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无意义》书评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532766624
作者:[法]米兰·昆德拉
页数:130页

妄谈生死,谁的孤独有意义?

还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庆祝无意义”到底是个动宾结构(庆祝 “无意义”)还是个系表结构(庆祝是无意义的)。虽然讨论这个貌似也没有什么有意义。直到看到法语标题La fete de l’insignifiance,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无意义的庆祝”(英文:A festival of insiginificance)。中文果然太多歧义,容易把我们引入歧途。法语书名于是明白无误地传达了全书的主线:一场无意义的庆祝。毫无疑问,指的就是达德洛那场鸡尾酒会。全文都是围绕着鸡尾酒会这个核心写的,由此核心发散出去,书中所有看似分散饶人摸不着头脑的人物都是通过这场酒会串起来的。昆德拉用一幕幕独幕剧的形式描写了每个人在酒会开始前的所思所为以及他们的生平经历。在还没有确诊癌症之前,达德洛曾说,“三星期之后,他将同时庆祝他那遥远的生日和那么逼近的死期;他将庆祝这个双节日。”可是接下来医生告诉他虚惊一场,死神自动爽约。这里有两个可能:如果达德洛确诊患了癌症,他就可以如期庆祝自己蓄谋已久的所谓“双节日”,为“死”而庆。而医生告诉他没得癌症,他就可以理所当然庆祝逃脱死神的厄运,为“生”而庆。然而兴奋不已的达德洛,出于一种奇妙的心理和惯性的虚荣,遇到老同事拉蒙时对自己的病情撒谎了,于是他的庆祝就变得不尴不尬,不生不死,谎言使得他原本为庆生或庆死的鸡尾酒会变得毫无意义。文中充满了隐喻和象征,隐晦、神秘又充满暗示,像是一个神谕,用书中的原话,一个朕兆。以至于每一节都像一个独立的寓言。任何东西只要披上哲学的外衣,立即显得深刻。卢森堡公园里的法国贵妇雕像、斯大林的猎枪、摔碎的陈年佳酿、天使、肚脐、坠落的羽毛,无不带着神秘莫测的象征意义。但是他们都围绕这一个主题,也就是人的生死,由原始的情欲所带来的生与死的问题。这也不难理解,米兰昆德拉在写这本书时已经年过八十,如此高龄,很难不去思考生死的意义。而肚脐,像是一个生之门,无论是否出于本意,都要从这个门里以胎儿的形式被不容置喙的造物主抛出来。有的人无法与自己和解,像阿兰的母亲,以自杀对抗生之门的开启,却以他杀的形式对抗失败了。有的人最终与自己被抛进世界的这个现实和解,正如阿兰,他曾经为自己是一个“生来就赔不是的人”感到屈辱和不公,对自己的软弱愤愤不平,但到最后,他终于了悟“作为赔不是的人,当我们——你与我——相互原谅时我觉得很幸福,相互原谅不是件美事吗?”也许昆德拉这个耄耋老人,只是觉得人无论生,或死,都没有意义。全书贯穿着一种冰凉的孤独的悲哀,也许他是借老美女拉弗兰克之口说,“人即是孤独,层层孤独包围的孤独。”而在这场穿越肚脐这个生之门的人生旅途之中,如何战胜自己的孤独,达成与自身的和解,也许才是活着的意义。正如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在厨房中写到:“每个人都用他自认最好的方式活着,就是尽可能不要去想幸福是什么,不要去认知人的本质是孤独这个事实,这就是理想人生。”

一如既往的好看

《庆祝无意义》是米兰·昆德拉的最新力作,文中阐释的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意义,阅读完全书,你会发现一个八十岁老人的智慧流露在字字句句中,刚走过人生的20个年头,阅读这本书,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探索,不断进行扪心自问,从书中找到答案似乎又读懂了许多。微信搜索“人民书店”微信公众号(红色),更多好书推荐尽在里面。

庆祝无意义

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阅读笔记在我的播客节目中,我常说活着没什么意义,很多人觉得我只是在开玩笑,或者感慨生活的艰辛,但这其实是我真实的想法。最早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还没有听过李志的《和你在一起》,不知道里面有一句歌词是「反正活着也没意义」;那个时候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也没有出版。不过这反过来解释了我为什么喜欢李志和米兰·昆德拉,简单来说就是理解万岁。人生在世,每个人自顾不暇,实在是没有几个人愿意深入了解另一个人。逐渐地我也就不再去追求别人的理解了,他们不理解是人生常态,只要在不理解的时候还愿意问一句,那么就还能做朋友。于是当我们在看电影、听音乐、读书时,一不小心发现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和我们的想法契合,我们就愿意去歌颂,尽管大部分时候,这种歌颂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我们看着社交网络上朋友们的不解,自顾自地傻笑,这个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无意义地满足。我们生活在一个凡事都讲意义的国家,在幸福完全无法和课业负担相抗衡的童年,「意义」是我们最早接触的几个高级词汇之一,尽管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词的准确意思。我想到了一个能让我开心的问题:「意义」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我并不想愤世嫉俗地去批判意义,我更愿意去理解它,去理解为什么这个词会成为主宰生活的强大力量的一部分。如我在《轻与重:布拉格游记》中所写: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知道,但至少开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种说法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对此问题做深入探讨,但同时也说明我自己对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答案。开心是不是活着的意义呢?其实不是,因为它不是活着的内在属性,如果非要把开心和活着或者生活联系在一起,我更愿意说:在生活中努力的意义在于开心。但前提仍是我们选择要活着,而寻找活着的意义无非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一旦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其实活着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是我们父母的选择或者意外。正如书中阿兰假想中的母亲说:我说话坦白。我一直觉得把一个不要求到世界上来的人送到世界上,是很可恶的。这是出了意外的情况。我们不妨也想想不是意外的情况:一对男女计划生一个孩子,那么他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经常听到以下一些说法:你不觉得孩子很可爱吗?你看谁谁都有孩子了,我们是不是也该要个孩子了?你不要孩子,咱家的香火怎么办?人类灭绝了怎么办?……我们可以不做价值判断,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是生孩子的意义:为了看可爱的东西(会心情愉悦?),为了和别人一样(所谓的正常?),为了传宗接代(可是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物种不至于在地球上消失(自己家的孩子又能起到多大作用?)等等。但这些意义都是在我们生活之中的,也就是说上一代人为了自己生活中的某种意义(哪怕是意外也是为了追求性的愉悦)赋予了你生命,但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或者说没有一个人是自己要来的,所以其实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借着上一代人生活中的某种意义降临,但我们有了意识,我们的存在不能只是服务于他们的意义。我们要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些东西,我们拼命地找,却忘了原本我们不是自己要来的,因此活着对于我们自己根本就没有意义,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但我们找了一辈子。或者说,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寻找活着的意义,因为有可能我想错了。更何况我们不可能完全理性,因此有了许多无法解释的东西,许多让你好奇的事物,我们也有了情感,面对亲朋好友,我们怎么能就这样一走了之?这些情感与事物原本不能构成生命的意义,但却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我们要活着,因为我们切不断这些纠葛。终于,我们无法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但我们似乎总是要活下去。在这本《庆祝无意义》的开头,达德洛骗拉蒙说自己得了癌症,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但他觉得开心,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开心,继续为自己的开心而开心。我当然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我想米兰·昆德拉也不知道,因为这原本就是无意义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回顾历史时常说:如果这里……,历史就会改写。结果历史没有改写,发展到了今天,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个时刻原本可以主宰历史的人作出了那样一个选择,有时候甚至是一个聪明异常的人作出一个荒诞不经的选择?我想这就和达德洛随口骗人一样,有可能他也不知道,但是他高兴这样做,甚至他不高兴,就是想这样做。别说你没有做过这样的选择。书中拉蒙评价他的朋友卡格里克时,举了一个他搭讪时的例子:卡格里克一而再、再而三跟她搭讪,说的事稀松平常,毫无趣味,没有一点意思,但是教人舒服的是不用对它作出任何聪明的回答,不需要丝毫才智。你把它当作搭讪圣经第三条第五节去记完全没有问题,一个和你约会的人一般并不想费心去理解你的关于「距地球 1400 光年那颗星球是否真的适合人类居住」的证明,当然他(她)愿意去听,甚至愿意配合出你好酷的表情,只要你不需要他(她)真正思考。我们在和熟知的亲朋好友闲聊时,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和小学同学回顾童年,而不是讨论是否该废除死刑,是因为前者不需要我们丝毫才智;一段时间没见的亲戚总是问你相同的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也许你会厌烦重复相同的答案,但尽管重复,因为只有这样不会带给他们负担,最重要的是也不会让他们把负担抛回来。这是无意义的力量,也是生命之轻的力量。书中的阿兰想起他女朋友时,有如下心理感慨:即使是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如果生日相差太远,他们的对话也只是两段独白的交叉,总有一大部分不能为对方明白。这就是为什么——比如说——他从不知道马德兰念错从前的名人的名字,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听人说起过,还是她有意滑稽模仿,好让大家明白她对于发生在她本人生命以前的事丝毫不感兴趣。我想在我们自己生活中,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情形就是存在着这样的误会。我们以自己的背景去假定对方的背景,于是我们看到 90 后去纠正 60 后对「呆板」的读法,60 后纠正 90 后「火」字的笔顺。我们开个玩笑却总是被一些古板不化的人当真,当然在他们眼里也许嘲笑别人无知这件事本身要比一个语义双关的笑话更好笑。在这互相的误会中,一些人慢慢开始宽容,开始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但正如开头所说,这样的人绝对是少数。还有一些人往后退了一步,发现其实这是个玩笑也罢,是认真的也罢,争到最后不会有结论,就算有了结论也没有任何意义:自己开个玩笑原本打算让大家都开心,结果对方认真地批驳了你,在这种批驳的过程中获得了好心情,围观的人大抵也分理解你的和不理解你的,不管哪类居多,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归宿,于是也有了好心情。所以,你也后退了一步,发现这一切本身就是个玩笑。你想要做的和大家理解的永远不会完全相同,这是生活和你开得一个玩笑,但又如何呢?拉蒙说: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郝海龙2015 年 7 月 28 日

对斯大林笑话的沉默

在《三体》里,刘慈欣描述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叫做面壁者,被任命为面壁者的人的唯一工作就是——欺骗。”面壁“一词用来形容他工作的状态,脸对着墙壁,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看什么,做什么。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掩饰他的真实目的。但是一个奇怪的逻辑是,面壁者一旦被任命就是不能被拒绝。在《三体》里,玩世不恭的罗辑被任命为面壁者,他大喊大叫着在任命现场拒绝这一任命,到联合国秘书长面前要求离开这一新工作,然而,所有的人们给他的回复只是——一个古怪的笑容。这个古怪的笑容的含义是:”我怎么知道您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工作了呢?“由于欺骗的本质,面壁者这一职业一被任命即不可被拒绝,他的”面壁“状态使他所做的一切都会遭遇一道反讽的墙,这道墙是不可被理解,不可被逾越的,一切真实遇到它会变成虚假,一切表现出的虚假都是为了掩藏其真实。面壁者所展示的一切,在人们看来都是带有双重隐喻的,所以人们对于面壁者所有荒谬的举动,都只能报以——微笑。”我怎么知道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工作了呢?“”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在骗我呢?“”我怎么知道我的反应是不是在你的骗局之中呢?”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笑容后来被描述为”对面壁者的笑“,“它将与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柴郡猫的露齿笑一样著名”。在《庆祝无意义》里,米兰·昆德拉讲了《赫鲁晓夫回忆录》中的这么一个故事,斯大林去打猎,看到树上停了二十四只鹧鸪,他拿出手枪射光所有的子弹,一只一只地打死了十二只,然后他跑了二十六公里回去拿了趟子弹,又一只一只地打死了剩下的十二只鹧鸪。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一个笑话,而在斯大林讲这个笑话的时候,在场的斯大林集团的所有人,没有敢笑,或是提出质疑。米兰昆德拉让他笔下的人物凯列班提出问题,”这整个故事里我唯一不敢相信的是,竟然没有人明白斯大林是在说笑话。“而夏尔回答说:”他周围已经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笑话了。就是因为这个,在我眼里,一个伟大历史时期正在宣告它的到来。“在这个关于鹧鸪的故事里,我们发现了另一种情绪,相对于”对面壁者的笑“,我想我可以把它命名为”对斯大林笑话的沉默“。“对面壁者的笑”基于面壁者自己所拥有的欺骗本质,那么这种“对斯大林笑话的沉默”基于什么呢?我想,答案再简单不过——因为有了这一答案,笑话顿时被消解在其中,荡然无存了。在斯大林的笑话里,集团成员的沉默可以被理解为:“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该质疑你呢?”“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在隐喻什么呢?”“我怎么知道我的反应是不是会冒犯你呢?”又或者只是“我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笑话呢?”每个听到这个笑话的人必须在决定自己笑或不笑之前弄明白以上或更多的这些问题——当然如果有一些光脚的人他当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思考这些,他或许会笑,但事实是,能够听到这一笑话的人必定是穿鞋的人——但这些问题太难回答,因此一个笑话在被理解之前是不可能被理解的,而在被理解之前,听到它的人只能沉默。跟刘慈欣所描述的墙一样,它也是一堵反讽的墙,如果说“面壁者”那道反讽的墙将面壁者自己的一切行为变成笑话,那么,斯大林这道墙则将所有听众变成笑话。成为笑话的听众,是绝不会对着斯大林所讲的笑话而放声大笑的。它,不允许笑话的存在。故事里夏尔说“一个伟大历史时期正在宣告它的到来”,这也许是对于他或斯大林所处的时代来说的。而对于我们,这只不过是每个时代重复上演的戏码,包括现在。 我们注意到,在斯大林讲完这个故事,回到他专属的个人厕所撒尿的时候,他的集团成员正在他们神圣而自由的厕所里愤怒地讨论、叫喊,他们憎恨将这个荒谬故事的斯大林是个骗子,轻蔑地吐着口水,气愤地叫嚣道:”他是个骗子!骗子“而此时,米兰昆德拉安排那个在个人专属厕所撒尿的斯大林偷偷溜了出来,将耳朵贴在集团成员厕所的门上,听到他们所有的愤怒和呐喊,大笑起来,甚至不用降低自己的音量,因为成员们吼得像一群疯子,大大掩盖了他的笑声。于是,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最后一幅场景:一群人在一个房间里愤怒地呐喊,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门口上狂笑。你想到了什么?

捷克作家昆德拉和法国作家昆德拉

相比而言,昆德拉似乎到了法国以后,没有在写出超越自己的东西了。上部引入国内的《相遇》明显感觉他江郎才尽了。这次又再来个小说,倒是值得期待,不过不能太期待了。小镜成像方东流关于成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镜子中的另一个影像叫镜像(虚像)。成像特点:正立等大。上下相同。左右相反。(如图)阅读提示跳过上文,放弃自我,去舌,去嘴,去鼻,去耳,去心,留下眼睛就可以了,根据我的安排以看戏的心态一口气看下去。室内告白别哭了!我不还爱你吗?而且更爱了,简直都快发疯了!你不都看出来了吗?没有你我连一秒钟都活不下去了!你问我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怎么仍然活得好好的!老实说,没有你在身边,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那也叫日子吗?我就跟机器似的,没有灵魂,整天恍恍惚惚。到了晚上,人倒是清醒了,只不过脑子里全是你,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见你,把你紧紧搂在怀里,一直搂到清晨,搂到黄昏,就这么搂着,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这样一直搂着,就很满足了。没错,刚才已经获得了满足,已经如愿将你搂在了怀中。你知道我搂着你的时候,心里都想些什么吗?没错,我现在还不能一直搂着你,我们还不能一起过天长日久的日子。不!你不能!你不能跟我一起东奔西走,外面的风风雨雨不应侵袭你,我不能忍受我心爱的女人跟我一起受罪,遭受生活的百般蹂躏。原谅我,亲爱的,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你。时间会证明我对你的爱的。相信我,一定要相信我!你不用再等多久了,再等两年!过去你不已经等了五年了吗?在那五年时间里,你不是并没有失去什么吗?相反我们都变得更加成熟。当然,我知道你过得并不好。没有我在你身边,你得自己照顾自己,还得忍受父母的苦苦催逼,让你赶紧找个人嫁了。可是你并不爱他们,相反他们可能爱你,但却是冲着你的美貌来的,他们爱的只是你的身体。他们跟我不一样,我爱你的身体,更爱你的心灵和灵魂。最重要的,是你爱我,你也只爱我。你曾对天发誓,说你今生只爱我一个男人,别的男人,哪怕他是皇室贵胄,哪怕他是你最喜欢的那个明星,你也不会为其动心,你说你就是为我而生的,你曾说过的这些话你不会忘记吧!你说你要将你的第一次好好珍藏着,用来交给未来的丈夫,你说我就是你未来的丈夫。所以我曾三番五次向你索取都遭你拒绝,我没生气,开始跟你一起信守你的这份承诺。不为别的,就算为了取得你的第一次我也会娶你,为你戴上戒指,一起过幸福的日子。别哭了,好吗?你哭,我会跟着一起伤心的!我的心难受极了!真的,我太爱你了!我真想将你吞掉,吞到肚子里,这样你就住进了我的身体,我也不用再忍受离开你的苦相思。我知道,我知道,我都知道,你父母一直在逼你!你去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你可以有自己的决定权了。告诉他们,你要等我回来娶你。告诉他们,我有多爱你。若是他们一意孤行,硬要将你嫁给其他男人,那无异于将我推向死亡之路。当然,决定权在你手里,他们不能强迫你,他们也强迫不了。你告诉我他们强迫不了你!你告诉我你不愿意嫁给其他人!你告诉我你永远只爱我一个人,要嫁也只会嫁给我!你快说啊!你快说啊!哦——天啦!我刚才白说了!我要是现在就能娶你,我还说什么呢?我现在不是还不能娶你吗?我还要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我还要创业,我还要多挣些钱,有了钱我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有了钱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有了钱我们才能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我知道,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只要能跟我在一起,你什么苦日子都不怕!你是多么好的女孩呀!你不介意,我介意!好女孩应该享受生活,应该在幸福中沐浴一生,而非像药一样被煎熬。你不是有个伯父在S市吗?要不,你到S市。S市跟M市挨得很近,你到S市找份工作,我一有空就过来看你。好吗?原来你早就想好了,春节过后就去S市,并非投靠伯父,而是一边打工一边等我!你真是太好了!这辈子能够认识你真是上天眷顾,我不知道我到底什么地方值得你为我如此付出!我感觉就像做梦一样。你是说真的吗?你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门的讲述这个男人一脚跨在门内,一脚跨在门外,而身体重心落在门外,上身扭曲着,脖子转向门内望着女子,眼神中露出一丝焦虑,不时望望门外。男子说:保重!男子说:我走了。男子说:我得走了。男子说:我真得走了。男子说:我真得赶紧走了。男子说:再不走我就搭不到车了。男子说:我要搭不到车,就得走路回家。从你家走到我家得走四个小时!男子说:多联系。男子说:春节过后,我初八前往M市。男子说:你什么时候去S市?要不我们一起走,我还可以在S市陪你待几天,等你安顿好了以后我再去M市。男子说:你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走吗?真可惜啊!我还想陪你来着!男子说:我得走了!你多保重!到了S市后,记得打我的座机,以便告诉我你在S市的联系方式,要不然我们又会很久都联系不上。男子说:我真得赶紧走了!男子说:我真得走了!男子说:我得走了!男子说:我走了!男子说:保重!男子的整个身体重心落在了门外,尽管还有一只脚跨在门内,但这只跨在门内的脚明显只是投影尚在门内,脚底或者脚尖并未触及地面。这只是一只悬在空中的脚。男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眼中的焦虑没有了,变成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他的眼睛不再是望着屋内的女子,而是望着屋外洒满阳光的大地。阳光下面我走进阳光下,感觉暖暖的——阳光抚摸得我暖暖的。路很平缓,心情舒畅多了。我想起了我那M市的女友。我感觉我真傻。我那M市的女友是一个无论学识、涵养、气质、身材都令我超级满意的女子,我多想马上飞到她的身旁,匍匐在她的脚下,舔她的脚丫子。阅读提示读完了吧,兴许心里堵得慌。没事,跟着我一起大声喊:“操他妈的!”好些没有?请以真挚的感情再倒着阅读试试!

写在昆德拉去世之前

第一次读昆德拉是在高中,同桌不知从哪儿弄了一本世界名著合集,里面有《廊桥遗梦》《麦田的守望者》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前两部很快就读完了,昆德拉那本却读不下去,因为开篇讲了一大堆哲学术语。刚上大学的时候,没什么课,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去图书馆借书看,但不知道看什么,世界名著太多,哪本都想看,又提不起太大的兴致看。突然想起昆德拉,就想找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来的译名)再试试看。结果发现熬过了前面两个小节之后,后面的故事还挺好读的。很快读完了,就又跑去把他剩下的小说都借来读了一遍。但读到后面越来越意识到发现自己其实有些厌烦他这种写法,总是插入一大堆议论,探讨的大多是哲学命题,但是又讲得不清不楚。他对待自己小说里的人物太过残酷,他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阐述作者迫不及待想要表达的观点。“文以载道”的意识过于强烈,从某种角度讲,我觉得这是违反小说的逻辑的。小说家写小说,哲学家才应该去研究哲学,不是这样吗?于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再碰昆德拉的书,直到半年前去一个朋友家,他有一套昆德拉的书问我要不要,看着那些熟悉而备受摧残的封皮,我就像是遇到了旧情人一样,一下子心软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这段时间翻翻看看,又感到自己之前的看法可能太刻薄了一点。《庆祝无意义》中译本上市的时候,不少人开玩笑说:“米兰•昆德拉居然还活着……”确实,他好像活在另一个离我们很远的时代,虽然早就在巴黎定居,他写下的小说却始终绕不开社会主义时期的捷克、苏联和极权主义。不过,细究下来会发现与政治事件相关的情节在他的小说里只是为了达到一个更崇高的目的而采用的手段。昆德拉有着十分鲜明的小说观,他赋予小说一种使命,认为“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小说的艺术》),也就是说他的小说是要去探索人类的基本生存状况,去探讨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模样,所有人类可能做出来的事情,所以他的每本书都要抛出一个新的概念:轻、媚俗、玩笑、不朽、遗忘、慢、身份、无知、无意义……很多人将他视为反极权主义的战士,但实际上他可能没有什么鲜明的政治立场,他的小说到最后通常是以悖论式的虚无主义而告终的。比如,在《庆祝无意义》的最后一个小节里,他写道,“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正是这种虚无主义将他与那些热衷于书写时代苦难的作家区别开来,后者往往带有明确的诉求和主张,又或者只是因为那里面有很多荡气回肠的故事可写,容易凸显时代性。昆德拉的小说带有一种知识分子式的随意,不顾小说本身的节奏,插入大段的议论。毛姆在《巨匠与杰作》里多次提到一个观点,他觉得那些伟大的小说都犯了啰嗦的毛病,有些章节甚至完全跑题,他甚至想过要改写一些名著。我想在这里他忽视了“随意”的重要性,那是一种贵族式的抒情和反思,是某一类小说必不可少的佐料。昆德拉的这种写法同马尔克斯那种从头到尾紧绷着的长篇,或者雷蒙德•卡佛式的极简主义小说比起来,其实有着一份难得的任性、松弛和从容。而他的议论虽然不清晰,却往往带有模糊的诗意。在《庆祝无意义》里,对“加里宁格勒”命名的讨论即是一例。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昆德拉已经“过时”了呢?他所写的那个时代真的离我们很远吗?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离现在不到50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离现在不到30年……是我们有选择性的遗忘让那些才结束的历史变成了过去了很久的历史,让那些“死的人变成了死了很久的死人,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他们消失在虚无中。”这时,有这样一个作家,时不时冒出来重提一下旧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那些造成苦难的原因实际上仍然埋在地下,随时都有可能重新生根发芽。当然,这一切又是无意义的,因为喊叫是令人厌恶的,所以想发声的人只能尽量表现得斯文一点,声音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听到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但是昆德拉又说要庆祝这种“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里面其实是有酸楚的自嘲之意的,除此之外,我们不应忘记,庆祝无意义的前提是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这个辨认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就在当年我疯狂阅读昆德拉小说的日子里,我去了一趟苏州博物馆,偶然遇到一群欧洲游客,其中有一个老头游离于人群之外,一个人靠在栏杆上抽烟。我定眼一看,发现他长得很像昆德拉,回校后还特意跑去网上查“昆德拉访华”的消息(自然是没有的)。自那以后,每次想起他,我就想到那个画面。我想,他的确是一个倔强,沉默,但又不失可爱的老头。但愿他在死前能多写几本书出来。

无意义之轻

我是先读的无意义,在读的不能承受之轻,与写作顺序恰好相反。两本书读罢,我感觉这里面主旨的变化很有意思。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作者写到“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他承认生命是无意义的,但他仍是要选择抛弃媚俗的。而在这本庆祝无意义里,昆德拉却选择了庆祝的姿态,面对虚无,他选择了接受,以至于庆祝。对待生命的认知并没有改变,但是态度或多或少的变了。他说“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已经没有当时的进取。米兰的结论与做法随时间改变,留给我们的只是问题与思考。面对无意义的生活,到底该依旧进取的活一生,还是认识本质无奈接受以致庆祝?答案终究不会出现,留给我们的只有思考。

意犹未尽

刚到手的昆老最新或是最后一本作品。昆,总是像一个画家,在他的心中早已有那么一个世界,开始,过程,结局,没有明显的连线和多么细腻的故事情节,而是简单的语言加上角色逐渐的思考过程。最后总是呈现出一幅丰富深刻而有意思的画面。很多朋友说看不懂他的作品,可能是不喜欢这种看似飘渺,虚无的方式。但昆就是让你在朦胧中体会到无限的内容。这本庆祝无意义,我第一遍只能看到零碎的描述和大概的感觉,看完后,我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好各个角色的关系和承担的任务,又看了第二遍。像是两个故事平行而交叉,一个是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与达德洛;一个是斯大林的24只鹧鸪。无意义体现在哪里呢?是对生活的态度吗? 阿兰因为被母亲抛弃而关注肚脐,纠结自己就是一个赔不是的人。想象中与母亲的对话,逐渐解释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也是在想象中和母亲高兴地在一起,笑了。夏尔的木偶剧,感觉是作者把所有的内容都促成了一个剧。由夏尔引出了斯大林的故事,天使的出现,加里宁一个蹩脚的角色却是让斯大林人性改变的一处温情。最后,庆祝无意义,每个角色像被定在了台上的演员,沉浸在观众的眼里,却仍意犹未尽,似懂非懂。

