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读书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08664345
作者:詹宏志
页数:404页

内容概要

詹宏志出生于1956年,南投人,台大经济系毕业。现职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董事长。詹先生也是计算机家庭出版集团与城邦出版集团的创办人。拥有超过30年的媒体经验,曾任职于《联合报》、《中国时报》、远流出版公司、滚石唱片、中华电视台、《商业周刊》等媒体,曾策划编集超过千本书刊。并创办了《计算机家庭》、《数字时代》等四十多种杂志。
在媒体出版界扮演的创意人与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他后来参与台湾新电影推动中担起用脑最多的工作,起草“台湾新电影宣言”,策划和监制多部台湾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包括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以及吴念真导演的《多桑》等。
詹宏志敏锐于社会的趋势,掌握如何将文化转成商业力量,不论在什么领域,总是能开创新局,引领台湾新文化走向;1996年,他首创城邦出版集团,为台湾出版产业转型带来新力量。1997年,获台湾People Magazine颁发钻石奖章。
他习惯当一个“观察者”,随时寻找下一个等待发生的故事。无论著书立说阐言文化趋势、创意生产、社会经济论题,都是台湾文化界、网络产业的指针性人物。多年来,他的著作《趋势索隐》、《城市观察》、《创意人》、《城市人》等,一直是从事创意产业工作者必读的作品。
2006年,詹宏志发表首部散文集《人生一瞬》,感性书写童年与往事,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一年多后,出版《绿光往事》,爬梳家族往事,重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小镇的生活氛围,犹如经典老电影。2015年,他将旅行与读书两大人生志趣的书写集结,推出詹式风格的《旅行与读书》,虽自谦只是长者喋喋不休的纪行,实则展现了熟悉旅行叙事传统的詹宏志不凡的写作企图。

书籍目录

序 文 这些旅行,该从何说起呢? 詹 朴
序 文 做世界的读者 梁文道
自 序 旅行的意义
一、旅行与读书
二、吟诵奥玛开俨的地毯商人
三、在印度厨房里
四、长草丛中的死亡
五、爆炸后的天堂
六、冰海中的独木舟
七、京都觅食记
八、复兴振兴酒店
九、小野二郎的寿司
十、两个羊头

作者简介

《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旅行游记,不提供可以按图索骥的旅行指南,却带有丰富的想象与画面感。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总是在阅读,始终在路上。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巴厘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十场梦幻旅,别样新人生。


 旅行与读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自序旅行的意义好像是一种害怕“落伍”的心情,当我编选完自己关于“旅行”文章的选集之后,第一个“求助的”对象正是我那位为创业栖栖楻楻的儿子……因为前几年出版的两本文集,每当有朋友热心回应:“这书写得太好了,我读了充满共鸣……”我冷静打量着他(或她),这位“有共鸣”的朋友通常已经年过五旬了。这彷佛也是人生真相,年轻的时候我写各种广告文案,总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话题与言谈方式,打动各色年轻人;然而有一天,我突然间觉得坐立难安,发现“那个能力”消失了,我对年轻人的心情与感受似乎失去了接收的天线,讯号显得驳杂不清;而从我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某些话题与用语,也开始变成“推开”年轻人的“老人符号”,他们的反应变得客气拘谨,也有点避之唯恐不及的疏远……为了不要让自己的书变成“老人读物”,我觉得需要一些“年轻人”的意见,但同学、同事和朋友都已经开始退休养生、含饴弄孙,我去哪里找可以咨商的年轻人呢?只好敲敲隔壁房间二十八岁偶而回来的“室友”,拜托他抽空看看我的稿子。