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臂之间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54957068X
作者:[美]丹·艾美特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丹•艾美特,美国特勤局、中情局特工,海军陆战队上校,拥有北乔治亚大学刑事司法学学士学位和特洛伊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自1983年至2004年,此21年间,丹•艾美特一直服役于美国特勤局,先后在总统护卫处和反袭击小组工作,直接保护过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任总统。从特勤局退役后,丹•艾美特加入了中情局,作为国家秘密行动处的一名军官,在国内和国外作战区工作了6年。
艾美特现居住在美国东南部,任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担任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安全顾问。

书籍目录

第一章:总统遇刺事件,我的职业意向萌芽
第二章:大学、海军陆战队和罗纳德•里根
第三章:一息尚存,绝不放弃
第四章:夏洛特办事处
第五章:特工训练
第六章:返回夏洛特
第七章:纽约办事处
第八章:反突击队
第九章: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十章:人体盾牌和条件反射
第十一章:总统之无畏
第十二章:总统保卫处
第十三章:培养下一代
第十四章:退休和中情局

作者简介

**  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特勤局的内部生活,描述总统特工职业的真实面貌 **
挑战魔鬼集训 + 零距离护卫总统+ 服役特勤局、中情局+ 亲赴阿富汗战场……
+++++++++++++++++++++++++++++++++++++++++++++++++++++++++++++
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的贴身保镖
美国特勤局21年、中情局6年的真实服役经历
透视总统隐私生活,深悉情报机构不为人知的运作内幕
本书经中情局等美国情报机构审定,
被誉为“了解美国特勤局的必读书”
===========================================================
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时,丹•艾美特只有8岁。这一事件促使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成为一名特勤局特工,必要时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总统的安全。
此后,他一直为保护总统奉献全部心力。他在美国特勤局服役21年,担任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的护卫特工,贴身保护美国总统,经受多次生死 考验;退役后在中央情报局服务6年,亲历阿富汗战场。
本书是其特工生涯实录,真实讲述他作为一名特工所面临的方方面面的挑战:种种魔鬼训练挑战身体和意志极限;陪同克林顿总统在三八线上漫步;在海地的动荡时局为副总统出访打前站;与某国独裁总统的保镖面对面……
此外,本书详细披露了大量从未被人提及的细节,如:总统、第一夫人和特工之间复杂的关系,如何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如何陪总统在华盛顿特区的街道上跑步,乘坐“空军一号”和防弹豪华轿车,等等。
出版后,此书被誉为“了解美国特勤局的必读书”。


 一臂之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当年看《保镖》的电影的时候,还觉得保镖是个光鲜的职业,整天跟明星,总统一起,谈个情、说个爱,顺手保护个人罢了。读过这本《一臂之间》,才知道自己对于不了解的行业的看法是多么幼稚。作者丹·艾美特做了二十几年的特工,以一个过来人的回忆录方式讲述美国总统保镖,特勤局特工这个职业的故事。丹从小立志做保镖开始,就一直奔着这个目标在努力,经历海军陆战队的魔鬼训练,多次跟随总统出生入死到加入中情局培训新人,他的人生似乎只围绕特工这一个主题进行着。乃至退休后的愿望都是“还能全部再来一次”。对职业的选择无悔到此地步,不要误会特工的工作有多诱人,相反充满了惊险,就是俗话说的:时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能坚持几十年,我想原因无他,就是他最初回答面试官“你是来找工作的吗?”那句问话的答案。“不,长官,我谋求的是联邦执法机构中的一份事业。”有多少人能在职业生涯的最初就认识到,你想要的是一份事业,而不是工作的呢?从丹的文字看出,他的回答不是什么应试宝典的噱头,是一种内心的渴望。