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49536917
作者:刘仲敬
页数:271页

章节摘录

二、军兴篇    宣统三年四月十一(一九一一年五月九日),清室颁铁路国有化诏书。四月二十二(五月二十日),诏准四国银行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五月二十一(六月十七日),川汉股东成立“保路同志会”。七月初九(九月一日),川路股东大会议决:全蜀抗粮抗捐。七月十五(九月七日),北,川督赵季和(尔丰)单方面解散省咨议局,劫持保路同志会代表蒲殿俊、罗纶诸人。蜀父老哭于督衙,巡防营护主,屠成都,街市一空。城闭,侦骑四出。同志会匿者削木为纸,沥血为墨,投诸锦江,告变各郡。七月十七(九月九日),北廷电令取缔保路同志会,着赵督“切实弹压”,君臣之义尽矣。诸郡绅粮抗旨,兴保路同志军,官军拥孤城,电线驿运皆绝。七月二十(九月十二日),端午桥(方)奉朝命统鄂军劲锐人蜀,旋为部将蜀绅诛于资州,而汉上空矣。八月初四(九月二十五日),荣县独立,全蜀大震。彭、眉、温、崇、简、嘉,叙次第相应,府县命官弃印走避。民军会于下渡口,官军败绩。    初(光绪二十二年),北廷特设铁路总公司,以盛杏荪为督办铁路大臣,借债兴路,无与民间事。光绪二十九年,川督锡良上书,请以租股代外债,稍挽利权外溢之势,士论景从,以为谋国之忠。越明年,张文襄从王先谦议,收回粤汉铁路筑路权。借经济民族主义勃兴之势,铁路华款商办蔚然成风,与国会请愿同为士绅政治觉醒首期表现。成效最著者,莫如汤寿潜沪杭铁路,此亦苏浙经济成熟、士绅壮大之显例。不幸内地各省,无此条件。粤川两路,空账累累,势成不了之局。宣统二年,徐菊人去位.盛氏复主邮传部,重谈铁路国有,商股补偿规划,不出官商宫市传统,“半匹红绡一丈绫”耳。尤犯蜀绅之怒者,蜀款仅折粤款六成。小道流言,盖畏粤东党人刁民之众而谓蜀人驯善易与也。蜀地素号富实,民风保守不与立宪革命,竞有孤注先发之雄,殆为此耳。    杏荪素有巧宦之名,亦官亦商。生财妙道,首在借官势逐退竞争对手如徐润等;转嫁自身亏累于国库,如法越之役招商局案;衔天宪勒逼民间投资者,如保路事。历事三朝,周旋两相,一日无官,惶惶如也。凡彼经营,无不公私皆贫而官独富。此辈享一日之荣,民间资本一日无望,尚有许以近世布尔乔亚先驱者,岂不谬哉!辛亥之变,机关算尽,反误卿卿,身负南北通缉,名列君民罪魁。正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曾无丝毫之枉。可叹者,前车已覆,来者方多,其道尚有绵延之势。    蜀议绅进退之度,付诸公论,而后集会,而后抗税,而后请愿,而后乞于民众,非经诛戮,决不以力相报,深合立宪之道,虽长期国会三级会议,蔑以复加。北廷稍有对话诚意,必有双赢之美,皇统之福也。不幸彼之举措,自始不外勒兵待变。去王人文,用赵季和,以科举儒臣畏清议念桑梓,断难以雷霆手段大张天威,岂如汉军旗人本我家奴,绝无外心,征康屠藏,不避喋血也。庙算定于是,天道报于是,恃新军者亡于新军,夫复何怨?张文襄入阁,危言直省民变可虞,摄政王笑日:“有新军在。”之洞吐血而退,垂危,王临张宅,之洞唯垂泪数行,无复一语。王归,乃太息“亡国之君”者数,旋卒。国之将亡,不出于自伐者鲜矣。    宣统三年八月十八(一九一一年十月九日),汉口俄租界炸弹案破获,汉上官厅决意清查新军。八月十九(十月十日),新军入督衙,瑞抚张镇走江上。八月二十(十月十一日),变军推黎元洪为鄂军政府都督。八月二十一(十月十二日),民军克复汉阳汉口,詹大悲自立汉口军政分府。八月二十三(十月十四日),北廷发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八月二十六(十月十七日),鄂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军政府条例》。八月二十七(十月十八日),外蒙宣告独立。八月二十八(十月十九日),刘家庙之役,清军败绩。    文学社加盟革命,极具业余性质,反侦察意识薄弱,势将为布尔什维克所笑。可见中产良家子极不适于密谋造反,开国帝王必出流氓黑帮,有其“存在合理性”。兵变之起,多因军中盛传官府已据有党人名册,全军政审殆无可免。以华人传统,难以信赖官厅不罔不纵之德。为身家计,与其坐待大狱,何如孤注先发?(此即苏峻起兵“宁在山头望廷尉,不在廷尉望山头”之意)以革命功成人人邀赏之日最夸张估计,革命党各派(未必协调一致)及同情者(未必不为观潮派)不超过新军三分之一。若无大索之事,起义胜算绝不优于黄花岗。清室之亡,浅而言之,可谓亡于其自伤技术高于革命党劣质炸弹;统而言之,实系秦政防猜之术再度(既非首度亦非末次)完成其设定功能。    ……    P9-11