零与无

无意义,代表了一无所有?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回到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让人无可避免的想到了亦有亦无的0,在某些时刻,或用更浅显的,小学数学老师的呐喊:“0就是表示没有吗?”,答案就隐藏在这句话中,当年绕了很久就也没从主观层面的“0就是无”绕出来。当0在一些数学运算中,它是具有意义的。(当然这是从数学层面来说)但当它孤零零的时候呢?由于没有单位,它就是它,就是0.它的意义是由于在它身边的数字或数学符号而存在。那么如果把无意义代入这段话呢?是的,无意义从来不是稳定的一种物资,它随亲近自己的东西(或我们称之为概念)而改变,这一点是不是与0很相似?但无意义有一点与0迥然不同,这里引用米兰·昆德拉的另一本小说里的一句话: “我们必须区分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无意义是与不朽一样的,它有大有小,但究竟这是怎样的一个东西?让昆德拉称“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惧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他。”在阐述我的观点以前,我想先以自己的理解解读一下这段话:你所做的一切,你的生活以及生命,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在时间的长河,浩瀚的宇宙里我们都只是极其渺小微不足道,小到其实对于比我们大得多的东西,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我们都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无意义。无意义便是生存的本质。它是构成我们的物质,但我们自己就是无意义。在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见到无意义的存在,而在人恐惧在斗争时大苦大难时,所作出的一切反抗,大多数是毫无意义的。就比如战争中一个固执的将军要出动所有力量歼灭敌占区。准备做这件愚蠢的事之前,他会受到很多拥有聪明才智的部下的劝说:“将军,那样做毫无意义,毫无意义...”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他们通常会随心而做出一些行动,而当人醒悟过来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什么也无法改变时,才会痛苦的感叹,痛苦的后悔。我想起历史课本里李鸿章的那段叹惋:““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在发现自己所做的努力对于这个无奈的社会来说不过是泡沫之后,他代替我们说出了那个词,喊出了那个名字,无意义。在你承认这件事的时候,你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来否认自己,否认你曾经站在的那一方,天使也好恶魔也罢,都有着无意义。这个无意义,所谓的爱他,其实也就是学会了解他,同时的确需要爱他,有一句话在微信朋友圈很流行“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所以无意义并不是荒芜的凄凉的,他伴随在美好身边,但下一刻也许伴随在罪恶身边,这也印证了无意义无处不在。有一句很深奥的禅语叫“万物归一,万法归一,一生万物,一生万法。“这或许没有错,没有任何物质是不存在的,万物的本质就是一,也就是从一种概念或者任何我们所说的东西来说,都是一,而不是我所说的零。所以零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也许它本身就算做一种不存在,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往往忽略它。无意义与0一样,都需要一句”相对而言“,在物理学中我们曾经学过参照物。但0和无意义还是有区别的,0对有意义的实物依附性很强,而且也更加的稳定。而无意义更多时候是一个幽灵,似有似无,随着衡量价值而转换。0需要1来比较它的存在,而无意义不用,无意义本身就是包含了两者:无意义与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在生活中的谈话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两个人在讨论一件事情,其中一个说:”这毫无意义。“,而另一个人要反驳的时候会说:”不,从某个角度说...“所以无意义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概念,而是两者的结合。再回过头来看米兰昆德拉的这本书的书名,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庆祝无意义,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世间有形形色色的人

【大家在生活中遇见了,闲聊、讨论、争吵、没有意识到大家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建立的一座座天文馆上远距离交谈。】·过去保守派的夏尔:在现实的固定框架里有趣着的人。斯大林观察家,想要写一出木偶剧。对历史持批判精神。——没有人有权利去装模作样重现一个已不在人世的人的生平。没有人有权利凭一个木偶去创作一个人。·现在中庸派的拉蒙:表达者。无意义的代表。人类精神上的独白:客观、冷静、中庸,同时也有愤怒、厌恶、欣赏、冲动。——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未来发展派的阿兰:思考者。对脐带的执着,探寻人类血肉间的联系,对人类的发展充满好奇,也充满温情。——唯有加里宁其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是纪念每个人都有过的一种痛,是纪念一场绝望的斗争,这场斗争除了对自己从未对他人造成过痛苦。拉弗朗克:智慧者,俯视者。自我,超脱。——人既是孤独,层层孤独包围的孤独。达德洛:欺骗者,虚荣、伪高明的代表。凯列班:挣扎者,迷茫者,自我欺骗。高明与无意义,高明引起竞争,无意义摆脱提防。昆德拉在该书里的每个人具有社会现实代表性,人物交错形成一个大世界。村上曾说:“世间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猫。”前半句很是适合总结无意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建筑设计的470个创意发想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荷兰施罗德住宅、法国廊香教堂、英国拉邦舞蹈中心、葡萄牙波多音乐厅……这些世界著名建筑,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发现。雷姆?库哈斯、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妹岛和世、勒?柯布西耶、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隈研吾……建筑大师的精彩设计,灵感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建筑设计的470个创意&发想》是由每周住宅制作会各县市分会成员们集体构思、创作而成的概念集锦。以形状、材质、状态、场所、环境、动作、概念等七大方向作延伸,总共470种创意发想,中间穿插102则世界知名建筑案例介绍。挑战你对空间的无限想象!想象,创造伟大! 《建筑设计的470个创意&发想》带给你更宽广的创意与思考方式,无限灵感让设计变得简单。

虚无主义是个旧题

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篇就提到了“永恒轮回”,一个属于尼采的、很神秘主义、很不哲学的概念。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上帝死了,我们要期盼超人,又说这世间的一切都在永恒地轮回。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永恒轮回”比“超人”还要虚妄。昆德拉为什么在他最流行的小说开头提到“永恒轮回”?几年前,听过一个昆德拉的专题讲座,主讲人说,昆德拉的小说有两个主题,政治与性。不知是因为与会者大多比较懵懂,主讲人自降逼格,还是本身哲学造诣就不深,谈昆德拉的作品怎么能不谈虚无主义?经历过两个臭名昭著的极权政府,目睹过死亡与荒诞,昆德拉天然地离这个问题很近。讲座中,主讲人提到中国的作者喜欢昆德拉同样是很天然的事情,因为我们经历过同一场社会实验,在一个同构的意识形态中。中国人对《玩笑》中的故事感同身受,一种郑重其事的荒诞,荒诞中同样郑重其事的残酷。《不朽》中阿涅丝回忆小时候跟父亲的对话,她问父亲信不信上帝。父亲说,她相信造物主计算机,造物主把宇宙的规则写在磁盘里,放入计算机,就离去了。无神论者们看待荒诞、残酷与死亡,不会那么“纠结”,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这世间最最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神照顾我们,不正义不会被惩罚,不会有灵魂被送入极乐世界,也不会有最终的清算,只有我们自己而已。笛卡尔和康德会去运用逻辑论证上帝的存在,但是人类求真理的劲头最终让我们发现,没有上帝,也没有终极的价值。我们只可以确定死亡以及死后的虚无,和死亡之前的存在本身。没有神的世界,生命可能只是宇宙中随机出现的一团物质,其存在与消失都微不足道。由此,虚无主义指出,人类的存在没有终极的意义,目的和最本质的价值。所以,福柯读尼采时悟出很多道理。因为没有最本质客观的价值体系,我们所感知的价值体系都是人们自己建构出来的,福柯称其为话语。话语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话语随着社会变来变去的,上帝是一种话语,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是一种话语。尼采影响的不世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可以挤满一间屋子,福柯是一个,昆德拉是一个。尼采也被使用得特别多,拿尼采当LOGO的人,最喜欢断章取义。尼采在书中说,上帝死了,众人杀死了他,实际上是在描述社会的思想状态。不可否认的是,科学的发展以及对真理夸父般的追逐,摧毁了旧有的价值观,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这幅场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毫无生活交集,不约而同地用各自高超的手法描绘了上帝偶像被人类打碎之后的社会图景。直到现在仍有学者对这种“不约而同”怀着浓厚的兴趣,而实际上他们之于虚无主义,就好比牛顿和莱布尼茨之于微积分。上帝作为一个旧话语被证明为虚幻,没有终极的救赎与惩罚,没有天堂和地狱,没有绝对的永恒的正义与爱。死后只有虚无,只剩下残酷的现世,为什么不纵情享乐,为什么要追逐虚无的道德标准,而不依从人性中的欲望与邪恶?面对同样的问题,尼采是个热烈的人,他说要期盼超人,要强力意志,说一切都在轮回。陀思妥耶夫斯基则阴郁,对未来充满担忧。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很难说他是个标准意义上的好人,但是他的作品多以宗教的爱与救赎作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我们熟悉的文艺批评的话语中,这种手法被批评为一种倒退。可试问,时至今日,我们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因为这个问题永远都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反倒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早地就在小说中表现了自己对一小撮革命分子的轻视,因为这些人反对专制主义的初衷不是正义与爱,而是为了满足破坏欲。尼采为了解决虚无主义问题,提出了超越道德的超人,他们是为了实现更伟大的目标,可这个目标是什么呢?总所周知的是,纳粹对尼采进行了断章取义,昆德拉在书中提到自己的很多亲人就死在集中营。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崇拜拿破仑,在极度贫穷的生活中产生了自己是“超人”的幻觉。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个形象表述了超人逻辑的荒谬,难道为了一个所谓的远大目标,就要去杀人?什么样的社会要为了所谓远大目标,要去牺牲很多人的基本权利,乃至于生命?而通常是,以远大目标名义所进行的不过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欲望,施展的是人性中的恶。陀思妥耶夫斯基预言了俄国的未来,而昆德拉本人就曾生活在苏联阴影中的捷克。轮回是一种很古老的观念,在现代又因某种宇宙观而被披上有据可依的外衣。尼采为了解决上帝之死造成的虚无主义,提出了永恒轮回,他真诚地相信生活的意义在于世间的一切要不断地轮回,没有尽头。昆德拉在《不》中说,一个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变成了文字、研讨,比鸿毛还轻,吓不到谁。而永恒轮回的罗伯斯庇尔将不断地砍掉法国人的头颅。永恒轮回的不存在,正是意义的不存在。生命是轻的,是因为没有终极的价值,所以,依附于生命之上的一切也就一样没有意义。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这样说:“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的深刻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被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二虚无的问题对昆德拉来说是个讲了好多的旧题,对于文学和哲学来说都是。萨特写《存在与虚无》,加缪捧出西西弗,已经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情了。后来的后来,消费主义战胜了虚无主义,技术不可以解决“无意义”,但是它能制造器具和商品。于是人们在消费与被消费中往返,我们生产数不清的商品,也消费数不清的商品,我们为无尽地消费忙碌、比拼、激励自己,这成了某种现世的意义。每次诺奖,媒体都会说,昆德拉早就不合现在评委的口味了,这个旧题已经过时了,昆德拉也过时了。昆德拉在这个岁数出版的这本小说,都是过去作品的影子,面对虚无这个老题,仍是一筹莫展,加缪歌颂了做无用功的西西弗,昆德拉用了“庆祝”。在《庆祝无意义》中,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是陌生甚至显得可笑的名字。甚至康德也让人想不起,现在谁又会去读康德呢?留下的是一个叫加列宁格勒的名字,一个荒诞可笑的影子,一个权力强奸理性的痕迹。不朽是很多人追寻的东西——被一群不认识自己的人记住。但是在《不朽》中,昆德拉也进行了消解。虚构的歌德与海明威的对话中,所谓的不朽不过也就是被后人嚼舌头罢了。又有贝蒂娜这样的女人围绕在歌德旁,目的就是为了被写进名人的八卦中以获得不朽。在《庆祝无意义》中,昆德拉写到,“死的人变成死了很久的人,没有人记得他们,他们消失在虚无中”,“但是由于失去了真正的见证人、真实的回忆,他们变成了木偶”。而大多数的人连这种不朽也追求不到,《不朽》中的女主人公阿涅丝死后,丈夫与她的妹妹结了婚生活得很快乐,她很快就被遗忘连悲伤都很短暂。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中,将无意义讲的更加直接。他直接说,“我一直觉得把一个不要求到世界上来的人送到世界上,是很可恶的”。他用女人肚脐的意象,勾勒出无肚脐夏娃所衍生出的生命之树。一个杀人犯扼住无肚脐女人的喉咙,将带走整个人类,不是对未来的终结,而是人类的彻底不曾存在过,因为这个整体的存在也没有丝毫的意义。昆德拉的与原话极尽讽刺,“我期盼的是根植于第一个蠢女人的无肚脐小腹内的那棵树彻底毁灭——那个女人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她可怜兮兮的交媾肯定没有给自己带来丝毫快活,却给我们造成多大的苦难……”昆德拉虚构了斯大林对康德哲学和叔本华哲学的论述,对物自体的消解对应的是上帝之死,斯大林借用叔本华哲学说要以一个意志统一个体的不同表象,就是再造一个偶像。这个“偶像”,或者说那个远大的目标,那个虚构的乌托邦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昆德拉之后用天使坠落的朕兆,来对应上帝之死。轮回的是人们对乌托邦的渴望,曾经的乌托邦在天上,被打碎了,后来的乌托邦在未来,被残酷的现实证明为一种虚幻。无论上手的器物多么先进,仍然无法解决无意义的问题,思想家们的解决办法无非就是拥抱它、绕过它,或者遗忘它。昆德拉清楚自己已经完成了他曾讨论过的“不朽”,他也清楚要面对谁都无法逃开的无尽虚无。他说,“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除了坦然地庆祝,还有何法?

无意义本身就值得庆祝

《庆祝无意义》是我看的遍数最多的一本书。因为似懂非懂,所以想要再看一遍,再看一遍,还是似懂非懂。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也因此,我对这本书怀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无意义这三个字本身就如同一个闪着金光的招牌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更何况前面还有“庆祝”这个喜气洋洋的动词。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生命就如同一个凭空而来又凭空消失的近乎于虚无的东西。然而人们大多喜欢用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将生命讲的无比高大上,仿佛任何对于生命丝毫的亵渎都十恶不赦。太多的鸡汤在灌输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的你我是多么的幸运,我们应该多么感激于自己的存在。然而正像这本书中说的:“瞧你的周围:就你所看到的人中没一个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这里的。”非意志而生的我们,凭什么不能认为存在于这个操蛋的世界并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凭什么一定要对于自己的存在感激涕零,凭什么不能对人世间报以绝望而消极的心态。还有太多的鸡汤在灌输,人,一定要将生活过的充实且富有意义。书籍畅销榜永远不缺诸如《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自己》、《就怕你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等。整个世界都萦绕着不努力就可以去死的恐怖气氛。平庸无意义的人生令人羞于启齿难以忍受,意义变成了衡量事物是否值得存在的重要标准。书里给了不一样的见解:“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当太多的有意义被人放大加粗的作以标识时,无意义的提出更显得尤为重要。你渴望有意义所带来的激励与督促,我需要的则是无意义所带来的无用的自由。你们尽管在有意义中拥抱美丽完美的未来,请允许我在无意义中过的又丧又美丽。鸡汤虽好,不要贪杯,容易得三高。我认为蜷缩在巴黎隐居的米兰昆德拉是想告诉大众,人生不是一定要每天24小时都如同打鸡血一般的精力充沛,平凡抑或悲观也并不是不能被允许的存在。他试图让大众理解的,也许就是《奥利弗基特里奇》中主人公那样的人:“这个世界让人感到绝望,但我还不想离开它。”我不会试图原谅世界或与之和解,但我仍努力与其相处。我也许是曲解了老爷子的想法,但反正他也看不到,对不起咯ㄟ( ▔, ▔ )ㄏ

《庆祝无意义》读书笔记

《庆祝无意义》读书笔记炼金术士米兰·昆德拉[著] 马振骋[译] 译文出版社出版 35,000字 130页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书的名字《庆祝无意义》,原以为“庆祝”生日、纪念日之类的活动是没有举行的意义的,后来才想到了另一个意思:“庆祝”是个动词,就想去庆祝生日一样“去庆祝”“无意义”这个东西。从大的方面讲,有前事之事后事之师的各种庆祝活动,小的方面是家族中某个人的生日、两个人的纪念日或者是只是一个人的某个纪念日。有时,出于社交的需要要举办庆祝活动,有时,则是提醒自己:时间又过去了单位长度。一直在思考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也参考了其他人的评论,听说是将“虚无主义”的,大概要把昆德拉的所有作品都读一遍以及了解一下昆德拉的生平事迹才能明白个大概吧。自己思索了几天,想到书中给我的那种压抑感,对生活无奈的压抑感。达德洛不明原因的谎称得了癌症;阿兰的肚脐理论及夏娃树;拉蒙的天文馆理论;卡格里克的无意义行为;夏尔的天使理论;凯列班的酒会伪装及退休。“庆祝”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去庆祝“无意义”又有什么意义?难道是负负得正吗?迟到了7天才完成的这篇笔记,其实也是我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庆祝”。关于本篇读书笔记的结构:因为书中没有小章节的目录,所以添加了小章节目录,并在此基础上记录笔记。第一部分 主角出场P003 阿兰对着肚脐出神P004 拉蒙在卢森堡公园散步因为排队的队伍太长,拉蒙放弃夏加尔的画展,改为在公园里闲逛。“草地上一所亚洲学校的学生在做奇怪缓慢的动作”,这里我想到的是太极拳。P006 癌症没有生成达德洛,一个月后于生日前确定自己没有得癌症。P007 暗藏在重病中的魅力公园里拉蒙遇到了达德洛,达德洛谈起了拉弗朗克的情人死亡,并谎称自己得了癌症,请拉蒙帮自己找人组织鸡尾酒会庆祝生日。P011 不可解释的谎言 不可解释的笑达德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撒谎,然后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撒谎后就笑了。P012 拉蒙在夏尔家做客P014 拉蒙对高明与无意义的讲解卡格里克是拉蒙认识的最花心的男人之一。拉蒙目睹了卡格里克和达德洛在一个晚会上对一个女人的吸引手段,二人的方法不同,结果不同。拉蒙得出结论:高明就是无用。这里我想到的是道德经中的无为。“当一个高明的人试图勾引女人,这个女人就觉得在进行竞争。她觉得自己也必须高明。不能不做抵抗就投降。而无意义解放了她。让她摆脱提防治心。不要求动任何脑筋。让她无忧无虑,从而更容易俘获。”纳喀索斯(Narkissos)源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喀索斯的故事,美少年纳喀索斯有一天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爱慕不己、难以自拔,终于有一天他赴水求欢溺水死亡,死后化为水仙花。后来心理学家便把自爱成疾的这种病症,称为(自恋症)或(水仙花症)(Narcissis,水仙花,自恋者)。第二部分 木偶剧P021 二十四只鹧鸪夏尔与凯列班讨论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提到的斯大林所讲述的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P024 夏尔想写一出木偶剧玛德兰(阿兰的女友)在斯大林死后约四十年出生,夏尔在斯大林死后十年出生,阿兰在斯大林死亡是已经出生。“时间过的飞快,幸亏有了时间,我们首先是活着,也就是说:被人控诉、被人审判。然后我们走向死亡,我们跟那些认识我们的人还可以待上几年,但是很快产生另一个变化:死的人变成死了很久的死人,没有人在记得他们,他们消失在虚无中;只有几个人,极少数极少数几个人,还让他们的名字留在记忆中,但是由于失去了真正的见证人、真实的回忆,他们也变成了木偶……”P026 盥洗室造反P029 下一次,夏尔给他的朋友讲加里宁和普鲁士首都以加里宁与伊曼努尔·康德的名字,对城市的命名。P032 阿兰发现斯大林被人误解的温情斯大林对一个受苦的人(加里宁)的爱。第三部分 阿兰与夏尔经常思念母亲P039 第一次他感到肚脐的神秘,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的时候阿兰出生几个月后,母亲便离开了他和父亲。再次见到母亲是十岁的时候,也许是知道了母亲还会离开,注意肚脐只是紧张无措时的转移注意力而已。然后因为对母亲的离开耿耿于怀,从而总是想起肚脐并发展了自己的肚脐理论。P041 一个女人从汽车里出来一个女人,开车到了河边,决议要跳河自杀。P043 她杀人要自杀的女人,因为不想被人救,而抢先溺死了前来就自己的人。P045 她回家原来这个女人是因为怀孕了才想去自杀,那么为什么怀孕了就想自杀呢?P047 赔不是的人阿兰心情不好,和夏尔打电话,说起自己是个赔不是的人。“觉得或不觉得自己错。我想问题都在这里。人生是人与人的一种斗争。”P049 天使夏尔的母亲和自己的兄弟住在塔布,在和阿兰的电话中夏尔谈起自己的母亲时提到了天使,并计划在木偶剧中设计一位天使。第四部分 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P057 凯列班凯列班:以没有受聘的职业演员身份长期领取失业补助金,最后一次演出是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剧中扮演野性的“凯列班”,演技大受朋友们欢迎,以至决定叫他这个名字,借以让他们想起他的表演。夏尔靠着为私人家庭组织鸡尾酒会谋生,雇凯列班当服务员。二人以凯列班在做服务员时扮演外国人为乐。P059 白上衣与葡萄牙女人达德洛的鸡尾酒会上,葡萄牙女仆玛丽亚娜为二人做助手,与凯列班各自用一种对方不懂的语言交流。P062 挂在墙上的照片阿兰的工作室墙上,只有一张母亲的照片,没有父亲的。P065 怎么孕育了一个赔不是的人阿兰想象父亲和母亲,并想象母亲和自己对话。P067 拉蒙到鸡尾酒会时心情很不好达德洛属于拉蒙不喜欢的一类人,即使两人尚有共同之处:喜欢语惊四座;出人意表说出一个有趣的想法;众目睽睽之下勾引女人。除了拉蒙不是一个那喀索斯。他追求成功但是又怕招人嫉妒;他喜欢受人欣赏却又远离崇拜者。自从他在私生活中遭遇几次伤害,尤其从去年起他不得不加入到死气沉沉的退休者队伍,他的谨言慎行变成了对孤独的爱;他的非正统言论从前使他充满朝气,如今把他变成了一个不切合实际、脱离时代,因而也是年迈的人,尽管表面还不至于如此。拉弗朗克:“人即是孤独。层层孤独包围的孤独。”P070 阿兰巴一瓶雅马邑放在橱顶上阿兰把一瓶自己出生年份的雅马邑放到橱顶上。阿兰对自己的工作和艺术的思索。拉蒙的天文馆理论,是阿兰想到了自己的女友玛德兰。P073 卡格里克召唤好心情拉蒙在鸡尾酒会上看到了前来循环的卡格里克,卡格里克告诉他“好心情”。拉蒙领悟到“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决定勾引酒会上偶遇的少妇朱丽。第五部分 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P079 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夏尔在长桌子后面,一副神不守舍的怪相,眼睛朝着上面什么地方看。夏尔看到羽毛,想到了自己的天使理论,想到了母亲的病情。P080 一场梦的终结作者想象:一张大桌子四周的二十来个人,面对这不是在正面,不是在下面,而是来自头顶上什么地方的东西,手足无措。并继续想象斯大林及其团队面对莫洛托夫所说的“约瑟夫,有人在暗中策划。据说要把你的雕像都推倒”。斯大林说:“这就叫一场梦的终结!所有的梦想都有一天要终结的。这既是预料不到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你们这些庸才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吗?”这里,是不是作者借斯大林之口讽刺斯大林集团都是庸才?P082 拉蒙在玩笑结束时的哀歌夏尔一直盯着拉弗朗克竖起的食指上空的那根小羽毛。拉蒙在这些仰起的头颅中间,觉得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静悄悄的带朱丽离开酒会,然而,朱丽已经离开了。拉蒙与凯列班的交谈:故弄玄虚寻开心可以保护你们(夏尔和凯列班),然而这曾是我们大家的战略战术。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拉蒙要去寻找“好心情”。黑格尔的“无穷的好心情”:不是取笑,不是嘲讽,不是讥诮。只是从无穷的好心情的高度你才能观察到你脚下人类的永久的愚蠢,从而发笑。P087 拉弗朗克走了小羽毛终于落在了拉弗朗克竖起的食指上,然后她离开了酒会。P088 拉蒙走了拉蒙和达德洛二人之间互相不想看到对方而打招呼。黑格尔的好心情最终找到了拉蒙,拉蒙决定离开酒会。P089 夏娃的树阿兰幻想出来的一个女性的声音,讲了夏娃的树理论:错误的根源。第六部分 天使堕落P095 向玛丽亚娜告别葡萄牙女仆玛丽亚娜喜欢凯列班,是有花心丈夫恶名的凯列班产生了怀旧的心理,还是怀念昔日的纯洁。“昔日的纯洁”指的什么?P098 雅马邑高高在上凯列班和夏尔从鸡尾酒会收工之后,去找阿兰喝酒,为纯洁的荣誉碰杯。阿兰决定拿出自己的雅马邑。此时夏尔担忧母亲的病情而去打电话。P100 叔本华的世界斯大林问加里宁什么是康德最重要的思想?斯大林自己认为康德最重要的思想是“物自体”,但是斯大林认为这个思想是错误的,而认为叔本华的伟大思想 “世界只不过是表象与意志”更接近真理。P103 一拳头打在桌子上震得到处都响斯大林讲自己现在意志松懈和自己为全人类作出了牺牲。P104 天使堕落窗子外一位天使落了下来,斯大林说“还会有许多你们将看着落下来的”。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朕兆。P105 那瓶陈年雅马邑流在地板上凯列班踩在椅子上去拿橱顶的雅马邑却跌落在地。P106 一个陌生女人向他的情人道别朱丽和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过夜,因为对方几乎是一个隐身人。这个人是卡格里克。P107 不祥之兆凯列班说打碎了雅马邑是不祥之兆,夏尔同意,并说自己的母亲不行了,决定去看她。P109 斯大林和加里宁逃跑斯大林打扮成打鹧鸪的猎人,将赫鲁晓夫等人撂在困境中离开了。尿急的加里宁也悄悄离开了。第七部分 庆祝无意义P113 摩托车上的对白阿兰幻想摩托车后座上母亲与自己对话。“我一直觉得把一个不要求到世界上来的人送到世界上,是很可恶的。” “就你看到的人中没一个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这里的。”这些话“是所有真理中最平凡的真理。那么平凡,又是那么基本,以至大家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阿兰与母亲谈论人权、谈论人一生中重要的一切(出生、死亡、父母、相貌、性别……)都不是自己选择的。这些,我认为就影射了全书的主题“虚无主义”,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力,为它们那就实在没有理由斗争或写那些什么宣言了!”P117 拉蒙跟阿兰讨论肚脐的时代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钟,阿兰和拉蒙、凯列班约好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的博物馆见面。凯列班伤的不轻,走路困难,没有来;夏尔去了塔布见母亲。阿兰和拉蒙二人在公园里散步,阿兰讲述自己的肚脐理论。今日的时尚像其它时尚一样也会过时,其作用是几个世纪以来不让我们看到一个基本事实:个别性是一种幻觉!P122 达德洛的到来阿兰和拉蒙见到了来公园散步的达德洛,达德洛和拉蒙是老同事。达德洛认为:谈笑风生只会使一个楚楚可怜的病人更加引人注目,更加可钦可佩。P124 过来一个打猎的人和一个撒尿的人猎人打扮的斯大林用枪打掉了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雕像的鼻子,是为了阻止在雕像的大理石基座后面撒尿的加里宁。夏尔的木偶戏上映了:斯大林极其集团在书中以木偶戏的方式穿插。P126 庆祝无意义拉蒙对达德洛讲述自己的“无意义的价值”理论:“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

