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尘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1083810X
作者:七堇年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七堇年,写作者,黄昏收集者。成名十年,笔名只是一个旅行箱。在写作之旅中,被贴上各种托运标签。撕去“青春”“畅销”之类种种,留下痕迹难免。行路到这一站,箱子外壳已陈旧,标签斑驳。可每一趟旅程,箱子里面都装的是不同的灵魂行李。如今我只描述自己为,写作者,黄昏收集者,正在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

书籍目录

散 文
故乡·人间成都
故乡·废墟
故乡·童年漫忆
故乡·七夜谈
但愿你的旅途漫长
黄昏收集者絮语
随 笔
灯下尘
燃烧吧,狗日的生活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当我们在谈论吃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K歌记
青山昼
乱世佳人
时间的桥梁
没有白白发生的事
多么可笑,但多么可爱
札 记
不文艺的青年
读书有感
荒人手记
五月
天若有情天亦老
花与尘埃
尾声
小 说
九月十三
Brainternet
卡里戈往事
夜阳
站者那则
遥远的一天

作者简介

《灯下尘》收录七堇年2010-2015之间的精选作品,内含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札记。
内心杂草丛生的夜晚,你我都是孤灯下的飞尘。
生活如灯,照亮我们灯下起舞。
喧嚣世界,且让七堇年以灰尘般的静默,陪你点灯。


 灯下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4条)

  •     “文字成为某种呐喊,由此,我才能沉默的生活。”《灯下尘》代序中的最后一句话在我看来对这本书的解释十分贴切,那些经年沉淀的文字,成长中的点滴,慢慢变成了对生活的理解与习惯,没有了年少的叽叽喳喳,是因为我们懂了沉默的意义。七堇年的文字是细腻、柔和,却也浪漫孤独,这本《灯下尘》用散文、随笔、札记和小说的形式,将过去的回忆娓娓道来,是对过往的沉淀,也是对成长的感悟。十年时间,作者去过了很多地方、走过了很多路,经历了不同的生活,留下了纷杂的记忆,而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她的那些过往,去看看那些年的人和事,也勾起了我们浓浓的回忆和共鸣。如作者所言“作品就像一盏灯,照亮了那一束,你原本看不见的灰尘。”故乡有种无法割舍的美书中的故乡,是成都,天府之国,终日阴霾、潮湿、暗淡,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楼宇,却依然无法阻断作者回家的脚步。作者用了四篇散文来叙述自己记忆里的故乡,有现实中的人间烟火,有渐渐消失的废墟、也有记忆中的风景和梦里的人和事。用散文的笔来写故乡,总能勾起读者记忆里的那个家,无论走多远无论过来多少年,故乡的味道才是家的味道,所以好也罢坏也罢,我们终将归来。所以作者随后又写了他乡,欧洲之旅,每一个停留都有着不一样的魅力,每一个黄昏都裁剪成了一幅画,储存在记忆深处,回家后慢慢观赏。那些年的记忆如梦如尘这本《灯下尘》收录七堇年2010-2015之间的精选作品,内含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札记。内容在我看来更多是作者在回忆自己十年的点点滴滴。学习、旅行、回家、工作,成长。这些年,走过来很多地方,各地的美景放开了自己的心,也留下了许多故事。找了份基层的工作,无关乎写作,只是生活,从平凡的日子里走出来,可以自信的告诉十年前的自己,十年后我会很幸福。抑郁症的日子,每天的压抑着、痛苦着,母亲将药片悄悄藏起来,好心却造成了不好的后果,当作者走出那段阴霾,一切其实也就没什么了。