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文化政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301221723
作者:张旭东
页数:384页

内容概要

张旭东,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兼职),纽约大学-东京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ICCT)主任。中文著作包括《批评的踪迹》、《纽约书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对话启蒙时代》、《我们时代的写作》等。译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启迪》。编有《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英文)、《中国何处去——当代中国思想论争》(英文)、《在全球化时代反思启蒙》(英文)等。

书籍目录

致谢
访谈: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中文版代序)
导论
90年代中国的文化政治
第一部分
思想话语:民族和全球的规定性
第一章
政治的回归:90年代思想场域的形成
第二章
90年代的民族主义、大众文化与知识策略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社会思想:
“新时期”之后的文化政治
第二部分
文学话语:全球化时代的叙事可能性
第四章
上海怀旧:王安忆9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悼亡与寓言
第五章
城市偶像批判:上海、“小文学”,与现代中国神话的消解
第六章
“妖精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酒国》中的
语言游戏、自然史与社会寓言
第三部分
电影话语:普遍性、独一性与日常世界
第七章
民族创伤与全球寓言:田壮壮《篮风筝》中的集体
记忆建构
第八章
叙事、文化与正当性:《秋菊打官司》中的重复与独一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基于《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一书对"8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所作的分析,在本书中讨论"9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转向,主要关注思想文化领域迥然不同于80年代的表现和应对,包括以北京为中心的回旋曲折的思想论争、关于上海的文学想象和叙事,以及在真正的国际空间里表述民族情境和民族自我认同的艺术电影,理论化诠释与具体的文本解读相映生辉,呈现了一幅有关20世纪最末十年中国的独一无二而又细致入微的图景。