《庆祝无意义》:时光荒凉,也别忘记狂欢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旁边的同学正看着某部美剧笑得不明就里;我身后的同学正对着电脑屏幕全力以赴地打怪升级。这样的情景,如果让住在隔壁以“刷书”为乐的“小学霸”看见,恐怕又会摇摇头,说这是在虚度光阴,“完全没有意义”。可我没觉得,在同样的时间里,读了一本书的我就算是得到了怎样的“意义”。每个人在做的,其实都是自己认为自己该做的事,至于意义,旁观者的判断往往同样“没有意义”——恐怕就连我们自己,也无没有能力给出判断。只是时光,总要有什么来填满,才不至于让人因它的无法消弭而饱受折磨。1《庆祝无意义》是米兰•昆德拉新近的一部作品。如果因此,我们便庆幸着自己是和大师生活在一个时代,恐怕难免被冷眼旁观的路人们视为是矫情的“文艺青年做派”。就像是唐诺写的《咖啡馆遇到十四个作家》,大概只是少数人会做的美梦。这些灵魂固然卓越,却不是每个人都认得出天的模样。我最近最喜欢的一个笑话是在《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中读到的,大概是说,有一天,你正在寻找“真理”。“真理”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你却推开它并吼道:“滚开,没看见我正在找真理吗?”真理只好灰溜溜地走开了。当然《庆祝无意义》里,其实也没写什么真理。全文三万五千字,穿插着来自四个年纪不小的“好朋友”的谎话和意淫,有关斯大林、加里宁和赫鲁晓夫的段子以及他们的苦闷和幻想。比起米兰•昆德拉的其他重要作品,《庆祝无意义》无论是从发表时间还是文本长度上,都像是一道盛宴的“尾菜”——可是卓越即将落幕,所有的精彩却总要浓缩在最后的剪影里。人们总要为无关于己的伟大而庆祝,但如果在此之前,你早已开始打起了瞌睡,那么,故事落幕时的狂欢,也不过是逢场作戏。也可以是一种解脱,为平庸,为造作。2“一个那喀索斯,不是一个骄傲的人。骄傲的人轻视别人。低估别人。那喀索斯高估别人,因为他在每个人眼睛里观察自己的形象,要美化它。于是他对待所有的镜子都很贴心。”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甚至要胜过那段中译作品尚未出版便已被疯狂转发的对“无意义”的脚注。很显然,每一个认为自己正在努力生活的人,都像是“那喀索斯”,在他者的眼色里找自己的模样。也或许,除了足够小的孩子,和足够老的老人,恐怕没有人能躲得开诸如此类来自自我的拷问。那许多面镜子,我们要“时时擦拭”,又有谁能参透“本来无一物”的禅理呢?作品的开始,阿兰拼命地思考着自己对女人裸露的肚脐产生迷恋的原因。这或许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个隐喻——那里其实是生命的开始。再显然不过,就算是爱回忆的人不快乐,我们也迷恋着过去,因为记忆像是一张网,“撒进水里一无所获,但在阳光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亮”(卡尔维诺语)。这光亮里的我们似乎无忧无虑,和伙伴欢闹、开着路边不敢搭讪的美丽姑娘的玩笑,无忧无虑地以为自己可以免俗,此刻的欢愉永远不会被岁月囚禁。时光漫长无用,却一边流逝,一边扮演闹钟把你叫醒。你的伙伴们早已四散,他们不来染指你曾经的天真,便已是老天对你最好的眷顾。3“没有人有权利去装模作样重现一个已不在世的人的生平。没有人有权利凭一个木偶去创作一个人。”故事的主角只愿意用人偶而非真人来诠释斯大林的故事,而米兰•昆德拉也没忘记用文字来揶揄一下这位曾经的独裁者和他的伙伴。加里宁那令人遗憾的隐疾却让斯大林这个路西法萌生了同情之心。每一个独裁之人,势必是要连自己一起禁锢的,否则便是对权力意志的背叛。可到了最后,昆德拉让斯大林释放了自己,恐怕是永远是“上帝”的小说家对历史“人偶”的悲悯了。不过也不必担心,一个独裁者的“叛逃”并不会影响这个世界的秩序,矮矮胖胖的赫鲁晓夫同志,早已蓄势待发了。说到底,再诱人的东西也会令人心生厌恶,或许一时看来超出一切的意义,到头来不过是来自乌有之乡的问候。只是人生短暂,恐怕当这样的情理被体悟,人却早已无力释放自己了。4“现在,无意义在我看来跟那时相比另有一番面目,在个更强烈、更有启示性的光照下。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这在这座公园里,在我们面前,手型,我的朋友,它绝对明显、绝对天真、绝对美丽地存在着。是的,美丽。就像您自己说过的:完美无缺的节目——根本是无用的,孩子们笑——不用知道为什么——不美吗?呼吸吧,达德洛,我的朋友,呼吸我们周围的无意义,它是智慧的钥匙,它是好心情的钥匙。”无意免俗,其实是因为这段话实在令人印象深刻。是为了这段话,他才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我们检讨了自己对自己和他者,回忆和现实,历史与真实,善意、自由与欲望的种种闹剧的上演所负有责任之时,事实上,这无意义的一切却无从、也并无避免的必要。“人生在模仿戏剧,而非戏剧模仿人生”(史铁生语)。无论角色大小,落幕后的庆祝,并无二致。时光漫长荒凉,却通向无休止的狂欢。

庆祝无意义:二流的主题被昆德拉写成了三流的作品

昆德拉,离心中的期待还有多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生活在别处》是昆德拉作品中本人阅读最为认真的两本。第一本书让我敬佩,交叉的故事叙述中穿插着作者的感悟,生命若必须承担意义,人想要逃离;若过于轻松,没有捆绑的束缚让人怀疑自身的存在。人若从细节来看待真正的想法,自我审视是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可怕存在的。散文和小说,哪种形式更适合来叙述所谓成熟的思想呢?原以为是散文,思想最高表达境界是哲学,只能用最为准确的文字来表达。而小说在进行叙事之时总归会有穿插内容在其中,影响主题表达的单一性。但现在忽然觉得,任何思想或表达都是没有绝对可言的,散文是零碎的、简单的感悟而已,而小说才承载了一个社会整体纠缠在一起的复杂存在,在每个不同的点上可以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但放置在一起却又可能是矛盾的。长篇小说是可以承载这种含量的。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在这一点上让我失望了,最致命的一点莫过于主人公机智的对话,这点似乎钱钟书也是如此,小说中对话过于经典有很多时候是会破坏小说整体结构安排带来的叙事效果的。昆德拉的结构安排与以往是一致的,单节是故事,双节是另外的故事,似乎可以单节或双节连读。但斯大林与加里宁的故事,既非荒诞,也没有将落脚点放在温情上,或许狂躁伟人身上流露出那一点同情与温情是难能可贵的,这个伟大的人物为什么非得要伪装成猎人穿越到现代来呢?木偶剧的象征意义也是明显的,将一个已经被简单化的人,想要在剧本中还原成立体的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是理解。肚脐,这一怪异的开始和结束,算是对无意义最为直接的解读。个体与母亲,是多么怪异的存在,一个生命的开始是对一个女人身份的终结,而这对于两个人而言都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身份最深刻的印痕是性别、父母等因素,但这些都是无法自我选择的,而能选择的,事实上对个体存在价值都不是很大。这便是从昆德拉角度来看待的各种形式无意义的本质存在。写下这些,这又算不算未能接受当下呢?欣赏别人的表达和思想,未必要和你的思路节拍一致,否则读书不就成了寻找自我思想的佐证么?跳出自我思维旁观别人,或许才是一种新的境界吧。但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断:从文学视野来看,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是将一个二流的主题写成了三流的作品。

没有肚脐的天使

如果有 我会给3.5 五万字的中篇 看了两遍才理清头绪 觉得能拍成电视剧 除了作者给的情节 剩下由自己脑补 记得用蒙太奇的手法 很般配读的过程很叫人生气 总想着把书里满嘴跑火车的人物都揪出来打一顿 而那个年代的作家习以为常的把哲学放进书里 不得不反复研读(更让人烦躁)贯穿昆德拉小说始终的是他大声疾呼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 我喜欢天使的故事 后来偶尔也觉得他们可爱 笑点奇怪的我 因为 ‘她在驴子与天使之间’ 这句话笑了很久 如果我们能决定自己要不要出生应该为无意义的事感到开心 不必要完美无瑕 我的出生是无意义的么 不 无意义是有意义的存在强大的意志表象 如果由强大的意志支配 去剥夺 侵略 斯大林是控制强大意志的好手一泡尿的斗争加里宁最害怕的不是弄脏衣衫 而是起身离开座位时众人炽热的注目 不只是因为他遭受的小小痛苦 他是最好控制的表象 因而加里宁格勒永远是加里宁格勒关于题目很多人喜欢庆祝无意义这个题目 但作者大概怕读者不明白 在最后一部分 揭示了这个伟大的真理 而这个结尾偏偏让我觉得 全部都很好 但为了拿高分 去认真的结尾了 事实上 文章前篇和中篇早就给过了答案 大概为了教蠢读者一个明白不是指 庆祝这件事 是无意义的 而是我们去庆祝 无意义 这种事吧米兰昆德拉是陀氏复调小说的忠实信徒 复调式叙事或者多声部叙事是他非常得心应手的叙事技巧这本小说能很好的让你体会到复调小说 历史与现实 真实与虚构杂糅 可以随意拆开 随意拼装 拆开是独立的故事 组装起来起来就是典型的 复调小说这是老人家最新的一部小说 很后悔没有先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对他的写作方式没有一定心理准备 如果带着熟稔和崇拜来读这本书 也许又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情愫个人意见 若不如大流的意 勿喷

一个关于自由落体的新鲜印象:为羽毛吹口气

如果我们可以这样来观看这部小说——它就是关于一场庆祝,一场派对的小说——的话,那么在这场“庆祝”场景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而且这情节是这场派对的唯一“关键情节”,没有它我们好像根本就没法理解这场派对到底是为什么,而这部小说又是想表达什么。我尽量不去重读这本小说,以此企图再慢慢挖掘它的“意义”,以构造一个所谓的“读后感”。而是合上书立马使一些还在蹦哒的感受形成以上和以下文字,进而能保持一种新鲜的印象,不落于“地”。这个情节出奇简单,即是一群人围着一张长桌,在这张桌子与天花板之间,有一丛飘浮着的羽毛,大家抬头凝视它,而渐渐出神。有个女人伸出食指想去把它接住,可惜羽毛像有思想一样绕开她,继续浮游不定。整个庆祝中好像就为了干这一件事一样,或者,这个庆祝好像一场“仪式”。祭奠羽毛还是祭奠生日(这是书中某个人物的生日派对)?你确定这是情节?还是照片?如果将这小说拍成电影,这个场景必然呈现为它的宣传海报。因为再没有哪一个清晰的场景能述说关于这部小说的旨趣了。而这样带有隐喻性质的“情节”在昆德拉文学里处处可见,也好像就是昆老持之以恒的表现述说方式。在这个年纪上了,他没有放弃,也没有必要放弃。(有生之年最后一部?)而这个隐喻在我看来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呢?说“表达”已经不是了。在我对昆老所有作品的记忆中,这部最艰深。当然,这是在我自以为是理解了昆老其他作品的意义之基础上说的,更或许我的理解只是种呓语而已,并且从来如此。那么就直陈观想吧。昆老在这部小说里还是在谈“无意义”。这是一种类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意味上的“无意义”。因为人是绝对自由的,而这种“绝对”带来绝对的生命重感。轻到极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又沉重无比。我们在意志上自由得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丝毫的牵连与“帮凶”。每个行动完全出于自身,所以最后只能归结为自身,这是一种根本没法承受的重。“我”的选择所引出的一系列结果只能自身承受,这里再也不需要任何法律裁定,直接定罪。因为所有法律旨在归结是谁的错,谁在主使。一个杀人者如果出于某种“指使”,或许为了钱财,或许为了自卫,也或许为了他心中的其他“道义”,毕竟可以“轻判”,毕竟比纯粹因为我能杀人的这种“自由”而杀人来得“正当”得多,哪怕这些“正当”来得多荒谬好像是在狡辩,但灵魂可以借此“逃脱”那“惩罚”。我们的行为必须有所依托或者“过得去”的理由,否则善恶只能我自承担,没有任何“理由”,当即堕落入地狱,无可喘息。这部小说里有太多意象,每个可以生发无数。就像一朵蒲公英,随风起落它的种子,可以在每个角落孕育出其他生命与意境。所以写作本文即是来自楼主这样一个方式,即刻意不用索文扣字的回顾方式,全凭最初读毕之后的第一印象来领会。只有如此我觉得才是一种能与文本相“亲近”的方式。而楼主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文本行将结束之时,小说里出现了对康德和叔本华哲学的讨论。对康德哲学有所接触的人一定知道“物自体”这个概念。这样的“物自体”即是康德一切哲学的中心,在这个中心上结出花瓣与果实,好像一朵向日葵。这“物自体”想说的便是我们的一切感知仅是来自于我们的感官,我们不可脱离我们的感官去迎合这个世界,不可逃脱这种认识局限,必是带着“隐形眼镜”在接触这个世界,从而这世界不可能以本来面目对我们展现,它就是一个“物自体”,自在自为,不可靠近,好像上帝。但叔本华拍案而起:既然我们不可逃脱这种局限性,而且人人如此,人人都是在这个“隐形眼镜”之下观看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看到的就必定是同样的世界。既然人人如此,而我们又必然局限,那么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以我们所看到的为根据,不可再附会的“根据”。再次,如果我们不可能摘下这副“眼镜”,那我们又怎能说有个“真实世界”呢?因为要看到这个真实世界,那就只能摘下眼镜,但实际上你又说不可能摘下这眼镜。这岂不是在自相矛盾?所以,这个世界就只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没有其他,没有什么更“高尚”的东西来寄托,我们的一切罪恶只是来自于自身,不要企图说有个“物自体”是他欺骗了我们,所以我们没错。这一切只是我们自身的“意志”,不要做个无赖,不要转移重点!请直面我自己的灵魂!这样的哲学我觉得一直贯穿在昆老的作品中,从《玩笑》开始到《轻》到《笑忘录》,而来到现在的《庆祝》。这一系列作品依据这个哲学冲动,在最无可反驳的基础上,痛斥前苏联的种种行径!所以《庆祝》里必然还得让斯大林出场。有些罪恶必须被出场到文本中,爆嗮在太阳下。昆老让斯大林及其幕僚包括赫鲁晓夫集体出场,以一种超现实的场景,让他们看到天使正在降临,“降临”成撒旦。现在回溯到那个羽毛的场景。“羽毛”是翅膀,只有在它还漂浮在空中的时候,才是“天使的”翅膀,一旦“落地”,一旦被物粘附(比如那个女人的指头),那就是“撒旦的”翅膀!所以,这部小说此时被我“忘记”得只剩一句话:“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这个世间有太多的“意义”被生造出来。而我们就是被这样的“意义”生拉活扯地指引着去善良,去邪恶,去行动。难道斯大林不就是如此以“意义”来绑架他的国家,人为地掐住“羽毛”,拉落“天使”,从而进行那场不可饶恕的侵略的么?但是,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只是你自己的意志,或者由这一个人的意志绑架的集体意志(苏联整个国家的国民意志)在作祟,当下即可定罪,当下落入“地狱”,永无翻身之日。况且这些个人的国民意志也不可逃脱其“帮凶”的地位,因为你是自由的,就算这种自由被利用了。所以,整个苏联民族都有责任!昆老好狠。但是昆老还是善良的,所以有这部小说从他口中而出,他只是宁愿让这“羽毛”恒久漂浮,不落入地。这部小说有太多的意象,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说,是一场盛大的思想全席。但所有解说与所谓的读后感,难道不又是在让羽毛坠落,让意义捆绑么?包括楼主这篇。所以《庆祝无意义》,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对这“羽毛”的祭奠与“庆祝”,所以书名曰庆祝无意义,为无意义开的一场灵魂party。而终究,一旦有一种意义,它本身便遮挡了另一种意义,让世界毫无生趣。因而,一切因无意义,而更有“意义”。而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让羽毛在此漂浮,重新获得其“无意义”,比如下面楼主与吧友的交流就是一种托力,或者,楼主先吹了一口气,羽毛渐渐有了反应,还有谁来吹口气?

还没感觉到疼痛,就想被治愈;还没感觉到意义,就庆祝无意义

一个写作的人,特别喜欢密密麻麻的文字装进厚厚的纸堆里。大部头、论文、文集……什么都喜欢看,什么都喜欢学,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纳入自己的体系,什么都好奇,都新鲜。从小就是被这么设定好的。我还是我。所以我必须恢复读书及写作。精神是需要自己养着的,不养就容易乱掉。特别是跟现实不断交互的过程中,那种混乱,是自己有时候不可抵挡的。比如,失眠,神经衰落……因为一个又要物质,又要精神的人,是最容易被伪善所欺的人。混乱中建立的秩序,都是一个巨大的意志把唯一的表象强加于大家的。米兰昆德拉在他85岁写的书《庆祝无意义》中,写了很多不经过故事就总结意义的话。我也喜欢这样的空谈,就只表达自己就好,管别人听不听得懂,看不看得到,因为此刻,我已经体会到了某种启示,已经自动形成了表达。方式,是这个时代的事儿。表达方式不是每个人都配拥有的。谁让老爷子借阿兰“母亲”这个人物的口也说出“你的性别也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有你眼睛的颜色。你所处的世纪。你的国家。你的母亲。重要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利……“是,刚好,我今天看完老爷子的《庆祝无意义》。感觉还是要写点儿什么。不然一天又白白度过去。稍小些时,总想在时间中沉淀下什么,以追赶什么。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对时间的惶恐。而他偏在年老的时候说:”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哭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在这个前提下,无意义,散发了所有哲学的光芒,它酷似我从小喜爱的老庄文化。即便是世上多少人,就有多少表象,伴随着盛行的无意义,那么,也只好,“生物之以息相吹”。我们都做为尘埃,努力积累,开花,然后呢?我怎么想着想着就看见了蛛网,还有叶芝的《当你老了》。他们说,这个世界,现在治愈风更盛行了。我记得《了不起的盖兹比》热映的时候,好多朋友让我写点治愈的文字。我还真不会写治愈的。革命时代,哪有什么治愈风?揭竿而起的时候都需要揭发,揭露,揭开,揭晓,揭穿的文字。和平初期,人们需要不断的新东西,推到,再推到,在重建,继续重建,是一种有心建立的过程。而到了这个时代,人心需要升温了。公共和自我的领域,都在生长。我是学公共事务方面的,我曾一度特别热爱这个领域,那些跟生活无关的东西,制度,思想,活动,意义在小部分人群里流转经营,是大众智慧所忽视或者不愿意承担的,或者没有合适的途经去开发,去贡献的。这又让我引到老爷子一直在强调的斯大林的故事(or谎言)上:一天,他决定去打猎。他穿上一件旧派克,系好滑雪板,拿起一直长猎枪,跑了十三公里。这时候,他看到前面一棵树上停着机制鹧鸪。他停步,数了数。二十四只。但是运气不好!他身上只带了十二发子弹!他开枪,打死了十二只,然后转身,走十三公里回家又拿了十二发子弹。他再走上十三公里,又找到了那些鹧鸪,它们还停在同一棵树上。他终于把它们都打死了……一小部分人干的事儿,依然是一小部分人在干。这个社会就是这么分工的,按照习俗及发展趋势,尽管是讽刺,尽管是谎言,但是时间经过,只靠部分人的刻意觉醒,慢慢进步着。然后人心,是众人的事儿。觉醒,首先体现在对自我情感的关切上。每个人,现在都在链接自己,每个人在朋友圈里发表自己的生活,发表自己的想象和现实。因为这些轻微的感伤,才最需要治愈。没有什么剧烈的疼痛,在平淡的情境下,个个都需要治愈。因为治愈,似乎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儿,遇到那么一个完美人格的人帮忙就行,世界60亿人,找一个人还难?哪那么容易遇到这样的人?其实现在的人生,特别是女人的人生,大多不就是靠通过一个男人改变的吗?那种萌萌的感觉,那种呆呆的感觉,那种女神男神的感觉,那种玛丽苏汤姆苏的感觉,那种四处云游的感觉,那种高大上、高洋上的感觉,那种奢侈品的感觉,那种类似爱情的感觉……有没有人在想,为什么,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经历过疼痛就想着被治愈……哪里有人为去你死,哪里有人为你去拼命,哪里有人真的护着你?一切只不过是所有人在营造了这个世界需要被治愈的假象。现在,大家都说这个世界挺薄情的,这个世界就是操盘人黑不操盘的人的……所以,治愈,又能如何?你的疼痛,在陌生的地方生长着。我喜欢从一个点散发开去的文字们。就比如《庆祝无意义》是从肚脐开始写的。肚脐,是一种切断之后治愈的伤口。唯一的联系切断之后,应该会焦虑。我一直觉得,人生下来就觉得没有安全感,焦虑是从那一刻开始的。长腿,臀部,乳房,都是女人最吸引男人的地方。而肚脐,则是一种无意义的开始。天使是没有肚脐的。肚脐的消失代表着人的完全消失。叔本华说的,世界只不过是表象与意志。没有肚脐,一切都可以消失。“她在驴子与天使之间“,一切都在真实和虚无之间存在一个接近真实又接近虚无的存在。怎么不可以消失呢。所以,还没有感觉到意义,就庆祝无意义吧。我想此书,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切换的先在之作。所以,不必有很明确的人物思想,感情,动作,神态。只要有表象和意志,靠看的人去思考那覆盖所有意义的那些话就足够,无论是借谁的口说出来的。先到此。回归一种整洁的可以打扫的思想现场。我的想象很呆板,而我的意志却很自由又坚定,所以,我希望我坚持写下去,以便让自己精神紧张之后能获得一种安抚方式。还是说,为什么要治愈?为什么要意义?我们都应该庆祝疼痛及无意义。