说起来简单,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而已。而书中收录的作者早期几本书的再版的序言,更是将这几年的生活作了总结,对过往的思考,对现在的面对,所以在《澜本嫁衣》的再版序言中作者写道“而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也没有白白发生。”记忆中的那些过往如梦似幻,却在生命中留下的深深的痕迹,回望时,才发现发生的就有价值。爱情婚姻不过是生活那些散文、随笔和札记,不过是生活的片段,书中的小说有着开始和终结。不论是爱情、婚姻或是亲情,都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每段故事中的人都有些特别,不知是否和作者得过抑郁症有关。在《Brainternet》的故事中,未来世界中可以实现人脑互联,婚姻中再没有秘密,分裂的人格,极度的不安全感,对隐私的守护仍是生活中不能逃避的问题,因为太爱所以那么在乎,但也许就是因为太极致,才不能让婚姻持续。《遥远的一天》中因为一场车祸而改变命运的两个人,维持着一段痛苦的婚姻。年少的轻狂,无畏,以为爱情就是一切,但婚姻远比爱情现实得多,“人的爱充满局限,没有圣人这回事。”预示着这段感情的结局。十年沉淀,多年感悟,与作者差不多的年纪,读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字和感情,多少都会有些共鸣,有时候不需要什么高深、什么文学,一句话就能勾起回忆里的共鸣,回首,才发现那些过往的微尘,终将汇成生命中的晨光。
  •     首先装帧设计就很丑,封皮只是普通的丑,当你拿下封皮就可以看到里面乌漆麻黑的底色,缀以珠光宝气的「星尘」。然后里面的游记部分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彩色的,但却不太高清的照片,或者以照片为背景严重影响了我的阅读。在这里还要说一句,小七你的摄影水平真的有点捉襟见肘,非要往书里塞的话就学《尘曲》,把图片搞成黑白好了。另外,图片的编排简直不忍直视,对九州出版社本来就没什么好感,但编辑也不至于这么糟吧。然而上面说的都不重要,毕竟没有人会因为装帧而否定一本书。所以接下来就开始历数正文中的各种硬伤。原著为作品集,分为散文、随笔、札记、小说四个部分,类似于《尘曲》的格局,书名取作《灯下尘》,估计也有作《尘曲》的姊妹篇的意思,然水平已经差之千里。好,正片来了。序------------------------------------------------------------------------------序的部分写的还行,然后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序已经是整本书为数不多的还能看的文章之一了。散文------------------------------------------------------------------------------「故土」部分,很一般,毫无惊艳感,过目即忘的那种,唯一记得的就是她说故乡那边的人在汶川地震后都开始以「地震前」「地震后」来作为自己的纪年方式。《七夜谈》一篇已经在张悦然编的杂志书《鲤·偶像》中看过,尚可。读前面「故土」部分我还能够忍受,只是觉得太过平淡而已。直到我读到「他乡」部分,妈呀,这种流水账加之以粗俗的语言居然出自七堇年的手笔,我突然间觉得我确实要重新认识一下她了。 这部分除了文字差以外,还有上述的乱七八糟的图片穿插其中,影响阅读的心情。然后我就翻翻翻,心想赶紧结束这一部分吧,后面应该会好一点吧。随笔-------------------------------------------------------------------------------紧接着进入随笔部分。第一篇打头阵的就是《灯下尘》,当时就想,书名就是以此篇命名,应该是核心篇章吧。看完,什么鬼,简直可有可无。既然说到这里就不得表达下我对书名的无感,成功得具备了某些地摊文学的气质。