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书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44745277
作者:[美] 西尔维亚·毕奇
页数:308页

内容概要

作者西尔维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毕奇小姐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 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译者恺蒂,翻译家、书评家。生于安徽省,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91年获外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赴英就读于伦敦城市大学,获电子信息科学硕士学位。1992到1998年间先后任职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伦敦维多利亚和爱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西敏大学。2001年移居南非。业余嗜好写作,曾结集《海天冰谷说书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酿一碗怀旧的酒》(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书缘·情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南非之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话说格林》(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约堡黄昏》、《南非歌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译著有:格雷厄姆·格林《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巴黎左岸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由此起航】
【莎士比亚书店创始人回忆录,亲历二十世纪文坛传奇】
中国内地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尤利西斯》的出版社:译林20年后的致敬——
翻译家、书评家 恺蒂女士熨帖译笔,万字长文导读,300条专业注释
东方早报上海书 评 知名插画师李媛手绘封面
独家附赠莎士比亚书店店标纪念藏书票
诚意收录《尤利西斯》手稿、出版合同及其他珍贵历史影像
爱德印刷公司最美精装呈现
一九一九年,莎士比亚书店在巴黎左岸悄然开张。渐渐地,它成了人们梦想中的书店——是书店、图书馆、出版社 ;是银行、邮局、文化沙龙;是文人雅士汇聚的据点,英法文学交流中心,是“迷茫的一代”之精神殿堂。
西尔维亚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迪皮特朗街的神勇英姿;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拿乌龟捉弄人的纪德……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一个单纯的爱书人西尔维亚,看遍作家百态,尝尽人世冷暖,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


 莎士比亚书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對於外國文學的一個大致瞭解的渠道,人物作家的個性和生活趣事,真實的歷史重現!毕奇和喬伊斯的合作時代造就經典!《尤利西斯》《北回歸線》《查特萊夫人的情人》都是世界經典的情色文學作品,相當一段時間是'禁書',禁止流通!出版《尤利西斯》的艱難和過程書中都有詳細的敘述,莎士比亞書店這個書名吸引了我閱讀此書的慾望,算是不負期望!
  •     西尔维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毕奇小姐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 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     黄夏/文两个多月前,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始24小时试运营。蹲点的媒体记者感叹,午夜逗留至此的记者似乎比读者更多,而一俟新鲜度过去,就更难预料日后情况如何。实体书店于网络书店大潮冲击下的处境,由此可见一斑。但与之形成有趣对照的是,读者对实体书店却又抱持一种微妙的思慕和朝圣心态。且不说已经出了好几年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直未脱销售的热潮,就连远在英伦的原址,也不乏读者不辞辛劳地慕名前往,原因何在?