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24033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译文 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释义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这两句话谈到了中国的礼乐,以及由礼乐涉及的贵贱尊卑的等级概念。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用礼乐来概括。广义的“礼”是中国文化的统称,包括了哲学、政治、社会、教育等等,所有文化内容。狭义的礼指社会秩序,特别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现代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等内容。 为什么要研究礼?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孔子的学生有子在《论语·泰伯篇》中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和,有了和才能达到儒家“仁”的境地。中国文化千经万论、诸子百家,归根到底就是追求这一个字“和”。子思为此著了一部《中庸》,他强调说“致中和天地位焉”。天地之所以能够定位长存,是因为达到了中和的状态;人之所以健康无病,也是因为有中和之气,所谓心平气和才有健康。过去中国人流行拜财神,财神旁边就有和合二仙,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没有“和”什么也办不成,什么也得不到。 广义的“乐”是艺术形式的总称。包括了现代的音乐、舞蹈、美术、影剧等艺术形式。狭义的乐指音乐。乐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乐行不行呢? 没有艺术修养,人生会很枯燥乏味,连自己哄自己玩的玩意儿都没有,生活不是会很枯燥吗?所以要用乐来调心。古代的伟人都懂艺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同时又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无论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有多么大,通过读书写字、吟诗赋棋、吹拉弹唱就化解了,不像现代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弄出个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不算完。所以我们要懂得古人设置礼乐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何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何哉?”孔子的意思是:“礼啊礼啊。不是送两包点心就是礼,那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学;乐啊乐啊,不只是唱歌跳舞就是乐,那是要将我们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 老实讲,中国的礼乐都是对己不对人的,用礼来约束自己方便他人,以达到和为贵的目的。礼像篱笆墙一样,挡君子不挡小人,如果你硬是要翻墙而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的歌曲都是低吟慢唱,是唱给自己听的。乐器也都是独奏的,无论笙管笛箫、琴瑟琵琶都是声音小而柔,是演奏给自己听的,其目的在于调心。西洋乐器多是演奏给他人听的,所以震耳欲聋。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不自觉,文化与艺术对他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贵贱尊卑”,那首先是由于我们的心理观念造成的。人的通病都是好高骛远,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高贵的,得到了就卑贱了、看不起了。尊卑贵贱,首先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心理追求标准,然后才是根据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对自己的归类。这种分类是由一个人气质、追求的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差异,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划定的,这即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举例子来说,染黄毛、戴鼻环、吃摇头丸的人恐怕欣赏不了贝多芬与莫扎特。谁规定的呢?是他自己的文化品位与道德修养决定的。如果自己降低了做人的标准,自己堕落为社会上不道德的“卑贱”一类。又与他人何干呢? 我们现在觉得做中国人可耻,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卑!我们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也就无法与其他民族平等地进行交往。西方文明的长处在物质科学的进步,东方文明的长处在人文文化的传承。中国有5000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5000年文化传承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都灭亡了,因为它们的文化传承断了。中国之所以5000年来不亡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没有断,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亡了可以振兴。但是如果民族文化亡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成了“游魂?,中华民族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前面说到“礼之用和为贵”,天地人三才之道无一不是要求达到“和”的境界,天道、地道、人道都要和,和合万物才能生养。天道之和叫“太和”、地道之和叫“中和”、人道之和叫“保和”。“保和”的意思是要求人保持住天地赋予的和气。由行为入手,真正做到保和,才能达到中和;中和不丢才能恢复到太和,就是复本归元。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教给我们这个道理吗?懂了,就能家和万事兴,夫妻和合生贵子;不懂就能把好日子过成苦日子,烦烦恼恼地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和合二仙是一对,此和就有彼合,有感就有应。上有和下就有睦,所以说“上和下睦”。“和”是协调、平静、美好的意思;“睦”字从目,目顺也,就是看着顺眼,引申义为亲近、好合。长辈与晚辈要和睦相处,就是“上和下睦”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唱”是“倡”的通假字,有倡导、发起的意思。“夫唱妇随”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不是说,夫妇二人天天在家里唱卡拉OK,男女对唱,那就错了。 “夫唱妇随”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是“妇唱夫随”。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可以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会尊敬你。

前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在古代影响极大、流传甚广。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三字经》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所以才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其中深深地吸引大家的,不只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其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良师诤友。虽然这本书中会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随着思想的进步去不断改变和认识。《三字经》,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继续把它发扬光大。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它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如同一首四言长诗,以方便诵读和记忆。《百家姓》是中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本启蒙教材,作者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书生,姓名、生平不详。《百家姓》的次序不是根据各姓氏人口数量来排列的,而是以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为原则。“赵、钱、孙、李”是前四姓,盖因当时皇帝姓赵、吴越国钱氏据钱塘、吴越王钱俶正妃姓孙、南唐国王姓李,所以才有了这个顺序。《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编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很强的民族。《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    《千字文》是用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纂成的一篇韵文,作者周兴嗣为南梁武帝时的散骑侍郎、给事中。相传当时梁武帝为了让众子弟练习书法,命人从王羲之的书帖中拓出了1000个不同的字。这些拓片毫无次序、规律可言,梁武帝就将其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意义的句子,“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用一夜的时间完成了《千字文》,须发皆白。《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也足以使它流传到久远的将来。《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与华丽的辞藻,使得众多儿童启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将古代儿童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它们是迄今为止我国使用最久、影响最广的启蒙书,有“古今奇书”之誉。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三百千”成书于封建时代,其内容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封建色彩。但瑕不掩瑜,“三百千”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将三本书辑录在一册,加以翻译,有助于读者朋友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中体会作品的深层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令人沉醉,希望您在阅读本书时能够再次为这种辉煌而喝彩!

书籍目录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蒙学精华读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对于当代人国学素养的提高、道德修养的提升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 押韵短文,琅琅上口,经久不忘。 读经典韵文,有效提高孩子的识字、记忆效率。 传统的识字课本,蕴藏着文明的精髓;经典的启蒙读物,流淌着智慧的血液;从古代走来,在现代重新绽放光彩。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代表的启蒙读物,堪称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些蒙学经典大都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易学易懂。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