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新闻的冷思考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108042583
作者:袁越
页数:33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欧洲反对转基因农业的第一次浪潮大概是从l999年开始的。”英国牛津大学植物学系教授廉姆·多兰(Liam Dolan)对我说,“早期的反对者都喜欢走极端,而当时的科学界对这股反对转基因的声浪缺乏准备,应答不当,也走了极端,因此那段时间双方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在争吵。这种争吵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正常讨论,而是在斗气,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 作为转基因植物领域的资深研究者,多兰教授担任过数家英国主流媒体的科学顾问,亲自参与过多场电视辩论。他向我回忆说,第一波转基因辩论的正方大都来自孟山都(Monsanto)公司这样的跨国生物技术巨头,反方则大都来自绿色和平这样的极端环保组织,以及宗教界人士。反方的动机主要来自对新技术的担忧,以及对人类“扮演上帝”的恐惧,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探讨转基因技术的优劣,而是一心要搞垮这个行业。所以,反方经常采取胡搅蛮缠的方式,散布了大量毫无科学根据的谣言,以此来迷惑公众。同样,正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也说过很多不科学的话。比如曾经有个有机农场控告孟山都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造成了基因污染,孟山都矢口否认,事实上搞研究的人都知道,基因在野外的扩散是很难避免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基因扩散是一种常见现象,并不可怕,但应该向公众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可怕,而不是含糊其辞。”多兰教授说,“孟山都这么做就会给人抓住把柄,让反方质疑他们的动机,结果适得其反。” 根据多兰教授的观察,欧洲近年来对待转基因农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消费者的态度开始软化,愿意去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好处了。“我记得五年前的《卫报》一提到转基因全都是反对的,但今年开始出现了正面的评论文章。”多兰教授对我说,“如今的电视辩论也发生了变化,参加辩论的双方不再是两个极端的代表,而是出现了很多持有中间立场的辩手,他们承认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大家的分歧是在技术层面,这样的辩论就有营养多了,也容易出现积极的结果。”

前言

最近几年的热点新闻当中,与科学有关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了。环境污染、乙肝歧视、气候变化与国家利益之争、核电复兴与核电安全、新能源泡沫、绿色和平对抗金光纸业、转基因之争、垃圾焚烧与分类之争、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围绕这些新闻热点事件,媒体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意见和声音。可惜大多数评论文章都在政治制度或者意识形态上做文章,很少有人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热点新闻背后的真正原因。    试举几例:    案例一:乙肝歧视听上去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多的国家,如果乙肝很容易传染,一旦得病又很难治疗的话,那么乙肝歧视就有了存在的基础和道理。所以说,要想彻底消除乙肝歧视心理,不能只有道德说教,大打悲情牌,而是必须从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谈起,让大家明白和乙肝病人握手或者同桌吃饭这些行为是不会被传染的。如果老百姓掌握了正确的科学知识,乙肝歧视现象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自然会消失。    案例二:从2005年开始,气候变化成了中国媒体的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媒体报道都把关注重点放到了政治角力或者经济问题上,要么大肆宣扬阴谋论,把气候变化渲染成西方国家借机削弱中国竞争力的阴谋。要么抱怨中国政府和老百姓缺乏远见,不知保护地球。事实上,气候变化首先是一个纯科学的问题,其次才是政治和经济之争。如果不把气候变化背后的科学道理讲清楚,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有利于自己立场的解释,这样的讨论注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案例三:最近一段时间,健康领域的新闻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绝对焦点,从PM2.5到三聚氰胺,从核电站(还有变电站)对人体的危害到转基因农产品是否有毒,每一个话题都被拿出来反复讨论过很多次。可惜的是很多事关人体健康的话题却缺乏科学视角的分析,出现了不少没有根据的瞎联想,以及目光短浅的煽动性宣传。事实上,任何东西,如果浓度不合适,或者摄入过量,都是会让人中毒的,讨论食品或者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一定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依据,并且必须和其他替代品做对比,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    案例四:有机农业是城市白领阶层的新时尚,不少人把它当成了逃避城市生活、追寻健康饮食的最佳渠道。可是,避开文化价值不谈,有机农业真的像从业者宣传的那样健康又环保吗?这不是凭直觉就能得出的结论,尤其是当今大多数城市青年都不再种地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误解。要想真正搞清楚有机农业的真相,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和营养学知识,其次还要学会寻找证据,不能只听对方的一面之词就全盘接受,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    事实上,以我个人的经验,很多事情并不是非得需要掌握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才能弄明白,只要养成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很多骗局是很容易被识破的,比如上面提到的第四个案例,有机农业界曾经集体吹捧过一位叫做安金磊的农民,声称他种的粮食和棉花无需用农药,只靠生物防治就能抵抗病虫害的侵袭。很多人相信了他的说法,花高价购买他出产的有机农产品。可是你想一想,如果不用农药就可以抗虫,为什么其他农民还用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亲自去考察了他种的农田,很快就明白了这里面的猫腻。    算下来,我已经做了七年科学记者,参与调查了很多与科学有关的热点事件。其中大部分都和我的专业背景(生物学)相差甚远。在调查过程中我一直试图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不预设立场,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二、尽一切可能采访到顶尖科学家,尽量采用主流科学家们的意见;三、永远多问一个为什么,先说服自己,再想办法说服读者。    为了给自己留个纪念,我把其中几篇自认为比较满意的调查性报道挑出来做成这本书,和大家交流。谢谢阅读。

