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亦有禅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229066772
作者:王祥夫
页数:222页

内容概要

王祥夫,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赵树理文学奖、美国丹佛尔大学“最佳汉语小说翻译奖”等。辽宁省抚顺市人,现居山西大同,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乱世蝴蝶》、《生活年代》、《种子》、《百姓歌谣》、《屠夫》,小说集《永不回归的姑母》、《西牛界旧事》、《城南诗篇》,散文集《杂七杂八》、《子夜随笔》等。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美、法、日、韩文在域外出版。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品文选刊》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书籍目录

胡同时光/001
玻璃/004
玻璃乐器/008
爬格子/011
案头/014
香与生活/018
民间香道/021
沉香的记忆/024
眼镜的事/027
关于伞/030
竹夫人/033
关于骆驼/036
八十年代的书店/039
看报纸/042
民间告示/046
随身口琴/049
手风琴与吉他/052
榴莲记/058
青梅煮酒/061
闲话瓜子/064
煮雪烹茶/067
德合堂杏子酒/070
说虾/074
吃烧鸡/077
吃肥肠/080
大筋/082
说大酱/085
夏天的味道/088
转市场/090
黄瓜酱油/093
绍兴酒/096
茄盒儿/099
三坊麻糖/102
芫荽鱼/105
说三叶/107
苦瓜生蚝/110
晋北饭食记/112
味道端午/115
先生姓朱/118
城墙植物/122
最完美的植物/125
再说竹子/128
1958年的麻雀/131
荷花记/134
草虫/137
纸上的房间/140
读画说大小/143
《腊梅珍禽图》的细节/146
大觉寺的玉兰/149
傅抱石先生/152
金农的梅花与字/155
且说陈老莲/158
台静农的梅花/161
乡村画匠/165
说八大山人/169
访徐渭故居/172
谁知道周瘦鹃的心情/175
毕竟是1951年/178
从画说到肥皂/181
何时与先生一起看山/185
宽堂冯先生/192
红湘妃/195
乐为纸奴/198
宝贝字典/201
夏日的蝉/205
庙宇与学校/208
民歌/211
关于闲章/214
启老一瞥/217
本色/220

作者简介

本书为随笔和国画的集合。王祥夫不仅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耳濡墨染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道。他有专门的绘画老师,老师亦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情结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之他的天性,他热爱市井,热爱饮食,热爱生活中注视到的点点滴滴美的享受。他说:人类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始终追寻美的过程。许多事物,只是当它们过去或消失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他最经典的话是:古人除了击鼓鸣金地打仗,一般都很闲散。
就是这个闲散,充分地体现在了他的随笔和书画中。此闲散并非无事可做的庸庸碌碌。此闲散里有多少情趣和诙谐。生活本是细碎的桩桩件件日常构成,本书所书写的小事们哪一件里都盈漾着正在消逝,但是只要我们停下脚步,就能捉住的美好感受。
作者从玻璃琉璃写到沉香,从榴莲瓜子写到大酱。历史感、人文感,可以完全地在市井里寻见,只要你有一颗向美和够淡定素朴的生活之心。


