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十讲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100116775
作者:唐克扬
页数:209页

内容概要

唐克扬,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芝加哥大学获艺术史硕士,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获设计学博士。他既从事策展和学术研究,也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主要展览包括在故宫举办的的"典藏与文明之光"特展,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以及在奥古斯都的夏宫举办的"活的中国园林"特展等。作为一位有着跨学科背景的实践者,他的作品从展览策划、博物馆空间设计到建筑史和文学写作,有着别具一格的多样性。他目前主持着中国美术馆的建筑与艺术研究项目,并在数所大学任教。已出版《从废园到燕园》《纽约变形记》等。

书籍目录

缘起
美术馆之路
1 “潜影”
中国美术馆的前生今世
2 从市场到庙堂
西方展出空间小史
3 美术馆的建筑类型学
“高等建筑”和大众艺术的啼笑因缘
4 “看”的艺术
空间里的美术和图像
5 行动的艺术
心,眼,手,腿
6 当大师遇见大师
建筑和艺术的遭遇战
7 轻如泰山,重于鸿毛
展览空间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8 自然中的艺术,自然中的建筑
是世界展览了我们,还是我们展览了世界
9 美术馆和记忆
时光是无尽的展线
10 去美术馆吃早餐
城市中的特殊空间
尾声
中国明天的美术馆

作者简介

“作为理解美术馆这一文化现象的入门读物,这本小书提出了十个与美术馆有关的话题:美术馆当下的中国语境,美术馆的历史与(建筑与功能的)类型,美术馆中的“看”与“行动”(活动),美术馆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有关美术馆的“体验”与“现象”,美术馆中的自然与人工,美术馆与文明的“记忆”,以及美术馆在公共生活中的意义。本书将为美术馆的策划,建设与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唐克扬


 美术馆十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又是被设计和装帧吸引的,翻开目录瞄完,预估值得一看。不到2小时翻完,也就是囫囵吞枣,但还是有些可说的。书名和目录看起来,都觉得应该是美术馆“史”的入门书或者作者的随笔小记。实质,非也!绝大部分内容的“专业性”过于多,纯门外汉看完此书应该被挡在门口,还一头雾水。【全书目录见书目页: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39420/ 】于我自身而言,倒退去年此时,大概只能看完序言,继而弃之。所幸,今年年初开始定了几个阅读主题,其一就是建筑学,陆续看了安藤忠雄系列、藤森照信关于建筑史的论述、以及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途又被两本记忆类的书(《追寻记忆的痕迹》《记忆之术》)带跑。这样也算是为看此书打下一些基础。比方书中提及的古今中外的建筑学家,维特鲁威、柯布西耶、安藤忠雄、妹岛和世、贝聿铭…他们的主要作品及著作,之前大概有个了解,在此被作者拿来分析,加深印象同时也算是多一层的理解。再比如书中后段提及的“记忆之术”,就在《记忆之术》这本书中详细解析过,关于记忆与空间的关系,记忆对于人类发展的推进作用,等等。书中在提及全球知名建筑景观(包含美术馆、博物馆)之外,其他一些特别的建筑,倒是让我产生兴趣,想要多了解。例如:广东阳江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了完好保存“南海一号”上的瓷器,该博物馆是完全水下的。)、广东时代美术馆(在一栋居民楼的顶层,前台设在一楼,中间层完全是原有居民正常生活。)、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在日本的郊外,与自然环境融合,通过长长的隧道才能到达入口。)…针对当下城市里的“三馆一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音乐厅)严重脱离日常生活,在主城区几十公里以外的城郊划一片空地,规划几十年的大项目,崭新的“三馆一厅”建设起来,作为城市名片,形象窗口,意义何在?作者或明言或暗语的都在说:让艺术归于生活,让我们一起去美术馆吃个晚餐。希望,有一天,所有美术馆不再是个“冷美人”,不再居于庙堂。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剖析很深入 小字部分有点打断阅读体验 旁征博引的论述再次证明看一本书永远需要先看十本 十个讲题都比较有启发性 很多东西未必有答案 作为建筑也未必不比做人尴尬
  •     言之有物
  •     美术馆就是一座城市
  •     需要二读 一字一句读
  •     唐克扬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在他笔下我才发现美术馆有那么多学问,大概因为他的学术背景,文字看起来总觉得有些生涩,包括用词和思考深度,虽然我是坚持着看完了,也记了不少笔记,但这本适合再次阅读,也许能收获更多。排版上两种字体和逻辑,读着不顺畅。
  •     虽然作者批评美术被世人消费过目即忘,而不是在其中陶冶欣赏其间的美好。个人觉得这种消费也无可厚非。美术馆既包含物质的建筑及内设,也包含非物质的历史与厚重。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迎合他们的消费需求,也不失为普及美术的一种方式。
  •     一个门外汉看这本书的时候不时闪现“坐拥一座美术馆真是人生大梦想”的念头!!! 它的百分之四十作为画廊布展 百分之六十作为日常运营与其他功能拓展 场馆外要有护城河一样的湖围绕 要有毕尔巴鄂古根海姆那样的外观设计 还要有盖蒂美术馆一样的天台餐厅 也要像MoMA一样有个花园庭院 室内设计能够满足藏品展示需求 不是彻底地开放 保留私人化的一面 有动有静 人可以在里头观赏走动思考交流 还有举办演出的设备灯光 一座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还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美术馆。 (我就做做梦)。作为科普通识读起来非常顺畅,容易理解,但扣一星给排版,破坏连贯性。
  •     以为是枯燥的讲美术馆工作的,实则讲了作者对于美术馆现状的很多看法,以中国为主,因年份较新,吐槽很准确,让人会心一笑。学术性稍弱?但作为入门级是非常深入浅出的佳作。
  •     行文晦涩,略作。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好像现在好多艺术类的书让人看不懂才是有料高格……
  •     一直都算是欣赏唐克扬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不看不知道
  •     读最初几章的时候觉得好痛苦,有点字不入目或入目即出,读到第五讲时眼睛开始发亮了,悸动一直持续到第八讲。好兴奋的阅读体验,打算把唐克扬的书都收回家,慢慢读反复看,也许有一天就全部看懂了。
  •     公共空间公共化。
  •     知识点多,但语言逻辑时中时西加上排版混乱影响阅读
  •     38页的配图是伊瑞克提翁神庙,并非帕提农神庙
  •     有点意思,换一个角度看美术馆~
  •     马马虎虎勉勉强强算是看懂了吧
  •     个别片段有些玄 排版带来的阅读体验有些糟糕
  •     道行很深
  •     去年在文学报上看到一个版面的美术馆十讲,没想到书更加干练,言之有物。
  •     是的 排版确实糟糕
  •     个人的思考结晶,讨论了美术馆相关的几个问题,主要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待美术馆,或者二者之间的联系。游走在作者的思维空间里,不失为一种“在美术馆的路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