后面还有些看篇名就很俗气的篇目,诸如「燃烧吧,狗日的生活」「当我们在谈论吃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k歌记」等等,读者且不要以为这是接地气,或是某种戏谑和插科打诨,其内容跟篇名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俗,不是通俗,是粗俗。灌之以些许心灵鸡汤,然而无半分营养。当然也有名字起的好听一点的,比如「青山昼」,但是然并卵。末三篇是《大地之灯》《澜本嫁衣》《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再版序,在我看来纯属是凑数用的。札记---------------------------------------------------------------------------------札记部分有许多与随笔部分重复的语句和段落,前面的散文部分也有一些与随笔部分重复的地方。且是不怎么精彩的重复。然后有一些微博的段子,包括以前七发过的微博段落,散见于各个篇章。至于你要问我这部分写了些什么,对不起,我不记得了。小说----------------------------------------------------------------------------------头两篇「九月十三」和「Brainternet」,应该是在「ONE」里看过的,「Brainternet」之前就没看下去,这次还是没看下去,又臭又长。「卡戈里往事」尚可,七又硬要把木心的《从前慢》往里塞,这种感觉就像在看《大圣归来》的时候突然响起汪峰“毫无违和感”的歌声。而且又烂尾,显得整篇小说立意就很弱。最后三篇,没看。以上。读这本书,让我有种油尽灯枯之感。其实在看完她的上一本书《平生欢》的时候我就对七产生了怀疑,十分失望的小说,但好歹有个好名字。这本书基本上一无是处,作为七曾经的铁粉,我觉得该醒醒了。
  •     七堇年的书我基本都读了,也买了好几本书。她上一本出版的是《平生欢》,还是两年前(当然除去她主编和翻译的)。知道她出了新书,时隔两年,想着应该是厚积薄发吧,然后立马就买了,大概这是一个老粉的第一反应。《灯下尘》我开始读的时候,感觉还好。可是,读完全书,就感到失望了。不觉得是厚积薄发,反倒有种油尽灯枯东拼西凑的感觉(里面一些文章都是在微信微博和一个出现过的)。当年看《尘曲》看《澜本嫁衣》一类的,我认为她是文艺得脚踏实地的,后来看《平生欢》,觉得不管繁华还是沧桑,在她文字里都能熠熠生辉。而《灯下尘》这应该到了她的一个坎了。这本书分为散文,随笔,札记,小说四个部分。「故土」这一部分,感觉还好,即便有几篇在早几年我就已经读过,没有带给我惊艳的感觉,但毕竟在文字间的熨帖我还是喜欢的,她说在汶川地震后都开始以地震前、地震后来作为自己的纪年方式。而游记关乎黄昏那一部分,简直不堪卒读,最不喜欢那几篇流水账似的,感觉突兀糟糕极了。「随笔」这一部分我不知道怎么来形容,烟火气息的接地气?输灌心灵鸡汤?激扬愤世嫉俗?…后面还有三四篇是以前的书籍再版的序言,简直欺骗人感情啊。真希望她能多写点戳我心弦的东西。「小说」这一部分,时不时蹦出个英文单词,这戳到我雷点,感觉浑身都不舒服了。转述对话啊,或者英文原句,我都可以接受,就受不了这种,不要说什么有时候是有些英文单词比对应的中文更能精准的表达含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不够命辞遣意的嘛。唔,我稍微借题发挥过头了。有一部分原因也因为是我对这本书期望过高,然后才感到了深深的落差。唔,人生一世,迟早二字。是她一篇文章里面出现的八个字。唔,迟早二字,希望她不要那么早落入俗套,能走坚定一点,走远一点,走久一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灰色。大片的灰色。但又是我心底最深处不愿去触碰的冥想。
  •     内容比较零散,可读性不高,唯有《成都》那篇文章较为出彩
  •     我也不懂我为嘛契而不舍地看下去了。 但幸好没有矫情到不忍目睹的地步。
  •     每次都觉得她完全可以写的更好,游记部分我竟然不到一分钟就读完了,我想可能是我变了....
