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40861681
作者:[日] 鹤见俊辅
页数:213页

内容概要

鹤见俊辅(Turumi Shunsuke,1922~) 哲学家。1942年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乘坐“二战”期间的日美滞留人员交换船回国。日本战败之后,与渡边慧、都留重人、丸山真男、武谷三男、武田清子、鹤见和子一起创办刊物《思想的科学》,呼吁将哲学交还给市民。主要从实用主义 立场将美国哲学介绍到日本,并从事大众文化史研究等团体活动,出版书籍多种。1949年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1954年任东京工业大学副教授。1960年抗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辞去该校教授职务。之后执教于同志社大学。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修订,组织了市民团体“无声之声会”,并在1965年日本市民反越战运动的“实现越南和平市民联合会”中发挥了核心作用。1970年,反对警察进入大学干预学生运动,辞去同志社大学教授职务。1994年获朝日奖。著述丰富,有《鹤见俊辅集》(全12卷,筑摩书房)、《鹤见俊辅座谈》(全10卷,晶文社)、《鹤见俊辅书评集成》(全3卷、MISUZU书房)等等。

书籍目录

致台湾读者序(鹤见俊辅)
导读(李尚霖)
向1931年至1945年的日本趋近
关于转向
锁国
关于国体
大亚细亚
非转向的形式
日本之中的朝鲜
以“非斯大林化”为目标
玉碎的思想
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
原子弹的牺牲者
战争的终结
回顾
后记
解说(加藤典详)
编后记
附一:《东亚人文100丛书》总目
附二:《东亚人文100丛书》100种图书的选定过程

编辑推荐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作者鹤见俊辅选取了中日战争开始的1931年至日本战败的1945年这段时间来考察日本的精神史,其用意何在?日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总是离不开对海外书籍的引进。尤其是明治以后对欧美书籍的翻译,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之后日本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与保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一起,规定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模式。但作者认为,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战争时期。“那是个一说起思想,就说成是‘欧美种’的时代,几乎所有国产以外的思想都被人们远离,日本人就生活在这种近乎锁国的状态下,我就想从这种日子开始写起。”

作者简介

作者选取了中日战争开始的1931年至日本战败的1945年这段时间来考察日本的精神史,其用意何在?日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总是离不开对海外书籍的引进。尤其是明治以后对欧美书籍的翻译,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之后日本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与保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一起,规定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模式。但作者认为,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战争时期。“那是个一说起思想,就说成是‘欧美种’的时代,几乎所有国产以外的思想都被人们远离,日本人就生活在这种近乎锁国的状态下,我就想从这种日子开始写起。”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书名时就充满了好奇,我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我们的邻国知之甚少,我们愿意从影视作品、社会时事中了解欧美国家,但却很少了解日本。我对日本文化的好奇由来已久,这个兼并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国家常常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陌生,就像我每次看到日本的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时总对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感到诧异,更奇怪的是,这个民族中不乏有很多人能够正视历史,但当局的做法往往让我们大跌眼镜。我们对日本有着太多误读与偏见,这里我不想跟爱国愤青们辩解,当身边充斥着对这个民族愤慨的言论时,我也总是不敢苟同。在我看来,历史的对错早已昭然若揭,我们身为受害者,当然有理由愤愤不平,但这不能够成为胡乱谩骂的借口。