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的灯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44259544
作者:[美]苏珊娜·凯森
页数:204页

内容概要

苏珊娜·凯森(SusannaKaysen)
18岁的凯森,只喜欢两件事:写作,谈情说爱。考大学的巨大压力,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实地活着,于是吞下了五十片阿司匹林。她被送往迈克林恩,一处正规而有名的精神病院。
多年后,凯森和她的大部分病友都已离开医院,淹没在平凡的凡尘世界里。然而,同任何一个平凡人不同的是,她们在内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这本书便是凯森身在迈克林恩两年的真实记录。

作者简介

自我就像冰箱里的灯,平时熄灭着,需要你自己去打开冰箱的门。——萨特
-------------------------------------------------------
奥斯卡金像奖影片《移魂女郎》原作,安吉丽娜·朱莉、薇诺娜·赖德联袂出演
-------------------------------------------------------
只是一天洗了两次澡,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不断自我否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实的活着?
如果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悄无声息地远离吗?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永远快速向前,都会这样的停摆时刻,无法前进,亦无法后退。不要怕,打开门,灯会慢慢亮起来。
===========================
在和一位从未谋面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了一次面谈后,18岁的苏珊娜·凯森被塞进计程车送到了麦克林恩精神病院。这家精神病院在当地家喻户晓,以渐进式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暂时的庇护,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歌手詹姆斯·泰勒和音乐家雷·查尔斯等社会名人都曾被收住在这里。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凯森几乎都在这家精神病院的青少年女性病区里度过。
在那里,苏珊娜·凯森被诊断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十八个月后被释放。
《冰箱里的灯》真实记录了凯森“我不够好”“我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自我否定,自己存在的种种叛逆,为缺失的安全感而歇斯底里。
她记录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写这本书,她获得了内心的释放。读这本书,为我们内心的冰箱开门,亮灯。


 冰箱里的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有多少人在年少的时候敏感又孤独,在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的时刻,你是不是也曾困惑、迷茫?探索世界的触角已经伸展开,而世界是冰冷的墙。你无处发泄自己的情感,你用自己的方式抗拒这个世界。你和世界对峙,和自己较劲。你把自己想象成一把刀,直接又锋利的对抗世界。你不能安静的生活,你像一只困兽,无法突围。我们总是说,每次成长就是一次蜕变,一次重生,像是经历了一次死亡。成长的痛,每个人都会经历。荒谬的青春期,离经叛道的往事,“每一个问题少年一生中似乎都会经历一段用来想象自杀的日子,在近乎着魔的暴戾中完成由黑暗混沌到光明澄澈的穿越。”这样一段或长或短的时光,就是一段“断档”时光。有一部影片就讲述了这样一段“断档”时光。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Girl, Interrupted》(中文名:《移魂女郎》),由安吉丽娜•朱莉、薇诺娜•赖德联袂出演,安吉丽娜•朱莉因本片获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这部电影被很多影迷称为女版《飞跃疯人院》。在豆瓣,这部电影获得了将近2万人的评价,评分8.3分。很多影迷说这部片子带给他终生受益的启示。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影片。这部影片根据苏珊娜•凯森的自传体小说《冰箱里的灯》改编而成。苏珊娜来自一个优越的中产家庭,父亲是普林斯顿学院的主管。十八岁的苏珊娜即将面临高考,巨大的压力迫使她怀疑自己是否真实的存在,于是,她吞下了50片阿司匹林。在与一位心理医生会面后,她被送往麦克林恩精神病院接受治疗。(麦克林恩精神病院很有名,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歌手詹姆斯•泰勒和音乐家雷•查尔斯等社会名人都曾被收住在这里。或许敏感的人更容易成为艺术家?)