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中庸

出版日期:2015-3-1
ISBN:9787542650645
作者:爱新觉罗·毓鋆 讲述,陈絅 整理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敬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宝琛、罗振玉、柯劭、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陈寅恪等国学大家,习经史子集之学.1947年被蒋介石监管至台湾,在台湾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不喜浮世之名,不接受媒体采访,本《易经》以为体,而据《春秋》公羊学以为用,及门第子有上万人之多,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之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中庸》原文

作者简介

《毓老师说中庸》是毓老师讲授《中庸》这一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
《中庸》与《大学》、《论语》,均为孔学入门之书,也是中国学问入门之书.毓老师认为《中庸》与《大学》乃儒家思想精华之所在,是儒学众经之胆,比佛家的《心经》、《金刚经》还要好.
毓老师讲《中庸》首揭“用中”,《中庸》讲《易经》之道,与《大易》相表里.以《中庸》建设自信心,也知道该做什么,人必有主宰才能站得住.
毓老师说,中国是广义的中国,是中道之国.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谁能用中道,谁就是中国人.中道之国,没有边际.


 毓老师说中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大学》、《中庸》(合称《学庸》)与《论语》,均为孔学入门之书,也是中国学问入门之书.《学庸》可谓儒学众经之胆,比佛家的《心经》、《金刚经》好.我母亲说《大学》即佛经的《心经》,《中庸》即佛经的《金刚经》.我母亲每日拜《法华经》,父亲则看《金刚经》. 《史记·孔子世家》以《中庸》为子思所作.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嫡孙,曾子的弟子.《中庸》本是《礼记》中之一篇,《礼记》成于汉儒.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引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说《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朱子在《中庸章句》开头引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其作《四书章句集注》,将《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中庸》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说:“名为《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礼记目录》)以用中为常道.朱熹引程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章句》).
  •     《毓老师说中庸》是毓老师讲授《中庸》这一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中庸》与《大学》、《论语》,均为孔学入门之书,也是中国学问入门之书.毓老师认为《中庸》与《大学》乃儒家思想精华之所在,是儒学众经之胆,比佛家的《心经》、《金刚经》还要好.毓老师讲《中庸》首揭“用中”,《中庸》讲《易经》之道,与《大易》相表里.以《中庸》建设自信心,也知道该做什么,人必有主宰才能站得住.毓老师说,中国是广义的中国,是中道之国.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谁能用中道,谁就是中国人.中道之国,没有边际.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首三句,乃是《中庸》全书之主旨,讲体用之道,将天人思想包括无遗.有处世经验了,再融会贯通,方知为处世之不二法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在”,与《中庸》的“之谓”,均为肯定词,知道就要行,能知能行.“天命之谓性”,“之谓”,就是,是肯定的,天命就是性.“在天曰命,在人曰性”,何以说知天、知命,而不说“知性”?“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系辞上传》),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性,是体;善,是用.善,是天之道的用.不明天之道,就不懂人之道.中国人最会用性之善.善是性的用,“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命之谓性,知自己性之所在才能成德,故“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率”,顺也,前面有一东西存在.顺性就是道,尽此之谓,性外无别道.性,是大本;良知良能,是性之用.行性之道,即本良知良能去做.人人皆有性,人人皆可率性,“性相近”,本性相同;“习相远”,习性,情也,因环境而异.能知就能行,知行合一之谓学.“率性之谓道”,人人皆有道,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修道之谓教”,修“率性”就是教,教育在引发人性,唤醒良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善性之本.头脑必要清楚,对任何事才能分析清楚.以孔子之智,犹“五十而知天命”,到五十岁了才知天命,那他是经过什么步骤以后才知天命?经过“不惑”,“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不惑即不欲.有欲还能知天命?嗜欲深者,天机浅.惑与欲如打不破,根本无法达天命.懂得天命了,就懂顺着人性做事.人要是没有人性,能对人类有贡献?读书人要明理,一个明理的人能不爱国?读书要改变气质,气质是慢慢修的.私情是一件事,正义更是一件事.懂得义了,见义必为,勇也.要启发智慧,好好努力,“时乘六龙以御天”.必学实学,现在“救死惟恐不暇”(《孟子·梁惠王上》云“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还扯闲?人的斗争——与欲斗争太难了!四十岁到五十岁是与欲斗争,“男人要坏,四十开外”.什么人可以真正知天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人心都如镜了,则“不迎不将”(《庄子·应帝王》).必练习做到此一程度.西藏本来社会阶级分明,一解放后,奴隶变成主人,西藏人翻身了.英国占领香港有什么法?收回却说要法.不可因为政争而毁了台湾,如有战争,台湾就毁了,绝对不可以有战争.必得有智慧与浑蛋划清界线.政客并不代表民,使他动而有悔,成为孤家寡人,即釜底抽薪.证严能号召四百万人,是以德.领导社会的是德,能言行一致.证严的智慧,完全是她清修的功夫得来的,生活过得清苦.必得求真.圣严的文笔好,但是口才不行,我对他说:“你不讲,大家都还懂.你一讲,大家都糊涂了!”人贵乎有自知之明.必要有群德,不能不为子孙谋,不能完全任人宰割.因为“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易·乾·文言》),没有希望,正是因为没有智慧.不知结果即是祸.百姓不懂,无聊话会影响百姓.现在大学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脑,台湾教育弄至此.凡事皆操之在己.有了智慧,为了生存不能不投一点“机”,现在可不能等闲视之,日本将随着美国扁.一民族的力量,不是数字所能表现的.现在中国绝对要出美国的洋相,今后中国绝对是“寸土不失”,任何一块土都不丢,此时也.人必要有识时之智,要真正能不惑于欲.必要尽己之本能,绝不能借助外力,我总说“自求多福”在此.“率性之谓道”,是先觉者,顺着人性做事;“修道之谓教”,是后觉者,跟着学.人性就是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失赤子之心”,就是大人、圣人.人的赤子之心特别短,伪太可怕了!如好面子,也是欲.人就是人,“还没死,怎能不想?”想是一回事,可以不做.想与做,两回事.想,意淫.出家不容易,人要学真.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受教不少。初學者如我還是看出了一些民國人的偏見,例如毓老師反對滿族華夏化,認為納蘭容若過分漢化,讚同民族多元,可公羊義理,應該是“許夷狄不一而足”,以有底線的寬容和嚴格的標準,循序漸進將蠻夷文明化,提高其道德水平。毓老師認同公羊大一統、大同,又反滿族漢化,自己又讀漢語經典,用漢語教學寫作,華夏化程度遠高納蘭容若,這豈非自相矛盾。莫非這種低級錯誤是有意為之,藏有微言?!(你夠了。)另外,毓老師欲破除門戶之見,不講家法傳承問題,以為漢代后專制中國無思想家,王弼學問高於鄭康成,講漢學只推崇董子、何邵公,不提鄭康成,似也是民國人(清人?)的偏見,叫我難以同意。
  •     不偏不倚 说的蛮好的 有趣味的地方 也有乏味的 需要耐着性子看
  •     看到标签里有标签“国学入门”,哈哈,也就是大师能把如此深邃的东西讲到让人以为是入门水准吧。
  •     通透可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