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0462317
作者:覃彩銮
页数:17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历史上,壮族及其先民分布地域广阔,除了聚居在广西外,还有一部分分布在相邻的云南、贵州、湖南和广东等地。蚂(虫另)是历史上壮族及其先民崇拜的灵物,无论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左江流域崖壁画上,还是距今一两千年的铜鼓上,都有反映壮族及其先民崇拜蚂(虫另)的形象。那么,到了明清时期,以祈求风调雨顺为核心的蚂甥崇拜及蚂(虫另)节之俗为何只保留在红水河中上游两岸及其附近的壮族民间呢?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红水河流域是壮族及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就居住生活在红水河流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直至今天,红水河流域仍然是壮族主要聚居地,其历史文化一直绵延不断地传承下来,许多古老的文化习俗至今仍然保留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民间。二是红水河流域属岩溶地区,地下河纵横交错,喀斯特地貌发育,河道狭窄,河水深切,河岸高陡,地表水渗透性强,而土地多为沙壤土,保水性差。天降大雨,很快就会渗入地下河中,故有“下雨一天水漫江,三天不雨田地干”的说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跨越时空玛(虫另)节 第一节红水河名称之由来 第二节壮族蚂甥崇拜溯源 第三节蚂(虫另)节起源与分布 第二章红水河畔壮人家 第一节红水河流域民族历史 第二节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 第三章祭拜蚂(虫另)祈丰年 第一节蚂(虫另)节由来传说 第二节蚂(虫另)节活动仪式 第三节各具功用的祭器 第四章节日文化谱新篇 第一节蚂(虫另)节发展演变 第二节蚂(虫另)节文化内涵 第三节蚂(虫另)节社会功能 第四节蚂(虫另)节多重价值 第五节蚂(虫另)节文化创新 第五章传承乏人隐危机 第一节蚂(虫另)节活动机制 第二节蚂(虫另)节的衰落与转机 第三节蚂(虫另)节传承危机 第四节蚂(虫另)节传承谱系 内容分新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壮族蚂虫另节》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精选2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展现壮族朴实深切的情感、厚重的文化积淀,反映壮族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模式和生态观念。

作者简介

壮族蚂虫另节,又称为“蛙婆节”、“敬蛙节”、“青蛙节”。历史悠久,是壮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遗俗,因壮族把青蛙称“蚂虫另”而得名,并伴随着壮族的发展而世代传承下来。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东兰县红水河流域的金谷、巴畴、长江、隘洞、长乐、大同等乡镇的壮族村寨,与东兰县相连接的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云榜村,巴暮乡板么村,南丹县吾隘镇那地村也有流行。村民通过祭拜青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壮族蚂虫另节,承载着壮族朴实深切的情感、厚重的文化积淀,铭刻着壮族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反映着壮族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模式和生态观念。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普及型读物,从壮族蚂虫另节的起源与分布、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蚂虫另节活动仪式、蚂虫另节文化、蚂虫另节传承五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为大众读者介绍这一节日习俗,引领读者欣赏其淳朴的祭拜习俗和规模宏大的仪式过程,感受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持编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系列丛书。丛书共37卷,根据广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7个项目,每项为一单卷本,包括民俗10卷,传统戏剧6卷,民间音乐6卷,民间舞蹈5卷,民间文学4卷,传统技艺3卷,另外还有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各1卷。
丛书详细介绍每项文化遗产的历史溯源、表现形态、主要特点及其传承状况和传承人及保护状况。丛书印制精美,为软精装,图文并茂、形象逼真,集史料、知识、权威、学术和可读性于一体,是对中国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梳理和展示。
尤其是《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而曾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注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
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契合当下全国民众流行倡导的健康保健生活方式。另外《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等等民间独特技艺,都非常值得读者研究、品味和珍藏。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