庆祝无意义,一出嬉笑怒骂的喜剧

六月的一个清晨,阿兰在巴黎街头观察着少女的肚脐,思考着女性诱惑的四个不同源泉:大腿、臀部、乳房和肚脐的情色导向性特点;这同时,拉蒙在离卢森堡公园不远的博物馆前排队,排着排着,觉得没意思,别转身往公园走去;差不多这同时,达德洛正在上诊所的楼梯,一见到医生的笑脸,悬了一个月的心放下了:癌症没有找上他。出了诊所,兴致盎然的他也往近处的卢森堡公园走去。小说开头这种同一时间中的空间切换,是《庆祝无意义》的一大特点,数块空间并列,将时间撑开,制造出一个内容丰富的时间横断面来。接下来的这一例,昆德拉则通过频切频换,呈现两个人物的“同时性”。拉蒙参加鸡尾酒会时,阿兰在他的工作室。酒会上,拉蒙心情很不好,拉弗朗克和小达德洛的夸张做作令他觉得好笑,这时一声电话铃响打断了阿兰对自己为什么老是给人赔不是的反思;阿兰盯着橱顶那瓶标签上的千位数是他出生年份的雅马邑,这时拉蒙在自责为什么要跑来参加这个鸡尾酒会;拉蒙醉了,冲到马路上叫的士,这时坐在地板上睡着了的阿兰,被幻觉中母亲的声音唤醒;母亲的声音停了下来,这时拉蒙拦下了一辆的士,这时阿兰靠着墙又睡着了。——由于我省略了中间的叙述,可能会觉得切换速度密锣紧鼓,实际上挺优雅的。昆德拉之所以这样写,我想恐怕主要是为了对抗素材的碎片化。如果没有这些精心结构出来的时间横断面,《庆祝无意义》会散得不成样子。反之,它散中有致,既玲珑,又神秘。但若仅停留在形式、功效层面看小说的“同一时间”,一定折损了昆德拉的心意。因为小说中同时呈现的,不仅是人物的活动,这个在干嘛哪个在干嘛,还有人物的心理、心情、情绪,甚至事态的趋势。往窄里说,朋友间像是有心理感应,你以为就你在伤感?错,你伤感时,你的朋友们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往宽里说,世界上正伤感着的人,多了去了。而那才真真是人间真相。人的那些挣扎、孤独、沮丧、痛苦、冲突、恐惧、暴力……好吧,说点好的,友谊、温情、爱、快乐……无论你正在承受或享受什么,世上与你同时共感的,一定铺天盖地之多。辜负了女仆爱意的凯列班,带着被爱的甜密和失恋的失落摔碎了阿兰原本想在自己生日打开的雅马邑——“庆祝自己的荣耀,大诗人的荣耀”。他曾经是个诗人吗?不得而知。而这时,朱丽正从床上醒来,她从鸡尾酒会上逃离,抛下喜爱她的拉蒙,令他忧悒大醉,而她,却和一个陌生男人过了一夜。阿兰和拉蒙的美梦就这样彻底碎裂在了同一时间。《庆祝无意义》仅三万五千字,却也被昆德拉分成了他经典的七个部分,还被一共加上了四十五个小标题,尽皆不太有标题的样子,却吸足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们俏皮别致,起承转合,极具形式感和停顿功能,为写此文,少不了前翻后翻找依据,又发现它们还极具索引功能。文末会将它们悉数奉上,这里不再举例。说到俏皮,昆德拉在这本小书中有两处却玩得有点过火。第三部分开头,阿兰在街上观察少女的肚脐,“我在重复自己吗?我在这一章开头用的词,跟我在小说开头用的词一模一样吗?”迹近卖萌,着实叫人有些哭笑不得。第五部分开头,“‘……夏尔……一副神不守舍的怪相,眼睛朝着上面什么地方看……’这几句话我写在前一章的最后一个段落里。但是夏尔,他又是在看上面什么呢?”嗳,哎,唉——真不知道说他老人家什么好。“同一时间”令散碎的素材相互勾连,结成一体,而开头结尾严丝合缝的咬合,更使整部作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小说第一部分出现过的几乎所有元素:阿兰对肚脐,拉蒙对无意义,达德洛的假癌症和自恋,赫鲁晓夫《回忆录》中的故事,木偶戏,博物馆门前的长队,夏加尔作品展,卢森堡公园……结尾的第七部分,不动声色地悉数现身,并一一郑重谢幕。实在是了不得的结构大师。除了谋篇布局的老辣,叙事的机智风趣,更是不在话下。昆德拉实实在在诠释了一把什么叫短小精干,一句是一句,全是干货。但整部作品依然强烈透着他惯有的举重若轻的调性,到处都写着他的自如,而且更加精粹。捧读这本“小”书,仿若看得到这样一个情景:昆德拉老爷子舒服地靠在沙发上,闲语漫说,但无不言近旨远,至于世人听不听得懂,那是世人的事。 小说主人公是几个住在巴黎的朋友,他们不在一个年龄段,但彼此很重视友谊,关键是价值观一致。小说中最玄幻的情节我认为并非卢森堡公园上演的荒诞剧,——着猎装持猎枪的斯大林追赶加里宁,开枪打掉了法国王后雕像的鼻子,逼得加里宁躲到公爵夫人雕像后面把尿撒了,后来两人坐着一辆马车高高兴兴地走了。——而是阿兰母亲的故事,以及阿兰与母亲的那些对话。前者中,那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带孕自杀,却杀死了救自己的青年,竟原来是阿兰的想象;而所谓的“对话”,只不过是阿兰的幻想。但最后正是靠着那些幻想中的对话,他和母亲达成了和解。自我疗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唯一可靠的。“相互原谅不是件美事吗?……你与我一致不是美事吗?我们的联盟不是美事吗?”他几乎是欣喜地对母亲说。阿兰出生几个月时,母亲抛下他们父子俩去了美国。后来父亲被儿子逼急了,恨恨地说:“你的母亲从来不愿意你生下来。她从来不愿意你在这里走来走去,不愿意你横在感觉这么舒服的这张座椅上。她不要你。”父亲其实是个极细心温和的人,阿兰也长成了那样的人。被母亲抛弃的惨痛一直跟着他,他常常苦思苦索自己为什么遇事总是抢着跟人道歉。而读者更迷惑的恐怕是他父母究竟为何势如水火?母亲离开他们好几年后回去过一次,和父亲关在别墅里,“气氛变得窒息,一公里外也能感受到。”也就是那次,母亲盯着从泳池爬上来的他的肚脐看,还用手指碰了碰。这也成了他对肚脐着迷的久远的、隐秘的原由。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在工作室墙上挂上了唯一一张照片,母亲的照片。人生真是憾有多深,执念就有多强啊。“在这个新千禧年里,我们将在肚脐的标志下生活。”小说末章,阿兰向拉蒙阐释“一致性”时代的到来和“差别性”时代的远去。他断言:“个别性是一种幻觉!”因为新千禧年是被露肚脐的时尚开创的,肚脐所传导出的信号恰恰是“重复”。他娓娓说明道,女人的大腿、臀部、乳房各不相同,凭借它们可以准确识别出自己所爱的女人,但凭借长得一样的肚脐是不大可能的。展读至次,昆德拉若乎在指,冷战格局业已崩塌,文明的冲突并不存在。在这个政治已经淡出普通人的生活,物质超级繁荣的时代,人与人、国与国、东方与西方、文明与文明……面貌越来越趋同,人类的生活像是被复制拷贝出来的似,这样的世界,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拉蒙无疑将阿兰的“肚脐论”视作了“一个更强烈、更有启示性的光照”,他对不期而遇的达德洛再一次放下他的讨厌,深情道:“达德洛,很久很久以来我都想跟您说一件事,说无意义的价值。”他接下去的那一段话,我想应该是这本以“无意义”否定“意义”的小书的核心。“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说着,他启发达德洛观察公园里“绝对明显、绝对天真、绝对美丽地存在着”的无意义,请他呼吸周围的无意义,因为“它是智慧的钥匙,它是好心情的钥匙……”可是,深谙“无意义”之“意义”的拉蒙没能洞悉达德洛这个“斤斤计较伟大真理的人”连癌症都是装出来的,——为了许多意义。他假装癌症那一节的名字叫“暗藏在重病中的魅力”。他对他的好感、善意与歉意,统统是被欺骗的产物。这倒是从反面实实在在诠释了一把“意义”的“无意义”。可是关于肚脐,并不止于此。此前阿兰在与母亲的对话中,母亲唯一不同意阿兰观点的地方就是他对肚脐的看法。阿兰认为无肚脐的典型是天使,母亲则认为是夏娃。是这第一个女人,没有肚脐的女人,生出了世上第一个有肚脐的人,然后枝繁叶茂起来。母亲告诉阿兰,她怀着他时,想象她是这株生命之树的一部分,而一个杀人犯正在掐住夏娃的喉咙,大树因为失去了底盘,轰然坠伏。“我梦见的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不是未来的一笔勾销,不,不,我盼望的是人的完全消失,带着他们的未来与过去,带着他们的起始与结束,带着他们存在的全过程,带着他们所有的记忆,……”母亲说至最后,愤而指责夏娃孕育人类给人类带来的是苦难。最近我像是陷在巨大的虚无中,不知跟挺看重这本书有没有关系。凯列班以前是演员,那曾是他生命的意义,现在却只能跟着夏尔在酒会上作服务员时,假装来自巴基斯坦,操一种世界上并不存在的自造外语(自称巴基斯坦语),过过表演瘾。但他很快发现这种辛辛苦苦的神秘游戏毫无意义,客人对他一点兴趣也没有。拉蒙发现自己被朱莉甩了后,心情很糟,第二杯威士忌将喝未喝之际对凯列班说:“你和夏尔编造了巴基斯坦语的闹剧,为了在社交鸡尾酒会上寻开心,社会上你们只是几位势利人可怜的当差而已。故弄玄虚寻开心可以保护你们。然而这曾经是我们大家的战术。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但是我看到我们的玩笑已经失去其能力。你强迫自己说巴基斯坦语寻开心,也是白费心,你感到的只是疲劳与厌烦而已。” 《庆祝无意义》是昆德拉85岁时推出的作品,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本小说,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一如上段所引拉蒙语所说的那样,“玩笑”既是人们的一种自保方式,也是自嘲和无奈的体现,更是对抗和战术;可是现在,昆德拉连“玩笑”的意义也消解了。《庆祝无意义》中人们的“玩笑”,被他揭开了“作用”和“意义”的面纱,露出了其毫无意义,尽透虚无的实质。而且,“玩笑”者到后来也全是倦怠。《庆祝无意义》乍一看尽是片段,碎得很,却也叫人回味无穷。读完细想,原来一个个虚虚实实、交叉错杂的故事,历史的、现实的,主题上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可要在一篇文章中将之一一兼顾,又几乎是不能的。比如由赫鲁晓夫《回忆录》引出的故事,那条线是由夏尔引出的,我不再展开去说,只将其中关键内容,归入下面相关小标题中略说一二。一、那喀索斯“达德洛在拉蒙眼睛里就像在一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他心里说这个带愁意的美男子即将庆祝他的生日……他继续在拉蒙的眼睛里观察自己……”达德洛在卢森堡公园遇到拉蒙,从拉蒙眼里这样一遍一遍观察自己后,告诉拉蒙他患了癌症,想请拉蒙的朋友为他操办一个生日庆祝酒会。他的镇静和自然震住了拉蒙,对他一惯的反感也被感动和同情取代了。至于达德洛为何撒谎?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相象中的癌症教他高兴。”简言之,他是一个不能活得没有意义的人。拉蒙在向夏尔解释达德洛的愚蠢属于哪一类时说,“跟达德洛,你不是跟一个无意义的人打交道,而是跟一个那喀索斯打交道。”他特别强调道,“注意这个词的确切含义:一个那喀索斯,不是一个骄傲的人。骄傲的人轻视别人。低估别人。那喀索斯高估别人,因为他在每个人眼睛里观察自己的形象,要美化它。于是他对待所有的镜子都很贴心。”想想看,认识的人中有这样的吧?那喀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的自恋美少年。仰慕者众,却不为所动,仙女厄科也爱上了他,同样被拒绝了,厄科伤心之下,耗尽形体,化为山岩。被他拒绝的女子们联合请求复仇女神惩罚他,获允。他被引至一处水池,令他在池水中看见了自己俊美的脸,爱上了自己的倒影,再也无法离去,最终憔悴而死。借着达德洛这个“不明白无意义的价值”的人,昆德拉将“意义追求者”与“自恋”划上了等号。二、一个“我”还是两个“我”达德洛与拉蒙在公园挥手作别后,接下去那一小节的开头,“两位老同事的相遇以这个美妙的动作结束,但是我不能回避一个问题:达德洛为什么要撒谎?”这个“我”是谁?第二章第二小节“我”有一通不算短的自述:“在我这个无信仰者的词汇里,只有一个词是神圣的,那就是友谊。我让你们认识的四个同伴:阿兰、拉蒙、夏尔和凯列班,我爱他们。我对他们很有好感,这才使我有一天把赫鲁晓夫的这部书带给夏尔,好让他们大家都乐上一乐”。倒回去,第一章第六小节,拉蒙问夏尔怎么会有赫鲁晓夫的《回忆录》,“是我们的老师给我的。”夏尔答。但他给凯列班讲“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时(第二章第一小节),说的是“我的老师送了我这部书作为礼物”。那是否是说,“我”是夏尔和拉蒙的老师,但不是凯列班的老师?凯列班在鸡尾酒会上陷入索然时,“我”又出现了,“对我所有这些人物来说,这场晚会都笼罩着愁云惨雾。……”但这个“我”更像前面所说的那个明显是作者的“我”。还记得吗?我说昆德拉玩得有点过火那两处:“我在重复自己吗?我在这一章开头用的词,……”“这几句话我写在前一章的最后一个段落里。但是夏尔,他又是在看上面什么呢?”当然,那位隐性(不是隐形)的神秘人物“我”,十分有可能就是作者“我”。昆德拉化身成为小说中的人物,不也是他常用的手法吗?但我总觉得不那么对劲。三、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和加里宁第二章劈头就是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上一章末尾时被提及,但未展开。这个出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的故事说,斯大林反复向他政治局成员讲一个故事:他有一天去打猎,在一棵树上看到二十四只鹧鸪,可他枪里只有十二发子弹,打死十二只后,往返二十六公里取了十二发子弹来,把等在树上的十二只也打死了。斯大林小圈子里的人听完这个故事后,躲在洗手间轻蔑地骂他撒谎。凯列班不知道斯大林是谁,而且令他难以置信的是,那些听故事的人竟然没人明白斯大林是在说笑话。阿兰年仅二十岁的女友玛德兰听了这个故事的反应则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叫“斯大林”?拉蒙不禁感慨,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交谈,就像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建立的一座座天文馆上远距离交谈。”书中人物的年龄是以标志性事件——斯大林去世、柯尼斯堡改名加里宁格勒——为参照年,间接给出的。算下来,玛德兰是90后,夏尔是70后,拉蒙是50后,阿兰出生于1976年,也是70后,凯列班呢?我没找到。四、木偶剧夏尔沉迷于赫鲁晓夫《回忆录》中的故事,决定要写一出木偶剧。他想象斯大林偷听他小圈子的人对他的咒骂,十分享受他们的义愤;他想象斯大林之所以反复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让患有严重前列腺增生的加里宁不敢离开,只得尿在裤子里。阿兰思考一周后,宣布斯大林从折磨加里宁的过程中,复苏了一种他已忘怀了的感情:“对一个受苦的人的爱”;而正是他心中对加里宁怀有这份“特殊的温情”,才会以加里宁的名字,命名“柯尼斯堡”这座被苏联占领的德国名城。当夏尔说他要写一出木偶剧时,凯列班挖苦说,你是不是还在法兰西剧院演出呢?不会,夏尔说如果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故事由真人演,那就是在蒙人。“没有人有权利去装模作样重现一个已不在世的人的生平。没有人有权利凭一个木偶去创作一个人。”当死人成为死了很久的人时,就成了木偶。即便你是斯大林,即便你是赫鲁晓夫。我喜欢这种干脆利落的结论,而且叔本华也教导我们说,时间的全部本质就是“继起”,是每一瞬间吞灭了前一瞬间,它的“父亲”之后,随即同样又迅速被吞灭。因此,过去、现在、将来,只能像梦一样虚无。在夏尔的木偶剧想象中,斯大林跟他的小圈子谈叔本华的伟大思想:世界只不过是表象与意志。他基于此,大谈世界并无客观存在,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表象,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因此必须有一个巨大的意志强加于所有人,世界才能在混乱中建立起秩序。而这个巨大的意志,只有出自他。赫鲁晓夫嗫嚅道,他们不再相信他了。斯大林“一拳头打在桌子上震得到处都响”——这是一小节的标题——吼:你们不再相信我,是因为我的意志松懈了。我为了全人类牺牲了自己。而我意志之所以松懈,是因为你们是傻爪,你们是可怜虫,你们是白痴。为你们不值得。“一想到你们我的意志就松懈了,衰退了,一蹶不振了。”他又一拳头打在桌子上,桌子抖个不停。后来他趁大家都在看窗外从天而降的天使,穿上猎装扛上猎枪跑了,加里宁也跑出去找地方撒尿去了。“我的木偶剧只是一个笑话,一桩蠢事,我不会去写的,只是想想而已,……”夏尔想象中的这个木偶剧的最后一幕,在小说结尾,在卢森堡公园“上演”了。我不知道那里确实出现了这样一幕荒诞剧,还是它只是一场幻觉?在阿兰、拉蒙、达德洛,以及公园游人的意识里?这个“不知道”,一如我对这部小说好多的“不知道”一样。最后,是说好的七部分和45个小标题的名字:第一部分 主角出场1、阿兰对着肚脐出神2、拉蒙在卢森堡公园散步3、癌症没有生成4、暗藏在重病中的魅力5、不可解释的谎言,不可解释的笑6、拉蒙在夏尔家做客7、拉蒙对高明与无意义的讲解第二部分 木偶剧8、二十四只鹧鸪9、夏尔想写一出木偶剧10、盥洗室造反11、下一次,夏尔给他的朋友讲加里宁和普鲁士首都12、阿兰,发现斯大林被人误解的温情第三部分 阿兰与夏尔经常想念母亲13、第一次他感到肚脐的神秘,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的时候14、一个女人从汽车里出来15、她杀人16、她回家17、赔不是的人18、天使第四部分 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19、凯列班20、白上衣与葡萄牙女人21、挂在墙上的照片22、怎么孕育了一个赔不是的人23、拉蒙到鸡尾酒会时心情很不好24、阿兰把一瓶雅马邑放到橱顶上25、卡格里克召唤好心情第五部分 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26、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27、一场梦的终结28、拉蒙在玩笑结束时的哀歌29、拉弗朗克走了30、拉蒙走了31、夏娃的树第六部分 天使堕落32、向玛丽亚娜告别33、雅马邑高高在上34、叔本华的世界35、一拳头打在桌子上震得到处都响36、天使堕落37、那瓶陈年雅马邑流在地板上38、一个陌生人向他的情人道别39、不详之兆40、斯大林和加里宁逃跑第七部分 庆祝无意义41、摩托车上的对白42、拉蒙跟阿兰讨论肚脐的时代43、达德洛到来44、过来一个打猎的人和一个撒尿的人45、庆祝无意义(请勿转载)

不好的预感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85岁的米兰·昆德拉,坐在温暖的橙色灯光下,用布满皱纹的手写下一本名为《庆祝无意义》的书。一位备受尊敬的85岁老人,站在人生的终点,他说:无意义。那我们还能期盼什么?问题是,到底是什么,让他觉得无意义,而我们却又在苦苦期盼着呢?1. 情色无意义本书以对肚脐的思考开篇,阿兰在巴黎的一条马路上,正考虑着“肚脐”的情色隐喻。他的母亲在他体内,与他进行哲学性的谈话。最终---或许是受母亲的感染,或许是忧郁上了年纪的人普遍易伤感的情绪---阿兰想明白了,肚脐是无意义的开端,它打破了个别性幻觉......我们出生,不过是毫无选择;我们相爱,不过是重复又重复。肚脐”代表了一切情色欲念的唯一意义、唯一目标、唯一未来”,即:无意义。2. 言语无意义在卢森堡公园里,两位老同事相遇了。剧情是:打招呼---其中叫做达德洛的谎称重病在身---另一个叫做拉蒙的表示真切的同情---分手。昆德拉给了这次碰面一个令人愉悦的场景(悠闲的公园),并让它在一个亲密的动作中结束。然而他却问我们:“达德洛为什么要撒谎?” 连达德洛自己都不知道,“编造一场癌症有什么可赢的呢?” 可是他却感到很轻松,甚至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亲爱的朋友,看来谎言和笑,也是无意义的啊。3. 玩笑无意义用书中一段话来总结:“......但是我看到我们的玩笑已经失去其能力。你强迫自己说巴基斯坦语寻开心。也是白费心,你感到的只是疲劳与厌烦而已。”4. 时代无意义贯穿全书的一个笑话,是斯大林讲的“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好笑的是,听众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了斯大林是在讲一个笑话。这是时代无意义的第一点。笑话不再是笑话,这一点成为了划分时代的重大标志(23页)。听众中有个特别的人---加里宁。斯大林为全人类作出伟大的牺牲,而加里宁只是与自己进行着一场绝望的斗争,“这场斗争除了对自己从未对别人造成过伤害。” 斯大林却对加里宁有着真切的温情。因为斯大林看清楚了,世界不过是由一个强加于人的绝对意志下的假象,他自己就是这个意志的施与者(102页)。他感到虚无。而加里宁的斗争却是实在的。因此,加里宁唤起了斯大林对个人存在的真实感。(当然,正如第一点提到的,这个存在,本身也是无意义的。)斯大林所醒悟的,也正是昆德拉在耄耋之年(不知是否回忆起了布拉格之春的热血)时,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最终认识。如此说来,无意义,真的是生存的本质。然后呢?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个事实?若是就此打住,不再多说(也就避免了讨论令人头疼的存在于虚无之类的哲学命题),那么本书将是失败的。但作者可是米兰·昆德拉。所以,他凭着积累了85年生命里的每分每秒的经验---或许此刻他自觉心灵透彻无比,坦坦荡荡---说道:“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听起来,真的就像最后的忠告。但是,昆德拉,我还是要真心地祝您身体健康。哪怕这只是无意义生命的漫长存在方式而已。

无意义的庆祝

原文链接:http://www.rsywx.net/wordpress/2014/08/17/insignifiance/米兰·昆德拉沉寂十年后的新作《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中文译名《庆祝无意义》,我个人不是很是赞同。虽说我不是很懂法语,但是我也知道这个书名的主语是La fête,庆祝、欢宴、聚会的意思。这和贯穿全文的那场鸡尾酒会以及穿插在书中的斯大林和其党僚们的会议是呼应的。所以我更偏向将书名翻译为“无意义的庆祝”,这和他之前的作品,如《为了告别的聚会》、《被背叛的遗嘱》的结构类似,有一种呼应。这是一本很短的短篇小说,只有3万5千字,可以在短短的2-3个小时内看完。作品是昆德拉典型的七章结构:主角出场,18页木偶剧,18页阿兰与夏尔经常想念母亲,18页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22页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16页天使堕落,18页庆祝无意义,19页早在我评论余华的《第七天》的小文《死无葬身之地》中,我就写道:米兰·昆德拉是一个非常喜欢7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七章的结构,比如《笑忘录》、《生活在别处》、《玩笑》、《不朽》、《小说的艺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余华选择7章的结构,肯定是有深意的。这本书也不出意外地采用了7章的结构。相对来说,每章的篇幅都比较接近,而看完全篇后也同样给我带来平和的感觉——没有过分的高潮,也没有过分的铺垫。众多书评中都提到斯大林的那个插曲,这是小说的第二根线索——第一根当然是达德洛为了庆祝自己撒谎患了癌症而要举办的鸡尾酒会——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不过给我印象更深的是第5章中讲述的那根在天花板下飘荡着的羽毛。这根羽毛让我想起《阿甘正传》里的那根羽毛。轻灵而随意,有着卡尔维诺式的“清丽脱俗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一根羽毛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它没有意识,自然无法赋予自身任何意义。是我们,在无意义中寻求着意义,并为找到的所谓的意义而庆祝。我想,这才是小说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吧。Alas, very droll.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犹太谚语正因昆德拉而广为人知。而在小说中,他再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这句话的意思:只是从无穷的好心情的高度你才能观察到你脚下人类的永久的愚蠢,从而发笑。Alas, very droll. ==========昆德拉的书我一共有13本,说老实话,1994年买的《小说的艺术》是我看完的他的最后一本作品(不算《庆祝无意义》这本),1996年买的《被背叛的遗嘱》是第一本我没有看完的他的作品。期间也差不多有18年了。他的创作在《被背叛的遗嘱》后进入了一个新的范畴。情节不再重要,从情节派生(附会、衍生)的意义才是更重要。而他绝对不会像卡尔维诺,彻底放弃意义的探索,而进入纯文学、纯结构、纯思索的领域(如《命运交错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等)。因此他才不能纯粹。在文学意义上,他只能屈居卡尔维诺之下。==========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拉丁字母转写:Kaliningrad),一个原来叫做哥尼斯堡的城市。欧拉在此解决了著名的“七桥问题”,从而开创了拓扑学。这个城市也是哥德巴赫、欧拉、康德、基尔霍夫、闵可夫斯基等名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一个了不起的城市。到今天,列宁格勒已经改回了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改名为伏尔加格勒,而哥尼斯堡还是叫加里宁格勒。Alas, very droll.

生活的本质是无意义

有没意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比如做一件事的时候问:“有什么意义呢?”假如认可书中“生活的本质就是无意义”,那么许多事情也许就迎刃而解。追求做一件事有没有意义也许也是一种无意义。所以你越想从书中找出一些经典,越显得你的行为无意义。也许我们本该就将阅读他的书视为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未必“无意义”

喜欢昆德拉的书,并不是因为能完全理解他的思想,他所想表达的全部意义,正是这种缺陷,反而让我喜欢读他的书。不是那种读过一次就了如指掌,仿佛喝一杯味道极好的饮料,却因为过于熟悉,而没有再去品尝的欲望。昆德拉的文字朴素、准确,他几乎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将各种词汇天然地堆砌在一起,精确而巧妙地表达一种仿佛熟悉,实则陌生的想法。《庆祝无意义》中有几段话触动了我。“大家在生活中遇见了,闲聊、讨论、争吵。没有意识到大家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建立的一座座天文馆上远距离交谈。”读到这段话,我的心颤抖了,不是因为这段话有多出彩,而是它说出我的心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永远都不会同步,在交往中,有时会有一种无力感。昆德拉用“天文馆”来比喻人,这是一种很新颖的比喻,天文馆所带有的神秘感,就如同人,有时深不可测。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已经很难交流,更何况是“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呢?这种代沟又如何填补?有必要弥补吗?书中的拉蒙和达德洛两人貌合神离,但是言语上的交流是有意义的;凯列班与葡萄牙女仆言语上无法沟通,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无意义的,两人却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两者对比反而显得前者更加没有意义。关于生命和死亡,昆德拉的小说中经常被提起和讨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幸亏有了时间,我们首先是活着,也就是说:被人控诉、被人审判。然后我们走向死亡,我们跟那些认识我们的人还可以待上几年,但是很快产生另一个变化:死的人变成了死了很久的死人,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他们消失在虚无中;只有几个人,极少数极少数几个人,还让他们的名字留在记忆中,但是由于失去了真正的见证人、真实的回忆,他们也变成了木偶……”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萨特的《禁闭》,无论加尔散多么希望改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但是他已经死了,所以他无法改变那些活着的人对他的看法。他就如“木偶”,“任人摆布”,而无力反抗。但昆德拉似乎更想反抗这种“现实”,“没有人有权利去装模作样重现一个人不再是的人的生平。没有人有权利凭一个木偶去创作一个人。”通过阿兰的口,他似乎想表达一种自由,对生命真正的尊重。小说中的斯大林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向你们保证在一个大意志的统治下,人们最终会对什么都相信!”这仿佛就是在说当今的朝鲜。昆德拉将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如斯大林、赫鲁晓夫等等放在小说中,用虚构的方式呈现那个时代的荒诞,事实上也折射了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表象是虚幻的,不论它如何改变,也不过是模糊了它的本质。人总在追求很多的东西,不可避免地干涉他人的生命,到头来不过是被人遗忘,或者成为别人心中的木偶,没有人可以逃开死亡,没有人愿意放弃“有意义”的生活。也许“无意义”的生活才能绽放生命的意义。

读后小感

又翻了一遍,因为没有特别吸引我所以翻的很快。几个人物对我而言都面目模糊。唯一比较有印象的是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和跳河自杀的女人的故事。还有那个自创了语言的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的故事。是否昆德拉老了所以写不了更厚重的故事?或是我没有欣赏到这本书的美?他是二九年出生的,现在可是88岁了而且如果这是他的新作的话,他还是在写那个历史时代的故事啊。虽然人物似乎是现代的,但是故事氛围还是和老的作品差不多。感觉他一直在写精英们,知性的,有点清高的。然而依然孤独,无聊,荒谬,迷茫的。他的作品任然有亮点的还是那些小故事中闪烁出的人性,古怪又真实,而且迷人。

种植禁果的人—昆德拉

很久没读昆德拉的书,刚无意中看到老昆居然出了新小说(而且是今天出译文!),又一次激荡起心中无限涟漪,马上决定去买一本。作为我最喜欢的三位作家之一,老昆的心理描写一直让我觉得欣喜又惊恐—每次读书都有那么一两个角色,让我在心中默默点头,这完完全全就是我自己!然而又不住怀疑,凭一个凡人的大脑,如何潜入到这么多人的内心,像上帝一般用巧合给他们布置命运。看昆德拉的小说,让人感觉像偷窥上帝的棋盘,心满意足地窃喜之时,内心升上一股罪恶与恐惧,上帝又该如何安排我的命运?是简简单单开个玩笑,还是让我与某个他相遇后,却又无奈得在别处生活,只好跳着圆舞曲告别。于上帝而言,渺小无知的我们也许不过是笑忘录上的一个印刷不清的标点符号。性、政治、绝望,是我对昆德拉小说的主要感受,在天朝这个比较主张禁欲、乐观正能量的国家,性和绝望都像是那颗红艳欲滴的禁果,让人在罪恶中忍不住尝上一口,却发现那甜美的滋味为我们掀开了视野中曾经忽视的绝美风景,如同亚当夏娃被智慧点醒。然而,与智慧树上的禁果正好相反,当亚当夏娃被赋予了道德善恶之限制,昆德拉却从人内心中突破这层道德隔膜,以及其鲜活真实的心理活动来合理化小说人物中看似不道德的行为。的确,道德都是人订的,而若以一个高于道德的角度(如同上帝的角度)来俯瞰人类行为,一切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推动力,“不道德”的行为背后是个正常不过的理由,而解析这推动力的强大工具既是心理分析。查阅《生命之轻》的中文简介,对托马斯的映像常常是个喜欢拈花拈草的花花公子。但是读书的过程中,我对托马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他是个真实的人,他对性爱的要求恰如一个孩子反复拼装变形金刚玩具,有着一种单纯的好奇与迷恋,当然更为恰当的是书中作者的比喻:解剖台上的手术刀剖析人类。他对每个不同女人的好奇让他迷恋性爱,而恰因性爱在人类自己规定的道德规章中是个敏感领域,他在普通的社会认知中便成了一个“不道德”的人。同样,托马斯对自己的儿子处于无感情状态,这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也会令大众所唾弃 。但是,血缘就一定意味着亲情与爱吗?托马斯与儿子几乎没有接触过,他也无所谓自己是否有这个儿子,这是否就是一种错?人类以适合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方式制定了无形却严格的道德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对与错又由谁来判定呢?仅靠我们自己的喜好就去判决一个人的道德罪行,昆德拉的书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姿态去观察一个人。冲出道德的限制,也许一切都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只是人类。就像几百年前自由恋爱会被视为一种罪行,现在却是最为美好的故事,谁又知道我们的道德将又走向何方。绝对的对与错真是存在的吗?能有这样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人类,我想绝望是不可避免的。昆德拉的书有时会给人好笑又痛苦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如夏天里一阵带着冰晶的凉风,让人笑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些巧妙堆砌的巧合,玩弄着主人公,命运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一切于是万劫不复。但生活不就是这样么,各种意想不到的巧合,推动着我们与不同的人相遇,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于是某一天回头一看,一切都已变得面目全非。就像某个作家说的: “Isn’t it funny how day by day nothing changes, but when you look back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当你回首往昔,一切都不同了。)当昆德拉如上帝悉心为自己的主人公们安排命运,他是否在冥冥中感受到了那股推动每个人向前走的神秘力量,作为一个渺小到只能看到眼前事物的人类,我们又如何知晓摆在我们前面的强大命运。也许正是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动作,改变了我们周围所有人的命运走向,面对这样一种宏观摆布,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与悲哀。我自己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是昆德拉让我看到了一群人聚在一起的强大而愚昧的力量。一个思想是不可能被社会中所有人完完全全理解的,而当每个人怀着美好的心愿,集合成一个集体,去执行自己所理解的思想,这种由各种错误理解所组合成的团队往往便成了吞噬人性的可怕蛀虫。他们四处扩散,以美好的理由消灭所有看起来不同的人类,然后在自己的团体内以帮助的名义相互检举,自相残杀。这“某某主义”我不便说,但是类似的例子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是广为人知的。据我所知,现在很多人也承认希特勒的智慧,但是他的智慧却造成了及其恐怖的劫难。关于那“某某主义”,思想往往是完美而理想化的,但是人类却是有缺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体性,我想还是百家争鸣的各式主义一齐覆盖社会比较好。以唯一一种主义来领导所有的人,必然会造成愚昧与血腥的残杀。昆德拉是一个经历过痛苦革命与背井离乡的人,他曾经的家乡早已不复存在,他的经历与一双犀利慧眼让他登上一个不同于常人的角度观察世界—脱离了社会道德的限制,他的作品于是饱含着甜美诱惑的禁忌汁液。他就是一个种植禁果的人,昆德拉。P.S. 此篇文无关本书……完全是我自己对昆德拉的纪念。但由本书启发而来,所以就放在这里吧。