略带“文青”气息的儿子花了几天看了稿子,推推眼镜,沉吟半晌,很客气地说:“嗯,我看起来是还好啦……”问他有没有什么意见,他倒是毫不迟疑:“太杂了,你什么都舍不得丢,很多文章性质不同,却都放在一起,读起来感觉很不一致。”这个切中要害的批评我倒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但不是我真正的担心与关心,我只好更直接地问:“你觉得年轻人会不会看这样的书?”坐在我面前这位可能“不具代表性”的年轻人变得面有难色,支吾地说:“嗯,很难讲,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很遥远,文章又那么长……”唉,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或者说在我写过的每一篇文章,我心中想的阅听对象也确实一直都是同一位“年轻人”,只是这位熟悉的年轻人如今青春不再,与我偕老,而新的年轻人如今都是陌生人了;我那些自以为“循循善诱”的言谈方式,如今在“脸书”快速响应的时代里已经变得“太长了”(也太老了)……但我还是听从这位现代文青的忠告,回到笔电“桌面”,狠狠删去三分之一的稿子(但怎么办?还是剩下二十万字,当然是“太长了”),基本上,所有“夹议夹叙”的论述文章都拿掉了,只留下“夹叙夹议”的说故事文章为主;最后,所有带着“旅行论述”意味的文字都放弃(只剩一篇附录),这就变成了一本像是以“旅行叙述”(travel narrative)为主调的“游记”。我倒开始感到汗颜,我自己的旅行游踪有什么可以记录之处?这里并没有什么艰难辛苦的路线与地点,也没有什么惊异骇人的情境与遭遇,更没有千钧一发的危险与转折;若要说这些旅行有什么独特,也许只有一点点散漫随兴的旅程,加上一点点“与书相遇”的个人风格……散漫随兴,是因为害怕有固定节目的集体行程,特别是那种节目满档、喧哗慌乱的行程;事实上我对所有既定观光行程与特定地标都有恐惧,总觉得人生片段变成了某种铸模浇灌。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与书相遇,说的则是自己的旅行来历。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旅行的目的地?又如何决定那条从这里到那里的旅行路线?在我的例子里,很少是因为身边朋友的推荐或描述,大部分是来自各种因缘际会的阅读经验;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样的阅读,有时候就是关于当地的叙述(譬如峇里岛),有时候来自小说家的描绘(譬如杰克.伦敦笔下的阿拉斯加),有时候就来自于探险家或文学家脚踪,譬如说会来到非洲赞比亚(Zambia)的维多利亚大瀑布,自然是因为传教士探险家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 1813-1873)的缘故,但坐在瀑布津巴布韦这一侧“维多利亚瀑布旅馆”的酒吧里,点一杯叫做“我推测”(I presume)的鸡尾酒,心里感到激动与满足,觉得历史与自己相会,那就是十足的书呆子气味……在探险文献里,当新闻记者兼探险家亨利.莫顿.史丹利(Henry Morton Stanley, 1841-1904)应召深入非洲寻找下落不明的李文斯顿,结果他穿行丛林七百哩,真的在今日坦桑尼亚的乌济济(Ujiji)找到李文斯顿,传说中,他在部落民层层围观之下走向那位略显虚弱的白人,拘谨地说:“是李文斯顿医师吗?我斗胆推想……”(Dr. Livingstone, I presume?)这是旅行与探险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与对白,书呆子不可能不对这杯鸡尾酒感到激动。是的,“为书所成,为书所毁”(made by books and ruined by books)真是我的人生写照,即使在行走途中也不可免;对我来说,带着一九二○年版的伦敦“蓝色导游”(Blue Guide)远比带着二○一四年的Lonely Planet指南有趣得多,虽然毫不实用(我真的干过这种事);但旅行的真义之一不过就是“想象他者的生活”,我多么希望走出伦敦旅馆门口,伸手招到的是“两人座小马车”,而不是黑头出租车,那才是我错过的、无从复制的人生,除非韦尔斯(H. G. Wells, 1866-1946)的“时间机器”(time machine)再现江湖,否则我们是不可能旅行于时间轴的另一段时光……旅行,因而只能是空间的移动,无法是时间的逆旅。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读书时,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而有了另种人生的感受;旅行时,我们也要想尽办法纠缠地,假装另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短暂化身,这也是我不爱“旅行计划”,也不喜欢“安全旅行”的缘故,如果我们没有大胆一点,我们永远只是戴着“家乡之壳”去旅行的人,没有接触异世界,也就没有短暂的另一个人生……这不是一本有参考用处的旅行书,一切实用信息全部付诸阙如,你不能照抄其中的路线去旅行;这也不是一本有文学企图的书,没有含蓄节制和优美辞藻,他像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返乡浪子,体能已衰却谈兴颇高,他兴致勃勃对着那位未满二十的年轻自己叙述窥探他种人生的各色经历,至于那位年轻人是否有兴趣倾听,却也不再是他力所能及的事。