 衣食亦有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据说清代皇宫里有一个专门的班子,负责记录皇帝的行动坐卧,名曰“起居注”。是啊,皇帝九五之尊,万乘之躯,一举一动自然都是国之大事,必得记录下来。我不免由此想到艺术家的生活来。艺术家常常不把艺术当作职业,而是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旦艺术成为生活方式,麻烦就来了:气度作派要风流倜傥,仪表装束要像模像样,饮食也必得佳肴俏馔,总之要跟常人有所区别。这样的艺术家常常只肯在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却独独忘了自己所献身的是“艺术”这个行当。但最可惜的是艺术家只是自己的皇帝,没有人来给他们的衣食住行做“起居注”,白白费了那一身名牌衣服、那前呼后拥的一桌子好饭菜。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这样,比如王祥夫老师。原来只知道祥夫老师是作家,后来才知道他也是书画家,所以称他作艺术家也名副其实。说实话不怕丢人,我还真没见过祥夫老师。但在他的散文集《衣食亦有禅》里,收录有一张他的水墨自画像,歪坐在椅子上,戴着眼镜,右手仿佛在擦拭右眼镜片一样遮着一只眼,看那样子身上套着的是件休闲服,没有长发飘飘,也谈不上风流倜傥。但读《衣食亦有禅》里的文章,不是作为一个世俗评论家虚夸他,他的确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仅凭一点就可见端倪:这些文章,篇篇写日常生活,但篇篇有思想,有境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叫做“有禅意”。祥夫老师做自己艺术帝国里的皇帝,这些文章,恰恰是他自己为自己写的思想“起居注”。我说这些文章篇篇写日常生活,丝毫不假。生活习惯,四时风物,凡人小事,饮食起居,畜鸟花草,赏画品字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八十年代的书店》《随身口琴》《1958年的麻雀》《毕竟是1951年》等是带有浓重回忆色彩的文章,不仅回忆个人生活,也回忆家国大事;而《玻璃》《玻璃乐器》和《香与生活》《民间香道》《沉香的记忆》则凸显作者想就一个问题说透说清的文字野心,《胡同时光》《关于骆驼》《竹夫人》《眼镜的事》等等则让人看出邓拓《燕山夜话》的文风,读来即有情趣又增知识;《吃烧鸡》《黄瓜酱油》《三坊麻糖》《芫荽鱼》《苦瓜生蚝》等关于饮食的文章倒正适合时下流行,颇有续唐鲁孙、王世襄遗风之妙。设若文章是日常就觉得亲近了些,绝对是浅薄之见。散文集的名字叫做《衣食亦有禅》,想必不是因为只是“衣食”,还更要“有禅”,且这才是主旨。禅是佛教之一宗,只是中国人化神圣为通俗的能力实在可嘉,禅一出现佛教的清规戒律就淡了很多,渐渐地就成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修行方式。现世物欲横流,禅宗盛行说明了人对安静的精神世界的向往。我佛慈悲,向来也不怪罪信奉禅宗的俗人到底遵戒律惜三宝,还是就追奉“野狐禅”。即是日常生活中的修为,显见得就离不了柴米油盐,离不了衣食住行。唯心一点但也的确是与心灵接近一点说,假若将精神因素赋予任何一件事情,它也就变得颇有意境了,这也便是禅了——禅似乎与艺术也是相通的,甚至日常生活的艺术性也就通过禅来表达,这便是祥夫老师所推崇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了。有作家的文字功夫做底子,祥夫老师文章文笔老辣,这似不必言,但我又想说。看这林林总总的文字,就觉得写出来就是偏离了禅的宗旨,因为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但祥夫老师不管这些,他或许把那“不立文字”当成是禅宗的“陋习”吧!真的把那种不可言说的意境悟出来、说出来,才算是真的“成佛”了。在《玻璃》一问中,作者说:“印象中,云南昆明的汽锅鸡最好,为什么?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才要说,而之所以要说是因为不知道,这样没有头尾的写法,反倒趣味倍增;而在《香与生活》中他谈平遥所见,“平遥城,除了浓浓的商业气,剩下的,也还只是浓浓的商业气,之外像是再没什么别的”,大有鲁迅先生“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的韵味;他在文章中臆测胡兰成和张爱玲:“总觉得张爱玲喝的应该是红茶,或许就是五月春摘的‘大吉岭’,而且是用大个儿的玻璃杯。满满一杯,红孜孜的。胡兰成的那张脸,相比也是红孜孜的”,他还体味周瘦鹃的内心:“周先生的花圃里开放着许多许多花,但周先生的心里是否真正开放过一朵?”禅的意味盎然心下。食物,美食或者家常菜,酒,茶;花草,四君子或岁寒三友之类;故人,故事,故景,加上新感受。《衣食亦有禅》里的文章早已把祥夫老师的心弄的“昭然若揭”了:“文人活在自己的精神田园里,文人的精神田园空前漂亮而且是要什么有什么,梅花,竹子,兰草,太湖石样样都有,如果他别出奇想,连原子弹轰炸机他都能拥有。还是那句话,什么最丰富,想象最丰富,只要饿不死,一个人就可以想象,就可以在想象中得到无边的乐趣。”(《纸上的房间》)而关于生活与禅宗禅的故事,刨去他那句“修行”的话,还有一句更通俗的:“老百姓的禅是什么?便是穿衣吃饭”,正所谓“衣食亦有禅”!思想至此,禅又怎样?,禅本身就是思考的艺术。祥夫老师犹如一位勤于思考的“皇帝”,从衣食住行的细微处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大道理,将这本《衣食亦有禅》当做他的思想“起居注”,恰到好处吧!2013年8月19日
