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系列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46134116
作者:刘邵
页数:26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桓玄叹口气说: “现在我要平定中原,正是用人的时候。除了他,真的是没有可用的人了,以后再说吧。再说现在他也翻不了天。” 刘裕自己也非常谨慎。其实他和桓玄一样野心勃勃,但他知道时机未到,自己的势力还远远比不上桓玄,就把自己的志向巧妙地隐藏起来,毫不外露,免得为自己招来麻烦。他一面逢迎桓玄,一面暗中打着自己的算盘——桓玄想利用自己实现夺取天下的野心,自己反过来也正好利用桓玄的野心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桓玄东征西讨,铲除异己,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东晋疆土归他管辖,他觉得自己可以实行下一步计划。他让下面的人呈上天命符征和吉兆,来表明自己是天命所在。但他内心同时也充满了恐惧,这毕竟是篡位,可以一步登天,也可以一步跌人地狱。一天夜里,南京城外涨水,水流入城内,淹死了很多人。水涛声加上百姓的呼叫使他心惊胆战,他还以为是手下造反。 他担心的人中当然有刘裕。他命堂兄桓谦到刘裕那里去打探虚实,一旦发现刘裕有异心,就杀了他。 桓谦见到刘裕,问道: “楚王桓玄功高德重,现在朝廷里面有些人劝他自立为帝,弄得楚王很是为难!” “这是好事。”刘裕不动声色,“楚王功德盖世,现在晋室不振,百姓的希望都转到了楚王的身上。以他的功德和威望,代替晋室,我看未尝不可!” “哎呀呀,将军如此说,真是深明大义。有了将军的支持,这件事情就算成了。” 桓谦兴冲冲地回去复命,向桓玄说明了刘裕的态度。桓玄非常高兴,放松了对刘裕的警惕。刘裕却乘机和何无忌一同乘船返回京口,暗中商量恢复晋室。刘毅也来找何无忌谋划反桓,何无忌故意说: “桓氏势力强大,能有把握吗?” 刘毅笑笑,说: “天下自有强弱,如果失去人心,虽然强大,也会变弱。现在所愁的只是缺少个带头的盟主。” 何无忌说: “难道天下就没有一个英雄吗?” 刘毅说: “我所知道的只有刘裕了。” 何无忌笑而不答。他回去告诉了刘裕,于是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反桓。 起事那天,刘裕借着打猎为名,聚集了一百多人在京城发难,杀死守将桓修。刘毅也在广陵起事,杀死桓修的弟弟桓弘。众人推举刘裕做了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桓玄见情势不妙,挟持晋安帝,逃到江陵。刘裕率军进入建康,坐镇京师,指挥各路人马乘胜西进。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桓玄被逼逃往西川,为益州都护冯迁所杀。第二年,刘裕迎回晋安帝复位。为奖励刘裕再造晋室之功,安帝进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从此刘裕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内容概要

作者:(三国)刘邵  刘邵,字孔才,三国魏广平邯郸人。汉献帝建安年问为计吏,迁秘书郎。魏文帝时,为尚书郎、散骑侍郎。齐王曹芳正始年问,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卒后追赠光禄大夫。刘邵为人博学多才,思虑玄远,特别善于品评鉴别人物,深为同代人推许和赞扬。《观人经》是其代表作。此书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素有“识人宝鉴”之雅誉。

书籍目录

原文001 译文007 卷一 勾践隐忍雪国耻 003 范大夫功成身退 007 卷二 曹相国为政清简 013 季扎睿智评诸侯 017 卷三 晁错峻急失先机 023 晋智伯骄狂失国 028 卷四 张柬之正气复唐 035 燕王失察酿大乱 040 卷五 商鞅酷法殃自身 045 韩信拜将指迷津 048 沈庆之畏祸误国 051 怀王贪利失大义 053 触龙巧言谏太后 056 卷六 桓温谋篡损英名 061 刘伯温以德报怨 064 卷七 李世民慧眼识李靖 069 陆贾舌辩收南越 072 卷八 陆贽识患于未然 079 太宗睿智罢献瑞 082 卷九 张辽明察定军心 087 刘裕韬晦除桓玄 090 卷十 诸葛亮智识刺客 097 王之涣酒楼赛诗 100 卷十一 董晋宽柔稳危局 105 安禄山逢迎玄宗 107 卷十二 赵括自夸遭灭顶 113 裴度功高不自居 117 卷十三 李药师见微知著 123 魏先生识人论事 126 卷十四 韦诜慧眼选佳婿 133 尉迟恭忠勇救主 137 霍光辅政扶大汉 140 房光庭率直可亲 143 刘仁轨苦读建功 146 卷十五 赵赞阴狡充忠直 153 江充设计害太子 156 卷十六 祢衡裸衣骂曹相 163 似是而非说贤士 166 张居正功高遭谗 170 卷十七 黄香忠孝尽人伦 177 李勐爱敬兼顾 179 卷十八 刘毅褊狭酿苦果 185 常遇春勇建奇功 189 甘宁择主酬壮志 192 卷十九 杨修逞才丢性命 197 冯、邓谦让以避祸 202 孔融犯上遭杀戮 206 郭、鱼泾渭自分明 209 卷二十 范滂忠直酬壮志 217 马援仁义成大业 220 卷二十一 房丞相才疏误国 227 郭嘉深谋取乌桓 230 殷仲堪才不堪用 233 海瑞忠直失深虑 237 卷二十二 王莽伪善篡汉室 245 羲之临池称书圣 249 卷二十三 来敏弈棋试费柿 255 刘玄德险失凤雏 257