 全球化与文化政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抱着摇篮里偷来的婴儿走钢丝——谈张旭东《城市偶像批判:上海,“小文学”,与现代中国神话的消解》读这篇文章最让我不明白的地方是那个开放和寓言性的结尾——抱着偷来的婴儿走钢丝。这里也许隐秘着张旭东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内核,也是我们解读文章的关键。但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张旭东引出这句可以放在文章最后的句子之前做了哪些工作。一、上海:城市偶像批判张旭东的这篇论文的正标题是“城市偶像批判”,可以说除了文章第一小节以威廉斯作为一个总体方法论的引入,以及最后一小节一个寓言又开放式的总结之外,为文章的主题部分就是城市偶像批判的过程,尽管这一批判过程也可能是寓言式的。上海作为城市的偶像是在一个又一个神话(即叙事)中被竖立起来的,也是在神话彼此的碰撞和斗争之中自行消解,留下历史的断裂和空白。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从风格上和政治上对于塑造上海城市文本的独特性和强度的历史条件进行了说明。上海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受到了不同物质力量和意识形态的争夺。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把这种争夺进行一种编年史的描绘,而是试图进入到一种“语言”的层面来描述,这所城市是如何被过度编码的。正如英语中cat的意义之所以是猫,是因为它不是pat或者bat,上海的存在在于他者,在于不同于其他的城市,那么,上海本身就成为了空缺之物,成为了“不在场”者。而这个他者站在上海之外,瞬息万变,因此上海依照种种叙事建构起了自己的神话最终只能灰飞烟灭。“海派”的命名不是自发的,是被命名的,从某种象征意义上来说,整个上海的神话也不是内生的,而是他者的建构,而真实的上海是不存在的。“不在场的上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介共同体”。所有的信息都凭借这一场域试图发声,传达,以自己高昂的声音抑制住别人的声音。然而最终,所有的声音都在众声喧哗里失去了最后的意义指向。30年代罗曼蒂克的上海被革命者洞见的指出是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密不可分的,罗曼蒂克的上海就此消失了。革命的上海站在了时间的开始,革命就是神话。在后革命时代,浪漫的上海复苏,似乎“革命的上海”从未来临。上海以资产阶级的优雅和高贵,证明自己的清白和贞洁,证明自己是不曾被革命所玷污的。将30年代的老上海资源和90年代现实处境相勾连,是一种对于过往强权政治的抗议,是一种普遍主义政治。反革命又成为另一个神话。正如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里所表明的,启蒙打破蒙昧的神话,然而启蒙也可能变成新的神话,启蒙本身就孕育着蒙昧。然而终于,所有的神话都在消费主义大潮的席卷之下显得无意义,去深度,苍白无力。一切争夺都填补不了上海的空白。于是,上海要寻找自己。终于,它发现了日常叙事,发现了这座城市妥帖的不变的底子——“小文学”,是上海为自己找到的神话。二、“小文学”的小与大日常叙事如无处不在的流言填满了历史的裂缝,将破碎的时间弥合成永恒之物,正如文章第一小节所暗示的“在瞬间中抓住永恒,在永恒中捕捉瞬间”。张旭东的另一篇论文《上海怀旧:王安忆9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悼亡和寓言》对于上海所谓的“小文学”有更多体贴入微的分析。那篇文章最开始提到了张爱玲的《封锁》。《封锁》的故事是在在现代性的时间停止下来的时候展开的,占据历史裂缝的关于男女之情的暧昧幻想。在王安忆《长恨歌》开头,充满流言的上海弄堂被天上的白鸽所注视。张旭东很敏感的捕捉到了这种书写是把上海的日常生活纳入到了一个史前史即自然史的层面,也就是给这种“小文学”的世界涂抹上神秘的灵晕,使“小文学”作为抗争主流意识形态者成为另一个神话和传奇。“小”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是非法的,但它同时也是支撑这座城市的最坚韧的部分。然而,正像文章最后一小节中不断提及和暗示的“小大之辩”是将所要讨论的对象放置在了另一个更大的时空之中。在王安忆的小说《我爱比尔》中,阿三以女性之躯抗争的过去的革命历史,却事实上成为了入侵她身体的人的同谋,别人都叫她“白做”。阿三是可悲的,她在无意识中被“大”所吸纳,最终成为了“大”的共谋者。个人的行动无形中被纳入了一个政治谱系。当上海话语和资产阶级个人传统结盟,左翼文学的反殖民语境似乎更像“小文学”了,但是反殖民真的也是“小文学”吗?在文章介绍完《卡夫卡:走向小文学》中对读小文学的定义之后,作者对“小文学”不停的发问,最后一个问题是“这种小文学实际上是否只是一种主流文学?或梦想和幻想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张旭东引用《千高原》里面米勒关于野草的描述:野草是人类劳动的复仇女神,在我们归于物、动物和星辰的所有想象性存在当中,野草可以导向最为令人满意的生活。这里我们也可以注意“野草”的“复仇”的起因和“满意”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转。事实上,张旭东对于所谓的“小文学”如野草般蔓延之势是有着自觉的警惕的。“小文学”的小大之辩里隐含着张旭东互主体性的辩证法。由此,上海话语自身建构的神话也自行消解,上海复归于“虚无”。在《访谈: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中张旭东在谈到五四传统的时候说:“在今天的中文世界里,虚无好像是一个很不好的词,一定要被克服掉才罢休。但无论在哲学意义上还是在历史意义上,虚无都可以代表一种原始状态,一种创造性毁灭,一个万物更新的起点。”张旭东眼中的虚无并非空虚,这里无即是有。无论是城市还是文学,都被放置在了这一有和无的空间里。所有的存在都相对的,而只有相对才是还原历史的、政治的、美学的方法。三、文学镜像后的现实值得注意的的是,张旭东所引用的《千高原》里面米勒对于“野草”的描述,并不指向文学,而是指向了中国,虽然无法去界定是旧中国、新中国、想象中的中国还是不断变换地理版图的中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文学背后张旭东有自己另外的关切点。这篇文章是对于他的关切点的文学寓言式的说明。正如我前面所分析的两个部分,如果说第一部分对于上海的分析是把城市作为文本进行解读的,关于“小文学”的那一部分(从鲁迅到王安忆的那部分)是对文学文本分析比较集中的部分,那么该文章可以看做是广义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的范畴。张旭东自己也是这样期待他的文学批评活动的。在《访谈: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中,张旭东在谈到关于鲁迅研究的时候有一番言论很精彩:我们在鲁迅研究领域里有语文赏析,有读后感,有时评,有传记研究,有学术史思想史钩沉,有资料汇编,有考据,有借题发挥,有指桑骂槐,有道德批判的心理分析,但惟独没有真正的文学批评。像本雅明对波德莱尔、卡夫卡、普鲁斯特的批评,像卢卡奇对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批评,都同时借助于文学形式的具体性打开了一个多重的形式空间、历史空间和哲学空间,在政治和审美两个方向上提出了总体性问题,只有在这个总体论的高度上,文学才能够“回归”历史。张旭东的城市偶像批判是他整体文学批评实践的一部分,却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文学实践的象征,它将上海断裂的、多层次的形象置于意识形态普遍史的寓言性拼贴之中,呈现出其流动性、复杂性和内在差异性,同时建构和解构了城市空间。张旭东从对80年代中自身意识的形成的反思出发,关注90年代的中国现实。但是他找到了属于他的观察方法——即透过文学|文本之镜。用文学的镜子去观察现实中国这一行动本身也充满了寓言性的意义。文学的镜子可以是望远镜,将遥远的过去或者未来拉到眼前。也可以是放大镜,去观测我们要观测的东西。甚至是显微镜,来体察存在的肌理和细胞。然而,文学也可能是哈哈镜,对现实进行变性。在文学的镜子以外也还存在着大量的照不到的领域。文化研究或者说文学批评的意义不可能是确定的,它将是行动的,是永远未完成的。结语、在我这篇报告的最后,我们似乎可以一起来看看开头提到的问题了——“抱着摇篮里偷来的婴儿走钢丝”是什么意思呢? “走钢丝”是危险的行为,针对这一危险行为,我们一定要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然而却抱着婴儿,如果这个婴儿是自己的,那么又会过于谨慎小心。所以这个婴儿是偷来的婴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走钢丝的人对于谨慎进行了一种消解。这里所有的要素都互相勾连,钢丝,走钢丝者,偷来的婴儿构成一个交互的整体。他们互相叠印又互相干预。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处于一种相对性之中,即受到制约又制约他者。而这正是张旭东为我们还原的历史。他不是单向度的,而是辩证的,相对的,甚至是虚无和含混的。然而就在这种虚无和含混中,历史得到了它自身的生长力和开放性。这个解读可以是对于一座城市的,可以是对于文学的,可以是针对民族国家的,甚至是针对于我们自身的。这个解读是寓言式的,是卡夫卡式的,但也可能是当一切神话的灵晕消散之后,我们最后的出路。参考资料:《访谈: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全球化与文化政治》中文版代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上海怀旧:王安忆9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悼亡和寓言》,全球化与文化政治》第四章,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真的真的真的只给三颗星,关于左派的部分不错,中部王安忆的部分个人觉得没有新观点。。。可能是我期望值过高了。。。
  •     第一部分可读性强点...
  •     文本分析部分写得更好~
  •     与改革时代的现代主义一起看的,这本不如上本精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