内容概要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辑 向疾病宣战
抗癌老鼠传奇
乙肝治疗的新概念
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
——铜梁案例分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四个癌症与一个联盟
第二辑 变化的气候
哥本哈根的舞台
气候变化:科学和媒体的新战场
地球之殇:德班气候谈判大会纪实
关于阴谋论的阴谋论
第三辑 能源之道
谁杀死了电动车?
核电复兴
丹麦的环保之旅
生物质能源的第二个春天
蓝色革命
第四辑 农业的未来
转基因农业到底有什么问题?
棉花战争
氮的问题
磷的问题
农业的未来
第五辑 垃圾问题
北京市的垃圾僵局:烧还是不烧
废塑料的处理困境
垃圾处理的杭州模式
垃圾处理的世界经验
第六辑 森林的功能
造纸业的云南梦
被一座造纸厂改变的村庄
一个“政策性贫困”的小山村
生态旅游之梦
砍树的学问
第七辑 动物保护
寻找最后的白鱀豚
长江江豚命悬一线
大熊猫的色彩

编辑推荐

《热新闻的冷思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简介

这是袁越进行科学采访报道文章的合集,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环境污染、乙肝歧视、气候变化与国家利益之争、核电复兴与核电安全、新能源泡沫、转基因之争、垃圾焚烧与分类之争、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围绕这些热点事件,媒体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声音,当大多数评论都在政治制度或者意识形态上做文章时,作者却另辟蹊径从科学的角度去挖掘新闻背后真正的原因,不预设,不盲从,亲临事件的第一现场带来独立的思考和睿智的见解,趣味盎然的科学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不仅是一个记者的职业笔触,也是普罗大众所需要的。


