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绿瓶子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44736326
作者:薇薇安·珍妮特·卡普兰
页数:313页

内容概要

薇薇安·珍妮特·卡普兰系加拿大犹太作家,出身在中国上海,1949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修语言文学。毕业后从商20余年,一直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卡普兰东方装潢公司)。作品先后获得加拿大(2003年)、意大利(2007年)优秀图书奖,2009年被评为“加拿大优秀犹太女作家”。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简介
致谢
第一章 1921年 爸爸
第二章 1922年 变化
第三章 1923年 纪念
第四章 1926年 维也纳
第五章 1931年 成长
第六章 1934年 政治
第七章 1936年 波尔迪
第八章 1937年 逾越节的故事
第九章 1938年 意大利来信
第十章 1938年 吞并

作者简介

《十个绿瓶子》以纪实手法讲述了从纳粹占领的欧洲逃至中国的犹太家庭故事。作品讲述了犹太难民不寻常经历、生活,特别是心灵状态,内容曲折动人,描写细腻、生动、如泣如诉。作品还以外来者的独特眼光记录和展现了战时上海的生活、风情、气息、社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学性和可读性。作品在生动反映战时来华犹太人面对迫害所具有的勇气和力量,以及与中国人友好、紧密相处的同时,有助于加深中国读者对纳粹屠犹事件的了解,以及对二战来华犹太人经历和情感的了解。