一直知道自己要做总统保镖,为这份事业付出多少都是心甘情愿,这样才能在艰苦的训练走到最后,而且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有这样的信念,想不成功也很难吧。读丹的故事,除了了解特工这个特殊职业,佩服他的个人魅力的同时,还能从他个人的叙述中学到很多职场经验。海军陆战队的训练中,他学到:此路不通时,就另辟蹊径;只要一息尚存就决不放弃。这不止适用于军队,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这句,也一样会有所助益。丹刚入夏洛特办事处时,极其讨厌调查工作,但为了能加入总统护卫队,还必须得做而且要做好。从事任何一门职业,最开始的阶段未必能凡事都如你所愿,这时就跟丹学学,当是在为自己的将来交学费,而且是必须要交的呢。只有学成毕业了,才能进入下一步。我经常听入职的新人说,自己做些打杂的工作,根本没技术含量云云。往往整天抱怨的都通不过试用期。会不会做,喜不喜欢做和做事的态度哪个更重要?多问问自己吧。丹在退居二线做训练教官的时候,坚持以身作则,这是领导艺术的关键。你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能服众?从菜鸟到老鸟,不是学会避重就轻,松垮懈怠,而是更严格的要求自我。为什么你做了多年还是不上不下?问问自己有没有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做对的事情,让自己作为榜样呢?丹做保镖的故事紧张刺激,稍加改编就是好莱坞大片,精彩处就不赘言。保镖毕竟不是常规职业,我们受益更多还是他对事业的解读。可以说向着理想走的每一步都是坚定并有力的。无论什么职业,都要有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你所追求的高度。那么合上书,想想,你是在工作?还是在为事业拼搏?欢迎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DJ有时”
  •     猎奇。这是拿到这本《一臂之间》后,我首先想到的两个字。人一出生就开始有好奇心,正是因为好奇心,才催使着年幼的我们不断地学习,从一个自然人进步为一个社会人。当我们真正成为社会人的时候,好奇心的确是消减了不少,因为过盛的好奇心会让我们不断碰壁。但是,不管好奇心再怎么消减,它始终是存在的,只不过它往往会在不至于造成生活中的冲突时才出现,这也就是猎奇心理。《一臂之间》是一位美国总统保镖的回忆录,如果换成一名普通保镖的回忆录,恐怕引起读者注意的可能性就会少上许多。正是因为大家对美国总统的生活比较好奇,这才造成了对这本《一臂之间》更加地关注。正是猎奇的心理催使我们拿起这本《一臂之间》,仔细阅读。书很不错,至少是满足了我的猎奇心理。当然,出于猎奇心理看的书,看完之后总会是有一些小遗憾的,因为书中讲的内容未必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他们或多或少与我们想像中的东西是不一致的,有时候甚至还会大相径庭。《一臂之间》中,真正与美国总统直接相关的内容并不算多,因为这本书其实只不过是作者的一本自传。当然了,书的扉页上早已说明,这就是一位美国总统保镖的回忆录。作者的人生不是全部都在为美国总统做保镖,他还做了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保卫美国总统的经历只不过是作者人生中的一部分。个人认为,这本《一臂之间》中最能满足我们猎奇心理的内容其实就是作者给克林顿总统陪跑时的那一段了。这只是书中的一部分,之所以不能说得更多,我相信,这本书在经中情局等美国情报机构审查之后,肯定会删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而这部分删掉的内容,恐怕才是最能满足我们读者们猎奇心理的部分。不能否认,美国是个强大的国家。与我们的祖国相比较,两国的国情和人文文化都有极大的差异。译者在译后记中也写道,她翻译的时候很有压力。其实不仅仅是翻译,作为读者,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其实也有一定的压力和困惑,毕竟美国从各个方面与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许多的价值观甚至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但是有一定,大家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能够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基于这一点上,书中很多的内容你就都可以理解了,换作一个我们国家的特工人员,相信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不是一本讲述美国总统的书,而是一本讲述为美国总统提供护卫工作的特工的书。书中更多涉及到的都是特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如果你对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特勤局这一类的美国特工部门感兴趣的话,这本《一臂之间》的确是个极好的选择。它能够让你认识到这类美国特工组织最真实的一面,而这一面并不像影视剧中所说的那样。
