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下有情谁似咱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301226629
作者:郑培凯,汪世瑜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郑培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副修历史。耶鲁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兼教授 (1998-2013)。著有《游于艺——跨文化美食》、《树倒猢狲散之后》,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 : 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陶瓷与中外贸易》、《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真理愈辩愈昏》、《汤显祖与晚明文化》。与朱自振合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上下册》。《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A Documentary Collection》with Michael Lestz & Jonathan D Spence。
汪世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参加全国昆曲展演,被文化部表彰为“有显著成就”的艺术家。现为浙江昆剧团名誉团长。他十四岁随团学艺,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小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见长,经四十余年舞台磨练,蜚声海内外,获“昆曲巾生魁首”之誉。汪世瑜扮相清秀俊美,嗓音甜润,身段潇洒,颇具名家风范。他擅演风流俊爽之才子书生,表演上不拘泥于程式,注重以情出戏,以情感人,声情并茂,深受观众和行家推崇。在四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成功地塑造了《牡丹亭》中的柳梦梅,《西园记》中的张继华,《桃花扇》中的候朝宗,《风筝误》中的韩琦仲,《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浮沉记》中的赵文清等诸多光彩的艺术形象。《拾画.叫画》、《琴挑》、《跪池》等拿手好戏的表演更是丰采独具,令人叫绝。曾先后在北京和杭州两次举办“汪世瑜巾生专场”。为浙江各戏曲剧种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他多次赴美国、日本、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汪世瑜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浙江文联委员,中国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昆曲研究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导演汪世瑜(白先勇)
创作始末
演出盛况
导演心得
《牡丹亭》之学、教、演
《牡丹亭》之“三情”
天下有情人——杜丽娘与柳梦梅
牡丹还需绿叶配——青春版《牡丹亭》里的配角
演出成功后的思考
汪世瑜访问
沈丰英、俞玖林访问
名词解释

作者简介

本书是著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先生谈论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历程。包括青春版《牡丹亭》创作始末,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盛況,导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心得,青春版《牡丹亭》之学、演、教,《牡丹亭》之“三情”,以及对《牡丹亭》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同其他配角的分析。最后是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成功后的思考。


 普天下有情谁似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罗振津《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古代一对青年男女---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传奇。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两位大家在世界文坛上都是让人仰慕的山峰,汤显祖所著的另外三部《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与《牡丹亭》合称为《玉茗堂四梦》,在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被后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所创作的《牡丹亭》一出世,便受世人追捧,有着“《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的赞誉,一部《牡丹亭》把人世间爱情描写的如此情真意切,可以穿越生死,但这种爱情并没有脱离现实社会,他把普通生活中真实男女爱情与梦幻世界中理想主义爱情糅合在一起,用高超的曲辞,过人的文采写出了《牡丹亭》。