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4740555
作者:[俄]托尔斯泰
页数:454页

内容概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语文S版小学语文书。

作者简介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其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复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吴情一八八七年六月,一个法院检察官向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讲述了一桩故事:一名妓女,被控告偷走了醉酒嫖客的钱财并被判处监禁。在陪审法庭上,一名上流社会的绅士,发现这妓女是他亲戚家里的养女。而他几年之前曾诱奸了她,随后将其抛弃,任怀孕的她自生自灭。女子在生育后落入了烟花巷,孩子交给了福利机构。绅士良心未泯,请求检察官帮助他见到这名妓女并给予补偿,甚至不惜与她走进婚姻。不幸的是,这名妓女,因伤害病过早去世。托尔斯泰深受感动,决心将这一真实“事件”写成虚构作品,也即后来的长篇小说《复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发表于一八九九年,此时距离托尔斯泰听闻故事原型并打算动笔已有十载之久。在这期间,他曾三番五次地参观监狱、旁听庭审,为小说创作寻找可靠细节,写作之时更是六易其稿,中间辛苦可以想见。如果说《安娜•卡列尼娜》拷问了上流社会,《战争与和平》以史诗的鸿篇巨制取胜,那么,《复活》,毋宁是托尔斯泰向人性深层的一次勇敢的探索和发掘。所谓人性,真就非黑即白?所谓救赎,现实中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小说开篇不久便叙述了聂赫留朵夫诱奸玛丝洛娃随后抛弃她这一事实,这很容易让人理解对聂赫留朵夫作简单道德判断,将其斥之为负心汉、花花公子(虽然他的行径确实令人可耻)。然而,随着叙事的深入,可以发现,聂赫留朵夫的性格心理远非如此。少年时代,他亦烂漫,和玛丝洛娃一见钟情,“只要卡秋莎(即玛丝洛娃)一走进房里来,或者甚至聂赫留朵夫老远看到她的白围裙,他就觉得似乎一切都被照亮了”,只可惜军中生涯(包括奢侈和纵欲)培养了他玩世不恭的习惯,使他的兽性盖过理性,对玛丝洛娃犯下了那桩难以原谅的引诱罪。在法庭上,他认出了玛丝洛娃,又喜又惊又惭,认为玛丝洛娃的堕落全是自己的罪孽所致,对自我形象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并由此开启了漫长的赎罪之旅。因为陪审团的考虑不周,庭审最终判处玛丝洛娃流放之刑。聂赫留朵夫深感不平,前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并告知了真实身份,请求玛丝洛娃原谅。玛丝洛娃没有当即表态,佯装无所谓。聂赫留朵夫动用了一切的人脉关系,先是找最好的上诉律师,接着将玛丝洛娃调到医院任职,改善其生存环境。玛丝洛娃仍无感情流露。聂赫留朵夫没有放弃,甚至提出愿意与她结婚,以弥补自己对玛丝洛娃造成的伤害。玛丝洛娃笑着拒绝了。在她看来,他们俩一个是妓女,一个是公爵少爷,本不般配。另外,她认为聂赫留朵夫无须为自己做更多,因为所谓赎罪,终究是自己能够原谅自己。孤独的赎罪之旅上,即便未曾被承认,聂赫留朵夫始终在坚持,坚持洗涤自身罪孽,复归纯真人性。为此,他帮助了政治犯脱险,为无辜者早日出狱忙碌。在不知不觉之中,他厌恶起所属的贵族阶层,以仁爱友善关照平民,精神世界得到了重生。尽管聂赫留朵夫积极为玛丝洛娃不公平受罚到处呼号,玛丝洛娃流放的命运最终无法转圜。聂赫留朵夫只得一同前往,希冀给予不时的照料。在流放地,玛丝洛娃得到了不少的呵护,但最终为了聂赫留朵夫的前途甘愿嫁给一位政治犯西蒙松,唯愿当初的爱人得到精神解脱。玛丝洛娃当初被弃,阴错阳差误入烟花巷,从此沉沦其中,对男女情爱失去了信任和期待。聂赫留朵夫的重新出场和人性的复归,直接促使了玛丝洛娃精神中的高贵品行在日益苏醒。遗憾的是,推迟了数十年才到场的爱情,早已敌不过彼此境遇的天差地别。《复活》在这个层面上无疑是一出爱情悲剧,因为虽有大团圆的契机,终究被宿命扼杀掉阖家欢乐的结局。少男少女不懂得爱情,一味互相伤害;真到了希冀爱情的时候,只剩下了一堆无用的实际。得不到、放不开、忘不掉,爱情啊爱情,你让人如何是好?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聆听大师。
  •     意外地觉得好。聂回忆起过去的同时,我也怀念起海边的图书馆。七八年就是一晃。做一个勇敢和善良的人,需要经验,也需要智慧。
  •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书中对聂赫留朵夫赎罪的心理我比较能理解,玛莎洛娃的心理变化也可以理解。对谢基尼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描写真实,不浮夸,不啰嗦,十分喜欢。作者对贵族和社会的阴暗面憎恶,我认为必须把职业和道德分开去看,不能混在一起,也许是我还不能体会到沙俄统治下的人的感受。我也讨厌虚伪的,傲慢和一些不好的,但不得不接受。对暗杀皇帝托尔斯泰对这种做法表示不认可,其实想彻底推翻一种统治权利的时候,暴力是必须使用的。暗杀怎么了,打仗还有佯攻呢,都不能用了?
  •     译者翻译水平很不错!
  •     小说 俄国
  •     看的是这个版本,前半段的心理和情境描写真可谓是情景交融。不是作者追求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复活呢,归于宗教还是归于道德的高尚?或许就和那个突如其来的结局一样,探索和无知一样都没有尽头,也没有所谓的答案。而作为读者,更加感觉到自己的浅薄无知。
  •     ……
  •     看到了一位老者的反思、控诉、希冀,只是对托尔斯泰的宗教观不太了解,所以觉得包括结尾在内的一些片段有些费解
  •     自我需要觉醒,但为什么最后的解决方式还是宗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