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上、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010115788
作者:孟天运
页数:7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以上所引,主要是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国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基础,是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关键。二是认为社会思想与社会学关系最密切,最适合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加以解释。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孙本文先生就指出:“中国社会思想,为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必须研究之材料。”②此后又多次强调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学界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社会与思想史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实践中,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学家们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已充分意识到:社会学学科若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其应用研究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社会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如不能与中国自身的传统相结合,以形成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则不能对中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中寻求,而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国度。因此,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就不能忽视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之精华。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就不能割裂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果我们要解读现代中国社会,就不能忽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积淀;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就不能不加强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 本书主要采用以上所述的社会学学科立场,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但考虑到中国社会思想的特点和本土化问题,将不会排除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参考历史学家、哲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尽量避免削足适履式的研究,被西方社会学的范畴限制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探究。因为既然是“中国社会思想史”,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中国历史,反映中国社会思想的特点,这也正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特点之一。 (二)社会思想史的概念、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得以立足,必须对这门学科的概念有明确的定义,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如果学科概念含糊不清,与已经存在的学科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或研究视角和方法方面相同,这门学问就无法独立生存和发展。

书籍目录

《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上)》目录: 绪论 一、社会思想史研究的两种路向和两种立场 二、社会思想史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三、先秦社会思想史研究概况 四、本书的写作方法 第一编 先秦社会思想的发生时期——从五帝时期到商朝末期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一、夏以前的古史传说和社会生活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风俗所体现的社会思想 三、英雄人物与社会文明进步 四、婚姻家庭观念的产生 五、本章 结语 第二章 夏商朝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 一、夏商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 二、夏商人的天地时序方位意识与社会思想 三、夏商神灵崇拜与祭祀文化中体现的社会思想 四、本章 结语 第三章 《尚书》中所见的夏商社会思想 一、《尚书》中夏商时期的社会控制思想 二、《尚书·商书》中的社会组织思想 三、《尚书》中殷商人的事神保民思想 四、本章 结语 第二编 先秦社会思想的发展时期——西周春秋时期 第四章 西周初期的社会思想 一、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社会政教制度所反映的社会思想 三、周公旦的社会思想 四、本章 结语 第五章 两周礼乐制度蕴涵的社会思想 一、关于两周礼乐制度的研究 二、关于礼乐制度起源的思想 三、礼乐制度与礼乐文化所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秩序与和谐 四、周礼的社会控制思想 五、婚姻制度与家庭伦理思想 六、伦理化的社会政策 七、本章 结语 第六章 《诗经》中的社会思想 一、社会中的伦理关系 二、婚姻与性别观念 三、君王角色 四、社会控制观念 五、下层民众关于社会公平的呼声 六、本章 结语 第七章 管仲的社会思想 一、“群萃而州处”的社会化思想 二、“定民之居”的社会组织思想 三、社会整合与秩序 四、本章 结语 第八章 《左传》中体现的社会思想 一、《左传》中体现的“天人关系”思想 二、礼乐制度的崩坏与维护 三、关于国家社会组织的起源和社会分工思想 四、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思想 五、本章 结语 第九章 《国语》中的社会思想 一、关于良臣的社会角色思想 二、礼乐社会控制思想 三、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整合思想 四、春秋时期重民思想的发展 五、本章 结语 第十章 《周易》所体现的社会思想 一、法天则地的社会循环论思想 二、损益理论与社会均衡论 三、婚姻家庭思想 四、本章 结语 第十一章 晏婴及《晏子春秋》的社会思想 一、综合性的社会整合思想 二、多层次的社会控制思想 三、晏婴及《晏子春秋》的社会角色思想 四、晏婴及《晏子春秋》的社会理想模式 五、本章 结语 第三编 社会思想的繁荣时期——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 第十二章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与思想概况 一、春秋末期社会剧烈变迁引起的社会失范 二、战国时代的社会变迁 三、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发展概况 第十三章 儒家的社会思想 一、“礼”与“仁”,儒家理论的两个基本点、 二、人性论——儒家社会思想的出发点 三、社会化——养成合格社会成员的必由之路 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内圣外王 五、“五伦”“人义”的社会角色理论 六、理想角色模式与为人处世准则 七、儒家的社会整合思想 八、“德、礼、政、刑”的社会控制次序 九、儒家社会理想 十、本章 结语 第十四章 墨家的社会思想 一、墨家关于社会组织建构的“尚同”理论 二、保障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合理的“尚贤”理论 三、“兼爱”“非攻”——社会和谐的手段 四、“节 用”——简朴的社会生活主张 五、道德与宗教——社会控制手段 六、墨子的社会理想 七、本章 结语 第十五章 以政法为核心的法家社会思想 一、避害趋利的人性论思想 二、安土重迁的社会化观点 三、尚公抑私的个人与社会的思想 四、等级严格的社会角色 五、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社会整合思想 六、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 七、法家的社会理想 八、本章 结语 第十六章 道家的社会思想 一、自然主义的人性论思想 二、顺其自然的社会化观点 三、道家论个人与社会关系 四、社会角色的消解 五、社会整合理论 六、社会控制思想——无为而治 七、道家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 八、本章 结语 第十七章 名家的社会思想 一、名家学派、人物和著作 二、邓析与《邓析子》中的社会思想 三、惠施的社会思想 四、尹文与《尹文子》思想研究 五、《吕氏春秋》中的“正名”“审分”思想 六、本章 结语 第十八章 阴阳家及其他学派的社会思想 一、阴阳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阴阳家的“天人感应”学说 三、邹衍的“五德终始”社会循环论 四、《吕氏春秋》中阴阳家的社会生活思想 五、本章 结语 第十九章 先秦社会思想纵论 一、先秦社会思想的基本发展脉络 二、几个重要的问题的申论 参考文献 …… 《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下)》

编辑推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套装上下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套装上下册)》将先秦社会思想的发生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发生时期,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脚步展开,经夏商两代;发展时期,是西周和春秋,西周统治者反思夏商两朝的经验教训,整理创造完善了礼乐制度,注重关注民生社会问题,在社会思想上较夏商两朝更加丰富,社会的控制机制设计得更为精致,定下了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思想的基调;繁荣时期,春秋末期经历战国到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思想大繁荣的时期,儒家学派位应对严重的社会失范,提出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两大主题,并进行了周密的社会思想探讨和社会政策、社会规范设计,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礼治社会,与春秋末期和战国儒家思想相衔接,是社会主流思想。其后产生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各种学派、各种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纲领社会理想,对许多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思想宝库。


 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