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这个话题,原本是这个民族自己的事,但身为受到战争波及的民族:中国、韩国乃至朝鲜,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研究作品去了解日本那个年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孔子有云:“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历史总是因了解而明晰、而能辨善恶。很有幸,我在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节目中听到了关于这本书的概述,我也会在文章下方附上两期节目的视频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本书的作者鹤见俊辅是日本有名的社会学家,关于他的生平节目里已详尽描述,各位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是他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书中译为马奇尔大学)讲课时的内容,书中讲述的是日本1931年-1945年的精神史,而1945年之后的战后研究则在他的另一本书《战后日本の大众文化史》中有所描述,由于后者没有中文译本,现在我们只能从这本书中粗略地得知一些作者研究的片段。本人的历史水平不高,对很多事情知之甚少(高中时就没好好学习),因此读这本书时总有吃力之处,对作者援引的一些内容和人物会感到陌生,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将这篇文章看下去,我会尽我所能简单描述一下书中所提到的一些观点。首先作者研究的时间段并非是我们所熟知的抗日战争的八年,而是从1931年到1945年的15年,日本学界总是将这15年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使人们相信,这其中片段零星的种种战争都是毫无关联的,而作者认为,应该将这15年看作一个整体去研究,因此本书的研究背景就是1931年-1945年。熟悉了这个背景后,作者用一个词语去概括了这段时间以来日本人的精神轨迹,就是“转向”,所谓转向,就是“由于国家强制力行驶的结果,造成个人或个人所属集团发生思想上的变化”。通俗点说,就是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民会从热爱和平本本分分的普通人变成战争的狂热分子,这其中的重要问题,就是思想的转向。而思想转向的来源,作者提到了一点,就是日本长期以来的“锁国政策”,江户时代日本实施的锁国政策在日后的文化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至于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开始)日本的国体中出现了“显教”与“密教”之分,显教代表了日本传统的天皇至上理论,而密教则代表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制度的那一群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日本的教育体系也施行了两套制度,中小学的教育往往以显教为主,而高等学府,比如大学中的教育则是崇尚西方先进思想的密教。这样渐渐发展到日俄战争的1904年时,被“密教”所教育的学者们已经垂垂老矣,而崇尚天皇之上的显教教育下的人们渐渐长大,逐渐当权。最终,在战争爆发时期,日本的显教已经压过了密教,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们崇尚天皇至上,将天皇奉为“现人神”,反对西方文化,甚至反对烫发,认为那是西化的产物。不仅如此,这一群人还认为日本的强大与生俱来,甚至不顾事实地认为,日本有能力通过战争将欧美打出亚洲,也有能力通过战争去扶持亚洲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和朝鲜、韩国,将自己的理论灌输给他们,从而帮助他们共同进步,这就是所谓的“大亚细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转向”的必要性就在这个国家中体现出来了,他们需要将国民思想转变为符合国家政治利益的思想,从而为转向做出各种努力,其中不乏有监禁拷打,但更多的却是“和平”的转向方式。比如塑造转向手册,教给思想警察们如何诱导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转变。在这样的国家背景之下,大多数人都完成了所谓思想的“转向”,于是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们对战争产生了如此极端的狂热现象。但其中也不乏有非转向的例子,作者提到日本底层民众、妇女、宗教人士以及朝鲜劳工相对于大多数人群却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被转向的例子。写到这里,基本上本书一些主要理论已经概述完毕,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原子弹的问题。言明在遭受原子弹袭击时,日本当局向民众隐瞒了原子弹的真实威力,这也导致了一些社会现象,如食用了受污染的鱼后发生的反原子弹与氢弹的主妇运动,以及日本社会对原子弹受难者的歧视现象等。