  •     散文札记类作品集,比以往多了分人气,少了些才情。
  •     20170202 长夜有尽 白昼有终
  •     青春期的稚嫩笔触
  •     写不出东西就不要强写了,何苦为难自己为难读者
  •     高中读过七堇年,现在已27岁
  •     也许不是她最好的作品,可却是我最想看到的文字。
  •     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地方,心一样
  •     文风依旧很雅致 但引起的共鸣不多了
  •     百无聊赖出现的频率太高了……
  •     随笔
  •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     年纪大了,心态变了,少年时期的灵气也都散完了。不如早些年写的有棱角有态度了。可能写作就得是长久的自我折磨拧巴的过日子,不然真是难突破自己。希望作者现实里,在变老的路上越走越顺心
  •     讲真可能过了与这种文字产生共鸣的年纪了,还可以啦,反正这风格我写不出来。
  •     花了一晚上看完灯下尘。封面装帧排版都不喜欢。尤其是游记那段。散文的字字句句还是可以感动我,心情不好一直想借书哭一把的,但是还是差一点流泪的力气。这本和『被窝』和『尘曲』都大不一样了~文风还有点多变。小说没太多感触,有点读不下去。“不肯趋同,本身就是很奢侈的勇”嗯,有点可惜呢。
  •     文字是美的,风格是朴实的,内容是灰色的。看完难受,简直将人引入了一个欲罢不能的逃离现实的深渊
  •     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会被小七的文字感动……人可生如蚁美如神
  •     只喜欢里面写成都的那一段。
  •     喜欢七堇年
  •     文笔很好,异国风情
  •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二那段一直努力成绩却毫无起效的时期 前面散文让我感到平静 后面的小说却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感觉这本书某一程度上对我是治愈着的 可是却又含着诸多历经世俗的抱怨 嗯挺矛盾的看完这本书~
  •     没有失望是假的
  •     我的天…………………………
  •     一个00后朋友读着这本书,我被第一句“其实不是的”吸引到。
  •     图片挺好看的。内容一般吧。三星。
  •     一直很喜欢小七,她当初离开小四团队我就一直很关注她,这本书其实写得比较随意,但里面有几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但愿你的旅途漫长,但愿你拥抱的人正泪流不止,,
  •     我真的想不通,写出《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那一本的七堇年,数年后为什么会写成这样。
  •     泯然众人 感慨再无当年惊艳和才气。借其他人短评里的一句“看着以前写的感觉很蠢但自己也写不出什么新东西来了” 小说部分其实还好 造梦的那篇 卡里戈往事 有一点意思,但并没有看出大部分设定在外国好听名字城市的必要性。最烂的是游记部分 去了柏林 威尼斯 法国 各种,但每篇乏味空洞到就算换个地名都无碍。合上这本书 回想不到任何东西。
  •     第26-106页没有看。
  •     写《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七堇年不见了。也不是说游记不好,只是泯然众人。
  •     年与时驰,才华的丧失在所难免。作品中早已不见了《大地之灯》和《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里的惊动和灵气。可是留下来的却是作者的现实。进步与退步谁的评价也都不算数,人世间走一遭,大家都不容易,都只是表达自我的感受。文学里有阳春白雪就注定有下里巴人,一切都说得过去,也都有得有失。
  •     成都那篇感触挺深,但旅游那块真的读不下去
  •     是不是越来越不静啦?怎么觉得不爱散文了呢?
  •     情怀这东西真可怕 七堇年的书自己不买就怂恿别人买 反正都当自己书来看
  •     对于景的描写不错。一些短文随笔比较喜欢
  •     我们都一样过过了旧世界的新生活,然后才顺从自己的胃和心回来。看过了自由的长相,再寻找故土,究竟哪一处才是故土呢?
  •     可能个人比较喜欢随笔,随笔易懂且容易舒服情感,感觉小说也是在影射作者自己可能因为是老乡很喜欢写第一篇成都哈哈哈哈哈但感觉把随笔小说融合到一块儿怎么?真的是写不出来了吗?不过还是有很多在理得话,封皮上的文字很美,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我们重来都不会对谁完全忠诚也没有谁会对自己完全忠诚
  •     人终究是尘埃,我来之前世界已经存在,我走之后世界依然存在,既然如此那就敢爱敢恨吧,好说好做吧。
  •     初读时,很是让人迷恋
  •      我们都只是这耀眼灯光下的微小尘埃 喜怒哀乐自己决定 这狗日的生活需你的努力
  •     对灯下尘这篇文章特别有感觉,有一种道不出的沧桑感~~
  •     其实还不错,文笔很细腻。
  •     我当时读这本书是为了自降逼格( ̄_ ̄ ),后来发现这本书和这个想法一样令人无语。以及,后面小说实在是。。。前面的游记又只有照片好看
  •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不得不说,80、90后作家的文笔还是需要岁月积淀的,一旦沦为快餐文字或华而不实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囹圄(三星给作者曾经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反思。不过平心而论,前边故乡部分感觉还不错)
  •     已经过了喜欢这种文风的年纪,但依然是不错的书。
  •     年少时最喜欢她,从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到大地之灯,我本以为我长大了她还在原地,原来她也随波逐流了。这种感觉很奇怪,她若还像以前一样矫情也不合适,可她世俗却更不合适。
  •     一本心情札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