编辑推荐

《观人经》写到,君子和而不群。所谓和,就是指对人际关系处理得和谐得体。如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识人是为了知人用人,无论从政还是经商,人们都希望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对方。对于这些人来说,适当地读一些观人识人的著作,应该是很有益处的。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选取《观人经》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加以翻译,附以事典,并予以评述,这样有助于读者进行研读和探究,从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更深的教益。

作者简介

《观人经》遍考古今人物,融合儒、道、法、名和阴阳家的思想,把传统的观人识人的方法加以总结和梳理,把经验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同时《观人经》去掉了在观察和识别人才时所加上的神秘色彩,从表象出发,透过表象发现其本质。


 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系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北魏人冯邵在他的《人物志》( 又为《观人经》)中提出,且人察物, 亦自有误。爱憎兼之,其情万原。不畅其本,胡可必信。是故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正目。故州闾之士,皆誉皆毁,未可正也。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听对某人的评论往往会“偏听”,因为评论别人的人带有主观意识,另外反映的情况也不够全面。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我认为冯氏是对的。人是非常复杂的高级动物,谁也不能打开某人的脑袋在了解他在想什么。但,他的言行受大脑支配,不管他怎么伪装,只要认真观察分析,都能找到“蛛丝马迹”。相反,光靠耳朵听,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冯氏非常重视对人的品德的观察和认定。在品德和能力的比较上,他更看重品德。既有能力,又具备好的品德,此人当然要予重用;能力很强,品德很差,这种人不但不能用,而且还须时时提防。他列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例子,如东汉的王莽,能力很强,差点篡夺了汉位。他非常看好品德好,气质平淡的人。他指出,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曹参便是这种人,在能力上,行政管理方面不如萧何,军事打仗不如韩信,但甘当下手,做好配角,一旦轮到自己当主角,替代萧何当丞相时,又能承认和继续推行前任的政策,来个“萧规曹随”,不闹出乱子,对汉朝初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冯氏把这种人称作“中和”,十分赞许,认为他们不论放在哪里,既放心而又能与周围上下级团结做好工作。冯氏强调凡人必有长处和短处,很注意对短处,尤其是长处很突出的人的短处的观察与分析。他认为,这些人的短处不仅不利于人生的发展,而且还会带来杀身之祸。如曹操的参事杨修聪明绝顶,但喜好表现自己,善于窥测上司意图而又把嘴不严。一次战役中,曹操围攻敌方久攻不下,便萌发撤军的想法。他对着勤务兵送来的“鸡肋汤”说:吃之无味弃之可惜。杨修听到后,马上回营房收集行李,还对周围的人得意洋洋地说,曹操要撤军,赶紧收好东西走人吧。曹操很自负,容不得下人超过自己,一怒之下便以动摇军心罪将杨修给杀了。对待有突出短处的人,冯氏不失提醒注意他们的长处: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失也讦,刚之失也厉,和之失也懦,介之失也拘。夫直者不讦,无以成其直;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讦也者,直之征也。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也者,刚之征也。和者不懦,无以保其和;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懦;懦也者,和之征也。介者不拘,无以守其介;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征也。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冯氏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很注意观察人的“仁义礼信智”,来分析判断其发展前景。他写道: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夫智出于明,明之于人,犹昼之待白日,夜之待烛火;其明益盛者,所见及远,及远之明难。具备以上品性的人,既可堪担重任,也可成为可靠的终身朋友。笔者看过一些相书,也很欣赏曾国藩的<<冰鉴>>。但,在冯邵那里,笔者看到的是精辟的识人用人辩证观和富有人生哲理的论断。这些,对我这种在职场滚打了几十年的人来说,无疑是很有教益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没事的时候,打发时间还可以。
  •     代购,书面整洁,不错。
  •     读史札记,有评述,有观点,轻松易懂;介绍多位历史名人,可以当作了解这些人的引子;总体观点是物化周围人,理性直接的方法,很有借鉴实施价值;有些解释生搬硬套,不畅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