最终,日本投降后,众多极端民族主义者相继自杀身亡,1945年美军占领日本,至此,这场夺走300万日本人以及一千多万中国人性命的战争宣告结束。很难武断地对这一现象做出极端的评价,因国家强制作用而造成的狂热现象不仅在日本,其他国家兼而有之。而了解这段历史仅是一个开端,毕竟本书叙述的事实仅止于1945年,现今的中日问题还需要从更多的文化书籍中得到解答。本书的作者鹤见俊辅讲学期间曾题下《荀子》中的一句:“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信其可信,疑其当疑,不再盲目认同,不失为对待历史之道。这本书目前已经绝版,网上可以用高价买到二手书,也可以用低价买到复印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搜看。本人不才,仅以这篇文章粗略概括书中观点,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微博:@木本缺一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①: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yMDMwNDg2OA==.html?from=y1.6-85.3.1.7c87f1ae8e6311e5b522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②: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yMDg1MzU5Ng==.html?from=y1.6-85.3.1.7c87f1ae8e6311e5b522
  •     原文见公众号:七寸丁首先来了解下作者及其思想倾向,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出生于东京一显赫家族,其外祖父后藤新平是日本的殖民地经营家,南满铁路的开创者,曾任内务大臣、外务大臣和东京市长。但鹤见俊辅的思想则偏左、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其对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到二战前后的国民精神认识还是很客观、中肯的。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中讨论了武士精神对日本的影响,期间渗透出作者本身浸淫于武士道的自矜甚至是沙文主义,本尼迪·斯克特的《菊与刀》也不免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左右,且其作者本人并没有到过日本。而鹤见俊辅的《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一来把时间限定于二战这个日本国家形态的拐点之地,二来则更为明确的以锁国(岛国心态之源)、国体(天皇核心的确立)、进而发展到大亚细亚主义、玉碎思想等方面阐述,尤其日本与朝鲜的关系、斯大林化(日本的社会主义阵营)、二战期间日本国民生活和心态转变、原子弹(幕后为美苏利益对日本的牺牲)等方面很有看点。锁国:当自卑心态遭遇崛起心态概括鹤见俊辅的归纳,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日本列岛相对闭塞的影响有两个方面:1、面对文明梯度下来自中国的影响,在文化上长期积累形成一种自卑心态;2、对外政治环境的安逸,如在一千年间日本几乎只受到蒙古的两次侵略,这也使日本内部的团结性较高。针对这种内部的团结,鹤见俊辅以《忠臣藏》(四十七义士)为例,在历史事件改编的传统戏剧中,浪人集体为藩主复仇并被传颂为义士的经典题材与明治维新后日本举国戮力发展的团结性是相契合的,这也是二战狂热的苗头之一。关于《忠臣藏》题材市川昆、深作欣二(《赤稻城断绝》)都曾翻拍过,最近一次是美国的奇幻版《四十七浪人》,剧照为菊地凛子、柴崎幸。也正是因为锁国的封闭性,当“黑船开国”事件使岛国封锁被美国打开时,日本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当日本文化中固有的积弱自卑心态遭遇冲击时,产生了畸形的文化心态,日本抓住这次时机毫不犹豫的走向了攀登文明阶梯的崛起之路,也是后期军国主义的祸根之一。当然明治维新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也使得倒幕派终结了幕府统治。脱离这本书,来看下明治维新后日本人的心态剧变,明治三杰中的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迅速发表了征韩论,曾经的革命进步人士一转为对外扩张份子,转变未免太快,这也是崛起心态的一种膨胀,革命过快往往会形成暴政和侵略。只是由于二人政见不同,西乡隆盛发起“西南战争”,最终萨摩藩士败于大久保利通的铁血镇压。国体:天皇精神统政的完胜所谓日本的国体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自远古诸神以来千古未绝,以此形成了对日本国民的精神信仰,进而延伸到对政治上的控制。在政治制度上,日本形成了两面政治:一方面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一方面学习西方制度、科技。后者体现在日本现代化前期曾大量派遣先进人士留洋,其中就包括伊藤博文,最终他缔造了亚洲首例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同时不忘将天皇写入第一章第一条。