而《牡丹亭》也是昆曲的常演剧目,昆曲就是这样靠师傅传徒弟,一代人传一代人,手把手的口授心传。几百年过去了,这中间经过多少师傅的传承与发展,才走到今天。《牡丹亭》中的人物柳梦梅和杜丽娘还活跃在当下的昆曲舞台上。只是为了让《牡丹亭》不仅展现昔日的风采,更为其注入青春活力,当被称为青春版《牡丹亭》闪着异彩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昆曲发展创出一个里程碑时,你可知这成功背后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它的创作团队可谓庞大,许多“爱”昆曲的人走到一起,只是为了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所以才重新编排《牡丹亭》,这里面的故事很感人,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委,就从《普天下有情谁似咱》这部书开始,它恰是《牡丹亭》导演王世瑜口述创作历程的真实纪录片,很值得大家读一读。昆曲是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国的戏曲中占有魁首的位置,成为“百戏之祖”,但今天的现实对它却很残酷,昆曲是“戏以人传”,也就是师傅带弟子的模式,老一代昆曲师傅去世,新一代能否接过其衣钵,过去的许多优秀的昆曲剧目现在有多少人能演?虽然政府大力扶持与提倡要保护昆曲,我们的李克强总理出访法国,向法国总理和朋友们介绍中国的昆曲艺术,这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华文化。昆曲是高雅的舞台艺术,一方面“演”,一方面“看”,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再好的艺术无人欣赏就会失去生命力。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也就是互联网时代,各种视听与视觉的波浪冲击着每个人,在飞快的生活节奏下,匆忙中的人们还顾得上看昆曲吗?古老的艺术瑰宝还会保持原有的魅力,现今有多少中国人了解昆曲,理解昆曲或者说懂昆曲呢?答案是少数人。吸引大众来接受它,这是它传承下去的生命力。如果它不被大众接受,大家从没有听过昆曲,不知道如何欣赏它的美丽,就根本体会不出昆曲“四法五功”所展现的高超技艺,就不会闻到它沁人心脾的芳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公布15项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列为第一项,这是我们的自豪,但是在人口众多的国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喜欢,这中间“真正”喜欢与理解这门艺术的还要在这一部分人中缩小范围,如此下去,昆曲向前发展的道路会很窄。时间是架打磨的机器,若干年后,昆曲还会有吗?为了要传承与抢救昆曲,由白先勇先生领衔创排,主创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两岸多地专家共同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这部《牡丹亭》的光盘我看过,用“惊艳”一词并不为过,打动我心。它改变过去昆曲的舞台模式,音响、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等等都不同以往,“美轮美奂”一词都不过分,而这部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剧张淑香更是大胆创新,将原有五十五折改为二十七折,这位文学大家让整部戏的结构紧凑,更趋合理,大胆选用年轻演员沈丰英、俞玖林,两位由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张继青亲自把关,从唱腔开始一句句的“抠”,水袖的摆动有很深的寓意,老师前面教,学生后面学,这部书中的剧照之一叫做“传承”:画面中是汪世瑜教俞玖林学戏的画面,昆曲原有的“戏以人传”得到继承。更可贵是白先勇先生,他不是昆曲行内人,却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心人,也是昆曲的“义工”,他把这出“大戏”排出来,而且要“至善至美”,又把这部戏带入国内的大学校园,又把它带出国门,走到美国、法国等地,所到之处刮起中国昆曲的“旋风”,昆曲的艺术魅力感染者全世界的观众,西方人并没有因语言的阻隔就放对弃了对昆曲欣赏,而是激动地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艺术,他们把昆曲作为世界性的歌剧来研究。青春版《牡丹亭》所到之处,演出如此成功,经久不息的掌声只是说明当时的演出盛况,更长久的意义是播下“火种”,由此爱上昆曲的人,世界上又多了几十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出效果,看过此书就会找到答案。这部书所展现我国古老传统艺术的精粹让我走进昆曲,而我要介绍给大家的这部书《普天下有情谁似咱》就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先生对青春版《牡丹亭》创作历程的回顾与反思。