前言

迄今为止,民国历史著述的特点是:从来不缺资料,但厘清线索和脉络极其困难。有价值的研究只有两类。其一,各种非常细节的专题。其二,以政治斗争、军事行动、国族认同为中心的宏大叙事。这两种著作的共同特点是:读者无法看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跟其他时期有什么区别。如果对照世界史和英美正统史学,立刻可以发现:其中缺少一种最古老、最重要的历史——宪制演变的历史。    宪制演变恰好是民国时期的最大特点和主要线索。    周秦之变以后,中国政体凝固于帝制一官僚政体。二千年来,只有细节上的修订。    民国却像雅典和弗洛伦萨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中国在这段时间设计和施行的宪制,多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总和。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有宪法斗争的性质,关系之大只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相比。然而,大多数作者对此视而不见,仿佛这一切跟朱元璋、张士诚争夺权威的战争毫无区别。如果美国作者把独立战争或南北战争写成华盛顿和林肯南征北战的历史,不提或很少提制宪会议或州权问题,没有人会感到满意。然而,相对应的中国著作确实就是这样做的。    以“三一八”事件为例,相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这种程度——组织者、学生领袖和舆论领袖每一天的所作所为都无所遁形。可是,大多数著作对执政府尴尬的宪法地位(这是危机的直接原因)视若无睹。亚里士多德或马基雅维利不可能如此迟钝,对哪怕是最短命、最无足轻重的宪法实验不予理睬。    本书的用途就是填补这个空白,尽可能采取最简单、明晰的方式——编年史,沿着时间顺序展示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与这条线索有关的事件才详细记录,否则予以忽视。因此,与大多数著作相反,本书忽略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却把具有因果关系的宪法斗争连贯起来。这种斗争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塑造了近代亚洲的结构,比那些重要人物如何雄才大略或卑鄙无耻的记录重要得多。    粗略地说,民国宪制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辛亥以后各种建立宪制政体的蓝图。与某些说法相反,此时斗争各方(包括复辟者)无一反对立宪政体和国会权力。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的宪制蓝图强加于人(争夺法统)。其二,执政府废除法统,广州护法政府改组为党国革命政府。中国进入革命时期。与某些说法相反,此时斗争各方无一反对革命。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的革命路线图强加于.人。其三,国民政府单方面结束训政和行宪的行动导致了中国的长期内战和分裂。此后,孙文的革命路线图(从训政到宪政)在他没有考虑过的地方施行。从技术上讲,这种宪制演变总结了辛亥以来的宪法实验,同时使中国的权力对立变成了宪法性分歧。这种分歧将会牵动中国和东亚的深层结构,但本书叙事的时间段就在这里结束了。

内容概要

刘仲敬,历史学者,译有《英国史》(大卫•休谟,第1-4卷,2012);著有:《国会政治的童年》、《印度之路、拜占庭之路与诸神的裁决》、《休谟史学的内在理路》、《纯粹的理念、混浊的经验:政治哲学与历史的遭遇》、《基督的美国、罗马的美国:双面神林肯与凯撒主义的再起源》。

书籍目录

碧海桑田,秋声杜宇(序)
前言
一、新军篇
二、军兴篇
三、立宪篇
四、行宪篇
五、癸丑篇
六、僭主篇
七、重光篇
八、残照篇
九、回光篇
十、虞渊篇
十一、革命编年史
十二、法统编年史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民国像稚典和弗洛伦萨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有宪法斗争的性质,关系之大只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相比。    刘仲敬专著的《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的用途就是填补这个空白,尽可能采取最简单、明晰的方式——编年史,沿着时间顺序展示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

