。


 叶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