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苏珊娜记录了自己,还有病友乔治娜、波莉、莉萨、辛西娅、黛西的生活。在不为外人所知的精神病院,她们如何生活?病区是怎样的?多久一次查房?她们允许单独行动吗?她们是否顺从的接受治疗?如何防御自残性行为?……“我们这里的门有双重门锁;我们这里的窗户全都被钢丝网罩住;我们这里的厨房配备的是塑料的刀具,但平时都被锁起来,只在有护士从旁看管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使用;我们这里的浴室门从来不上锁。所有这些都只是中等安全监禁。最高安全监禁已然是另一个世界了。”对于我们而言,这里确实是一个我们不曾了解和踏足的地方。《冰箱里的灯》将告诉你一段往事,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如何在这里接受治疗,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这也是每个人青春期的故事,只是,她们成长的方式更激烈,或者,我们内在的那个“疯狂”的自己没有爆发。你的青春是怎样的?你真的足够了解自己吗?看《冰箱里的灯》,你将会发现你和她们是如此的相似。苏珊娜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是对她的十八岁的准确描述。她为此做了详细的阐释,为自己作注脚:边缘型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就好像处在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中转车站,是折断了但并未被拆散开来的灵魂。“在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有极不稳定的冲动型的心理行为模式……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难以确定……”这难道不是对青春期的绝佳描述吗?情绪化、浮躁易变、爱赶时髦、不安全不牢靠。总之,让人无法忍受。“长期经历这种不稳定的自我认知体验的人,往往觉得生活非常空虚而且枯燥乏味。”没错,我是长期觉得生活非常空虚而且枯燥乏味,那是因为我过的是一种这也不能干、那也受限制的生活。我所面对的种种无能为力的日常实在不胜枚举,下面姑且分享一二吧。我不会也不想:滑雪,打网球,去上健身课,去学校上英语课和生物课以外的课程,写任何指定主题的论文,计划并申请某所大学,以及对这一系列的“不想”做出任何令他人信服的解释。我的自我认知并没有不稳定。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非常了解。我知道自己跟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难以相处。但是我的父母和老师不愿了解和承认我的自我认知。自从现实状况与他们需要和希望的状况发生偏差之后,他们对我的认知就变得不稳定了。他们并不在意我的生活是不是受到了诸多限制,而事实是真的很受限制。我只能读我想读的一切,只能不断写作,只能一个接一个地交一大堆男朋友。我的同班同学们都在忙着将梦想编织进自己的未来,他们有的要当律师,有的要做民族植物学家,还有的想成为一名佛教僧人。就连那些中规中矩、从不让生活出现偏差的无聊的笨蛋们,也在计划着自己的婚姻和下一代。我知道我的人生中是不会有这些东西的,因为这些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可是,难道这样就意味着我应该被剥夺一切吗?在我们的青春期里,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无法安然的和自己相处。在麦克林恩,这些女孩们眼睁睁注视着自己的灵魂从躁郁到平和的蜕变,最终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生活对她们来说似乎很艰难,需要不断的告诫自己:忍受生活并不是随波逐流,不是麻木,给自己一些时间选择告别,并丢弃一些东西,然后继续前行。纵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要高歌向前。血液中那些不安的特质在这里被渐渐消解。漫长的人生里,我们总是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这样一个宏大却关乎个体的哲学命题,足以把每个人逼向疯狂。这是一个不断寻找不断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循环过程。当你的内心陷入迷乱,当你矛盾、分裂的时候,可能就会被疯狂悄无声息的带走。选择疯狂,只是为了更清醒地看到生命的本质。这是一场自我战役。再坚持一下,黎明就要来临。你终将和世界和解。这不是世界尽头,一切终将过去。Crazy isn't being broken……or swallowing a dark secret.疯狂并不是心灰意冷,或者咽下了一个黑暗的秘密。lt's you or me……amplified. 那只是你或我,把自我放大了。     lf you ever told a lie……and enjoyed it. 如果你曾经喜欢上说谎;   lf you ever wished you could be a child forever. 如果你曾经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
