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发现陈寅恪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303160990
作者:陈怀宇
页数:560页

内容概要

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先后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并获选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历史学部研究员、剑桥大学克莱尔堂(Clare Hall)斯伯丁研究员(Spalding Fellow)。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与学术。已出版《中国中世寺院主义之复兴》、《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近代传教士论中国宗教》、《景风梵声》等论著,并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铭谢
导论
第一章、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
导言
第一节、陈寅恪负笈哈佛园
第二节、哈佛园中多英杰
结语
第二章、陈寅恪与德国早期学术联系新证
导言
第一节、陈寅恪与德国东方学会
第二节、陈寅恪、白乐日与现代唐史研究
第三节、陈寅恪与玉井是博
结语
第三章、东方学、西学、历史学:陈寅恪的学术世界
导言
第一节、从陈寅恪论钢和泰的一封信谈起
第二节、陈寅恪著述中的西典
第三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陈寅恪所获英美学术荣誉始末
结语
第四章、陈寅恪所谓东方学之目录学之源流
导言
第一节、东方学之目录学之前传
第二节、东方学之目录学之本传
结语
第五章、佛学与人文主义:白璧德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导言
第一节:白璧德与早期东方学
第二节:白璧德之佛教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第三节:白璧德对哈佛早期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结语
第六章、佛教、佛学、佛法:中国佛教与现代性
导言
第一节:欧洲发现佛教与近代佛教学的兴起
第二节:日本近代佛学的兴起
第三节:中国佛教与现代性
结语
第七章、文献主义与民族主义:近代佛学视野中的陈寅恪
导言
第一节:陈寅恪之佛学与文献主义
第二节:陈寅恪之佛学与文化民族主义
结语
第八章、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导言
第一节:了解之同情
第二节:种族文化观
结语
第九章、美学与启蒙:赫尔德在近代中国
导言
第一节:王国维与赫尔德
第二节:赫尔德美学思想入华
第三节:李长之论赫尔德与艺术史
结语
第十章、民俗学与国民性:本土学术之域外资源
导言
第一节:民俗学与民族文学
第二节:民族性与国民性
结语
第十一章、自由与真理:个人主张与近代思想
导言
第一节:思想自由
第二节:少数主义
第三节:民族学术
结语
附录
一、
1919年哈佛中日留学生之比较研究
二、
没有过去的历史:学术史上的日本东洋学
三、
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
参考文献
缩略语
中、日文文献
西文文献

编辑推荐

陈怀宇所著的《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主要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两人为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特别注重中国近代人文学术的世界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本书的内容重点讨论了寅恪先生早期学术生涯及其学术成就中的一些议题,特别是寅恪与欧美近代思想学术传统的关联,同时也以寅恪和赫尔德的思想联系为基点,讨论了德国近代思想家赫尔德对中国近代人文学之影响。如以史料而言,本书旨在探讨西文文献中所见陈寅恪与中文文献中所见赫尔德;以主题而言,则试图重建二十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的世界学术史上一些中外学者相互有所关联的链条。

作者简介