  •     今天在看稿,昨天也是。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快被文字给淹没了,窒息。办公室里还有一大垛书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处理完,能轻松地出去看看云和天,去约约朋友。我不抱怨这种生活状态,我只是抱怨自己处理不好自己的生活,每次都规划不好时间。说这些和这本书有啥关系呢?没关系,没有关系,就是记日记而已,反正也没人看到。看,我有倾诉表达的需要,有记录自己情绪的需要。有时候,想想每个人都有记录的需要,记录下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才不显得自己对不住时间。所以每逢元旦、新年之际,总有一批相似的辞旧迎新的话刷屏。2016年早起时,我的朋友圈就被各种告别和展望刷爆了。人真的有记录自己行为的需要,每个人都想留下什么,来企图证明没有对不住时间。所以大而言之,整个人类族群,都在记录自己的勇气和挑战、经验。小到个人,也会想通过只言片语,回顾自己的时间经历,有的人是名人,或职业特殊,有特别的经验可以分享给猎奇者。《一臂之间》一个美国特情局特工记录自己从业20多年来的经历,没有传奇的字眼,没有猎奇的心愿,只是记录下自己行动经历:如何自幼爱上特工这个行业——如何申请、遇上机遇——如何通过集训成为特工——当特工之后的所作所为:保护总统、飞往世界各地,为总统出访打前站……其中还有他的爱情以及他在执勤、集训过程中与他的兄弟们结下的深情……他记录自己见过的人——那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闪光的”无冕英雄“:飞行英雄—— 那是一个晴朗而暖和的下午,极适合飞行。飞机的门已打开,螺旋桨旋转时发出沉稳的噪 声, 在飞机内回响,阵阵的气旋在机舱内回荡。我直接坐在老五级准尉的身后,他的脖子看起来就像皮革,那是由于暴晒在太阳下差不多5年时间的结果,他的脖子上还有20多年前打仗留下的累累疤痕。也许在越战中,他躲过的子弹和身上所中的子弹不比任何一个活着回来的人少。我在俱乐部时问他,被击落过几次,他微笑着说:“多得数不清了。”这位老五级准尉是一个真正的美国英雄,也是个大好人。疯狂的教练——麦克林中士是分到我们连队的几名教官中的一位,他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每天都在威胁我们,说要是我们自己不“他妈的”卖命训练,他就要亲自把我们都弄死,或者让我们比死更惨那就是在毕业之前把我们打发回老家。麦克林中士28岁,身高6.5英尺,身材结实,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他的眼睛湛蓝深邃,仿佛能把你看透。他的嗓音声如洪钟,好像几英里开外都听得见。他是最后一批离开越南的海军官兵之一,作为一名老兵,他曾在帕里斯岛做过多年的训练教官,在那里训练应征入伍的海军官兵。他的形象就如同好莱坞海报上所展示的海军教官的样子,从看到他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在美国《统一军事司法法典》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这些学员有望从他那里接受最好、最严厉的训练。他没让我们失望过,从来没有。他记录自己走过的地方——混乱的海地——1989年,我被派往海地,为副总统奎尔的海地(Haiti)之行打前站。海地是西半球最穷的国家,毗邻多米尼加共和国,位于古巴之南。副总统奎尔访问期间,海地政局动荡,从先遣小组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的那一刻起,形势就非常紧张。那里的机场破烂不堪,只有一条跑道,中间撒满了几架废弃DC-3飞机的残骸。千疮百孔的航站大楼也说明,这里政局之动荡。神秘的约旦——蕾切尔与我在安全部门见过的大多数女性不一样。她一头飘逸的棕色卷发,一身在以色列太阳下晒得黝黑的皮肤。在她完美如雕塑般的右臂上有着不同寻常的疤痕,锯齿般参差不齐,那不是动手术留下的疤痕,而是由于她过去什么不为人知的经历造成的。虽然我们全副武装,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她还是一路护送我们驱车穿过以色列沙漠。这个国家在很多场合都要为生存而奋斗,被其他国家的仇恨所包围,在这样的国度成长起来的女性,自然与美国或者任何地方的女性都不一样:以色列的大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就学会了使用武器,上子弹弹夹,杀死他们国家的敌人;美国的女孩子则是在玩芭比娃娃的过程中长大的。从生理上讲,以色列女性和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可那也是她们的最大不同惊险的阿富汗——2006年深冬,一个阴冷的早晨,寒气逼人。在貌似广裹无垠的阿富汗某地中情局的一个大本营里,我和国家秘密行动处(即以前的行动处)的两名成员站着喝世界上最难喝的咖啡。尽管春天临近,这片古老土地的气温开始回升,但是在东北部山脉的山顶上还有大量积雪,山脉的另一边就是巴基斯坦。