  •     Made by books and ruined by books几年前读过詹老的《绿光往事》,书的内容全忘光了。依稀记得作者拥书百城,嗜读推理,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所到城市的二手书店淘书。有幸读到这本《旅行与读书》,詹先生真是一下子把人生两大幸事都说了个满。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因为什么原因会去某一个地方旅行呢?杂志上某张过目不忘的照片,小说里面某段异国他乡的描写,还是因为刷遍朋友圈的爆款文章?前往旅游地的初衷不尽相同,唯有带着探索精神而欣然前行。常常是因为书中所述的某件事,触动你前往某处的动机,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众人无法理解的目的地”,常常是因为你读了一本“冷僻的书”的缘故。读到这里突然会心一笑,还真是这样!中学时期读了好几本帕慕克的小说,准备去土耳其旅游的时候又偶然听说了纯真博物馆,内心想着,这是我跟大师作品的进一步接触啊!虽然后来恶补了《纯真博物馆》这本小说,但又是另一番奇妙体验。散文的后几篇都在讲美食,从京都料理讲起,谈到仙台的烤牛舌“元祖店”,意外获得在小野二郎的数寄屋桥寿司店进餐,19份菜品,詹老可是变着花样去评价每一样食物,读来真叫人饥肠辘辘,话锋一转,又扯到伊斯坦布尔的两个羊头。掩上书,仿佛还能闻到食物的飘香。詹老开始品美食写美食正是受了妻子的影响,然而世事难料,詹先生的妻子王宣一在旅行途中心脏病猝逝。 本来夫妻俩打算利用这段旅程,好好品味意大利美食,结果家里却痛失了女主人。不知道詹先生写了这么多美食,是不是也怀着一种对妻子的思念呢?书中描述的各地引人遐想,也希望自己能够有幸一一拜访。倘若问旅行给了我什么,我觉得是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旅行就是想象,想象就是旅行*
  •     这是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中的一个镜头,一群中年男子围坐在一起吃火锅,聊天,看似是个平常情节,但座中人物都不平常,背对镜头的两位右边是主演梁朝伟,左边是唐诺。面向镜头的,最左是张大春,右边是话最多的吴念真,吴念真旁边就是台湾的传奇人物詹宏志, 詹宏志的人生可谓非比寻常,据说职业生涯有过200多张名片,身份几乎串起台湾整个文化圈。他是媒体人,25岁就做了报社主编,创办过40多本杂志,他是出版人,创办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和联邦文化,他是电影人,一手推动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监制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独立时代》《南国再见,南国》等影片,他是音乐人,做过滚石唱片的总经理,制作了第一张罗大佑的唱片和第一场演唱会,他还是商业奇才,互联网大佬,现在仍是台湾最大的购物网站PChome的董事长,被称为台湾的“电商教父”。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人物,无怪乎梁文道要说,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他曾站在风暴中心每个人都会经历时代,但总是极少人站在时代的中心,詹宏志就是站在风暴中心的人。詹宏志生于1956年,父亲是煤矿工程师,受过日本教育。念大学时找的第一份工作,是编辑。当时是1974年,台湾文坛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主编是诗人瘂弦,他是当时最前卫的文学杂志《幼狮文艺》的主编。一次偶然的机会,瘂弦先生看上了詹宏志所画的海报,便将詹宏志招致麾下。他打电话给詹宏志说:“杂志社要招人,阮义忠要走了,你愿不愿意来。”