读过之后再看这部戏的光盘,整部戏的各个环节为什么会这么编排,演员排演这部戏时,为了传承“昆曲”,既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又再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多少人为此所做的努力,不只是昆曲艺术家的努力,更有像白先勇先生这样一批要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干将拼命努力,才使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获得如此成功。也许白先勇先生对于昆曲的“爱”源于9岁,父母带他看过梅兰芳与俞振飞的《游园惊梦》开始,已经喜欢昆曲,与之结下缘分,他认为昆曲是最美的艺术,词美、曲美、故事美。再经他领衔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有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的“美”,如此的美轮美奂,世界上的许多艺术都无法与之相比。为了昆曲,老天爷在他重病之时都不肯收他走,因为他在世界上还有未完成的事,那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昆曲。本书是“戏以人传”昆曲系列丛书的第一辑,以后陆续出版了昆曲大家侯少奎、张继青等人的传承记录,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昆曲艺术经过多年的传承,走到今天,已经形成相当完美的艺术体系,通过一部《牡丹亭》编排,看出昆曲里的“博大精深”。全书开篇是主编邓培凯先生对出版昆曲系列丛书所做的总序,写出“昆曲传承计划”的初衷,看出他对于这项“事业”的高度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昆曲发自内心的“爱”。翻开这部书,首先是白先勇先生介绍这部戏的总导演汪世瑜先生,他三顾茅庐请到的这位大家,为了担负此重任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使得这部《牡丹亭》在传承的基础上,在经历几百年的传承后,焕发青春的魅力。这部《牡丹亭》的成功,为今后昆曲的传承摸索出一条发展之路。当汪世瑜先生谈及这部戏“创作始末”、“演出盛况”、“导演心得”、“《牡丹亭》之学、演、教”、“《牡丹亭》之三情”“天下有情人—杜丽娘与柳梦梅”、“牡丹还需绿叶配—青春版《牡丹亭》里的配角”等等篇章就是王世瑜导演《牡丹亭》的一部无声纪录片,既有他的排演过程,每一场戏是如何编排的,他从师父那里如何学来,反过来如何去教现在的年轻演员,其中柳梦梅的十二个“亮相”、杜丽娘十四个“下场”、以及眼睛要定得住、动得开,那是老师身上的绝活,无保留传授给年轻的演员,我读这部书时,很感动这些艺术家所付出的汗水,仿佛见到舞台上演员们优美的唱腔,曼妙的身姿,汪世瑜言传身教年轻演员们舞蹈,就连舞摆那变幻莫测的水袖,那一招一式映射多少代伶人师傅们的演绎,才有了今天的《昆曲》,它作为中国独有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应传承下来,更应作为人类文化瑰宝走向世界的舞台。本书的最后是对汪世瑜访问以及对剧中两位主演沈凤英、俞玖林的访问,这是老一代与年青一代昆曲演员的关于昆曲的对话,让你直面昆曲带给他们自身的变化。汪世瑜先生的一句话打动我心:昆曲可以说是贯彻了我的整个人生,从我进入这个世界开始,便烙上了昆曲人的印迹!应该这么说,昆曲可以没有汪世瑜,但没有昆曲就不会有今天的汪世瑜……这是一个把命交给昆曲的人写的创作历程,从中我们看到一大批为了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前仆后继做着不懈努力的中国人:白先勇、汪世瑜、张继青、王童等等,读完此书,你再去看青春版《牡丹亭》,定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所以我推荐“戏以人传”昆曲系列丛书,《牡丹亭》只是开端,更多的昆曲艺术希望大家了解,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艺术瑰宝,它的璀璨与夺目从你走进去,了解昆曲开始。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任何人事物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他比你成功,必定有你没有的能力。努力!
  •     看戏前做功课。
  •     先看了下总序,觉得作者情绪略激昂。但是得亏还有这略具水准的总序,后面的都是啥玩意?这种文字只配随DVD附送好吗,翻来覆去的罗里吧嗦,恼火得我想撕书!!!杂志访谈档次的这么点文字还卖40块,根本不是这回事好吗,独创性的可以写出来,但是你对属于汤显祖的剧情还要解释一遍是什么意思啊,还大段粘贴原文,烦透了,文学功底又不够,很多东西喜欢的人都知道,不喜欢的人根本就不看,亏您前面还自豪着大学礼堂的场场爆满,但是你看现在卖票的演出,那些大学生来么??另外归根结底,让这本书可以写作的契机那个所谓青春版的牡丹亭,也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沈丰英现在有目共睹的根本比不过单雯!
  •     昨天去看了汪老的示範課程,講的大致是這本書裡的內容。嘆得巾生魁首之時先生業已老去。
  •     北图翻出来的书。青春版牡丹亭背后的故事,和对传统牡丹亭的各种人物解析。唉,好喜欢俞玖林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