陈寅恪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段传奇。本书主要研究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世界学术背景,特别关注陈寅恪时代国际东方学与西学对其学术之养成、发展、变化的影响。作者运用不同语言的文献材料等多重证据来进行辨析,结合前人未加注意的一些西文文献,考察了陈寅恪在哈佛、德国的留学历程及其所处的欧美学术界,以及他和欧美学者兰曼、白璧德、吕德斯以及其他同辈学者交往的经历,提示了陈寅恪东方学与史学发展的国际学术背景,重点分析了陈寅恪在思想和学术上受到的欧美人文主义、东方主义、文献主义以及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陈寅恪与赫尔德    本书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为重点,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的一些线索,特别关注中国近代人文学兴起的世界学术背景。   寅恪先生在亚、欧、美多所学术机构受过十分严格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训练,因而他的学术应放置在一个广阔的世界学术史背景下考察,要用不同语言的文献材料等多重证据来进行辨析。    本书特别关注的是寅恪学术之养成、发展、变化及其背后的语境,除了特别考察寅恪之学术发展之外,亦关注寅恪之前辈学者、学界同人之学术活动及其思想背景,以及寅恪与他们之间的思想和学术联系,比如烈维、白璧德等人的人文主义及其与佛学之关系,王国维、周作人等人对赫尔德之理解及其思想文化背景等。    寅恪先生中年即开始饱受失明之痛,后来又经历内战、南迁、历次政治运动,但在此艰苦卓绝之条件下,“衰病流离,撰文授学,”在生命最后20年陆续写出《论韩愈》、《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传世之作,其人格之伟岸、毅力之坚忍,惊天地、泣鬼神,堪称近世最杰出的中国人文学者。   自1996年以来,随着所谓“陈寅恪热”的兴起,寅恪先生的生平和学术研究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广泛注意,本书的目的是选取寅恪先生生平和学术中一些富有旨趣的议题加以溯源和阐说,试图通过研读新材料,并发掘旧材料中之新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看法,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所以本书在内容上将尽量略人所详,详人所略。    目前学界对有关寅恪先生的汉文材料搜罗甚为丰富,也对这些汉文材料作了非常详尽的解读。不过,寅恪在海外游学16年,相信留下的印迹亦当不少,故而要了解寅恪的学思历程,不可不重视西文材料。    要了解寅恪先生的学术和思想,仅仅依靠学理的、逻辑的推演来理解其思想和学术,也是不够的,知人论世,要对“知”和“论”的对象有了解之同情,因此我认为自己的留学经历实际上也有助于了解寅恪早年的思想和学术。我在本书中试图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相互参证,以期对以寅恪为中心的中国近代思想和学术发展史上一些断片获得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解。    读家:陈怀宇原载《北京晨报》2013-06/09
  •     宗亮原载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24日 10 版)陈寅恪游学海外十余年,足迹遍及亚、美、欧等大洲,与西方学术世界有着较密切的联系。陈寅恪在西方的经历,一直是研究者关注重点,只是囿于留下的材料不多,相关研究一直不能获得较大进展。为了弄清陈寅恪在西方生活的基本样貌,学者们作了许多努力,刘桂生、张国刚、程美宝、林伟、张伟等发掘出了不少原始档案材料,但这些都还仅限于单篇文章,如果要论第一部系统阐发陈寅恪与西方学术联系的专著,则非陈怀宇的新著《在西方发现陈寅恪》莫属。正如作者所称,撰写这部书有几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要在西方文献中发现陈寅恪;其次是要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史中重新评估陈寅恪的早年学术;最后是要在西方学者对东方学的反思中理解陈寅恪的学术。应该说,作者的这三个想法在书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无论是对陈寅恪在哈佛、德国生平事迹的钩沉,还是对陈寅恪著述中西典的揭示,以及对陈寅恪文献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论说等,都很有新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陈寅恪成长的国际学术背景,换言之,即弄清楚在西方“陈寅恪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在书中的一些见解比较深刻,特别是对于东方学相关内容的陈述更是具有专业性,这是一般陈寅恪研究者难以企及的。而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他们往往更关心的正是作者为陈寅恪研究提供了哪些西文新资料,于是该书的第一至第三章反倒更容易被接受。通读这部分内容,不难发现作者的用力之深。作者为了弄清陈寅恪在西方学习时的生活环境,搜罗了众多材料,甚至把哈佛大学所在地的房地产信息都调出来了,作者还曾亲临这些场所,“对历史进行同情之理解”。作者发掘出的这些材料其实并非珍本秘籍,都是校报、注册手册、学会会刊等公开出版物,但作者善于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行合理考论,提出新的观点。