就这样,19岁的詹宏志坐在杂志社里,看着司马中原、朱西甯、余光中、杨牧进进出出。詹宏志曾说,有一天一个伟大的旅行家跑来亲自带你去一个地方旅行,你没有经过任何困难就来到一个很难到达的地方,我年轻时踏入文艺界就是如此。詹宏志做编辑的时候,瘂弦想办一个年轻作家的小说比赛,让詹宏志写邀请信。詹第一封信写给陈雨航,第二封信写给朱天心、朱天文,最后一封写给一个高中生,叫张大春。那次比赛张大春得了冠军。就是这样的一些契机,奠定了詹宏志和许多年轻作家的友谊。在《联合报》做副刊时,詹曾受痖弦之命找古龙约稿。给古龙打电话,古龙说我在某某餐厅吃饭,你到那找我。詹过去时,古龙已坐在那里,旁边几个朋友,还有莺莺燕燕一大堆美女。古龙说,来来来,你坐下来。接着他拿出一大瓶黑牌威士忌,他说年轻人,喝完这瓶再说话。詹不得不从,喝完醉得一塌糊涂。古龙用他的加长奔驰送詹回报馆,在车上对詹说,我跟你们主编有过节你知道吗?等詹摇摇晃晃下车,古龙才摇下车窗说:“小朋友,你够意思,我给你写稿。”在《中国时报》时,遇上金庸首次来台,詹又受命“绑架”金庸,金庸一下飞机就用车将金庸接到一个秘密住处,以保证独家采访,第七天才让金庸接触其他媒体。之后詹又负责编辑台湾“年度小说选”,写书评文章,受到陈映真的赏识。80年代初赴纽约,求知欲强烈的他像海绵一样吸收西方大量的前卫文化,每天看六部电影。两年后重回台湾,一个谋面一次的学长跑来找他,说你来做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好吗?这个学长的公司就是滚石公司。滚石当时非常小,只有六个人,“我当时也没有工作,唱片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就去了,去了做的第一个案子就是罗大佑。”在成功操作了台湾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之后,詹宏志接着做了李寿全、潘越云、齐豫等人的唱片,糊里糊涂地参与了台湾流行乐坛的第一次大变革,詹也因此一役完成了财富积累。十年后,詹又去了另一家唱片公司波丽佳音,赶上台湾音乐第二个重要事件“台客摇滚运动”,便做了伍佰、林强和张震岳等人的专辑。在此期间詹在台北开了一家麦田咖啡馆,很快成为台湾文艺界的流连之地,杨德昌几乎天天泡在那里。创立远流出版公司后,詹的手里握有李敖、金庸和柏杨等重量级作者资源。80年代末,詹就开始涉足电影。他鼎力相助侯孝贤和杨德昌,从拉投资到做监制,深度参与其中,有时还会客串一两个角色,于是便有了开始的那张剧照。詹后来跟人说,在那个时代,你如果听说我好像参加过很多重要的工作,不是我眼光好,参与了所谓最精彩的“台湾文化三十年”,其实不是,而是当时重要的、不重要的事情,我都在。这是际遇同时也是谦辞,单单在场并不足以做到如此的成就,在非凡的才智和精力背后,詹宏志的人生还始终得益于一个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读书。詹宏志的读书人生“我是一个畏惧跟人接触的人。很怕问人问题,也怕去上课。每当我碰上什么不会的东西,就觉得没关系,这世上总会有相关的书。所以,我习惯用读书来解决工作里某一技能的困难。”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让詹养成一个习惯,遇到搞不懂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用读书来寻找答案。詹是书痴,阅读量惊人,且读书速度极快。他用贪心形容自己,每天出门包里总会装几本书,走路时读,上楼梯读,等红灯读,等公交读。“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不凑起来就一点都不值钱。”他在工作当中最喜欢的一种情况是,订好一个约会,对方临时失约,突然多出两个钟头,那会是很开心的事——因为可以再读会儿书了。对于读书,他有自己的习惯和方法。一是在某段时间,可能三五年之内,对某个题目感兴趣,就会有计划地找相关书籍来读,寻找渊源、建立自己的理解脉络。在此计划之外,就放纵自己看吸引自己的题目,先不问它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先读了再说。在谈及如何博览群书时,詹表示读书除了兴趣做基础,也有技法可循,就像会游泳的人,把他丢到水里,玩水戏波,他会非常快乐;但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丢到海里,就绝对不会是他的人生至乐。读书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方法,乐趣才会随之而至。詹宏志的读书方法有三:第一,增“快”的方法:读书“快”,相同的时间也就读得多。读书快,和速读不同;速读是眼睛快,而不是思考快。