去年起进入公版领域、已有多家出版社扎堆推出新老译本的《莎士比亚书店》,多少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本书作者,美国人西尔维亚•毕奇于1919年在巴黎左岸开了一家“莎士比亚书店”,至1941年因二战时局日趋紧张而关门,历二十年不倒且名声越来越大。有人将其成功归因于该书店出版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但勿论书店,就连出版社,想要靠一本书打遍天下无敌手,也属痴心妄想。因而莎士比亚书店的成功,大部分在《尤利西斯》之外,我们通过这本回忆录可以探知,一家传奇书店究竟是怎样炼成的。首先,毕奇确定了一家开在巴黎的美国书店的定位。说起来,图书并非如房产之类的“刚性”消费品,但书店可以在读者的“软性”需求上做文章:古籍、珍本、善本、孤本是一类;专业化较高的特色书籍是一类;指定的考试用书、教材教辅、职业进阶等是一类;还有一类,就是在作者原籍无法出版销售、但按当地法律法规完全合法的各种“禁书”。具体到莎士比亚书店,则是上世纪初,法国文艺界对美国现代文学兴趣与日俱增,毕奇瞅准了其中的商机,适时向法国读者引介、售卖原汁原味的美国文学作品。莎士比亚书店与“禁书”结缘,完全是因《尤利西斯》而起,后者在英美两国皆因“淫秽”事由被一票否决。毕奇接手出版后,莎士比亚书店立刻声名大振,以至有各种奇怪作者携各种奇怪书籍登门造访。毕奇出《尤利西斯》是因她崇拜作者乔伊斯,莎士比亚书店也因之只出一个乔伊斯,于是被她拒绝的作品中,就有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这样的经典之作。仔细想想,如果毕奇藉此添加人手,转型经营,或许就此诞生一个如兰登书屋这样的顶级出版社。但毕奇志在书店而不是出版,做千里马的伯乐盖不过为读者指点迷津、提供好书的乐趣。不过,莎士比亚书店至此有了一个支持“言论自由”的名声,这倒是她所没有想到的。书店若只是租售图书,或偶尔饶上一本禁书,维持是可以维持矣,但终归不是长久事。若要长久,就必须留下“传说”。所谓“传说”,就要为自己树立一座地标式的界碑,也就是多少年后,当人们面对实体书店在网络书店的冲击下门可罗雀,会想起若干年前世上有家书店常常爆棚的某个下午的这样一种意思。毕奇的莎士比亚书店,就是这样一台传说制造机。它兼具多种功能,时而是文艺沙龙,多少作家、翻译家、出版商和普通读者,在这里举办过朗诵会、研讨会和庆功会;时而是艺术相册,记录下如日中天的小说家菲茨杰拉德一掷千金的土豪生活,诗人保尔•瓦莱里在翻译这件事上越帮越忙的调皮本色,音乐家萨蒂每天来回步行二十公里到书店小坐的古怪劲头;时而客串经纪人,将慕名登门的作家输送给其他书商,渐渐形成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主义文学出版社;时而为人作嫁衣,发行、推广各类文学期刊,如《变迁》、《这一区》、《大西洋两岸评论》、《今日生活与文学》等,为活络文学评论、提携新人默默做着自己分外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毕奇的莎士比亚书店,早已超出书店的范畴,而是将纽约格林威治村、伦敦“布卢姆茨伯里”、巴黎“左岸”架接起来的文化桥梁。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有这样的名声,还怕客人不上门吗?来巴黎旅游的文化客,若不在“左岸”买上一些东西做纪念,就好比没来过一样。这也是莎士比亚书店倒贴钞票做文化但一直没有亏损的原因所在。更可贵的是,莎士比亚书店,还予人一种浓浓的人情味,这恐怕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例,毕奇在前期的制版、排印、用纸、配色上无不精益求精,而乔伊斯喜欢在排定的样张上反复修改,以至印刷成本不断上涨,毕奇也只管自掏腰包;预定阶段,毕奇果断千本起印而不是乔伊斯提议的“十几本”,并且发动作家朋友四处推介、宣传;《尤利西斯》受阻美国海关,海明威当仁不让,请好哥们以走私烈酒的方式将书走私给美国订户;《尤利西斯》遭到盗印,毕奇征集167位作家的签名向盗版书商发出檄文;即使毕奇后来被迫放弃《尤利西斯》版权,她也坚持拒绝从乔伊斯的收入中扣除一分一角作为给她的报酬……今天,我们从译者恺蒂添加的三百多个注释中,可以毫不费劲地发现此书出版时有过不同程度的删节。在这些删节的内容中,毕奇对乔伊斯是不无微词的,她与乔伊斯的纠葛,可能还是很厉害的,这也解释了,毕奇与乔伊斯日后何以渐行渐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士比亚书店的“传说”,实在是这本经过删节的回忆录所造的幻象。不过我始终难忘毕奇放弃《尤利西斯》时说的那句话:“(它)毕竟是乔伊斯的作品,就像一个孩子当然应该属于他的母亲,而不是接生婆,对不对?”失落、眷恋、遗憾、无奈中,尽显对乔伊斯作品的爱。也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人情味,诱惑我们一遍遍地去阅读、去神游这些传说中的书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整本书告诉世人乔伊斯的真面目而已。
  •     整本就是Sylvia小迷妹的日常嘛!只是后半段有些无聊...