 十个绿瓶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初读此书,是为了从主观角度认识犹太民族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本以为自己是站在上帝视角俯瞰这段历史。然而在这三天里,每一次都是自己鼓励着自己读下去。《十个绿瓶子》是作者以自己母亲的视角叙述二战时从奥地利逃往中国上海的经历。在前言看到以母亲的视角时,心突然就柔软了;《我的童年》里的外祖母是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形象:善良,坚强,感恩,会做好吃的奶酪馅饼和果茶;或者是《母亲》里隐忍而顽强的妈妈;还有很多,提及母亲我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然而在读这本书时,所有的高大的母亲形象都碎了满地。(书中是打算树立的)本书母亲信仰犹太教,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这是她不可放弃的信仰。然而在面临他人生死时,她却强制要求别人也要像她一样坚持。如果最后波地尔没有到达上海,那个婴儿面临着的是不是只有死亡?在装去往上海的行李时,即使冒着全家行李会被扣留的风险,也要在自己的行李里放进大型滑雪的工具,妈妈阻挠时还大发脾气;最终辗转数回行李到达时只剩下她个人的行李而她的心情是开心和庆幸……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道德要求太高,尽管作者以第一人称描写,这些情节都有她的心理活动,然而当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时,这位母亲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仍是我无法忍受的。但是她描写的水晶之夜的恐怖和当时希特勒纳粹统治的残忍仍动人心魄。本就是为了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感受他们的痛苦,所以这些细节也没有让我弃坑。真正让我读不下去的是到达中国后她的描写。原本我设想的是这会是一篇讴歌中国人民的善良然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感人小说。然而事实证明我想多了。全篇充斥着的是对于所有中国人的鄙视和嘲讽,从头至尾。如果我以一种绝对的道德最高点的角度去肯定当时的中国人,这无疑是我的错误。可是到底是恶到什么程度才会让我们伟大的逃亡母亲对这个地方嗤之以鼻到所有的国人都用肮脏来描写呢?她对于自己的祖国很客观,奥地利有好人和坏人,犹太民族有坚强的人(比如自己,是自己让全家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和懦弱的人。然而写上海时,包括她和老公去哈尔滨淘金,笔墨全在租界的外国军官身上,我很好奇的是占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她只在描述恶劣环境时会提及,其他时刻似乎在她眼中并没有这个群体。也许是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犹太民族所肩负着的压力使他们对于时局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对于接纳他们逃亡的这个国家,母亲却从未表达过感激。她梦寐已求的是离开这个国家,而从没有停留思考过,现在还算可以的生活是如何获得的? 在她的笔触下,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勤劳和犹太民族的智慧。书的前半部分我为母亲的坚强感动,性格上的缺点可以忽视;然而后半部分,虽然我无数次试图制止自己,不要让狭隘的民族主义霸占了思想,然而都没有成功。因为当我读有关这段历史的其他书籍时,我可以感受到大部分国人的善良和怯懦。那个时代是我们国家所有国民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疤啊。不要忘了那个时代我们的国民承受的是什么?战火的蔓延和被侵犯的屈辱,哪一样我们比犹太民族承受得少? 为什么这位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犹太母亲却从未对我们有过同情甚至连像常人一样客观的评价都没有?我不相信这群犹太逃亡群体在这片土地上碰到的所有中国人都像这位母亲描述得那样肮脏,那为什么她会这么写? 通篇想让我感受到的犹太民族的坚强,请恕我无法共鸣。听闻这本书曾经被翻译为多国文字畅销。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作者传递的价值观就是:不好意思,除了犹太民族和那几个唱《十个绿瓶子》的英国士兵,在座的各国,你们都是垃圾。
  •     黄夏/文口述文本因亲历者鲜活的经历而在历史书写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在20世纪许多重大事件,尤其是涉及战争、大屠杀等灾难性事件的记载上,是愈发明显了。加拿大女作家薇薇安•珍妮特•卡普兰的这本记录犹太人逃难史的《十个绿瓶子》,是在其母吉达•柯西纳的口述基础上,经多方核实、勘正撰成的,其严谨和准确自不待言。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本大半篇幅记录犹太人避居中国生活的回忆录,还有着别样的意味和价值。这本回忆录的传主,吉达•柯西纳1916年出生于奥地利,在身经目击反犹主义横行和纳粹势力抬头、国内政治动荡和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后,1939年随家人搭船从意大利出发,一个月后达到当时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犹太人签证和财产证明的城市——上海——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避难生涯。