阅读者要懂得“检查阅读”的方法,检查阅读又称“略读”或“预读”,它的目标是尽快掌握一本书的类别、作者企图、书的结构,以及基本论点。略读者应该大致看一下一本书的“导言”,这里可能隐藏了作者所欲解答的问题。然后看一下“目录”,明白作者推演的过程(目录其实就是作者相像中解答问题的步骤)。然后,大概翻一翻这本书,说出它的大概来。这个训练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敏锐度,淘汰不值得阅读的书,并增加涉读的数量。第二,增“多”的方法:读书时间“多”,读的总量也就多。你每天能花更多的时间,就能读更多书。你觉得太忙没有时间看书吗?检查一下自己一天中五分钟、十分钟的零碎时间,可能为数可观,你要训练自己“随时进入,随时中止”之读书态度。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一个月就行了;从此,你每天就比别人多出几个钟头的时间读书(虽然那是几十个五分钟拼凑起来的)。第三,增“久”的方法:有时候,到三十岁你读的书还不输给同年纪的人;但是到了五十岁,你并没有比自己三十岁读得更多,为什幺?因为你觉得你“读完了”,你觉得大学毕业就读完了,三十岁就过了读书的年纪了。事实上,在一场长跑里,前头跑得快并不是获胜的保证,相反的,它是持久战、耐力战。“博览书籍”本质上就是一场长跑,它比“圈数”,不比“速度”。如果你准备读到七十岁,你会愈老愈有知识,愈老愈有创意。读而得法,可以快;充分运用时间,可以多;读而持久,可以累积——这就是詹宏志博览群书的诀窍。读书多就等于真的读进去了吗?对于读书的深入和吸收,詹宏志有一个比喻:在读书的过程中,作者像是投手,我们是捕手,我们要接他投出的球,但不是被动的,球也不会投在固定的位置,要做某种调整才能掌握,才能得到那个球。“我不管是读一本杂志,还是读一本书,仿佛都是在交朋友。什么奇怪的书我都想读,好像读着读着就跟作者有一种互通的交流。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同样感觉的,有些人觉得有时候跟某一本书会有格格不入的感受;而我好像特别柔软,怎样都能跟一本书有一种相和的感觉。每一本书都是写给某一种人读的,没有一本书想故意为难我们,任何一个作者都预设了一个假想读者的位置,我好像很快就可以找到那个位置。“很多人书读得很好,但是并不真正相信书,没有跟书反复交谈。我们不应该只按照表面来理解,而是必须反刍,扣问作者的鬼魂。很多人看书是因为觉得应该看书,而不是真的喜欢看书、想跟书做交流。我常说,真正的阅读,是要和作者come to the terms,跟作者讨价还价,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东西。如果只是听作者单方面地说,那只是鹦鹉一般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读书的意义不就是要把我们的经验从个人的局限里头脱离出来么?你不需要经历全世界所有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很多人经历过了,他们曾经把经验书写下来,他们在你前面思考过,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可以很快明白这些问题的本质,明白你要思索的这个议题,你有机会往前进。如果你是一个学者,你的工作就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个理论;如果你是世界上的实践者,当然这些理论应该有机会在你身上跟世界作一个对应,作一个实践,用它来实践来验证这个理论,或者用它来修正这个理论。这就是知识进步的意义。读书的乐趣,在于跟书本交往的美好经验;书中世界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累积:当你寂寞无友或年老孤苦无依时,书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一旦想去一个地方,行动还没发生,书就已经发生了。”在做了几十年出版之后,詹宏志退休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做出版——“要去流浪”。如今詹宏志又多了一个身份,旅行家。除了文艺读物之外,詹宏志还酷爱旅行书,收藏过千。他觉得“读”永远比“走”能到更多的地方,但也需要用“走”来实践和验证“读”。他在去一个地方之前,都会读很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书,所以到达之后,就会如见故人,一切看起来就会变得熟悉。他说:“我一旦想去一个地方,行动还没发生,书就已经发生了。”