无意义

“现在,无意义在我看来跟那时相比另有一番面目,在个更强烈、更有启示性的光照下。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这在这座公园里,在我们面前,手型,我的朋友,它绝对明显、绝对天真、绝对美丽地存在着。是的,美丽。就像您自己说过的:完美无缺的节目——根本是无用的,孩子们笑——不用知道为什么——不美吗?呼吸吧,达德洛,我的朋友,呼吸我们周围的无意义,它是智慧的钥匙,它是好心情的钥匙。

所谓的意义不过是一种自我逗趣

林语堂说:“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林语堂还说过,一个人一生总能够遇到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作家,他写出了你的一切想法,就像是灵魂转世。这么说来,昆德拉之于我可能就是那个作家。虽然也许他并非我最喜欢的作家。意义,这本来就是人类后来的创造。作为众多生物体的一种,我们不过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出生,死亡。即使是整个人类,也会在某一个时刻彻底灭绝。这一切本来就毫无意义。我们为什么活着?这是再愚蠢不过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经由自己的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就像书中所说:“我一直觉得把一个不要求到世界上来的人送到世界上,是很可恶的。”曾经看过一个演讲,那个演讲的人非常惹我厌烦,因为她讲得过于用力,表情夸张,吐字过重,双手不停地挥舞,语气大到不切实际。我猜想这个人一定不明白无意义的道理。活得太用力,往往会成为人生的输家。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你一认真就输了。顺应生活。接纳比改变更重要。庆祝无意义,人生不过如此。为无意义的笑而笑。学会在人群中隐藏自己。高明就是无用。对方说的不过是一个玩笑,何必认真到以为他在说谎。这世界会穷尽所能地纪念胸无大志的人,纪念每一个人都有过的一种痛。甚于纪念任何一个英雄。令人最难应付的不是据理力争,而是无用且过分的道歉。唯一可以抵挡不幸的进展的,是不够认真的对待。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哪有必须认真对待的事,哪有必须达成的使命,哪有必须实现的目标,哪有必须争取的成绩,哪有非要爱到不可的人。得到又如何,失去又怎样。人生嘛,体验一场也就罢了。罢了。自放身段,承认自己乃正全人类的无用,接受生活的无意义,所谓的意义不过是一种自我逗趣,这才是终极且至上的思想。

昆德拉的无意义

很多时候,生活之于现世,或者现世之于生活,到达有什么意义?你们会很认真地思考或者想一想吗?然后有人说,没有意义就是意义。也可能是这样子,但我想再看看其他的可能性。昆德拉更进一步,庆祝无意义就是意义,我觉得挺好。其实,昆德拉是一位非常睿智的作家,只是很多时候他隐藏在文本之后,这点和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有点像。我一直都认为昆德拉的随笔和评论要比他的小说作品好,但读完这本《庆祝无意义》之后,我决定要把他的所有小说作品再好好重读一番,再认真审视其背后的本质和意义。但我隐约觉得,昆德拉和托马斯·品钦在本质上是挺相似的作家,总感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他们作品在某一点上很契合,对人类和现世生活深深的嘲讽和讥笑,甚至是作者本人没有预想到的,留下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正如这部作品里面: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可能这就是昆德拉和品钦在某一点相近的地方……

哀悼有价值

标题图个押韵 = = 顺便吐槽下封面,变成米黄色真是难看。米兰的画风真是退步了。从前的《慢》和《告别圆舞曲》的封面画让人爱不释手。书还没看也不能说什么。但是米兰的书一直让人看的下去,六十八页或许只是因为岁数太大以为自己写了86页把

因为对他抱有期望,所以才会那么失望

作为一个非常爱读昆德拉几乎把他视作一生知己的人,这次失望几乎是必然。在7月看见书名的时候就有所预感。其实对于我来说,或许读他的书越少才越容易被他吸引,但被他吸引之后自然越想读更多的,可是读得越多他就原形毕露。他的原型就是“媚智”(自己编的一个词,只可意会)。读这本书的时候,他熟悉的味道又扑面而来,我首先承认这种熟悉的调调正是我一直那么喜欢他的原因。聪明,是的,这个人相当聪明,抽象思维和想象力高度发达;犀利,哈,Hell,这个人犀利到不行;幽默,是的,他的幽默是我最能体会的那一种幽默;刻薄,是的,有一点,凡犀利过头都无可避免走向刻薄;还有,温柔与高品位,为什么是温柔?他若是不温柔也写不出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那么柔情的小说了。昆德拉要是少了温柔,我也不会那么喜欢他。不过温柔不代表温暖。这个人是不会让你感受到温暖的。他不走治愈系路线。所以在各种夹杂的熟悉的味道的氛围下,读这书就像是我的老情人(还是最喜欢的那一个)又回来了,带着相同的招式回来了,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很多地方我仍然觉得好笑,有趣,开心。至少我挺懂他的,他也挺懂我嘛。但即使有这些感情又怎样呢?我从心底不认同这本新作。《庆祝无意义》篇幅较小,碎。整体读下来的感觉比较像一个未成形的小说的草稿,也比较像一出戏剧。但其实,它啥都不像。它就是昆德拉把故事、哲思和段子凑合在一起的一个中篇小说。其中穿插的斯大林的故事是很精彩的,这也是他一贯写历史人物的手法,比如在之前的小说中写歌德、贝多芬、斯大林的儿子等等。但是除去斯大林的部分,其余所有的部分都给我粗制滥造的感觉,没有一个人物有稍微细腻的刻画,虽然阿兰与母亲的部分是他稍微着力描写的,但所有人物都不可能与从前小说中的雅罗米尔、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阿涅丝等相提并论,完全不能。好吧,你可以说他老了,没心力了,何必为难他。也可以说这些主角都不是这部小说的重点,斯大林才是重点。可其实事实是,他完全没有写好这些主角中的任何一个!才使得斯大林的这条线显得更有趣。所以我才会觉得很像草稿。但要是写下去,也最多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似,但是显然,某些人才华已尽了。所以拿出的是这么一个草稿,还出版了。能留白的全部留白了。所以之于昆德拉的这部书来说,从前在《玩笑》中的问题现在仍然还是问题。只是他非常爽朗地再次强调,向虚无,向无意义干杯吧。其实我觉得何必要出版这本书呢?这样一部草草的作品挺毁自己的。书中唯一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女人,拉弗朗克,她在书中就说了一句话“人即是孤独,层层孤独包围的孤独”,和一首诗“上天向我示意,我今后的生活会更美丽。生活比死亡更强,因为生活是以死亡为营养!”这个女人也没有过多的笔墨。所以在作为小说非常重要的人物要素方面,我没得到什么愉悦。整本书读下来,我只发现这似乎是一个高级段子手在讲段子罢了。稍微的意外是,《庆祝无意义》的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母亲说,阿兰,我很高兴在这里和你一起,然后她的声音转化成一声轻微、安详和温和的笑。”与《玩笑》中路德维克感觉到露西挽着他的手的幻觉类似。这是一个小小的温情点。它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我意外的是,昆德拉,这个跌入“虚无”深窟中的人竟然会在整本书中示意出这么一句话。要是没有这句话,我认为我应该会对他抱有鄙夷之情。若是他晚年最后的著作要是还没有任何一丝慈悲的话,恐怕恰恰成了他最讨厌的“木偶”——成打贩售“虚无和嬉皮”的生产器。在读这本书时,我想了很多问题,其一是人为什么写作?尤其是迟暮之人的写作,写作不是“无意义”的吧?他一直写作,继续写作,直到85岁高龄还在拿“无知愚蠢的人类”来戏谑也不是“无意义”的吧?昆德拉写作,首先是为了释放他自己。他并没有兴趣做一个“传教士”。所以通过他的书可以了解到他自己的诸多困惑。尤其是叙事方式和哲学性的语调(这是我很喜欢他的一个原因)更加透露了他一直在关注什么问题,思索什么问题。可是,这本书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如此善思和聪慧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这把岁数还在“纠结”这些问题?并不是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相反很有价值。一个人若是从30、40岁到60岁,从60岁到80岁,都从未更正过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的话,那么这个人在我看来是懒惰和毫无进步的。那么他的话就再也无法让我信服。因为我们若是信服一个人,得满足3个条件:喜欢他,尊重他,相信他。我喜欢和尊重昆德拉,但无法相信他。或者说,不再。所以这部作品从任何一方面来讲我都无法给好评。另外,我直觉昆德拉是一个“聪慧但痛苦的灵魂”,无论他笑得多大声,他的笑都是尖酸的。他痛苦,是因为他贪婪,他想得太多倾听得太少,贪婪,指的是妄图弄清楚超出自己认知极限的问题,弄不清楚的时候就痛苦,一痛苦就下结论。如果真的可以对昆德拉说一句话,我想告诉他,作为一个人,最勇敢的不是去“庆祝无意义”,最勇敢的是有胆量否认自己,也有胆量肯定自己。

浅薄妄论 | 致敬《庆祝无意义》

文 / 凉暮 @酣墨歇很难说这本小说有什么情节,米兰 昆德拉的作品总是带有深深的哲学意味,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从各自的角度互相交流自己的思考,有碰撞的情绪,无意义的对话,也有贯穿整本书的线索。也许正是因为情节琐碎繁杂,无法将它概括成什么故事,把它当做小说。<图片3>书名直白,使无重点的剧情读来不那么让人茫然无措,书中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庆祝他们的无意义:盯着街上穿着露脐装的少女的肚脐;想象自己的母亲曾如何试图跳河堕胎,却在最后因为生存的本能挣扎时,杀死了跳河救她的青年;两个语言不通的侍者却在异乡巧遇后热切的交流中感到了知己般的亲切;几个朋友一起谈论斯大林与部下开的笑话……在读着这样离奇搞笑的故事时,不禁想到,果然人生中那么多的都是无意义,不管人们有多么宏伟的理想——去改造世界、成为成功的人、去创作——充斥生活的总是一幕幕的无意义,而生存本质,也是无意义。大脑里每天上演的情景剧,你与朋友互相的不真实的安慰,有时潜意识里的一些小动作,对于他人无法避免无法停止的无端揣测,实则满足了个人感情需要,填满生活的空隙。<图片4>而关于这些无意义,米兰说:“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他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他——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他。”<图片5>然而更通俗一点地说,爱无意义,也就是珍惜自己的主观意见给冷冰冰的客观世界晕染上的神奇滤镜,保护自己的心使他始终柔软,也欣赏当下情绪的满足。日后肯定记不起少年时代考过几次不合格,青年时代几次与同伴间的矛盾,中年时代几次工作上的小挫折,但现下,这日子总要过下去。让自己变成一个容易感动、容易满足的人,让所有这些温暖的无意义,治疗荆棘路上的伤痛吧。

到最后一切都毫无意义

喜欢米兰昆德拉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从最开始看到现在,他讨论过轻重,讨论过快慢,在爱与恨间痴缠,不同身份间流离,在梦境和现实中徘徊,在希望和破灭中挣扎,在欺骗与自骗中纠结,在离别和狂欢中留恋,在遗忘与永恒中彷徨,在回归与毁灭间游荡。如果是喜欢他的人,看到这些一定知道指的都是哪些作品。而在这部,在他85岁时的作品中,他却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快乐是无意义的,悲伤是无意义的,所有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或许只有当人经历过够多的事情后,才会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无意义。只有活着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活着才有一切的可能性,一旦死了,一切又归于毫无意义。心机用尽,毫无意义,甚至不如那些本身就毫无意义的人。而我们本身有时也会自甘落于无意义,只因为担心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被人发现。这本书很薄,很快就能看完。看的时候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看完后却让人忍不住的思考。为什么一切又没有意义呢?整个故事都看不出有什么意义所在,其实才是真正的意义。政治、性、爱情,哲学、生存一直都是米兰昆德拉不变的主题,但越往后,政治和性的意味越少,哲学和生存的意义越大。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政治和性占了主要部分。而如今,生存却是最重要的。或许只有在活到一定岁数才能明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回过头看发生过的那些事情早已云淡风轻,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的,都已经毫无所谓。有所谓的是自己还活着。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在多年后看来确实毫无意义,但它依旧是组成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正是因为那些无意义的事情,才构成了现在的我们。就如同现在想小时候撒的谎,小时候做过的事情,发现很多确实没有任何的意义,想起来直可笑。但也正是那些事情,才构成了现在的自己。无意义并非是绝望而消极的悲观主义,反而是积极,乐观的。 记得玩《模拟人生》中有句话,生命本身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怎么度过这一生。

原来都是无意义

看完以后心里面轻轻飘飘,有一种什么都没有看过的感觉。作者不再重视写作的条条框框以及各种规则,他只是想要表达,只是想要讲一个故事,只是想要告诉你他讲的和怎么讲都并无意义。这个故事里面有他认可的东西,有他嗤笑的东西,也有他怜悯的东西。但最后是和他所讲的故事一样,并无多大意义。他究竟想要说的是什么?他究竟应该怎么样写小说?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诉你,并无意义。

友谊万岁

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再次听到米兰昆德拉这个名字时可能会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就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以当我看到他又携新书蓦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我高兴之极。他还是那个喜欢开玩笑的老家伙:嘿,你们想看我的讣告吗?这本新书你们觉得怎么样?它的确薄了些,可它总比一张讣告长吧;它的确没那么丰满而充满激情,可它总没有一张讣告令人悲伤和绝望吧。他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单是这一点便值得庆祝。米兰昆德拉除了是一个小说家什么也不是,我想这么说他并不会反对。那么如何看待《庆祝无意义》这本小说呢?我看到豆瓣上他的虔诚追随者们的一些评论,这些评论里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他们用“专业”的眼光审视这本小说,并留下“无情”的评语,并试图用这些冰冷的词语误导其他读者的阅读情绪。那么他们真的看懂这本小说了吗?我看未必。他们或许是米兰昆德拉的铁杆粉丝,可他们并没有把他视为最亲密的朋友,所以就像赫尔曼黑塞所说的那样,这本书里只讲给最亲密的朋友的最隐秘的窃窃私语他们并没有听到,也听不到。如果有读者有幸读到我的这些只言片语,那么请你忘却读者的身份,以作者最亲密的朋友之心开启这本书的阅读之旅吧,或许你会发现米兰昆德拉的树洞,看到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是用怎样的眼光回首和欣赏这个世界:他的信仰不是虚无,而是友谊,与一切的和解。朋友们,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东西是有意义的,那么就是友谊,否则谁与你一起庆祝无意义呢。

希望米兰昆德拉再活100年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作者就在阐述同一个问题了。他叫它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在下一本小说《不朽》中,他表示这次比上次阐述的好。而在刚刚读完的《庆祝无意义》里,我觉得他阐述得更好了。《轻》中的特雷莎,面对非自愿的外力强加给她的生命,是痛苦的,而且没有解脱的可能。母亲令她在家里裸体,并嘲笑她的羞耻心。当她在书中发生哲学醒悟时,她为自我不能调和的“灵”与“肉”而绝望痛苦。而在《不朽》里,绝对的核心阿涅斯,是在思维能力和心理健康上明显提高了的特蕾莎。她少了很多世俗的痛苦,而对人活一世的意义看待得更加深沉。她继承了父亲的理性,观察人群的理性。但她的心态依然如特蕾莎一样,是绝望的。阿涅斯根本没有表现出想去做些什么的意愿,而是选择离开。她躺在病床上与保罗展开的那场“持续了一生的赛跑”是令我刻骨铭心的。我想这样总结,《不朽》虽然比《轻》进化了,但作者仍然没能消除痛苦。直到这第三个步骤——《庆祝无意义》(他竟然用了“庆祝”!)。阿兰在对将他抛弃的母亲的追索里,在这个困扰了他一生的谜题里,终于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得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解答:他认为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但作者为他的结论加上了一个条件:心情。只要心情好,我们就能笑看人世的无意义。如果心情不好,这一切可就够受的了。不过有意思的是,作者是通过另一个角色说出来的(拉蒙)。在这次的小说里,代言核心思想的主人公不再是一个,而是数个人的组合。而小说里昆德拉还极大的推崇了“友谊”。难道昆德拉被什么人“帮助”了?我只是兴奋的发现,在思考“存在的意义”的第三本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健康程度大幅提高。如果按照常人的标准,这次的阿兰、拉蒙等人,绝对称得上是心思健全的人。从特蕾莎到阿涅斯到阿兰、拉蒙,角色的心理状态,在面对自己的存在这个课题时的心理状态,明显的向“快乐”进化。也许,米兰·昆德拉的心理,同样终于与他内心的纠结和解了,看开了。(多么难啊,这前前后后多少年)其实在写出《轻》之前,这个主题的味道同样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生活在别处》里主人公由巧合堆积的成长历程。《玩笑》、《笑忘录》、《好笑的爱》,光看书名就透露了作者的心态。他觉得人事荒诞得可笑。对了,还有“笑”,他为什么不说“胡闹”、“干脆忘掉”、“荒谬的爱”呢?也许他在书名中用了“笑”字,同样预示了他能在几十年后的如今,有个“好心情”。从技术角度上看《庆祝无意义》,赞叹作者竟又加倍的炉火纯青了。《轻》是不成熟的、吃力的探索,《不朽》是沉淀后的收获,《无知》像是《不朽》的底片,一次余兴未尽的追加,而又过了好多年,《庆祝无意义》的结构比《不朽》更复杂、精妙而且凝练。《慢》的那种惬意和诗意融合进了他所一直追求的交响乐乐章之间的大结构之中。开头和结束,都在那座什么花园里,这种安排让我想到,作者在《小说的艺术》里说《安娜·卡列宁娜》的结构设计:安娜在火车站出场,而在同一地点卧轨,他说这样的安排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我并不喜欢《安娜·卡列宁娜》的写作,也没怎么感受到他说的那种艺术效果。但我对《庆祝无意义》里的这座花园的确喜欢透了,让我兴奋得甚至想起了伍迪艾伦的电影的气氛(一定是过分联想了)。还有斯大林。他已经是在自己的小说里第二次提到斯大林了。不过这次他竟然让斯大林讲哲学。斯大林与他的集团成员围坐一桌的场景,与昆德拉写过的诗人们开会的场景同样吸引人。读完之后,我仍然不明白,斯大林讲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到底为了什么。我目前的推测是,他发现无论是混乱还是统一,都不能保证大家能有个“好心情”。真希望米兰·昆德拉能够再活100年。每10年20年的拿出一本新的小说,阐述他对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件事又得到了什么新答案。祝米兰·昆德拉健康!

来,我们一起谈谈无意义

开个玩笑前几天去书店,看到柜台旁边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像小山一样的米兰·昆德拉的新书《庆祝无意义》,很多人在翻看,我没有过去凑热闹,因为几天前它就躺在我的床边了。以前看到个说法,读昆德拉是文青的标识。真的很奇怪,现在文青的标识特别多,喝咖啡、穷游、去西藏、丽江开客栈,最近听说跑步也是了。似乎在大家眼里,文青就像蝗虫一样,跟风,最要命的是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毁词无数。不知道昆德拉这阵风是不是也已经过去了,十年之后,已年满85岁的昆德拉又出新小说。文艺青年们,你们在哪里?有关形式不开《玩笑》了,来说一说昆德拉在追求《不朽》的艺术创作中又给出了怎么样的精彩表演。记得我是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读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我被他这本充满着尼采语录式的小说给震住了。随着读他的小说越来越多,我发现,谈昆德拉的小说是不能忽略他的小说形式的,在昆德拉眼里,小说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他也一直以先锋小说者的姿态在探索小说形式新的可能性。我不知道这样的探索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了他几分之几的精力。其实我并不反对作家创新小说的形式,甚至乐见其成。在绝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他读小说,只是要读一个故事,追求一种体验或者寻找一种与自身相切合的共鸣。但小说家们并不满足于固有的表达形式,他们有冲破形式的欲望与机会。创造新的小说形式代表着可能带来更大的表达可能性,有的作家甚至仅仅通过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思想。所以我评价一种形式的好坏是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开创性地贴近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小说是作者通过讲故事来表达思想的,作者在讲故事的时候会面临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如何把想要表达的东西投射到时间与空间上去,就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说回昆德拉,他的小说里并没有一条叙述的主线,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于多线程的叙述方式,专业人士称之为「复调式」的方式。这种叙述方式,更接近于现实世界事件的发生方式,但对于读者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阅读体验,是不太容易接受的。昆德拉的所有小说都采用这样的形式,多声部穿插,人物事件分分合合,创作出界于小说和随笔之间这样一种文体。起初并不太适应,看的多了,也就适应了,适应了之后呢,对这种形式并没有去给予太多的思考。这次看《庆祝无意义》,书很薄,我估计这也可能是昆德拉的「封笔之作」了,他应该会给他一直探寻的主题有个答复。所以我看了两遍,恕我眼拙和外行人的水平,就其表达形式来说,我并没有看出采用这种形式的必要和精彩之处。如果作者试图单纯地为一种形式作推介,也应该拿出这种形式的表现力给我们看,而不仅仅给了一个形式和一个并不必要用这种形式表达的内容。你要展示一件衣服给我们看,其码要把它穿在合适的模特身上吧,让它的独特之处可以得到最恰当的展示。几个朋友各自的故事与生活,在几个点聚首,然后分开,过自己的平淡生活,忧伤着自己的忧伤,思考着自己的思考。还一如往昔地突破历史引出斯大林的故事。这种形式本身有着多大的表达意义,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或许吧,昆德拉也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作为例子来探求一种意义与无意义的轻与重。 有关内容              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中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呢,其实他的小说中都会有很多的评论性的东西,所以不仅仅是是用故事讲道理,很多地方也是直接用讲道理的方式讲道理。我们看他在这篇小说里怎么说的: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他。还记得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他是怎么说的吗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在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责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呢?原谅我抄了这么长的原文。昆德拉的书,在我看来,题目互相调换也是没有问题的,他的所有小说试图探讨或者表达的东西都是同一主题,就是对人生存本质的探求。他似乎是通过几个同时期人物的命运交插和不同时期另外一些人的命运轨迹来找寻一些存在的共性。或者是将所有人的命运轨迹临摹在一幅画框里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他自己也曾说过:所有的小说家也许都只是用各种变奏写一种主题。但一种主题,却可以有不同的解答。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明确地提出了重与轻,意义与非意义的问题,而这次他选择为无意义庆祝。那到底何意义,何为无意义呢?意义与否应该相对于某种标准而言的,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之下,探求意义与否才会变得有意义。昆德拉在小说的最后说,无意义是生活的本质,这时候,我想说的是,当无意义变为生活的本质的时候,这种无意义已经不是无意义了,而转变成了有意义。当然事情还是那些事情罢了,生活也没有变化,需要变的只是一个称呼,一个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种生活态度的变化吧。这是八十五岁高龄的昆德拉想告诉我们的终极答案吗?这本书有点单薄,答案似乎也有些单薄。或许,已经接近生命终点的老人,正是想告诉我们,生活呢,没什么意义不意义的,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是吧,哈哈。好了,写完收工。

二十四只鹧鸪

这本只有130页,35000字的小说,想写点什么却不容易,困难之一在于,无论写什么,一旦落笔,总免不了试图破译点什么,探究点什么,难免跌入“意义”的范畴。似乎不管怎么写,都有悖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的初衷。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努力,米兰昆德拉再怎么宣称“人生的本质是无意义”,再怎么通过戏虐和玩世不恭的语调来刻画人物和安排情节,都逃不开“意义”的牢。就连“庆祝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于是,我们不得不问,“意义”到底是什么?“意义”之于文明社会中拥有知识和思想的个体,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似乎不当吃不当喝,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可是为什么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会给我们带来心安、勇气、幸福和快感?就像信仰,一旦抽离便会产生虚空。生命真正不能承受的不是重量,反而是失重——轻。一个口口声声喊着人生无意义的八十几岁的老头,一生都在干着写作的营生。他在寻求意义的路上跌跌撞撞鼻青脸肿,越是努力越是发现没什么意义可言。即便如此,我们在这本小说中依然看到了关注“肚脐”的思考,关于“天文馆”的论述,关于斯大林和他的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他在追寻,还没有放弃,只是懊恼,甚至恼羞成怒!尼采一声“上帝已死”的惊呼,道破了基督信仰基底的坍塌,现代人身上承载的重量似乎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涌上那座“以金钱作为纯粹手段的桥”,赚钱似乎成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新神,谁还有功夫考究什么“意义”,恐怕连“无意义”也无暇庆祝吧。