从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入手,这对将来想在西方发掘陈寅恪事迹的学者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作者的许多提法都具有独创性,譬如他推测陈寅恪的“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是受了《约翰福音》中的“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的影响,又指出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是受了德国学者赫尔德的启发。虽说作者的这些观点尚需更多材料予以支持,但其能够拓展对陈寅恪思想渊源的探究是毋庸置疑的。作者的许多观点,常常也可以在中文文献中得到印证。作者在论说陈寅恪之学的西学背景时,称“寅恪对希腊思想和文化似乎也情有独钟”,并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作者所举陈寅恪受希腊思想影响的几例主要来自陈寅恪著作的零星片段,其实还有一些可以补充。1933年,在叶公超的宴席中,陈寅恪谈西书善本,就说到了有《亚里斯多德集释》一种;后来,陈寅恪又谈到“普鲁士教育部曾选希腊文选一部,由委员会选定,历多年而成,牛津大学即采用之”。(参见《朱自清全集》第9卷,第202、263页)可见,他对涉及希腊文化的典籍确实很关注。作者在论述陈寅恪的“少数主义”时,指出“寅恪是一位关心时事且对东西方政治均十分敏感的历史学家”,“他对于苏联的历史和现状应当十分了解”。有关陈寅恪对苏联了解情况的材料有一些,《傅斯年遗札》中收有一则签注,也可以做一佐证。1931年2月23日,为了商量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转来的“拟定总理纪念周时讲读遗教办法二条”,傅斯年函询史语所三个分组主任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的意见,陈寅恪批注的意见是:“似可探查现在俄国科学院如何办法再酌办。又前清翰林院……”(《傅斯年遗札》,第348页)由中国的“总理纪念周”联想到苏联对其领袖的纪念,不难看出,陈寅恪对苏联的政治现状的确是有比较多的了解。书中比较出彩的一处即作者发掘出了1944年陈寅恪当选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及1947年获选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的事迹。陈寅恪所获的这两项学术荣誉,此前的研究者均未曾多加注意,作者的研究无疑具有开创之功。根据作者的考证,英国学者修中诚、陶育礼、汤因比、库克在陈寅恪当选为通讯院士的过程中发了重要作用,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陶育礼。作者据陶育礼所撰回忆录已经比较合理地推测了他和陈寅恪之间的学术联系,即陶育礼不仅在英国推荐了陈寅恪,而且在后来访美期间也很可能在一些场合提到了陈寅恪,“北美汉学界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关于英国学者对寅恪先生的第三方评价”。事实上,陶育礼与中国学者的因缘,还有值得一说的材料。旅居英伦的陈源曾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提到陶育礼,说自己与修中诚、陶育礼等学者都非常熟悉。陶育礼将受罗氏基金会的聘请,去美国调查该国的远东研究状况。陶育礼向陈源询问到美后应见的中国学者,陈源指出胡适、赵元任和杨振声三人不可不见。陶育礼则说,胡适“过去来英时,曾在其家住过一晚,故是熟人”。(《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5册,第136B137页)这不但可印证《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一书指出的陶育礼在陈寅恪当选两项荣誉中所起的作用,而且也引得笔者推测———陈寅恪的当选除了西方学者的因素,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是不是也在其中发挥了影响?毕竟陈源、胡适、赵元任既与陈寅恪颇为熟悉,又能够与海外汉学家搭得上话。陈寅恪当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时,因各种原因并不能在场,但他和一些美国汉学家颇有互动。曾是东方学会会员的加州大学教授宾板桥曾于1947年到清华大学拜访了陈寅恪(参见《潘光旦文集》第11卷,第279B280页),宾板桥亦治唐史,著有《唐朝的建立———隋亡唐兴初探》,那次见面中,双方或许有学术上的切磋。诸如此类的材料,常常能说明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或具有启发作用,正如作者在“导论”所言,“宜以域外之胡语文献、寅恪自身之撰述、寅恪师友所传之掌故三类资料相互参证”,才能“更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寅恪学术之世界背景”。书中作者已经做了相关实践,尽管一些研究结论或许有失误(《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一书的失误,高山杉先生已经指出一些,参见《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7月14日刊登的《关于陈寅恪的几位德国师友》及高先生在该书“豆瓣网”主页的“读书笔记”。