有句很流行的话: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詹宏志则双倍践行了这句话。从中国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西方的休学旅行gapyear,人类在思想中蜿蜒前行的同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跋山涉水的脚步。詹宏志也愿意相信,旅行看似只是空间的游走,却在简单的移动过程中含有隐藏的意义。他说,真实的人生是在书之外的,所以,最终的对照一定还是要到生活上来。但人生苦短,不是有那么多机缘来接触那么多东西,书就变成一个替代性的经验,可能有点皮毛、有点空虚,但它给我机会让一辈子可以过二十个辈子的经验。你可以谈一个地方的菜色,但你从没去过那个地方,这是书的力量,只要读了书能懂,就乐趣无穷。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书,而是对于一个更大的世界的向往。我希望有机会能跟真实世界面对面。书是个替代也是个媒介。也许真正面对面的经验是书不能替代的,但是因为它,我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说哪天要去某个地方。书可以是一个召唤,它会带你去见识真实的世界。旅行对于詹宏志来说,是他倥偬一生的短暂休憩,也是一个书呆子在读破万卷之后,一次身体和心灵的再次上路。在《旅行与读书》中,詹宏志谈及读书的地方并不多,即使谈到也多是旅行书,但书中的一个插曲让我有些触动。在印度旅行时,詹宏志被向导拉去了一个专卖地毯的山寨市场,面对明显是宰客的高价,詹宏志略显笨拙地讨价还价,就在这时,卖地毯的摊主突然用古老的波斯语念诵起了《鲁拜集》中的一首诗,虽然完全听不懂,但詹还是一下子被打动了,当即便买下了那块地毯,尽管事后证实的确是被宰得厉害,但詹宏志仍心甘情愿。这时的詹宏志才暴露自己的本性,不管他这一生做成了多少大事,走过了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美味,在他的骨子里,始终是一个痴心不改满腔赤诚的“书呆子”。文中引文大多来自詹宏志访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将读书、旅行以及美食,这几样人生中的大爱汇于一本书中,这样的书怎么会不喜欢呢?!
  •     文字非常有电影感,精明的印度商人,神秘的花豹,充满了美与废墟的巴厘岛……啊,我掉进了他的旅程( ︾▽︾)
  •     没有一张照片,每一个地方都像在眼前,每一道美食都像在嘴边...文笔风趣古雅,看着看着时间默默停止,时空却跟随字句变换,托斯卡纳夏日午后的广场,博茨瓦纳的草原,爆炸事件后沉寂的巴厘岛,阿拉斯加的独木舟,京都的鳗鱼饭,小野二郎的寿司...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你拥有超过一种人生。
  •     人生在世 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为己任 这本书是写给中产阶级不读书的人看的吧?一星给序 一星给一部分内容
  •     看完印象更像是《旅行與美食》,巴釐島和日本那幾篇都看餓了⋯有些還是挺生動的,而且每篇開頭會有一個插敘勾起閱讀的興趣,印度賣地毯的用波斯語背誦Omar Khayyam的詩那段簡直笑出來。讀的是硬殼的「定製版」三面書口印為橙色,紙張的質感非常好,閱讀體驗不錯。
  •     应该叫旅行与美食更为贴切~
  •     2017年3月16日 种草小野二郎寿司
  •     美景美食在路上!
  •     有趣的经历,同时视觉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什么..
  •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一边看,思绪也一边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非洲日本印度南美洲,文字的魅力无穷尽,如身临其境。世界之大,各种想象不到的神奇,心向往之。另外,关于美食的描述也是十分诱人,每每看都会饿。
  •     看完詹先生的这本书觉得自己不是吃货而是饭桶,看到的太少,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多读书多旅行吧。自己有在睡前看书的习惯,不得不说,每次看着都觉得异常饿啊
  •     心动不如行动。这书看到后来,就成了本美食记,看的好饿。。。
  •     Not one returns to tell us the Road, Which to discover we must travel too.