作者简介

【一部填补民国宪制演变空白的历史著作】
民国像雅典和弗洛伦萨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有宪法斗争的性质,关系之大只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相比。本书采取最简单、明晰的方式──编年史,沿着时间顺序展示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本书忽略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却把具有因果关系的宪法斗争连贯起来。这种斗争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塑造了近代亚洲的结构;比那些重要人物如何雄才大略或卑鄙无耻的记录重要得多。
迄今为止,民国历史著述的特点是:从来不缺资料,但厘清线索和脉络极其困难。有价值的研究只有两类。其一,各种非常细节的专题。其二,以政治斗争、军事行动、国族认同为中心的宏大叙事。这两种著作的共同特点是:读者无法看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跟其他时期有什么区别。如果对照世界史和英美正统史学,立刻可以发现:其中缺少一种最古老、最重要的历史——宪制演变的历史。
而本书以纪事本末的体例分十二个篇章从辛亥革命为开端讲述了民国的历史史实。书稿尽可能采取最简单、明晰的方式,沿着时间顺序重点展示民国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作者忽略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却把具有因果关系的宪法斗争连贯起来。作者认为这种斗争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塑造了近代亚洲的结构。于此而言,书稿在内容上对于民国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书行文方式特别,半文半白的语言特质符合民国时期的时代气息。本书稿不仅史料详细,罗列分明,而且某些精当的议论能够比类古今中西,视野开阔,见解独到,让这段时期的历史得到立体化的呈现。