  •     文/吴情谈及精神病院,现代社会的我们,或许并不太过反感。不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精神病院,其具体情形,想必会使人大跌眼镜。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精神病与疯癫近乎等同,而疯癫,则意味着与“正常”对立;一旦被目为疯癫,个体即变成不可接近、急需疏离控制的存在。殊不知,疯癫,其实是一个发明出来的概念,尽管围绕着疯癫,历史上曾形成了道德模型、生理模型及病理模型等解释理论。1967年4月27日,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无太多不同。可于苏珊娜·凯森(Susanna Kaysen),她的生活,此前此后将分道扬镳、大相径庭,至少是一两年之内。这一天,她和一位精神科医生进行了一次面谈,旋即被送到往在当地有着显著名气的麦克林恩精神病院进行康复治疗。该精神病院曾收住有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歌手詹姆斯·泰勒和音乐家雷·查尔斯等社会名流。此后的十八个月时间里,凯森都生活在这一“平行世界”,与其他女性朋友莉萨、乔治娜等人一起,等待治疗与救赎。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麦克林恩精神病院也不例外。从病房内部等级设置到家属探望制度,从康复医生的选择到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无一不被严格监管。来到精神病院不久,凯森觉得,“在平行世界中,我们熟悉的物理法则是无效的,”空间受限,时间对个体来说,也不再具有意义,“它可能循环,可能倒流,可能毫不连贯地从此时跳跃到彼时”。平行世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是隐形的”。生活像静止的水面,没有一丝波澜与惊涛。为什么自己会来到这家精神病院?凯森曾不止一次地追问。猜测多于答案,疑问时隐时现。精神病院里,有人企图自焚,有人策划逃跑,有人被动地接受一切所谓治疗,服用无尽药物,被电流贯穿身体,被隔离以减少危害。原本以帮助患者寻找身心自由、回归正常生活的场地,最终意外地成为禁锢精神与思想的工具。精神病院,毋宁是相关人员从中牟利的一个手段,恰如钱锺书先生所言,“非你吃药,他不能吃饭。”除此之外,希冀获得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他病友不同,凯森被诊断为人格障碍,而非反社会、抑郁症、躁狂症、歇斯底里症患者。不久前,在考大学的压力下,凯森吞下了五十片安眠药,以“一种近乎隐喻的迂回方法”,果断结束自己的生命,清理掉自我性格中的某个部分,也关停对现实世界的一味抵抗状态。尽管精神病院里的很多事情超乎想象,但对凯森来说,这段时间是返归自我的一个不错机遇。不理想甚至恶劣的环境中,她通过自我疗伤、自我解答疑问,终于获得了心灵慰藉与救赎。同时,她表达了自己对精神病院存在合法性的质疑。在她看来,正常与非正常(疯癫)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也无法制定标准;至于一系列精神疾病,多数现代人,都或多或少有所表现。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自我就像冰箱里的灯,平时熄灭着,需要你自己去打开冰箱的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体本质上“都是一座孤岛”,需要找寻存在的方向、意义和生活的目标。《冰箱里的灯》(Girl,Interrupted)是曾经的精神病患者的自白书。但是,阅读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并非急需收获关于精神病患的内心研究,而是体味一个人在生命暂时停摆时的努力挣扎,以及憧憬一份美好生活的勇气和决心。完全否定这个世界固然容易,但肯定这个世界并寻求改变自身,则困难得多;但过程有时来得比结果更为重要,敢于尝试时,你已经获得胜利。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     很多人对于住过精神病院的人都感到好奇,这个人为什么会住进精神病院?有过怎样的经历?一般人都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精神病人,即使这个人已经痊愈康复,和正常人毫无差别,但在大众的眼里,住过精神病院似乎都是这个人一生都摆脱不掉的污点。但是,读了美国作家苏珊娜•凯森的《冰箱里的灯》,也许就会对精神病人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被送到那里很容易”,那是一个与日常世界所平行的世界,一般人可能很容易就溜了进去。 凯森以自己在精神病院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冰箱里的灯》,后小说又被改编为电影《移魂女郎》,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无论是小说和电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真实。可以说,这世上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极少数,而在被送进精神病院康复后,又能以如此客观的态度来将那段生活写出的人,莫过于凯森。