  •     大洋彼岸来的出版人,英语文学和法语文学的联络者,莎士比亚书店创立者和管理人,海明威的挚友,詹姆斯·乔伊斯的资助者、保姆,坚守巴黎的反法西斯战士西尔维亚·毕奇。
  •     有书店如斯,夫复何求?良好的文学品味对书店经营者来说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没有这样的慧眼独具,或许就没有今日乔伊斯之盛名,也没有《尤利西斯》这样的巨著流传于世,单是想想就觉得遗憾啊。
  •     喜欢,羡慕,佩服
  •     上外国文学史时候,班主任提到的书店,巴黎的文学地标,我渴望能进去买书的地方。整本书应该说是作者毕奇的回忆录,讲述莎士比亚书店与各个作家之间发生的故事。有些作家名气很大,有些作家我并没有听过,这就构成了莎士比亚书店会员的全貌,这才是真正的莎士比亚书店。当然其中最出名的,是它是《尤利西斯》的出版商,而毕奇也充当了乔伊斯的助理、秘书、银行、邮局,尽管后来两人关系恶化,但在回忆录中的乔伊斯始终是彬彬有礼的,或许这就是毕奇的性格。另外,有关海明威的回忆也是值得一读的。在这本回忆录里,毕奇给予自己感情的回忆是不够的,自己的私人生活也很少涉及,她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莎士比亚书店。2016/11/18
  •     海明威亲吻西尔维亚的那个场景如果被拍下来,应该也会成为经典吧
  •     海明威好帅啊233
  •     风趣诙谐的传记,觉得不好看的人大概是对这些提到的文学大咖也没什么感情,不奇怪,就像不喜欢taylor swift的音乐自然也无所谓她现在在和谁恋爱一样
  •     one day I'm gonna visit it myself and one day I'm gonna read most of the authors that once come here and talked and read and drank and even took it as a shelter.
  •     一个精致小女人和一个书店的故事。看完更喜欢读书了
  •     一本失败的回忆录,太过琐屑,各路人物一晃而过,没有一个结构。先读了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再读这个有点食之无味的感觉。不过,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细节。作家八卦,相互之间的褒贬和罅隙。比奇是乔伊斯粉,书中乔伊斯无处不在。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繁华往事。Beach真是乔伊斯的大粉丝,然而为他做了那么多事最终却是难免不欢而散……整体文笔一般
  •     唯有读书高
  •     三星半 作者的人生是幸福满足的 去巴黎玩的时候想去莎士比亚书店感受文学界的气息
  •     看完自己也想开书店了
  •     回忆录这种东西究竟有多少可信之处呢……出于各种考虑,人总是会矫饰,会隐藏,会言不由衷。不过事实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读者会在书中找到自己愿意读到的东西吧。
  •     每个爱文学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莎士比亚书店,感受着,那个繁杂的时代,那些纷繁的故事,那个纯粹的女子
  •     说毕奇爱的是乔伊斯我也是醉了,毕奇有同性伴侣是阿德里安娜·莫尼耶Adrienne Monnier
  •     我书读的少,看见一个个都是陌生的人名。可想而知多么难受。不过那个时代的文人之间的关系。
  •     能跟书打一辈子交道真是太幸运了,真心羡慕作者,弥补了《流动的盛宴》的不足,不过大部分都在写乔伊斯觉得挺不爽的。
  •     看到倒数第二节“海明威解放剧院街”我居然在一堆人的候车室哭了出来,我知道我的表情没有变化,但是眼泪流过的皮肤却感到疼痛。让我了解到书店的另一种定义。为什么海明威参加了二战,这个我要查查!尤利西斯好像很难啃啊!!!!