 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mg词过多,通不过审核,请见链接:http://www.xctsg.org/archives/47172《民国纪事本末》作者:刘仲敬(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lzj235711/)。人堪奇人。长于新疆,而独以川人自属。尝操宋慈故业,而自授史学。刀下阅尸,笔下著史,足可谓神来转身。昔以文言译休谟《英国史》四卷,开华文先河。著述《民国纪事本末》亦可堪奇书:……
  •     1912年4月4日,上海《民立报》刊登一则题为《革命史中之大结束》的报道。报道称,“孙总统于四月二日在南京行正式解职仪式,即于次日由宁来沪。在宁欢迎者万人空巷,火车所过各埠送者、欲见风采者亦复人山人海。……今南北统一,共和告成。孙总统依誓言解职,重来沪上。”以上,是孙中山先生卸职临时总统的一点文字史料(见《老新闻——民国旧事》一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遥想彼时数月之前,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由美国回到国内,就任临时总统。数月时间,国内形势大为改观。先是,清廷王室退位。然后,南北政治集团进行协商谈判。最后,在国家草创成功的前提下,中山先生如约解职。——革命有成,功成身退。孙中山有飘然隐退的姿态与胸怀,而袁世凯未有玉成他人的雅量。共和最终的结局,路人皆知。刘仲敬在《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一书中写道:“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北京临时执政府下令取消曹锟宪法,宣布民元临时约法失效,消灭国会机构。”——这段文字,向读者交代了孙中山先生一手创立民国《临时约法》宣告寿终正寝的时间、缘由。《临时约法》既已失效,则约束北洋政府的宪法条例至此消失。换句话说,此时的北洋政府,从法理上来讲,已经不再具备其合法性。——一个不再接受宪法条文约束的政府,其实与私人武装无异。不知道这种解释,对也不对?今人了解民国,或者说数年来的所谓“民国热”,主要的着眼点乃在于其文化与军事上的人物与事件。其中,民国时期的文化一直为民间所津津乐道。这个时期,文化巨星涌现。出现了鲁迅、胡适、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这样的杰出人物。他们或者她们的思想与生活琐碎,成为后人仰慕的对象。有时候,甚至出现了前人一再被八卦被花边的热潮。以上所谓热潮,其实为大家带来了一种片面的认识。仿佛,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才是真的民国。又或者,一个文化大师不断潇洒来去的时代才是真的民国。这,显然是不全面的。至少,我们还应该有一个“革命编年史”下的民国和“法统编年史”下的民国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民国,留给国人最大的一部遗产绝不是所谓共和的躯壳。这个推翻清朝、创立共和的政权虽然时间仅仅有数个月就拱手与人,但是其所制定的《临时约法》,显然具有现代政治学上的宪法意义。如果没有这部《临时约法》,则孙中山断不会让位。这,应该成为一个共识。刘仲敬的《民国纪事本末》一书,显然试图在证明这样一种逻辑。即,民国的共和,是宪法统领下的共和。无宪法的实践,则无共和的实质。反过来讲,无共和的保障,则宪法必沦为一纸谎言。这,显然是判断“真共和”与“假共和”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记流水账的方式,从1911年开始入手,一直记录到新中国的成立为止。其语言简约朴素,叙事采用编年体的方式,使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将中间接近四十年间中国各路人马围绕宪法展开斗争的历史写了一遍。在这部书中,作者试图告诉读者,民国像雅典和弗洛伦萨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有宪法斗争的性质,意义之大只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相比。同时,这种围绕宪法展开的斗争结果,直接决定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命运,甚至是此后整个亚洲的政治版图。这种书写方式,比起臧否人物生活细节的写作,显然要开阔许多。原载于/《揭阳日报》原作者/舒榆
  •     我们知道古代修史通常有三种体裁:一是编年体如《资治通鉴》;二是纪传体,正史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四史用的就是这个体裁;三是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一般认为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第一本以纪事本末体为体裁的史书。纵观这三种最常见的史书形式,编年体过于呆板而碎片,纪传体过于正式而几乎只用于官方修史。纪事本末体则以事件为中心,为读者提供的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大多数记事本末体史书一般不是一手创作而是二手的加工。《民国纪事本末》一书,作者用一种传统的史书体裁来写民国史,并且主要是探讨民国宪政问题。读完后有两个小小的问题,民国宪政问题是不是用纪事本末体来书写最合适?书的体量是不是过轻?当然这可能是作者对传统历史书写方式的一种尝试或致敬。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网购还是首选亚马逊!有些网站卖的东西,吹的厉害,拿到手一看,非常失望!
  •     总结全书:国共皆乱党,民族主义糟。日美本无咎,唯有宪政高。
  •     为什么不能好好说人话……
  •     有些粗糙,详细的发挥还是要看讲座文字,不过评论甚是犀利,还是要看未删节版!
  •     刘仲敬的书都要找来看看
  •     其实观点还阔以,非得他妈不说正常人话,拽个鸡巴
  •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     买书生涯最大的黑历史,有没有之一有待商榷
  •     不客气
  •     近代史的另一种叙述方式,许多问题在这一角度不辩自明
  •     妈的文言文还读不通,弃了!!!!