另需指出,第11页“《隋唐政治制度渊源略论稿》”应为“《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42页“孙毓堂”应为“孙毓棠”),但它的确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以凭借的思路(如作者探讨日本学者玉井是博对陈寅恪的影响,按此思路还有不少人可以探讨,如陈寅恪与桥川时雄等),故我们应当对这本著作多予肯定。作者曾说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目前只能围绕我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就身边能找到的材料略加提示,无法兼顾复杂的历史语境”,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深入研究。作者正当学术研究的盛年,又有在美国大学任教的地利之便,无疑还有机会在此一话题上继续开拓,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新的成果,这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例如新出的2013年第3期《文景》杂志中,刊登了作者的《赖世和:学术世家与国际联姻》,其中又有不少文字涉及陈寅恪)
  •     1969年陈寅恪与夫人死于中山大学,次年台湾即举行了追思会,主持者俞大维正是陈寅恪的表弟兼同学。十年后,陈寅恪文集由蒋天枢整理出版。八十年代初,余英时读到《柳如是别传》与《陈寅恪诗集》,在《明报》开始探讨陈寅恪晚年心境。柳斯奋受胡乔木委托,化身为“冯衣北”在《明报月刊》上与余英时商榷。余英时后将此时的文章结集为《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后者也将两人商榷的文章合为《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八十年代末,中山大学也曾举办过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论文集,但似乎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真正让公众了解到陈寅恪的是九五年十二月出版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部书通过调查中山大学的档案与知情人的口述,编织了一部民国知识分子的挽歌。这部书中哀婉的文笔与煽情的语言,使人们对于陈寅恪产生了无比的同情。三联书店趁机再版了《陈寅恪文集》,诱发了新世纪人们对于陈寅恪的热情。公共媒体以谈论陈寅恪为时尚,致使易中天专门就此撰文《劝君莫谈陈寅恪》,对媒体热炒陈寅恪加以针砭。从学术界走向公众,陈寅恪不再仅仅是一名中古史学者,更加成为一名倡导“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公共知识分子,人们对于他的热情也从读其文集转向关于他的周边及八卦。既有出版界的炒作,又有传媒的宣传,对于陈寅恪来说,未尝是一件幸事。在鱼龙混杂的出版中,依然会有陈寅恪研究的作品问世,最早有汪荣祖的《陈寅恪评传》、蒋天枢的《陈寅恪编年纪事辑》,近些年出版的卞僧慧的《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胡文辉的《陈寅恪诗笺释》,以及手边这本《在西方发现陈寅恪》。这些书从各个方面,对于陈寅恪的平生、诗文进行了探讨,对于深入了解陈寅恪有很大的帮助。从读余英时的《论士衡史》关于陈寅恪的论述,阅读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到阅读陈寅恪文集,掐指算来已经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中,陈寅恪的形象逐渐分裂为倡导“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公共知识分子和笃守书斋的学者形象,前者广为媒体传唱,后者则为学者们不断梳理出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陈寅恪身上的光环也逐渐淡去。那么,陈寅恪对于国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跟随他游学的步伐慢慢了解。陈寅恪的西游记如果说玄奘西游,带回了中印两国交流的美谈的话,那么陈寅恪及同时代留学运动,对于中国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呢?从晚清曾国藩李鸿章洋务运动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其中著者有严复、辜鸿铭等学者,他们不仅带回了军事技术,更带回了现代政治学说。这些学说对于晚清政治变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到了新一代的留学生,在借助美国庚子返款,有更多的中国青年能够到新大陆游历。在这其中就包括了陈寅恪这一代学者。陈怀宇根据他们在海外留学的档案记录,跟随陈寅恪求学的步履,重新考察了二十世纪初欧美高校学术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留学生们产生的影响。因此,他的目的就不仅在于对陈寅恪个人学术的评论,更试图“将其背后生产的历史文化背景揭示出来”。