那些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

取消人的严肃性,减去生活意义的重担,这就是昆德拉的目的,时隔多年,这种执念始终如一。很有可能,这也是标榜理想主义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他漠然置之的一个原因。一切都失去了重量,还有什么理想可言?但在昆德拉那里,严肃意味着媚俗,意味着感情的泛滥,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圈套。他坚信严肃是他的敌人,是小说艺术的天敌。阿兰的形象其实是全新的。在昆德拉的小说世界里,人物感知世界的方式都非常直接,有种斩钉截铁的意味,而阿兰却是向内收缩的,近乎于懵懂,而且带着善意的怯懦。他始终处在沉思或梦境中。他总是想起肚脐眼以及他那久已失去联系的母亲。他想,裸露肚脐眼在二十一世纪的流行,是人类个体性开始消失的征兆。他总是听到母亲的声音对他说话,他也试图在头脑里虚构母亲的人生。他想象母亲投水自杀,一位少年试图阻止她这么做,母亲便将少年溺死,自己爬上岸,重新生活。他想象母亲诅咒没有肚脐眼的夏娃,诅咒整个人类。他以这样的想象来解释为什么自己总是对人说对不起,因为他是一个潜入者,他的母亲不愿意他来到这个世界。他是通过对母亲和肚脐眼的想象,来完成对自己的定位。至于阿兰的母亲,这个一直出现在阿兰想象中和睡梦中的人物,某种程度上可算作这部小说唯一的女主角,她的形象比阿兰更夺人眼球。在昆德拉的小说世界里,有一长串类似的角色,她们的特点是美丽迷人、厌恶世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萨宾娜,《笑忘录》中的塔米娜,《不朽》中的阿涅丝,《身份》中的尚塔尔等等,都是这一类型的女主角。她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对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怀有敌意。萨宾娜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对家庭生活嗤之以鼻;塔米娜的丈夫去世了,他们没有孩子,而且,小说的最后,塔米娜在一群孩子的挟持之下死去;阿涅丝死去之前,正打算告诉她的丈夫和女儿,她要离开他们,去瑞士一个人生活;尚塔尔五岁的儿子死去之后(她甚至有些庆幸儿子的离世,因为儿子的存在阻碍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蔑视),她跟丈夫离婚,离开了那个大家庭,与比她年纪更小的让·马克相爱。阿兰的母亲则走得更远,从一开始就像是一个谜,她撇下自己的孩子,彻底地消失了。她根本就不希望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她溺死了试图阻止她投水自杀的少年。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次昆德拉把他的女神形象放置在睡梦中,而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小说人物来呈现。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他把这位女性对人世的诅咒虚化了,减轻了。阿涅丝在巴黎的大街上产生的厌恶之情是实实在在的,套用一句老话说,是可感可触的,而阿兰的母亲则没有那样沉重,她像梦一样轻飘飘的,她的存在只是为了减轻她那些诅咒本身的重量。相当于昆德拉继续往前走了一步。拉蒙的形象也有些眼熟。他是四个人中年纪最长的,已经退休,厌恶人群,因为不肯排队而始终没能参观夏加尔的作品展,总在卢森堡公园闲逛。他喜欢语惊四座,喜欢追逐漂亮女人,是昆德拉笔下常见的那类人物形象。在达德洛的鸡尾酒会上,他遇见美丽的少妇朱丽,谁知美人并不打算与他共度良夜,早早离去了。于是,心情欠佳的拉蒙对凯列班发表了一大通悲观愤世的言论。他的大意是,我们用玩笑对抗世界也是白费心,你感到的只有疲劳与厌烦而已。而实际上,他悲观的源头无非是美人的离去。也即是说,悲观的严肃性并不成立。这也符合昆德拉一贯的态度,即消解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情化表述。小说的最后,正是拉蒙在卢森堡公园,目睹斯大林木偶剧的滑稽戏,对达德洛说出了“庆祝无意义”的主题:“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命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这里,在这座公园里,在我们面前,你瞧,我的朋友,它就绝对明显、绝对天真、绝对美丽地存在着。”[ 米兰·昆德拉著,马振骋译,《庆祝无意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页127.]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这段话与昆德拉1990年的小说《不朽》中一段话非常相似。《不朽》的主人公之一鲁本斯原本希望成为一个艺术家,但最终的职业却是画廊商人。他毫不怀疑自己的工作是没什么价值的,他这样想:“说到底,有用意味着什么?从古至今,一切人的有用的总和完全包容在今天这样的世界中:所以,没有什么比无用更有道德了。”[ 米兰·昆德拉著,王振孙、郑克鲁译,《不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页326.]无用,无意义。这是昆德拉一直坚持的话题。早在1983年,昆德拉接受《巴黎评论》采访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生的雄心就是将最为严肃的问题和最为轻松的形式相结合。这不是纯粹的艺术野心。轻佻的形式结合严肃的对象立马就曝露出戏剧的真相和它们可怕的无意义。”[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黄煜宁译,《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页192.]可以认为,昆德拉最终没有能够为他所亲历的历史,以及人类的愚昧和苦难,找到一套更光明的解说方案,于是他接受了这“无意义的本质”,并号召大家接受并设法爱上这种无可避免的无意义。在新作《庆祝无意义》中,他试图将这种无意义转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小说的调子也算得上明快轻盈,要知道,作为一个毫不妥协的怀疑论者,昆德拉晚年的这种尝试已经足够温暖人心了。

读书记录:《庆祝的无意义》 米兰·昆德拉

今天,二月十三日第一遍读完 米兰·昆德拉的《庆祝的无意义》。关于原文的一段话:“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的地方: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这里,在这座公园里,在我们面前,您瞧,我的朋友,它就绝对明显,绝对天真,绝对美丽的存在着。”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并没有读懂什么,但是这也不是说没有收获。其中“无意义”一词就让我想了很多。你怎么定义“意义”这个词?如果要我来定义,意义的含义是 使被赋予该词的载体区别于常态的一种特殊含义。(从词义来看,意义是一种作用、价值、内容、情感指向。)我之所以这么定义,是因为它所带的特殊性。然而,我们人生中的绝大部分又是没有意义的,睁眼、起床、吃饭、闭眼、睡觉,来来回回重复着,为了活着。“无意义”是一种常态,比“意义”本身更值得探究,因为正如此书所说,它形影不离。那么活着是否有意义呢?从所占比重来看的话,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但因为没有意义就可以放弃生命了吗?显然不是。诚然,追逐意义是好,毕竟意义就像生命价值的代名词,但这往往可遇不可求,毕竟意义不是安排出来的。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与“无意义”泰然相处就成为了问题。说到“无意义”,就好像在说一个贬义词。“你这么做没意义”诸如此类的话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这就让人很迷惑了。可以说意义诞生于无意义,是常态中的特殊瞬间。倘若无意义是贬义,那就是在否定生活了。所以说,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个词。无意义是纯粹的,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比意义更接近生命本身,我们在无意义中活着,像沿着一条河流漂浮,循着它的痕迹流向世界尽头,难道我们不该爱它吗?倘若不能,那也应该学习爱它。山本文绪说,要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和自己达成和解,我想,这里的前提条件应该包括,认识生活的“无意义”然后爱它吧。【庆祝无意义电子版,仅供交流分享,支持正版!http://vdisk.weibo.com/lc/2yXRsBjT3vtx0tnQlXL 密码:L4ZM】

来,我们一起谈谈无意义

开个玩笑前几天去书店,看到柜台旁边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像小山一样的米兰·昆德拉的新书《庆祝无意义》,很多人在翻看,我没有过去凑热闹,因为几天前它就躺在我的床边了。以前看到个说法,读昆德拉是文青的标识。真的很奇怪,现在文青的标识特别多,喝咖啡、穷游、去西藏、丽江开客栈,最近听说跑步也是了。似乎在大家眼里,文青就像蝗虫一样,跟风,最要命的是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毁词无数。不知道昆德拉这阵风是不是也已经过去了,十年之后,已年满85岁的昆德拉又出新小说。文艺青年们,你们在哪里?有关形式不开《玩笑》了,来说一说昆德拉在追求《不朽》的艺术创作中又给出了怎么样的精彩表演。记得我是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读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我被他这本充满着尼采语录式的小说给震住了。随着读他的小说越来越多,我发现,谈昆德拉的小说是不能忽略他的小说形式的,在昆德拉眼里,小说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他也一直以先锋小说者的姿态在探索小说形式新的可能性。我不知道这样的探索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了他几分之几的精力。其实我并不反对作家创新小说的形式,甚至乐见其成。在绝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他读小说,只是要读一个故事,追求一种体验或者寻找一种与自身相切合的共鸣。但小说家们并不满足于固有的表达形式,他们有冲破形式的欲望与机会。创造新的小说形式代表着可能带来更大的表达可能性,有的作家甚至仅仅通过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思想。所以我评价一种形式的好坏是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开创性地贴近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小说是作者通过讲故事来表达思想的,作者在讲故事的时候会面临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如何把想要表达的东西投射到时间与空间上去,就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说回昆德拉,他的小说里并没有一条叙述的主线,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于多线程的叙述方式,专业人士称之为「复调式」的方式。这种叙述方式,更接近于现实世界事件的发生方式,但对于读者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阅读体验,是不太容易接受的。昆德拉的所有小说都采用这样的形式,多声部穿插,人物事件分分合合,创作出界于小说和随笔之间这样一种文体。起初并不太适应,看的多了,也就适应了,适应了之后呢,对这种形式并没有去给予太多的思考。这次看《庆祝无意义》,书很薄,我估计这也可能是昆德拉的「封笔之作」了,他应该会给他一直探寻的主题有个答复。所以我看了两遍,恕我眼拙和外行人的水平,就其表达形式来说,我并没有看出采用这种形式的必要和精彩之处。如果作者试图单纯地为一种形式作推介,也应该拿出这种形式的表现力给我们看,而不仅仅给了一个形式和一个并不必要用这种形式表达的内容。你要展示一件衣服给我们看,其码要把它穿在合适的模特身上吧,让它的独特之处可以得到最恰当的展示。几个朋友各自的故事与生活,在几个点聚首,然后分开,过自己的平淡生活,忧伤着自己的忧伤,思考着自己的思考。还一如往昔地突破历史引出斯大林的故事。这种形式本身有着多大的表达意义,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或许吧,昆德拉也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作为例子来探求一种意义与无意义的轻与重。 有关内容              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中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呢,其实他的小说中都会有很多的评论性的东西,所以不仅仅是是用故事讲道理,很多地方也是直接用讲道理的方式讲道理。我们看他在这篇小说里怎么说的: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他。还记得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他是怎么说的吗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在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责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呢?原谅我抄了这么长的原文。昆德拉的书,在我看来,题目互相调换也是没有问题的,他的所有小说试图探讨或者表达的东西都是同一主题,就是对人生存本质的探求。他似乎是通过几个同时期人物的命运交插和不同时期另外一些人的命运轨迹来找寻一些存在的共性。或者是将所有人的命运轨迹临摹在一幅画框里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他自己也曾说过:所有的小说家也许都只是用各种变奏写一种主题。但一种主题,却可以有不同的解答。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明确地提出了重与轻,意义与非意义的问题,而这次他选择为无意义庆祝。那到底何意义,何为无意义呢?意义与否应该相对于某种标准而言的,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之下,探求意义与否才会变得有意义。昆德拉在小说的最后说,无意义是生活的本质,这时候,我想说的是,当无意义变为生活的本质的时候,这种无意义已经不是无意义了,而转变成了有意义。当然事情还是那些事情罢了,生活也没有变化,需要变的只是一个称呼,一个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种生活态度的变化吧。这是八十五岁高龄的昆德拉想告诉我们的终极答案吗?这本书有点单薄,答案似乎也有些单薄。或许,已经接近生命终点的老人,正是想告诉我们,生活呢,没什么意义不意义的,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是吧,哈哈。好了,写完收工。

2016·5·27《庆祝无意义》读书笔记

1. 女人身体的情色意义2. 加里宁·格勒 —— 斯大林,加里宁3. “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 — 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加缪的《局外人》批判的是世界结构性的错乱,这错乱造成了荒诞感;而《庆祝无意义》则直接否定了世界的意义,无意义无处不在,在小人物的日常审美中,也在大人物的国家事务中,这自然也引起了人的荒诞感,更进一步的,其实是一种虚无主义。然而,量子理论告诉我们,彻底的虚无是不存在的。“即使我们观察的是空间中一块没有原子的区域,还是可以探测到粒子的微小涌动。”(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的物理课》)

谈谈昆德拉

评价给了个“还行”,基于平衡,不想给没读过昆德拉的人以任何色彩偏见,他就在那里,遇见就遇见了,不想推波助澜,或者遮掩。因为买齐了他之前的书,所以为了保持整齐,也赶着买了一本。今天书到手,晚上随便翻了翻,也是在豆瓣上看了一篇书评,自己忍不住还回复了一条,如下:读完你写的东西,如果说你没读懂吧,显得我多高明,但这不是我的意思,不过我还是说你没读懂。被别人说没读懂是一件极其伤感情的事,怎么可能怀疑自己没读懂呢?我读了那么多他的小说,你敢说我没读懂?对,我是觉得你没读懂。不要生气,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请笑一笑我读书有个毛病,我记不清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甚至连名字也记不住,幸好不是写严格的学术论文,否则还要回去确证。读昆德拉的小说,我也是这样。读完了,然后也忘的差不多了。但是要说说“读后感”,我还是能扯两句的,只不过扯出来的话却没有了书里的痕迹,也许主题是相似的。我是不是跑题了?我说的还有没有客观依据?我不在意。之所以不在意,我认为,读懂的人就是懂了,不需要说太多,原著也不需要过多的阐释了,只是享用就可以了;对不懂,难道你希望阐释能使你读懂?也许可以,也许永不可能。答案,不如用个双引号消解一下——”答案“,留给寻求的人。对于已经上路,或曾经在此之上盘旋良久的人,遇见昆德拉,也许就是所谓的”相遇“。小说,是存在的探测器。昆德拉以此解读了许多文学家的作品,而他的作品也是对这句话的实行。走在探寻的路上,何必在意我是谁,你是谁,一切是其所是。对于同路人,这永远是一种乐趣,结伴而行的乐趣。PS:很少写东西,想写时可遇不可求,就这些耐性,就写这些吧。

Seize the day

肚脐&阿兰开篇提到阿兰对女性诱惑的不同来源进行思考与第三部分相承接。在第三部分里,阿兰在归家途中,又一次想到肚脐的隐喻,回忆起见母亲的最后一面。她对着他的肚脐看,然后碰他的肚脐,接着拥抱他。笔锋一转,又写到一年轻女子跳河自杀,被人看到,施救之人最后成了自杀事件的悲剧人物。不幸来救她的人被她在自卫求死之际按在水中,终于不再动弹。而她在这求死心切之后,突然有了活下去的欲望。那个想要杀死自己肚子里的孩子的人活了下来。而阿兰就这样来到了世界上。生命的荒诞处也在其中。阿兰在路上思考时,遇到横冲直撞说话又不客气的女青年,而自己无意识地成了道歉之人。与夏尔电话被点醒,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赔不是的人,这种在先前就宣称自己的错的态度,更加鼓励了对方的不客气。某种程度上,又跟后文提起的童年经历对自身的个性影响有关。第四部分中一声电话打断了阿兰对一个赔不是的人起源的反思。电话是玛德兰打过来的,这个跟他年纪相差很大,共同兴趣并不多的人,却跟他能聊的很开心的人。但是还是想到人与人之间交流不能全然了解,就像是“两段独白的交叉,总有一大部分不能为对方明白。”而人的孤独性就只好自我把玩。阿兰的职业与生活不禁让人想到“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吗?但是他自己其实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工作虽然能够给他物质回馈,但是这只是对他聪明的算术表达,而不能发挥他自身的独创性与才干。阿兰性格上有软弱的成分。就像电影里《爱在黎明破晓前》男主角跟女主角谈话中说道,自己想到自己不该出生,不该来到世界。这种种思索……他继续喝酒,盯着瓶子看,而瓶子慢慢变成他眼里的王后。这倒是像是小王子遇到的酒鬼先生了。多少还是比较消极悲观的。这也造就了他性格的一部分。而在第五部分中,阿兰沉沉入睡,隐约听到母亲的话,第一个女人的阴户生出了第一根脐带。而这最初的女人夏娃造就了所有人类的苦难。树生长出接连不断的分支,一棵大树连接着无数个身体,脐带把人类紧紧相连。也预示着这人类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每个人都是这树的一部分,一个分支。而他母亲期盼的是人的完全消失,带着他们的未来和过去,带着他们的起始和结束。她期盼这第一个女人的那棵树彻底毁灭。之后,在第七部分,阿兰骑在摩托车上,感到有个声音在跟他对话,又是他母亲。他听到她向他坦言,自己把一个不要求来到世界上的人送到这个世界上,是很可恶的。而阿兰成长为这样的阿兰,也是因为她的软弱,导致他的出生。她请求儿子原谅他。她说:“瞧你的周围:就你看到的人中没一个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到这里的。当然,我刚才说的话是所有真理中最平凡的真理。那么平凡,又是那么基本,以至大家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她又说到,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美丑、性别、国家、世纪、母亲。怎样的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人权,毕竟连出生都不能决定。人只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拥有权利。阿兰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赔不是的人,父母亲把他生下来就是这样了,而互相原谅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母亲没有力量再去阻止他的出生。他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所以这就像是他跟人生的最终和解。在末尾,阿兰与拉蒙逛公园的时候,阿兰谈到肚脐。谈到女人三个黄金地段:大腿、臀部、乳房。而这第四个肚脐,代表着胎儿。这种重复性跟以前认为的爱情是个人的不可模仿的节日恰恰相反。这是一种重复性。一种代表着情色的唯一意义、唯一目标、唯一未来。关于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在第二部分中,夏尔与凯列班谈论这个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一致惊讶于在斯大林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大家已经没有人明白他其实是在讲笑话了,而一群人只能躲在卫生间大声吐槽。凯列班向阿兰抱怨,说到阿兰的女友对斯大林的事情不了解。阿兰对此反驳,觉得她只是太年轻了。谈话让大家意识到,其实我们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建立的一座座天文馆上远距离交谈的。我们都受到自身时代、视野、思维、见识等的种种不同的限制。夏尔说到,“时间过得飞快,幸亏有了时间,我们首先是活着,也就是说:被人控诉、被人审判。然后我们走向死亡,我们跟那些认识我们的人还可以待上几年,但是很快产生另一个变化:死的人变成死了很久的死人,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他们消失在虚无中;只有几个人,极少数极少数几个人,还让她们的名字留在记忆中,但是由于失去了真正的见证人、真实的回忆、他们也变成了木偶……”夏尔想写一出关于这个的木偶剧,但又想到没有人能重现一个不在世的人,历史不会重演这一个个具体的人。他谈到加里宁的故事,作为国家最高代表人物,因为前列腺增生,需要频繁上卫生间,演讲时不得不每两分钟离开,在此期间变成狂欢与表演。夏尔想象,在斯大林演讲的过程中,加里宁生理上实在无法控制,终于湿了裤子。夏尔又想象斯大林为了表彰这种忍耐的革命主义的大气节,把一座著名哲学家康德住了一辈子的城市,命名为加里宁格勒。第六部分里,这幕剧中,斯大林打扮成猎人模样,让人相信他煞有其事。而群众的状态其实跟过去本质上是一致的。乌合之众,随波逐流,过去是唯唯诺诺地臣服于一种意志之下,就像聚集在盥洗室那样,现在在赫鲁晓夫的带领下,表达一种公众愤怒情绪,也不过是顺着另一个方向而去罢了。这种社会意识如同没有意识一般,只是受到蛊惑与诱引,从此处到彼处。但其本质都是如此。这才是可怕之处。作者的讽刺笔法写道,大家都像以前那样在那里,除了加里宁因生理问题,在找方便之处。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应该如何避免在同质化的世界?如何避免公众的大的噪音对自身的影响?如何避免被社会的价值观绑架,诸如此类。文中的斯大林,明明可能只是想讲个笑话,但是所有的人也都是严肃对待,根本没人认为这是个笑话。处于一定的体制中,其实他自身也是无法摆脱的悲哀的形象。就像文中提到他说,“把唯一的表象强加于大家。也只能由一个意志来强加,一个巨大的意志,一个超越与众意志的意志。只要我的力量允许我这样做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向你们保证在一个大意志的统治下,人们最终会对什么都相信!哦,同志们,对什么都相信!”当他得知别人不再相信自己了,他觉得是自己的意志力松懈的缘故,但他为了他所作的种种牺牲了所有的精力,牺牲了自身,而这其中也包含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在体制中对自身的神化,其实也是对人类做出了牺牲。这真是讽刺非常。简直就是人类本身的一种悲剧。联想到,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一封特殊的信里,谈到自己其实是被逼上梁山的。他人需要钟馗,而他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一些理论被他人鼓吹,个人崇拜不断神化,这样东西连他都觉得是第一次唯心地赞同别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结果自己成了那只猴子。这种逼不得已,也是人物的悲剧性所在。被推举到神坛上的人,其自身终究是人本身,这种尴尬对其中之人也是矛盾。好心情&无意义在第四部分中,拉蒙在不断指责自己为什么会来这个死气沉沉的聚会。凯列班在跟客人解释今天的波尔多酒是多么好,拉蒙在远处观察,觉得像是在参加一场葬礼。而拉蒙的话,又引出了一个庞大命题。关于生命的实质,厌倦与欲望。没有比厌倦更糟糕的事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换女友。他跟卡格里克交谈,近乎恭维的表示有很多话想说呢,但是转眼看见一位少妇的美丽面孔,就又屁颠屁颠地表现出动物面,转而走向少妇朱丽,勾起了无穷欲望。而在第六部分中提到,朱丽为了躲开老拉蒙,睡醒以后才发现,昨晚跟另一个年轻人睡了。文中又一个人物,凯列班原本只是想装作巴基斯坦人开开玩笑。但在第六部分中写到,一位葡萄牙女人喜欢上了凯列班。凯列班在一开始装作巴基斯坦人的玩笑,让他只能继续演下去。游戏无法永远继续的,但他还是在她嘴上亲了亲。她把嘴抿得很紧,这亲吻有种无可妥协的纯洁意味。这种腼腆,让他们产生了怀旧心理。但游戏无法继续。他明白自己是花心的,而只是怀念起昔日的纯洁。这些典型的享乐主义者,而无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他们,给他们这些人带来了生命的短暂愉悦。文末处,拉蒙与达德洛的交谈。达德洛赞叹这样两位在公园里面表演的演员。但话题又紧跟着引导到自身。这与文中开篇之际,他不知不觉就说自己得癌症不久于人世想呼应。需要强调一下自己的重病,自己的悲惨命运,好得以博取朋友的感情。拉蒙又一次谈论到无意义,这生存的本质。说明这存在在我们每一个日子里。他说道,“呼吸我们周围的无意义,它是智慧的钥匙,它是好心情的钥匙……”拉蒙转念又觉得跟这样的人说话,是不该如此的,换句话说是无意义的。他决定予以不同的对待,而不在说关于无意义,关于生命本质的话。他故意把达德洛与拉弗朗克联系在一起,说明是情人关系。这让达德洛未体验却依然有莫名幸福的感觉。对这种人说无意义这样生命的大命题是无意义的,而他们的情人关系之类的话,这种话其实也是无意义的。这种无意义的荒诞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回到生命的意义这个命题。我觉得作者在这之前的许多作品中都已经表明了类似的态度了。而这一次不过是更直接更直指要害了。就像《无知》中埃莱娜多年之后回乡,发现与周围格格不入。而家乡又已经失去旧日模样……就像《玩笑》里路德维克多年之后见到当年伤害他的人,原来复仇的心情也失去了,竟然无法确认这样一个人就是过去伤害自己的人……这种种意义如何去追求,人对岁月的顿感,好比打了一拳在棉花上,又重又软又轻又没用。就像seize the day ,从翻译的角度既可以理解为:只争朝夕。但也可以理解为及时行乐。但是多重意义上的自我其实是不存在的,在同一个时间,你只在此时时刻此身。要么在原地,要么如伊卡洛斯,飞翔并企图超越这之前的一重境遇。如果活着就像余华笔下的书那样,仅仅是活着本身只是作为一种处于当下的状态存在。我以为是不够的。想到有次晚上,我在看书。朋友问我在干嘛呢。他说他在看电影,还说那本我提到的书没有看过,问我会不会笑话他。我说怎么会,活着活着就老了,意义到最后都会失去。干什么都一样,迟早都作古。 生命在这种思索下,确实有种注定的悲剧与无意义。但某种程度上,我又觉得对意义的追寻与确立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困惑。记得上个月的上海书展,马克·李维的小现场,他谈到对他有深刻影响的外婆。直到现在,他还时时想念她,尽管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外婆的很多话,对他都有很大的启发。他记得在他拿了第一份工资去看外婆,外婆给了他一枚法郎,让他双手合上。然后告诉他,把双手拿开,硬币自然不出意外地掉了下来。“看,这就是你死后,你的钱的下场。”外婆继续说,“你到了我的年纪,对生活,对评价自己会有诸多感受。 人要有幽默,但我发觉你没有。 很多人追求人的永恒,希望别人记住,希望有一个自己的雕塑,但是雕塑其实每天被很多鸟啄来啄去…… ”外婆的很多话,都对他有很深的影响。年轻时候对身份的追寻自然不错,但很多时候上并不是金钱让生活变得有意义,有些东西更重要。而写作带他走出本我的世界。写作也突破了时光的限制。友情、爱情是书中的主题,而写作让时间得以贯穿其中。自十八岁开始,他就在红十字会持续工作了七年。这些经历,让他见证了很多人在离开世界的一些感悟与体会。很多人,在快不行的时候,都会说这样一句话,“要是我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但是,其实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我们不会在此时此地此身去做该做的事情?为什么直到事情来不及了,才后悔不已?往者不可追,所有的日子都会迅疾地离开我们,我们能做的为什么不是此刻?正如他说道,写作,是抵抗羞涩矜持,带领自身走出本我的一个过程。想到安妮宝贝,这些年的写作经历,她自己评价说,“写作对我而言,究其根本,只是一条道路,我在其中试图发现和寻找自己。”写作也许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省、思考的过程,这中间的困惑与感悟,应该是时时刻刻并行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作者去开辟道路。正如表达在当下。仔细想想,我们很多对事物当下的印象和感受,都会瞬乎而去。仿佛都随风飘走了。我总感怀,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瞬间的。走过的路,住过的地方,遇到的人,种种都是一期一会,也是其中一期一会的自我。 我们看到事物是看到它在当下的瞬间。而万物有灵看待我们,也是如此。对所有事物,都有这样的警觉之心与珍惜之意,这应该是时时刻刻都得提醒自己的。那么对于意义的确立与追寻,可能本身就是对无意义的抗击与反讽,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思考、确认与追寻过程。不然活着岂不是太没意思?就像木心先生在《即兴判断》里提到,少年行尸,中年走肉,老年残骸若干。没有年少这之前的发展,恐怕人生道路会越走越不明白的。就像努力下去,也许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也许你被厄运钳住,大不了大喊一声,so what?至少去努力不会后悔,做了总比浑浑噩噩地过着却还骗自己说是在享受人生要来得好。你也一定认真想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尽头都是死亡。这就像我们born to die,一从出生开始就是知道有限期的意思了。英国一位诗人写到即使是辉煌的道路,都是一样。这尽头对我们每个人一视同仁,没有一丝偏袒。尘归尘,土归土,多少风流人物,都会过去。写诗怀念亡妻的人,写到“今已亭亭如盖”;写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诗人也都作古。而作品长久,如树比人更长久,如物比人更长久。人生这一程,不过是跟死亡对峙的看似漫长的道路。但是真的长吗?在Dropbox CEO Drew Houston 在一个演讲中提到,人生不过三万天尔。听着真是让人震惊。日日飞逝,都随我们而去,不会停留。在生命之初我们牙牙学语懵懂地去了解世界,在生命结束之际又受到身体的种种衰弱限制奈何不得,真正在我们手上的能有多少时间?那么就像《死亡诗社》里基丁老师讲的那样,seize the day, make your life extraordinary. 你越迟开始寻找人生,就越容易失之交臂。 寻找人生的语境,你自己的关于人生的故事。这也许像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但这种悲观是明白生命的无常与有限,这种积极也应该是对生命,对每时每刻的尊重。一家之言,君且随意。

