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社會與文化》章节试读

出版社: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2010-12-1
ISBN:9789866768200
作者:蘇世岳
页数:278页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39页 - 韩民族与国族认同

事实上,韩国人所说的「恨」,与我们一般所认知的仇恨的恨不同,韩国人所说的恨,是一种长久积累,不平而生怨恨的恨。它的意思是对于自己所受过的不公平待遇,对于自己受过的不幸命运,只要有一天不得到真正的报雪,只要有一天不得到真心的道歉,便将永远心怀怨恨而纠缠不解。因此,韩国的恨和怨不同,怨是针对他人以及自身以外事物发泄的一种情绪,而恨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种情绪。当自己遭受到意想不到的侵害时,往往会引发怨气,但这绝不是恨,恨是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并不一定是在受到他人侵害时才产生的,当自己有某种愿望或具备某种能力,一旦因为遭受挫折,其愿望不能达成,就会产生恨,因此我们可以说,恨是不能实现的愿望和难以达成的梦想。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147页 - 韩国的人际关系

大约从李氏朝鲜时代开始,韩国开始使用独特的「寸数」来称呼亲属间的关系。寸数代表距离,可借此区别亲属的远近及身份高低关系,寸数是以父系血缘为脉络,以自己作为中心,按血缘亲近计算寸数。例如,夫妻间的寸数为零,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寸,亲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是则是二寸,一般计算到八寸为止。在寸数中,凡单数为叔伯子侄关系,双数为兄弟姐妹关系,因此一、三、五、七与九等单数代表了不同直列,表示上下关系,而二、四、六与八寸等双数代表了横列,表示身份相等;举例来说,爸爸的兄弟与自己的寸数就是三寸,所以称呼叔叔或伯父为「三寸」(삼촌),而称自己的堂兄弟就是「四寸」(사촌),以此内推。至于母亲的兄弟为了区别则加上「外」,故称呼舅舅是「外三寸」,表兄弟则为「外四寸」;表亲有姑表,姨表之分,分别称之为「姑亲四寸」(指父系表亲)和「姨亲四寸」(指母系表亲)。按照传统习惯,六寸之内不分家,都是一家人,而亲其范围定为八寸之内的父系亲戚,六寸之内的旁系亲戚,八寸以内的夫系亲戚,以及三寸以内的妻系亲戚。八寸以外虽不是执勤,但仍有宗亲关系。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131页 - 韩国地域与社会

这样的地域情结,也显示了韩半岛各地方不同的人格特征。依据一部古典名著《八道四字评传》对于韩半岛各地风土人情的记录,该书对韩半岛各地方人的性格描述虽然不全面,但颇有趣味。该书指出,京畿道是「镜中美人」,善于言谈、社交,但举止有些轻浮,心理难以捉摸;忠清道是「清风明月」,性格爽朗文静,举止端庄,不爱争论,但过于偏爱安逸;庆尚道是「泰山峤岳」,指自尊心强,行为果敢沉着,但太爱面子,容易忽视别人的利益;全罗道是「风前细柳」,指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办事细心谨慎,为人圆滑,八面玲珑,善于应酬;江原道为「岩下古佛」,指温和善良,朴实无华,但欠果断;平安道为「猛虎出林」,勇猛而急躁,有拼搏精神,但不够沉着;黄海道是「石田耕牛」,能吃苦耐劳,勤勉认真,但安于现状;而咸镜道是「泥田门狗」,指性格顽强,不怕吃苦,不达目的不肯罢休,但过于偏执。庆尚道与全罗道的地域对立,或许从两地人民的性格可见端倪。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38页 - 韩民族与国族认同