寅恪作古已四十余年矣,其生平行事涉及亚、欧、美三大洲,一生学术兴趣与取径亦颇多转移,欲从中条理出所谓单一之系统,虽有可能,但并无必要。因此本书也不预先设立一个有条理的整体框架,这样每一章亦不必削足适履放入一特定框架之中。导 论005既然,陈怀宇不准备将陈寅恪作为整本书的传主,而是以其游历作为线索,考察二十世纪欧美学术界的境况,那么就不可能将其学术视为单一的系统,而是根据陈寅恪自身的经历与交往,随时进行考察与反思,因此这本书从整体上看是缺乏整体系统的。具体的章节,也不过是对于陈寅恪具体交游和学术关怀的探讨而已。再取佛经陈寅恪早期研究的重心在于中印佛教的比勘,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版本的佛经,来探讨中印文化交流的实况。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来自于清代学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欧洲汉学的传统。因此,尽管陈寅恪留学欧美,但是其关注研究的重点则仍然在东方-中国。这让他既与晚清的严复、辜鸿铭不同,也与后来的胡适、冯友兰有很大的差异。那么,陈寅恪到西方取的是什么经呢?在他看来,伯希和学术有两大特色,一是娴熟使用各种东方语言,这是法国汉学奠基人雷慕萨留下的传统;二是批判地辨别史料。第二章 陈寅恪与德国早期学术联系新证77这里虽然是陈寅恪评论伯希和的学术路径,但是不妨看作他对于西方学术研究方法的总结,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陈寅恪所接受的学术训练的传统。我们回过头来看陈寅恪的研究思路,也许会有很多启发。寅恪正是从印欧比较语言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问)入经学(佛教文献学)再入史学(佛教文化史),只不过他以现代的“小学”入现代“比较校勘学”,而进入现代史学,所以从提出问题假说,到论证问题,提出解释,更显得视野宏阔、论证严密。当时能做出很高成就的学者都是能将吾国传统之旧学和西洋传人之新学衔接起来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者,王国维如此,寅恪也是如此。第三章东方学、西学与历史学: 陈寅恪的学术世界113这里陈怀宇描述陈寅恪学术的路径,不妨可以与伯希和相对比,所谓印欧比较语言学或者现代“小学”,都是指能够娴熟使用各种东方语言。至于所谓的现代史学即是指批判地辨别史料。可以说,陈寅恪从欧洲学习的正是伯希和所倡导的法国“汉学”范式。在这个范式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伯希和与陈寅恪并没有接受现代社会科学的训练,即没有从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历史进行诠释。因此,陈怀宇将伯希和的“汉学”与清代学术传统进行比附是不错的,但是将其作为现代史学则不免张冠李戴。取经的另一面陈寅恪在欧洲取回了汉学传统之外,还接受了德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并不为人所知。陈怀宇独具慧眼,比较了德国赫尔德与陈寅恪的史学。这个见解是独到的,但是陈怀宇并没有将其中的底蕴挖掘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中国史研究缺乏对于西方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忽略了德国文化所特有的传统。陈怀宇曾对国内赫尔德研究加以评述,认为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他并不熟悉国内西学研究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德国浪漫主义的研究。仅举一例,八五年刘小枫在北大的硕士论文《诗化哲学》中,就曾经对于德国浪漫主义进行过介绍与评述,其中就有关于赫尔德的内容。另外,伯林的《反潮流》和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国内均已翻译,其中都有关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评述。但是在陈怀宇的综述中并没有看到,这样就影响到他对于赫尔德及其所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史学的理解。赫尔德倡导的浪漫主义史学,其实是面对英法启蒙运动产生的反动,后者高扬理性和文明价值,试图以此来改造世界。赫尔德则根据卢梭浪漫主义观念,提出了相对文化观念,理性与文明观念指向的是物质文明,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这一观念继续发展出相对史观,即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均具备高度的文化,却不一定拥有高度的文明。他这种比较文化观通过对于希腊和德语的赞颂来完成,在二十世纪影响到了文化人类学。在这里,我们不妨追问这与中国研究何干?他(陈寅恪)仍主张学术乃与民族文化之存亡紧密相连,毕竟如他所说,中国学者乃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发扬学术,乃可保存民族文化传统,这又与标榜纯粹客观之欧洲近代东方学者之志业区别开来。