  •     当没有能力去当远方时,读书吧;当经济能力够了,走吧,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去看看~
  •     作者绝对是一枚大吃货……
  •     对于爱好旅行的人而言是一剂良药
  •     序和后记都写很好。全程践行“书呆子”的旅行法则(就是因为书出门,出门前读书,还有在路上买书)。后记本来是某书推荐文,从凡尔纳讲到斯文赫定,说明科幻小说是旅行文学的延伸。(写很多吃的,只觉得馋了…看完这个大概是要读王宣一的国宴与家宴吧
  •     很久没有读游记了,很多时候都觉得游记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再华丽的文字都无法描摹出身临奇景的感动与震撼,但其实游记能触发读者旅行的冲动便是一大成功了吧,詹先生的这本书做到了,现在很想去印度尝尝正宗的tandoori,订个夏日阿拉斯加的冰河之旅,去博茨瓦纳的safari观赏花豹捕食,在京都祇园的花间小路深处觅上一份脂香四溢的鳗鱼饭,不过也许题目改为“旅行与美食”更恰当些
  •     前半段索然无味,从京都美食开始才有点看头
  •     轻松幽默风趣,吸引一路读下去
  •     越到后面越感觉是旅行与美食
  •     很喜欢这部游记,想试试里面作者尝过的美食和去过的地方。
  •     很久没看到这么有趣的游记散文了,慢慢悠悠终于快看完了,有点舍不得。书里的很多地方大概我一辈子也不会去到,但那种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命本质的豁达真让人感动。
  •     很好的读书人的旅行体验,说最多的还是吃的体验,应该是更能有共鸣吧!
  •     大叔除了有点啰嗦 其他都还好
  •     分明是旅行与吃吃吃
  •     最近少有读到一半便弃读的书,这算一本。文字仅可算通畅,内容更无甚启迪,作者盛名之下其实爱装的性情倒是展露无遗。
  •     唯有旅行与阅读不可错过
  •     不太喜欢这种游记的风格~有些乏味,颇为感兴趣的而印象深刻的,估计也就日本饮食那段了
  •     应该再加个关键词,美食。有经济能力,也会旅行。
  •     关于旅行的随笔。伴随一些boring的课程看完,有些关于旅行的感触是共通的。比如关于旅行目的地的了解是开始于旅行后。但似乎我现在的行程还没有作者那么定制,还是初级的旅行。
  •     旅行和读书,最放松也是最幸福的事。
  •     一本专业吃货的游记。
  •     旅行、读书,都是喜欢做的事情,这本书中更多说的是旅行中那些美食,与读书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他去过的地方可能是我一辈子也去不了的,只在纸上过下瘾吧。
  •     故事性很强 有些地方有点啰嗦 不过无妨 读书与旅行结合的方式真的很酷气
  •     除了开篇几处“硬拗”之外,大部分内容与读书并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当游记来读,若加上一些照片恐怕会更好一些。前半部分总体好于后半部分,诚然美食是旅行之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花费大量篇幅去描述并不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只会让我单纯的觉得作者是个蛮执着的吃货而已。最喜欢非洲和阿拉斯加两篇,日本的部分读起来尤其枯燥。文章中有多处重复,应该不是作者的问题。在三星与四星间犹豫,最终决定给三星。
  •     一位老年富翁的“夕阳红”旅行,太平缓了。旅行书还是喜欢《背包十年》
  •     想看论述啊...附录那篇写的不是挺好的...觉得重要或是有趣的东西就不要管任何人看法写出来嘛,感觉被儿子给坑了。还有编辑去哪了?
  •     作为一个旅行永远都在当白痴的人 深受启发!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和旅游都能使人增长见识。
  •     吸引人的游记不在于推荐多少美食,介绍多少交通攻略及省钱方法,而是作者有趣的经历让人产生向往
  •     米线问我这书怎么样,我说挺喜欢的,但是花了好大篇幅写吃的,应该叫《旅行、美食与读书》,刚看到寿司那里觉得好好吃!他说,是你吃过寿司,才觉得他描述中的寿司比你吃过的更好吃,看非洲故事的时候怎么没听你说过好好吃。 其实也。。。挺好吃的(我就是不想承认是我脑子更喜欢这书!)
  •     后半本吃货笔记。
  •     看到后文吃的部分,我的口水也流下来了
  •     美食之旅
  •     旅行与读书,一个都不能少
  •     这本书教会我,旅行前不要只看攻略,也该读读关于目的地的历史、人文等作品,读读专业人士的推荐。改掉旅行中走马观花凑数量的心态,认真去了解体验旅游地的特色和内涵。
  •     轻松,愉悦,不错的一本书
  •     世界苦大、人生苦短,愿我们这一生都能不向世俗妥协
  •     其实应该改名叫eat book travel***^^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