  •     在古老的山西大同,生活着一名“踏踏实实浪漫着”的中年男子。他的名字叫王祥夫。因为五千年华夏文明太美好,造物主不忍这样的大美丧失殆尽,便拣选一些可以承载传承“美”的美好的人,他们皆以绵柔之力,浑然不觉之状,沉浸“美”并成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过着超脱于世人却又混迹在芸芸众生中的生活。王祥夫常说,唉,我们这里不似苏州,一座城市里有河穿城而过,那多好。这感慨让我们不禁放眼苏州,那里的确也较为频繁出现过传承美的使命的纯粹的人。古有唐伯虎,今有车前子,荆歌。他们皆不刻意,却在天成中与诗书画结缘,与含有精神风骨的古老事物同声和气,又能在小屋檐下的小日子里体会咂摸到有禅思,有醉意,甚至有销魂的味道。他们也摇扇轻步走向那哄乱为利来和利往的市井,即使在这里,美善的平和踪迹总能与他们相遇。问世间这样的人有几多?定是寥寥。辜鸿铭先生早在一百年前预言,文明的无限融合便是文明的最终消逝。而今,城市世界化,乡村城市化,山林湖海旅游化,现代工业的烟囱和钢筋的臂膀打碎一个世界,重建一个世界。只是前者是绿色的,自然的,在慢悠悠中永生,呼和吸之间,万事万物以稳妥和良心的安宁为约己的首要;而后者是程式化的,是巴别塔式的,是以着火箭速度为唯一标准的捕跃的姿态。唯有善性知性的情感使得人类与造物主,与大自然共鸣,由此所诞生的文艺之美和生活之美,在现世却被机械之手,产业之手,欲望之手,折断。“各扫门前雪”,这句曾有贬义的话,在今天看来却是有效救世的法子。正如另一句话,“人人从自己做起”。王祥夫祖上是辽宁人。父亲把家安置在大同。这大同自夏商时期便有人类居住,先在这里形成有“墟”,后来成为小小的城,再后来,历史的流演,成为北魏京城,亦做过辽金陪都,至今日,这面向内蒙大地浩荡之风的大同,是中国著名的“煤都”。即使有煤炭的掠夺式的开采做灰黑底子,这小城如迎春的鹅黄鲜亮色亦是有的。王祥夫回忆,父亲捧着如糟朽木头的沉香兴冲冲进家来……父亲在他十三岁这一年请来画花鸟草虫的朱先生教他画画儿……父亲用绍兴酒煮鸭子……母亲用大棵大棵的芫荽烧鱼块,再也没有比这个好吃的……母亲腌黄瓜隔几日便要倒缸,渗出来的酱油汁子冲紫菜汤拌米饭最为可口……家住胡同里,吹着琉璃喇叭长大,这喇叭吹久必碎,却是自北魏开始便有的儿童玩具……穿着母亲絮的驼绒棉裤过冬,驼煤的双峰骆驼叮叮当当穿城而过……家住城墙下,这城墙里包着唐代甚至北魏的城墙……在混堂里洗澡,周边都是哗啦哗啦的水声,除了水声就是水雾……大同老画人吴先生说,“看山要在上午和下午,要不就在有月亮的晚上,中午是不能看山的……”没有什么可以比生活中的点滴细碎的往事光影更能教诲人;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父母亲筑的安宁小巢更能够滋养人的性灵;唯有细敏的心灵能够捕捉花鸟草虫的韵味情致,能够懂得安宁起居生活中可以恒世的好味道。于是《衣食亦有禅》里,用仿宣的纸印了王祥夫的画数十张,蹲伏或翩翩在草丛里的小虫,它们咝咝或铃铃或嗡嗡的低语,比人类勇敢比人类坦然。诗书画集于一身,这不是指的是一门好技术活,而是说,这样的人天生就是来传承美的。不是为了显示美而显示自个儿的技术。他们气定神闲,热爱偏居一隅。我称之谓“扫雪”。扫好了门前的雪,耐心地扫,然后示人。安静地示人。这便是救世的功德了。无量功德。2013年6月19日黄昏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大家写小文
  •     简单翻阅。
  •     封面加分了。隨筆集,寫國畫寫文人情趣寫人寫食,寫國畫最好,信手拈來生動無比;寫那些物什,那一段說擱臂用毛竹多年以後包漿浸潤了深紅的色澤猶如那留青竹刻都掙扎著要從歷史里出來精妙絕倫。寫食物,自古寫食爭議最多,尤其若不是這方水土養大的想要精深到底難。
  •     生活 王祥夫
  •     学到好多喜欢的知识呀,好老师!
  •     老一辈的懂点学问的随便提起来说点啥都会吓死我辈,美食,美画,美物,什么都懂点才算真的懂
  •     可爱的人 生活的细节总是让人感动 活在滚滚红尘之中也极有趣味
  •     3.5吧
  •     感觉这种散文随笔和汪曾祺的风格好像
  •     过去的大家好厉害啊……最近很喜欢看这种细碎的文字呢,超舒服
  •     描绘简单平凡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息,从食物和绘画中寻求不平庸的美感,使生活充满情趣,活出热情。
  •     图书馆随便拿的一本 读完还是有些惊喜的 有股丰先生文章的那道味 可却不想称之为生活禅 素来以为 禅、道之字不可乱用 担的责有点大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不似书名那般 倒不如说 衣食别有风味 其中亦有故事 将生活小事与细节在无喜无忧中娓娓道来 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其实内心挺向往的 简简单单 平凡却又不平庸 生活情趣在 活着热情即在。世事人事物质精神科学文学最终突破不了“柴米油盐 琴棋书画 七情六欲”的生×活围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