肚脐

一场杰出的木偶戏;一个巨擘的玩笑和一个没有肚脐的天使。我们习惯于应对无意义,却从无意义中生出了潜意识里的自我无意义。太宰治写过一篇《小丑之花》。主人公所做的事实看似有意义中的无意义,无赖派的作风。而在《庆祝无意义》中正是的无意义构成了生存的本质。不同男人对于女人的诱惑中心不尽相同。肚脐是母亲在人类身上留下的生存的痕迹,肚脐激起阿兰欲望的原因在于他长久缺乏的母爱和由此带来的对于自身生存性的否定。“天使有无肚脐”的叩问是在无意义中对自身生存价值的实现。这部昆德拉的精彩剧本,深邃地指出了属于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那些无意义,因为就像《等待戈多》,场上所有人所做的事,假装罹患癌症博取同情;在鸡尾酒会上说自创的巴基斯坦语;大胡子的跋扈和老年人肿胀的前列腺。归根结底一切都是无意义,却体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大家在生活中遇见了,闲聊、讨论、争吵,没有意识到大家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建立的一座座天文馆上远距离交谈。然后,因为时间,我们首先活着,也就是说:被人控诉、被人审判,然后我们走向死亡。斯大林与加里宁和赫鲁晓夫:独裁者与丑角,独裁者与反抗者。加里宁格勒的命名归根结底还是独裁者的武断,而二十四只鹧鸪故事所延伸出的仍是毫无意义。许多年后我们无法判断加里宁这人的功过得失,而斯大林却浓墨重彩地留在了历史中尽管历史上再无斯大林格勒。所以作者用心探讨了在虚无主义下这个世界的有和无。仅从康德的“物自体”来说,它由现象来表现,但又不是现象。现象是主体认识的对象和感性的基础,物自体却不能被认识,人的理性所认识的只是感性的抽象,并不是真正的存在。既然如此,无意义便是不存在,而不存在亦无延续。可能正是如此,庆祝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本就在庆祝无意义。肚脐也一样嘛。

对本质的消解

昆德拉在这部中篇里继续着他对本质的消解与对权利的嘲讽。无意义是生存的本质,拉蒙的这句话消解了一切对立而相悖的因素,比如生与死,性与爱等,也点明了此书的宗旨:一切存在意义的本质都是虚无。老年的昆德拉将这一命题在这部书中推向终结,在后笑话时代,在玩笑的黎明,一切都没有意义。昆德拉又提到了肚脐与天使,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正好组成了一组悖论:生与死。肚脐中孕育生命,天使的落下带来了死亡,有趣的是,书中借两位母亲的形象隐喻了生与死,阿兰的母亲(肚脐)与夏尔的母亲(天使),又将这两种意象通向性与权利,关联起了情色导向与斯大林和加里宁,这几组关系建构起全书,共同以玩笑的方式组建了无意义的王国。

“那位著名的.....”“伊曼努尔.康德”

一、立场米兰.昆德拉其实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作家。我一直铭记着《小说的艺术》书后面的话,那些话好像是这样的:“我不赞成一切流派、主义和立场,拒绝一切同化和异化。”具体是怎么说的,没必要细细考量,反正意思就是表明独立,至少是小说写作艺术上的独立。这次阅读《庆祝无意义》,在看到“我是无信仰的人”时,我又想起了还是高中生时为《小说的艺术》书后的语句激动不已的情景。而此次看到“我是无信仰的人”这话,我则一下子醒了。按昆德拉说的,“不赞成一切主义、立场”,作为读者,是否对昆德拉写的,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呢?迷信、盲从,一直是作为读者的我容易犯的毛病,此次,在这本小说中找到了提醒。二、重复与昆德拉有过笔仗的俄裔美籍诗人布罗茨基在散文里提到过”重复“,讲的是诗歌,措辞较为激烈,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重复是懒惰的体现“。 昆德拉此次是把《小说的艺术》里的话,概括成一句”无信仰“,并借人物的口说了出来,只有熟悉昆德拉小说的人才会明白,昆德拉讲的依然是”立场的纯洁“。这是否算是一种重复呢?昆德拉在专门讲理论的书里也提到过”重复“,这本书里好像又看到了”重复“这两个字。爱好思辨,一直是昆德拉小说的特征,对作为感性艺术的小说而言,这无疑成为了硬伤。过强的逻辑性,会损害小说写作的,也会给阅读带来麻烦。 不过此次借人物之口说出的”无信仰“,如果算重复,也是逻辑非常巧妙之笔。三、意义这本小说的题目取得并不好,因为无意义并不值得庆祝。一件事物没意义了,也就没价值了,还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小说人物在一个鸡尾酒会上聊天对话,这让人想起了什么?我忽然想起了柏拉图的《会饮》。可以说,专门寻求意义,并不是小说承担的义务,那可以是一种哲学的表达方式。昆德拉是借小说,表达思想、立场。在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许多伟大人物都变成了谈话对像。除去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位政治人物外,伊曼努尔.康德很值得提起。在小说里,引出康德,是人物谈起二战后苏军占领了哥尼斯堡,涉及为城市改名。对于这位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思想家的故乡,人物们说苏军用一位爱尿急的政治人物的名字取代了。且不论小说人物讲的是否确有其事。单就康德在不同的人心中不同的地位,倒值得人思考。长期以来,康德一直是我心中柏拉图后,最伟大的思想者。此次一读小说,才重新翻看了下康德的名言,又联系康德生平,再回到昆德拉的小说,感到作者讲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像”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样的话,在如今看来,是显得过于自大了。四、镜子这是小说开头就提到的。在小说中,还出现了个人物”我“。回到开头提到的镜子,字面上的”我“,在读者而言,不过是一面镜子。小说中任何一位人物,应该都是这样。之前阅读昆德拉小说《认》,记得小说里讲到了”衣柜“,后来在布罗茨基的演讲里也读到了,应该是在《毕业典礼致辞》里,讲的是一件陌生人的衣服。而布罗茨基演讲的主题,也是在告诉人们区分善恶。昆德拉的这本小说当然采取了不同的艺术方式,主要是戏谑,表达其爱憎。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只是逻辑性过强了,需要仔细地读。

我为什么讨厌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

巴黎声色犬马的安适大概真是虚无主义的温床。离家去国多年之后,米兰·昆德拉显然忘记了布拉格的春天,忘记了年轻时的自己曾在极权主义阴影下探寻生而为人的意义。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可以告诉我们无意义是生活的本质,并不缺米兰·昆德拉一个。庄子、斯多葛、伊壁鸠鲁……无数哲人的理念也都基于对世界无意义的认识,事实上,他们的信念本身就是对世界无意义性的一次解决。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哲人们认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如同人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游戏。(用莎士比亚的说法更直白: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米兰·昆德拉这本书无非就是对这一哲学理念的阐释:几个单薄多思的角色,几个哲思小段子,几句无意义的对白,最后天使降临,整本书本身就像一个未完成的剧本大纲,似乎用这种形式更能佐证作者的见解:荒诞无意义是生活的本质。——可是,撇开哲学家们不说,小说家们也早就用无数的作品昭示过这一点啦,比如加缪。在为《西西弗斯神话》英译本写的序言中,加缪尚且承认自己已经放弃该书的一些观点,因为彻底的虚无主义使得他于心不安,“即便生活在虚无主义的范畴内,仍然需要而且能够超越它。”所以,写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我讨厌这本书,讨厌老而沦入虚无的米兰·昆德拉。生活的挣扎对每个人都大同小异,生活的无意义我们都知道,用荒诞来消解的方法并不能让人好过一点点,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在漫长的无聊人生里竭力做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事,找寻自己的出口,即使所有企图超越的努力最终得到西西弗斯式的徒劳结局,但我们还是只有去做;不然,为什么不去死?毕竟,就如加缪所说,真正严峻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可否自杀。与其被老而不死的消极和虚无所折磨,宁可去读黑塞们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寻。

推荐

表示已购 看简介我对内容感兴趣我一直很想探究生命到底是什么 活着究竟有何意义 希望这本书可以告诉我 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且作者是个不得了的作家作者的其他作品还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等 文坛伟人一个推荐这本书 希望众读者喜欢

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

“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这是世界著名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说的,原句出处不得而知,当然,这句话也可能是个转引。    起初,我对这句话不甚了解,甚至有所龃龉。对我而言,玫瑰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正在于其“秾艳尽怜胜彩绘”的花容,与四溢盈袖的花香吗?后来反复琢磨,我发现,在这件事上,自己太自作多情了。    我一厢情愿地认为花香才是花朵存在的最大意义,然而却从未考虑过“当事者”的自我感受。对玫瑰自己而言,它也许不知道自己能够产生花香,或者即使能够产生,自己却不得而知,而只有人类在嗅觉上的主观感受才是那些所谓的“香”罢了。当然,或许只有鼻炎过重的人才能真正感同身受于花本身的“无知”或“无嗅”了。    如果将此种“花香无意义”的生存智慧与哲学延伸至人类本身,或许我们便可以将昆德拉“庆祝无意义”的生存版本改之为“生活无意义”了。    相对地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大部分情况下的“有意义”都是无意义的:我们没有必要去享用珍馐美馔、山珍海味,因为简单的食物同样能满足我们的生存,以及身体的成长需要;我们完全没必要把苹果与西红柿做成苹果派与番茄酱,因为苹果与西红柿成熟了即可使用;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华丽的服装名牌,因为简单朴素的衣物同样能够遮体避寒。同样,那些所谓的高雅的音乐与书画艺术同样存在得毫无意义,否则在音乐与书画存在之前,人类岂不难以存活?凡此种种,世间很多东西的存在都非必须,哪怕它们赋予了人类精彩与美妙,当然,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人类出现,“意义”这个词恐怕就要消失了。    既然生活本身就相对得无意义,那我们就不要有意义好了。去酒吧拼凑一场热闹刺激,刺激得不像人样的狂欢;给自己一个说走就走,走了也许就不回来的远足旅行;到图书馆去邂逅一个与自己有着共同旨趣、一炮定终身的闷骚女孩儿;前往喜马拉雅山进行一次攀登珠峰装逼之旅......一切的一切,都不要追寻意义、计算后果,生活无意义、狂欢无理由!    人世间所有的严肃与荒诞、历史与忘却、现实与梦境,都沉浮在无意义之中,不随东风飘,便随西风荡。连玫瑰都不知道自己能够产生花香,我们又何必一厢情愿地解构其花香的意义呢?人类那些荒诞的辩证诙谐地隐喻了其生存的本质:无意义才是最大的意义。    “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让我们为无意义狂欢!

再谈「无意义」

前些日子写了这篇《来,我们一起谈谈无意义》谈米兰昆德拉的新作《庆祝无意义》,顺带说了一下自己对昆德拉作品形式上的一点体会。我是个不大看别人评论的人,所以老生常谈也罢拾人牙慧也罢,我都不太清楚,只是想说自己的一点感受。看过两遍《庆祝无意义》之后,我就把它放回书架了。但好的作品总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想起它。就像当初看完《东京物语》之后,感慨了一番导演的牛叉就不了了之了。长一段时间以后,在一次等车的间隙,我脑海里竟突然出现了这部作品里的一个镜头。我承认那一瞬间,让我感动很久,我想到了时间和时间带来的变化。这次同样也是如此,我常去的图书馆在一个宏大的广场旁边,每次穿过广场要经过一条长椅,长椅上有时有人,有时空着,不管你看或者不去看它,它都在那儿。也许一条长椅也会出现在艺术作品里,或是文学或是绘画或是戏剧或是电影,但当它出现在这些艺术形式里面时,它注定会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他空着或是被坐着,都要传达出相应的信息,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只是一条长椅,它静静地在那儿,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我想到了《庆祝无意义》,昆德拉一生都在追求小说艺术的表现力。但在这部可能是他最后的一部小说里却带着反小说甚至是反艺术的意味。小说里的人物和情景就像广场上的那条长椅一样,他们一直在那儿,他们出现在这部小说里纯粹是一种偶然,就像我们拿起手机闭上眼睛随便按下快门,那些被拍下来的景物是偶然的,无意义的。剧中那个喋喋不休的说话人,谁也没有在意他说什么,大家甚至已经遗忘他了,他持续的这种状态让他变得无意义,可能有意的沉默会让他顿时变得的充满着意义,但这时他就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人了。还有穿插进来的有关斯大林的笑话,男男女女间的趣事,我不知道有多少评论家会在这些故事里面挖掘「意义」,可能它们的存在真的只是偶然,是昆德拉的随手而作,他们本来就在那儿,只是被作者随意拉了进来,他们的意义可能就是「无意义」。当然,不管是那些被我们随手拍进相片里的景物还是昆德拉笔下的人物,他们既然被放进了一种艺术的框里面,从他们被放进去之后,他们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给予了一定的意义,哪怕是打着「无意义」的旗号。我们可以说生活的本质是无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生活里没有无意义,前提是把我们的生活当成一种艺术。

庆祝无意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Hugo(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3067462/《The Pairs Review》今日推荐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昆德拉的作品,价值不在情节上,而都在于总是提出一些人生终极问题,总会用梦境寓意现实;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讨论,可以参见我的了豆瓣,是一部上乘之作:人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所提及的俄狄浦斯的故事是说人总逃避责任,总会找到籍口)?人是地球的主宰吗?(人类以为是,所以才残害虐待动物!)这部小说很小,乘地铁的时间也就读完了,几个朋友,几个故事片断,可以独立,实则关联:阿兰检查身体确认不致命,要不然就会在出生与离世为同一时间来“庆祝”了,而达德洛却撒谎说患了不治之疾;名女人失恋轻生,把营救者拉下水底致死自己却放弃轻生的想法;斯大林讲了了一个关于鹦鹉的不可笑的笑话,可是大家都笑了,斯大林为了纪念康德把康德出生的城市以一位听话的官员的名字命名“加里宁格勒”;阿兰的母亲抛弃了刚出生的儿子,但父亲离世后,阿兰的墙上却挂起了母亲的照片,他需要一位可以向他道歉的人?昆德拉的作品,很多都是哲思,隐喻,比如斯大林的笑话,斯大林对黑格尔和叔本话思想的概括,很诙谐:表象强加于人,也只能由一个意志来强加!“世界是不可能推翻,不可能改变,也无法阻止其发展的,有一种可能,不去认真对待”“人们没有一个是出于自己意愿来到这个世上的,我们的存在都不是基于任何权利之上,现在我们还谈什么人权”小说的结尾,人们发现斯大林的故事只不过是是一幕剧而已。推荐作家:米兰·昆德拉推荐作品:《庆祝无意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

记:一种凝练巧妙的时空记叙手法——对于巧合与重复的分散之凝结(只能够算是小笔记,不能够算是书评。)

首先想要说几句题外话。1.在我狭隘的阅读范围之内,昆德拉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家。(我没有说他是最好的,而仅仅是我最为喜欢的。)2.于我个人而言,读昆德拉的一本书总要比其他作家的书需要更长的时间。思考、推敲、翻到前面去对照后面所散落的注解与答案。甚至如同一个人的辩论赛,同时付诸多重对立观点对于一个极不起眼的语境进行深刻、富于见地、有趣的析释。3.他的作品最为奇特之处,或是能够将其与其他作家区分开来,区别对待之处在于——他作品中的韵律、章节附于一种回旋曲式的音乐性。(也许与他的另一个音乐家的身份有所关联。)4.备注:主题、旋律、不解之词。数字七与九。现实与超现实、梦境。政治、性、友谊。没有男性参与的无法逾越的母系障碍。朕兆与无意义。其次要表明的是——我真的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整的概括出一部作品所蕴含的全部意象,以及准确无误的阐明其所蕴藏的全部意义。所以我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浅见,抽取一些在深深触及到我的,如同置身迷宫游戏之中,所隐藏在大的背景之下,在明确标注的主题,以及显而易见的关于哲思问题深入探讨,和通俗解释之外的,有趣细节加以记录以及评注。所谓一书一世界。况且深层的剖析一部作品,很难完全客观的将自己摘除出去,置身事外。如果长篇累牍,最终只会变成个人的自白,而背叛了书原本的游戏性及严肃性双重意义。在这里,我所要摘录的是此书当中散落埋伏在几个部分内的,时间的巧合与重叠,对于地点转换的有趣的艺术描绘手法:第一部分 主角出场1.阿兰正在对女性诱惑的不同源泉进行思考时,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拉蒙就在离卢森堡公园不远的博物馆前面,博物馆展出夏加尔的作品已有一个月。2.拉蒙放弃夏加尔画展,选择在公园里闲逛,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达德洛正在上楼梯,去他医生的诊所。3.跟达德洛见面后一小时,拉蒙已经在夏尔家了。第四部分 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1.当阿兰瞧着橱顶上的酒瓶时,拉蒙不停地责备自己为什么到这个他不愿待的地方来......2.在同一个时候,他窥见几步外他认识的一个少妇的美丽面孔;这令他迷惑;仿佛这两次偶然的遇见,神奇地与同一个时间相关联......第五部分 一根小羽毛 在天花板下飘1.母亲的声音停住,拉蒙拦下了一辆的士,阿兰靠着墙,又昏昏沉沉入睡了。(还有第六部分,第七部分,故事将近尾声的时候,斯大林与加里宁在拉蒙的木偶剧中从古至今的穿越。与小说开篇的卢森堡公园内,望着女性肚脐困惑的阿兰,以及在博物馆前为了夏加尔的展览而排了三次队,又每每从队伍之中走出来的拉蒙相遇。并且再现了文章开篇,达德洛与拉蒙的再次巧遇。在昆德拉的另一部小说《慢》中,结尾处也采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将维旺.德农的短篇小说《明日不再来》中的人物骑士,使其穿越到故事主线的当即场景,并且将书中正在构思新作品的作者本人与小说主线主人公文森特相遇。使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可能相遇的人物在梦幻般地场景巧遇。《庆祝无意义》此书中,还穿插了一个臆想中的怀孕女人,为了打掉腹中胎儿,为了克服重重障碍而将前来营救的青年溺死后,自己却道貌岸然的回到河岸独自离开的荒诞故事。)错综复杂的线索与场景转换、梦境与现实重叠穿插的叙事手法,我认为是使得这部作品成功的首要原因。也是这部短短百来页的小书可读性的意义所在。于我而言,认为当代作品之中关于场景描绘叙述,要么一马平川,趋于平淡。要么凌乱繁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插叙多是笔者个人的自白,与整部作品并无关联,不知所云。甚至多见于将倒序手法生搬硬套,毫无新意,十分老套的流行,并且乐此不疲。而鲜少有如昆德拉这部作品此般线索清晰,重重铺垫,别具匠心,耐人寻味的。抛去书中犀利、幽默、深刻的哲学思辨不谈,单单是鉴于时间与场景描述手法而言,我认为此书还是很富趣味性,很有学习意义的。

一些个人摘录

一个那喀索斯,不是一个骄傲的人。骄傲的人轻视别人。低估别人。那喀索斯高估别人,因为他在每个人眼睛里观察自己的形象,要美化它。我一直觉得把一个不要求到世界上的人送到世界上,是很可恶的。大家都喋喋不休谈人权。闲扯淡!你的存在就不急于什么权利上。瞧瞧所有这些人!瞧!你看到的至少一半长得丑。长得丑,这也是与人权的一部分么?一辈子长个丑相你知道意味着什么么?没有片刻的安宁!你的性别也不是你自己的选择。还有你的眼睛的颜色。你所处的世纪。你的国家。你的母亲。重要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情拥有权力,为它们那就实在没有理由斗争或者写那些什么宣言了!黑格尔在他对喜剧的反思中,说真正的幽默没有无穷的好心情是不可想象的。......不是取消、不是嘲讽,不是讥讽。只是从无穷的好心情的高度你才能观察到你脚下人类的永久的愚蠢,从而发笑。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孩子们笑—不用知道为什么_不美么?呼吸吧,达德洛,我的朋友,呼吸我们周围的无意义,它是智慧的钥匙,它是好心情的钥匙......