寅恪先生在其学术论著行文之中,可见其此种微妙心理。一方面他极力主张客观问学;另一方面,他在写作形式和风格上刻意追求传统特色。他对域外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有一方面欣赏借鉴,一方面却有民族自尊上的不甘心。导 论010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陈寅恪深受德国文化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她接受了法国汉学中理性主义的传统,但是在文化观念中,则不免透露出接受德国文化观的影响。即区分文明与文化,前者可以通过理性来研究,而后者则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特征,试图将客观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这就是赫尔德影响下产生的比较文化观的影响了。可以说,德国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在哲学上力图阐释的德国文化特征的心态,也影响到了陈寅恪将其运用到中国文化的探讨上来。汉学征服中国翻开二十世纪学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占据舞台中央的恰恰是陈寅恪以及同时代的海外留学生们,他们开创了民国学术史的新篇章。这种欣羡促使当下的我们继续派遣留学生“群趋东邻受国史”,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虽然,胡适对此曾有《非留学篇》,提出留学的目的就在于终止留学这种行为。但是,我们看到直至今日留学运动方兴未艾,这对于百年前的留学生来说不啻是一个讽刺——他们并没有终结留学,反而成为了现代留学生的榜样。这些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在海外究竟学了什么内容呢?陈怀宇通过陈寅恪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留学生的一个背影。有些中国学生后来学成回国,与寅恪齐名。1919年在哈佛学习人文的学生包括陈寅恪、俞大维、林语堂、张歆海、顾泰来、吴宓、汤用彤、韦卓民、洪深九人,这九人均是学有所成的知名人物;而这之前有1918年毕业的赵元任,之后有1920年入学的李济,这真是一个“天才成群地来”的时代。第一章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44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纷纷成为国内学术界的领袖,成为各个高校的校长,成为引领时代风气者。前述九人之中只有寅恪未拿学位,俞大维、张歆海两人分别拿到哲学和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其他人则拿到硕士学位。其中九人之中张歆海、汤用彤、韦卓民三人后来分别担任过光华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华中大学校长。林语堂1 954年曾被新加坡聘为南洋大学首任校长,但未赴任。第一章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44似乎可以说,这些这些留学海外的中国学者,不仅仅在学术上对国家的现代性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暗示国内的学子,只有通过洋科举才能真正飞黄腾达。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尽管这些留学的学者尝试用在海外学习到的文化观念来论证自身文化的价值,但是却无法改变国人对于洋学术的崇拜。这就好像对于陈寅恪的学术研究,无法改变传媒对于陈寅恪形象的塑造一样。那么,在西方取回了“汉学”与“文化史观”的陈寅恪,真的将理性和文化自信带给国人了吗?我想,陈怀宇这部著作并没有带给我们答案,或者依然再重复着陈寅恪及其同时代留学生的悲剧。人们所期盼的陈寅恪,不过是一个神话,而事实上陈寅恪更像是一部悲剧,现代留学生们依然代代上演。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本书视觉不同,史料珍贵,从国外的角度重现了陈寅恪先生的学习,生活历程以及对其学术的影响,特别是对“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     这本书应该叫在西方发现与陈寅恪先生同时代的众多大师吧。全书跟先生无关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二吧。最可笑的是,先生同届的有谁,哈佛的谁谁谁后来又怎样的辉煌,作者这是理了一部知识分子圈八卦备忘录吧,你这么八卦,家里人想必也不知道吧。谁谁谁又搬家了多少次,住哪儿了,真的是无语~~~~也是难得看一本书看得如此反感和恶心
  •     此书甚好,宜重读
  •     请找出第二本比这本还标题党的书。。。明天要做展示的书,你要我展示什么。。。看一本烂书比便秘还难受。。。
  •     呵呵
  •     诶。。
  •     有点意思 开眼界
  •     是学到了一些指示,但是总觉得差了很多,我觉得可能还是陈大师的学力和才力达不到,所以许多章节就类似流水账,真是可惜了他所处的环境可以索罗这么多史料了
  •     可读可赏!