  •     渐渐理解午夜巴黎里对20年代的痴迷了。艺术家们真的是这世界上最天真可爱的一群成年人。
  •     习惯封面,加分了。书中的内容有种说不出的冲动,让人渴望到实体书店走一遭。
  •     海明威解放剧院街
  •     后半部分较无聊。Sylvia太成功了,迷妹做到这份上,有几人?嫉妒她,竟然还和Satie谈笑风生。大哭。佩服一下James Joyce大大的语言能力~第一次这么想去巴黎,竟然是因为…书店?
  •     毕奇还挺真性情的。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啊。
  •     2014-爱文学的国家,书店多牛呀!那个年代的文豪彼此都认识啊
  •     不愧是爱书人的圣经!几乎包括了20-30年代的所有文人和书籍了吧。极小部分看过,小部分仅仅知道,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听说过TAT。感觉要去补一补了。第一次见尤利西斯,在大学的图书馆。第一次知道莎士比亚书店,在冲上云霄第二部。
  •     海明威真的颠覆了
  •     我一直希望能去这里看看
  •     译笔果然熨贴!
  •     无论在文坛上占据多么显眼的地位,任何一位文豪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具有这样那样的龟毛之处。不过,这才是看传记和回忆录的目的所在—了解一个有各种瑕疵却又真实的人。
  •     太不容易了这妹子,是值得感谢的人!
  •     很喜欢,版本最优。
  •     适合随便翻翻,打发时间咯,高铁读物,从北京南到南京南,睡睡看看,刚好读完…今年三月去巴黎,特意去复刻的莎士比亚书店一看,为了情zhuang怀bi!
  •     月子里读的第三本书。在惨痛难熬的这些日子里,YY着迷人的19世纪上半叶文坛之真文艺气氛。羡慕女主人遇到的一堆真性情朋友队友损友,同热爱有图书馆感的书店,不用多,一家就好(对于我来说目前这家店就是单向街啦)。另外,在看过《流动的盛宴》以及这本书以后,直接刷新我对海明威同学的莫名固有印象(大概是一个小老头之类的),讲话写字绝不啰嗦、热爱拳击、仗义干练、文武双全……要是我也有这么一个哥们就好了啊啊啊!
  •     有些遗憾西尔维亚的莎士比亚书店不在了,但是也有些庆幸。
  •     85%,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还是对外国文学史了解太少,全凭对那个时代的兴趣在读
  •     三十年代的文人法国
  •     经历过那么一个时代,居然只写出来这么一本流水账。
  •     “为什么要说‘很漂亮’?‘漂亮’就够了。”
  •     读下来多少可以窥见书店在那个时期的风貌。在乔伊斯身上花的笔墨最多,即使这样也写得不多,对其他作家就更是只一带而过了。
  •     文学迷妹最理想的生涯: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巴黎开一家高朋满座的书店,亲自为偶像乔伊斯出版《尤利西斯》,虽然结果一言难尽,但其实……委屈伤心也是粉丝生涯的一部分吧。各种文坛八卦细节,只恨不是每个喜欢的圈子都有一位俏皮犀利的西尔维娅毕奇女士写这么本书出来。本书注释也非常好看。
  •     感觉是本乔伊斯八卦录,对比海明威简直是圣人
  •     看到剩最后几十页有点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像一部书的超级长的序言,一直在等着翻到正文的感觉。 虽然文人轶事吸人,但看下去还是要有点耐心的,我争取看完吧。
  •     重新认识了海明威!看完这本觉得海明威有点萌=.=。
  •     给所有人贴金。
  •     通过一本书去认识其他书,进而认识世界。 是我读这本书时产生的,或对我影响最久的感受。 回忆录是个好东西,虽然作者会有特殊阶层下,与大多数人相比不同的内心,不同的浮躁程度。 而且此前因自己鄙陋,读至小半方知毕奇与其爱人,以及背后另外搜集到的故事. 很是佩服。 译者女士也很好。
  •     真的是一本很吸引人的书,披露了不少有关尤利西斯的故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