无意义的重大意义

第一部分 主角出场★阿兰对着肚脐出神这是一个让所有男人喜欢的小说的开头。的确,当一个男人迎面走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他是先看这个女人的大腿,还是她的臀部,又或者是她的乳房呢?而无论先看哪一部位,大腿、臀部、乳房作为女性的诱惑中心,都直接导向各自明确的情色G点:大腿浪漫,臀部粗野,乳房神圣。所以在六月的那个早晨,当阿兰思考这一问题时,他能“即兴”且准确定义以上三个部位及过去时代的特征,建立起女性身体与时代价值体系的联系。而对于女人的肚脐,他“迷惑了甚至心乱了”:当大街上的女人个个都露出她们身体中央那个小圆点,我们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肚脐的情色意义该如何描述和定义?我们不妨也想一想,女人的肚脐到底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个你爱的女人,想象她光着身子站在一排陌生的裸体女人中间,想象你看不到她们的脸。你能不能一下子就从几十条大腿当中认出你爱的女人的大腿,或者一下子就从几十个臀部当中认出她的臀部,从几十对乳房当中认出她的乳房?没错,你认得出。那么肚脐呢?你能在几十个肚脐当中一下子认出你爱的女人的肚脐吗?恐怕很难。肚脐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我们现在就停下来,撩开我们的上衣,对着自己的肚脐看上几分钟,试试你能想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肚脐实在太重要了。理解了肚脐,你就理解了整本书。★拉蒙在卢森堡公园散步夏加尔出生在俄国,巴黎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出生时就经历了生死,因为他看起来像个死婴。或许他不想活,但是很难解释他为什么又幸运地活了过来,难道是为了成为夏加尔?不得而知。他在自传里告诉心理学家们,“不要因此而作出任何结论”。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而无意义又不需要解释。还是来看看他说过的一些话:我画画时总是光着身子。我始终不能容忍衣服,终生喜欢一丝不挂。打倒自然主义、印象派和立体现实主义!我觉得它们无聊而又可恶。我们向何处去?这个颂扬技术、崇拜形式主义的时代到底是什么时代?我的艺术绝非荒诞不经!恰恰相反,我是现实主义者,我热爱土地。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我都同样感到格格不入。照我的看法,艺术首先是一种灵魂状态。而我们所有行走在罪恶大地上的人,灵魂都是圣洁的。灵魂是自由的,它有自己的理智、自己的逻辑。哪儿不弄虚作假,哪儿的灵魂就能自己达到那样的高度,这被人们成为文学与非理性。或许有人会说,众多的流派乃是形式进步的反映。这种形式的进步无非是赤身裸体的基督旁边罗马教皇的豪华法衣,或是与清新原野上的祷告形成鲜明对比的堂皇教堂里的法事。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了革命而压制个性。我们看到,夏加尔是个画家。而每当我们说到一个画家,我们总是要加上一句:他是个某某画派或某某主义的画家。而对于夏加尔,你能这么说吗?你能凭借对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派风格的了解,在几十幅画作当中一下子就认出夏加尔的画儿吗?显然不能,因为他不属于上述任何流派。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夏加尔是一个没有个性的画家,就像我们不能因为肚脐的重复性就说肚脐是没有个性的。我们将会看到,无意义也并非真的没有意义。夏加尔拒绝形式,厌恶弄虚作假,强调天真纯朴,直抵梦幻中的真实。他是个极有个性的画家,他的个性即是:自由、非理性,以及它们所成就的夏加尔的艺术成就。夏加尔就是夏加尔,尽管他最接近超现实主义,一旦超现实主义成为一种形式,夏加尔就会去追求更高的自由。为了自由,他最终离开祖国。在离开俄国时,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值此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时代,我要高呼:你们难道没有发现我们已经来到屠宰场的断头台上,电源马上就要接通?我的预感不是正在应验吗?我们不是正悬在半空中,我们大家不都失去了支柱吗?1922年4月,斯大林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2年4月,35岁的夏加尔最终离开俄国,前往柏林,继而举家迁往巴黎。5月,列宁中风,停止政务活动。此后,斯大林对反对派采取的高压政策引起了列宁的反感,称他的行为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二人日渐分歧,最后列宁干脆在遗嘱中写道:“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成立。随着列宁病情的恶化,斯大林也加紧了政治夺权运动。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经过一连串的权力斗争,将党内威望较高的托洛茨基逐出苏联,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1922年是个重要的年份。一如卢森堡公园在整个小说中的重要性。若干年后,在卢森堡公园,斯大林与加里宁在一场木偶剧里,与夏加尔的画展神圣相遇。这是小说的结尾。★癌症没有生成拉蒙为什么放弃博物馆里夏加尔的画展,而选择去对面卢森堡公园闲逛?并且在整个小说里,他如此来了又走三回?我们先不管他。来看另一个重要人物——达德洛的登场。达德洛代表理性。因为他是一个“那喀索斯”。那喀索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自负的青年。当然,他的确生得俊美,顾影自怜的水仙花,说的就是他。但是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有多美,直到他发现了镜子,也就是池塘里的水。他从池水里看到了自己俊美的脸,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自己,整日跑去看自己的倒影,终于憔悴至死,变成了池塘边的一株水仙花。理性精神是希腊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西方文化的内核之一。理性主义【注:这里的理性主义并非指17、18世纪西方以笛卡尔为代表的那个相对于经验主义的哲学流派(即唯理主义),而是广义上以强调理性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伦理上忽视个体感觉和生命意志,认为人类行为应该由理性所支配的一切观念体系。】统治了西方,乃至统治了世界两千多年,自有它的道理。它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价值体系的稳固和统一,比如柏拉图的“理念”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中之于基督教的意义,儒家文化在中国更加漫长的封建统治中的地位。简单说,理性主义有它非常好的一面,它的条条框框作为人们行事的准则,把人类行为纳入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生命因为信仰而有了意义。但是绝对的理性精神或者主观的理性精神就不好了。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石柱上不是只刻了一句“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还有一句“毋过”,就是不要过度的意思。凡事一旦过度,就容易走入极端。理性精神过度,就容易僵化,陷入形式主义。那喀索斯有两道神示。神对他的第一道警示说:“不可使他认识自己。”可能因为他长得太英俊了,所以一旦他认识了自己,他就爱上了自己的影子。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那喀索斯爱上的是美而非真,是虚幻而非现实,是表象而非实质,是灵魂而非肉体。于是那喀索斯的第二道神示同时应验了:在那喀索斯变成水仙花以前,他的美貌令全希腊的女人为之倾倒,但是他对任何女人的求爱都无动于衷,于是女人们联合起来向神请愿:“但愿那喀索斯有朝一日爱上一个人,却永远得不到那人的爱。”显然,神答应了她们的请求。自恋的那喀索斯整日水中望月,顾影自怜,终至形容枯槁,忧郁而死。所以错误的理性精神是很危险的,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很有可能导致你爱上爱情本身,而非爱情的对象。令人讨厌的是,这个时侯的你往往还很自恋地假装自己有多高尚,死不承认真正的爱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达德洛首先是个令人讨厌的形式主义者。他的老同事拉蒙就不喜欢他。理性的人都会小心翼翼地精打细算,达德洛在去诊所的路上就盘算好了:如果真是得了癌症,他将于三星期后同时庆祝自己的生日和逼近的死期。对达德洛来说,“庆祝”本身似乎比生死还重要,“接受庆贺的幸福胜过了年华老去的羞惭”,或者说,他要庆祝的是形式所赋予的意义,而不是生或死的肉体真实。(让我们回忆夏加尔的画儿吧,他画的是梦中的现实。)而当达德洛确认自己没得癌症之后,他觉得卢森堡公园里的大理石雕像都要为他的“好心情”欢呼——他再一次为僵硬的形式强加了“意义”。★暗藏在重病中的魅力女人是感性的,一个女人要是太过理性,就会很没意思。比如她把男人看得很清楚,毫不费力就能看透男人讨好她的伎俩,即使她爱上一个男人,不,她根本不会爱上谁,她最爱的是她自己,她从不会轻易对任何人说出“爱”这个字。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这类女人。她极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在一个公共场合,她不苟言笑,有时你甚至会觉得她装腔作势,但那并不是真实的她。真实的她已经被她自己牢牢束缚在形式里,即使那个形式是层层的孤独,她也并不觉得乏味。因为,她有自己的追求,我们说有追求就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始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的人生一定是虚无的。理性的人,不会害怕孤独。甚至可以说,理性的人无所惧怕。他不怕鬼,因为他相信科学。他不怕失去爱人,因为他从没爱过。他连死都不怕——生死如花开谢。他总能为每一种不幸找到理论的支撑。达德洛与拉弗朗克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能以理性的精神力量战胜各自生活的不幸:达德洛“面对死神生活了整整一个月”,即便那个死神只是想象中的癌症,但是有多少人本来没有癌症却在想象的暗示下真的得了癌症,达德洛却成功地战胜了想象,这正是“暗藏在重病中的魅力”。拉弗朗克呢?达德洛对这个女人十分敬佩,因为他懂得她的坚强——情人刚死,生活照样。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见过很多办丧事的。我见得越多,就越不能理解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死者家属,“哭红了眼睛照样还笑”?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想不通,他们死了亲人,该有多痛苦啊,为什么还会笑呢,而且是刚刚哭完就有说有笑?如果这个死者的亲人是从外边来的女性,比如说死者嫁出去的女儿,在她刚踏进村子的那一刻——无论她之前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她都要下来走路的——,她会突然的放声大哭起来。哪怕这个时候她正在跟同路的亲人说着话,她都要一下子就大声地哭出来。很神奇,好像在她身上有一个开关,一摁,就能哭出来。与此相对的就是哭声戛然而止。送葬队伍回来,进入家门的一霎那,除了死者的直系亲属,其他人把开关一摁,就不哭了。该干吗干吗去了。“这个女人真了不起!”达德洛向拉蒙转述拉弗朗克在死了情人当天的表现时说。在他看来,这个“成功控制了自己的感情”的女人,跟他一样“经受了艰苦的考验”,最终以她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死亡。所以,他无异于是在赞美自己:我真了不起!★不可解释的谎言,不可解释的笑那些看透生死的人啊,你们为什么要撒谎,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面对的呢?不,你们不是不敢面对,你们“并不为撒谎而难为情”,你们敢于面对谎言,轻易就能对付谎言被揭穿的时刻。那么,你们撒谎是为了得到什么?你们这些形式主义的惯犯,你们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魅力所在;同时,你们缺少理解自己编织谎言这一行为的能力。就像达德洛,他对拉蒙撒谎说他得了癌症,他能赢得什么呢?他不知道,或者说,他没有能力意识到。一个能够轻易控制感情的理性主义者,他很难理解一个非理性者的微妙感情。作为生活的强者,他在撒谎的时候,敢于直视对方的眼睛。达德洛在告诉拉蒙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看着拉蒙的眼睛。他不是想从对方的眼睛里捕捉对自己得癌症这件事的反应,他不在乎这个老同事对他的病情是不是关心,对他有多少同情,他更想从拉蒙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自己的脸,“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人的脸,但是依然英俊,透出一丝愁意”。这个“带着愁意的美男子”达德洛,不正是那个顾影自怜的那喀索斯,不正是那株完全沉浸在自我欣赏中的水仙花吗?他不知道在某一个时刻,他的老同事曾为他战胜死亡恐惧的生命意志而感动。就算他知道,他也不在乎。他不需要别人的感动,以及同情。那么我就真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撒谎了?为了有趣吗?可是,“理解有趣本来也不是他的强项”。一个理性主义者往往是个没有风趣的人。没有风趣并非无趣。只是幽默不在同一频道。在这一频道的人,永远无法解释在另一频道的笑。★拉蒙在夏尔家做客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人是好朋友。他们是昆德拉的学生和代言人。拉蒙是达德洛以前的同事,现在退休了。有一天他俩在卢森堡公园里相遇了,达德洛告诉拉蒙说自己得了癌症,并让拉蒙帮忙找人张罗一场庆祝自己生日的鸡尾酒会。拉蒙的朋友夏尔和凯列班就是专门为私人家庭组织鸡尾酒会的。于是拉蒙来到夏尔家,就说起这事。碰巧,拉蒙在夏尔家里看到他们的老师昆德拉送给夏尔的一本书:赫鲁晓夫的《回忆录》。这本书后来引发了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人的激烈讨论,夏尔甚至要根据它写一出木偶剧。这期间,阿兰对肚脐的思考引出了他对母亲的想象,夏尔和凯列班组织了达德洛家的鸡尾酒会。那么,阿兰对肚脐的思考、斯大林与赫鲁晓夫关于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引发的讨论、达德洛家的鸡尾酒会、夏尔的木偶剧,构成了这个小说的全部情节。但是昆德拉不是在讲故事,他是在建造音乐的迷宫。他用以上四个主题,围绕“无意义”这个核心,谱写了一曲“理性―非理性”的复调音乐。干脆说,这本薄薄的一百来页的小说,就是昆德拉指挥的一场大型交响乐。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是这场交响乐里的弦乐四重奏,他们与管乐组的达德洛、打击乐组的斯大林,在昆德拉的指挥下共同演奏了这首交响曲的七个乐章。【注:昆德拉的很多小说都包括七个部分,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不朽》、《笑忘录》、《玩笑》。】而我在这里所做的,绝不是要带你走出迷宫。我顶多能把你带进迷宫。走不走得出来,我不负责。更不要把这些文字看做是书评。只是看了这本书,引发了一些思考。就像阿兰在大街上看见女人的肚脐,试图与其他的事物建立起联系。而我所试图建立的联系,可能完全与这本书无关,它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理解,绝非对昆德拉小说的解读。可以比作夏尔受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启发,而写的一出木偶剧。夏尔的木偶剧由赫鲁晓夫的《回忆录》而来,却毫无意义。★拉蒙对高明与无意义的讲解我至今也没弄明白,达德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像我始终也不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到底能不能认识自己?我们所有对自己的认识到底有多少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判断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秉承了客观的标准?“认识你自己”,或许在人类身上,是一个永恒的悖论。一个人或许能很客观地看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而对于自身的事,却始终执迷不悟。我们总是自以为很高明,很高明地去看待我们所认为的很愚蠢的事。说话做事,分寸拿捏得刚刚好。“语言雅致,用词严密”,在女人面前“妙语连珠”,又极懂得沉默的好处。“即使讲笑话也很讲究道德”,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发笑,而当别人笑的时候自己却“一本正经”,暗中对别人的笑声“感到得意”:这愚蠢的笑!达德洛表面上就是这样一个绅士。在我看来,做绅士很辛苦的,除非你本来就是个绅士。否则你将深陷形式主义的牢笼,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一个真正高明的人是不会被形式所束缚的,比如卡格里克。卡格里克是拉蒙的老朋友,一个花心的男人。如果你是那场晚会上的那个漂亮女人,你会选择达德洛,还是卡格里克?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如果你是查泰莱夫人,你会不会被猎场看守人诱惑?生活中的你往往会选择一个适合跟你一起生活的人结婚。即使他/她说什么都不会引起你的注目,即使你根本听不懂他/她在说什么,即使你根本无法同他/交流。卡格里克就像《大明宫词》里傅彪演的武攸嗣,操一口憨态十足的山西话,“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太平搭讪,“说的事稀松平常,毫无趣味,没有一点意思”,但是让人舒服。他“不需要丝毫才智”,她也无须设防,所以她嫁给了他而不是智勇双全的武承嗣。的确,“说话而又不引人注目”,“需要精湛的技艺”。看上去愚蠢的人,才是真的高明。他的高明首先在于他的毫无目的,因为不抱目的,别人也就不用考虑给予。而目的明确的理性主义者往往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多少人陷入了形式的泥潭,至今也不能明白无意义的价值啊。看看那些每日把修行挂在嘴边、把自己搞得佛里佛气的人,你就能够解释美人为何离达德洛而去了。只是,“高明”的人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这也便是达德洛的愚蠢。而当一个愚蠢的理性主义者不再装腔作势,也就是达德洛告诉拉蒙自己得了癌症之后,拉蒙对一贯趋炎附势的达德洛有了不同看法: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吗?拉蒙不知道,癌症是一个连达德洛自己都“不可解释”的谎言。第二部分 木偶剧★二十四只鹧鸪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考考学生的智商,就问一个男孩:“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男孩反问:“是无声手枪么?”“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的。”“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有没有其它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它鸟?”“没有。”“方圆十里呢?”“就这么一棵树!”“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都身体倍儿棒。”“算不算怀孕的?”“都是公的。”“都不可能怀孕?”“……绝对不可能。”“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问题,保证是十只?”“保证十只。”老师脑门上的汗已经流下来了,下课铃响起,但男孩仍继续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鸟?”“都怕死。”“有没有因为情侣被打中,自己主动留下来殉情的?”“笨蛋,之前不是说都是公的吗?!”“同志可不可以啊!”“……性取向都很正常!”“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一枪打死三只呢?”“不会。”“四只呢?”“更不会!”“五只呢?”“绝对不会!”“……好吧,那么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完全可以。”“它们受到惊吓起飞时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撞上?”“不会,每只鸟都装有GPS卫星导航系统。”“恩,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这个笑话有没有让你发笑?如果一个笑话不能让你发笑,这说明什么?说明不好笑。但是斯大林的笑话不是不好笑。除非二十四只鹧鸪全是聋子,或者有二十三只鹧鸪是自己主动留下来殉情的,或者斯大林一枪打死了二十四只鹧鸪。与一般的笑话不同的是,斯大林讲的那个故事太荒谬了,荒谬到让人发笑的地步。二十四只鹧鸪,被斯大林一只一只地打死了十二只,斯大林跑了二十六公里回去拿了趟子弹,又一只一只地打死了剩下的十二只鹧鸪。但是斯大林集团的成员,没有一个人发笑。这是因为斯大林是个暴君,他就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国王。而赫鲁晓夫显然就是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那个小孩。其实上面这两个笑话都不是很好笑,但是重点不在于好笑不好笑。重点在于,相对于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那个课堂充满了自由。而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宣告了“一个新的伟大历史时期”的到来,时局“从这里开始大变”。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经过一连串的权力斗争,将党内威望较高的托洛茨基逐出苏联,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共产主义国家苏联进入斯大林个人专制时代。一个没有笑话的时代是恐怖的。一个充满笑话的时代至少是自由的。这个小说里的人物动不动就笑,而很多时候是莫名其妙的笑。如果你去仔细体会,你会发现他们的笑都很贴心。无缘无故的笑,跟无缘无故的哭,都很贴心。贴心的东西自然柔软,柔软得叫人心疼。因为无缘无故地笑着笑着,很有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哭起来。所有精神病人的内心都很柔软,所有的精神病人也都是天才。这便是无意义的好处。★夏尔想写一出木偶剧斯大林生于1879年,死于1953年。1946年,柯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因为柯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这件事发生在阿兰“出生前三十年”,阿兰的女朋友、“只有二十岁”的玛德兰“在斯大林死后约四十年才出生”,夏尔的出生“不得不等到他(斯大林)死去十七年”,而斯大林去世时,拉蒙“已经出世了”。由此推算,这部小说写的是2013年的事。拉蒙生于1953年之前,至少也得60岁了,是他们四个人当中的最年长者。其次是夏尔,生于1970年,43岁。再次是凯列班,估计40岁左右,因为生于1976年、37岁的阿兰“比凯列班年轻一点”。2013年的时候,昆德拉84岁。作为他们四个人的老师,昆德拉的年纪跟拉蒙的父亲差不多,属于已经对斯大林“有点怀疑了”的那一代。50年代出生的拉蒙“对他更加怀疑”,到70年代出生的夏尔这一代,斯大林“变成了罪犯中的罪犯”。而“90后”的玛德兰,对于斯大林这个名字,不过是“隐约听说过”罢了。逝者如斯。尤其在虚无主义时代,死的人很快“变成了死了很久的死人”。只有很少的人被我们记住,而那极少数的人,也都因为“失去了真正的见证人、真实的回忆”而“变成了木偶”。那么历史这出木偶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盥洗室造反有好多年没进过澡堂子了。我说的是那种一进去满是人味儿,热气腾腾几乎看不见人,浴池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慢慢变厚的污垢,搓澡师傅搓完一个之后拿一盆水往搓澡台上一泼,刚从人身上搓下来的泥就顺着水流被冲了下去,再顺势缓缓流入下水道里的澡堂子而不是洗浴中心。相信“90后”和城里的“80后”没有这种记忆。他们即使看见对这种场景的描述,也会恶心地吃不下饭。其实这种澡堂子,现在让我去的话,我还能去。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它是产生伟大友谊的地方。一群小伙伴一起进澡堂子的情景往往是这样的:一下子把自己脱个精光,让自己的身体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无遗,互相之间比着大小,大的趾高气扬拿起肥皂跨入浴池,小的畏畏缩缩搭上毛巾慢慢涉水,池子里扑腾一番,各自找个边角躺下,简单搓搓身上,聊起了澡堂子外面不常聊起的话题。比如某某女同学的大腿,比如某某女同学的臀部,比如某某女同学的乳房。他们当然不会聊起某某女同学的肚脐。这种高深的哲学问题不是他们那个年龄段能去思考的。很神奇,脱了衣服聊一聊这些话题,出来之后就能增进友谊。而且不论大小,一起进过澡堂子之后,就一律平等了。好比再大的官儿,一旦你跟他一起进了澡堂子,他都会变得平易近人。所以我猜想,澡堂子可能是一个实现民主的好去处,哪怕是局部的民主。如果现在的很多会议都去澡堂子开,一定能开阔思路、打破僵局。效果肯定不一样。但是斯大林不跟他小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一起洗澡,他有自己单独的盥洗室。而且他还有个不好的习惯,每次在自己屋里洗完澡之后,他都去偷听公共澡堂里的其他同志洗澡。终于有一次,他听到赫鲁晓夫带头反对他,说他讲的那个打死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根本是在撒谎。就像你中学的班主任有一次去你们去的那个澡堂子洗澡,碰巧听到你们在说他坏话。因为整个镇上就这么一家澡堂子,班主任也是要洗澡的。你们正在讨论他到底有没有摸过某某女老师的奶子,最后你们没有任何分歧地一致认为,他就是在操场主席台后面的旮旯里摸了某某女老师的奶子。你们的班主任听到了这个讨论结果之后,躲在某个角落里像斯大林一样暗自高兴。从此之后,班主任每个星期都会去洗一次澡,去听班里轮流结伴洗澡的男生讨论他摸女老师奶子的事情。奇了怪了,也是从那以后,每次开班会的时候他都会重复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运动会闭幕那天我在操场的主席台上讲话,可能是讲完话下台的时候,我把钱包掉在了主席台后面的旮旯里。第二年学校又开运动会,运动会闭幕那天我又在操场的主席台上讲话。讲完话下台的时候,我无意中往主席台后面的旮旯里一瞅,发现一年前我丢的钱包正安静地躺在那里。我们学校的风气真是太好了!“我们学校的风气真是太好了!”班主任每次都是以这句话结束。这个故事他讲了很多次,而且每一届学生毕业后,他都会跟下一届学生讲同样的故事。直到有一天,一个大胆的学生在他讲完这个故事之后突然站起来对全班同学说:“他撒谎!他撒谎!”(待续)

无意义

很薄很薄的一本书,认真看大概也用不了3个小时。有些地方看得不是太懂,就比如这四位出场的主角的内心世界,让我不得不想,到底该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生活才能有如此”无聊“的精神思索。在这看得懂的地方,发现了许多的”刁钻“、奇妙的视角,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对赫鲁晓夫的回忆录关于斯大林打鸟的解读,没有人以为他只是在说个笑话,故意针对加里宁的“小恶作剧”;对女性的肚脐产生想象,觉得这是继乳房、臀部大腿之外的第四大性器官;对从未谋面的母亲的想象与对话,其中关于自杀与谋杀一段的想象真是不能不佩服;但对于“无意义”的解读,却还不能让我信服。

有些话,是因为感同身受,所以重读。

p26 没有人有权力去装模作样重现一个已不在世的人的生平。(看过什么留给后人评说,但就像原来XDF李冉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是大sb。走过的路,受过的伤,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清者自清。)p35 唯有加里宁其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是纪念每个人都有过的一种痛,是纪念一场绝望的斗争,这场斗争除了对自己从未对他人造成过痛苦。p36 我死后,要每十年醒来一次,来证明加格勒是否还是加里宁格勒。如果依然不变,我跟人类还是意气相投的,跟其重归于好再回到我的坟墓里去。(傲骄的人啊,可爱)p44 但是怎么啦?她忘了自己的决心吗?如果试图救她于不死的人不再活着,她为什么不把自己溺死呢?为什么最后自由了她又不想去死了呢?生命出其不意重新获得,倒像是一记撞击,击碎了她的决心;她不再有力量保持她要寻死的毅力;她发抖了;突然失去了一切意志、一切魄力,机械地朝着她抛弃汽车的地方游去。(难道, 她要的只是死亡的结果;是谁,或者说是不是自己并不重要。还是说,在结束他人生命之后,她已完成死亡嗯过程。)p43 人朝着死亡走去时,是不在乎一路上丢了什么。p70 层层孤独包围的孤独p81 所有的梦都有一天要终结的。这既是预料不到的也是不可避免的。p87 unendliche Wohlgemutheit 无穷的好心情。不是取笑,不是嘲讽,不是讥诮。只是从无穷的好心情的高度你才能观察到你脚下人类的愚蠢,从而发笑。(不曾能站那么高,却想也是和大肚弥勒一样,容世上难容之事,笑世上可笑之人。)p121 在这个标志(即肚脐)下,我们大家一个个都是性的士兵,用同样的目光盯着的不是所爱的女人,而是肚皮中央的同一个小圆孔,它代表了一切情色欲念的唯一意义、唯一目标、唯一未来。

生命之轻是值得庆祝的 包邮买了很不错

我买了这本书,20包邮的,刚拿到觉得不厚的一本书,慢慢读下来。。。觉得它是在轻松愉快的谈论着他执著的那些论点。但这次,看似是以句号的,盖棺定论的语气阐明着这生命之重的无意义,而生命之轻是值得庆祝的。我找这里包邮买的:http://dou.bz/0y44NR挺不错的书

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

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http://wd.koudai.com/s/202708775想要什么书跟我说

庆祝无意义

一种相对高明的姿态。它至少是在正常的,纯粹的社交场合里是无用的。甚至更糟。因为,当你用这种方法事先介入的时候。别人就会把它当做一种竞赛那样对待。为了显示他们自己不那么比你笨。或不那么笨,可以屈服于你之下。但那又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一开始不懂!便悄然的在你引起另外一个人的注意之下避开。或者,逼于无奈之下,趋炎附势的同意你的观点。而实际上,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你的本意。就像斯大林在他的所谓同志者中讲一个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说:他扛着一把猎枪看到一棵树上有二十四只鹧鸪,而实际却只有十二发子弹。于是打完十二只,再赶十三公里的路回家取十二发子弹回来。竟惊奇的发现,剩下的十二只鹧鸪还在。于是他把它们都打死了。在场者赞叹他的枪法和毅力。却等到如厕时主角不在,发表不满说:他撒谎。殊不知,斯大林正在厕所的隔壁监听到他们的言语。但他只是可笑,可笑他们竟然不知道他只是在讲一个笑话罢了!而这对于斯大林来说,对于那些他底下的官员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事实还证明,对于善用高明手段的人来说。一个用不够高明的手段,表现得孱弱,和用不着对方过多思考的人。比得上一个自认为高明的人来得有意义。在这,不高明可以指"加里宁"。高明的对比是"赫鲁晓夫"。审视他们的另外一个高明,当然是"斯大林"了。高明的人成功的使另一个高明的人获得了不好的心情。相反的,一个由于前列腺增生,年老的。老是突然强烈感到尿急的人。他的忍耐和尊重,从他脸上的苍白。换得了一个温情。这个温情,让他获得了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座城市。这里引申书本原文:"像是把察里津改为斯大林格勒,后来把斯大林格勒改为伏尔加格勒,把圣彼得堡改为彼得格勒,后来把彼得格勒改为列宁格勒,最后列宁格勒又改为圣彼得堡。把开姆尼茨改为卡尔.马克思城,后来卡尔.马克思城改为开姆尼茨。把柯尼斯堡改为加里宁格勒......但是注意:加里宁格勒留下来了,永远留下来了,不会改了。加里宁的光荣将超越其他所有光荣。"

一個虛無主義者讀《慶祝無意義》

作為一名堅定的虛無主義者,這本書從書名開始就吸引了我。於是,我突然思考一個問題:無意義和虛無是不是一回事?因為這兩個概念及其相關思想都是西方討論得比較多,我懷疑這兩個詞彙是屬於翻譯過來的外來詞,要探究其中的區別和聯繫是有困難的,只是從自己的感覺上來看,虛無比無意義更加具有悲劇性和毀滅性的。無意義是相對於有意義而存在,這是在意義的範疇上進行對比,依託於意義。而虛無,則更加殘忍一些,它是獨立的存在,沒有依託,更加本質和深刻。於是,昆德拉寫的是慶祝無意義而不是慶祝虛無。在我看來,確實是無意義更為貼切。昆德拉主要是通過零碎和荒謬的事情來解構人生的意義。阿蘭,拉蒙,夏爾,凱列班;大街上露出肚臍的少女,盧森堡公園裡看到的來參觀夏加爾畫展的人,達德洛一個癌症的謊言,卡格里克高明的愚昧……荒誕的背後是昆德拉對生活的冷嘲熱諷,我們聽到故事里人的笑聲,那都是在慶祝無意義。常常在想,也許生活就是一個木偶劇罷了,我們來看看斯大林和加里寧的故事,加里寧是一個容易尿急的傀儡領導人,他是一個形而下的木偶。那斯大林呢,在一個他不會去的群眾盥洗室里他的下屬們在熱烈地談論著他講的二十四隻鷓鴣的笑話是一個謊言,沒有辦法理解斯大林的人和講故事的斯大林,都是“沒有觀眾的演員”,一個扮演著聽故事的人,另一個扮演著講故事的人,在木偶戲的舞台上,他們都戲弄著彼此,於是一切都無意義,世界都被解構成不被理解的事情,就像拉蒙的巴基斯坦。阿蘭和夏爾的母親,這是最具有隱喻價值的設定,以及對我而言難以闡釋的設定。有人解讀成生與死。阿蘭的母親是肚臍,那是生命的開始;夏爾的母親是一個天使,墜落的天使,象征生命的結束。這樣的闡釋很昆德拉,生與死、靈與肉、性與愛。但是,在無意義的世界里,這樣的對立存在也就一起喪失了。我以為這是關於終極的思考,逼近於虛無,揭示著生命的荒誕,就像自殺未遂的女子殺了人。小說里有一個問題聯係了兩者,天使有沒有肚臍。“是的,沒有肚臍肯定的”,印證的是生命的出其不意。關於母親還延伸了更多,胎兒能否自行選擇是否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喪失了這一個根本,所有關於人權的一切都是扯淡。阿蘭的父親告訴阿蘭,你的母親根本不想要你。後來阿蘭總是會去想想他的父母交媾孕育他的那些事情,“層層孤獨包圍著孤獨”。還有關於夏娃的樹,無肚臍的女人被一個殺人犯掐住了喉嚨,母親說她希望看到的是人的完全消失,這棵樹的徹底毀滅。阿蘭所幻想的事情,實質上並沒有給她帶來快樂,卻是更更多的人帶來了苦難。還有那從天花板下飄的一根小羽毛,這是不是天使的墮落。羽毛飄在雞尾酒會上,也飄在斯大林的會議上,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征兆,不祥的征兆。最後是康德、黑格爾、叔本華……關於鏡像與意志的討論,真是足夠吸引我了,還有那喀索斯的故事。在一切玩笑的背後,都是萬劫不復。原來,比起虛無,無意義更加接近這個世界,對嗎?2014年8月12日寫於辦公室。

生活无意义

零零散散四天读完了 对米兰昆德拉并不了解 高生时读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早就忘了刚开始看得混沌 都是什么呀 肚脐 斯大林 猎人 乱七八糟的看到自杀女人时 开始重新捋清节奏八个人 几个片段 一些思辨 与其说是一本书一个故事 不如说是日常思维片段的组合罢了(大概我没有读到精髓所在吧)喜欢一些片段 1、对于肚脐的思考 关于性感色欲 婴儿母亲2、天文馆理论 天文馆建立在历史的不同点上 人们从那些天文馆说话就不可能彼此听懂 两个人的对话是两段独白的交叉 凯列班和葡萄牙女人语言不通 各自诉说 而女人却爱上了他并没有完全正好的懂得 理解万岁Sometimes, we love somebody completely without complete understanding.3、沉默与高明的无意义 去博物馆的人都是消磨不知如何处理的时间4、站在人类顶端 才能看到脚下人类的愚蠢 真心发笑先写这些。

“无意义”的意义

没有哪个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到这个世上的!这是个最平凡的真理。那么平凡,又是那么基本,以至于大家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当我被这样点醒时,我惶恐了。那么多人供奉着“不忘初心”这样的信条,然而“初心”是什么?它根本就不存在。当你发现自己的存在都不是基于自我意志,重要的一切都不是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利,你能不惶恐吗?那么世上尚且存活的如此多的生命呢?它们为何存在,如何存在?除了苟且,依然是苟且。所谓的诗和远方,不过是为了苟且而寻找的遁词。那些光彩照人的天才,他们的存在也给了苟且的人“诗和远方”。但这一切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不过是海市蜃楼。我知道,这是个危险的念头,也是个难以让无视真相的人信服的观点。所以,探寻生命的意义也许本来就是个伪命题。至此,我想到那个粗鄙但是真诚的说法,“与其奋力反抗,不如张开双腿享受”,这或许才是生存之道。昆德拉说“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活着,不过求一份“好心情”,不如享受这“无意义”。补完:去掉双引号,无意义的意义(adj+n),一样成立。我果然是个虚无主义者。可能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希冀着真理的存在,但即便如此,我也不觉得人类能触碰到。在追求真理之路上,获得的不是意义,只是自我满足罢了。


 庆祝无意义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