 热新闻的冷思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哈哈就随便看本科普就碰到了这么些熟悉的……聚乙二醇干扰素阿尔法2a派罗欣的作用机理和与核苷类似物的比较,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Zelboraf,以及目前3MW风力发电机已经是主流了吗!?哎我一直在前沿。加油。
  •     作者袁越,新浪微博上的id是@土摩托 ,是国内记者中少有的科学记者,有过美国科研工作的经历,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国内热点新闻报道的结集,相对其他记者同行来说更深刻。愿意深入思考而不仅仅是跟着喊口号的读者应该会对这本书感兴趣。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本书是想写科学新闻的学习的好材料
  •     里面有一些新闻我挺感兴趣的,不错。前面那几个有点过于科学化,有点枯燥。整体还不错。
  •     大都是我感兴趣的科普问题,土摩托的文字功力不错,条理清楚,该生动的生动,该严肃的严肃。
  •     好看但是不适合我
  •     恰逢批准三种新转基因大豆进口的当儿看了这本书。不读科普的民族没前途。。不能牺牲全民族的利益停下来等那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一小撮,或者一大撮人。遥想当年COP15的盛况,不得不感叹下时光飞逝啊。。。
  •     过去报道的合辑,有些报道偏早但没有后续补充一点内容有点可惜
  •     靠谱
  •     憋跟媒体走
  •     环保科普读物
  •     非常好的书,讲述环保背后的故事。纸张和印刷质量也属上乘。对日常环保观念有“颠覆感”,知识量大,值得再读。
  •     环保需要科学和理性
  •     深度观察,值得深度。
  •     2013年6月29日购于当当网
  •     作为一系列科普读物,还是不错的
  •     目前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一是一报道的记者。沉下心来,不要听风就是雨,此为正道。文章质量有高有低,文章有两处很明显的错误,金砖国家好像是写错了。还有一处是年份有问题,好象是七几年写成了九几年。不知是不是印刷的问题。
  •     书籍完整,无瑕缺,很喜欢。
  •     普及常识的书是好书!
  •     国内科普第一梯队成员,国内科普届会说人话的两个人之一
  •     佳作。细读了一遍,内容是关于气候、转基因、能源、垃圾处理、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专业、扎实、靠谱,让人大长见识。如果大部分记者能有袁越十分之一的水平,中国霉体和妓者就不会被人嘲讽辱骂了。
  •     喜欢工科男。文字简练,趣味十足,理性思考。
  •     有责任心、有深度的科学报道。
  •     内容写的不错,有理有据
  •     很多热点事件,真相都在这里被揭开。值得看的书!喜欢土摩托!
  •     如果让我从《土摩托看世界》与这本书做出选择,显然会我选择后者就自序而言(前者感觉吊儿郎当,太臭P了),事实上他了7年的科学记者,我关注他也将近一年,是个比较靠谱的人。甚至他的流氓论,也成为我看新闻的习惯。此书收录了新闻调查报道,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比较有价值。
  •     作者对科学前沿的采访记录让我大开眼界。希望多一些这样的认真严谨的科学记者,而不要南方系那样只会喊口号的文傻记者来报道科学。
  •     看到最后发现重复率是个小问题
  •     放假这两个月彻底不看新闻了。于是昨天就发现斯诺登好像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了。真替周传雄开心啊,唱歌唱的有一天竟然被提名诺贝尔了。唔..><
  •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爽口的书,当然,也庆幸高中读的理科。科学调查+人文思考,很值得一看。
  •     写的很不错,喜欢看。
  •     新闻有时候是靠科学说话的,不是读过几本小册子就能成专家。
  •     比较乏味
  •     哈哈就随便看本科普就碰到了这么些熟悉的……聚乙二醇干扰素阿尔法2a派罗欣的作用机理和与核苷类似物的比较,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Zelboraf,以及目前3MW风力发电机已经是主流了吗!?哎我一直在前沿。加油。
  •     我越来越不喜欢作者了但是书还是好的啊噗
  •     袁越是国内少有的科学记者,而且在美国有过科研经历,这本书涉及的都是具有持续性和争议性的热点问题,深厚的科学背景,造就了这本书思考的向度和深度。
  •     了解了很多新知识,宏观地发展地眼光看问题
  •     里面的理科知识很多,作为文科生,我读起来很吃力,不过可能本身我的思维也偏理性,我还是挺喜欢这本书的。作为文科生,多拓展一些这样的知识挺有帮助的。里面的新闻故事性很强,对新闻本身所蕴含的的科学道理也很透彻,很喜欢。如果想多了解一些理科知识,培养理性思维,推荐!
  •     看过后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     已经完全不只是良心能形容了,对于有着基本求知欲的人来说这完全就是本解渴的书。内容涉及:转基因农业、新能源、气候问题、森林砍伐问题、疾控问题等等
  •     写得都挺好的,就是老了点。还是推荐下。
  •     给女朋友买的,不方便评论,但是她好几次都说很好!
  •     当资料查吧
  •     如果人人都能看一遍这本书,感觉世界就能有更好的明天
  •     新闻工作者不妨翻翻,扫两眼就得。
  •     一口气看完〜都是我灰常感兴趣的议题,且信息量很大,尤其是对很多环保问题背后的问题论述的非常好,也很开拓视野,力荐〜
  •     这一本有些杂,不像其他的那几本有着强烈的个人视角。
  •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问题,未解决的问题也已经在很多方面造成了沉重的后果,沉重的事实需要被看到,而我们,要让这些沉重有价值。
  •     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新闻,拨开新闻背后的层层迷雾,直指事实真相。
  •     信息量很大
  •     土摩托写的这本书很多时以前没有关注过的,也没有仔细思考过。看过之后能引起人得思考,但貌似有些地方不够深入。
  •     我其实是很容易流泪的人,大概。
  •     如果不想被热点事件中的情绪和愤怒左右,了解背后的科学逻辑和无奈,避免小清新式的伪善和愚蠢,这本书会提供很大的启发,很欣赏土摩托这样的科学记者,可惜他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点。
  •     不错的媒体人
  •     2013.4
  •     文章从一些热点新闻中,寻找新闻背后的背景、原因、尝试探讨解决办法。我们发现其实很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有各种历史、技术、金钱等等因素造成的,想要解决它,并不是义气、口号等简单的途径可以的,而需要深入婆媳原因、利用各种手段、新技术,找到巧妙地方式
  •     科学记者 赞
  •     里面有关于几年间多个热点新闻的“冷”思考,很好,也照见了被文科生统治的新闻界的浮躁和轻狂。
  •     科技记者文章结集,三联生活周刊。
  •     土摩托,国内少有的靠谱科普作家。
  •     不禁想到被文科生吹上天的太祖神文... --- 现在来看太祖真牛人也。 -- 这个其实当时的感受是,文献上的东西,特别是最新的报告距离可以拿来当“事实”那还差了非常远,擅自拿来作为最新“科普”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但是至今很多号称专业的“科学”媒体也不知道这简单原则的样子,结果弄出来了韩春雨。
  •     更偏向新闻,中间夹一些科普。可能是这种既要采访又要科普的文体本身难度就比较大吧,导致阅读的乐趣下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