从宪法内容来看虽有三权分立,并给予了人民相应的自由与权益,但天皇的权力相应更加扩大化,拥有“天皇大权”的广泛权力,独揽紧急敕令和独立命令的大权,负责立法的帝国议会实际只是天皇的附属。形容矮小的裕仁天皇与趾高气昂的麦克阿瑟。战后日本流行一句骂人话,说天皇是麦克阿瑟的鸡巴。现人神的神话在《御音放送》和《人间宣言》后崩溃,失去信仰的偶像立马成为被奚落的小丑。经历了明治养士、大正养国后,昭和时代日本政客认为时机成熟,则出现日本战时精神的一个重要“转向”:此时天皇清楚的知道自身的精神统治和西方的科学是要并驾齐驱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必须将精神信念夸大,为维护天皇国体的权威,必须转而打压西方文化。也就是鹤见俊辅所述的显教和密教,即天皇、政客懂得西方政治、科技的重要性,但必须用迷惑手段让民众认为天皇是至高的。当然在转向之路上也是有反对声音的,如日本左派代表美浓部达吉曾提出“天神机关说”否定天皇权威,但由于天皇精神无处不在的权力渗透和打压下,在日本实行共产主义是万万不能的了。日本政府最高的一步棋就是拿下知识分子阶层,当东京帝国的学的同僚们一个个倒向国家主义,一些进步人士逐渐失去了朋友圈,话语权遭到鼓励,甚至生活也遭受危机,知识分子对天皇的集体效忠引领了整个社会的转向。大亚细亚主义的不归路至此日本显露出土包子翻身的暴富心态,大亚细亚主义(大东亚共荣圈)也应运而生,整个国家陷入疯狂。这体现在两点:1、日本必须肩负起引流亚洲崛起的重任,并发展成对中国、朝鲜半岛的侵略。2、同时必须向美国所代表的的西方国家宣战,这也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源头。转向继续发生,在国家的强力胁迫下,历经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所积累成长的民主、自由知识分子纷纷转向为国家主义信徒,整个社会的高层话语权沦为天皇的傀儡发声筒。如鲁迅文学研究家、左派人士竹内好对太平洋战争动机的妥协。当然大东亚共荣圈仅仅是一个自矜的谎言,书中以数字说话,在太平洋战争最后的菲律宾战线中,日美共杀戮100万菲律宾人。据大冈升平在纪实文学《莱特岛战记》中记录,日本兵在1939、1945两年曾杀掠菲律宾水牛25万头,这种卑鄙的侵略手段对于以农畜为生的佃农的打击是致命的。在大东亚战争的不归路上,日本明知无法战胜美国,但狂热的精神已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关于两国的军力对比,来看下高晓松在《晓说》中的数据就高下立判了:美日太平洋战争的三年零十个月:美生产航母100多艘、飞机29万七千架、坦克10万辆。大蓝毯战役美国在航母起飞的飞机就能覆盖日本全境,所有日军飞机在滑跑阶段即会被击落。延伸讨论:从日本推理小说透视二战下面我将列举三本日本推理小说:《首无·作祟之物》、《奇想天动》、《人间的证明》,结合《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书中所述透视二战期间及战后日本人的种种转变。鹤见俊辅也在书中写到日本反西化对“肉体主义作家”坂口安吾的影响,写到永井荷风对战后经济的记录,可见文学对历史事件的载体作用,所以即使是作为类型文学的推理小说也有其社会功能。作为一部以风俗怪谈为噱头的推理小说,三津田信三在《首无·作祟之物》中描写了神秘的祭祀、祓禊,这种日本泛灵论信仰和以天皇为首的神道教之渊源是密不可分的,书中所说的国家神道是明治维新至二世界期间日本政府“神道国教化政策”催生的产物,“现人神”的论调正是出自鹤见俊辅提及的民粹主义者蓑田胸喜。同时《首无·作祟之物》提及了许多战时特有的社会名词现象,把握日本战时精神要时刻留意之前反复提及的“转向”,如在非国民一词中(指不服从战时体制、不协助战争、反对战争的人)可看到日本在战时意识形态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对反对声音的排斥划分。再如学徒出阵这种强制征兵高校学生、木炭巴士以缓解石油能源的窘迫举措等情况,都反映了战争后期日本狂热下的强弩之末。岛田庄司在《奇想天动》中写韩国劳工的复仇谋杀故事是一种对战争的侧面反思。对于韩国与日本的关系,鹤见俊辅特别以一章的篇幅论述:有资料记载,日本在战争期间曾强行奴役超过100万的朝鲜人作为劳工,截至日本二战投降时,日本本土已有200万朝鲜人。森村诚一小说《人间的证明》被搬上荧幕而被80年代的中国人所熟知,故事以独特的视角抽丝剥茧,当真相大白时,相比于亲母弑杀混血儿子,其背后的根源正是日本与美国在战后种种纠葛的悲剧。除了美国大兵强奸日本妇女的丧乱,据约翰·W·道尔 在《拥抱战败》中记录:日本竟还荒谬的组建过政府慰安机构,带领妓女集体宣言:为维护日本的安定,带着纯洁救国之心卖身。二战失败、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后日本人的精神支柱瞬间崩塌,经历了战争对后方国家的摧残(实物配给制度引发的物价飞涨)和原子弹的灭绝攻击,日本民众再次发生了惊人的“转向”,可见此时显教的国家谎言依然不攻自破。天皇精神在战时无法无天的膨胀,转而使日本国民深受伤害,在巨大的虚无感下美国成了救世主、恶魔、父亲、大哥,引领日本重新走向民主,期间功过无法一言蔽之。战后日本政府曾一度用孱弱谎言牺牲群众,但也因此求全崛起,这是历史的奇诡之处。结语鹤见俊辅一直强调文化转向的思路,以至于日本最终发展为超国家主义,尽管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涉及日本政界、军界、法学界、知识分子和文学家、苏联和朝鲜人等多方视角,内容详实、材料丰富,所以还是很有看点的。历史的延续演变并不是善恶二元论那么简单,一个时代主导的精神在内因与外势中不断转向、变化,各种时代呼声也是此起彼伏。包括鹤见俊辅在内的许多社会文化人士都曾以各自的角度反思二战的日本,故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需要一个理性、客观的历史观,这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1、鹤见俊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2、梁文道脱口秀节目《一千零一夜》第三十五夜~三十七夜《拥抱战败》3、高晓松《晓说》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转向”、“国体”、“玉碎”……