  •     这是一本非常颠覆的书!~其颠覆不仅仅在于一片戏说趣解的市场里,来了个板着脸枯涩的编年体老头,而在于他对民国风云人物的臧否本身就是非常颠覆的。在近百年革命语体书写正史的语境下,他的解读无疑是极端保守或云反动的。这倒是与本书文言体的表述方式相得益彰,只是苦了读者,平添许多阅读障碍。然而即使有这诸多的枯涩艰深,一读之下却让人难以释卷,可见其精彩与震撼!对刘君的论断,虽有不同意之处,但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严谨精深。似乎能看到他在弹铗而歌:不服来辩!呵呵。读罢掩卷长叹,吾国吾民啊~~~!
  •     阿姨的点评自然是含金量极高的。最大价值在于区分立宪政体与革命政体,判断有无法统,刻画民国政治的堕落抛物线。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也颇有可观。对蒙、回、藏部的纪事无头无尾,须从阿姨其他文章补全。为了躲避审查,以日志体打乱线索、以民初体提高阅读门槛,对连贯性和可读性伤害太大,必须扣一星
  •     前年一度有点迷刘仲敬,嗯,我觉得是我文言功底太差了,读起来还得翻古汉语字典。然后,就把它送人了
  •     虽然是刘仲敬的成名作,但很多观点比后来很多著作还是有着变化的痕迹,我不太欣赏他的写作风格,很多地方他的文字是不能承载他的理念的,值得表扬的是刘仲敬立足中西文化的广博,目前学界也就是秦晖可与比肩(历史观念)。
  •     不推荐购买此书,我是以慕刀尔登之名来拜读此书,读起来很费劲,半文不白的。
  •     很多观点,和我一样,不谋而合。大才,气死那些只知道钻故纸堆,看了本滨下武志就断言清朝没有闭关锁国的二逼书呆子学者。这种狗屎,一辈子也没有刘仲敬的名和才,只能在某些微信群里找一样的二逼抱团取暖。
  •     「五四以来,华民族主义所仇者,一向为友华势力,于仇华者无寸技可施。“爱国者”不受成法约束,“卖国贼”公权不受保护,传统悠久深厚,除暴民乱政霸君专政外,不知有他。日本军部农家字待国会政治亦复如此,两国新青年皆好以下克上,强民族主义驱动弱政府,终于两败俱伤。」
  •     阿姨这是要写新春秋啊,几次不称呼袁世凯为大总统,专门说明,这就在用春秋笔法啊。
  •     不懂
  •     于民初宪制发展言之颇详,出党史窠臼。后半部略薄弱,其于南京大屠杀条录日军之无稽辩护,甚不解。
  •     文言文,看的吃力。。。。。。。。。
  •     从宪政的角度重新审视民国历史是同类书籍不多见的,语言更有一种典雅的古朴美。
  •     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说要以某种东西为纲的话,那么它必须作为核心元素关联得起所有的事件条目,“宪政”这一点就11-49年而言似乎并不大符合这个成为纲的条件。而且“宪政”没有首先得到适当的定义。但是整个取材角度以及对某些事件的阐述角度确实是新颖,而且蛮有意思的。最后就是,为什么非要用既不是文言又不是白话的文体写呢……
  •     民国
  •     读的时候感觉有种重建三观,私货多,观点也奇特;
  •     许多不知道的细节
  •     国家不幸诗人幸,民国虽然军阀割据,政治腐败透顶,然言论自由、民智初开、尊重知识、大师成堆(无论文理)这些都是超越现在的;民国这段经历也许算现在体制对应的另一个极端。
  •     在微博上看到这本书,眼缘不错,就来淘了。拿到手,感觉挺好。只是没想到是文言的,还好语文底子还不弱,可以克服。只是历史知识积累不够,对有些史料和典故,不是很熟悉,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不得不说,是本好书,就当是加强巩固历史知识了。
  •     竟然漏了这么重要的阿姨学经典
  •     想法、看法挺多…
  •     乍一看不错,文字功底还是很可以的,文言论史,读来颇有味道。但读多了就发现文言的弊端:过重于形式对仗,看似举重若轻,其实议论有含糊不清之嫌。真正史书应该句句论证分明,而非故作高深,涵盖笼统,只作惊人语。
  •     不错的视角,充裕的知识储备。
  •     这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无趣。
  •     一月一行
  •     站队
  •     著者奉国府为正朔,尤提卢沟桥之变或早或晚数年,必将影响国府命运。项城在世已有司法不党之制度,而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剑指司法独立,无怪乎自诩继承总理遗志。无孙文,帝制难反;因孙文,宪政难在。
  •     拖了很久,没看完,不想看了
  •     半文半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真相,这种写法并非只是为了矫情。袁世凯有实力但实力有限,民初政治制度设计非行政专制(强人独裁)而是议会专制,卸任总统孙文提议国会申令都督失之荒谬,京宁汉(沪)之间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对盛悬怀的百般鄙视,抗战和国共内战的许多针砭时弊微言大义……此书侧重政治制度分析,联系外国及后来的历史,不可谓不新,缺点或在于难免失之武断。
  •     这本书会让你为了解上面写了什么而读更多的书,作者太狠了,能这样写不容易啊。看不下去了。。。
  •     这种文法初读起来真是难以下咽,好在阿姨狂妄啊…… 狂妄得那么有资本,书越读越好看了……
  •     初略翻看了一下需要细细品读。
  •     白瞎了这个名字
  •     通篇都用文言文,作者极为独特,选题亦好
  •     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一本书。观点不完全赞同,但很有启发,对民国乃至整个近代历史教训的总结与点评颇有见地。唯按传统史学体例,当称《民国通鉴》,非纪事本末。
  •     我很后悔没有在高中看到如此琐碎的民国近代史,那样的话,我大概会对历史产生绝望又更加热爱的情绪。啊,历史就是个让人百折不挠的妖精。
  •     宪法斗争与宪制演变交织的民国史
  •     正在读,阿姨字字珠玉,膜拜,过瘾。
  •     没细看,应该是郭廷以著作摘抄加自己的评论
  •     很好,非常喜欢 书很好
  •     阿姨……啥也不说了
  •     鞭辟入里
  •     强忍恶心读毕。文白不通的行文方式暂且不论,这能叫纪事本末?建议作者胸怀天下指点江山之前,先把语文和史学的常识学好。
  •     …………
  •     读此书仿佛阿姨告诉我们:好人和聪明人都被你们这帮坏人和愚蠢人干死了,所以中国才走到这一步。
  •     史实堆砌,没有核心观点;缺乏史料,严谨性荡然无存;拙劣的文言白加杂,噱头足,形式大于内容。
  •     瞎编出品,必属精品,李硕来朝,大仙遁走,何日G师出品,急煞粉丝,只有跪舔
  •     2016年6月9日读,2016-188,图111。
  •     事件加时间,没意思
  •     毒辣
  •     历史没有所谓的选择或是错过,只有因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