由此看来,半岛文化的特质有其积极地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半岛文化的相对封闭性,使得韩民族虽然处于多民族纷难的区域,长期以来韩国却能形成以韩民族为中心的单一民族国家。不同于岛屿国家的天然屏障,处于多民族交杂的东北亚大陆地区,为了维持民族的单一性,必然更有赖于现实与机敏的外交战略,因为形塑了韩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上的一大特点。
更重要的是,维系韩民族团结的核心意义,这就是韩民族的国族意识。韩民族的共同意识来自于三国一统,这是一种「我们,我族」意识的形成,在统一新罗时期,王权的核心势力局限在大同江以南的流域,而北边的唐朝与渤海国等,则阻断了统一新罗与高句丽旧属地满洲等地的文化联系,这种封闭性使得韩民族在半岛产生了文明上独自发展的可能,因而构成了往后国族统一的基础。
韩国民族性的高度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以货币来说,许多国家的货币上如果印人物的肖像时,往往取当代某个杰出政治人物或者是建国者,但韩国货币上出现的人物,清一色都是国族一统的文化精神代表者,万元纸币上的头像是发明韩字的世宗大王,千元纸币上和五千元纸币上,印着韩国历史上两个杰出的大儒李栗谷和李退溪的肖像。因此,韩民族的形成不但有血缘上的渊源,更可以说是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35页 - 韩民族与国族认同

韩民族的祖先,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一路向东流浪于海岸地区或山谷地带,这些先民传承着自石器时代以来的文明,灵活使用着各种器具,,他们有着共同的外表特征:黄肤、黑发、高额骨、、宽脸、短颈,搭配上一副中等身材,他们擅长使用弓箭,因此汉人用象征大弓的「夷」来形容这一批武艺卓著的种族。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37页 - 韩民族与国族认同

韩民族的性格受到周边自认环境的影像极深,而形成了所谓的半岛民族的特质。韩民族所呈现的搬到文化,不同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大陆文化」,也不同于以日本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或称岛国文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与两者各有联系,但又不同于两者。半岛文化基本特征,应该是就是它的「附属性」,有时候附属于大陆文化,有时候又附属于海洋文化,由此所延伸出来的半岛智慧,基本特征就在于对这种附属性的抵抗和利用。使自己兼具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长处,但又不被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所同化。
这种半岛文化对于韩民族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内部来看,韩民族受到狭小地形的影响,不像生息于广袤土地上的大陆人民那般阔达,有时候显得气量狭小、爱分析、好计较,更好争长论短,但这也让韩民族更懂得。如何透过制度来约制这些潜在的冲突来源;又由于半岛的各种地理条件限制,非常容易形成部落或小国割据,每每不断的互事攻伐,也容易造成排斥、猜忌、嫉妒等恶习,甚至一度迷信于风水图识,因为对古韩国频繁变乱,往往怪罪于三韩的山川气脉错落所致,这种不求甚解,自以为是的观念,或许可以解释,为何面对外来的巨大变迁时,韩民族仍固守旧法的偏执。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34页 - 韩民族与国族认同

「一个韩半岛、一个韩民族」,这个现象所透露出来的意义是什么?从好处来看,这种高度的同质化,有助于内部的和谐,容易达成共识;但坏处也不少,这种单一性显示对于差异的排斥,同时也由于基本缺乏与其它民族交流融合的机会,因而排外,自我封闭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

《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笔记-第40页 - 韩民族与国族认同

恨的哲学可以说是韩民族对于长久以来的苦难的深沉反思,形成的原因,当与韩半岛的历史发展经验有关。由于韩国所处的地理区位,夹在许多大国环饲中,常常因本身的文弱,而遭到外敌的侵略,这样的历史不断累积下来,无法获得消散,就形成了韩国人独特的恨哲学。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韩国人恨的哲学,是一种弱者的哲学,是一种内聚的哲学,持有这种哲学的个人或民族,会通过把怨恨积聚其阿里,求得一种抵抗强者的勇气,一种保持自我的力量。
换句话说,韩国恨的哲学是一种团结韩民族的内在力量。韩民族透过分享同样的恨,来区别出自己与外在的差异,也正因为这样的恨意识,让挫折的人们可以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这正显示了韩民族强韧生命力。因此,韩国的前总统金大中,如此剖析韩国「恨」的哲学意涵,他说:恨是人民群众遭受挫折后的希望,恨是正在待机实现人民遭受过挫折的梦想。诚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我们一直生活在恨中,但是或许正因为我们心怀家国恨,反而一贯能够安慰与激励自己。因为一直能够为了未来而生活。我们的人民就像田间的野草,再被践踏之后又恢复生机,受强风袭击而不折不挠。我们确实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我们具有无以伦比的韧性。


 韓國社會與文化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