  •     学术性太强,不适合作兴趣读物,但是对那个阶段日本人的精神状态的认识会有很大改观,一个国家不会莫名其妙地发起战争,这场不义之战对有部分日本民众而言,也是痛苦迷茫,但是在人群中那种想法的存在其实和在水下憋气一样,没有一个人和自己一起,周围全是对战争的狂热和打着爱国旗号的庆祝,就有种精神窒息的感觉,后来看gis第二季,个别的十一人,杀人犯把法庭当政治舞台,三十多万人血书,十一个青年断指,反而比这种冷冰冰的论文既视感的书给人触动大得多
  •     日本政府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来欺骗百姓,谎话说了太久,自己也当真了;而知识分子呢,转向,我们是在帮助亚洲国家发展并抵制西方霸权。从日本极左作家鹤见俊辅的眼中看战时的日本
  •     有帮助。作者的“转向”观点比较有意思。所谓“转向”可以套用在任何时期任何地点的一些人身上。翻译不太通畅,不太符合现代汉语阅读习惯,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难度。
  •     客观、中肯、较为全面的历史观和社会史梳理。一来把时间限定于二战这个日本国家形态的拐点之地,二来则更为明确的以锁国(岛国心态之源)、国体(天皇核心的确立)、进而发展到大亚细亚主义、玉碎思想等方面阐述,尤其日本与朝鲜的关系、斯大林化(日本的社会主义阵营)、二战期间日本国民生活和心态转变、原子弹(幕后为美苏利益对日本的牺牲)等方面很有看点。期间鹤见俊辅一直强调文化转向的思路,以至于日本最终发展为超国家主义,尽管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涉及日本政界、军界、法学界、知识分子和文学家、苏联和朝鲜人等多方视角,内容详实、材料丰富。
  •     还可以的
  •     林语堂水平,毫无穿透力。
  •     鹤见俊辅意外地有趣啊!男人至死是少年什么的!不愧是竹内好的好基友!
  •     从一开始,显教是用来给民众洗脑增强民族自信心的,自己的国家是一个日本特色国家;而隐教主体无比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编织出来的美梦与幻影。而自欺欺人的最后就是,自己也变得无比相信这个“谎言”,甚至走火入魔地以为侵略其他国家来帮助改善他们就是自己在行使拯救世界的使命。今时今日反省起来,太平洋战争、神风特攻队等行为都好像着了魔一样疯狂。一叶障目,却终究带给了太多人深深浅浅的伤痕。
  •     多少人的痛苦随身而没
  •     鹤见俊辅在美国友人家的课堂讲义,跟木心的世界文学史一个模式。
  •     有些错字简直不忍直视= =…… 下回恐怕还是找个比较靠谱的出版社比较好
  •     2016-044~假话(显像)说多了便成真的了,特别是对于听着假话成长起来的一代~
  •     还可以
  •     就是国体与转向。
  •     刚从日本回来看完这本,想想大日本的锁国形态,想想明治维新以来的意识形态洗脑到整个社会阶层的逐渐的被转向和被俘虏,细思极恐,还是不要羡慕日本人咯
  •     听道长讲的。从上到下的东西最可怕,战争的可怕不只在于毁灭,还在于极端高效地建立一些东西。
  •     书很棒,对日本近代的精神和制度有了了解,但翻译还是有点不给力。
  •     了解当时的日本精神历史,更加了解当时的一切
  •     关于转向的视角让人很有启发,但是整体上感觉逻辑有点混乱,语言又晦涩,读起来很不舒服。 标记,命舍月明时,大和战舰的末日,死尸的街道,黑雨,审判,满目疮痍的人,美国的英雄,来自谷底,无法安眠的时代。
  •     天皇制度的国体下,二战时期的集体狂热
  •     日本人没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从军国主义转身拥抱民主主义,自然能够淡然处之。“一切的权力都会腐化,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腐化”——约翰阿克顿。
  •     一开始看不下去,后来反而很顺利。关于“转向”的内容,联想到文革……
  •     丸山真男、吉本隆明都要出版了。真好
  •     抛开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抛去人的智识方面的高低,但仅从人来讲,主动与被动的选择真如浮尘中的埃粒,无不被命运驱使,茫然四顾。哪怕坚守的真理也无不被真理背叛,在那特定的年岁里,人类在黑暗中摇手以盼的星辰,反而会被星辰拖入地狱。只愿那年月只去不复。
  •     思想的转变。虽然薄薄一本,但是有些话的背后很有厚度。
  •     炒鸡好看,涨姿势
  •     梁文道的节目述说 对这位作者和书产生了兴趣
  •     空洞,左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