18岁的凯森面对写论文的压力,吞下了50片阿司匹林,在自我解救后,她还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一住就是一年半。《冰箱里的灯》就是记叙自己如何被送进精神病院、自己的诊断记录、精神病院的病友故事、精神病院的作息生活制度、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以及自己在出院后那段所谓融入正常人圈子的生活状态。 当凯森以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来写精神病院的生活时,让人会产生一种错觉,到底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精神病?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就正常吗?当精神病院用禁闭室来隔离人,用5分钟一次的探视来监视人,用一对一甚至多人对一人的方式来控制人,试问,就算是一个正常人,能够承受这些比监狱还要苛刻的生活吗?而令人讽刺的是,凯森住到精神病院的原因只是人格障碍,在多年后被踢出精神病手册的一个症状。 虽然凯森在书中对自己入住精神病院持质疑的态度,但仍将此段经历作为自己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片段,是生活中的一段断档时光,时光流逝,抱怨焦躁渐渐平息,那段青春期在精神病院的日子,终究随着时间融化在静谧的岁月中,就如同冰箱里的灯,打开门,灯光会慢慢亮起来。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来的恰是时候
  •     作者在精神病住院期间零零落落的随笔,看看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也会疯orz,作者应该病情不太严重。据说精神病人生活在各种平行世界中,看到的现实世界有时像颤动的大果冻有时像滑行在轨道上的小车,现实世界中的人看不到他们的平行世界,平行世界也不适用现实世界的法则。
  •     一月的任务终于在这个月的倒数第二天完成了,最近对心理学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于是入了这本书。一个真正经历过精神病困扰的人来告诉我们发病时的心理活动绝对更富有说服力。抛开那些专业的临床诊断,她不过是个与现实格格不入、迷茫无助、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现实的女孩,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在那样的光线中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生而为人是如此难掩瑕疵、孤立无援。
  •     有的书宣传语写的永远大于实际内容
  •     病态的青春,希望的灯光。
  •     封面的话非常吸引人 内容也不错 给读者打开另一种视角
  •     论美国青年如何作的三流作品
  •     原来是这个样子,清醒的,这样的生活
  •     比较散的一些精神病院的日常和心理疾病的一些科普。没我想象中的那样好。
  •     那些疯掉的年轻人
  •     对彼此的理解和善良,是写满不堪困惑的书里唯一的光明。这份宝贵的平等友爱带给她们对自我更冷静的认知,或许是帮助有的人健康走出精神病院最有效的药方。 而这并不是一本温暖的书,更像一部记录片,一点一点讲述每一个病人的行为和精神病本身。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它只是让你更清晰地看见眼前的事实。
  •     电影很精彩,当年安吉丽娜朱莉多么年轻。书又是另一种风格了。都很喜欢。
  •     丢下一地鸡毛,然后继续前行。
  •     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经历,而有这样经历的人又能这样客观的写下来,更是少之又少了。
  •     电影和原著比起来鸡汤味就太浓了
  •     走进精神病患者的世界
  •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平坦的青春。读得心疼。
  •     有时会发亮 有时会熄灭 一段正常人永远不会体验到的青春时光
  •     自我就像冰箱里的灯
  •     有精神病史的女孩,在医院里遇见的所有的琐碎
  •     七分~还挺有意思的,就是进了精神病院的话,做什么都是不对,做什么都是神经病。有点点飞越疯人院的感觉。最后放出来了。话说,美国的精神病院真的很贵哎。
  •     最近老是会借到这一类书,不是精神分裂就是抑郁症。人生到了一个阶段,似乎逐渐开始走心了。
  •     一份来自真实“精神病患”的心灵手记。意外地具有深度的作品,涉及了大脑,规则,社会认知,性别歧视,甚至是“垮掉的一代”等诸多方面。(结果都被一张封面和宣传包裹成了鸡汤)
  •     如果彻底的疯狂,我是否获得自由!?
  •     谁的青春不曾迷惘过,焦虑过,疯狂过。青春只有一次,怎么做还需自己掌握。
  •     经历了生活的疲累,会很怀念青春,即使青春并不都是快乐。
  •     精神病院是我的庇护所
  •     断档
  •     如果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远离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