  •     本来是可以打四星的,因为从圣经与赫尔德中挖掘陈寅恪思想的来源颇有启发。但是文笔太拖泥带水,很多内容和陈毫无关系,生生写成了一本罗列材料的海外汉学研究综述。
  •     很无趣。
  •     此书,弥补了以前很多研究陈老单靠大陆资料的途径,从其求学经历受其导师的影响,求学朋友的各种交流,展现出其史学研究的转向是受时代的影响,开一代之风气!
  •     没有期待中的好看
  •     很好的主题,内容烂得可以。。。
  •     看完了导言 作者的老师是荣新江和张广达 想想这个就咬牙
  •     只能买了,学习一下。
  •     资料挺齐挺独家的,但是扯到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太多了。
  •     题目可以改为《在西方发现“陈寅恪”》。这里的“陈寅恪”可能已经超过了实体的人物,而是陈所用的历史语言比较法,民族主义、自由思想等等。最后的几章,对我来讲非常枯燥。比较有趣的是,19至20世纪东方学在欧洲学界的发展。
  •     书里称呼陈寅恪先生,不是“寅恪”就是“寅恪先生”,十分别扭。后者还可理解,而前者就很难理解了,又不是同辈,难道只是为了节省字数,因为实在是写得已经很长了。。。
  •     书名起得不错,内容适合翻阅
  •     不必浪费时间
  •     因为对陈寅恪着迷,所以买了,虽然写的有点凌乱,不过还是能感受到大背景
  •     文笔太拖沓了,简直就是未经整理的资料堆砌。作者仿佛只是想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子告诉大家,然后点缀几点新派学术的老生常谈。
  •     : K825.81/7239-18
  •     民俗學与國民性
  •     高级stalker,发发豆瓣就行了
  •     造神的运动,一旦被人看到了佛像的背后和内里,就很快会崩溃塌陷,让过往的许多传说烟消云散——本文给出的是学术实践上最好的反例,即使有趣如陈寅恪的私人史,失去了文学家的渲染,同样,了无趣味。
  •     这本书不错,资料功夫很深 。
  •     视角独特,涉猎广博,多有发覆之论,堪为陈寅恪学术思想西源说之集大成研究力作。然过分广博,甚或流于琐碎,关联度不强的理路与枝蔓过多,致使全书文气不畅,结构欠严整,是为不足
  •     作者中古史出身,写这部书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老一辈学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时代,试看跟陈寅恪同住一楼的几个哥们儿,日后都有一番建树,我们这一辈人,也不该辜负了我们的时代。末一章谈赫尔德给我很多启发。
  •     比较散的一本书,文集以上专著未满,周启明乱入
  •     视角还是很受启发,至于后三章的必要性还是出离性不是很能领会作者的深意。
  •     這書最大看點就是看到一堆堆20世紀初歐美漢學界的大牛如數家珍地亮相,然後啪啦啪啦都影響了我敬重的陳寅恪先生...所以才有「自由的思想」和「瞭解之同情」啊啊啊啊
  •     这本写陈寅恪先生的书。。。竟然提到1919年前后,哈佛大学有一些日本海军武官的留学生 我准备写个小书评。
  •     在陈寅恪发现西方。
  •     翻过。
  •     视角很好。不仅仅是谈了陈寅恪。真是可嫉妒的“天才成群地来”。对此,断代之后的人表示由衷地自卑。
  •     主要研究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世界学术背景,特别关注陈寅恪时代,国际东方学与西学对其学术之养成、发展、变化的影响。作者追访了陈寅恪留学欧美的历史踪迹,尽量重返历史现场,围绕陈寅恪留学时代的交流与师承,展开了颇为有趣的学术侦查。比如,在本书第一章勾勒出陈寅恪哈佛留学的生活与学术环境,通过梳理哈佛出版物的记录、重访陈寅恪在哈佛附近的迁徙路线,追寻了陈寅恪当年颇为动荡的生活,以及他在哈佛的诸多同窗好友,加深了我们对陈寅恪早年生活世界的了解,是对陈寅恪研究的极大推进。第二章,作者利用新材料,推进了陈寅恪早期与德国学术界联系的相关研究,说明陈寅恪从1921年秋入学柏林大学到1926年回国,一直作为德国东方学会成员参与学会活动,作者还对陈寅恪在柏林大学求学期间的学术交游进行了考察。
  •     史料丰富,考据精微,情发于此,可乎可乎!