在上海,吉达目睹了日本当局对中国平民的压迫和屠杀,另一方面,她在公共租界的西方高级俱乐部里工作,又眼见到一个与残酷的现实绝缘的西方-中国上流社会,一个歌舞升平的化外之境。对这个社会的抨击是吉达同情中国平民的来源,我们从叙述中未必看到她认同共产主义革命,却认为革命是中国民众抵抗旧政权的必然。1949年,在躲过10年压迫、屠杀和轰炸幸存下来的吉达一家,终于对国共内战前景感到失望,遂辗转移民加拿大。1939年,他们因犹太出身逃离,1949年,他们则因阶级出身再度流亡。这一点,可说是整个20世纪东西方犹太民族共同命运的缩写。由上可知,本书有别于一般的回忆录,其夹叙夹议的特征贯穿了全书始末,尤其是,吉达作为出生于20世纪初的一代知识女性,与其犹太前辈有着不一样的观察视野和角度。比如,她在探讨何以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屠杀这个问题上,就有着较为深刻的考量。她认为除了纳粹暴行之外,国际社会对犹太人问题的漠视和犹太人缺乏自身政治定位的觉悟,对大屠杀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负责。1938年,法国埃维昂召开了专门商讨犹太人问题的国际会议,结果各国各打各的算盘,谁也不肯接手这个烫山芋,草草就把会议打发了。1939年欧战全面爆发,即使在此紧要关头,各国对犹太人避难尚要提出种种人身和财产之类的准入门槛。西方如是,远东的欧洲高层更是如此,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军官、外交官和政治家,只是把上海当成莺歌燕舞的梦幻世界,他们听不见也不愿听见一街之外日军对中国平民的屠杀。冷漠和无视,是比屠杀本身更严重的问题。而对于犹太人在大屠杀问题上所负责任的探讨和反思,更可见出吉达与其犹太前辈的政治和文化裂痕。吉达深以她的祖国自豪,认为自己首先是奥地利人,其次才是犹太人。所以,当她因犹太出身遭遇侮蔑、谩骂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吃惊,就像那些早已融入城市生活的外乡人一朝被斥“乡下人”那样感到难以置信。她的第二反应是抗争,她把对她出言不逊的女同学暴打一顿,然后扯起横幅和一众犹太同胞上街集会、游行,要求实现种族间的平等、团结和自由。今天,我们把她的这个行为称作“抗争政治”,但她的大多数犹太同胞却没有这样的觉悟,原因在于他们永远只把自己当作外人,把脚下的这块国土视为暂居之地,认为一旦发生反犹暴力,我们忍一忍、避一避,风头过去就会恢复常态。这种隐忍的结果就是犹太人在关乎他们生死的问题上自我剥夺了发言权,殊不知自由和平等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去奋斗,甚至不惜为之流血牺牲。吉达对自己同胞的鞭挞,可使我们看见其人其行的豁达、直率和真诚,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她对于她所避居的中国的感受。她从来没有表示自己曾融入、理解、欣赏过中国和中国文化,她对中国的贫穷、疾病、饥饿和政治腐败倒是感触尤深。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吉达一家被迫放弃租界相对宽裕的生活环境,搬入虹口逼仄破败的隔离区,与这里的上海市民一样,学习用竹子编织,用黄豆磨豆浆、酿酱油,点那个怎么也点不着的煤球炉,吃那个怎么嚼也没味道的炒青菜。即使在她感同身受地体会中国人的克勤克俭、努力求生时,她的骨子里仍然冒着一种典型的西方殖民者的心态。但我们要说,这种心态是奈保尔式的,讽刺中带理解的,刻薄中带同情的,直率中带善意的。她对中国人的情怀,是以一种冷峻的、不动声色的、然而极具冲击力的方式表现的:“她们的生命是短暂可怕的,但她们是战备消耗品的一部分,就像军火和军械一样被当作战争的必需品使用然后被丢弃,她们的名字永远不会出现在战争伤亡者的名单上。”这里的“她们”是那些被迫卖身求生的中国女孩,但对她们的描述却可用于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这种不带感情的口吻,确实要比许多哭哭啼啼的讲述更真切、更深刻地击中我们的心:流离乱世中的生命,俨如风中残烛。这本回忆录还讲述了虹口“小维也纳”的筹建过程,当时的犹太人为了糊口饭吃和抱团取暖,愣是把这个贫民窟经营得有声有色,成为战后上海的一道商业和文化风景。但对笔者来说,更耐人寻味的是吉达犹太身份的塑成。上文说到,吉达是以国家为豪的民族主义者(取其最中立的意思),她对犹太风俗也好、宗教也罢,都不感兴趣。但逃难生涯却塑造了她的犹太身份——祖国业已将她驱逐(即使战后回去也已味道全变),上海的基督教会以物资援助诱惑犹太人皈依令她不快,而包括旧俄犹太人在内的各种犹太组织的互帮互助则让她感受颇深。可以说,战前那些原本犹太意识不浓的犹太人,在战后也成了坚定的犹太人。所谓“犹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迫害产生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不明白为什么要译成中文。也许是我狭隘,但是通读过的中国人我想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文中的作者从始至终没有对唯一向他们开放的国家——中国流露半点感激之情。书读过半时我还包有幻想,以为最后她会对中国的印象有所变化。从小处讲,一个人从开始的嫌弃你,到不得不相处,最后带着些许同情亟不可待地离开你,她能是你的朋友吗?真正的朋友是这样吗?想想还是有些让人气愤,隔墙抛饼的日子你没有经历吗?接触的中国人都是又脏又臭又卑微。连你在落难的时候,都是中国仆人的老爷。我不喜欢这本书,也不喜欢这样没有感恩之心的犹太人。中国人太善良,有空还是多帮忙自己的名族吧。自家的孩子顾不过来,就别再支援这个,救助那个了,落不下好,还被嫌弃。
  •     对文中描写的当时在上海,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残害印象更深刻。真的是无法理解当时日本人的做法。毛概老师说,可以理解当时我国落后就要挨打,在战场上的杀戮,但是无法容忍对平民的残害。所以真的不能原谅日本当时的做法,更何况现在日本还不承认。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