这些山脉参差不齐,有一种世界其他地方见不到的美丽,我一边继续为当天的工作做准备,一边感叹那鬼斧神工般的壮美。由数百万年风雨的侵蚀所形成的犬牙交错的山峰,峰顶白雪皑皑,这一切美得让人心悸。谁曾想到这些古老的山脉就是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老巢?这片地区有无数的山洞,就像是为恐怖分子量身定做的一样,能让他们轻易地伏击他们的敌人,这种地形便于他们使用轻武器、火箭攻击和简易爆炸装置。然后他们就在这些山洞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和我一样记录下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毕业、酒、军营及男人的情谊—— “毕业前的晚上,我跟我最好的三个朋友,在漆黑的兵营里,坐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用一个底部印有有‘1944年’字样的餐厅铁杯子,喝着伏特加酒和酷爱牌葡萄酒。”毕业前,男人们碰杯,为友谊干杯。此时,军人的力量感 和离别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有种拳击眼前的竞技格斗与幽放的夜玫瑰、小夜曲交相奏鸣的画面意味,这大概是,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隐秘与刚性吧。丹•艾美特记录下自己的人生,比较平实可信,没有夸大其词。相比2015逝去、2016来到的朋友圈中的感叹和回忆,《一臂之间》的横跨度要长一点——一个人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9年的职业回忆;另外,还稍微平实客观点,它不是揭露,而是展现。和我们现在快餐式的抛露自我比,他稍微持久点。想想一个人经过了小半辈子的锤炼,再回忆过去,好歹情绪化的水分已经收缩了很多。里面切实记录着自己做事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武器、遭遇的事件。比我们的个人情绪感叹,要干货有力多了。现在,我在看另一本书的书稿,现在在核另一本书稿的名词,又不想干活了。如果说这两本书有啥相同点,也是记录点上的相通。这部是一个人的南极探险史,记录的是1910-1920间的三次南极探险经历。在茫茫的南极冰原上,一行人慢慢地走向人类南极探险史的记录巅峰,在雪原浮冰上遭遇各自的命运:在他的第二次与斯科特的探险经历中,斯科特一行四人死在了回程的路上。这一部从记录史层面来说,更触及人类心灵史的层面,更触及人性的一些的东西——譬如勇气、探索、对未知的贪欲。这比《一臂之间》更持久。但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持久的耐心吗?书本来就是一个很慢的人类经验记录者,比起脱口秀的坦露、比起摄影的直观、比起音乐的情绪直抵,比起电影、视频的直接和快速,书真是一本慢东西。什么东西,一旦行之成文,都会或多或少与现实有了隔阂,与直接的情绪表露有了反思。有时候想,现在读书的人,到底抱着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在阅读?还相信恒久的东西吗?我一直很好奇。那么多的信息在跳脱和交互,在补充,书中的叙述到底在充当一直什么样的角色?微信阅读、娱乐推送、快读、还有那么多娱乐八卦、院线银屏、时尚更新,所有的一切都更迭得那么快,书里的速度也加速。我在做一本很慢的书,和时间比慢。但我的耳边呼啸而过的是,2016的各台的元旦晚会、更迭不停的院线电影、以及2016朋友圈里一条条刷新的心情。我在分裂。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我们对于英美特工的基本印象来自于荧幕,孤胆英雄和无所不能基本上就是特工的标签,但事实上,也许作为特工一辈子也不会有一次如此戏剧化的经历,更多的是日常的事无巨细。美国人是有天职观的,这可能是新教的力量也可能是美国大国情节的作用,这部书字里行间描写的其实是净化后的日常琐事,但却表达出作者那种强烈的内在动机和天职责任,当然,也可能只是基于回忆的一种美化。看这部书的时候,我发现其实特工和许多职业是一样的,默默无闻无法工作家庭平衡,收入平平却彷佛责任重大...那么,为什么我们对于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我想可能是我们内心都有一个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横空出世,拯救一切,而现实却是我们自己其实无关紧要,说白了就是我们迫切希望自己的重要性被认同被体现。而关于特工的东西,就好像给了我们一个做梦的机会。
  •     超级流水账,文字也乏味。不过总归增加了一些小知识
  •     比较有意思的是几段作者在海军陆战队及特勤局受训及后来培训新人的记录,作为总统保镖的经历可能由于没有受到过实际的风险所以较为平淡。作者所护卫的三位总统中显然克林顿是个事妈,为了展示自己的亲民非要在“坚持”在公众场合跑步,给“保镖”们增加了多少麻烦与风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