  •     其实任何人都不应当被过度神化 作者挖掘了陈寅恪先生学识中的西学渊源 继而发现有些被认为是陈先生原创的东西其实是有西学源头的
  •     关于陈寅恪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关于其早年欧美留学期间的研究却是少得可怜,本书在这方面可谓发掘了不少材料,书中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却对读者大有启发
  •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在陈寅恪发现西方”。
  •     研究陈先生的西学和东方学背景之作。内文皆呼以「寅恪」觉似不妥
  •     没怎么看懂
  •     目的性明确的大体读完,完全达到目的,但对我来说似乎不怎么太好看
  •     在这部书中,陈寅恪不过是一个线索,书中主要探讨的是美国和德国二十世纪的东方学及其对于亚洲的影响。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即作者论述赫尔德,其实八十年代刘小枫论述德国浪漫主义的时候,就已经提及。对此,作者似乎并未提及。至于浪漫主义与反启蒙的关系,似乎作者也不甚了了,只是借伯林谈了一下,而对施特劳斯关于德国浪漫主义的批判似乎也不了解。所以,历史学与哲学真是隔行如隔山,尽管作者想要打破壁垒,却似乎没有成功。
  •     这本书真是奇特,体例显然是多篇论文拼凑,引证做得不可谓不详细,但是否“重要”,我不好判断,将陈寅恪时代之欧美可能有涉的学者都爬梳一遍,这自然是比一条条查词条来得快,不过这“可能有涉”的标准太为松散,若按梳理的人物,则更还有N多人物可以写入。其次,各章是论文,前后体例当然就不流畅,这是虎王的书经常的面貌,在这个时代,也许有了数据库我们可以把这几篇论文下下来即可,何必买“书”?再次,目录学,佛教现代性以及赫尔德入华虽有趣,但和主题联络太薄。最爱的其实是佛教现代性一章,颇多可参书目。最后,文中梳理“西典”的部分简直到了攀附的地步,实在是奇葩。
  •     弥漫着“寅恪”“寅恪”这种称呼,实在是有点不习惯。
  •     Blabla一大堆满足了部分好奇心,但真心希望能浓缩成书而不是论文集汇编。
  •     读后觉得,不仅是在西方发现陈寅恪,还有在中国发现白璧德、赫尔德,作者本人的学术背景使得这样一本书带有鲜明的西学色彩
  •     以严谨研究地态度处理了一个本质其实很八卦的主题。论述详尽,引证严谨,内容温吞,文笔缺乏趣味。
  •     视角和思路都值得借鉴,并且还原出近百年前陈寅恪求学细节,对于了解后来其学术轨迹颇有意义。只不过内容的涣散和文笔的拖沓降低了阅读的乐趣,完全可以将篇幅缩减一半吧…
  •     大杂烩,文不对题。
  •     560页?
  •     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东方学、西学资料,提示了陈寅恪等人的部分学术和思想渊源。
  •     收集外文材料不错,但论证不严密,“可能”“或许”“大概”等词出现的次数太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